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考作文議論文如何開頭結尾
參考一下
議論文的開頭和結尾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雲:「作今樂府法喬孟符(吉),博學多能,以樂府稱。嘗雲『作樂府亦有法,曰鳳頭豬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麗,中要浩盪,結要響亮。尤貴在首尾貫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樂府矣。」
元代文學家喬吉、陶宗儀討論的雖是戲曲理論,但「鳳頭豹尾」之說在後人的創作中被奉為金科玉律,說明了開頭和結尾在文章中的重要。同樣,好的開頭和結尾,對於考試作文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考試作文,有特定的要求和評判標准,考生要在特定情境中完成,教師要在特定情境中評判。考試作文在內容、表達及發展等級等方面有細致的量化標准作為劃等賦分的依據。好的開頭和結尾可以彰顯主旨,材料扣題,杜絕文不對題;可以嚴謹結構,層次清晰,防止思路混亂;可以吸引眼球,獲得好感,避免審美疲勞,流於大眾。
平時作文,尤其是作文備考,筆者在議論文(包括哲理散文)的開頭和結尾訓練方面,遵循「開門見山」、「卒章顯志」的創作規律,作了一些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所舉例文為「完美和殘缺」話題的學生習作)。
開頭的方式
一故事引題
引用生動或有哲理意蘊的小故事,吸引讀者的同時,或引出話題,或提煉觀點。
例文1:漁夫得大珠於海,喜不自堪。審諦之,有墨疵於大珠之上。思之:去瑕留珠,豈非得天價之寶邪?遂除之。累去累存,累存累去。卒瑕去,珠亦盡矣。
故事中的漁夫想去除瑕疵,獲得一顆完美無缺的珍珠。可是,美卻消失在追求過於完美之中。(開頭)
……苛求完美只能造成殘破,寬容殘缺才會鑄就美麗。(結尾)
二名句導入
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可以達到吸引讀者,幫助突出中心的作用。還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感到突兀、高遠。
例文2:魯迅先生說過:「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悲劇藝術的魅力就在於振人心魄的壯美,在於殘缺喚起的對完美的渴望。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也是這樣。(開頭)
三問題啟思
用設問或反問句開頭,其目的是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關注和思考,使文章曲徑通幽,顯現文章的布局之美。
例文3:你不希望像大鵬一樣志存高遠、翱翔天際嗎?你不想有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浪漫,回味「執子之手,以子偕老」的醇香嗎?可是,朋友!人在旅途,怎能盡是坦途平川,我們將怎樣走過荊棘溝坎?(開頭)
……有了殘缺,生活才豐富無比,殘缺,是人生的真諦。殘缺,將使完美和對完美的追求永駐心間。(結尾)
四美文養眼
錘煉語言,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嵌加古典詩詞、名言哲句,或增加理趣美,或營造古韻美。
例文4:寂寞梧桐殘月一鉤,落霞秋水孤鶩一瞥;夕陽殘照下衰草離披,寒蟬凄切里瘦馬躑躅。是的,殘缺是一種美,甚至是一種完美。(開頭)
……我喜歡項羽「時不利兮騅不逝」的絕唱,因為它是末路英雄的憤懣;我喜歡王嬙「獨留青冢向黃昏」的哀怨,因為它是遲暮美人的無奈。這些殘缺,吟唱著無限的感傷和永恆的蒼涼。在黯然銷魂時,在完美與殘缺的抉擇中,我依然選擇殘缺。(結尾)
結尾可以採用的形式
首尾呼應:結尾可以照應開頭,產生首尾圓合,渾然一體的效果。如例文3。
升華立意:可以深化主題,提升立意,如例文1,開頭擺出了事實現象,結尾解決了怎麼樣的問題,避免了主題的平庸。
情理雙趣:採用抒情性議論,表達情愫,激起波瀾,引起共鳴,使議論文既有理趣,又有情趣,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如例文4。
開頭和結尾在文章的思想內容上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在思路結構上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在語言表達上有突出風格的妙處。其形式上靈活自由,形式多樣。如果稍作變化,開頭和結尾就可以相互轉換。有嫻熟創作技巧的作者更能把幾種形式融會貫通。筆者只就幾種常見和有特色的開頭和結尾的形式和訓練加以說明,難免掛一漏萬。
作文訓練,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特質、情感經驗、語言功底、個性喜好,掌握並能熟練運用幾種開頭和結尾的形式,在時間短暫而氣氛緊張的考場上,定能游刃有餘入文,水到渠成卒章。獲得評卷教師的青睞,收獲滿意的分數。
面介紹幾種議論文結尾的方法:
一、點明論題,暗示主旨。
有些議論文,是用歸納推理的方法來論證問題的。這類議論文的結尾部分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所在。
