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寫好高考作文的開頭和結尾!
o(∩_∩)o...,去年我也高抄考,作文很一般,但高考考得不錯。就靠作文的發揮呀!
這些天可以多看一些滿分作文,借鑒借鑒。
一般議論文開篇點題比較好——應為改卷老師實在沒多少時間來看你的作文。但點題要巧妙的點,別太直接,給老師一種朦朧感(他沒時間斟酌),這樣在他
心裡會覺得你文采不錯。但觀點一定要鮮明。不要出現「兩邊倒」。
結尾用典故或名句或經典句子巧妙的再點一次題。做到首尾呼應!
記敘文或散文最好第一段溫柔點,用精妙的句子娓娓道來。最後一段更要富有文採的總結。並用飽含感情的話語抒發自己的感情。
2. 高考語文優秀滿分作文好開頭、結尾
1.愛 2.道理(例:道理是什麼) 3.快樂 4.朋友、老師 5.人生的方程式(例:快樂=物質+慾望 6.成功(例:成功是什麼) 7.堅強、拼搏、努力 8.謙讓、寬容、文明 9.書(書是什麼) 10.酸甜苦辣 11.難忘 12.後悔 13.痛苦 14.離別 15.節日 16.謙虛與驕傲 17.心靈美 18.喜歡或討厭 19.感人 20.緊張 21.疑問 22.我 23.自身的好處 24.慰問他人 25.《我發現了(
3. 好作文的開頭結尾
名師談寫作
「鳳頭」精巧 「尾」音繞梁
—— 淺談如何寫好作文的開頭和結尾
安徽 王華斌
作文的開頭和結尾是閱卷老師閱讀的重要位置,因此打造一個精彩的開頭和結尾,就會使文章出現「亮點」,從而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提高自己作文的分數。
一、撰寫一段精彩的開頭,一見鍾情。
古人稱文章的開頭為「鳳頭」,就是說開頭要美麗精巧、新穎貼切,要有創造力、震撼力、吸引力,讓閱卷老師一見鍾情,產生一種必欲讀之而後快的感覺。因此,下筆之前一定要精心構思、反復琢磨,務求精工。
(一)設計題記,新人耳目
如有篇中考滿分作文《朋友,我要說聲謝謝你》,它的開頭是這樣的:
緣,讓我與你相識在桂花爛漫的九月;夢,又讓我與你分別在烈日吐炎的六月。朋友,在與你相處的四個春去秋來的日子裡,友情讓我加倍珍惜。是你讓我慘淡的日子也變得精彩,是你讓我發現了生活的美麗,是你讓我驕傲的心得以讓謙虛駕馭。一切的一切,讓我追尋與你共同走過的腳印。 ——題記
在這篇文章中,考生別具匠心地在正文前面設置了一個題記,既渲染了濃濃的氛圍,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調;同時又含蓄地交代了「我要說聲謝謝你」的原因,巧妙地詮釋了文題。而且句式整齊,富有文采,很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言彼意此,曲徑通幽
如中考滿分作文《美麗人生》的開頭:
有的人喜歡把人生比作一條路,有的人喜歡把人生比作一杯酒,有的人信號把人生比作一團麻。我卻喜歡把人生比作花。
在鋪陳了他人對人生的種種理解後,小作者話鋒一轉,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卻喜歡把人生比作花。」由此進入文章的主體部分,可謂言此意彼,欲擒故縱,曲徑通幽,韻味悠長。
(三)鋪陳排比,蓄勢待發
有一篇題為《門》的優秀作文,是這樣開頭的:
綠色推開了春天的門
雷雨推開了夏天的門
果實推開了秋天的門
瑞雪推開了冬天的門
書籍推開了知識的門
智慧推開了理想的門
理想推開了成功的門
聽,到處都是開門的聲音……
本文開篇,作者連續用了8個結構相同、含義雋永的句子,從不同角度賦予了「門」獨特的寓意,既揭示了「門」的豐富意蘊,又形成了一種層層遞進、不可遏止的雄渾氣勢,自然引出了下文「推開人生之門」的主題。
(四)托物起興,暗渡陳倉
曾見過一篇優美的習作,題為《關愛永遠》,開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朝陽出來了,湖水為它梳妝;新月上來了,群星為它作伴;春花綻開了,綠葉為它映
襯;鳥兒在鳴唱,蟋蟀為它伴奏……天地萬物都在向我們講述著愛的故事。
文中,作者從自然現象入手,托物起興,鋪敘了自然界中許多事物之間都充滿了濃濃
的「關愛」,並且運用擬人手法,使這些事物具有人情味。接下來不用看就知道,肯定要過渡到「人與人之間也應存在關愛」的相關主題,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
東晉文學家陸機說:「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這句話用來形容文章的開頭,也是非常恰當的。開頭的方式多種多樣,很難一一列舉。但總而言之,開頭一定要有特色,力爭一開始就能吸引閱卷老師,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提升整篇文章的得分等級。
二、錘煉一個精當的結尾,畫龍點睛。
明代學者謝榛說:「結尾當如撞鍾,清音有餘。」的確,好的文章結尾能夠產生一種「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藝術效果,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喚起讀者的思考和共鳴,讓讀者沉浸在文章的境界之中,久久回味。
(一)添加後記,余韻悠長
如江蘇泰州中考作文話題為「只有一個」,有篇優秀作文《魯迅先生,只有一個》,在正文之後,小作者還加了一段「後記」:
先生正等著我們走出浮華的海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與他進行靈魂深處的交流!
