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留一刻給自己作文素材
緊張的學習與生活,來不及透氣呼吸,更不用說細心體會。可曾想過在緊張的生活節奏之餘,留一刻給自己,去微笑,思考,欣賞……
在雷厲風行追求高效的緊張表情外,留一刻給自己輕松地微笑;在多快好省時尚經濟的浮躁世風下,留一刻給自己靜心地思考;在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激烈競爭中,留一刻給自己去真誠地欣賞,去欣賞對手,欣賞自己,欣賞生活。
留一刻給自己輕松地微笑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態度。一味地投身於學習或是工作,看似高效地利用了生命,實則曲解了生命的內涵,僵化了生命的形態。運動員獲得比賽的勝利,必然花一定的時間去調整心態,以更好地適應下次的比賽。我有一個朋友去參加一個電視台的節目,過分的緊張使他表演時肌肉僵硬,面無表情,所以慘遭淘汰。假如他能在上台前留一刻給自已去保持微笑,相信會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累了,不要堅持著掙扎向前,且放下疲憊的心靈,對自己微笑一下;失敗了,不要一味地自怨自艾,留一刻憧憬給自己,才能夠重拾信心,繼續上路。
留一刻給自己靜心地思考也十分重要。《論語》教導我們「吾日三省吾身」,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無休止的忙碌,來不及思考總結就難以螺旋式的上升。正如青竹,它每長一個時段,就對自己做個小結,這樣才能拔節而上。只有在忙碌浮躁中適時留一刻給自己,我們才能讓自己躁動的心沉靜下來,從而進入下一次攀升。
留一刻給自己真誠地欣賞更是一種提升生命質量的很好的方式。奔忙的生命停不下腳步,匆匆過客永遠學不會欣賞。留一刻給自己,放慢腳步來欣賞周邊的風景。福樓拜拒絕了所有采訪,不看報紙的新聞,以保證全心高效地工作,即便這樣,他不忘每天欣賞日出,體會生命初始的脈動。欣賞對手,你取得了他人之長,還收獲了朋友;欣賞自己,你發現了更多潛能,看到了更為廣闊的世界。
是的,人生之旅遙遙,賓士的節奏越來越快。我們要學會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它能帶來成功,它能帶來希望,它能像一滴水滋潤沙漠中旅人乾涸的心田,它能像明燈照亮黑暗中前方的長路。像畫家能畫出美麗的圖畫,必然留了時間給自己去欣賞去體會。生命,是一個需要經營需要設計的過程。留一刻給自己,你會創造出一個全新的你!
② 留一步與人作文400字
李白的原意是「騎士每十步殺一人,殺了千里到目前為止,之後殺完折騰衣服內,像什麼也沒留容下,然後隱藏它很低調的生活」 - 年輕,和危險的,但如果是的話:「我銅鑼灣,大嶼山砍到,並且砍到鳳尾山,最後砍到香蕉灣!切結束後折騰衣服,取了錢給老闆去澳門恢復,不讓任何人知道。」
③ 留在記憶深處的一個人作文提綱100字
在我的腦海里,有一個人,只和我有一面之緣,但卻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星期天,我和爸爸逛完街,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天空中烏雲密布,過了一會兒,豆大的雨點從灰濛蒙的天空中「砸」了下來。我和爸爸趕緊躲進一家飯店裡。雨下個不停,我的肚子「咕咕」叫個不停。我和爸爸便要了兩碗面吃了起來。這時,走進一位又高又胖的叔叔,穿著一件臟兮兮的舊襯衫,黑黑的臉,長著絡腮鬍子。不知怎麼的,他的手黑乎乎的,像個拉煤的。
那個人向我們這邊走來。「我能坐這兒嗎?」「可以。」爸爸看了他一眼說。他剛一坐下來。一股異味就撲面而來。他要了一碗面,大口大口吃起來。可我再也吃不下了,趕緊跑了出去,爸爸隨後也跟了出來。這時,天放晴了,爸爸對我說:「我們回家吧!」「好。」我點了點頭。走到車站。爸爸驚奇地叫了起來:「鵬飛,你的書包呢?」我一摸肩膀,壞了,一定是忘在飯店裡了,那裡面還有我新買的衣服和鞋子呢!我頭也不回,向飯店的方向直奔過去。只聽爸爸在後面喊:「鵬飛,等等我呀!」
我連氣都顧不上喘,一頭沖進了飯店.我的書包呢?那位胖叔叔呢?望著空空的座位,我的心一下子涼了,心想:一定是那胖叔叔拿走了,真可惡!
