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殘疾人應身殘志堅為生活而奮斗」的作文尾段議論,100字
《周易》說:「天抄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前句說天象一個鍵者不斷地運動,,君子應象這樣自強不息,後句說人也應該象地一樣接物度量大,能夠厚德載物。殘疾人既然是人中一員,生於天地間,就應學習天地自然規律,就應身殘志堅為生活而奮斗。
再者,殘疾人既已殘疾,就會受到家人親人和社會上一些人的幫助照顧,俗話說,受人點滴之恩,必以湧泉相報,殘疾人身為這世界的一員,首先他是人,是人就應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恩與畜生何異?既然懂得感恩就應身殘志堅為生活而奮斗。
② 身殘志堅名人作文500字
奉獻是什麼?奉獻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無私;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偉大;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盡責……
在眾多人的心中,也許奉獻之舉是做那些為國為民而奮不顧身的大事,但我認為那些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能伸出援助之手的小事也是。我們村有一個小女孩,她很不幸的得了難以治癒的白血病。村裡的人們得知這個消息後,都為這個女孩難過,也都想幫幫她。當村幹部組織居民捐錢,發出讓居民到醫院為她獻血的號召時,當天所有居民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獻一份愛心:有人去醫院獻血,有人捐錢。我也捐上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錢,因為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經過大家的努力,這位女孩的病雖然還沒有被治癒,但病情已有好轉。直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小女孩一家接到捐款時激動地淚流滿面的樣子。奉獻是花兒,不僅使別人聞到了花香,而且使自己也得到了綻放的快樂。
其實人們不僅在物質上奉獻,大批的作家、文藝工作者,也在奉獻著自己的思想。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在大力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由此可見,精神力量的奉獻也很重要。
奉獻不是為了索取,奉獻應是自覺自願的。讓我們新世紀的青少年都投入到樂於奉獻的洪流中,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讓奉獻這一美德世代相傳!
③ 寫身殘志堅的名人故事作文350字
殘疾律師田勝華——殘疾人的維權「衛士」
2008年11月中旬,作為湖南省優秀殘疾人代表,田勝華參加了中國殘聯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這位年過40歲的殘疾人法律工作者,憑著自強不息唱響了生命之歌,先後獲得「湖南省自強模範」、「湖南省學雷鋒先進個人」等稱號。3歲時病魔使他雙腿殘疾,後又因病毒性角膜炎,視力下降到0.1;8歲時父母離異,小學未畢業就失學。但這一切磨難沒有磨滅他喜愛學習的熱情,他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困難。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
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像、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憑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掌握了5種文字。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後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的贊譽和嘉獎。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海倫•凱勒」運動。她寫的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為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美國25歲「無臂女」用腳開飛機
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25歲女子傑西卡•考克斯天生缺少雙臂,然而她堅持不懈地學會了用雙腳代替雙手做許多事情。如今,傑西卡會用腳寫字、打電腦、彈鋼琴、駕駛汽車,最近,她又學會了用雙腳駕駛飛機,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只用雙腳駕駛飛機的合法飛行員!
霍金 科學的智慧無邊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擔任的職務是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地教授職務,那是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教授他因患「漸凍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禁錮在一把輪椅上達4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為優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盡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廣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④ 身殘志堅的唯美作文題目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電影《西屯的兒子》。
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專故事:一個叫小暖的孩子,屬他是個殘疾人。更不幸的 是,他成了一個孤 兒。但是,他仍然快樂地和同學一起上學,一起游戲,是一名成績優秀的好孩子。
看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小暖的生活是不幸的,他缺腿,是個殘疾人,但是他沒有放棄對生活的追求,對未來的信心。他克服了巨大的困難,堅持和同學們一起認真學習。而有些身體上沒有任何缺陷的小朋友卻不認真學習,上課做小動作,貪玩,學習成績一直不好,他們和小暖比,小暖的品德是多麼的高尚啊!
