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有關於揚州美景的作文
西湖是杭州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瘦西湖就是揚州最著名的景點。
星期二,我們全家一起乘車來到揚州游覽瘦西湖。
瘦西湖位於揚州西北郊,原名炮山河,又稱保障湖,即護城河,因為湖面瘦長而得名瘦西湖。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聽導游姐姐說:「這里原來是一段自然河道,經過歷代的疏浚治理,建造園林,逐漸發展而成,現在成為游覽揚州必不可少的。瘦西湖裡主要有長堤春柳、徐園、梅嶺春深、月觀、吹台、水雲勝概、白塔晴雲及五亭橋等景觀。
走進瘦西湖,就會覺得瘦西湖是蜿蜒曲折,古樸多姿,湖面是彎曲的形狀,時寬時窄,兩岸是樹木織成的綠色鑲邊。航船其間,景色不斷變換,亭台樓閣的建築,花木山石的組合,引人入勝。
我查資料知道:瘦西湖全長4.3公里,游覽面積30多公頃。雖說不大,但是景色是美不勝收。
我站在船頭放眼遠眺,整個湖面象一條波光粼粼的綢帶伸向天邊。一陣微風吹來,湖面盪漾起波濤,一會兒又平靜下來,水很清澈,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倒影。湖面在陽光的映照下一閃一閃,好看極了。在這如畫的瘦西湖裡,五亭橋和二十四橋顯得格外秀美典雅。
五亭橋建造在瘦西湖之上,好象湖的一根腰帶。橋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橋;因為形狀象一朵盛開的蓮花,又稱蓮花橋。這座很具特色的橋,已經成為揚州風景線的一個標志性建築。橋的造型典雅秀麗,黃色的磚瓦,紅色的柱子,配著白顏色的欄桿,顯得美麗、和諧。五亭橋一共有15個橋洞,十五月圓的那天晚上,每個橋洞各銜一月,15個月圓倒著懸掛在水中,爭相輝映,泛舟穿插洞間,別具情趣。
五亭橋的西面,是二十四橋之所在。橋為玉帶狀拱橋,長二十四米,寬2.4米,圍著二十四根玉石欄桿,共有二十四級台階。橋中有那麼多二十四,便得名二十四橋。
瘦西湖的景色秀麗宜人,真是讓人流連往返。
例二:
3月28日早晨,我們京九晚報的40名小記者坐上了開往揚州的大巴車,不知你是否看到了車前面橫幅上的字「京九晚報小記者,煙花三月下揚州」,我們將和其他地區的一千多名小記者相約揚州園林,共同感受那江南美景。
在揚州,我們參觀了國家旅遊景區鳳凰島、農藝坊、瘦西湖、晚清第一園何園和中國四大名園個園。農藝坊里邊的古式紡線機、磨盤和駕車,讓我們領略到了揚州的古老文化。在游覽的這些景點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瘦西湖公園。
瘦西湖公園位於揚州的西北郊,我們一走進公園,就被它的美景陶醉了,瘦西湖的美主要在於蜿蜒曲折,古樸多姿。你看,整個湖面時寬時窄,旁邊的建築有一種古典美。門內是一池清水,遍植荷花, 池周點綴各種形態的山石,幾株翠柳迎風飄舞,景色宜人。湖兩岸的柳樹拂著春風,輕輕舞動著,最逗的是對面的五亭橋,它建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帶,遠遠的望去,它像個歪斜的「工」字,每座亭子都那麼古老、典雅、蒼勁。聽導游介紹說,因為這座橋上建有五座亭子,所以名為五亭橋,這座橋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我們不僅為之贊嘆著,從五亭橋上往下看,只見微風吹來,湖面上盪漾起魚鱗般的波紋,湖水清澈見底。從五亭橋上下來,我們登上了潔白如玉的二十四橋,聽老師說,古代就有關於二十四橋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雖然二十四橋不如五亭橋那樣蒼勁,但比五亭橋多了一份淡雅。日落了,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個既有自然風光,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的瘦西湖。
