⑴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的寫作目的
通過送荔枝這一典型事件,鞭撻了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有著以微見著的藝術效果,精妙絕倫,膾炙人口。
起句描寫華清宮所在地驪山的景色。詩人從長安「回望」的角度來寫,猶如電影攝影師,在觀眾面前先展現一個廣闊深遠的驪山全景:林木蔥蘢,花草繁茂,宮殿樓閣聳立其間,宛如團團錦綉。「綉成堆」,既指驪山兩旁的東綉嶺、西綉嶺,又是形容驪山的美不勝收,語意雙關。
接著,場景向前推進,展現出山頂上那座雄偉壯觀的行宮。平日緊閉的宮門忽然一道接著一道緩緩地打開了。接下來,又是兩個特寫鏡頭:宮外,一名專使騎著驛馬風馳電掣般疾奔而來,身後揚起一團團紅塵;宮內,妃子嫣然而笑了。幾個鏡頭貌似互不相關,卻都包蘊著詩人精心安排的懸念:「千門」因何而開?「一騎」為何而來?「妃子」又因何而笑?詩人故意不忙說出,直至緊張而神秘的氣氛憋得讀者非想知道不可時,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兩字,透出事情的原委。《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明於此,那麼前面的懸念頓然而釋,那幾個鏡頭便自然而然地聯成一體了。
吳喬《圍爐詩話》說:「詩貴有含蓄不盡之意,尤以不著意見聲色故事議論者為最上。」杜牧這首詩的藝術魅力就在於含蓄、精深,詩不明白說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地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成鮮明的對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見強烈得多的藝術效果。「妃子笑」三字頗有深意。春秋時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點燃烽火,導致國破身亡。讀到這里時,讀者是很容易聯想到這個盡人皆知的故事。「無人知」三字也發人深思。其實「荔枝來」並非絕無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騎」知,還有一個詩中沒有點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這樣寫,意在說明此事重大緊急,外人無由得知,這就不僅揭露了皇帝為討寵妃歡心無所不為的荒唐,也與前面渲染的不尋常的氣氛相呼應。全詩不用難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樸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詠史絕句中的佳作。
⑵ 華清池簡介(中英文對照50-100字左右)
Tang Huaqing Palace is the palace of the Tang Dynasty's feudal emperors. Later, it is also called "Hua Qingchi", located in Linyi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翻譯:唐華清宮,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別宮。後也稱「華清池」,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Including the original Lu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and the Summer Palace, Yuanmingyuan, Chengde Mountain Resort and the four royal gardens of China.
翻譯:包括原驪山國家森林公園,與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四大皇家園林。
Huaqing Palace is built on the back of the mountain, and it is built on the foothills of the mountain. The scale is grand and the building is magnificent. The first name was "Tangquan Palace" and later renamed the Hot Spring Palace.
翻譯:華清宮背山面渭,倚驪峰山勢而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台館殿,遍布驪山上下。初名「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
Tang Xuanzong changed the Qing Palace, because it was in Lushan Mountain, also known as Lushan Palace, also known as the Gong Palace and the Xiuling Palace.