其中有一個情節讓我特別的感動:小暖在醫院治療時,突然,病房的走廊里來了二十幾個坐在輪椅上的殘疾軍人,他們共同出資,准備給小暖裝一條假腿,讓他重新回到少先隊員的隊伍里去。
世上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只要你堅持不懈、勇敢攀登,即使是殘疾人,只要心中有理想,大家共同來關心和愛護你,你照樣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功。
這就是——身殘志堅!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⑤ 身殘志堅 作文
要想在困難面前堅強,方法不是「忍」眼淚,而是你的內心真的能夠承受得住!如果你真的堅強,那麼你面對困難的時候就不會流淚,而不是用你的堅強來「忍」眼淚。
你性格上的不夠堅強,是因為你經歷得太少承擔得太少,一帆風順太多了。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父母寵得太多,幫我們承擔得太多,幫我們擋的困難太多,在困難到來的時候,我們總會躲在他們身後,看他們解決,看他們承擔。而他們老去,很多事只能我們自己去承擔的時候,我們已習慣害怕。
沒有人天生就是堅強的,堅強的人也只是在經歷了許多之後,懂得去承擔而已。要變得堅強的你,就要懂得去經歷。當不幸和痛苦真的襲來的時候,一次是很痛的;第二次,也許你會好一點;第三次,也許你學會安慰自己了;第四次,也許你開始冷靜了……有一天不幸再來的時候,你不再哭泣,而是冷靜地思考,微笑著安慰和你同樣受苦的人了!
不要放棄自己就是真正的堅強.能夠承認自己的缺點也是難能的堅強.虛心是堅強,努力是堅強,正直是堅強,善良是堅強,憐憫是堅強,自責是堅強,追求是堅強,自愛是堅強,寬恕是堅強.學好堅強的人首先要學會愛惜自己.但舍已又是最大的堅強.親愛的朋友,其實你比我認識的大多人都堅強.因為真正的堅強不是肉體的外在表現.能夠持守仁愛,喜樂,和平,溫柔,恩慈,良善,信實,忍耐,節制的才是真正堅強的人.有很多的人不哭不笑凡事爭競,就以為是堅強,其實那是堅強失去後的堅硬.不要放棄自己,更不要為人的評價活著,要知道我們的生命遠比他們眼中所看的重要.救主耶穌為我為你犧牲自己,他說,全世界的財富加起來也比不上一個人的靈魂重要.所以你要知道你是何等的重要,有很多人雖活著實際上是已經少了,你卻不可以缺少.你生命的價值不是你自己所估計的那樣,更不是別人所估計的那樣,乃是主耶穌所估計的那樣.他願意放棄榮耀尊貴甚至生命為給你喜樂平安有盼望的人生.他愛你,這就是你可以堅強的力量.
在現實中,
有些我們無法左右方向,但至少可以調整風帆,
有些我們無法控制事情,但至少可以調節心情。
堅強--就是調節心情,讓自己更快樂一些的方法之一。
沒有人願意痛苦的過著每一天。如果可以使自己快樂,何不堅強一些,但如果你的堅強並沒有給你帶去快樂,那麼就可以放棄堅強,畢竟快樂是最終目的。
離開自己的依靠。獨自到社會上打拚,我就不相信你不堅強,不堅強你就得餓死,一般人的求生慾望大過一切,那時候你不堅強也堅強了。
⑥ 身殘志堅的人作文(不低於500字)百度知道
題目自己想吧
我經常讀到張海迪阿姨的文章,她在幼年時就患高位癱瘓,但她從沒有因此而氣餒。她懷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嚮往,在病榻上自學完成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又修完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許多外國名著,並出版了《輪椅上的故事》等小說。張海迪阿姨是多麼偉大啊!就在前幾天,我看到了一位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張海迪」。
那是「國慶」假期的一天,我們六七個小夥伴為了完成我們班正在研究的小課題——《竹籃子怎麼不見了》,決定到照相館買一卷膠卷准備一邊采訪一邊拍攝,真實地記錄我們的研究過程。於是,我們幾個結伴來到了新華路上,選擇了一家名為「美影照相館」的店,因為看上去這家照相館挺正規的,門口那自然、漂亮的照片更是贏得了我們的好感。