——後記
在文章的主體部分,作者通過比較盡顯魯迅極其作品的非凡價值,表現出面對社會冷落魯迅的憤慨,進而呼籲我們去親近和閱讀魯迅及其作品。而後記部分則換了一個角度,從魯迅先生的視角,呼喚著我們與他交流,使文章更進一步敲擊著讀者的心扉,從而走近魯迅。可以說,這一段後記,堪稱畫龍點睛之筆,與文章的主體部分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二)提出問題,引人深思
有一篇中學生優秀作文《簡單與不簡單》,在列舉了種種「簡單與不簡單」的現象、分
析了「簡單與不簡單」的辯證關系之後,文章結尾時,作者寫道: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同時有著簡單和不簡單,問題是我們該追求什麼樣的簡單和不簡單。
朋友,你說呢?
在這里,作者巧妙地提出了「該追求什麼樣的簡單和不簡單」的重大命題,引發了讀者深沉的思考,啟示著人們作出正確的抉擇,追求有意義的人生。作者盡管沒有明說,但引人深思,催人警醒。
(三)卒章顯志,主旨鮮明
如半命題作文「這是我的________」,有個考生在橫線上填了「承諾」一詞。在具體展現了「承諾」的形成過程之後,作者在結尾一段寫道:
「無論在人生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永遠不會放棄,做一個生活的強者!」——這
就是我的承諾。
在文章的結尾,作者非常明確地表達出「我的承諾」的內容,既緊扣文題,又揭示出文章的主旨,可謂卒章顯志,曲終奏雅。而且,這一句富含激情、擲地有聲的話語,顯示出小作者堅強的決心、豪邁的氣概,可愛可敬,感人至深。
(四)出人意料,戛然而止
這種結尾不是按照故事情節的通常邏輯,來處理人物或事情的結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結局戛然而止,讓人在目瞪口呆之餘,不禁感嘆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變萬化。如一篇學生習作《門·鑰匙》的結尾寫到「我捏著鑰匙,伸過手去開那扇緊鎖的門,鑰匙剛一觸到門―— 啊,門竟然沒鎖!原來我一直認為緊鎖的門,根本就是開著的。」這種出人意料的結尾,大大增強了文章的魅力,使讀者在意外之餘多了一些理智的思考。
古人雲:「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個精當的結尾,會使全篇大放異彩,熠熠生輝。結尾的方法豐富多彩,沒有固定模式,關鍵是要善於根據所寫文章內容的需要,選擇一個恰當而巧妙的結尾。
4. 收集高考作文的開頭與結尾的優美語句
1、 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麼,老師便是海上的水手。鈴聲響起那刻,你用教職工鞭作漿,劃動那船隻般泊在港口的課本 。課桌上,那難題堆放,猶如暗礁一樣布列,你手勢生動如一隻飛翔的鳥,在講台上揮一條優美弧線--船隻穿過……天空飄不來一片雲,猶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遠。
2、 希望源於失望,奮起始於憂患,正如一位詩人所說:有飢餓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緊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機感受的人一定進步快。
3、 別在樹下徘徊,別在雨中沉思,別在黑暗中落淚。向前看,不要回頭,只要你勇於面對抬起頭來,就會發現,分數的陰霾不過是短暫的雨季。向前看,還有一片明亮的天,不會使人感到彷徨。
4、 柔和的陽光斜掛在蒼松翠柏不凋的枝葉上,顯得那麼安靜肅穆,綠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腳步是那麼輕起輕落,大家的心中卻是那麼的激動與思緒波涌。
5、 生活的海洋並不像碧波漣漪的西子湖,隨著時間的流動,它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浪花飛濺,時而巨浪沖天……人們在經受大風大浪的考驗之後,往往會變得更加堅強。
6、 當你身臨暖風拂面,鳥語花香,青山綠水,良田萬頃的春景時,一定會陶醉其中;當你面對如金似銀,碩果累累的金秋季節時,一定會欣喜不已。你可曾想過,那盎然的春色卻是歷經嚴寒洗禮後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卻是接受酷暑熔煉後的結晶。…………(何婷婷)
7、 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獲果實,那麼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該捲起褲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種、耕耘,直到收獲的那一天。
8、 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徑,坎坷不平,溝崖在側。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麼,不心裝模作樣!這是直率,不是軟弱,因為哭一場並不影響趕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爛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這是直率,不是驕傲,因為笑一次並不影響趕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9、 愛心是冬日的一片陽光,使用飢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權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灑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場甘霖,使孤苦無依的人即刻獲得心靈的慰藉。………………………………………………………… 茅 丹
10、 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渡過的細紗,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憂愁和誤用傷,在似水流年的盪滌下隨波輕輕地逝去,而留下的歡樂和笑靨就在記憶深處歷久彌新。
嘻嘻,十句擬人句
5. 高考各類作文開頭與結尾
1、 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麼,老師便是海上的水手。鈴聲響起那刻,你用教職工鞭作漿,劃動那船隻般泊在港口的課本 。課桌上,那難題堆放,猶如暗礁一樣布列,你手勢生動如一隻飛翔的鳥,在講台上揮一條優美弧線--船隻穿過……天空飄不來一片雲,猶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遠。
2、 希望源於失望,奮起始於憂患,正如一位詩人所說:有飢餓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緊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機感受的人一定進步快。