翻譯:唐玄宗更華清宮,因在驪山,又叫驪山宮,亦稱驪宮、綉嶺宮。
(2)華清宮作文開頭擴展閱讀:
華清池具有六干年歷史,因其緊依京畿重地,背依旖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是歷代在西安建都的帝王都特別鍾情的風水寶地。相傳周幽王曾在此建驪宮,秦始皇以石築室,名「神女湯泉」。
漢武帝時擴建驪宮,到了唐代進行大規模擴建,特別是唐玄宗天寶年間修建的宮殿樓閣更為豪華,將溫泉發展為池,並將池置於宮室之中,改名為「華清宮」,因宮建在溫泉上,故名為「華清池」。
華清池因為有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傳說而名聲遠播,其實華清池的歷史非常悠久,相傳早在西周時期,周幽王就曾在此建驪宮;後世的秦始皇、漢武帝也都在這里建立行宮;唐代更是大興土木,特別是唐玄宗天寶年間修建的宮殿樓閣更為豪華,並正式改名為「華清宮」。
現在的華清池風景區建在唐華清宮故址之上,是飲譽中外的游覽勝地。九龍湖區有十多座古式建築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環湖而列,錯落有致。環園是華清池故園,荷花閣、望湖樓等亭閣以及「西安事變」時蔣介石下榻的五間廳等參差變化坐落期間。
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雨洗禮,環園更顯的古樸雅緻。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建於1990年,有蓮花湯、海棠湯、星辰湯、尚食湯等遺址,不僅使人遙想當年楊貴妃的嬌媚,還可以欣賞優美的仿唐樂舞和唐宮廷茶道表演。
⑶ 描寫華清池的作文
在深圳時我就聽說華清池是西安名勝之一,它位於驪山腳下,華清宮之上,華清池的風景優美,景色十分秀麗,那裡的溫泉中外馳名。7月9日媽媽帶我參觀了華清池。
我們去的那天下著小雨,天氣很涼爽,進入華清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雕刻精美,配著古詩的壁畫,描寫得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古詩《長恨歌》,詩中講的是唐朝的一個皇帝唐玄宗和他的貴妃楊玉環的故事,媽媽幫我講解從楊玉環進宮一直到安史之亂楊貴妃死在馬嵬坡,讓我感覺到皇帝也不能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打仗時他也要逃難。
在華清宮的一個湖的旁邊有一塊石頭,石頭上刻著兩個字「御湯」,我不知道什麼意思,媽媽告訴我說:「御是皇帝的代稱,湯是溫泉。合起來就是這個溫泉是皇帝洗澡的溫泉,普通老百姓是進不來的。」我明白了心想:「古代的皇帝也太會享受了。
後來導游姐姐又帶我們參觀了楊玉環和唐玄宗的溫泉池,他們倆可真會享受,他們的溫泉池地面都是玉做的。我們參觀李世民和李世民賞賜大臣們的溫泉池時,相比起來李世民的溫泉池可是簡陋多了,據說李世民是一個勤儉節約待人周到的好皇上,難怪他統治的時代被稱為「貞觀之治」。
參觀完華清池,我實在是太震撼了,古代的皇帝真是會享受資源,古代的工匠也很聰明懂得將溫泉引入屋內,排水系統也很先進,華清池真是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名勝。
⑷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的寫作手法。
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這里我們就把兩種絕句分開來討論。
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
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寒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甲)五言絕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聽箏
[唐]李端
鳴箏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顧,時是誤拂弦。
···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
五言絕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乙)七言絕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餘不變。
跟律詩一樣,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七言絕句以平起為常見①。
跟律詩一樣,律絕必須依照韻書的韻部押韻。晚唐以後,首句用鄰韻是容許的。
跟律詩一樣,律絕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③。
···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飲湖上初晴後雨
[唐]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④。
跟律詩一樣,律絕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聲,則第三字必須是平聲;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個用了仄聲,則第五字必須是平聲。例如: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⑤。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摧。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⑥。
···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絕句原則上可以不用對仗。上面所引八首絕句當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對仗的。
現再舉兩個例子: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
如果用對仗,往往用在首聯。上面所引的絕句已有一首(蘇軾《飲湖上初晴雨後》)是在首聯用對仗的,現在再舉兩首為例:
八陣圖
[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
郿塢(第二首)
[宋]蘇軾
衣中甲厚行何懼?塢里金多退足憑。
··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
···
但是,尾聯用對仗,也不是少見的。象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聯用對仗的。
首尾兩聯都用對仗,也就是全篇用對仗,也不是少見的。上面所引王之渙《登鸛雀樓》是全篇用對仗的。下面再引兩個例子,一個是首聯半對半不對,一個是全篇完全用對仗: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絕句四首(第三首)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有人說,「絕句」就是截取律詩的四句,這話如果用來解釋「絕句」的名稱的來源,那是不對的,但是以平仄對仗而論,絕句確是截取律詩的四句:或截取前後二聯,不用對仗;或截取中二聯,全用對仗;或截取前二聯,首聯不用對仗;或截取後二聯,尾聯不用對仗。
二古絕
古絕既然是和律絕對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詩格律束縛的。它是古體詩的一種。凡合於下面的兩種情況之一的,應該認為古絕:
⑴用仄韻;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時還不粘、不對。當然有些古絕是兩種情況都具備的。
上文說過,律詩一般是用平聲韻,因此,律絕也是用平聲韻。如果用了仄聲韻,那就可以認為古絕。例如:
憫農(二首)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
···△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⑦!
