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四時田園雜興作文開頭

四時田園雜興作文開頭

發布時間:2020-12-26 11:38:31

A. 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的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范成大早年遊宦四方,57歲以後,退職閑居蘇州石湖,在江南鄉村之中渡過了相當長的一段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在這段時間,他寫下《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

由於范成大能夠系統深入的觀察老百姓的生活,並且欣賞鄉村的美景,所以他將整個詩歌創作分成了五組,分別是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每組都包含了十二首絕句,根據時間順序全面的展現了江南農村的田園景緻,同時也反映了當時農民的生活狀況。

這些詩歌都是范成大自己根據自己生活中所見所聞而創作的,所以非常的真實,其中流露出來的那種樸素自然的風情打動了無數的讀者,讀罷這詩集就彷彿自己在江南的鄉村生活了很久一樣。

同時這些詩歌也反映了當時南宋昏暗的朝政,這樣的思想深度也讓范成大的田園詩充斥著別樣的生機,千百年來流傳不休。

(1)四時田園雜興作文開頭擴展閱讀

其中《四時田園雜興·夏日》第七首,已收錄北師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三課。

南宋詩人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夏日·其七》原文: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譯文:

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農活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詩詞賞析:

這首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作者以朴實的語言、細致的描繪,熱情地贊頌了農民緊張繁忙的勞動生活。

首句用晝和夜對比,向我們展開一幅鄉村男女耕田、績麻,日夜忙碌的圖景。後兩句生動描寫了農村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的情形,流露出詩人對兒童的喜愛。詩中描寫的兒童形象,天真純朴,令人喜愛。

全詩語言通俗淺顯,沒有刻意追求的痕跡,文筆清新輕巧,流暢自然,猶如一幅生動的農村風俗長卷,充溢著江南農村濃郁的鄉土氣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幹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

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B. 四時田園雜興寫作背景

《四時田園雜來興》是南宋詩人范成源大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詩歌描寫了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四時田園雜興》(題意:四個時節田園的各種興致)共60首,宛如農村生活的長幅畫卷。分為春夏秋冬四個詩卷,其中春日田園雜興12首、晚春田園雜興12首、夏日田園雜興12首、秋日田園雜興12首、冬日田園雜興12首。描寫了4個季節田園中的不同景象,生動繪制了一幅田園農作動態圖。

C. 四時田園雜興 的作文

改寫《四時田園雜興》一個風景優美的山腳下,住著一戶勤勞的人家,他們有一個可愛而聰明的女兒,一家人甜甜蜜蜜的過著幸福生活。
早晨,天剛蒙蒙亮,丈夫就悄悄地起床了,為了讓妻子再多睡一會兒,他輕手輕腳的穿上衣服,去草房裡拿出犁耙,趕上自己家的老黃牛,往田裡走去.妻子也醒了,她起床伸了個懶腰,看著床上睡的正香的女兒,疼愛的用手摸了摸她那可愛的小臉蛋,轉身去廚房准備早餐,房頂的煙囪上冒出了一道裊裊的炊煙。不一會兒,一陣香噴噴的飯香飄在空中。妻子又拿起掃帚,仔仔細細地把房前屋後都打掃得乾乾凈凈,然後去廚房裝好可口的飯菜,提上一壺開水,給正在鋤地的丈夫送去。
田裡,丈夫正滿頭大汗的吆喝著老黃牛犁田,一塊塊、一排排泥土被翻過來,在他的腳下整齊的排列著。看見妻子送飯過來,他連忙放下手中的犁耙,走上田邊。妻子拿毛巾擦擦丈夫的汗水,讓他趕緊吃飯。看著丈夫大口大口吃飯的樣子,妻子開心地笑了。
回到家裡,聰明的女兒早就起床了,她正在蔭涼的桑樹底下,認真地學著大人的樣子,把一棵碧綠的瓜苗種在已經挖好的坑裡,臉上和衣服上到處都是泥巴,真像個頑皮可愛的小猴子。
晚上,房間里傳出一陣搓麻繩的聲音,燈下,紡織機均勻的轉著,麻繩在機上越卷越大。旁邊,玩累了的女兒已經熟睡了。
這真是一幅和諧的田園雜興圖啊!
改寫《四時田園雜興》 童年 500字-600字

D. 四時田園雜興怎樣可以寫成作文呢

古詩改寫成作文,應該合理發揮想像,同時尊重古詩的原意。
比如可以寫一寫農忙時節版田野的一派豐收景象,結權合課文插圖和「村莊兒女各當家」,融入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外貌等。後兩句可以寫一寫兒童學種瓜的天真可愛,注意細節描寫。

