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一本好書,一盞明燈」為話題的兩篇不同體裁的800字作文哦
1.從下列兩題中任選一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⑴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是風華下正茂的中學生。
校園里我們生機勃勃;校園外,我們熱情奔放……
以「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為題作文。
⑵以「「我的視線」為題作文。(上海市)
2. 題目:青春作伴好飛翔
選擇你最擅長的文體,結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發你最真實的情感,表達你最想道出的見解。(長春市)
3. 題目:你准備好了嗎(山西省)
4. 以《與好書交談》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議論文。[市區考生答] (山東省臨沂市)
5.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縣(市)考生答](山東省臨沂市)
(1)請以《多彩的校園生活》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2)請以《讀書真好》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議論文。
6.以「我喜愛的一句名言」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山東省威海市)
7. 題目:風雨過後是彩虹(湖北省恩施市)
8.題目:我與夥伴(湖南省株洲市)
9.題目:責 任(福建省泉州市)
10. 請以「因為有你而精彩」為題目寫一篇作文,其中的「你」可以指人,指物,也可以指事。(廣西柳州市、北海市)
11.我們這個世界既需要參天的大樹,也需要無名的小草。你也許不是最美麗,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千古,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里最好的一個。是的,每個人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請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愛好、理想,發揮自己的聯想和想像,以「我是最好的一個」為題,寫一篇不少於 500字的文章,文章可以寫今天的你,也可以面向未來寫理想中的你。親愛的同學,請你敞開心扉,大膽地寫出你心目中「最好的自己」。(貴州省銅仁地區)
12.題目:我的同桌(四川省廣安市)
13.題目: 需要我(北京市)
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詞語,使題目完整。
14.題目:我的 (吉林省)
在題目的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詞(如心願、樂園、最愛、財富、老師、未來、座右銘、
課餘生活等等),使題目完整。
15.題目:講給 的事兒(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遼寧省大連市)
16. 以《 給我帶來的歡樂》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要求:(1)先將題目補充完整。橫線上可填「讀報」、「郊遊」、「聽音樂」、「踢足球」……
(2)以記敘為主,也要有適當的抒情、議論。[市區考生答](山東省臨沂市)
17.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每一次的成功,每一次的進步,都是生命的閃光。這些成功與進步是與老師、家長、同學、朋友的誇獎分不開的。現在請你以「 跨我 」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寫前要在橫線上填寫下恰當的詞,構成一個完整的題目。當然,你也可以以「誇獎」為話題,自擬題目,暢所欲言,但自擬的題目中必須含有「誇獎」兩字。(山東省寧德市)
18.題目:我渴望 (江蘇省宿遷市)
19.不管是生活在喧鬧的都市,還是在寧靜的鄉村,每個人對大自然都會懷有濃濃的依戀之情。某一次走進自然的行動,會給你留下難忘的記憶:也許是觀賞萬頃碧波,也許是留意田間小路,也許是 仰望當空皓月,也許是諦聽枝頭蟬鳴……自然的美妙讓你流連忘返,心醉神迷。
請以「 讓我陶醉」為題,寫一篇文章。(江蘇省鹽城市)
20.作為中學生,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我們擁有知道,擁有青春,擁有激情,然而有時我們又會埋怨命運不公,感嘆生活太累。其實,豐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們珍惜的有許多許多……
請以「珍惜所擁有的 」為題,寫一篇文章。