····△
從上面所引的三首絕句中,已經可以看出,古絕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
李坤《憫農》的「春種」句一連用了三個仄聲,「誰知」句一連用了五個平聲。
范仲淹的《江上漁者》用了四個律句,但是首聯平仄不對,尾聯出句不粘,也還是不合律詩的規則的。
即使用了平聲韻,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絕。例如:
夜思(二首)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舉頭」句不粘,「低頭」句不對,所以是古絕。
五言古絕比較常見,七言古絕比較少見。現在試舉杜甫的兩首七言古絕為例:
三絕句(選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
········自說二女嚙臂時,回頭卻向秦雲哭。
····
殿前兵馬雖驍雄,縱暴略與羌渾同。
·
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
·
第一首「惟殘」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說」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
不合律句。尾聯與首聯不粘,而且用了仄聲韻。第二首「縱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婦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不盡合。
當然,古絕和律絕的界限並不十分清楚的,因為在律詩興起以後,即使寫古絕,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響。這里把它們分為兩類,只是要說明絕句既不可以完全歸入古體詩,也不可以完全歸入近體詩罷了。
①依平仄類型來看,七言平起式等於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於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當少見,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為少些罷了。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還有一種罕見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還有一種罕見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這一點也與律詩相同。李商隱《登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就是這種情況。③泊,入聲。煙,平聲。④比,上聲。西,平聲。⑤恐,上聲。天,平聲。⑥不,客,入聲。何,平聲。⑦看,平聲。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注釋: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麼秀麗,
陣陣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飛翔的燕子銜著濕泥忙築巢,
美麗的鴛鴦睡在沙上曬太陽。
遲日:指春天。
泥融:春日來臨,凍泥融化,又濕又軟。
鴛鴦:一種漂亮的水鳥,雄鳥與雌鳥時常雙雙出沒。
【賞析】這首詩描寫了春天美好動人的景色。第一,二句大處著眼,視野開闊,描寫了自然界的大環境。詩的開頭突出「遲日」,統領全篇。正因為春天來到,才會出現「花草香」「泥融」「沙暖」等現象。後兩句生動地描寫了兩種可愛的動物,寫燕子的動態,顯出春意繁鬧;鴛鴦的靜態顯得悠閑自在。動靜搭配,相映成趣。這首詩意境優美,格調清新,自然流暢。
【中心思想】這首詩抓住陽光、江山、春風、花草及其香味、燕子和鴛鴦、泥融與沙暖等特有的春天景物,給讀者描繪了一幅明麗紛繁的春景圖,表達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後暫居草堂的安適心情,也表達了詩人對初春時節自然界一派生機、欣欣向榮的歡悅情懷。
絕句
