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以「讀書」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這本書告訴我
俄國的高爾基曾經說過一句話:「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俗話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果你問我書中的知識怎麼學到,我便會鄭重其事地告訴你:「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快樂;這本書給了我許多知識;這本書,給我的童年留下抹不去的印象。這本書名叫《皮皮魯外傳》,你別看它的封皮兒不太漂亮,但這本書可是大名鼎鼎的「童話大王」鄭淵潔寫的。
這本書的封面上寫著:「寫給男孩看的書。」我想:「為什麼只能給男生看,而不能給女生看呢?
裡面的內容寫的出神入化,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皮皮魯在和大家說話時吹了一個牛,說他能坐二踢腿上天,夥伴們不相信,非要皮皮魯坐二踢腿上天。」看到這里,我就不敢往下看了,心裡對皮皮魯:「你這個傻皮皮魯,和人家開玩笑,何必開得那麼大的玩笑呢?如果你從天上掉下來,你媽媽有多傷心啊。」但是,我鼓足勇氣,要往下看下去:後來,皮皮魯坐著二踢腿飛到了地球快慢鍾表,皮皮魯把鍾表調成快,這下可闖了大禍,由於地球轉得很快,人們沉睡了,被轉暈了,沉睡在幻想中,開了一個「嗑瓜子運動會」「動物大聚會」……我想:「為什麼動物也會有聚會呢?」後來,皮皮魯又誤入三眼國,這時,皮皮魯才發現自己闖了大禍,才買了二踢腿飛回了「地球快慢鍾表」,把它調回慢,人們才清醒過來。我非常高興皮皮魯及時改正錯誤,救回大家。我懂得了不能惡作劇,不然會弄巧成拙。
書是山,它告訴我凝重;書是水,它告訴我柔情;書是雲,它告訴我變化。我非常喜歡書。
㈡ 以讀書為題寫一篇作文
我讀書
我快樂
我成長
兒時的我,在「鋤禾日當午,汗滴何下土」的詩歌聲中長大,每次端起書,看著那毫無生命的方塊字,我總是大喊沒意思。讀書是我最頭疼的事了。
漸漸長大了,我感到了知識的缺乏,每次作文,我都不知從何說起。爸爸、媽媽為我不喜歡讀書而煩惱,常常買許多書讓我閱讀。直到有一天,那天晚上,我們家裡開展成語比賽,該我說成語,媽媽說意思,我翻開成語詞典,說道:「金蟬脫殼(ké)。」剛一說完,爸爸、媽媽都鬨堂大笑,我感到奇怪,不知道他們笑什麼,媽媽看我一臉的驚詫,說:「自己看看拼音,到底讀什麼。」「噢!是『金蟬脫殼(qiào)』!」我恍然大悟。爸爸嚴肅的對我說:「以後要注意多讀書,那才能積累知識呀!」於是,我便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多讀書,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識。
從那以後,我真的喜歡上了讀書,因為書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當讀到安徒生的童話集——《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曾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命運做過祈禱;當我看到《狼牙山五壯士》時,我為狼牙山五壯士的悲壯流過眼淚;當我讀到《三國演義》時,我為諸葛亮的雄才大略欽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書的海洋中,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讀書能醫愚,讀書能治窮,讀書能療病,讀書能礪志,讀書能致遠,讀書能練達,讀書能聰慧,讀書能知道怎樣交友,怎樣識人,怎樣說話,怎樣做事,怎樣活著才身心健康,讀書能明白什麼樣地人生稱得上完美無憾。」是啊!讀書得好處無窮無盡。
現在,當我捧起《鋼鐵識怎樣煉成的》,深深融入到裡面時,我感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因為我擁有健康的身體,保爾雖然殘廢,但他那種不向命運低頭,堅強的毅志和頑強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讓我佩服。我對今後的學習、生活充滿了希望。我更愛讀書了。
讀《三國演義》、《水滸傳》可以讓我們對中國名著有所了解;看《十萬個為什麼》可以使我們的知識更加豐富;讀《作文大全》可以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就是看一些漫畫、搞笑之類的,也可以讓我們更加幽默,更加富有想像力。
讀書給了我知識,讀書給了我樂趣,讀書更給了我力量。
我讀書!讀書讓我知道了什麼是酸?什麼是甜?什麼是苦?什麼是辣?讀書讓我知道了怎麼為人處事?讀書給我的最大東西是:知識。它豐富了我的大腦,增長了我的見識。
你能說讀書不快樂嗎?