如秦牧《青年人應該怎樣選擇生活道路》一文,就是在結尾時點明中心論題的:青年人應樹立共產主義理想,選擇正確生活道路。又如《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一文,結論和論點也是統一的,故在結尾時這樣寫道: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
二、呼應開頭,總結全文。
《理想的階梯》一文,用兩個比喻歸結上文,深化「奮斗」是《理想的階梯》的中心論點,激勵青年為實現光輝燦爛的理想而奮斗。再如魯迅的《拿來主義》一文,在結束時,既概括全文內容,又同開頭部分提出的論點相照應,從而突出了文章的論述中心:總之,我們要拿來。……,沒有拿來的,人不能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成為新文藝。
這樣的結尾,不僅突出了中心,還增強了議論的說服力。
三、引用名言,深化中心。
即引用警句、名言、詩句、經典著作、俗語、諺語等作文章的結尾,達到「立語言而居要」。結構上照應題目,內容上深化主題。《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一文』結尾「畏懼錯誤就是毀滅改革」一句,是仿照懷特黑德的名言自擬而成的,語言精闢,深化了中心思想。運用該法應注意,所引用的材料須與主題相關,為主題服務。
四、鼓舞號召,提出希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很多好的文章,都是以情取勝的。此法都在前文感情的基礎上,發出號召或呼喚,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索。但使用此法,應忌空喊口號、空洞無物,要做到情有所根。如《從三到萬》結尾提出誠懇的希望,引導讀者聯系自身作深遠的思考。
也有些文章常在結尾時提出希望,預示未來。如陶鑄的《崇高的理想》就是如此:同學們!從開始有人類社會以來,沒有哪一個社會能與共產主義社會相比。什麼理想也不能同共產主義這一更崇高更偉大的理想相比。我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要有這個崇高的理想,把自己最好的年華貢獻給這個崇高的共產主義事業。
五、畫龍點睛,篇末完題。
有人認為只有狹義的散文常用「畫龍點睛」之筆,其實議論文也有在篇末「點睛」,藉以完題的(完題,即指完成論述過程,完整而有相當的深度而言)。如魯迅《「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結尾:從「文藝批評」方面看,梁實秋這條文化走狗畢竟是精疲力竭,毫不中用了。因此,還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個形容字:「乏」。
這個結尾,最終畫成了一幅完全切合梁實秋身份的狗像:「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並完了題。
六、抒情描摹,遠矚前景。
如毛澤東同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結尾,就是對革命高潮到來的熱情的展示:它(指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顛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這個結尾情理相宜,強烈地感染著讀者,使讀者受到莫大鼓舞,因而決心用自覺行動去迎接革命高潮的到來。
七、文意已盡,自然收尾。
大多數的議論文,都是「問題解決」了,文章也就結束、收尾。如《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在分析、闡明了為什麼要「改造」和怎樣「改造」我們的學習之後,用三句話自然地結束了全文:我們走過了許多彎路。但是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在如此生動豐富的中國革命環境和世界革命環境中,我們在學習問題上的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三句話,水到渠成,進一步肯定了「改造」,很自然地收束起來。
八、指出教訓,強調深意。
如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結尾時說:就這樣,個人(指李自成)的悲劇擴大而成為民族的悲劇,這意義不能說是不深刻的。
這個結尾,即在正告人們在革命勝利時,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忘乎所以,意義極為深刻。
總之,「文無定法」,寫文章如行雲流水,行所當行,止所當止,是不拘法的。但對作為整個構思中有機組成部分的結尾來說,切忌臨時拼湊,重復累贅,裝腔作勢,首尾脫節等毛病。這里所談及的,不過是議論文寫作常用的結尾方法。而且應該注意,不論何種結尾方法都應該服從論述問題的需要,決不能使之成為外加的游離的部分。
❷ 作文結尾怎樣寫才能「畫龍點睛」
所謂畫龍點睛指的就是突出主題,
作文有很重要的的要求,
一般做到龍頭 豹尾 豬肚
這樣的文章就寫好了。
❸ 寫活動的作文的好開頭和好結尾
好開頭:
1、今天,是我最難忘的一天,因為我們學校舉行了首次升國旗儀式。
2、上午,我們小隊帶著鍋碗瓢盆,懷著喜悅的心情踏上了去郊區的路。
3、這是來到洋口實踐基地的第二天,我們迎著陣陣春風,在老師的帶領下來海灘野炊--烤紅薯。
4、選舉結果出來了,我的得票數是全班第一,我當上了體育委員。啊,我成功了!朋友,要想成功,就請相信自己,勇敢地嘗試吧!