提示: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作。題目的橫線上可填「青春、健康、親情、幸福、榮譽」等詞語。(安徽省)
21.親愛的同學,當你還在牙牙學語時,你的小腦瓜里已裝滿了小問號,它們會一個個冒出來:天為什麼這么藍?草為什麼這么綠?冬天裡小狗沒有衣服會冷嗎?……你也就在這一個個的問號中漸漸地長大。
問號里有困惑,也有發現;問號里有淚水,也有笑聲。
問號把人類從荒蠻帶向文明,問號把人類
⑵ 閱讀是一盞明燈作文
味,又或者找來《餘光中詩選》,洗刷一下呆滯的腦袋,甚至
是博益的「書仔」也會內合胃口的。總而言容之,正是「於書無所不讀
,凡物皆有可觀」。
人生與書本,書本與人生,兩者對愛讀書之人來說,是分不開
的一回事。人與書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因人的精神食糧可反映出
他的內心世界。試問一個有氣質的讀書人又怎會沉醉於淺薄晦澀的
書中呢?怎麼樣的人,便會看怎麼樣的書;相對地,看怎麼樣的書
,便會成為怎麼樣的人。這或許不是個定律,但也有它的道理。今
日,在這種繁忙的工業社會里,人要是沒有一點文學修養做底子,
一味追求時髦和偏向物質的享受,張口閉口都是錢,南來北去都是
房子、股票,問他莎士比亞是何人也?則瞠目結舌。這種滿身銅臭
的人,充其量只是語言無味,而且可憎的「空心一族」而已。
古詩人言:「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修養精湛,表現在外
自是雍容的氣度,出俗的談吐,臉上洋溢的亦是灼人的光華(用「
靈氣逼人」一句不算誇張吧?)還記得
⑶ 作文《書,人生路上的一盞燈》怎麼寫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從古至今,讀書無不被人們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所推崇。縱觀古今中外,但凡有所追求、有所造詣者,無不把讀書作為求知解惑、實現人生理想的一種工具。俗話說的好:「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在一些人看來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之寶,終生與書為伴,形影不離。
我也算是一位愛讀書之人,從小至今,我家的藏書逐年增多,原本略顯空曠的書房,如今已是滿滿當當,除了有那麼點可以落腳的地方外,其餘地方全是書。古典的、現代的、文學的、勵志的、哲理的、歷史的......大大小小、花花綠綠,幾乎什麼類型的書都有,我估摸著不下幾千本。擁有這么多的書,用我老婆的一句話說:「你真是個『書痴』。」我讀書與人不同,我喜歡早中晚閱讀,每天堅持早起半小時,中午少休息半小時,晚上晚睡半小時。如果哪一天有事實在不能讀書,我會利用節假日或其他時間補上,絕不會就此掛空擋。每次讀書我都會拿支筆拿個本,以便及時把書中經典的語句或是讀書過程中瞬間產生的靈感記錄下來。
我的讀書生活,雖然完全沒有像有些人那樣達到痴的地步,但我對書是相當愛惜的,讀書也是相當的投入。無論新書舊書,我都要仔細翻頁、妥善保存,讀書時我會找一個沒人打擾安靜的地方細細品味。值得提及和令我欣慰的是,通過多年來堅持不懈的讀書,雖然付出了一些心血,但收獲頗豐,不僅使我學到了許多科學文化知識,升華了我的思想,拓寬了人生視野,豐富了我的精神文化生活,愉悅了身心,凈化了的心靈,提升了我的境界,還使我在讀書學習中生發許多的靈感和感悟,寫下了一些文章並逐漸的發表,這對一些人來說或許無足輕重,甚或是沒有任何意義,但對我而言卻意義非凡,有著另一番解讀。
人的一生大多數知識都來源於書本。不曾想,如果人類對萬事萬物的認知無法用語言表達,沒有形成可供後人借鑒和傳承的東西,或是人類有了語言沒有發明書,恐怕我們和其它動物一樣沒有什麼區別。然而,世界就是如此的奇妙,唯獨人這種有別於其它動物的物種發明了語言和文字,發明了可以記載和傳承歷史的書籍,使得人類成為動物界的極品,使得世界才有了今天豐富多彩。
有人說,書籍是天才留給我們的精神養料。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是因為有了書,才使得人們原本並不聰明的大腦有了新的認知,變得愈發的聰慧。正是因為有了書,人類的一切活動才有了可供參考的依照和遵循,才有了不斷實踐、探索的動力之源。如今,人類在科學文化的理論指導下使得科技、教育、衛生、農業等領域得到了巨大發展,尤其是在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21世紀到來的今天,網路的興起和普及,電子書籍的出現,更是為我們打開一扇洞察世界的窗,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但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傳統的紙質書籍還是時尚的電子書籍,都是承載和傳承千年文化的重要載體,都是引領我們探索前行的文化使者,書就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
⑷ 讀書伴我成長作文結尾
我的老師也將讀書作為一項重要作業經常布置,到目前為止,我寫的讀版書感想已經有權上千篇,通過大量的讀書,我積累了很多的好詞好句,學到了很多好的寫作方法,還學會了積極樂觀地學習和生活。書像我的好朋友,給我帶來快樂,陪伴我成長!