㈢ 以讀書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怎麼寫
最佳答案
讀書
燈,燈光依舊亮著,不能熄滅。幾只小蟲圍繞著燈光。對於那些小蟲來說,一切發出耀眼光芒的東西都是它們的理想樂園,也是它們的神明。簡單的崇拜,以致奮不顧身。如果可以我倒很想做一隻小小的飛蟲,每個夜間飛向最吸引我的某個光源。在那裡玩樂,在哪裡祈禱,在那裡奔向另一個世界。
從遙遠的夢幻回到現實,擺在我面前的還是堆積如山的資料與星羅滿布的習題。熬過今夜,就能從書中逃回到這個世界。在書海里漫遊,達到幻滅的程度,才能從書中抽出思緒,讓呆滯的大腦休息片刻。
我,我不明白。在現在這個年代,怎麼還能說只要讀好書,就會發財。這種想法讓我感覺好獃。難道只要讀好了書,就一定能發財嗎?那全世界的人都會去讀書的,我相信。
愛我的爸爸,疼我的媽媽,也不知道你們是不是真的對我好。我說了那麼多,你們都明白了嗎?我不是要反抗什麼,只是要你們看,我不滿的地方。別只是以自我為中心展開思想,你們認為的一切都是對的嗎?你們所想到的都是最好的嗎?別再互相爭吵,似乎和文革那會一樣,誰沒有心機,就會被鏟。難道不覺得累嗎?我覺得好累、好累……
我讀,我會讀書,會讀好書,但那不是被逼出來的,那樣會讓我感覺想吐,好想哭。我怕,怕什麼,怕老是背書,怕別人說我好白痴。你,你們,只會說「你要第一,沒第一也要上班裡前十名。制定好計劃,編排好劇本,我成為裡面的主角兒。我想告訴你,我就快要發羊顛瘋。
不是每個人都會讀書,讀書不厲害也不一定就會輸,我並不是想要說我會讀書不在乎。我只希望你們能夠清楚,我不是你們的玩偶,請別為我編織自己的人生。
㈣ 以讀書為題寫篇作文
愛讀書的人看到一本好書,就像是一個飢餓的人看到了美味的麵包一樣。書是讀書人的快樂之源,很多人把讀書當成一種享受,我也一樣。
在我剛牙牙學語時,媽媽就開始買來色彩繽紛的小圖畫書讀給我聽,什麼《賣火柴的小姑娘》《小紅帽和大灰狼》……我聽得津津有味,百聽不厭。對這些神奇的會變魔術的小故事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我終於認會了那可愛的26個拼音字母後,就迫不及待地翻開小圖畫書,走進一個個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
隨著我逐漸地成長,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了。原來的小人書再也不能滿足我對知識的渴求了。於是我努力地尋求更多更喜歡的書籍。《十萬個為什麼》讓我了解到大自然更多的奧秘;《為中華民族而戰》讓我熱血沸騰,我為自己的國家有這樣的英雄兒女而驕傲;《金銀島》中作者離奇驚險的經歷讓我大為驚訝;《紅樓夢》、《西遊記》讓我對我國的名著有所了解;就是一些幽默類的、漫畫類的書籍也更加讓我富有想像力了,我常常趴在桌上笑得前仰後合。
讀書,現在已經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什麼樣的書都愛讀。我嘗試著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向別人借來書慢慢品讀,常常為了在歸還的時間內把一本好書讀完,一讀就是幾個小時,有時甚至等媽媽睡著後,因為還惦記著那本沒讀完的書而悄悄地深夜起來讀書,最後被媽媽發現了「罵」。可是,每讀完一本好書,心裡卻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課後,我也和同學們聚在一起,為共同讀到的一本好書討論不休,為其中某小段精彩的描寫而喝彩。
讀書給了我知識,讀書給了我樂趣。
我讀書,所以我快樂!