3、 別在樹下徘徊,別在雨中沉思,別在黑暗中落淚。向前看,不要回頭,只要你勇於面對抬起頭來,就會發現,分數的陰霾不過是短暫的雨季。向前看,還有一片明亮的天,不會使人感到彷徨。
4、 柔和的陽光斜掛在蒼松翠柏不凋的枝葉上,顯得那麼安靜肅穆,綠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腳步是那麼輕起輕落,大家的心中卻是那麼的激動與思緒波涌。
5、 生活的海洋並不像碧波漣漪的西子湖,隨著時間的流動,它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浪花飛濺,時而巨浪沖天……人們在經受大風大浪的考驗之後,往往會變得更加堅強。
6、 當你身臨暖風拂面,鳥語花香,青山綠水,良田萬頃的春景時,一定會陶醉其中;當你面對如金似銀,碩果累累的金秋季節時,一定會欣喜不已。你可曾想過,那盎然的春色卻是歷經嚴寒洗禮後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卻是接受酷暑熔煉後的結晶。…………(何婷婷)
7、 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獲果實,那麼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該捲起褲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種、耕耘,直到收獲的那一天。
8、 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徑,坎坷不平,溝崖在側。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麼,不心裝模作樣!這是直率,不是軟弱,因為哭一場並不影響趕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爛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這是直率,不是驕傲,因為笑一次並不影響趕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9、 愛心是冬日的一片陽光,使用飢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權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灑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場甘霖,使孤苦無依的人即刻獲得心靈的慰藉。………………………………………………………… 茅 丹
10、 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渡過的細紗,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憂愁和誤用傷,在似水流年的盪滌下隨波輕輕地逝去,而留下的歡樂和笑靨就在記憶深處歷久彌新。
6. 怎樣寫好高考作文的標題,開頭和結尾
1.時間串聯法
《感受四季 感悟芳香》一文,作者用「春之頌」、「夏之戀」、「秋之思」、「冬之盼」作為小標題,文思清晰,由題入文,給人以清新、幽雅之感。
2.空間排列法
《新世紀暢想》將小標題定為「生態園」、「海底世界」、「月球村」就運用了這種方法。
3.層層遞進法
《青春霧雨》的小標題「感悟人生」、「學會放棄」、「追求理想」就有很強的層遞性。
4.顏色串聯法
《眼中的世界》分別以「橘紅」、「新綠」、「雪白」、「水藍」為小標題,為我們描繪了14歲女孩用愛、智慧、夢想和勇氣裝飾的天空。
5.鏡頭組接法
即由各個有內在聯系的畫面或場景直接組合而成,操作簡單,運用也比較廣泛。
《秋》用了三個小標題:「蔚藍的天空」、「高飛的小鳥」、「金黃的樹葉」。
6.情感串聯法
陝西一考生《讀〈唐宋詩詞選〉我真痴迷》,以「喜」、「怒」、「哀」、「樂」為小標題,分別描述吟讀「水光瀲灧晴方好……」(蘇軾)、「怒發沖冠,憑欄處……」(岳飛)、「尋尋覓覓……」(李清照)、「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等四首詩詞後的情感起伏,揭示自己痴迷唐宋詩詞的內在動因。
7.物象串聯法
湖北一考生的作文《在尋求的日子裡》,分擬小標題:萌芽、新葉、花蕾、青果,擷取物象,運用比喻,描繪出自己「尋求」的種種畫面,體現出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8.妙用人物語言串聯法
如《心與心其實很近》妙用「老師,我想到你家洗個澡」、「老師,給我一塊錢」、「老師,你不走,我們都不走。」為小標題,表現了濃濃的師生情;
9.借用古詩文作小標題
引用古詩文作小標題,這種創新形式又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引用同一首詩詞中的語句作小標題。
如2004年廣東珠海市以《心聲》為題的一篇優秀作文,全文以李煜《相見歡》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作為文中的四個小標題,表達了對祖父的懷念之情。這種小標題創新形式難度比較大,學生一般不容易把握,除非對要借用的那首詩詞有相當深的理解和感悟。
二是引用不同古詩文中的語句作為小標題。
2005年江蘇高考議論佳作《人生三部曲》,作者借用了三個詩句「滕王高閣臨江渚」、「也無風雨也無晴」、「滿目青山夕照明」作為文章的小標題,分別隱喻人生的三個階段——鳳頭、豬肚、豹尾。作者並不刻意嘩眾取寵,玩弄寫作技巧,而是以這三個極富詩意的小標題作為靈感的契機充分調動其豐厚的人文積淀,從記憶中提取出三個典型人物(王勃、斯賓諾莎、殷雪梅)和他們的典型事跡,而這三個小標題精準的引用既凸顯了人物的精髓又為文章增添了不少詩意情韻,讀起來意味盎然。
【優秀範文賞析】
詩人·月光·美景
風裹滿月光的香氣,穿越古今,把歷史的天空吹得更高,更遠,吹醒了繁星,於是他們陷入了歷史的沉思,什麼是美?
李清照
清風·彎月·黃花
她抬頭仰望,星星的憂傷落滿她的瞳孔,掛在樹梢上的一抹彎月,勾起她冰封的記憶。
回首往事,她浸入沉思,美到底是什麼?是「知否,知否,應星綠肥紅瘦」的情趣,還是「一處相思,兩處閑愁」的牽掛,是「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放,還是「學詩漫有驚人句」的無奈,
她陷入沉思,並未注意到清風卷過的絲絲涼意,最後卻是「人比黃花瘦」。
也許美麗是一種揮抹不去的憂愁,你感受到了嗎?
李白
長河·孤月·流水
背後的依依柳條,讓他的背景略顯孤獨,獨自站在江頭,遠處天與江水連接成為一點,他陷入了沉思,美到底是什麼?
或許美是「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張望的思念,或許美是孤立黑夜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鄉愁,又或許美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抑鬱。
不知美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放,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骨格,或者雲游四海親近自然的恬適?