我們幾個進了店,剛要開口問有沒有人時,一個人就從里間出來了。只見這個人怪怪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歪向一邊的頭和歪向一邊的嘴,走起路來還一瘸一瘸的。這下大夥都樂了,尤其是A更是忍不住低聲說:「喲,是個殘疾人!」還有一些同學不由得「哧哧」地笑起來。「小朋友,你們要拍照嗎?」正笑著,只聽那人和藹地問道。「我們想買膠卷!」伶牙俐齒的B搶著說。「哦,幹嘛用?學校里搞活動嗎?」他邊說邊轉身去拿膠卷。看著他那一拐一拐的模樣,又有同學忍不住輕聲發笑。可他好像根本沒聽到似的,馬上拿來了膠卷,還說以優惠的價錢賣給我們學生。大家在推推搡搡中,在「哧哧」的笑聲中出了店門……晚飯時,我把今天這可笑的一幕告訴了爸爸,爸爸的話卻令我震驚不已:這個殘疾人叫包寅昌,是美影照相館的攝影師,是一位三級肢殘的殘疾人,可是他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刻苦的鑽研精神,掌握了高超的攝影技術,在華舍、柯橋等地小有名氣,而他的生活也因此日漸富裕,還買了汽車,這一些很多健全的人也無法與他相比。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全縣特困殘疾人的「一幫一」活動中,向王壇鎮的特困殘疾人孫華軍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年向他資助700元……爸爸接著還講了些什麼,我已聽不進去了,因為我的眼前又浮現出白天看到的一瘸一瘸的攝影師的樣子。只是這一次,我不再覺得好笑,相反,我覺得他在我面前慢慢地變得高大起來……
⑦ 身殘志堅的人物故事400字左右
身殘志堅的人物故事:
一、張海迪
張海迪這個勇於與疾病頑強搏鬥的身殘志堅的女性,她是整整一個時代的偶像,是當代的「保爾·柯察金」。五歲的張海迪因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癱瘓,無論做什麼事情她都只能在輪椅上進行。從那時起,張海迪便開始了她特殊的人生之路。
她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背著書包去上學,只能在家裡坐著輪椅,自學那些正常的孩子們在學校里所學到的知識。
不久,她做了一次手術。這次手術之後,她只能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了,甚至連脖子都不能扭一下。她請媽媽在桌子上支一面鏡子,這樣她就可以從鏡子裡面看書了。
就這樣,張海迪系統地自學了小學、中學的課本,後來又開始自學英語。她給自己立下一條規定:每天背熟10個英語單詞,如果背不全,忘了幾個就狠狠地咬幾下自己的手指。
因此她的英語進步得非常快,漸漸地,她開始替有關單位翻譯英語資料。有一次,她翻譯了一部長篇小說——《海邊診所》。
當她捧著厚厚的翻譯稿來到出版社時,老編輯被深深地感動了,於是親自為她書寫了序,題目是:路,在一個癱瘓姑娘的腳下延伸。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作斗爭,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並始終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二、桑蘭
桑蘭,浙江寧波人,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1993年進入國家隊,1997年獲得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7月22日,參加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練習中不慎受傷,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這確實是個意外。
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頭先著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後卻表現出難得的堅毅,她的主治醫生說:「桑蘭表現得非常勇敢,她從未抱怨什麼,對她我能找到表達的詞就是『勇氣』。」
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後,她也絕不後悔練體操,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桑蘭用她的行動應證著自己的諾言,在北大學習、加盟星空衛視主持節目、擔任申奧大使、參加雅典奧運北京接力……她充滿力量的笑容總能給人希望!