第二天,我們還和各個城市的小記者歡聚一堂,舉行了聯歡活動,活動結束後,我們互換了愛心卡,還互贈了紀念品,彼此留下了地址,以加深我們的友誼。這次揚州之行雖然時間短,但是揚州的美景卻留在了我的心裡。
『貳』 關於揚州民風民俗的作文 600字左右哦~
古城揚州的民俗風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古樸純雅,令人陶醉。遊人至揚州,如 果適逢其時,不妨入鄉隨俗。體察民風民情,定然別有一番情趣。 維揚燈會 一年一度的燈節,農歷正月十三上燈,十八落燈,十五是高潮,稱元宵佳節。傳統的 維揚燈會就在這時舉行。《望江南百詞》中說:「揚州好,燈節慶元宵。絳蠟滿堂家 宴集,金龍逐隊市聲囂,花鼓又高蹺。」揚州扎彩燈,集彩扎、裱糊、書畫、詩文、 剪紙、刺綉、編結等技藝於一體。燈的式樣很多,有簡單普及的兔子燈、西瓜燈、元 寶燈、荷花燈、蛤蟆燈……有工藝復雜的龍燈、船燈、麒麟燈、壽星燈……還有揚州 特產琉璃燈。維揚燈會還和猜謎結合起來,稱為燈謎。揚州時俗,十三日、十五日晚 上吃圓子,十八日晚上吃面,俗稱「上燈圓子落燈面,正月十五過小年。」 二月二,龍抬頭 到了二月,春意萌動,天氣漸暖,春耕大忙即將開始。揚州民俗,出嫁女兒於二月初 二帶子女回娘家小憩。故揚州有「二月二,龍抬頭,家家帶活猴(外孫)」之說。 百花生日 農歷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也稱花朝。揚州時俗,花朝日用紅布條系在花枝上,謂 之掛紅,用祈良辰美景,百花繁盛。 清明節 清明時節,春光爛漫,風和日麗,桃紅柳綠。揚州人多喜在這時出城踏青放風箏。《 望江南百調》中說:「揚州好,勝日愛清明。白袷少年攀柳憩,綉鞋游女踏莎行,處 處放風箏。」揚州風箏也享有盛譽,可以紮成八角、金魚、蝴蝶、蜈蚣、壽星和孫悟 空等形象。有的還配以藤弓,風吹發出嗡嗡之響。夜間還有裝上小燈的。放風箏時, 有人故意將線弄斷,讓風箏隨風飄走,稱作「放晦氣」。舊時清明,婦女還喜在頭上 戴花插柳,諺雲:「清明不戴花,死了變老鴉;清明不戴柳,死了變黃狗。」 清明也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上墳掃墓,點燭敬香,燒紙叩頭。叩頭有「神三鬼四」的 說法,即敬神叩三個頭,敬鬼叩四個頭。 三月三 三月初三,也是傳統的踏青挑薺之日。民諺有「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之說。踏青 挑薺,採回薺菜,或包餃子,或做圓子,滋味特別鮮美。此外,三月三還是江都仙女 廟逢集的日子。 立夏嘗新 立夏之時,早種的果蔬菜已成熟登盤。揚州人立夏所嘗之「新」,有櫻桃、新筍、青 蠶豆、揚花蘿卜,鰣魚或咸鴨蛋。此外,揚州人還有立夏稱體重,吃綠豆糕、茶葉蛋 的習慣,說是這天吃了茶葉蛋,夏天可以不中暑。 端午節 端午節在五月初五,揚州人口語稱「五月節」。五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忙著包粽 子。粽子是用新鮮蘆葉(俗稱粽絡)包裹糯米製成,有的還摻紅豆、蠶豆瓣、紅棗、咸 肉、鮮肉、火腿、香腸等,味更鮮美。這天,揚州人有用百草水洗澡,午飯喝雄黃酒 和吃「十二紅」的習俗,還有插蒲艾以驅邪和用艾草煙熏室內的習俗,也有劃龍船的 習俗。 六月六曬伏 揚州有「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說法。「紅綠」是指五顏六色的衣物。此俗現在已 不限於六月初六,只要進入伏天都可以曬衣物,故又稱「曬伏」。六月六,揚州還有 吃餃子的習慣,說是這天吃了餃子不會疰夏。 