我無精打采地走著,忽然,一個高大的身影躍入我的眼簾……那不是胖叔叔嗎?只見他東張西望,好像在找什麼人.還沒等我喊出聲,胖叔叔就發現了我:「小弟弟,你的書包在這兒呢!」……我趕緊迎上去,「謝謝……」我心中有說不出的感激,又一次細細地看著他:舊舊的襯衫,長滿絡腮鬍子的臉,臟兮兮的手背……忽然,我看不清了,因為淚水已經模糊了我的眼睛……
雖然我再也沒有見過他,但是他卻在我流淌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④ 作文題材 一步與一生
一步與一生
路的兩旁氤氳著乳白色的霧氣,前面是一條悠長悠長的古道,迷離神奇。[形象化的描寫,把人帶入迷離神奇的氛圍中。]
我准備沿著這條充滿神秘的古道去尋找自己的幸福人生,一束極細的光芒從遙遠的天際投射過來,撫摸著那歷經悠悠歲月的古道刻痕,它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一串串腳印散落在歲月的路途中,我要去尋找那決定人一生的那一步,用心去發現一個刻滿幸福的出口。[「我要去尋找那決定人一生的那一步」,點題。]
我漸行漸遠,我漸進漸遠……
終於,我發現路在此時分成了兩個岔口,兩扇高大的門擺在面前,它們的上面鐫刻著「一步與一生」,蒼勁的字體中流淌著充滿理性的溪流。
我打開其中一扇門,發現上面雕刻著許許多多的小字,我仔細凝視,彷彿時光在這里輪回翻轉……
「曾經的莊子從這里走過,為了擺脫一個屈從權勢的社會,他推開了這扇門,然後決絕地跨了過去,做了一棵在夜裡獨自守望月亮的樹。」[活用課本(《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中例子,給人以親切感。]
「曾經的五柳先生從這里走過,為了摒棄官場的丑惡,他駕著破舊的馬車從這扇門駛過,然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使用課本中陶淵明《飲酒》詩。]
「曾經的東坡先生從這里走過,為了遺忘痛苦的失意,他穿粗衣淡定地走了過去,在荒涼的黃州『倚杖聽江聲』,任憑人生的失意而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
[三段均用「曾經的……從這里走過」,引出三個歷史人物,句式整齊,富有文采。]
我品讀著這曾經的故事,路旁的竹林也在歌唱,我要把它譜寫成一曲滄桑而美麗的歌謠。
我又走到另外一個路口仰望另一扇門,它上面同樣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西楚霸王項羽面對劉邦的追兵從這里逃走,憶起昔日的鴻門宴,不禁哀嘆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殘忍陰險的秦檜從這里步入罪惡的深淵,殺岳飛,貶忠良,他的一生必定是一個讓人唾棄的一生,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居心叵測的陳水扁從這里走上了分裂國家的道路,嘴角邪惡的笑容乾枯了他丑惡的靈魂。」
[再用三個事例,從反面闡述,與前面的三個事例構成對比。]
我不想再讀下去,撫摸眼前的這扇門,滄桑而厚重。歷史本沒有錯!錯的是他們洞開了本不應該洞開的大門,跨出了他們本不應該跨出的一步![小結上文。]
楓竹林飄盪著幸福的歌謠,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門,它閃著幽藍幽藍的光,我毫不猶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黃金般的人生!