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賞析】
志南的生活狀態已不可考,他在當時的文壇上也沒有「中興四大詩人」以及「二泉先生」諸人的風頭那麼健。但就這短短的一首詩,就以其對早春二月的細膩感受和真切描寫,把自己的名字載入了宋代詩史。
宋人趙與□《娛書堂詩話》卷上曾載:「僧志南能詩,朱文公嘗跋其卷雲:『南詩清麗有餘,格力閑暇,無蔬筍氣。如雲:「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予深愛之。』」朱熹激賞其詩,所使用的標準是有無「蔬筍氣」,實際上是宋代詩學理論探討的問題之一。蘇軾在《贈詩僧道通詩》中說:「語帶煙霞從古少,氣含蔬筍到公無。」自註:「謂無酸餡氣也。」可能是第一個提出這一命題。他評唐代司空圖「棋聲花院靜,幡影石壇高」二句說:「吾嘗游五老峰,入白鶴院,松蔭滿庭,不見一人,惟聞其聲,然後知此句之工也。但恨其寒儉有僧態。」(《書司空圖詩》)便明確表現了這一傾向。他的對僧詩蔬筍氣的反對,也得到了不少詩人的贊同。如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中說:「近世僧學詩者極多,皆無超然自得之氣,往往反拾掇摹效士大夫所殘棄。又自作一種僧體,格律尤凡俗,世謂之酸餡氣。」考察蔬筍氣的內涵,大約是指感情的枯寂,境界的寒儉之類,這本是與僧家生活和精神緊相聯系的一種狀態,是一種特定的「林下風流」,似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七引《西清詩話》說:「東坡言僧詩要無蔬筍氣,固詩人龜鑒。今時誤解,便作世網中語,殊不知本分家風,水邊林下氣象,蓋不可無。若盡洗去清拔之韻,使與俗同科,又何足尚!」元好問在《木庵詩集序》中更直截了當地說:「詩僧之詩所以自別於詩人者,正以蔬筍氣在耳。」(《遺山先生文集》卷三十七)的確,如果我們承認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唯一源泉的話,那麼,對那種最能反映詩僧生活狀態的蔬筍氣又有什麼理由不加以認可呢?蘇軾諸人的說法其實是要把一切詩歌創作都納入士大夫的審美趣味和標准中,而抹殺其應有的獨特性。這一點,甚至和蘇軾本人經常在詩歌理論中所表示的對多樣化的追求也是不相符合的。所以,我們寧可理解為是他的一時之言,因為,從他的一些具體作品來看,也是並不缺少「蔬筍氣」的。話又回到志南的這一首詩,朱熹稱贊其沒有蔬筍氣,也是從士大夫的立場說的。這說明志南是詩歌創作上的多面手,不管有無蔬筍氣,僧人都能寫出好詩。
⑸ 過華清宮寫作背景
1、創作背景
華清宮在今陝西省臨潼縣南驪山上,山上有溫泉,即華清池,是唐玄宗李隆基同貴妃楊玉環洗浴處。詩人在春夜裡偶過華清宮,看到當年李、楊尋歡作樂之地已是一片荒涼冷落。他想到李隆基晚年荒淫昏憒,寵愛楊妃,重用安祿山,招致禍亂;又想到李隆基在叛亂發生後束手無策,倉皇奔蜀,於是寫了這首詩。
2、作品簡介
《過華清宮》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五律。此詩刻畫了華清宮冷落蕭瑟的景象,追述了華清宮清寂冷落的開端,暗示了華清宮冷落之原因。前六句極寫華清宮滿目荒涼的景象,後兩句寫蜀王消息還未到,而泉水旁已生長了芹芽,意指已非當日景象。全詩包含有深刻的諷剌,但含而不露,深得含蓄的妙處。
3、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西)人。唐皇室遠支,家世早已沒落,生活困頓,仕途偃蹇。曾官奉禮郎。因避家諱,被迫不得應進士科考試。早歲即工詩,見知於韓愈、皇甫湜,並和沈亞之友善,死時僅二十七歲。其詩長於樂府,多表現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憤。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嚴羽《滄浪詩話》稱為「李長吉體」。有些作品情調陰郁低沉,語言過於雕琢。有《昌谷集》。
⑹ 華清池450字作文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是以溫泉湯池著稱的中國古代離宮,周、秦、漢、隋、唐歷代統治者,都視這塊風水寶地為他們游宴享樂的行宮別苑,或砌石起宇,興建驪山湯,或周築羅城,大興溫泉宮。白居易、杜牧等詩人在詩作中均有提及。
