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2015山東作文題目立意

2015山東作文題目立意

發布時間:2020-12-27 19:26:57

⑴ 2015年天津高考作文題目怎麼寫立意審題解讀

你好!目前高考還未結束,這還是屬於國家絕密。往年高考出的每道題;不回是幾個人能答完成的要經過很多過程,研究、審查、試做等等過程,高考明天老師一般都是由教育部,直接從各地中學中抽調的特級、高級教師,實行絕密隔離措施,沒到高考完全結束,這些命題人員都不會與任何人接觸!、

⑵ 山東高考作文題我的行囊怎麼立意

【試卷】
山東卷
【題抄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經備好,開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檢行囊會發現,有的東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暫時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備,有的會一直伴隨我們走向遠方……
要求:1)選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擬題目;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文體特徵鮮明。
【形式】
材料作文
【主題】
成功需要具備的條件
【材料分析】
行囊已經備好,開始一段新的旅程。這里的「旅程」可指具體的出行計劃,更可指人生中的前行。路途漫漫,指代「漫漫人生路」。接下來談及的「很快用到的」「暫時用不上的」「想用而未曾准備的」「一直陪伴我們走向遠方的「均可指代人所具備的素質,如「堅持」「勤奮」「目標」「把握細節」「創新」等特徵。
【特別注意】

⑶ 2015山東高考作文是什麼立意

1、2015年山東省的高考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鄉間有諺語:「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莖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辨的。
有個小孩想分辨兩者的不同,結果把自家庭院里絲瓜和肉豆的那些糾結錯綜的莖葉都扯斷了。
父親看了好笑,就說:「種它們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顧它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
要求:①選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徵鮮明。

2、作文材料出自林清玄的文章《無風絮自飛》,原本作者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也就是這則材料所敘述的)得到了兩個啟示:一、一個人要的只是站穩腳跟,努力向上生長,只要結出果實,一切糾纏就自然沒有了;二、順應自然,因果是必然的,我們只要做好我們的努力照顧即可。

上述兩個角度都是很有深度的,是作者本人的經驗認知和感悟。考生在審讀材料時可以抓住關鍵句「種它們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顧它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從而得出上面兩個立意角度。但單純看這則材料,考 生可能更多的會用多角度分析的方法來審讀立意。比如從父親的角度,可以肯定父親的生活經驗,也可以否定父親的實用主義;從兒子的角度看,可以肯定兒子的探究精神,也可以建議兒子向生活學習等等。總之,這則材料作文可寫的角度非常寬泛,考生可以通過開放式思維進行個性化寫作。

⑷ 山東高考作文題目立意錯了大約可以得多少分

非命題作文。一位商人得到一塊價值不菲的寶石,但卻發現寶石上有一條裂縫回,如果能從裂縫處答切開,就能得到兩塊完美的寶石。許多老工匠不敢嘗試,這時,一位年輕工匠勇敢的站了出來,並且完美的切割出了兩塊寶石。有時不僅需要足夠的經驗,更需要拋卻許多顧慮的勇氣。請根據以上材料作文。
10
本詞條 無基本信息模塊, 歡迎各位 編輯詞條,額外獲取10個積分。

⑸ 2016山東高考作文立意

【題目點評】
屬材料作文,題目范圍要求較廣。行囊隨身帶,有裡面應有盡有,但有的有用,有的沒用,有的也許會用,有的也許永遠不用,但卻不會丟掉,直到永遠。其實,事先誰也說不準那個有用,那個沒用,一切皆有可能。寧可帶著不用,寧可帶著不用,也不能用著沒有。
這個題目會有爭議的,但不大。但寫作角度還是有變化的。最後寫議論文,也可以寫記敘文。
【立意分析】
①做什麼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備。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把將來可能發生的事考慮全面些,許多時候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一旦踏上征程,很可能發現困難重重,充分的准備會使你從容應對,有備無患。
②適當的的減負。總是帶著沉重的行囊會加重負擔,何況有的還是終生的負擔呢。有的時候可以就地取材,或放開思路想想辦法,誰能事事提前就考慮周到呢,有時候再大的困難也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重新找到新的出路,使我們豁然開朗。
③保持好的心態,缺著不灰心,用著也不得意。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路。「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你敢走,很多時候「船到橋頭自然直」。
如果僅僅把「行囊」理解為成功路上的知識儲備或工具用品會顯得很膚淺;邊緣化的立意:扔掉多餘的負擔,輕裝前進。因為誰又能知道那個是多餘的呢?