三、羅斯福
美國的第32任總統羅斯福在小的時候,因為患病,而造成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了,因此很少與同學們游戲和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凡是他能克服的缺點他便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通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利用一種假聲,掩飾他那無人不知的暴牙,以及他的打樁工人的姿態。雖然他的演講中並不具有任何驚人之處,但他不因自己的聲音和姿態而遭失敗。
他沒有洪亮的聲音或是威重的姿態,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樣具有驚人的辭令,然而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說家之一。由於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
在意識到自我缺陷的同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在頑強之中抗爭。不因缺憾而氣餒,甚至將它加以利用,變為資本,變為扶梯而登上名譽巔峰。在晚年,已經很少人知道他曾有嚴重的缺憾。
四、楊孟衡
他是中山大學翻譯學院的一名新生,叫楊孟衡,身高176厘米、體重40多公斤。在迎國慶文藝晚會上,他表演了歪著脖子夾傘,用腳拿筷、晾衣、夾花生米的絕技,博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大家都以為他是學校請來的一個雜技團高手,但當他在台上,露出兩只空盪盪的袖子時,所有的人都震驚了。
原來,他七歲的時候就因高壓線電擊失去雙臂,游泳、足球、書法卻樣樣在行。這十四年來,他一直堅持用腳翻書寫字,他還是昆明宜良縣的高考文科狀元,雲南省前60名。那年楊孟衡被10萬伏的電壓擊倒,幾秒鍾後他已昏厥。
父親楊洪彬抱著受傷的兒子,從衛生所、到縣醫院、再到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為的是不讓兒子永遠離開自己。最終楊孟衡頑強地堅持下來,但雙臂被截去,他成為一名殘疾人。父親楊洪彬也深知,自己和妻子不能永遠照顧兒子。他們讓楊孟衡在家裡自己洗衣服、搞衛生、寫字……磨得腳起了水泡。
母親說,兒子當年被電擊後醒過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讀書」。為實現這個理想,楊孟衡用3個月的時間學會用腳寫字。在高中讀書時,楊孟衡的桌子比別人的要低30厘米,他的雙腳可以直接搭在桌上寫字,一個個好成績就是在這張課桌上努力而來的。
楊孟衡說,進入高中前父親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上高一開始能夠在前兩百名,到高二能夠到前一百名,高三能夠進入前五十名,這樣考上重點大學應該沒問題。
但他第一次考試就超額完成任務:第一次考試就是年級第十七名,高一期末考試已是年級第十三名。此後他成為年級第一名,並一直保持。他說,自己的學習可以用兩個字概括:用心。
五、海倫凱勒
剛滿周歲那年,一天傍晚,母親趁太陽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熱水為海倫•凱勒擦洗身子。可是,當母親自浴盆把海倫•凱勒抱了起來,放在膝蓋上,正想拿條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時候,海倫凱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搖晃不定的樹影給吸引了過去。
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動也不動一下,而且還忍不住伸長小手撲了過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當時,母親雖然已經注意到海倫•凱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親的眼裡,樹影不過是平常又自然的現象,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所以,她萬萬沒有想到海倫凱勒會使出這麼原勁兒往前傾,結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讓海倫•凱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個不停。母親知道女兒受了驚嚇,飛快地將海倫•凱勒摟進懷里,連哄帶騙了好一陣子,海倫•凱勒才安靜了下來。
事隔不久,母親一個人靜靜回想這件事情發生的經過,她發現海倫凱勒的觀察力似乎特別靈敏。通常一個周歲大的嬰兒,應該是懵懵懂懂的,對什麼事情都沒有企圖深入了解的傾向,可是海倫凱勒卻別有細膩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體去感受變化的奇妙。
當然,跟大人比起來,海倫凱勒的表現並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嬰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而為人父母的,能幸運地生下一個天賦優異的小孩,當然是得意洋洋啰!每逢親朋好友到家裡做客,不談起女兒也就罷了。
一旦話題轉到海倫凱勒身上,母親心滿意足的喜悅,就會自然而然地從言談中流露了出來。但是這份喜悅到底能持續多久呢?當父母親正興高采烈暢談海倫凱勒美好未來的當兒,海倫凱勒卻莫名其妙生了一場大病,這場大病不但奪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倫凱勒變成一個看不見、也聽不見的小女孩。
⑧ 以「身殘志堅」為話題的作文
關於身殘志堅的故事 :