作文,是一個詞語,意思有兩種,其一是撰寫文章,其二是指學生的寫作練習。
基本解釋
1.撰寫文章。
2.指學生的寫作練習。
分解解釋
作 zuò
起,興起,現在起:振作。槍聲大作。
從事,做工:工作。作息。作業。
舉行,進行:作別(分別)。作亂。作案。作戰。作報告。
干出,做出,表現出,製造出:作惡(?)。作弊。作梗。作祟。作態。作色。作為。作難。作姦犯科(為非作歹,觸犯法令)。
當成,充當:作罷。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觀(人家交戰,自己站在營壘上看,喻坐觀別人成敗)。
創造:創作。寫作。作曲。作者。
文藝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
同「做」。
舊時手工業製造加工的場所:作坊。
從事某種活動:作揖。作弄。作死。
⑸ 求一篇600~650字的作文,題目為《書是一盞明燈》
書是一盞明燈
書籍就像黑夜裡的一盞明燈,能給我們指明前進的道路;書籍就像飢餓中的一份美食,能讓我們精神振奮的工作。
「閱讀讓生活充實」,在不同的心境下,可以選擇翻閱情調各異的文章。悠閑時不妨欣賞一些清雅脫俗的小品或散文,剛烈時也可朗讀幾首豪情奔放的詩詞,再不然,在閱讀了一大堆西方的名著之餘,也不妨順手拈來一本《張愛玲小說集》,嘗嘗傾城之戀的滋味,又或者找來《餘光中詩選》,洗刷一下呆滯的腦袋,甚至是博益的「書仔」也會合胃口的。總而言之,正是「於書無所不讀,凡物皆有可觀」。
人生與書本,書本與人生,兩者對愛讀書之人來說,是分不開的一回事。人與書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因人的精神食糧可反映出他的內心世界。試問一個有氣質的讀書人又怎會沉醉於淺薄晦澀的書中呢?怎麼樣的人,便會看怎麼樣的書;相對地,看怎麼樣的書,便會成為怎麼樣的人。這或許不是個定律,但也有它的道理。今日,在這種繁忙的工業社會里,人要是沒有一點文學修養做底子,一味追求時髦和偏向物質的享受,張口閉口都是錢,南來北去都是房子、股票,問他莎士比亞是何人也?則瞠目結舌。這種滿身銅臭的人,充其量只是語言無味,而且可憎的「空心一族」而已。
古詩人言:「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修養精湛,表現在外自是雍容的氣度,出俗的談吐,臉上洋溢的亦是灼人的光華(用「靈氣逼人」一句不算誇張吧?)還記得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說:「一個人到了四十歲以後,就應該為自己的臉負責。」
為什麼有的人上了年紀,雖然是頭皤齒豁,滿臉布滿歲月滄桑,但在那填滿生命中的悲酸欣喜的容顏,卻是一派安然,慈祥和無邊的篤定?但有一些卻又是一副猥瑣不堪的容顏?這無他,日日端為衣食謀,卻不知多讀讀書,充實充實自己,因此離開學校的日子愈久,就愈是語言無味,愈是面目可憎了。相對地,書鄉浸淫日久,則胸次玲瓏、見識廣闊,自然語言有味,氣質高雅,此即「書卷氣」之謂也!固然,我們不必強調中國古代名文人黃山谷說的:「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但如果窮年累月,一襟風塵,滿面煙火,人就真的是俗不可耐的。
書讓你走人生路途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繽紛;書讓你在浩瀚海洋中盡情暢游;書點燃希望,讓你在無窮無盡的人生漫漫路上永遠不會迷失方向,一直像帆一樣將你這只小船送道路的終極。
⑹ 《什麼是一盞明燈》作文
理想,是一盞明燈
讀完這本書,那些胸懷大志、發憤圖強的仁人志士、英雄先烈、專家學者、時代楷模的故事,使我真正懂得了理想的意義:理想是一盞明燈,它照亮我們前行的方向;理想是一艘航船,它載著我們駛向幸福的彼岸。
鄧亞萍,身高只有150厘米,她曾激勵自己「小個子也有大作為」,並樹立了「玩命訓練,為國爭光」的遠大理想。後來,她獲得了150多枚國內外重大比賽的獎牌,也是唯一蟬聯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女雙冠軍,並獲得4枚奧運金牌的運動員。她成功的經驗是:「我不比別人聰明,但我能管住自己。我一旦設定了目標,就絕不輕易放棄。」我的個子也小,我也要像鄧亞萍一樣,一定要有大作為。我喜歡讀書寫作,喜歡跳舞,喜歡彈鋼琴,在今後的學習和訓練中,要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去奮斗,絕不輕言放棄。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中國農業科學家。20世紀60年代,袁隆平親眼看見人民生活水平很差,甚至有人餓死在路邊,於是暗暗發誓:「我一定要想出辦法來,絕不能再讓中國的老百姓挨餓了!」後來,他艱苦探索,反復試驗,終於成功地研究出「雜交水稻」這一水稻的新品種。他的研究成果獲得了我國迄今為止唯一的國家特等發明獎。他這種朝著自己理想奮斗的精神,不也正鼓勵著我們少年一代嗎?