5、哪個孩子不喜歡過暑假呀?用不著天天上學,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真是太美妙啦!我呢,報名參加了一個全封閉夏令營,感受還真不少呢!
好結尾:
1、在嘹亮的歌聲中,升旗儀式結束了。那響徹校園的歌聲久久地縈繞在我的耳邊,那迎風招展的的五星紅旗深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
2、這次活動,不但妙趣橫生,而且真正激發了我們的探索興趣和實踐熱情,使我們切身體會到了動手、動腦的樂趣。我永遠也忘不了這次活動--」空降雞蛋「大賽。
3、不知不覺,黃昏已悄悄到來,大家收拾好東西,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郊區這個美麗的地方。
4、我們沐浴著春風,品嘗著紅薯的甘甜。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我們個個都成了大花臉。歡樂的笑聲回盪在整個海灘!
5、全封閉夏令營在5天之後結束了,這5天顯得那麼短暫而又漫長。它是我暑假生活中泛起的一朵浪花,它讓我覺得累,讓我覺得樂,更讓我覺得充實!
❹ 他作文的結尾真是點睛之筆應老師欣喜若狂這句話成語用的正確嗎
對的,每一次
❺ 寫後悔作文的畫龍點睛結尾
那是幾年前的冬日,我和爸爸媽媽在車站等候晚點的列車。
當暮色降臨時,我早已把mp3里的歌,聽得會唱了。聽說還要再等一個多小
時,我無奈地將頭靠在媽媽肩上,在空空落落的候車室里昏昏欲睡。朦朧中感覺有人碰了碰我的胳膊,睜開眼睛,才發現爸爸媽媽也睡著了,一個陌生人站在我們面
前,我一愣,趕緊拉了拉爸爸的衣角。這時,忽見他「啊啊呀呀」地指著牆上的大鍾,大聲的沖我們比劃起來。就在這時,廣播里想起了列車進站的通知。
哦,我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他是聾啞人,正急著提醒我們,別誤了上車的時間。
於是,我感激地點點頭,還未來得及說聲「謝謝」,他竟象個孩子似的,蹦跳著走開了。
整個旅途,我的眼前總不時地浮現那個聾啞人的面容。我的心被他的善良溫暖著,填充著,一種親切的感覺,始終氤氳在周圍……
是啊,在我們漫長的生命旅途中,總不時涌來四面八方的種種提醒,在這迷茫的明燈中,陶醉的清風里,求索的勉勵中,落寂的問候里,我們得到了多麼溫暖強大
的動力呀!那是一雙雙關切的眼睛,在注視著我們前行;那是一雙雙溫暖的手,在推動著我們前行;那是一塊塊清晰的路標,在指引著我們前行。
提醒,有時是婉轉的和風細雨,有時是激昂的閃電霹靂;有時是寥寥的三言兩語,有時是絮絮的瑣碎嘮叨;有時是直抒胸懷的朋友相告,有時是素不相識的陌路點醒;有時是面對面的激烈爭辯,也可以是悄無生息的一點暗示……
在提醒中,我驀的發覺,有那麼多善良的心在呵護著自己,有那麼多的手在扶持著自己,有那麼多的同路人在向著一樣的高度攀登;在提醒中,我們的心會怦然一
動,眼前會猛地一亮,會讓心頭上的憂郁突然消失;在提醒中,我們會猛然發現:種種彌足珍貴的真情就洋溢在我們每個人的周圍……
提醒,是一種雖特別但卻毋庸質疑的愛!
