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痛感新聞為話題作文
32歲的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英語教師劉伶利因患癌症被學校開除後不治身亡;18歲的南京郵電大學女生接到詐騙電話被騙走9900元學費後心臟驟停離世。……不知道讀者諸君怎麼看待這些自帶痛感的新聞,是麻木不仁、一眼掃過,還是將不合理的工廠制度、絕情絕義的高校機關、無孔不入的詐騙分子都痛斥一番?無論如何,保持必要的敏感和合理的懷疑,適當關注世界和他人,學會批判性思考,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仍是一名普通新聞讀者的基本素養。而我們周遭林林總總的故事,善惡交織亦交鋒,悲喜相融亦相對,是非混雜亦分明,面對痛感新聞,將我們的心安放在客觀的立場上,有所痛惜,有所警惕,或有所思考,有所行動,量力而為。
美好的反面也潛抑著危險、殘酷和罪惡。當年那個17歲的少年求愛不成,把汽油潑向16歲的少女,在她周身點燃了地獄之火。5年後的今天,當這樁轟動一時的毀容案漸漸被人淡忘,新的談資占滿各個媒體和社交網路,受害的少女周岩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組個人寫真,照片中的她遍體鱗傷,卻長發披肩、臉含微笑。這鮮明赤裸的反差讓人內心發緊生疼。這疼痛是一種警戒,向我們昭示生命的意義正在於它的不可摧毀性,也告訴每個人我們得為減輕和避免這種不可預知的傷害再做點什麼,不要讓關於生命的希望繼續埋葬在傷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