也許美是鎖在眉間的豪邁,你感到了嗎?
李煜
梧桐·哀月·西樓
瑩玉似的月光,刺破黑夜,繁星從夜的傷口中逃逸出來,點綴他的滿地愁緒,什麼才是美,美到底是什麼?
美是「林花去了春紅,太匆匆」的無奈嗎?是「朝來寒雨晚來風」的苦楚嗎?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的沉默嗎?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悲傷嗎?
也許美是失去後的惋惜,你感受到了嗎?
易安的憂、青蓮的狂、後主的傷都一一詮釋了「什麼是美」。
琴音·落雁·陽光
有一個千古傳奇的故事,發生在空中廣告之中也發生在往西的路上。――題記
一個立秋日,一片樹葉被秋風掠下,飄盪飄盪。為她送行,卻只能是催淚滂沱;為她吟唱,卻說不出只言片語;為她書寫,卻寫不出詩樣年華。繼她足跡發出的只有無奈的感嘆。
是誰在用絕世琵琶彈奏,流淌音符……
一、琴音瀟瀟
一隻纖細的手指從琵琶上彈過,琵琶似乎把生命的極限美麗傳得老遠,老遠。似乎想引導所有人聞聲而來。好不容易宮中傳來皇上選秀的消息。多少少女用金幣銀兩讓畫師為自己畫那最美的畫像,而你卻對自己的動人至極的完美充滿了信心。相信自己照實畫下,也能勝過無數女子,而最終畫師卻因為你沒給那銀兩,把你畫得美中不足,選秀傳來的消息是你落選了。美麗的女孩,你為何嗇吝那區區銀兩,該死的畫師視金錢如命卻無視你的美麗,琴聲急切地彈奏,當纖細白皙xī的手指撫過琴弦,瀟瀟琴音飛遠,飛遠,瞬間,彈斷了急顫幽怨的那根弦。
陽光無語。
二、落雁慨嘆
一隻落單的歸鴻,在西去的路上劃過祖先的路,血淚哀鳴,飛過你馬車上空看到你美麗的面容,愁情淚盈的雙眼,直沖而下,聲聲哀嘆那無奈的故事。迎親特使把潔白的哈達給你掛上,抱你上了馬車,皇上後悔的目光,留不住你的腳印。你盛滿對國家人民的愛,嫁給一個你並不熟知的單於,為異族人民帶去了中原文化、技術,為國家帶來和平安寧,用你的美麗、善良去抒寫漢王朝強大的光芒。
為你的出塞,多少詩句飽含滄桑:「落燕歸鴻為慨嘆,昭君出塞聞芳來。」
殘陽如血。
三、陽光揮舞
昭君你是我心中的太陽,你把美麗的光芒撒向人意,那凄婉的故事吟唱成歷史的序曲,演化為民間動人的佳話。
是你把和平的曙光灑到人間,是你把勤勞智慧的光熱灑在西藏,你是歷史天空中最好的明星,是世代人眼中艷麗的太陽,一曲動人的琵琶依舊在西藏揮灑樂章,紡車在西藏隱隱作響,絲的綺羅在西藏少女身上發光,這是你永不生銹的光華。
又是一個立秋日,落葉依舊在飄,但是在陽光的媚mèi耀下無比金黃。昭君出塞是那琴音奏出的高貴,落雁吟出的神話,陽光舞出的美麗。
昭君你是我心中的太陽。
詩意地生活
太陽每天東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過,我們都在看似乎靜的生活里奮力地拼搏。若說詩意地生活,在我看來並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馬扎羅之雪時的浪漫,不是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紛繁現世之中,留一方凈土種理想,然後一刻不停去奮斗,直至收獲人生一片金黃麥田。
這種生活的詩意正是王國維《人間詞語》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層境界:「獨上高樓,望斷天涯略」。是理想點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塵埃,是理想讓我們一眼望斷天涯,開始追尋之旅。泰戈爾曾說:「我詩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會奮力去追詩意的天堂。詩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個理想,不論它是黯淡還是光輝,也不論它是渺小還是偉大,若無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開出絢爛,夏日的星辰如何閃爍銀輝,人生之路,如何揚帆起航,沖得一片詩情到碧霄?
奮斗。是第二層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鳳棲梧》中訴說對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詩意,等待奮斗去實現理想。現世中,詩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奮斗的斧劈開理想的石,捲起千層浪來比萬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統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南制百越,收為象郡,奮斗的腳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終於待得麾滅六國,橫掃中原的壯觀場面。奮斗讓理想熠yì熠生輝,讓人生之路越走越寬,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瀟灑自由,躊躇滿志,擎起人生一片艷陽天。這等人生,誰人敢說不詩意?!
收獲。是第三層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奮斗之泉澆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獲的季節。這一片金黃的麥田,折射出一段閃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論這「麥田」是大是小,也不說這收獲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獲,便已是一種結果,成功了,便收獲鮮花與掌聲,失敗了,便收獲一段經驗幾多教訓,然後從頭再來。就像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詩,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點點詩意。」收獲,是收獲理想,收獲奮斗,收獲一段詩意的人生。
我們的生活雖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但理想讓它明亮,奮斗讓它真實,收獲讓它有一片金黃的款款詩意。
用執著打破命運的鎖,把生活活出詩意,種下理想,不懈奮斗,相信終會有「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的收獲!