1.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2.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之所以在輪椅上坐了47年,是因為他在21歲時就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1973年,他考慮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黑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它以最後一刻的爆炸而告終。黑洞輻射的發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引力、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統一在一起。
3. 孫臏(?-前316年),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漢族,山東鄄城人。生於戰國時期的齊國阿鄄之間(今山東省的陽谷縣阿城鎮,鄄城縣北一帶)。孫武後代。身長七尺約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騙孫臏到魏,用刖刑(即砍去雙腳),被齊國使者偷偷救回齊國後,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山東省臨沂銀雀山出土殘簡,有一萬一千餘字。關於孫臏臏刑其實是錯誤的,在太史公自序這本書中提到「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講的是孫臏被砍掉雙腳,而不是挖掉膝蓋骨。
4.張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於濟南,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60年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1970年又隨父母下放至山東聊城莘縣,自學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學習,並學習針灸,在當地行醫。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結婚。1983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將張海迪樹立為宣傳偶像。張海迪得到了兩個贊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張海迪歷任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11月當選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
5.桑蘭(1981年6月11日—),浙江寧波人,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1993年進入國家隊,1997年獲得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7月22日,桑蘭在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一次跳馬練習中不慎受傷,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其表現出頑強意志,在北京大學新聞系畢業,並成為2008年北京申奧大使之一,又於2008年北京奧運官方網站擔當特約記者。
6。
貝多芬晚年失聰,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位,也不要忘記真理。」 —— 貝多芬(1792年手記)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1770-1827) 偉大的
⑨ 關於身殘志堅的作文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版息的頑強權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⑩ 身殘志堅名人的作文400字
身殘志堅的代言人
她,美麗、自信而又淳樸的臉上,綻放著宛如三月般清風的笑顏,溫和中透出一點淡淡的幸福,她那因笑而彎得像月牙似的大眼睛,放佛一灘飽和的清水,晶瑩、透亮,眼神中透出一股堅定。她就是「身殘志堅」的代言人之一——方丹。
方丹是上世紀70世年代的人,她是位殘疾人。一天,方丹跟著父母下鄉,來到了一個貧窮偏遠的陶庄,在那裡她認識了村裡的一些孩子:三梆子、五星、小金來等淳樸的朋友,其中小金來是個聾啞人,為了治好小金來的聾啞病,方丹開始了自學針灸的生涯,平時學針灸沒有人可以試驗,她就在自己身上試針,她的腿早已是千瘡百孔了。有一次,方丹為了做試驗,她在自己的臉上用墨水塗塗點點,突然一個小孩子推門而入,見到方丹的樣子時,睜大眼睛獃獃地看著她,嘴動了動,好像要說些什麼,可又說不出來。方丹見小孩的異常舉動,她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有些不對勁,自己臉上難道有什麼與眾不同?她邊想邊走到鏡子前,看著鏡子里自己可怕的臉孔,心裡也不禁一顫,臉上布滿了用藍紅色墨水點上的一個個穴道、經絡,活像個印第安人。看起來些許說有些恐怖,倒不如說極為的滑稽,方丹不禁「咯咯」地笑出聲來。這時,只見眉間插著的一根針也跟著上下擺動。漸漸地,她的笑容慢慢收斂,挽成了一臉的嚴肅,因為在她心理一直有個美好的願望——一定要治好小金來的病。她暗暗下定決心。當我看到這時,心中不免升起一絲苦澀,那是對方丹的同情,是對她的憐惜。這是多麼堅強,多麼善良、純朴的女孩子啊!雖然身有殘疾,卻仍有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一個殘疾人都有這樣的理念,那一個完好的人又該怎樣呢?
這就是方丹,那個令我百般敬佩的女孩。她的一切都是那樣的讓人憐惜,她的道路是那麼的坎坷,可她卻一點也沒有讓自己的決定動搖。那種神情怎麼看也不像一個15歲的少女該有的表情!每當我遇到困難,剛想放棄時,腦海中,總是會漸漸浮現出方丹那堅定的眼神,那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