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作文的,求時事熱點高中作文素材
最近有兩件事廣受關註:其一,廣東東莞政府部門集體辦理「月月捐版」——綁定一張銀權行卡,每月固定扣10元以上「捐款」。當地一名幹部稱,10元標准,並不過分。其二,沈陽、濟南、西安等地群眾向媒體反映,他們正在讀小學的孩子被學校要求加入紅十字會,並要繳納5元會費。
針對批評質疑,東莞市民政局表示,「月月捐」可以隨時參加隨時退出;幾個地方的紅十字會也強調,中小學生入不入會,完全自願。然而,在政府部門、學校這種對個人表現頗有壓力的場合,即使內心對這種方式並不認同,又有多少人會因為幾塊錢的「小事」公然退出類似的「集體活動」?
小事其實不小。「郭美美事件」之後,我國慈善組織的公信力、公眾的慈善熱情,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此同時,人們對於慈善的關注程度則有了極大提升。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前一些司空見慣的「慈善模式」正在被重新打量,比如對動用權力募捐的反思,比如對善款去向的關切。正如日前民政部有關負責人所說,一系列輿論風波引發的思考,讓政府部門、慈善機構和社會公眾對慈善事業的本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現代社會中如何開展讓人民滿意的慈善有了相當程度的反思,這對於提高慈善組織規范程度、運作水平是一個促進。
❷ 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社會熱點類作文素材
幸福是什麼?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追逐幸福的路上,對於幸福,我們一直在追尋著,我也如此,我在雨中苦苦追尋了許久,似乎在另一個清曠不俗的境界是追雲逐日了好長時間,卻把幸福寄託給了一種虛無縹緲的霧。最後,我終於明白,幸福很簡單,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次奮斗的過程,一次失敗的體會,都會讓你體會到生活中幸福的真諦。
能給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袁隆平就是其中的一個,他不辭千辛萬苦,在烈日炎炎的天氣里研究水稻。或許上天也被他這種精誠所至的精神所感動,他終於培育出了雜交水稻。他帶給了全人類福利,使全人類都享受到了幸福,袁隆平本身也是幸福的。在日常生活中,卻沒有多少人能像袁隆平一樣,把大多數人的幸福當做自己的幸福,他們殊不知,這種人其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只是一種轉瞬即逝的幸福,因為這種幸福僅以個人獲得多少物質為評價標准,是一種短淺的、狹隘的幸福觀,所以幸福不會圍繞著他。我們應該以創造多少物質為真正的幸福觀,在給予多數人幸福的同時,自己也收獲幸福,這樣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也是幸福的。航天女英雄克里斯塔 · 麥考利夫是個幸福的人,她雖然在「挑戰號」中遇難了,但卻給她的孩子們上了激動人心的一課,這節課教會了他的學生要勇於挑戰,迎難而上,也讓更多喜愛航天事業的人多了幾份勇敢,少了幾份怯弱。她明明知道這次行動有著極大的危險,但她還是沒有放棄對航天事業的熱愛,沒有在最後關頭逃離下來。就是因為她對航天事業的熱愛、對人類社會的敬畏,她感受到了幸福,而且讓我們永遠記住了她,她的這種幸福是永恆的。請大家快快行動吧,為了美好的明天,為了理想的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熱和光,貢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和激情,讓我們收獲快樂,收獲幸福,體會幸福的真諦。
擁有朋友也是一種幸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等許多詩句都是贊頌友情的偉大。當形隻影單時,朋友的一句問候,一條簡訊都可能讓你充滿陽光;當學業成功之際,朋友的祝賀更會讓你欣喜不已。因為有朋友,所以幸福。