7. 高考作文優秀開頭和結尾段落
整理出高考作文優秀開頭結尾有如下:
1.細數門前落葉,傾聽窗外雨聲,涉水而過的聲音此次響起,你被雨淋濕的心,是否依舊。
2.站在寒冬的冷風中,漫天的雪花正紛紛揚揚地包裹著這座寒冷的城市。想著逝去了的那份真摯的無價情義,我忍不住愴然淚下。
3.你在雨中行走,你從不打傘;你有自己的天空,它從不下雨。
4.那段歲月,無論從何種角度讀你,你都完美無缺,你所缺少的部分,也早已被我用想像的畫筆填滿。
5.回首往事,日子中竟全是斑斕的光影,記憶的屏障中,曾經心動的聲音已漸漸遠去。
6.往事是塵封在記憶中的夢,而你是我唯一鮮明的記憶,那綠葉上的水珠,是思念的淚滴。
7.相信優美的生命,就是一曲無字的輓歌,漫過心際的孤獨,早已蔚然成冰,而你,是這個季節最美麗的音符。
8.酒般的思念,一飲就醉,醉時就用全部的熱情讀這憂傷的月色。於是,月醉了,夜醉了,我也醉了
9.誰與我醉明月,愁在夕陽中。
10.融進銀河,就安謐地和明月為伴,照亮長天;沒入草莽,就微笑著同清風合力,染綠大地。這樣,才算得上善待生命,不負年華。
11.她憂傷而美麗的面容,是我一輩子都讀不厭倦的詩
12.愛是一種牽掛,無論步跡到哪裡,心卻系在那披肩秀發的發梢。
13.人生不能缺乏的是雨夜——淅瀝地,獨自的雨夜。這樣的雨夜裡,天有淚,燭有淚。天淚有聲,燭淚有形,唯有斯人面上簌簌流下的,是點點無聲無形的熱淚。
14.雲一樣的思緒,飄過來又飄過去,最終還是落在我的手掌上。絢麗如霓霞,哀怨如晨霧。我看得清你,你看得清我,我們在同一地平線,做著不同的夢,我的夢白如花朵,你的夢紅如晚霞。
15.童年的那一個個追逐嬉笑的日子,有如行雲流水般在我的生命的旅途中流淌。
16.曾在陽光下幻想著雲游四海,浪跡天涯。
17.別讓別人徘徊的腳步踩碎你明天美好的夢想,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也許這人間真的只有朦朦朧朧才是真。
18.思念,是一種幸福的憂傷,是一種甜蜜的惆悵,是一種溫馨的痛苦。思念是對昨日悠長的沉澱和對未來美好的嚮往。也正是因為有了思念,才有了久別重逢的歡暢,才有了意外邂逅的驚喜,才有了親友相聚時的舉杯慶祝。
19.我常常以為,記憶是最容易模糊的東西,在時間的流逝里,它會一團團的淡去。而中學生活的一日日枯燥的翻轉,也慢慢淡去。刻骨的,只有那麼幾個回眸,牢不可破地粘在了記憶里。
20.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會像初冬從樹上飄落下來的最後一片枯葉,在西風殘照中孤零零地漫無目的地飄舞。
21.一個秋風蕭瑟的寒夜,當天邊那彎孤獨徘徊的月兒輕輕告訴了我該如何描繪心中最美的風景之後,我便不再抱怨為什麼人生總是有太多的遺憾,不再感嘆生命的盡頭總是輕煙。
22.一個人走在城市的黃昏,孤獨被斜陽搖曳成獵獵的旗,招搖在四周的暮雲里。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忽然發現自己失去了方向。在異鄉的街頭,我突然那麼強烈地渴望你能不經意地走來,牽著我的手,陪我,走一段漆黑的路。
23.在這世間,有些路是非要一個人去面對,單獨一個人去跋涉的。
24.誰的指間滑過了千年的時光,誰在反反復復中追問,可曾遺忘了我。等你用盡了我所有的哀傷,而你眼中卻有我所不懂的凄涼。
25.人生一世,白雲悠悠,漂走的是多少滄桑與眼淚;人生苦短,汗流盡,沉澱的又是多少往事與回憶。
26.單調而沉悶的空氣窒息著我幼小的心靈,纏繞著我飛翔的翅膀。
27.我的少年的日子是寂寞的,寂寞的讓我現在想起來都心冷,只有單調的影子與我一起看流嵐,聽松風,聞花香。
28.在一個個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歲月,浪費青春年華。
29.一輪孤月下一株孤獨的樹,這是一種不可企及的嫵媚。
30.夜夜難眠,天天淚痕,淚水淹沒日月,混淆乾坤,也無法挽迴流失的歲月,重返最初之凈泊。
31.我想,我還會架一支魚竿,獨釣歲月那一邊的故事。
32.孤獨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孤獨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的同行者,孤獨是為了孤獨背後的解脫。孤獨的過程,就是一個尋求真愛的過程。
33.平淡而不平庸,平凡而能平靜,在離群索居,無伴獨處中思索,追求創造,高瞻遠矚,洞幽燭微。
34.愛那一場場繁華落盡後的曲終人散。
35.喜歡那種被歲月沉澱後的沉靜和憂郁。
36.我現在能做的,便是以一段拙劣的文字來祭奠我那段流逝的歲月。
37.自己是藍色的,音樂是悠揚的,心情是透明的,靈魂是飛舞的。
38.在別人的軌跡里看到自己曾經那麼認真,那麼虔誠,可是卻無比悲涼的足跡,想到自己一路這么千山萬水地跋涉過來,我就想哭。
39.歲月的洪流,捲走了青春,捲走了年華,剩下的只是一個被歲月刻下深深印痕的傷痕累累的軀殼和一顆滄桑的心。
40.太陽的光芒遠遠勝過月亮,但太陽永遠只能獨自天馬行空,而月亮卻有星星相伴。世間萬物中,其實太陽最寂寞。
41.千古佳人,荷笠斜陽,最終都不過是紅顏悵老,青山遠歸。真正能在心中美麗永恆的,唯有刻骨的一剎那記憶而已。(摘自《武俠》)
42.青春結伴,我已有過,是感恩,是滿足,沒有遺憾。
43.人生,有時輕似風,淡如水,有時濃如油,烈如酒。
44.當有一天你走出人生的迷茫,在夕陽下回首,你身後那串歪歪斜斜,磕磕絆絆的步履,便構成了你生命年輪中極珍貴的一瞥,時刻回想起來都會令自己無限感動和無限欣慰,銘刻心中揮之不去。
45.平庸,使人走漫長的路。
46.遙遠的距離使我相思成灰,陰陽的間隔使我欲哭無淚。
47.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世上沒有徹頭徹尾的絕望。
48.感謝上天讓我孤單,忍受靈魂的磨難。