我們少年兒童正處在人生的黃金時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在這盞明燈的指引下努力學習,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關愛是一盞明燈沙發回目錄
2016-09-11 15:39 | 作者:經典1
關愛是一盞明燈,照亮人們前進的道路;關愛就像一把火,溫暖著人們的心房;關愛是一艘小船,帶到我們愛的彼岸。
隨著關愛的腳步,讓我輕輕的打開記憶的閘門。
那天,我和媽媽去姑媽家做客。突然,天空烏雲密布,下了傾盆大雨;雷公電閃雷鳴敲鑼打鼓,老天爺裹上了一身黑衣。我們心一驚,急忙告辭。因為我家的棉被還在小區的洋樓屋頂上曬著太陽呢!看來要變成落湯雞了。那位天使姐姐幫幫我呀?『雨呀,慢點下吧!』
我正想著,嘿!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黃豆般大小的雨點徐徐落下。「被子沒救了」!我失望的說。媽媽沒說話,我想可能是她也沒辦法吧!這可咋辦呀?不久,我們終於到家了。我三步並作兩步跑回我家,我那時的速度還可以與劉翔相比了。我匆匆忙忙回到了家,屋頂的門打開了,今天小區沒有其他人的棉被在曬太陽呀!為什麼門打開了呢?嘿,不管了,我走進去拿棉被,咦?棉被不見了,到哪去了?我感到疑惑。
事情原來如此:剛好,巡邏的保安見天突然變臉了,保安又看見了我家棉被沒收。他就以最快的速度跑上樓頂幫我們收了棉被,幸好,他一進屋。「嘩啦,嘩啦…」的雨聲響起來。
我想:雖然保安幫助我們收棉被只是舉手之勞而已。但是擁有關愛別。我也要把關愛傳遞與他人,讓世界充滿關愛,讓關愛造福人類吧!
關愛是一盞明燈,永遠照亮人間!
希望本文什麼是一盞明燈作文(共10篇)能解決您的問題。請記住我們的網址:www.ishuo.cn
母愛是一盞明燈板凳回目錄
2016-09-11 15:41 | 作者:經典2
母愛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心;母愛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母愛是一盞明燈,引領我們走向成功。
那是一個夜晚,北風怒號,街上空空的,只有她,在那個角落中發抖,究竟要不要回去?
就在那之前,她與母親吵架了,她一氣之下,跑出了屋子。直到現在,她又餓又冷。但,回去的念頭還只是若隱若現。
她的母親,為她到處奔波,而只換來一場吵架。她的眼淚都要哭幹了,而她那不懂事的女兒卻還在與她斗氣。
不行,我要回去。這個念頭在她心中升起。她走向了她那熟悉的房子,房子里燈光通明,像是迎接她的歸來。房子的正中央,坐著她那可敬的母親。
「媽——」她用抖動的聲音喊道。母親驚異地轉過頭來。
母親的臉是那麼蒼白,她不禁哭出聲來,母親用她那溫暖的大手,撫摸著她的腦袋。
母愛如一盞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母愛如盞燈,對我們的愛永恆不滅;母愛如一盞燈……
你看,她是幸福的,當然,我也是幸福的。
我的母愛也是一盞燈,把我從黑暗中指引出來。
我傷心和時候,是母親的燈把我帶離憂傷;我憤怒的時候,是母親的燈把我引走怒火;我快樂,是因為有母親的燈。
母愛猶如一盞燈……
⑺ 以「一本好書,一盞明燈」為話題寫作
一本好書就如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作為名人,肯定有他一生鍾情的一本書。那本書可以是他學術的延伸,也可以是他的助手。那本書,已經不是他作為學養的需求了,因為他讀的書已經太多,歲月都在書中浸泡著。一半是生活,一半是書籍。書的靈魂會圍著他的生活打轉。深圳的名人亦不例外。
胡經之:
朱老的《談美》讓我受益終生
胡經之先生是國內美學界的著名學者,八十年代初深大籌建之時即來到深圳,對深圳的高等教育作出了莫大的貢獻。生於江南的書香家庭、19歲即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的胡經之先生,在大半個世紀以來讀的書可謂汗牛充棟,而對他影響至深的書是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的《談美》。