六月十九觀音會 相傳陰歷六月十九為觀音菩薩生日,揚州信佛的男女都要到觀音山燒香,人如潮湧, 熱鬧非常。四鄉八鎮的人,也都紛紛趕來。上山的路上,有些特別虔誠的信徒,在膝 蓋上綁了紙,走三步就叩一個頭。六月十九算是正日,但六月初一就開始有人燒香, 直到六月二十以後,才算完了香事。 乞巧節 七月初七,相傳為牛郎織女相會之日,揚州人有七月初七看巧雲和月下穿針應「巧」 的習俗。舊時七月初七出生的孩子,多取名「巧」字。 中秋節 到了中秋節,除了應市的各式月餅,揚州人還要家家包燒餅。舊時,還有用月餅、菱 、藕等敬月亮的習俗。 煮臘八粥 相傳陰歷臘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之日。這天,佛教徒用米糧和果菜煮粥供佛, 稱「臘八粥」。後來吃粥之風傳及民間,這天,揚州家家都吃臘八粥。舊時揚州各大 寺院除向佛祖供粥外,還向群眾施粥,謂吃了此粥可以得佛祖保祜。民間煮臘八粥, 講究的要用桂元肉、蜜棗、花生米、蓮子、銀耳、白果、栗子等摻合在糯米中煮成。 送灶老爺升天 揚州人稱管灶的神為「灶老爺」。傳說,灶老爺在農歷臘月二十四晚,要到天宮去稟 報人間之事。所以,這天晚上,家家在灶龕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 聯,在灶前供上灶糖(寶塔形的飴糖)和灶飯(糖米飯),說些恭維話,讓灶老爺吃甜了 嘴,粘住了牙,在天帝面前多說好話,賜福全家。送過灶,全家坐下來吃糯米飯,喜 吃的不喜吃的,都要吃一點。家裡有人在外未歸,也要替他放一雙筷子,盛一碗飯, 表示全家大團圓。有的新婚夫婦想生兒子,也多放一雙筷子,多盛一碗飯,討個吉兆 。揚州送灶的日期,還有「官三民四」的說法,即官家在臘月二十三日送灶,民間在 臘月二十四送灶。送灶這天,還是傳統的大掃除日期,俗稱「撣塵」,所謂「有錢沒 錢,干凈過年」。 過年 揚州人稱過春節為「過年」。 除夕晚上家家吃團圓飯,喝守歲酒。桌上魚肉珍饈之外,少不了還要擺幾樣象徵吉祥 如意的菜。如豌豆苗(揚州稱安豆頭)象徵平平安安,水芹菜象徵勤勤快快和路路通, 煮鰱魚象徵年年有餘,當天不動筷,留到正月十五才吃。 初一早晨,先放鞭炮,表示開門大吉。早餐先吃糖茶或蓮子紅棗湯,表示家庭和睦, 生活甜蜜,然後吃糯米粉包的圓子(亦稱大元寶),象徵一年圓圓滿滿。此後,穿戴一 新,到各家拜年。一般先拜至親,舅舅,姑父等要在初二拜年。出嫁婦女要在初二回 娘家拜年,初二不去,丈人丈母就不高興了。對長輩拜年要上午去,下午去就算不敬 。對好友拜年,則「寒夏不遲」。招待拜年的客人,用花生、瓜子、糖果、柿餅、雲 片糕、棗子、橘子。長輩還要給小輩「壓歲錢」。 不知道有沒有具體的風俗限制,反正都給你了。如果覺得范圍大,可以給你縮小。
『叄』 關於揚州變化的作文
揚州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文化名城。近年來,揚州城更是有了翻天覆地新變化,街道寬闊,廣場優美,繞城高速四通八達,一幢幢豪華、漂亮的住宅樓拔地而起……潤揚大橋、火車站的建成,更是錦上添花。以前到鎮江還需排隊等汽渡,每逢大霧、暴雨的天氣,還要停航。現在,坐上汽車,欣賞著街道旁猶如公園一般的花草樹木,通過巨龍一般的潤揚大橋,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鎮江。如果去北京等一些較遠的地方的話,坐上火車,一覺睡到天亮就到了,真的是夕發朝至,而且又省時又省錢!我在北京的阿姨現在每次過節都能回揚州啦!不說這些大環境的變化,單就我家門前那條寬敞的興城東路——過去的潘橋路的變化,就讓我非常難忘了。記得我上一年級的時候,這條路就像一條鄉村小路,又窄又破。每天早上、傍晚還有很多賣菜的占據了路的兩旁,本就不寬的小路就更擁擠了,只要有一輛汽車經過,就會堵得水泄不通。