49.也許曲終人散之後,離開的離開,忘記的忘記,然而旋律最好的時候,感謝上天讓我們是在一起的。
50.隨著時間的圍困,我的步伐越來越沉重緩慢,時間彷彿把我逼到了死角,讓我陷入了絕地,我無力挽回些什麼,只有忍著痛,步履維艱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51.到了一定的時候,我身邊的人紛紛離去。當一個個熟悉和離去的越來越快的時候,我發現已經很久沒有遇見以前朝夕相伴的人了。
52.其實有人扮演別人時,不自覺表露的正是自己。
53.我記憶中童年的太陽已經從記憶的洞穴和幽谷上沉落。
54.春天是死亡的高發季節,但不朽的靈魂總能泅過時間的潮水,屹立在永生的彼岸。
55.那些素麵朝天的城市,那些洗盡鉛華的容顏。
56.總是在老歌里,我才會充分意識到自己的溫情。流金歲月,配上簡單的老歌,也便配上了真實的悲歡。
57.我是那麼虔誠地喜歡著旅行,也是那麼執著地厭惡著囚禁。
58.城市頹敗的霓虹倒映在我灰色的瞳仁里,顯得更加頹敗。
59.那些我們以為永遠都不會忘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中,被我們忘記了。
60.我們的心,早已死在最繁花錦簇的時刻。
61.原諒我凌亂的文字,原諒我破碎的時光。
62.路燈和我之間,究竟誰是誰的過客,誰是誰生命的點綴。
63.我匍匐了一百年,微笑著焚燒了一百年,只等待與你灰飛湮滅的重逢,因為你的快樂,是我生命里全部的信仰。
64.人應有點遠見,這樣才能拯救自己,讓自己的心,安詳的存在。
65.生命令你這樣的快樂與絕望。
66.因為愛字,所以放任,因為放任,所以成全。
67.當你想起旅途中某次驚艷,那個轉身而去的女子其實早已老去。只有記憶像霧一樣停留,而流逝的時間,就是那個遠去的女子。
68.他轉身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一個老人的背影,我知道,時間在老去。
69.河在我記憶中是個憂傷的符號。
70.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故事中漂流,像一根草屑。
71.如同一部黑白片在河流的背景下回放著。
72.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一種光芒與墮落,看見時光在閃回,像蝴蝶一樣冷艷。
73.回去的旅程隔著無數的季節,無數墜落的經歷。
74.我成長過程漸漸偏離真實軌跡,最早是從謊言開始的。
75.其實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的生命。當花兒枯萎的時候,就是它生命終結的時候,而它的種子,就是它生命的延續,在這個世界上繼續承受風,經受雨,面對另一個輪回。
76.一個人早年的癖性,即便讓歲月的塵掩了又掩,也還是要不時地表露出來。
77.靜靜地流淌的青春也會讓人受傷嗎
78.我感覺我生命中的某些東西,也在沿著軌道靜靜地行駛。
79.四周一片漆黑。親愛的,我一無所有。
80.黑夜裡被風吹著的蠟燭,怎樣才能等到日出。
81.我們恐懼墓地,盡管我們日夜兼程。
82.偶爾,我一個人站在黃昏的荒野,代替你主持夕陽的葬禮。
83.對於人類來說,友誼是一種交換行為。沒有下次交換,友誼便不再繼續。
84.童年,只有在回憶中顯現時,才成就了那份完美。
85.回憶能遠離平淡,能使本來平淡的日子背叛現實做一次超越的飛翔。
86.夜晚的城市像一朵即將枯萎的花朵,努力地開放出最後一縷艷麗。
87.在遠離了熟悉的城市和人群的地方,靈魂不再受任何束縛。
88.當一個人喜歡孩子的時候,他便已不再是孩子。
89.生命,總會有一些令人回眸的空白。
90.火車就是這樣離我們很近,又離我們很遠,中間像是留有期待,留有著人生註定需要的某種時間。
91.同一天的周而復始,若不在哪裡留下摺痕,說不定會產生錯覺。
92.我想,不管多老,自己始終都是一個善感的男人,一首歌,一片葉,一泓水,都是我憂傷的片段,別人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都會讓我不由自主地沉淪在茫茫的思想旅程。
93.青春不過是一種揮霍,我們在一起,我們彷彿無始無終般地在一起。
94.青春是陣偶爾滑過的風,不經意間,已吹得我淚流滿面。
95.我想我不會孤獨,因為我還有音樂。我想我將一直孤獨,因為我只有音樂。
96.我放下鋼筆,輕輕地合上我的日記,整個一年就這樣在一個午後被我輕輕地合上,結束了。
97.孤獨從一開始就註定要用一生去承擔,無人能懂。
98.不知道表達感情的人,只能走很長很長的路。
99.雨滴從玻璃上滑落的樣子,原來是有跡可循的。
100.在時間裡面,我們什麼也不能留下。包括痛苦,快樂,和生命。
8. 高考作文議論文如何開頭結尾
參考一下
議論文的開頭和結尾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雲:「作今樂府法喬孟符(吉),博學多能,以樂府稱。嘗雲『作樂府亦有法,曰鳳頭豬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麗,中要浩盪,結要響亮。尤貴在首尾貫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樂府矣。」
元代文學家喬吉、陶宗儀討論的雖是戲曲理論,但「鳳頭豹尾」之說在後人的創作中被奉為金科玉律,說明了開頭和結尾在文章中的重要。同樣,好的開頭和結尾,對於考試作文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考試作文,有特定的要求和評判標准,考生要在特定情境中完成,教師要在特定情境中評判。考試作文在內容、表達及發展等級等方面有細致的量化標准作為劃等賦分的依據。好的開頭和結尾可以彰顯主旨,材料扣題,杜絕文不對題;可以嚴謹結構,層次清晰,防止思路混亂;可以吸引眼球,獲得好感,避免審美疲勞,流於大眾。