幸福就像空氣,雖然無色無味,但時時陪伴著我們身邊,圍繞在我們耳邊。輕輕的叮嚀聲、快樂的歡笑聲,甜蜜的問候聲、諄諄的教導聲都是幸福。幸福就是如此簡單,它沒有絲毫修飾,沒有絲毫的裝點,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甜甜蜜蜜,散發著香味。
尋尋覓覓,尋尋覓覓,終於,我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找到了我想要的幸福,在一次一次的體驗中累積幸福。
舌尖上的親情
親情,是三月里的雨夾雜著的暖意,是寂靜的山谷中流淌著的泓泉,是深埋在地下多年的古酒。平淡而又濃郁,平凡而又珍稀。親情在舌尖上游盪,在舌尖上品味親情,別有一番滋味。
故事從那一個悶熱的黃昏開始。在那條人來人往的馬路上,一輛突如其來的汽車奪去了十歲小男孩趙安迪父親的生命。然而,就是在那個悲痛、傷感的葬禮上,安迪第一次見到他十年來從未謀面的母親,那個「美麗的像照片上走出來」的女人,那個渾身散發著甜橙香味的女人。正是她闖進了安迪平靜的生活,給了安迪一段不一樣的人生。在親情面前,人是無法抗拒的,而安迪也毅然選擇了母親,跟著她來到了南京,開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人與人相處需要時間,然而這樣一對性格孤僻的母子在重逢之後的磨合,就像是地球跨到月球,那麼遙遠、艱難。但他們全然不知親情催化劑在他們的生活中開始發揮奇妙的作用。依稀記得,懵懂的小男生趙安迪為了弄清楚這位神秘媽媽的職業,不斷地刨根問。為了治好媽媽的病,不辭辛苦地上網查找抑鬱症的資料;為了給媽媽一個愉快的心情,別有用心地在桌上插上一朵清香撲鼻的百合;為了媽媽瘦弱的身軀,體貼地做好一碗香噴噴的炒飯……
一點一滴的關心似花的芬芳融進了這溫暖的空氣里,飄盪、飛揚、升華。
憑著那份天性,超越了冷漠、孤單,和媽媽彼此靠近,彼此溫暖,彼此支撐,彼此照顧。那種微妙的,不可抗拒的骨肉親情將他們緊緊連在一起,親情的力量讓他相偎相依。
這兩篇都是熱點類作文,如果覺的還可以,請採納!
❸ 怎樣寫一篇以時事熱點為素材的作文
縱觀近幾年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材料作文佔有很大的比例,在統計共17道作文題中,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中材料作文分別是6道、6道和8道,由此可見,材料作文占據了重要的舞台,材料作文成為命題者的新寵。而材料作文中時事新聞類材料作文又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09年遼寧卷對「明星代言」的看法, 09年江西卷對蔡銘超拍下獸首的看法,2011年全國卷ⅱ「代買彩票中大獎,你怎麼做」和2011年北京卷 對「世乒賽中國隊包攬金牌」的看法的材料作文。
那麼如何寫好時事新聞類材料作文呢?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什麼是時事新聞類材料?時事新聞類材料又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所謂時事新聞類材料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材料,同時也是時事政治中的新聞或社會熱點材料。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具有很強的社會現實性,社會關注度高,材料所涉及的事件都是新近發生並能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的。2、此類材料具有開放性,人們對提供的材料往往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3作文引導語上往往有「談談你的看法或感受」「你對此有何看法或請你就此發表你的見解或看法」這樣的提示話語。比如:2009年江西卷,你對蔡銘超的行為有什麼看法?請據此寫成一篇文章。
二、時事新聞類材料和一般故事類材料作文有什麼區別?