㈤ 以讀書為話題寫篇600字的作文
一縷書香伴我成長
哺育我們的嬰兒教育書,父母講的故事書,啞啞學語時的識字書,學齡前的連環畫,上學時的課本,課外的各種散文、科普書、歷史書和國內外的名著……在我的成長生活中一縷書香始終伴著我前行。
書中的滋味多種多樣,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愛、恨、情、仇。這一份份滋味令我在書的世界流連忘返。
在我記憶的最深處,一本書始終令我揮之不去,那就是—《安徒生童話》。每當我拿起它時腦海中便會出現:可憐的賣火柴小女孩的叫賣聲,拇指姑娘嚮往光明的自由的眼神,海的女兒勇敢地走向大海,化為水中的泡沫,艾麗莎兄妹間的親情……安徒生童話里的人物都有勇敢、勤勞、堅強的毅力,還有犧牲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決心。他教會了我面對世事無常的生活要像安徒生童話里的人物一樣,微笑著面對。
上學後我愛上了自傳體小說,在其中我結識到了知音《城南舊事》。那是20年代,林海英和家人來到了北京城南,結識了一個個人。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裡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里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著「小偷」的故事;她愛著自己的奶媽,望著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我也會和她一起潸然淚下。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
她看著一個個人離她遠去,漸漸長大;她跟著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鈴,緩緩離開的人,緩緩流逝的歲月長大。我知道了人會長大,會經歷離別,有離開才會有收獲,所以我現在要珍惜時光,使我也受益匪淺。
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如飢似渴地閱讀中,使我的語文成績突飛猛進,使我的課外知識豐富多彩,使我更熱愛生活,使我更熱愛社會,熱愛這個世界。
翻閱人世千般氣象,萬種風情的紙頁,觸摸書中所訴故事的經脈,展讀書中人物的笑顏,捧書中文章的內涵,那行雲如水的語句,花雨繽紛的意境在一縷書香的溫潤中閃光,炫彩,歌唱。
㈥ 以「讀書」為話題,寫一篇作文,1000字
1、讀書使我快樂
歌德曾說:"一書一世界。
--題記
兒時讀書只是純粹喜歡紙張磨搓手指時那種奇妙的感覺,只為心中那份莫名的悸動,只為了書中那可愛的小白兔與烏龜。
如今讀書不是為了那黃金屋,不是為了那顏如玉,也不是為了千鍾粟,只是由於我已悄悄愛上這指間的世界。
讀《紅樓夢》,那悠悠大觀園盡現眼前,與黛玉一同悲葬花,與湘雲一同醉卧芍葯園,感寶玉"富貴閑人"之叛逆,嘆歲月的更送,人生百態。
讀朱自清,領悟深沉的父愛,平民百姓平凡而認真的生活,與他一同在荷塘邊賞月,把酒共嘗夏荷之香。
讀《簡·愛》,讓我懂得女性的自尊。女性與男性一樣平等,同樣無尊卑貴賤之分,懂得束縛人的心靈的其實是人的思想。
在這指間的世界裡,我看到蘇軾大唱:"大江東去浪海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灑脫,彷彿飲一盞白乾,讓我激情飛躍;我看到李清照"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的情真意切,恰似品一杯紅酒,讓我意深情濃;我亦看到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奇特思緒,好比干一瓶老窯,令我回味無窮。
在書里,我看到了洪戰輝,當他還是個孩子時已經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他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從一個小男孩變成了男子漢。
在這指間的世界裡,我如一隻彩蝶,翩躚起舞;如一隻野鶴,在秋日高潔的藍天里無所羈絆;在這指間的世界,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縮影。
