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張衡作文素材

張衡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0-12-28 13:10:50

⑴ 關於習慣的作文素材

關於對父母的依賴、依靠的習慣。關於對缺點的壞習慣。關於對自己好習慣。
可以從父母的愛、老師的愛、自我反省、比如對小動物的愛、對大自然的愛、對保護環境;之類的習慣。

⑵ 能給我張衡的作文素材嗎

《張衡》是一篇人物故事,講的是我國東漢時期科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的事。課文通過對地動儀發明過程的介紹,贊美了張衡認真研究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為我國科學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課文8個自然段,主要包含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講張衡不相信鬼神,經過認真研究發明了地動儀。第二部分,介紹了地動儀的構造和用途,這部分為課文的重點。第三部分,介紹公元138年的一次地震,地動儀作了准確的報告。第四部分概括說明張衡發明了地動儀的意義。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情趣。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3、鼓勵學生仿照第4自然段的寫法,介紹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培養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播放地震電影片斷,問學生這是什麼現象,面對這樣的現象你有什麼感受?教師:剛才播放的就是地震,這是一種令人十分恐懼的自然現象,它對自然界的破壞相當厲害。在距今2000年左右的東漢時期,人們還不能正確的認識它,(出示地動儀圖片)張衡經過研究,發明了一種用於地震的儀器——地動儀,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人們對地震有了新的認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張衡》。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課前你收集了哪些資料?向大家匯報一下。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出什麼問題?教師梳理問題。[讓學生觀看地震的現象,對地震有一個認識,對體會古人類對地震的看法有著重要的作用,課前收集資料,培養學生的收集資料的能力。]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自由讀課文,標出生字詞,多讀幾遍,想法記住他們。出示生詞、生字,檢查交流。交流識字方法。分段讀課文,讀後評議。說一下,本課主要講了什麼?[通過這個環節設計,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三、細品課文,讀中感悟。本課寫張衡發明了地動儀,那麼哪段話主要寫了地動儀。我們就先來學習地動儀。1、學習地動儀樣子和作用。自由讀第四段,想一想這部分寫了什麼?指名讀這一部分,其它同學體會地動儀的樣子和作用。自由讀這一部分後,匯報交流地動儀的樣子和作用。思考,作者是怎樣寫得這么好的?他先寫了什麼,又寫了什麼?體會寫作順序。再讀這一段。[設計思路]對地動儀的樣子和作用進行透徹的學習和探究,通過正確理解課文,朗讀體會,准確把握地動儀的樣子和作用,對於培養學生愛科學,有著積極的作用。對於後面仿寫這一段起到了鋪墊作用。2、體會發明的過程。這么精製的地動儀是怎麼發明出來的呢?下面我們就來讀第2、3段。當發生地震時,當地的人們有什麼表現,會怎麼想,怎麼做?但是,張衡卻沒有這么做,他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研究時遇到了什麼困難,他是怎麼做的?[設計思路]通過讓學生走進文本,在閱讀時,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內心的思想、情感活動,從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設想當時人們對張衡的看法,體會研究時遇到的困難和他的做法,正確認識張衡,體會他對科學的態度。3、學習地動儀的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研究出來的地動儀管用嗎?人們對這個地動儀有什麼看法?是什麼改變了他們的看法?讀讀第7自然段。這個時候大家會怎麼說?你覺得張衡是個怎樣的人?請你對張衡說一兩句話。[設計思路]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感受作品思想內容,能結合體驗,結合自身的思想,真正從內心領會作品對自然、社會、人生的啟示,從而獲得情感熏陶和精神契合。這是閱讀所追求的境界。由文章中的作者到自己,將張衡的愛科學的思想轉化動力,使學生真正受到愛科學的教育。四、從讀到寫,提高能力。1、回顧第四段的寫作方法。2、仿寫自己熟悉的東西。寫完後交流。[設計思路]第四自然段是一個寫物的好例子,文章按照先介紹樣子,再介紹作用的方法來介紹,在介紹樣子時按照先總體後部分,從上到下的順序來寫,非常值得我們來學習。因此把這個訓練放在這里,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學反思:時下「感悟」「體驗」這兩個《語文課程標准》中的概念是語文教師使用得極多的。然而,在什麼前提下什麼時候,怎樣讓學生說感悟說體驗,才能收到教學實效,不流於形式,不浪費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則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教學時,張衡在研究地動儀時當時人們的看法,他研究時所遇到的困難,銅球落下去之後人們的議論紛紛,驗證准確後人們對地動儀的贊嘆,以及自己對地動儀對張衡的贊美都說出來,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內心的思想、情感活動,從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給足時間參與讀,給足時間參與說。為了滿足學生參與說的願望,讓學生回答問題,發表見解外,讓學生輪流,給學生提供極好的語言鍛煉機會。對於後進生千萬不可忽視,要盡量讓他們參與回答,給他們「應屬於自己的權利」發展語言,使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增強參與的自信心。只有面向全體學生,把課堂教學的有效時間讓給學生,才真正是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惜時如金。閱讀和寫作在語文教學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我們要利用閱讀教學來給學生提供寫作的借鑒,以讀促寫,讀寫結合,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葉聖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因此,《語文課程標准》不僅強調在課內外閱讀中進行語言和習作素材的積累,而且提倡對積累的運用。而我們教師的一大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中進行積累並使運用積累經常化、日常化,使學生掌握有效地積累和運用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積累和運用的習慣,讓學生從有意識地到自如地驅遣積累表現自己的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讓學生的積累真正成為他們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他們精神家園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仿寫第四自然段,做到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小學生正處在兒童時期,兒童時期的不成熟性正是兒童發展可塑性、潛在性的基礎。他們的發言往往是天真幼稚的,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難免有失偏頗。教師的態度首先是對他們的尊重,對生命的關懷,對他們早期智慧的敏感、驚喜與支持,同時又給予「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不失時機地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閱讀全文

與張衡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