那時候是我的爸爸媽媽接送我,每次走到這兒,都要等上半個多小時,滿地的爛菜垃圾簡直讓人沒處站腳;空氣中滿是污水臭味、殺雞的血腥味和被堵得不能動彈的摩托車排出的汽油味,熏得我惡心、透不過氣來;小商販們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摩托車轟鳴聲更讓人等得不耐煩,人人臉上都焦急不安。每逢堵車時,我都要吃小燒餅,用這微弱的香味擋一擋各種臭味,吃了一塊又一塊,等到路通了,我的肚子也飽透了,所以,我每次回到家都要洗臉、喝水、然後去聞一聞媽媽的香水。而現在呢? 這條令我討厭的「鄉村小路」已經變成一條筆直寬廣的四車道通向遠方,路的兩側還種植了很多漂亮的花草樹木,路旁的各個商店秩序井然,每天車輛川流不息,再也沒有堵過車,我上學、放學時走在路上,心曠神怡,時間也節省了很多……啊!家鄉!我們的交通真發達!啊!家鄉!我們的環境真優美!啊!家鄉!我們的生活真精彩!啊!家鄉!我為你自豪!為你驕傲!行動起來吧,從愛惜一草一木做起,珍惜她、保護她,讓我們把可愛的家鄉打扮得更加美麗!
『肆』 關於寒假去揚州旅遊的小學四年級作文
今天,我們全家來到了揚州的瘦西湖,走進瘦西湖風景區,一條筆直直的馬路,內右邊是一條容湖,湖邊都是柳樹,整個景區被湖圍繞著,我們又去開開坐電動船,我當駕駛員,媽媽是副駕駛員,爸爸坐在後面給我指點方向,我們我們邊開船開船邊欣賞著兩岸的風景,坐在船里看兩岸的風景有著不一樣感受感受,我也好像好像置身於這風景中,媽媽不停地拿著相機拍照,「好美啊啊啊,真是風景如畫啊!」媽媽感嘆道。
短短的半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們要回家了,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我想我還會來玩的。
『伍』 揚州名人朱自清的作文題目
民族的英雄朱自清
『陸』 作文:當揚州的導游
揚州簡介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揚州城區至今已有近 2500 年的建城史。現轄廣陵、維揚區、邗江 3 個區,江都、高郵、儀征 3 個市和寶應縣。全市共有 87 個鄉鎮, 11 個街道辦事處。全市總面積 6634 平方公里,市區總面積 988.81 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 453.61 萬,其中市區人口 112.52 萬人。現轄區域在東經 119 度 01 分(儀征市移居、青山一線)至 119 度 54 分、北岸 31 度 56 分至 33 度 25 分(寶應縣西安豐、涇河一線)之間。南部瀕臨長江,北與淮安、鹽城接攘,東和鹽城、泰州毗聯,西與天長(安徽省)、南京、淮安交界。境內有長江岸線 80.5 公里,沿岸有儀征、邗江、江都;京杭大運河縱穿腹地,全長 143.3 公里,由北向南溝通白馬、寶應、高郵、邵伯 4 湖,匯入長江。揚州市城區位於長江與京杭運河交匯處,東經 119 度 26 分、北緯 32 度 24 分。
揚州全市共有 49 個民族,漢族占總數的 99.57% 。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佔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 65% 。高郵市菱塘回族鄉是江蘇省唯一的少數民族鄉。
揚州既是風景秀麗的風景城,又是人文薈萃的文化城、歷史悠久的博物城。這里有中國最古老的運河,漢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遺址,明清私家園林,眾多的人文景觀,秀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旅遊資源,多少年來吸引了大量的中外遊客。