時事新聞類材料常常在道德觀、價值觀等方面是「中性」的,即不以對文中觀點的「是」或「非」來確定作文的正確或錯誤。學生可以以自己的思想來表達對材料的認識,可褒可貶,可評可爭,可諷可諫,可嬉笑怒罵,只要能夠自圓其說,言之成理都可以。而故事類材料是在故事中蘊涵道理,作者要從材料中提煉出觀點,然後通過古今中外事例來證明這個道理的真實性。
如09年全國卷ii作文題是「色盲、拉麵、乾洗劑」三個小故事,我們可以從三個小故事共同提煉出「留心生活,就會有所發現,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於思考,是成功的保障」「人生因思考和探索而精彩」「留心生活,抓住機遇,才能成功」等等人生道理。
三、時事新聞類材料作文的二種常見寫法
1、直面材料——就事論事
「就事論事」常指僅從事物的表面現象孤立、靜止、片面地議論,在這里指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來評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過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進行評議,發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適用於時事評論、人物評論、影視評論、詩歌評論、經典評論等評論類文章。
要寫好這類文章,首先,要求旗幟鮮明發表自己對某件事或某現象的看法,或褒或貶,或肯定或否定,或總結成功經驗或指出失敗教訓等,要求實話實說。如根據09年江西卷蔡銘超事件可提出以下觀點:1、拒絕「二次搶掠」,2、向不合理的規則說不,3、理性愛國。寫就事論事評論文章,最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對所評之事做出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評事可以有多種思,如評事的對錯,評事的成因,反思此事的教訓。評「事」以不限於一點或一個角度上,可以多點或多角度,但需記,所評所說,必須與所評之「事」密切相關,不能游離於「事」而高談闊論。
其次,要為自己的評判寫出分析和理由。分析說理是時評的靈魂所在,如果說「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是司法上的一條准則的話,那麼,時評的寫作也可以說需要「以事實為依據,以道理為准繩」。 評論文,不但要寫出自己怎麼看,還要寫出自己這些看法的依據和理由。評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才能評得文明,才能讓人心悅誠服,才能收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既能把看法說清楚,又能將看法的依據和道理寫深寫透,這樣的評論才是好的評論。
就思路結構而言,這類作文比較適合採用「層進式」結構,按照「引述材料,擺現象——析危害,挖根源——指辦法,提倡議或號召」的步驟來展開。
2、借題發揮——就事析理
借題發揮是指借著某件事情為話題來做文章,以表達自己真正的意見或主張,在這里可以理解為在把握題意後的所做的擴展、挖掘和提升。借題發揮不能超出材料允許的范圍,角度可以不同,但要回答共同的問題—母體,關注核心信息,不能信馬由韁。所謂就事析理,就是對所評之事進行充實說理,闡明一個道理,而不是中止在就事論事上,而應達到「扶正祛邪,激濁揚清」的寫作目標。就事析理,寫法上還要求「啟齒要小」,抓住一個題目,講清一個道理,一事一議,以小見大,必需從「小」中評析出小道理來,所謂「著眼大處,落筆小處」。
就事析理類材料作文要求:既要有評,又要有析,即既要有自己明確的判斷,又要有深入、透闢的剖析給予支撐。同時還要有類似現象的聯想,以避免陷入就事論事的局限。它貴在聯系實際深入分析,這樣才能顯示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否則就落入了空談道理、古今中外事例一大堆、名言警句幾大筐、表面雄辯,其實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的窠臼。
寫就事析理的文章我們可以採用:引——議——聯——結的基本步驟來進行。
引——就是引用材料,得出觀點。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對原材料進行分析後,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並據此提出自己的觀點。一般說來,引述不宜過多過細,能說明觀點就可以了。還有,更不應整段地照抄原文,要根據表達的需要,只在行文中引用原文的一些關鍵性詞語或句子就行了。引要簡潔,並且據材料提出問題,一般寫在第一自然段,要求從材料中引出恰當的中心論點。
議—— 就是分析材料,確立觀點。是針對前面提出的觀點,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議論,使觀點確立起來。議,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在此部分千萬不能脫離材料提出觀點,而要結合事例作針對性分析,然後得出觀點,且注意事例間的過渡和銜接。
❹ 與和諧有關的熱點作文素材事例
我還記得,我曾在電視上看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
畫面上首先是一個水龍頭,它正「嘩嘩」地向外流淌著干凈而又透明的水;後來水龍頭里流出的水渾濁了,水流的速度也慢了許多;緊接著,流水改成了滴水,樣子十分艱難;到最後,畫面上出現了一隻眼睛,流出一滴眼淚,下面是一行字:「如果人類不珍惜水,最後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
多麼形象的畫面啊!可是有人卻在無止境地浪費著珍貴水資源。
上一次,我隨爸爸到一家洗車行洗車,那裡的工作人員用水槍洗車,爸爸見了,搖了搖頭,無奈地說;「唉,你們真浪費!」我聽不懂,忙問爸爸:「爸爸,你說他們浪費什麼呀!」「水呀,寶貴的水資源!」
得到了爸爸的答案,我便不再追問了,因為我知道水的重要性。在地球這個大水球上,海洋雖說佔了71%,可人類可以利用的水只佔其中的0。26%。但我的心中還是有個疑團:為什麼用水槍洗車會浪費水呢?不過,看著在地上靜靜流淌著的水,我也不禁嘆了口氣。
事後,我上網查資料,發現如果使用循環式洗車裝置的話,洗一輛車只需10升到15升的水,而如果使用水槍噴洗的話,則需要約1噸的水,多麼驚人的差距,這些浪費的水足夠可以讓我用上十天半個月。
唉,不說了,像這樣的事例還多得是,幸好還有些人懂得珍惜水,奶奶的鄰居王伯伯就是一個「好例子」。
王伯伯和老伴每個月用的水很少,水費只是奶奶家的2/3。因為,王伯伯總是一水多用:他用掏米水洗菜,洗菜水沖廁所;用洗衣服的水拖地板……
那天,我到奶奶家玩,看見王伯伯家室外空調機下放著一個大水桶,空調水滴答滴答地往桶里掉,我很驚奇,心想:這是在干什麼呀,空調水像雨水一樣是未經凈化處理的水,接了又有什麼用呢?