「朱先生的書告訴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人看待事物至少有三種態度:第一是實用的,第二是科學的,第三是美感的。美學研究的就是第三種態度。」胡經之從小在太湖邊上讀書,蘇州園林和自然風光的美景早已深入骨髓,朱先生的理論好比一把火炬,讓他獲得了重觀世界的一道路徑。中學畢業後,胡經之懷著對朱先生的仰慕之情考入了北京大學,並在進入學校第一年的春節上門去拜訪了朱先生,從此開始了三十多年的深厚友誼。
朱老這本書除了是胡經之先生的美學啟蒙以外,更是胡經之先生的學術起點。「朱老書中很多觀點我都同意,除了一點,他認為大自然本身沒有美醜可談,美與不美在於個人主觀意願。但我認為,世界上本來就有美醜,能否感受到美取決於個人的美學修養和眼光。大學時我以這個問題作為研究的主要方向。當時我的觀點是和宗白華先生一致的,我們三人經常就美醜的問題進行爭辯。」但除此之外,對朱先生思想的汲取讓胡經之先生的學術如虎添翼,後來胡經之的著作《文藝美學》便是在朱先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現在我還常常翻閱這本書,我的學術研究是成長在朱先生的肥沃土壤之上的,但我使用的只是一部分,後人將在這座富礦中繼續挖掘到無窮無盡的寶藏。」
王石:
在湯因比的思想中汲取營養
提起深圳地產,「萬科」的名字無論如何都繞不過;而談起萬科,總有一個名字在熠熠閃光——「王石」。這位身兼地產大亨、登山能手、廣告代言人、作家於一體的人如今已成為深圳最有名的企業家。當不少經濟學、管理學學生向他請教該如何選擇管理書籍時,他給你的回答肯定會讓你瞠目結舌——他的態度是「基本上不看」。而他向人推薦得最多的一本書是湯因比的《歷史研究》。
王石這些年經常重讀的書籍不是很多,湯因比的《歷史研究》是其中的一部。二十年前,王石購得《歷史研究》簡寫本的中冊和下冊,「如獲至寶」,盡管很不好讀,他還是用八個月時間通讀了一遍。因為歷史是分段講的,所以缺少上冊並不影響閱讀,但王石在再三閱讀已有的兩冊的同時,一直沒有停止過尋找那本上冊。幾年後,湯因比的著作在中國大量印行,王石一下子買了二十套《歷史研究》,送給朋友。王石坦言這是一本使他「世界觀改變的讀物」,「每次讀都會使自己在人生觀、價值觀上得到新的啟發」。
1988年,當萬科股份制改造的時候,面對突如其來的財富,他並沒有把它們據為己有,原因簡單得令人驚訝:「我看的那些書使得我不喜歡暴發戶的形象。你讀的書對你的影響是很大的。到現在我對財富的態度依然是這樣。」
楊爭光:
契訶夫的小說讓人受益無窮
著名作家、深圳市文聯副主席楊爭光告訴記者說,契訶夫是他反復閱讀的作家,契訶夫的作品充滿智慧又非常有趣。契訶夫沒有大部頭的長篇巨作,作品短篇居多,還寫過許多劇本,像《萬尼亞舅舅》、《櫻桃園》、《三姊妹》等等,相較於他寫的戲劇,楊爭光更喜歡他的小說。在大學期間楊爭光開始接觸契訶夫的作品,朋友送給他一套契訶夫的小說集,楊爭光經常看,每次看都有新的感受。契訶夫的小說讀起來很通暢,將小說創作的技巧駕馭得非常嫻熟,閱讀時給人一種寫小說似乎很容易的錯覺,其實小說寫作是很辛苦的。契訶夫具有經典作家的所有特徵,常看常新,永不過時。
楊爭光欣賞一句格言:「讀書窮理,識趣為先」。契訶夫展現了小說之趣,藝術之趣。他的小說毫無嚇人的高深,而是寫得很平常,很有趣。比如小說《草原》中的自然景色,寫得很有趣味,草原的風景傳達出了自然景觀的精神和時間變化的意義。小說是有趣的藝術,把小說之趣寫出來並在看似不經意之間傳達給讀者,讓他們感覺到會意之美,契訶夫是這方面的高手。
楊爭光有一個習慣,對於喜歡的作家作品,過段時間就要拿出來翻翻,即使不重讀也要瀏覽一下,契訶夫就是他常翻的作家。
⑻ 一本好書是一盞明燈作文300字
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枉凝眉》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後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挨打後,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葯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通過賈寶玉的眼睛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美人.