1998 年,揚州榮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中國最著名的湖上園林瘦西湖和千年古剎大明寺是中國 4A 級風景區(點);何園、個園、唐城遺址、高郵盂城驛、普哈丁墓、龍虯庄古人類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覽線是國家旅遊局向海內外推出的國家級旅遊線;揚州的穆斯林旅遊產品正日漸成為我國穆斯林旅遊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4 年,揚州獲得「全國最佳人居環境獎」稱號。多年來,揚州市利用名城優勢和景觀特色,在「古、文、水、綠、秀」上做文章,成功地開發了一大批旅遊「新品、名品、精品」,並進一步開發和完善了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覽線、高郵湖漁家樂休閑游、儀征生態旅遊等民俗觀光系列產品,此外,汪氏小苑、漢廣陵王墓博物館二號墓、高旻寺、普哈丁墓園、市區古運河風光帶、隋煬帝陵、玉器廠工藝美術景區、西郊森林公園、儀征登月湖旅遊度假區、江都龍川廣場等一批旅遊新景點也正式對外開放。
揚州是國務院 1982 年首批公布的 24 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人文景觀豐富,名勝古跡眾多,古典園林兼具「南秀北雄」藝術風格。全市現有各類旅行社 50 家,星級飯店 36 家。從 2000 年開始揚州每年定期舉辦「煙花三月」旅遊節和「二分明月」文化節,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2003 年接待境外遊客 12.8 萬人次,創匯 5200 萬美元;接待國內遊客 725 萬人次,旅遊收入 62.3 億元。
『柒』 揚州景點作文(帶小標題)
揚州是個古老的城市,提到揚州,人們必然會想到瘦西湖。小編收集了揚州歡樂游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揚州歡樂游
今天是星期天,由揚州景區和日、晨、晚報組織的16個省4千多名小記者相約揚州的活動開始了。
我與施老師,徐正鵬等人上了車。過了漫長的時間總算到了揚州。一下車我們便被外面的風景所迷住了,紛紛拿出相機按下了快門。我們首先來到了「第一園」,這里可是傳統的四合院!聽導游所說這里是古代一位姓何的官員的住宅。我抬起頭看這二十幾米的院門便能體會到這所住宅的宏偉,院門頂上其實是一幅石雕圖,由鳥中之王鳳凰和花中之王牡丹結合起的「風吹牡丹圖」。剛走進院,我們再次被吸引住了,一個似船的建築物高將近三、四十米,就像課文中所描述的寶船一樣,可誰知這似船的建築物竟是主人的客廳,讓人連連贊嘆······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個園」,說起這個名字可有一段歷史呢!原主人愛石、竹、樹如命,特別是這個竹,可主人很有詩意不想讓別人很快猜透他的愛好,便有了很奇妙的想法。竹葉是三片,倒過來就是「個」字,於是便取名「個園」。進「個園」首先要穿過一片竹林,此時能體會到竹子頑強的精神,這可是有幾百年歷史的竹子呀!其中最有特點的是「石骨竹」,這種竹子十分的粗,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黃色的且十分怪異,這長一小塊如石頭的東西那也長一塊,雖怪但它們仍然挺的直直的。出了這片竹林面前是一棵巨大松樹,如同一個大巨人,地上的告示牌說到XX年止已有了150年的歷史了,抬頭看這棵松樹至少有八九十米,和旁邊的古宅比起更是高了。對了,石在哪裡呢?哦!原來就在旁邊。有可看性的、有春、夏、秋、冬石和12生肖石。拿個最有代表的冬石吧,你站在這座大石塊上沒什麼感覺,但往後一退再看這座冬石上面就像鋪了一層白雪一樣·····
這次去揚州真不枉此行,不僅讓我游覽了一番,還讓我知道了古代人民的高超手藝!