看完了五年級的比賽,就要到我們班了。雖然我不是運動員,但是我十分緊張回。「砰——」的一答聲槍響我們的六年級的比賽開始了。四個班的第一棒向前面沖了過去。我雙手握拳,心裡緊張的不得了。「604班加油!604班加油!」我大聲的喊著。「yes!」我們的第一棒交接的十分順利。一向謹慎的一班居然在這個節骨眼上掉棒了,讓我們與一班差了一段距離。到了中間的部分,我的心越來越緊張起來,雙腳跺著地,拚命的喊著:「加油!加油!」在這個環節,我們最容易掉棒了。我們的同學聽到了我們的加油聲,開始加速起來。幸好我們班前面沒有掉棒,和其他班差了一個來回的距離,為後面的同學創造了一個好的開頭。到了我們班的鄭穎,我的新
❼ 作文切忌虎頭蛇尾,畫龍點睛式結尾學會了嗎
如果把開頭比作「爆竹」,那麼結尾就有如「撞鍾」。古人說過:「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與開頭一樣,結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題鮮明,角度新穎的文章,讀到最後,卻被一個不妙的結尾掃了興,豈不可惜!結尾除了要服務於文章的內容和中心外,還得受「開頭」的制約,這樣說來,結尾就更難寫了。人們稱好的文章的結尾為「豹尾」,從中考作文來看,雖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結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結尾簡練、生動、恰到好處。一般說來,同學們的作文結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畫蛇添足。即全文已結束,本可耐人尋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幾句,把無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義一語捅破。②空喊口號。在結尾處為表明自己的立場、態度,大喊著與文章內容無關的口喊,這種結尾大煞主題。③拖泥帶水。結尾意思已經明了,卻遲遲不肯收尾,沖突了文章的主題。
由此看來,中考作文的結尾顯得特別重要,如何寫好結尾,提高考場作文的質量呢?下面的結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一、自然收束式。不論哪種文體的文章,在把內容表達完了之後,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設計蘊意深刻的哲理語句,不去雕琢豐富的象徵形體,這樣的結尾謂之「自然結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畫蛇添足、無病呻吟的結尾毛病,顯得單純明快、樸素無華,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廣泛運用。考場作文氣氛緊張,競爭激烈,不可能過多地講究什麼「式」,什麼「法」。只要富於激情,揮灑自如,寫到哪裡就是哪裡,能充分地表情達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講究「自然」並不意味著隨心所欲,馬虎草率,而是順著文思發展的自然趨勢結束全局。在所學的課文中,這樣的例子較多,在此不加贅述。
1、首尾呼應式。結尾與開頭要相呼應,寫出既呼應開頭,又不簡單重復的語句,這種結尾方式是各類文章極常見的收束方法。這種收束方法能喚起讀者心理上的美感,產生一種首尾圓合,渾然一體的感覺。如《一件珍貴的襯衫》,開頭寫了「在我的家裡,珍藏著一種白色的確涼襯衫。」結尾寫道:「四年來,這件珍貴的襯衫,我精心地收藏著,沒有捨得穿它一次。」《白楊禮贊》結尾與開頭呼應道:「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2、卒章顯志式。這種結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結束時,以全文的內容為依託,運用簡潔的語言,把主題思想明確地表達出來,或者在全文即將煞尾時,把寫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這種結尾方法又稱「畫龍點晴式」。如《棗核》結尾寫道:「改了國籍,不等於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么依戀故土的。」《記一輛紡車》結尾寫道:「跟困難作斗爭,其樂無窮。――記一輛紡車。」
3、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詩句收尾,著意於引申文章,揭示某種人生的真諦。它往往出現在散文、記敘文、雜文的結尾,用三言兩語,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尋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內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讀者的心中,起到「言已盡,意無窮」的效果。《驛路梨花》結尾寫道:「驛路梨花處處開。」
4、抒情議論式。用抒情議論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夠表達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讀者情感的波瀾,引起讀者的共鳴,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種結尾方式主要用於寫人記事的記敘文中,也可用於說明文、議論文的寫作。抒情議論式結尾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採取這種方式結尾比較自由,好的「抒情議論」式結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給讀者以真實感、充足感。如《花市》的結尾寫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叢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蘭花吧。」再如《回憶我的母親》結尾的兩個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議論式的結尾。
作文要一氣呵成,結尾與前面正文一線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結尾與開頭一樣,是篇篇各異的,但也有其規律可循。上面的幾種結尾方式僅僅只是一些常用的結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結尾存在於考生的平時扎實的訓練之中,存在於考生的臨場發揮,存在於考生的「詩外之功」。
❽ 畫龍點睛式的結尾
開頭和結尾都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頭開的好,能引人人勝;尾收得好,能使人感到餘音饒梁,不絕於耳。正如明人謝榛所言:「結句如撞鍾,清音有餘。」所以,有個讓人回味無窮的結尾是一篇文章最後的制勝法寶。
例文<<把夢想帶給花季>>
首:都說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都說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遠記住先哲的那句良訓: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的生活.