我性子急,忙跑到王伯伯家裡,正巧,王伯伯在院子里擺弄他養的花草,他見我來了,笑眯眯地說:「何嫻啊,來,幫我看看這幾株蝴蝶蘭哪株更好看。」我指了指中間的那株,說:「這株。「然後又忍不住問道:「伯伯,外面接空調水干什麼用呢?」「澆這些花啊!」王伯伯一邊挪花盆一邊說到。「可是空調水和雨水一樣不太干凈啊!」我疑問地說。「雨水可以澆花的呀!」王伯伯看著我說到,我聽了,一拍腦袋,哎呀,我怎麼就忘了這點!
王伯伯又接著說:「上星期,我看了一篇文章,文章上說,『空調水是未經凈化處理的水,可以用來澆花,但是不能飲用』那時,我突發奇想,如果我把室外的空調水積攢起來,不就正好可以用來澆我養的那些花,這樣不就又可以節約下很多水嗎?」說著,他自豪地笑了,我也笑著誇獎說:「伯伯,你真棒,節水的點子這么多!」
他又是呵呵一笑,說:「節約創造價值,你看現在用水這么緊張,為了讓人口和水『平均』一下,我們也應該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吧!……」
那多麼樸素的話語啊,我不禁發出了感慨:要是人人都像王伯伯一樣節約用水,這節約下的水該有多少呀!
那麼,我們就能達成目標:人、水——和諧
❺ 2017年9月最新發生的時事熱點新聞作文素材有哪些
下面是2017年9月最來新發生的時源事熱點新聞作文素材,僅供參考:
1·罵「支蛆」的高考狀元再致歉:反「港獨」 熱愛祖國
2·"卡西尼"號"吻別"土星 20年探索旅程將迎終點
3·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由叫停中資收購美晶元商
4·外文版《永遠在路上》海外熱播:讓全球觀眾更好了解中國國情
5·國際專家熱議:中國為世界經濟復甦提供新動能
6·2020年基本覆蓋 十五部委全國推廣乙醇汽油
7·2017未來科學大獎於2017年9月9日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清華大學施一公、北京大學許晨陽分獲「物質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❻ 以社會熱點為話題寫一篇800字作文
【內涵解剖】
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一些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這些熱點往往是社會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它們常常成為當年高考作文命題的材料。盡管高考作文要求迴避熱點,但文章既然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它要求有針對性和時代感,高考作文就不能不涉及這些熱點。熱點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環境、生命和科學等各個方面,十分廣泛。有國際的,例如和平與發展、環境保護、貧困和飢餓;也有國內的,例如WTO、西部開發、黨的執政能力。要寫好這類話題作文,必須熱情關注國際、國內時事。尤其要了解人們談論較多的問題,並就這些問題作廣泛深入的思考,使文章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
【佳作賞析】
★話題一:學會調整
讀完《漁夫的誓言》,你有什麼感想、聯想?請以「學會調整」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
有這么一個故事。
古時有個漁夫,是出海打魚的好手。可他卻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愛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實際,八頭牛也拉不回來,將錯就錯。
這年春天,聽說市面上墨魚的價格最高,於是便立下誓言:這次出海只捕撈墨魚。但這一次漁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歸。回到岸上後,他才得知現在市面上螃蟹的價格最高。漁夫後悔不已,發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這一次遇到的卻全是墨魚。不用說,他又只能空手而歸了。晚上漁夫抱著飢餓難忍的肚皮,躺在床上十分懊悔。於是,他又發誓,下次出海,無論是遇到螃蟹,還是遇到墨魚,他都要去捕撈。
第三次出海後,漁夫嚴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撈,可這一次墨魚和螃蟹他都沒見到,見到的只是些馬鮫魚。於是,漁夫再一次空手而歸……
漁夫沒趕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飢寒交迫地死去。
這當然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世上沒有如此愚蠢的漁夫,但是卻有這樣愚蠢至極的誓言。