歷史文獻及考古發掘的資料證明,華清池具有6000年溫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園林建築史。1982年,華清池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5月8日,華清池景區被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今天中午,我和媽媽跟著旅遊團來到了著名的華清池。
進了華清池的大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九龍湯,湯的四周都是唐代建築,紅牆綠瓦,古色古香,顯得幽靜而高雅。湯左邊的下方,有一尊貴妃入浴的雕像,她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我從她那豐腴的身材和美若天仙的容貌,覺得她真是非常美。瞧,她已脫去華裝,半披浴紗,足踩暖滑的溫泉水,正准備洗澡哩!這么好的景色,不照相真是太可惜了。於是,我和媽媽都在這兒照相留念。
離「貴妃入浴」 雕像不遠,便是飛霜殿。相傳這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寢殿。飛霜殿的東西有兩個配殿,東邊的叫「沉香殿」,西邊的叫「宜春殿」。我心想:這個殿為什麼叫「飛霜殿」?於是我和媽媽去問導游。導游耐心地為我們講解:「每到深秋,降霜之時,由於九龍湯內水汽蒸揚,而使寒霜飄浮空中飛來飛去,遲遲不落,景象甚是壯觀,唐玄宗和楊貴妃常駐足觀望。所以便取名為『飛霜殿』。」
接著,我們又跟導游來到了「尚食湯」。聽導游說,這是供皇上近臣及為嬪妃服務的尚食局宦官沐浴的池子,面積約30平方米,南北各有一個台階。這時導游指著北邊台階下的6個小石窩,說:「你知道這是干什麼用的嗎?」大家看了看都搖搖頭,讓導游快點解釋。原來這快石頭與別的石頭不同,它是用墨玉作的,具有防滑作用,挖幾個坑,用來蹭腳的感覺會更好。而在這里沐浴的人大多都是太監,他們身份很低微,他們都是直接為皇上和嬪妃服務的,而這神聖的手是摸不得臟東西的,自然不能用手去洗骯臟的腳了,怎麼辦呢?他們就在墨玉石上鑿幾個窩,用來蹭腳了。在這個池的旁邊還有一個浴池,它長5米,寬3米,規格雖小,但非常精雅,這是專門供高級的太監沐浴的地方。
出了「尚食湯」,導游帶我們來到了用溫泉洗手的地方,我和媽媽都進去洗了一洗,出來後,微風輕輕地吹著我的手,我頓時感到無比的涼爽和舒服。
後來,我們到了五間廳、蓮花湯、星辰湯、太子湯等等地方,都非常漂亮,我和媽媽也都照相留念了。
時間過得真快,已經下午5點了。於是我和媽媽跟著導游團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華清池。通過這次游華清池,我明白了許多知識,真是太美了!
⑺ 華清宮和驪山的作文500字
當白雲與藍天相遇,白雲便多了一份寬廣,藍天又增了一份柔情;
當青山與流水相遇,青山便多了一份細膩,流水又增了一份堅毅;
當我們走入盼望已久的軍訓生活,與我們的夥伴朝夕相處,與我們的教官共同努力,我們的世界,又多了一份真誠的情誼;我們的靈魂,又受到了一份來自綠色軍營的神聖洗禮;我們的心靈記憶,也會因此而增添一份難忘的軍旅情懷。
還記得8月20日嗎?在那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大同一中高一年級六百六十多位同學徒步一個多小時,終於踏入了大同市中小學生教育實踐基地的大門,從那一刻起走到現在,我們已經一起度過了四個難忘的日日夜夜。過去的四天里,我們播撒了一路的辛勞與汗水,亦收獲著一路的真情與感動。
記得來到這里的前一天,我們高327班的班主任劉進春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場難忘的「8.19訓話」,老師說:「孩子們,你們是一中學子,也是軍訓成員,在你們前方的道路上,有麗日和風,也有狂風暴雨,面對可能要來到的困難與挫折,你們不應抱怨、不應流淚,而應滿懷喜悅的去迎接它,讓路旁的荊棘磨練你們的意志,並最終成長為當之無愧的一中學子!要做人生途中勇敢的弄潮兒,去搏擊風浪,駕馭未來!」,那麼,站在軍訓第四天的夜晚,我們可以自豪而自信的說:「老師,我們做到了!一中,我們做到了!」
「崇德、樹人、博學、求真」一中人鑄一中魂,一中魂塑一中人。訓練場上,我們留下了奮進的足跡;食堂餐廳,我們銘記了節儉的美德;寢室宿舍,我們結下了誠摯的友誼……而我們的個人素質,也在一天天的提升,再提升!