例文《我心中永遠的「風景」》
首:恍惚中,我似乎又看到了這樣一片風景:寒風中,站著一位孤獨的老人,他依舊穿著那件伴了他不知有多少年的舊棉襖,戴著那頂不知過了幾十個年頭的灰邊帽子,蒼老的臉上皺紋擠成一團,大聲喊著:「快來,爺爺背你去買糖。」枯樹般的手不停地招呼著不遠處那正在瘋玩的扎著羊角小辮的小姑娘……
那個老人就是我的爺爺,那個小女孩就是我。
尾:淚眼朦朧中,我似乎又看到了爺爺的身影,那棵老樹下,那吹著涼颼颼的風的地方,有著爺爺給我的此生永恆不變的「風景」。
例文<<守衛精神的火種>>
首:有一種光華,籠罩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有一種火苗,躍動在民族靈魂的奧林匹克山上;有一種烈焰,溫暖了綿遠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
尾:我們不能因為屢受傷害就失去與丑惡斗爭的信心,因為我們需要守衛我們的精神火種——友善.
首尾呼應是考場作文中最實用的方法之一, 一般情況是作者在開頭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後在結尾時再次強調,照應開頭,從而使文章的結構完整,中心鮮明突出.
技巧二:言為心聲,呼喚號召
例文《當我面對藍天的時候》
藍天,正當我對著它無語時,一個強烈的召喚隨著藍色的亮光注入了我的身心,一個聲音輕輕地說:
「飛翔吧!落後愚昧不該束縛你的翅膀,向著藍天,為了你的理想飛吧!」
技巧三:巧妙發問,引人深思
例文<<品味自然>>
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這一切都源於自然.自然是偉大的神奇的.它與生活是那麼的親近,那麼的緊密.品味自然不就是品味生活嗎?
技巧四: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展望未來是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回顧歷史,是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何必沉醉於未來,幻想明天.
何必無奈於過去,悵恨昨天.
明日歌中說:「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技巧五:抒情議論,氣勢不凡
例如:其實,寧靜就是那樣的簡單,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貼心的話語,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都足以使一張緊綳的臉鬆弛開來,讓笑容在人們臉上綻開,那笑容就如同徜徉在天邊的雲朵,輕輕地點綴著那片蔚藍的天,清新而自然.<<從天空想到的>>
技巧六: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例如:生命的美麗,永遠展現在她的進取之中;就像大樹的美麗,是展現在它負勢向上高聳入雲的蓬勃生機中;像雄鷹的美麗,是展現在它搏風擊雨如蒼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麗,是展現在它波濤洶涌一瀉千里的奔流中
祝你成功!