寫作提示:在審題立意階段,這篇寓言故事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有一些同學可能會抓住「誓言」兩個字不放而大作文章,甚至去論證「愚蠢的誓言」或「愚蠢的人」。雖然這都是這篇寓言的所包含的內容,卻不是主要內容。
我們試著分析一下。「誓言」代表的是理想、志向、目標與執著、堅定、頑強,表達的都是積極向上的含義,為什麼漁夫「卻在自己的誓言中飢寒交迫地死去」呢?原來,他的「誓言不符合實際」,雖然他對誓言也作了變化,卻總是比現實的改變落後一步。由此引申,我們即可提煉出兩點作為作文立意的基點:理想(目標、願望……)和現實之間往往有一定的距離;當現實條件發生變化,理想也應該作相應的調整。
</FONT>寫這篇作文難度不大,因為很容易聯系生活實際,比如有人拼了老命也要考清華北大,而不管自己是否有那份潛質。但要寫得有深度,卻不容易,因為這個話題不僅僅囿於考大學,它完全可以聯系整個人生來寫。
文體也不難,無論是平常的議論文,還是優美的散文,或者清新的記敘文,都能夠出彩。但根據高考作文評分標准,文體特徵一定要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強調的是「理想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而不能一提到理想就要寫如何堅定執著,這和材料的主旨——調整(即變化)——是背道而馳的。 ★話題二:協作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個和尚沒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材料二: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動;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隻螞蟻來搬米,輕輕抬進洞里去。
兩首童謠,敘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讀後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呢?請以「協作」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理、編述故事、抒發情感、發表議論、展開想像等等。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寫作提示:話題作文提供的話題一般貼近學生的實際,思維開放,內容比較寬泛,寫作自由度比較大。這也是一個開放型話題作文。但,並非無限制開放。要想寫好這篇文章,就必須充分地理解童謠的內涵,把握其寓意。「三個和尚」之所以「沒有水喝」,原因何在?關鍵在於「不合作」,彼此之間互相推諉。「三隻螞蟻來搬米」之所以「輕輕抬進洞里去」,這是合作的結果。由此可見,「人不如蟻」的關鍵之處在於「是否協作」理解了這么多,文章便好下手,可以寫與「協作」有關的人、事或由此生發情感,或發表見解。設計此題的用意就在於讓學生充分的理解「協作」的重要性 ,現在的學生普遍存在自私、偏執,缺乏健康的正確的人格,缺乏合作的理念,藉助這一話題,讓學生認識到在任何時候,人與人之間都需要「協作」,不要逞「匹夫之勇」進而讓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理念。
該話題的開放性,寬松性,靈活性也較大。面對這一話題,某些學生往往覺得老虎吃天,無從下口,或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談,或就重避輕。很難寫出高水平的作文。因而,這就需要學生善於化大為小,化抽象為具體,變寬泛為單一,進行大題小作,可選擇生活中的某一側面或從某一角度來寫。或就生活中的某一件「協作」成功事展開議論,或記敘一件缺乏協作精神而導致失敗的事件,或直抒胸臆,呼喚協作精神等等,但,萬不可籠統為之,而應擇其中單一的小話題,集中筆墨,詳摹細雕。
此外,在表達上,即可以記事,也可以摹人,又可以議論升華,直抒胸臆,只要能發揮自身的創造力,拓展思維空間,升華思想,讓人蒙受偉大而無私的協作精神感化,產生一種人生的感悟即可。 ★話題三:生活中的矛盾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充滿了矛盾。我們一方面對自己說對人要有愛心,愛人如愛己;一方面在外頭又怕跟陌生人說話。我們一邊嘆息人際關系逐漸冷漠,一邊又不願意伸手去幫助路旁車子拋了錨的人。我們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壞人騙了,怕自己在路邊與麻煩事或麻煩人惹上關系。我們的怕,大概已經快要把我們的愛吃掉。