平時作文,尤其是作文備考,筆者在議論文(包括哲理散文)的開頭和結尾訓練方面,遵循「開門見山」、「卒章顯志」的創作規律,作了一些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所舉例文為「完美和殘缺」話題的學生習作)。
開頭的方式
一故事引題
引用生動或有哲理意蘊的小故事,吸引讀者的同時,或引出話題,或提煉觀點。
例文1:漁夫得大珠於海,喜不自堪。審諦之,有墨疵於大珠之上。思之:去瑕留珠,豈非得天價之寶邪?遂除之。累去累存,累存累去。卒瑕去,珠亦盡矣。
故事中的漁夫想去除瑕疵,獲得一顆完美無缺的珍珠。可是,美卻消失在追求過於完美之中。(開頭)
……苛求完美只能造成殘破,寬容殘缺才會鑄就美麗。(結尾)
二名句導入
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可以達到吸引讀者,幫助突出中心的作用。還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感到突兀、高遠。
例文2:魯迅先生說過:「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悲劇藝術的魅力就在於振人心魄的壯美,在於殘缺喚起的對完美的渴望。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也是這樣。(開頭)
三問題啟思
用設問或反問句開頭,其目的是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關注和思考,使文章曲徑通幽,顯現文章的布局之美。
例文3:你不希望像大鵬一樣志存高遠、翱翔天際嗎?你不想有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浪漫,回味「執子之手,以子偕老」的醇香嗎?可是,朋友!人在旅途,怎能盡是坦途平川,我們將怎樣走過荊棘溝坎?(開頭)
……有了殘缺,生活才豐富無比,殘缺,是人生的真諦。殘缺,將使完美和對完美的追求永駐心間。(結尾)
四美文養眼
錘煉語言,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嵌加古典詩詞、名言哲句,或增加理趣美,或營造古韻美。
例文4:寂寞梧桐殘月一鉤,落霞秋水孤鶩一瞥;夕陽殘照下衰草離披,寒蟬凄切里瘦馬躑躅。是的,殘缺是一種美,甚至是一種完美。(開頭)
……我喜歡項羽「時不利兮騅不逝」的絕唱,因為它是末路英雄的憤懣;我喜歡王嬙「獨留青冢向黃昏」的哀怨,因為它是遲暮美人的無奈。這些殘缺,吟唱著無限的感傷和永恆的蒼涼。在黯然銷魂時,在完美與殘缺的抉擇中,我依然選擇殘缺。(結尾)
結尾可以採用的形式
首尾呼應:結尾可以照應開頭,產生首尾圓合,渾然一體的效果。如例文3。
升華立意:可以深化主題,提升立意,如例文1,開頭擺出了事實現象,結尾解決了怎麼樣的問題,避免了主題的平庸。
情理雙趣:採用抒情性議論,表達情愫,激起波瀾,引起共鳴,使議論文既有理趣,又有情趣,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如例文4。
開頭和結尾在文章的思想內容上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在思路結構上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在語言表達上有突出風格的妙處。其形式上靈活自由,形式多樣。如果稍作變化,開頭和結尾就可以相互轉換。有嫻熟創作技巧的作者更能把幾種形式融會貫通。筆者只就幾種常見和有特色的開頭和結尾的形式和訓練加以說明,難免掛一漏萬。
作文訓練,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特質、情感經驗、語言功底、個性喜好,掌握並能熟練運用幾種開頭和結尾的形式,在時間短暫而氣氛緊張的考場上,定能游刃有餘入文,水到渠成卒章。獲得評卷教師的青睞,收獲滿意的分數。
面介紹幾種議論文結尾的方法:
一、點明論題,暗示主旨。
有些議論文,是用歸納推理的方法來論證問題的。這類議論文的結尾部分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所在。
如秦牧《青年人應該怎樣選擇生活道路》一文,就是在結尾時點明中心論題的:青年人應樹立共產主義理想,選擇正確生活道路。又如《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一文,結論和論點也是統一的,故在結尾時這樣寫道: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
二、呼應開頭,總結全文。
《理想的階梯》一文,用兩個比喻歸結上文,深化「奮斗」是《理想的階梯》的中心論點,激勵青年為實現光輝燦爛的理想而奮斗。再如魯迅的《拿來主義》一文,在結束時,既概括全文內容,又同開頭部分提出的論點相照應,從而突出了文章的論述中心:總之,我們要拿來。……,沒有拿來的,人不能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成為新文藝。
這樣的結尾,不僅突出了中心,還增強了議論的說服力。
三、引用名言,深化中心。
即引用警句、名言、詩句、經典著作、俗語、諺語等作文章的結尾,達到「立語言而居要」。結構上照應題目,內容上深化主題。《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一文』結尾「畏懼錯誤就是毀滅改革」一句,是仿照懷特黑德的名言自擬而成的,語言精闢,深化了中心思想。運用該法應注意,所引用的材料須與主題相關,為主題服務。