第二篇:揚州歡樂游
揚州是個古老的城市,這一次,我們南湖晚報小記者去了楊州玩,這一路上我們顛顛簸簸,把我們難受壞了,終於楊州到了,這一路上我還在琢磨這楊州是怎麼樣的呢?可到了楊州比我想像還要好,我們到楊州已經11。30分了,所以就直接吃飯去了,飯館里人山人海,菜餚都很豐富。吃完飯,我們去參觀了何園,何園真是美麗,到處都有花有草,有水……
在那裡我們參觀大家閏秀的房子,都是歐式風格的,用了幾十年,也還是一點損壞也沒,隨後我們到了拍電視劇《還珠格格》的地方,那邊有一個被日本人打了兩槍也沒損壞的玻璃,非常大,很硬,最讓我們稀奇的是水中看月亮,不可思議吧!其實那邊有兩個小洞,很暗,所以就能看到月亮了。之後我們又去了楊州博物館,這博物館初建於1951年下半年,裡面有許多文物,有漢及五代朱官木廳,安素軒石刻……揚州是雕刻之鄉,當然裡面也有雕刻,這些都被雕刻的栩栩如生。參觀完了我們又去了朱自清故居,哎!說到朱自清拼音是zhu zi qin 可是板上卻寫著zhu qin這是個小錯誤,裡面都是朱自清用過的東西。哇!到了晚飯時間,開飯了,香噴噴的菜餚又回到了我們嘴裡,嗯,好好吃哦,吃完了,該去賓館了,賓館不錯的,好了趕緊洗洗睡吧,准備明天的行程。
第二天到了,空氣格外新鮮,讓人贊嘆不已,去瘦西湖了啰,到了美麗的瘦西湖,知了叫個不停,我們一路走一路玩,去了靈霄殿真好玩,走了獨木舟。很快2日行程結束了,我們非常開心,只是有點依依不捨跟楊州說了再見!說這樣楊州兩日游匆匆過了,以後我一定還要多多旅遊,去了解歷史上、生活中更多的知識與風景!