❾ 各位語文老師 我是一名初三學生 老師說我作文敘事可以,但是每次敘事之後的點睛不好,請各位老師指導
敘事之後點睛:
【要領】敘述完一件事,然後在文章結尾處,畫龍點睛的議論幾句,來揭示所敘事件的意義,揭示題旨。這樣,生動的記敘可以感染閱卷老師,而精彩的點睛式的議論會給老師留下美好的印象。
青春從40歲開始
媽是個普通的工人,年過四十,已經有些發胖了,在我看來,她是賢妻良母型的女人。早上為我和爸爸准備早飯,中午洗衣服曬衣服,晚上吃完飯看完肥皂劇就上床睡覺。典型的除了工作、幹家務、照顧我和爸,就是吃飯睡覺的家庭婦女形象。只是,一次假日呆在家裡,才突然發現媽媽變了。
原以為花壇里只供雜草享受,卻不料有了幾株像模像樣的花。「那是你媽種的。」爸爸的話又讓我愣了愣。我隨手丟下書包便去扒飯吃。「你手洗了沒?多大了還忘這件事!」「啊?」我放下筷子,眨著眼不知所措,要知道「洗手」的事只有我小學老師教過,我媽從沒開口過。當然,我很順從地洗了手。飯桌上的菜,有我喜歡的蒸魚,而且在家裡自然不用客氣,所以我的筷子壓根沒離過它。「你只吃魚,營養能均衡嗎?蔬菜中維生素多,你得多吃!」我在心裡拍案叫絕,兩個專業術語被我媽用得恰到好處,為此我雖不樂意卻也吃了不少蔬菜。
一頓飯圓滿收場,我打開電視機,正是黃金劇場,剛想開口喊我媽,卻聽到她的聲音傳來,「我和你爸去散步,你自己拿些水果吃吧。」天吶,散步,這不是年輕夫婦才會乾的事嗎?媽媽可是年過四十了。我狠捏自己一把,「哇」的一聲證明我沒聽錯。電視劇收場後,媽媽和爸爸空手回來,「散步為什麼不買些東西?」我很好奇。按常理而言,他們出去總該會給我買些東西的,可這又是怎麼了?「要買什麼?吃的用的都還有,出去走走有助於消化。」媽媽的話說得我一句都答不上來,我只能看看老爸,現在也只能從他嘴上套出些什麼了。於是,咬耳朵的話開始了。「你媽最近常和我出去,散完步回來就在公園前的場地上看他們跳舞,偶爾也學學。現在,她肥皂劇也戒掉了,老命令我看新聞,看到有用的東西就記下,說是學習……」我大聲笑了出來,卻被老媽聽到,於是笑著問我:「父女倆的悄悄話結束了沒?結束了就上樓,你得洗完澡再喝杯熱牛奶,聽見了沒?」我笑著一一履行。
上樓的時候,我聽見老媽在唱歌,而且是一首我會唱的歌,我跟著唱了起來,媽媽很驚訝,問我怎麼也會唱,我笑道,「這不是應該我問你的話嗎?」
枕著媽媽買的書睡覺時,我突然覺得,媽媽不再只圍著我和爸爸轉,而是開始在為自己打算,讓自己充實。看來,本該是快到更年期的媽媽,又悄悄回到了青年時代,能和我一起感受青春,再度花樣年華了……
點評:家事瑣事,同樣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它影印出平實人生的萬種風情,本文作者把家庭瑣事寫得如此情趣盎然,實為不易。我們常常說,不是我們身邊沒有美,而是我們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所以我們應當留意身邊的人和事,關注日常生活中迸發出來的微妙的人情火花。自己親自感受過的,寫起來最真切;自己動過情感的,寫起來最美好。這位老媽的音容笑貌,所思所想,被女兒用傳神的細節描寫,濃淡相宜地點染出來,煞是好看!有關誰該唱「新」歌的描寫,相當機智,真「虧她想得出來」。一個好的細節,頂得上千言萬話,結尾的議論,十分精巧,使文章增添了亮色。這篇考場記敘文,給我們以深深的啟示。
❿ 畫龍點睛式的結尾(至少3段 分別150字左右,要自己寫的,不要寫作方法)
<<把夢想帶給花季>>
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遠記住先哲的那句良訓: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版,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權理的生活.
《我心中永遠的「風景」》
淚眼朦朧中,我似乎又看到了爺爺的身影,那棵老樹下,那吹著涼颼颼的風的地方,有著爺爺給我的此生永恆不變的「風景」。
<<守衛精神的火種>>
我們不能因為屢受傷害就失去與丑惡斗爭的信心,因為我們需要守衛我們的精神火種——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