要求:請以「生活中的矛盾」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矛盾」是一個內涵豐富的詞彙,包容了太多的概念和傾向,審題的時候必須把它具體化,否則中心不易明確。而命題中的限制更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生活中」,也就是說,我們在立意的時候,既要緊扣「矛盾」,又要不脫離生活。通過分析材料我們可以發現:幾個例子都說明了人的真實的思想品質與世俗觀念之間的沖突,也就涉及到我們常說的人情冷暖的問題。「矛盾」由此解開。必須注意的是:「矛盾」包含了對立的兩方面,只單純論述其中的一面是不對的,寫作時要立足於如何解決矛盾,克服矛盾,從對立面的關系入手。也就是說,只停留在材料表面,去累贅地記敘事件是膚淺的,必須要對這些現象有自己的分析和認識,從而升華,提煉出中心。
比如我們可以整理出這樣一個思路:怎樣才能解決矛盾呢?要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材料中涉及到的做人原則又是什麼呢?是在處理人際關系的過程中要有愛心,不自私。在堅持這樣的原則的前提下,抵制世俗眼光。應該說,只有這樣的立意傾向才算是吻合了出題者的基本意圖。
這則話題還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是:有的同學大量去記敘描寫沉重的人際關系,立意陰暗,沒有進取意識,是不可取的。★話題四:生活告訴我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生活是什麼?門捷列夫說:「生活便是尋求新知識。」列夫·托爾斯泰說:「生活不是享受,而是很辛苦的工作。」巴爾扎克說:「生活的智慧大概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歌德說:「生活之樹常青。」
請以「生活告訴我」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人人都在生活之中,但未必能人人都深刻地認識了生活。寫作「生活告訴我」話題,需要作者打開第三隻眼——「慧眼」,不僅能從驚天動地的大事中發現生活的價值與意義,更能從平凡的生活小事中發現生活的豐富與美麗,寫出「見人之所未見」的獨特感悟。
比如,一位在醫院陪病人的小姑娘,誤把透過殘窗斜落在過道上的一方月光,當成了白手絹,彎腰拾了一下。這么件小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卑微得不能再卑微;小姑娘不被人看見則罷,被人看見恐怕只有尷尬的份兒。假如你目睹這一場景,會涌現什麼樣的感想呢?恐怕會投去鄙夷的一瞥吧。這能當作寫作素材嗎?這能寫出什麼「生活告訴我」嗎?
作家鮑爾吉·原野剛巧在醫院為父親陪床,目睹這一幕後,他沒有嘲笑小姑娘,而是覺得:「這一舉動充滿生機。小姑娘也是病人的家屬,我不知她的病人在床上煎熬著怎樣的痛苦,但她的心裡仍裝著美,不然不會把月光誤作手帕。」作家感傷自己在小姑娘之前已將樓道走過幾遍,卻對周遭懵然無動於衷,反問自己:為何不能像小姑娘一樣空靈?許多年後,作家寫出了美文《月光手帕》,啟迪讀者:世俗的眼光使我們失去了多少美的發現,給我們造成多少無法彌補的遺憾!學習鮑吉爾·原野,發掘並表現生活的美吧。★話題五:學會生存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的報告《學習:財富蘊藏其中》中有一段話:教育應圍繞四種基本學習加以安排,可以說,這四種學習將是每個人一生中的知識支柱:學會認知,即獲取理解的手段;學會做事,以便能夠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產生影響;學會共同生活,以便與他人一道參加各種活動並在這些活動中進行合作;學會生存,這是前三種學習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新的教育概念應該使每一個人都能發現、發揮和加強自己的創造潛力,也應有助於挖掘出蘊藏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財富。也就是說要使人們學會生存。
請以「學會生存」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這個話題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與個人、社會、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同時也有著廣闊的寫作空間。構思時要認識到「學會生存」早已從鑽木取火、人與自然的直接搏鬥中走出來,演變為更為復雜的求立足、求發展的方式,應賦予文章以鮮明的時代特色,立意上體現出積極的價值取向。
話題作文寫法靈活,可記敘,可議論。記敘時除交代清事件的過程外,還要從材料中挖掘出一點內涵,最好有畫龍點睛之筆。可以採用對話體、日記體、故事集錦式等來增強作文的生動性;如果不寫個人的生活經歷,可運用借物喻人或擬人化的手法。議論文可採用層進式的結構,按「為什麼要學會生存——怎樣學會生存——學會生存對未來發展的意義」這一思路展開,可以對民族歷史的程加以觀照,也可關注個體自身的發展。
❼ 實時熱點作文素材附帶評說
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覺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覺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選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立意分析】