⑹ 2015年江蘇高考作文題目怎麼寫,如何立意審題解讀

作文閱卷已經結束,詳細信息如下:
高考閱卷結束,作文閱卷專家——
滿眼都是名人名言,背誦拼湊現象嚴重
南報網訊(記者 談潔)高考閱卷今天(6月19日)結束。記者采訪多位作文閱卷專家了解到,今年63分以上的好作文偏少,學生背誦、抄襲、拼湊作文的現象比較突出。
談「智慧」就好,不需要和大自然扯上關系
今年的高考是材料作文,命題者給出了這樣一段話:「智慧是一種經驗,一種能力,一種境界。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景象。」高考結束後,不少作文專家在評點這篇作文題目時認為,從材料看,只寫「智慧」,而不將其和大自然聯系在一起,屬於審題不清,只能得基本分。記者在采訪中卻得知,今年的閱卷中,並沒有這樣評分。
「今年的作文題,其實是『偽材料,真話題』。」一位作文閱卷專家組成員告訴記者,真正的材料作文,一是材料本身應該包蘊豐富的瞬間,很形象很生動,比如「愛與憂,給出材料『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看了材料後可以讓人迸發出很多思考和想像,二是對關鍵詞進行解釋,比如智慧是什麼、智慧不同於智商,不要讓學生將兩個概念混淆。但是今年的材料作文,用的是一個概念解釋另外一個概念,其充其量只能算是話題作文的提示語。
「從材料作文的角度看,極易誤導學生,在寫作時把智慧和經驗、能力、境界聯系在一起,3點全部涉及,每一點都不深入,成了一個大拼盤。」這位專家說,因此今年閱卷組在評卷時掌握了這樣一個標准,「談智慧」就好,不需要將其和大自然聯系起來。
一旦發現抄襲,高分直接降到「不及格」
閱卷專家告訴記者,從今年高考作文得分情況看,63分以上的高分作文佔到0.5%左右,比往年偏少;56-63分的二類作文佔到了4—5%,比往年多了些;49—55分的三類作文最多,佔到60%。去除沒有答題的0分作文,今年作文均分在47分多點。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及格的作文佔到了5%-6%。專家介紹,這與作文抄襲、拼湊的現象增多有關。「今年的抄襲現象尤其嚴重。」專家介紹,江蘇高考作文閱卷組有個專門的搜查隊,就是檢查考生作文的抄襲情況,一篇作文只要有60%以上的內容和網上發表的文章內容相同,即被認為抄襲,「我們有個強大的資料庫,30年前的文章都能查到。」這位專家說,因此今年一些本來被判67、68分的高分作文被查到後,立即就被降到了不及格。
專家說,一位考生今年寫的就是「作文的智慧」,他說,語文老師平時在教他們寫作文時,就是讓他們背誦,而他認為,那不是「智慧」,在這么重要的考試,作文就應該「我筆寫我心」。「這位學生的作文真實地反映了時下作文教學中的種種問題,很智慧,得的幾乎是滿分。」專家說。
滿眼都是名人名言,游戲高考的學生不少
今年的高分作文中,議論文、記敘文都有。「有一個考生寫的是小區里老人賣混沌不漲價,每天顧客盈門,原來他沒有子女很孤獨,用的是這樣的方式打發時間,生活得很智慧;還有一個考生寫的是維也納的音樂、生活、城市設計等,夾敘夾議的方式寫了這座城市的智慧,也得了很高的分數。」
專家介紹,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另一個問題就是杜撰的名人名言特別多。「作文中滿眼都是周國平、王國維、汪國真,閱卷老師戲稱『三國演義』。」這位專家說,好多學生動不動就來一串外國人的名人名言,很多都是不存在、自己瞎杜撰,還有什麼「莫斯科的霜」、「巴黎的雪」,看起來顯得特別的「高大上」,其實內容空洞,「讓閱卷老師覺得不是在說『人話』。」
另外,游戲高考的學生今年也有不少。有的學生在試卷上來一段與作文毫不相乾的段子,抄一段前面閱讀的短文,寫一些看不懂的網路字元,還有一位考生乾脆在試卷上畫了一個二維碼,並附上這么一段話:「請將二維碼放入框內,掃一掃,查看詳情」,讓閱卷老師哭笑不得。

⑺ 作文的題目,從哪些角度立意

材料作文寫法指抄導:先要「讀」:襲①讀文題。要研讀文題,明確考試范圍,了解寫作要求。②讀材料。粗知材料內容,初步理解含義,以做到心中有底。 其次要「析」:析讀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這個過程需要認真地咀嚼、品味、聯想、提煉。
由於「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關鍵性的一環,所以可運用發現法。主要用於意義顯豁、中心明確的材料。發現的目標,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題中關於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關於中心的提示。發現了這些內容,就找到了據以立意的突破口。

⑻ 2014山東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立意

2014年山東卷高考作文題:開窗看問題。材料作文:窗口下一個畫框,通過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畫面,有的人看的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有的人看到的是靜,有的人看到的是鬧。自擬題目。

⑼ 2015年廣東高考作文題怎麼寫如何立意分析

寫這篇文章,要注意不可離開以下論述核心:1.人親自去自然體驗2.人通過現代專化手段感知自然。
也就是說屬,你要圍繞這兩點展開來寫
我的論點:這二者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深入感知自然,我們離自然是「近」的。
我的論據:人的親自體驗:人感受冬暖夏涼,隨四季變化而更換衣著,改變勞動方式。科學家親自去南極觀察冰川融化情況,臭氧空洞,拍攝有關影像
人通過現代化手段感知自然:利用計算機繪制氣溫變化曲線,模擬氣候變變,深入探究自然界的原理。
建議標題:感知自然

⑽ 2016年山東高考作文題目我的行囊審題立意解讀應該怎麼寫不走題

對於今年的語文作文題目我們該如何理解呢?山東省實驗中學語文老師吉林絮版認為這個話權題在形式上界定為哲理性話題,重點是探討「人生行囊中的東西」這個比喻到底是什麼。他說,「行囊中的東西可以務實,也可以務虛。務實可以是我們學到的很多知識、技能。還有務虛的層面,可能有些同學就會想到的,人生中需要一顆詩心、詩意的情懷、從容淡定的心態、還有理想、信仰之類的,這是務虛的層面。行文的過程中我認為要特別注意行文的思辨型,有用、無用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青島九中高三年級語文教師馬曉博認為「舍與得」、「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學會放棄」等等都是不錯的寫作角度。「今年的題還是比較平和的。考查的還是一貫體現的對於學生人生觀、態度觀的塑造。題目對學生來說不難。立意方面的話,其實人生旅途當中你所看重的個人的一些精神品質啊都可以選,對考生而言審題沒有難度。」

閱讀全文

與2015山東作文題目立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