一中學子,心懷感恩。日日夜夜的訓練,點點滴滴的成長,我們不會忘記,是誰陪伴我們走過,是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夥伴。是我們的教官!是他們帶領著我們在前進的路上一路勇往直前!是他們在一路默默的付出著,奉獻著。可是,我們何曾聽到過他們的一句怨言?沒有,甚至連一聲輕輕的嘆息都沒有。
在這里,我想給大家帶來一個小故事:在我們的訓練場地,有這樣一位教官,他為了為同學們帶來最標準的動作要領,一遍遍重復著動作規范….最後,教官咽喉充血,嗓音沙啞,可是由於一位同學不小心打碎了水杯,這位年輕的教官,始終沒能喝到一口水…然而即使是這樣,他依舊在為同學們一遍遍講解著動作規范,在休息時間還不忘為大家帶來一支嘹亮的軍歌,可是在他的臉上,我們看到的仍然是最溫暖的笑容,在他的口中,我們聽到的始終是最真誠的鼓勵。記得第一天的時候我的齊步總是很難和上節奏,教官就對我進行「單獨輔導」,一遍不行來第二遍,兩遍不行來第三遍,第三次還是不行,教官依舊溫和地鼓勵我「別放棄!再來!別放棄,再來!」沒有一絲一毫的慍怒,沒有一丁一點的抱怨,年輕的教官,在烈日炎炎驕陽如火的盛夏天,始終就那樣溫和而嚴格的訓練著……相信不僅僅是這一位教官,在我們的訓練基地,試問哪一位教官不是這樣不計報酬,不辭辛勞的付出著?
一中學子,自強不息。訓練場上,我們英姿勃發;食堂餐廳,我們井然有序;寢室宿舍,我們禮讓互助;心底深處,我們牢記自己是一中人,是軍訓者!我們一路拼搏,從不輕言放棄!盡管,我們也是孩子,盡管,我們也知辛勞……多少次,我們的臉龐被汗水沖刷;多少次,我們的傷痕用陽光撫平;我們也曾因傷痛而險些放棄,我們也曾因想家而徹夜難眠,我們也曾想過逃避,然而,當看到老師關切的目光,當受到教官誠摯的幫助,當夥伴們真純的鼓勵再次浮現,當心底的那份軍旅情懷再次升騰,我們又怎能說出:「我要退出。」這般懦弱的字眼?!不!不能,因為我們是一中學子,因為我們是軍訓成員,因為我們等待著,等待著以我們的訓練成果展現當代一中人的奪目光華!展現新時代中學生的驕人風姿!
我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這樣一個名字:李其。拉歌場上,他的身影永遠那麼矯健,他的歌聲永遠那麼嘹亮,他,就是我們高327班的一位同學,幾天來的訓練已經讓他體力透支,然而,他始終堅持著,甚至連一個「累」字也不曾從他口中吐露,他也只不過還是個孩子啊,可是,為了夢想堅持不懈,永不言棄,這,就是一中學子的風采!