在這奇幻的指間世界裡,我看見了生活的縮影,嘗遍了生活的百態,學會了認真的思考,學會了理性與睿智。
這指間的世界,讓我的生命不斷增值。
我愛這指間的世界。
2、讀書之趣
讀書,是一個陪伴我們長大的話題,無論喜歡與否,我們都必需苦讀,不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為「學而優則仕」,有時僅僅為了父母嘉許的一句話語,同學羨慕的一個眼神,都可以成為我們讀書的動力。慢慢長大了些,懂事了,知道讀書是為自己而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此話雖然含有一些偏激與歧視,但也確實反映了一定程度的現實,古今皆同。「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成為了多少人奮斗的目標。為了實現目標,不得不付出許多。於是乎,有人焚膏繼晷,有人頭懸梁,有人錐剌骨,不辭辛勞,不安享逸,正如王禹在他的《清明》中所描述,「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即便如此,還是會有人皓首窮經,布衣終身,大嘆曰「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可憐宋代的晁沖之,一生苦讀卻終一事無成,老年尤為慘淡,一日見眼前燈火闌珊,想到自己一生大幕將落,不禁悲由心升,感慨良多:「老去功名意轉疏,獨騎瘦馬取長途;孤村到曉猶燈火,知有人家夜讀書。」這樣的書讀得好累!怕也讀不出多少趣味來。於是又有人嘆曰:「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初長正好眠,秋又凄涼冬又冷,收書又待過新年」。
當然也不全是如此凄苦。讀書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自不相同了,還是卸下沉重的包袱,擺脫名利的羈絆吧,顧慮太多隻會窒息讀書的樂趣。不是有人說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很佩服作者的想像力,然而我卻不敢存此奢望,但求「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便好。把書當作故人朋友,每每交談,無須掩飾做作,而是「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讀已見書,如逢故人」,彷彿已見朋友那明亮雙眸里蘊含著的盈盈笑意。擺脫了俗世的喧囂,書可以把我們帶去那一片寧靜與致遠,「讀書隨處凈土,閉門即是深山」;如遇煩惱,書可以解憂,「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閑來無事,還可邀好友共讀,覽閱書的旖旎風光,「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這些不正是我夢寐以求的意境嗎?
書可以作為閑暇消遣,充盈時日,可是有人卻也認為書可以陶冶人的情*,培養人的氣質,不可不讀。蘇軾總結道:「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一種書卷氣的自然流露。黃庭堅則認為,「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 真是這樣的嗎?三日不讀書便會語言無味?想我不曾靜心研讀又何止三日,真是汗顏,希望所出文字不要索然無味,淡然如水才好。
真的很喜歡讀書的感覺,當然不是那種為了考試的倉促應付,而是在某個下雨的午後,或是靜寂的深夜,泡一杯清茶,讀一本好書,在靜謐的小屋裡,感受或清麗,或脫俗,或哲思的文字帶來的美麗,醉心於文學的廣袤深邃。看得入神時,便會忘記周遭一切,什麼雨啊,月啊,茶啊的,通通拋諸腦後了。不過古人好象對讀書的形式大有講究,於情調意境,甚為看重。所謂「讀易松間、談經竹下」,「讀書於雨雪之夜」,「雪夜閉門讀禁書」,便是此意。甚至還規定出要在什麼時節讀什麼書才合「時宜」:「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有人讀書前還要焚香沐手,可見對讀書的重視程度。而歐陽修的讀書有三上「枕上、馬上、廁上」則讓人莞爾。