寫作指導:表層含義: 「向上看」即仰視或抬頭,「向下看」即俯視或低頭;「在下面」即位置在下面,「在上面」即位置在上面。
深層含義:「向上看」可以理解為「目標遠大」「積極的人生態度」,「在下面」可以理解為「看到不足和差距」,從而有一種向上的動力。「向上看」也可以理解為「目標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在下面」可以理解為「很渺小」,從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深層含義:「向下看」可以理解為「關注那些生活艱難卻不失信心和勇氣的人們」,「在上面」可以理解為「自己還是幸福的」,從而獲得信心和勇氣。
「向下看」可以理解為「只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上面」也可以理解為「自負、高高在上」,從而止步不前。
其次選擇角度,鮮明立意。
可以選擇第一句立意,可以選擇第二句立意,也可以二者兼之立意,最後,要注意文題有寫議論文的明確要求。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揚長避短」有三層解釋:第一層解釋,發揮自己的長處,迴避自己的短處;第二層解釋,宣揚別人的長處,迴避別人的短處;第三層解釋,善於學習使自己擅長的技能更長,避開自己的短處。這三層解釋包含了應用、交流和學習等方面的道理。
請根據以上材料,選取其中一層解釋,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例文】
揚長避短,成就人生
當今社會無論我們做任何事,在辛勤付出的同時,更需要對客觀事實的了解,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自我,實現人生的價值。
兔子是短跑冠軍不會游泳,這是由它先天條件決定的,即使再努力地學習也不會成功。兔子發展短跑的特長,不去學習游泳,打洞之類的薄弱項目,才能在優勢項目中立於不敗之地。否則,游泳沒學會卻把短跑給忘了,那又該怎麼辦?
所以說,發揚長處,避開短處,才是成功的硬道理。
聰明的人懂得揚長避短。從《三國演義》到《雍正王朝》再到《長征》,唐國強在觀眾心目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今年,憑借在《長征》中的出色表演,唐國強得到了「美菱杯」觀眾最喜愛的中央電視台黃金時間電視劇演員金獎,使他的演藝事業達到了又一個頂峰。 有觀眾問唐國強有沒有信心演好《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張大民,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自己演不了,並說還有一些角色也演不好,比如說魯智深等。因為每個演員由於外型、氣質等天生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雖然大家都在嘗試突破自己,但不是任何角色都能夠勝任,聰明的人懂得去揚長避短。
在團隊合作中懂得揚長避短。在現代的許多公司和企業中,都流傳著這樣一個「長板和短板」的理論。在一個公司中肯定會有地域優勢、市場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管理優勢等諸多優勢中的其一或全部,這就是「優勢」,也就是所謂的「長板」。不具備的就算「短板」。
每個公司都是「長板」和「短板」的組合,只有將「長板」和「短板」互補,發揮「長板」的優勢,彌補「短板」的不足,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由此可見,揚長避短是成功的一項重要因素。
的確,縱古觀今,揚長避短成就人生的人和事比比皆是。春秋時期,田忌通過用下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上等馬對中等馬的方式來彌補自身馬匹的不足,從而贏得勝利;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錢仲書,雖然年輕的時候數學不及格,但是清華大學還是破格錄取之,終在文學方面成為一代大師;抗戰時期,中國中央放棄走蘇聯紅軍「城市包圍農村」的老路,毅然決定發揮自身優勢「以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一位名人曾經說過:「人必須悅納自己,揚長避短,不斷前進」。一個成功的人,他一定懂得發揚自己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他能夠發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長點,揚長避短,腳踏實地朝著人生的最高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