E. 四時田園雜興的寫作背景

網路知道
四時田園雜興的,寫作時間及地點
四時田園雜興的寫作背景
查看全部2個回答寫回答有獎勵
四時田園雜興的寫作背景
我來答有獎勵
占雅霜篤意
聊聊關注成為第6位粉絲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內容】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注釋]
1.
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2.
耘田:除草。
3.
績麻:把麻搓成線。
4.
各當家: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從事,參加。
[簡析]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幹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內容】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注釋]
①梅子: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麥花:蕎麥花。蕎麥是一種糧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種,生長期很短。花為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磨成粉供食用。
③籬落:籬笆。用竹子或樹枝編成的遮攔的東西。
④蛺(jiá)蝶:蝴蝶。
[簡析]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天長了,農民忙著在地里幹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後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雜興:有感而發、隨事吟詠的詩。
耘田:鋤草。
績麻:即緝麻,把麻搓成線。
童孫:幼小的孫子。
未解:不能,不會。
供:擔任,擔負。
傍:靠近。
其中一首:白天出去鋤草夜裡緝麻,農家兒女都能各自持家。小孫子還不會耕田紡織,也靠近桑樹陰學習種瓜。
《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宛如農村生活的長幅畫卷。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寫的是夏日村莊的生活場景:男耕女織,日夜操勞,雖然辛苦,卻也其樂陶陶。最精彩的是後兩句。模仿是兒童的天性,農村孩子的游戲,也多是模仿大人的勞動。一個「學」字,透出兒童的天真活潑,極富生活情趣。詩中沒有出現老人的形象,但稱農夫農婦為「兒女」,稱小孩為「童孫」,分明是老農的口吻,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農家樂事圖。這里有寫實的成分,更蘊含著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理想。語言通俗淺顯,文筆清新輕巧,使人由景見情,給人以極美的藝術享受。

F. 范成大寫作四時田園雜興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四時田園雜興來六十首》是南宋自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詩歌描寫了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其中春日田園雜興12首、晚春田園雜興12首、夏日田園雜興12首、秋日田園雜興12首、冬日田園雜興12首,共60首。描寫了4個季節田園中的不同景象,生動繪制了一幅幅田園農作動態圖。

G. 四時田園雜興其31寫記敘文四百字怎麼寫,400字

梅子金來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源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公雞「喔喔」的叫鳴,小鳥「唧唧喳喳」興奮地在樹上亂蹦,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一大早,張大爺一家就開始工作了。張大爺雖然已年過花甲,但身體非常健康,一家九口過得非常美滿充實。
全家人吃完早飯就開始工作了,張大爺和他的三個兒子下地工作;
勤勞能乾的大兒媳婦在原子里澆花,喂養家畜;
心靈手巧的二兒媳婦在家裡織布防線;張大娘則在燒火作飯,
等到中午給張大爺他們送去;而兩個小孫子不會紡織也不會耕田,只好在桑樹陰下學著大人的模樣鋤草種瓜。

張大爺家種了許許多多的莊稼,麥田裡開出了雪白的麥花,各種菜花稀稀拉拉的開了一地;落葉喬木(初春開花,有白,紅等顏色,香味很濃,果實味酸,俗稱梅子),杏樹上掛滿了一個個搖搖欲墜的「小鈴鐺」。

太陽升得高高的,籬笆的影子越來越短了,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飛舞……

H. 四年級的作文:將《四時田園雜興》展開寫成一篇描寫鄉村生活的習作

鄉下人家的生活十分有趣。陽光通過門窗鑽進破舊的茅草屋,家裡的男人們剛吃過回早飯,就急急忙忙地頭戴答著草帽,扛著鋤頭去田地里幹活去,他們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哼唱著田間的小曲。在田間干累了,就坐在地上休息一下,渴了,就喝幾口涼水。烈日當空,火紅的太陽把他們的皮膚曬的黝黑,辛勤的汗水順著臉頰流到了田地上,但他們從不叫苦,也不叫累。太陽很快便落山了。他們扛著工具走回家。女人們在家裡非常的忙碌,除了做飯,還要縫補衣服、綉幾朵牡丹花、織布。傍晚的時候,幹完農活的男人們回到家中,吃過晚飯,又和家人一起搓麻繩,一直忙碌到深夜。

農家兒女個個都是勤勞的,能乾的。織布,綉花,種瓜,樣樣拿手,鄉村每天都是一片繁忙、熱鬧的景象。他們的生活充實而忙碌,因為他們在編織幸福的生活。

大人在田間忙碌的時候,小孩子也不閑著,盡管他們還不會耕田織布之事,但他們總會約上自己的好夥伴,三三兩兩來到高大粗壯、茂盛成蔭的桑樹底下,拿起鏟子,模仿著大人的樣子學起種瓜……

美麗的鄉村,勤勞的人們,懂事的小孩,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鄉村風景圖

I. 四時田園雜興的寫作背景

四時田園雜興的寫作背景是:

《四時田園雜興》是南宋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詩歌描寫了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9)四時田園雜興作文開頭擴展閱讀:

范成大退隱石湖的十年中,寫了許多田園詩,其中以《四時田園雜興》最為著名。這組詩共60首七言絕句,每12首為一組,分詠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園生活。

在古代詩歌史上,田園詩事實上大多是士大夫自抒隱逸情抒情詩,如王維、孟浩然詩中的田園風光都是作為詩人靜謐心境的外化而出現的。

除了少數陶詩以外,古代田園詩中對田園生活最重要的內容--農事反而是忽略不顧的,偶爾出現的樵夫、農人也往往被賦予隱士的性格。

閱讀全文

與四時田園雜興作文開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