「苦心人,天不負」,經過幾天的訓練,在最後的隊列演示中,我們終於摘得了多個單項第一的桂冠,當成功的喜悅如霧靄般在心間氤氳升騰,所有的傷痛都將漸漸消失,剩下的,是我們那份難以言表的欣悅與歡樂,如同剝掉了糖紙的巧克力,裡面那份讓人滿足的甜蜜與幸福,久久地融化在陽光的溫暖里。
幾天的日子真得很漫長,漫長到我們的傷痛已經漸漸忘卻,幾天的日子也真得太短暫,短暫到我們的喜悅還意猶未盡,然而無論怎樣,幾天的軍訓生活終將結束,但是我堅信,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一中學子必定會時刻以軍人的高標准嚴格要求自己,以軍人的高素質時刻監督自己,這一次的軍訓,也必將成為我們人生旅途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縱觀古今,熱血軍魂如紅日光焰萬丈長;睥睨群雄,一中學子似白羽雄鷹千里翔!
在演講的最後,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小故事: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我曾在前邊提到的那位教官吧?在訓練結束後,我們是多麼渴望知道他的名字,可是,教官只是淡淡地:「我是人民子弟兵,為人民服務,我不辛苦。」那一刻,我們的眼眶濕潤了。我們的班主任劉老師細心的發現了這一場景後,輕輕地告訴了我們這位教官的名字:張大賀。在此,請允許我用一聲「謝謝」來對我們所有的教官和老師們獻上我們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誠摯的感謝!
⑻ 關於華清宮的作文(早上)
華清宮里,月光凄冷,瀉在身上不禁寒顫。他獨椅危欄,行色傷心,心裡思戀泛濫成河。雖為君王,卻不能留住心愛的人兒,如今誰能體會他心中的悲苦。曾幾何時,這里佳人相伴,芙蓉帳里歡度良宵。而今卻物是人非,只能在心裡默念她的名字,遠方的伊人是否已變成九天的仙女,靈魂是否曾回到自己身邊。他不知道怎樣才能跨過那巨大無形的橋,踏上通往蓬萊宮的梁。
那曲《霓裳羽衣舞》猶在,輕盈。婉轉,(舞)姿態婀娜。殘酷的現實迫使他只有寄希望在夢里與伊人相見。夢里,凝視她,看著她玉容凄清,淚水縱橫流淌,像春天的梨花帶著雨露。向她傾訴,傾訴在昭陽殿中,歲月的孤寂漫長。
連理,比翼的誓言從不曾忘記,可馬?坡下,他不得不忍痛割愛,他只有掩面悲哭,只有看著淚水和血水一起放肆地流。蜀江的水澄碧。日夜不斷的除了這江水還在相思的情,可是遠方伊人已聽不到他的呼喚,看不見他的悲傷,唯有行宮外的月亮冰冷的觀望,唯有在雨夜聆聽斷腸的悲傷。
回京,宛池依舊,太液池邊的海棠像她的容顏。未央宮的柳葉似她的眉毛。面對此景怎能不黯然落淚。太極宮內已是衰黃苦草滿地,台階上滿是飄落的紅葉,杜鵑在樹叢中哀鳴。一年又復一年。熬過和風吹過桃李的夏天;又到冷雨滴落梧桐的秋天。夏夜流螢飛舞,思念如潮湧;冬日雪花飛舞,冰涼的翡翠帳里無人共枕,每晚孤燈燃盡仍徹夜不能成眠。
長安冬至,鴛鴦瓦上鋪滿寒冷的濃霜,澄清的雪紛紛揚揚,美麗。捧在手心裡——冰涼侵入骨髓,思念流淌在血液里。記得那年七七的長生殿,夜深人人靜的時候兩人的山盟海誓,深居在幽宮,只有拿當年的舊物表達情意,只有面對銀河獨自到天明,這種悲苦何人知呢?
思念奔涌不息,不知人兒能否聽得到。不知這綿綿的離恨何時是盡頭!
⑼ 《過華清宮絕句》的全文以及寫作背景是什麼
杜牧
一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二專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屬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三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本詩揭露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窮奢極欲的生活。據說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馬從四川,廣州給她運來。這首詩就是根據這件事寫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