四、鼓舞號召,提出希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很多好的文章,都是以情取勝的。此法都在前文感情的基礎上,發出號召或呼喚,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索。但使用此法,應忌空喊口號、空洞無物,要做到情有所根。如《從三到萬》結尾提出誠懇的希望,引導讀者聯系自身作深遠的思考。
也有些文章常在結尾時提出希望,預示未來。如陶鑄的《崇高的理想》就是如此:同學們!從開始有人類社會以來,沒有哪一個社會能與共產主義社會相比。什麼理想也不能同共產主義這一更崇高更偉大的理想相比。我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要有這個崇高的理想,把自己最好的年華貢獻給這個崇高的共產主義事業。
五、畫龍點睛,篇末完題。
有人認為只有狹義的散文常用「畫龍點睛」之筆,其實議論文也有在篇末「點睛」,藉以完題的(完題,即指完成論述過程,完整而有相當的深度而言)。如魯迅《「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結尾:從「文藝批評」方面看,梁實秋這條文化走狗畢竟是精疲力竭,毫不中用了。因此,還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個形容字:「乏」。
這個結尾,最終畫成了一幅完全切合梁實秋身份的狗像:「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並完了題。
六、抒情描摹,遠矚前景。
如毛澤東同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結尾,就是對革命高潮到來的熱情的展示:它(指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顛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這個結尾情理相宜,強烈地感染著讀者,使讀者受到莫大鼓舞,因而決心用自覺行動去迎接革命高潮的到來。
七、文意已盡,自然收尾。
大多數的議論文,都是「問題解決」了,文章也就結束、收尾。如《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在分析、闡明了為什麼要「改造」和怎樣「改造」我們的學習之後,用三句話自然地結束了全文:我們走過了許多彎路。但是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在如此生動豐富的中國革命環境和世界革命環境中,我們在學習問題上的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三句話,水到渠成,進一步肯定了「改造」,很自然地收束起來。
八、指出教訓,強調深意。
如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結尾時說:就這樣,個人(指李自成)的悲劇擴大而成為民族的悲劇,這意義不能說是不深刻的。
這個結尾,即在正告人們在革命勝利時,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忘乎所以,意義極為深刻。
總之,「文無定法」,寫文章如行雲流水,行所當行,止所當止,是不拘法的。但對作為整個構思中有機組成部分的結尾來說,切忌臨時拼湊,重復累贅,裝腔作勢,首尾脫節等毛病。這里所談及的,不過是議論文寫作常用的結尾方法。而且應該注意,不論何種結尾方法都應該服從論述問題的需要,決不能使之成為外加的游離的部分。
9. 高分尋找高考滿分作文,特別是要好的開頭和結尾
山水朝堂年06月01日 星期日 19:49回首千年,那麼多讀書衣袂飄飛,緩步走來。他們或頭戴綸巾,談笑於朝堂之上;或赤足草履,閑盪於山水之間。羽扇一指,即是半個江山,妙筆一揮,成就灑脫人生。朝堂山水,山水朝堂。
但掩不住他們共同的身份:讀書人,掩不住他們共同的理想:托起這個世界。
他們乘牛車、飲杜康、笑人間,青眼只留給知己,白眼傲掃凡塵。在竹林瀟瀟風聲里,在湖水瀲灧波光中,魏晉七賢把才華全倒進了山水,似乎只有那渲染開去的水墨畫才能成為他們人生的背景。
他們是讀書人,至死捍衛著那一身風骨,潔身遠避荒唐的政治、慘烈的混戰。也許,正是那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讀書人精神支撐著他們傲然屹立,正是那關愛百姓、關愛生靈的讀書人品質讓他們永遠也不可能成為兵戈的指揮者。
是為了天下正道,天下太平,他們遨遊在山水間。
他們著高履、執笏板、論政事,鞠躬盡瘁,夙興夜寐。細細的一支毛筆,凝結了畢生的智慧、畢生的憂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秋風吹落黃葉,范公還在低吟;當老病只有孤舟,杜甫還在憂民;當雪嶺阻隔壯志,韓愈又一次深情回望,回望遙遠的京都,那裡是他們心心掛念的朝廷,那裡牽著芸芸百姓!巍峨朝堂,是他們人生的坐標。
他們是讀書人,至死拖著那一身疲憊,投身官場,只為實現報國、為民的願望。也許,正是那心憂蒼生、匡扶社稷的讀書人使命支撐著他們憂勞不輟,正是那不記私利,不畏艱難的讀書人品格讓他們永遠也邁不開逃離的步子。
是為了天下正道、天下幸福,他們奔波在朝堂間。
山石自得於一身硬骨;卵石欣然於平滑體膚,但他們都是石頭,都有最堅硬的本性、最堅強的本質。正像那些讀書人,都有最堅定的信念、最執著的追求。
也許山水與朝堂,本已交融共生。不論在哪兒,不論是誰,都是為了天下。出世與入世,只關乎形式,無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