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作文素材馮驥才

作文素材馮驥才

發布時間:2020-12-23 18:41:25

1. 馮驥才的有關素材及適用的作文立意

你,在「彈性」相對較高又容易獲高分的作文上痛失得分「陣地」...

2.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2012年3月8日,著名作家馮驥才在全國政協分組討論會上說了兩段引起關注的話:


範文一:財富
對於人口稀少、資源豐富、地域廣闊,又是高福利的澳大利亞來說,人們都普遍認為擁有精神上的財富比擁有物質上的財富——金錢更重要。其實,對於我們來說,文化與物質同等重要。
如果一個人的口袋豐盈,但缺少文化知識,那麼他留在世界上的僅是一個空虛的軀殼.因為擁有精明的頭腦,一些商人雖不曾受過教育,但也可以憑著上帝賜予他們的天賦而腰纏萬貫,以致有些人前一秒鍾還在街邊擺著報紙攤,後一秒鍾卻可以因為某一種機遇幸運地成為暴發戶。可是,擁有物質財富的人,即使他們可以利用金錢使自己的生活條件變得更好,但這些也只是表面的,他們的內心世界依然是空虛的,空虛是他們寂寞,空虛使得他們無法在文化人的談話中插上一句話,空虛使得他們最後被這個文化需求日益增長的世界所拋棄。
如果一個人的知識面廣,但缺少金錢作為物質載體,那麼他一輩子會被圈在默默無聞的地帶中。美國新選總統奧巴馬出生在一個平民家庭,身為黑人的他知道,只有自己充實了文化知識,才不會被強大的美國社會所淘汰。通過在哈佛商學院的學習,奧巴馬精通經濟學領域的知識,這為他今天登上總統寶座奠定了基礎,但試想,美國總統選舉在很大程度上實際上是一種金錢游戲,平民家庭出身的他如何支付這一筆天價的支出,可以說,沒有大財閥、大財團作為奧巴馬的物質後盾,奧巴馬或許今天只是一個平凡的經濟學家罷了。所以一個人只是單純地擁有文化知識而沒有物質基礎,那麼他大多數時候只能淹沒在茫茫人海中,更不用說為自己的民族、國家做貢獻了。
一個人只有同時擁有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那麼他才算擁有健全的人生。一些商人覺悟到自己僅擁有金錢是不夠的,他們往往就會通過就讀MBA等課程了來不斷增值、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文化知識的人運用自己既的知識去創造財富......其實不管是哪一類人,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對於他們一樣重要,只有同時擁有兩者,才會使自己不斷適應全面發展的社會,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我們要努力的使自己的 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不斷地豐厚,培養出自己兩者兼備的健全人生。
範文二:別只背著金錢上路
財富,從狹義上講,是以金錢為衡量標準的。可我以為,財富不僅僅包括金錢,更多的是健康、幸福、朋友、愛情、生命、自由等更有價值的東西。有很多人抱怨自己錢財之少,看不到自己所擁有的。曾看過一則材料:一位女孩向智者訴說自己的不幸與貧窮,並尋求獲得財富的途徑.智者問她:「我用一萬元換你的一根手指,你願意嗎?」女孩回答不願意。智者又問:」我用十萬元換你的一條手臂,你願意嗎?」女孩還是回答不願意。智者再提出用百萬元換她的青春甚至生命,女孩就更不願意了。於是智者對她說:」孩子,你根本不窮呀,因為你已經擁有了超過百萬的財富了。」
現今有太多太多的人只看見金錢,而為金錢不惜一切,淪為金錢的奴隸,卻不知道親人、朋友、誠信甚至自由等,都是金錢無法買來的財富,而且這是只屬於自己而別人無法奪走的最寶貴的財富。
當拜金主義成為主流,當人與人之間充滿利益的紛爭,還有多少人能堅守心靈最後的一片凈土,保護自己最後一筆財富?
一個個落馬的貪官都痛哭流涕,悔恨自己的過失,他們利用手中的職權獲取大量金錢,卻失去了人的本性。他們受了贓款,就會變得焦躁,整天提心吊膽,不再相信任何人,於是,他們失去了健康、親人、朋友,更失去了良心。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短短四句,便概括了人生最寶貴的三樣東西,卻沒有金錢的影子。
真正的有識之士的眼中,金錢永遠是次要的。雖說算不上視金錢如糞土,卻也從不視金錢如第二生命。陶淵明的「不為五斗小米而折腰」,李白的不「摧眉折腰事權貴」,都表現了仁人志士對真正財富的追求;他們嚮往的,是光明/自由,並為此而努力。
金錢,太重太重!何不把它放下,背起更有價值而又不累人的財富上路呢?
範文三:並行不悖
公元前1世紀,發生於希臘半島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吃苦耐勞、紀律嚴整的斯巴達人攻克雅典城後,在巨大的財富面前迅速腐化墮落,最終被雅典人打敗。從此,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在社會生活中輕重先後的爭論成為一個永恆的話題。
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物質財富得到了很大積累,但精神財富的滯後日益凸顯。有些人為了金錢不擇手段,卑劣而齷齪;有些人為了面子攀比擺闊,盲目而空虛;甚至有些領導幹部為了物質享受,忘記了公僕職責,濫用權力。正確處理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之間的關系,必要而迫切。
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孰輕孰重?孰先孰後?《論語》中有句話恰可以用來描述二者之間的關系,為「道並行而不悖」。二者應協調發展,任何一方均不應偏廢,精神貧乏下的物質豐富和物質貧乏下的精神豐富,都是不穩定的,且不符合人性發展的要求。
精神貧乏下的物質豐富,容易使人們淪為物質的奴隸。缺乏精神上的寄託和追求,物質便成為衡量成功的唯一標准,人們為物質而喜,為物質而憂,甚至為了追求物質享受不擇手段,人最終被物質束縛和擺布。人之所以創造物質財富,本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但當物質成了唯一追求,物質便反過來成了人的主人,人反而成了奴隸,這正是馬克思所提到的「異化」。避免物質財富的「異化」,需要豐富精神生活,有了精神這筆財富,物質才能夠真正成為財富而非累贅。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
物質貧乏下的精神追求,是十分脆弱的。有一種錯誤觀點,認為精神財富是人的終極價值,有了精神生活,物質財富可以不要。這是片面的,建立在貧窮之上的精神追求,一旦遇到更大物質財富的誘惑,往往會崩潰。素有高尚、勤儉、勇敢等美稱的斯巴達人,在雅典城的財富面前轉而墮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常常有人懷念說我國改革開放之前國人的道德水平普遍比現在高,殊不知,那種「道德」是經不住市場經濟考驗的。建立在物質貧乏之上的精神「財富」,是水中月和鏡中花,建立在物質豐富之上的精神財富,才是真正的財富。
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之前的正確關系,恰如一車之兩輪,並行向前,任何一方滯後導致二者之間差距超過一定程度,都將引起車之傾覆。必須協調平衡二者發展,使其保持在大致相當水平,才能支撐社會平穩可持續發展。

與作文素材馮驥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
© Arrange www.teachbao.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