第三篇:揚州歡樂游
提到揚州,人們必然會想到瘦西湖。還記得那年暑假,我們全家整裝去揚州遊玩。第一個目的地便是揚州赫赫有名的遊玩景點:瘦西湖。
據說瘦西湖風景如畫,我早就想去一覽它的風采。剛到揚州,我便迫不及待吵著鬧著要去瘦西湖。興許是無比興奮的緣故吧,我覺得天空格外湛藍,花朵十分嬌艷,樹木也顯得十分有精神。很快,我們來到了瘦西湖風景區。剛踏入一步,一陣清爽的涼風使正處炎熱夏季的我不由得渾身抖擻,感覺從熱騰騰的蒸籠中出來,到了一片涼爽的綠蔭地。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綠油油的柳樹,耳邊突然傳來一陣船劃過水面的聲音,往右一看。我立刻被震撼了:三三兩兩的船隻在湖上劃著,劃過後,水上碧波盪漾,遠處,各式各樣的古典樓閣矗立在這青翠欲滴的樹林中,顯得很有古雅風味。
數不勝數的花草樹木看得我眼花繚亂。下面,我准備去瘦西湖的景點。「咦?」一個名叫「徐園」的景點吸引了我的注意,特別是那個「園」字,顯得十分有特點,可以說得上是筆走龍蛇了。我慢慢走進去,亭台樓閣、綠樹紅花,可以說得上是一個「妙」字。遠處,隱隱約約能看見一兩座亭台或樓閣,近處百花競爭開放,小草綠茵茵一片,小池塘里還不時會有魚兒在游動,這地方,稱得上是世外桃源了。滿池的荷花在微風中搖曳著,又在荷葉的映襯下顯得亭亭玉立,宛如一位位少女在跳著輕盈的舞蹈。
出了「徐園」,我沿著河畔徑直向前走,突然,陣陣清脆悅耳的風鈴向我傳來。定睛一看,一座大橋橫貫兩岸,似乎風鈴聲就是從那邊傳來,我加快腳步,向那裡奔去。
從正面看,有五個亭子矗立在橋上,因而得名:五亭橋,當然它還有另一個名字:蓮花橋。陣陣微風吹過,橋上掛著的風鈴也在「叮叮~」作響。坐在橋上,徐徐微風中夾雜「叮~」的風鈴聲頓時令人感到無比愜意。享受著陽光,眼睛望著湖中的碧水,身子靠在柱子上,真讓人感覺自己彷彿到了仙境一般……
瘦西湖風景如畫,一切都是那麼朦朧,令人流連忘返!
『捌』 作文揚州樂園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國慶節期間,我們一家去南京三日游。揚內州瘦西湖是南容京三日游的最後一站。
那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我們先來到盆景園,裡面有各式各樣珍貴的花草樹木,有五針松、三角梅、一品紅 ……
觀賞完花木,我們就來到了湖邊,只見 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種清瘦的神韻。 湖上橫著幾艘遊船,船上有人舞著扇子在唱曲,引得遊人駐足聆聽。湖旁邊的柳樹彷彿一個個姑娘甩著長長的綠辮子,臨水照影。
湖邊的花叢里有些開敗的瓊花,那是揚州的市花。它的果實紅紅黃黃的像豆子一一簇簇掛在枝頭上。
沿著湖邊,我看到了一個石碑,上面寫著「二十四橋」。二十四橋的名字有好幾種說法。有的說古時有二十四個美女,坐在二十四條船上,後來為了紀念她們就建了一座橋叫二十四橋;有的說二十四橋是指揚州的第二十四座橋 …… 不過現在的這座橋是後來造的,二十四個台階,二十四根欄桿。
最後,我們又來到了壯觀的五亭橋,它是揚州的標志。 五亭橋上建有五座風亭,挺拔秀麗的風亭就象五朵冉冉出水的蓮花,所以它又叫蓮花橋。 秋風吹來,檐角的鈴鐺丁丁當當地響著,在這鈴鐺聲中我們結束了南京之旅。
『玖』 描寫揚州美景的作文
揚州歷史悠久,景色優美,既有大名寺等千年古跡,又有瘦西湖的旖旎風光。到了揚州,就讓人覺得這里沒有大都市的繁華景象——沒有高樓大廈,但道路卻特別寬敞。聽了導游介紹,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揚州是座千年古城,不可以造高樓大廈的。瘦西湖本來並不叫瘦西湖,後來,杭州、揚州兩個和尚在下棋,杭州和尚輸了,因為這里的風景可以與杭州西湖相媲美,相比之下,只是湖比較瘦長狹窄,故得名「瘦西湖」。其旖旎秀麗的風光曾觸動過多少文人墨客的靈感,也曾讓多少古今中外的遊客魂牽夢縈。曾有詩雲「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在瘦西湖「L」形狹長河道的頂點上,是眺景最佳處。由歷代挖湖後的泥堆積成嶺,登高極目, 全湖景色盡收眼底。文人雅士看中此地,構堂疊石代有增添,至清代成為瘦西湖最引人處。有「 湖上蓬萊」之稱。 走進瘦西湖,就看見湖兩岸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來到了釣魚台,從釣魚台外面站60度角,從兩個洞里正好可以看到五亭橋和白塔呢!二十四橋呈現在了眼前:二十四級台階,二十四根石桿!真是與它的名字有合!傳說,二十四橋是因為揚州有許多橋,才叫二十四橋的,這只是一個虛指而已。二十四橋景區的風景更是美不勝收!橋邊櫻桃花含苞待放,粉紅色的花骨朵兒那麼嬌柔可愛,富有生機。上了橋,向遠處眺望,五亭橋和白塔在綠樹掩映下如詩如畫。望向湖面,亭台樓閣的倒影在碧綠的湖水中依稀可見……揚州的美景可以說是江南風光的縮影,相比雄渾豪放的北國風光,自是別有一番風味和情趣。如此美景,怎不令人流連往返呢?