這么一個柔弱的女子,無視世俗的傳統規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經受了無數摧殘之後,生命盡頭到來之際,封建社會的猙獰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隕.看過《紅樓夢》,我們不會忘記黛玉臨死前的那個場景,病危之際,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肯幫.為避免晦氣,賈母把寶玉的婚事也轉到別處去辦理.一面是成親的喜慶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無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誦.什麼地方有一個干凈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麼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現在所處的現實社會都是污濁不堪的,我要找一個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我們為之揪心,為之憤懣,一對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鎖之下生離死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樣在寶玉的婚慶鑼鼓聲中離開了人世
⑼ 我最喜歡的書作文的好開頭和好結尾
好書伴我成長
趙妮妮
書像是一盞明燈,指引我在黑暗中前進.
書像是一塊麵包,讓我在飢餓時充飢.
書像是一把鑰匙,幫我打開智慧的大門.
每一本好書,我都把它們當成寶貝,看作好友.在每一個安詳寧靜的夜晚,與好書坐膝長談.
今年暑假裡,我在老師的推薦下閱讀了不少好書,其中印象讓我最深刻的是《草環》.故事講述了:一個鄉村女孩,名叫草環,她的家境貧窮,父母靠著賣茶葉蛋維生.在好心的盧院長的幫助下,草環上了幼兒園.幼兒園里的小朋友家境都很富裕,他們紛紛嘲笑草環是個鄉下來的小孩,家裡還沒錢.在眾多嘲笑的眼神中,有一個人,一直在靜靜地看著草環.他就是皮卡,皮卡是個特別的孩子,他的思想總比一般的孩子不同.皮卡討厭那些嘲笑草環的人,因為皮卡自己就是鄉下來的孩子,嘲笑草環的人,就是嘲笑自己的人.
在課堂上,老師總是特別關注草環,他問草環1+2等於幾.草環竟然不知道,大家對草環,開始了再度的嘲笑.在這時,皮卡就會說自己也不知道這些算數等於幾.這好像是在幫草環的舉動,那是因為皮卡的算數一直很好.沒理由不知道.在午夜11到12點的時候,草環總是睡不著,她就會幫同學把鞋子擺好,老師知道後,不知說了多少回「不用」.但草環一直把這當成自己的工作,每天都要完成.一天,盧院長來聽課,當老師再問草環算數的時候.草環還是吞吞吐吐.可奇怪的是,只要在數字後面加上茶葉蛋,就算數高難度的算數,草環也對答如流.
皮卡和草環成了最好的朋友,但是他們誰也不知道,這些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草環家裡的經濟出現了狀況,她不得不退學.在那以後,他倆再也沒有見面.就在那一天,皮卡在超市門口看見了草環,她穿的已沒有往日那麼整潔,頭發也亂糟糟的.她在和她的父母撿易拉罐.從此,皮卡一直猛喝汽水,直到喝不下了,才肯罷休,等撒了尿之後,繼續喝.為的就是幫草環存易拉罐.皮卡不想不直接給草環,總是躲在大樹下,一個一個從樹後扔給草環.就在那一天,皮卡被草環發現了.往後草環再也沒有在那條街出現過.不過皮卡依然在猛喝汽水.希望有一天,草環再出現,可以把易拉罐給她.
這是一本充滿了童真和友誼的書,書中的皮卡和草環,雖然再也沒有見面,但他們的友誼是堅不可摧的.這本書的作者曹文軒沒有用多少優美的辭藻來描繪,卻傳遞了最真實的感情.讓人深陷在此情景之中.
書,是良葯,善讀之可以醫愚;書,是金鑰匙,開啟智慧的門;書,是鋪路石,為了成功而作出基墊……
好書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