讀書的樂趣真是不勝枚舉,「讀書之樂樂何如, 綠滿窗前草不除。讀書之樂樂無窮, 撥琴一弄來熏風;讀書之樂樂陶陶, 起弄明月霜天高。讀書之樂何處尋? 數點梅花天地心」是朱熹的感受,而「紅袖添香夜讀書」又是多少讀書郎嚮往的境界。且不管這香是來自紅袖,還是書卷,就讓我們在這四溢的香氣中細細品位吧,在竹露松風蕉雨,茶酒琴韻書聲的閑適中,坐擁書城,紅袖添香。
㈦ 以讀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400字]
讀書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版子每當讀起這首權諺語我就會想起那有趣的書本,打開一本書,就好像輕輕感受到淳淳楊柳風,撲面而來;就好像慢慢感受到蒙蒙杏花雨,從天而降;就似乎全新體驗到浩浩竹林帶給你的輕松與快感。讀書是我的全部,是我在生活里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記得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5本看圖寫話的作文書,當媽媽走進家門的第一步,我看見媽媽手中的那些書,我立刻飛快地跑到了媽媽跟前,一手搶過那5本書,連忙跑回房間看書……
吃飯了,吃飯了!知道啦,媽媽又在叫我吃飯了,但是我的眼睛始終不能離開那迷人的書本,因為書真是太好看!讀書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實快樂!帶給我許多豐富的知識……
但是有一點,我要提醒自己也要提醒同學們的是,作為一名學生,不能因為沉迷於課外書的世界,而影響正常功課的學習,因為只有把課內書讀好了,才能更加的從書中汲取更大的知識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
㈧ 以讀書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沒有去過長城,但能感觸於那一種雄偉;沒有去過大海,卻能體驗那一種洶涌。閱讀,是一種奇妙的旅行,能讓你感受到別樣的風景。
最好是在陰雨天,在那種濃雲密布風雨欲來之時,擇一部《杜工部詩集》於陽台之上,搖頭晃腦,大聲朗誦,俄爾風起雲涌,大雨瓢潑,莫怕,有杜甫之「安得廣廈千萬間」為你遮雨。此時,誰不會為之而異常激動?生命瞬間洄遊到了那個將傾的唐朝。
若是陽春三月,風和日麗,也不賴,一本《柳河東詩集》馬上把你帶到了那個「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的京城聖地。看著「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的風情萬種,看著「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繁華似錦,心已醉了。難道不夠美嗎?
你也許會說,這些的確美,但難道就只有這些風花雪月春華秋實嗎?怎麼會?讀書之樂不止在於人生中美麗的風光,更在於人間悲喜劇。
一絲寂寞,一絲惆悵,雖沒那種秉燭而讀的情趣,然而於靜夜之中,萬物寂寥之時,慢慢翻開那一部《紅樓夢》,感嘆那「乃艷同悲,千紅一哭」的故事。怎麼能不感動,不悵然有所失?不知不覺中,生命早已溶化得無影無蹤,只剩下淡淡的空氣。
爾後,再來一本名古垂今的《三國演義》,浮現有眼前的,便是另一番景象。狼煙四起,群雄並立。關雲長杯酒之間斬了華雄;曹孟德舉手之間滅了袁紹;周公瑾談笑之間檔櫓灰飛煙滅;諸葛亮悲憤而成《出師表》……這一幕一幕的群臣相鬥諸侯相爭的表演,讓人心弦緊綳。生命一下子和那個動盪的年代融合了。
著有「山東第一」的魯迅,尖銳的筆尖,每每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每每讀到中國近代那段屈辱的歷史時,我只能大呼兩個人的名字,一個是魯迅,另一個還是魯迅。
有人曾說:你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你不能改變生命的寬度,但你卻可以改變生命的深度,不知不覺中,讀書使我的生命變寬變深。他讓我知道何為酸甜苦辣,卻何為人處事。讀書?怎不是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