『拾』 贊美揚州的風景作文
又是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古老的揚州城上空,一輪皎月,灑下一片清輝,給黑夜獻上一層銀紗。我十分慶幸夜晚的揚州沒有大都會的那番嘈雜,從而可以在這靜謐的月夜,盡情享受著月的溫柔。
月亮是睿智的,很能尋找她的容身之處,她甚至能看透人的心思。在適當的地方和時節,她也許會翩翩起舞一番,為那些懂她的人。
大家都知道古時的揚州多美景,多佳麗,所以揚州是因為他們而出名的,但歸根到底,致使揚州聞名於世的,還是個月亮。杜牧的一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盡道玄機。此景即為二十四橋,此人則為二十四橋上二十四個吹簫的美人。倘若那時無月,無橋,也不能白天觀賞,美人也恐怕早與黑夜融為一體,只剩下那孤獨的簫聲了。
詩人、藝術家往往在夜晚才能產生靈感,激發創作的火花,這時月亮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由月引發情思或借月抒情或寄情於月,多少詩人在這里為她傾情,對她迷戀,之後,便留下了一篇篇流芳千古的佳句。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就是對揚州月亮的肯定。於此同時,月亮也為揚州獲得「文化古城」的稱號立下了汗馬功勞。
寫到這里,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人,一個提起月亮就能想到的人——李白。他留下的關於月亮的詩篇,數不勝數。請恕我孤陋聞,在我知道所有李白的詩中,沒有一篇是寫揚州的月亮。不可能啊?李白乃喜月之人,又熱衷於遊山玩水,他不應忘記揚州,忘記揚州的月亮。也許揚的月亮不愛寂寞,喜歡更多的看客來欣賞她婀娜的身影,自然無法理解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許揚州的月亮太秀氣了,只喜歡江南的小橋流水,難以與李白筆下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形成共鳴;也許揚州的月亮太輕佻,承受不起李白「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剛健的情感,於是其筆下的月亮甚多,惟失揚州月。
莫惋惜!地球之外就一個月球,但她卻產生了諸多形象。關外大漠,月亮冷凄肅殺;大海平原,月亮神聖庄嚴,假山池沼;月亮若隱若現……啊!月亮啊,你是這樣的善變,區區李白又怎寫得盡你呢?
而揚州的月亮只是你最柔美、最感性、最嬌弱的一面罷了。
月亮終究是善良的,雖然她多變,但卻同時給了大家一張她最完美無缺的面孔,作為異鄉遊子與故鄉的紐帶。每每中秋節,揚州的月亮都要一改往日的羞澀,變得又亮又圓,想讓所有相思的人都能望見,多情的詩人便寫下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此時揚州的月亮,是通俗的,同時又是極其偉大和善解人意的。
我想就此停筆了,連李白寫了一生,都寫不盡的月亮,我再寫也是徒勞,上空的那彎月亮,不知何時已蒙上了一層面純利潤,揚州古城依舊寂靜,只聽得隔壁老太太囈囈地對著她那懨懨欲睡的小孫子,講那嫦娥奔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