⑤ 留一步與人作文350字
⑥ 留一步與人初一作文
寬容是為人之准則,也是處世之法寶.人生在世,穿梭於茫茫人海,經常會面對別人一個不小心踩著了你的鞋子,或揚手時不經意碰著你的帽子,「對不起」在對方輕輕的歉語時,你報以一個淡淡的微笑,「沒關系.」這是一種包涵諒解,這也是寬容;在日常的工作或生活中,常常因一句隨意而說的話,一件不經意而為的小事,使朋友或領導誤解或產生不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要從自己的不周嚴以律已,寬恕別人,這也是寬容.
寬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種明智的博大胸懷.是人與人心靈交往的橋梁.正如法國文學大師雨果說過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大師的活雖然有點浪漫誇張,卻也不無現實的啟示.
不由我想起曾看到過春秋戰國時的一個故事:楚莊王一天晚上設酒晏,酬謝有功之將領群臣.席間歌舞妙曼,美酒佳餚,杯盞交錯,燭光搖曳.為助興,楚莊王還命令兩位他最寵愛的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各位功臣們敬酒.忽然一陣狂風刮來,吹滅了所有的蠟燭,大廳漆黑—片,席中一位將領乘機揩油親澤,摸了許姬的玉手.許姬一甩手扯斷了他的帽帶,勿勿回到楚莊王身邊並悄悄對楚莊王說:「剛才有人乘機調戲我,我扯斷了他的帽帶,你趕快叫人點亮蠟燭,看誰沒有帽帶,就知道是維了.」
但是,楚莊王聽了,先命令手下不要點亮蠟燭,卻大聲向各位功臣將領說:「我今天晚上一定要和各位一醉方休,請大家都把帽子脫了,痛快飲酒吧.」等到點亮蠟燭時,眾人都沒有戴帽子,也就分不出誰的帽帶斷了,一場劍拔弩張的懲戒之事,被楚莊王無聲無息一言帶過了.
⑦ 留一步 與人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嘗!出自〔明〕 洪應明
菜根譚
余過古剎,於殘經敗紙中拾得《菜根譚》一錄。翻視之,雖屬禪宗,然於身心性命之學,實有隱隱相發明者。亟攜歸,重加校讎,繕寫成帙。 舊有序,文不雅馴,且於是書無關涉語,故芟之。 著是書者為洪應明,究不知其為何許人也。
乾隆五十九年二月二日,遂初堂主人識
修 身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針之罅漏;萬善全,始得一生無愧。修之當如凌雲寶樹,須假眾木以撐持。
忙處事為,常向閑中先檢點,過舉自稀。動時念想,預從靜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 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才見本來真體。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塵氛未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處拔除不凈,恐石去而草復生矣。
紛擾固溺志之場,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學者當棲心元默,以寧吾真體。亦當適志恬愉,以養吾圓機。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無事便思有閑雜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
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到得從多入少、從有入無處,才是學問的真消息。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地著腳,若少慕聲聞,便成偽果;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基,若稍計功效,便落塵情。
身不宜忙,而忙於閑暇之時,亦可儆惕惰氣;心不可放,而放於收攝之後,亦可鼓暢天機。
鍾鼓體虛,為聲聞而招擊撞;麋鹿性逸,因豢養而受羈糜。可見名為招禍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學者不可不力為掃除也。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天羅。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變可為萬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焰冰競;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學者動靜殊操、喧寂異趣,還是鍛煉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須是操存涵養,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的景象;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光,才見處一化齊之妙。
心是一顆明珠。以物慾障蔽之,猶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滌猶易;以情識襯貼之,猶明珠而飾以銀黃,其洗滌最難。故學者不患垢病,而患潔病之難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難除。
軀殼的我要看得破,則萬有皆空而其心常虛,虛則義理來居;性命的我要認得真,則萬理皆備而其心常實,實則物慾不入。
面上掃開十層甲,眉目才無可憎;胸中滌去數斗塵,語言方覺有味。
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盡得世間之常道,才堪論出世。
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
白日欺人,難逃清夜之鬼報;紅顏失志,空貽皓首之悲傷。
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之策保國家,出此入彼,念慮只差毫末,而超凡入聖,人品且判星淵矣。人胡猛然轉念哉!
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開萬善之門,無如寸心挹損。
塞得物慾之路,才堪辟道義之門;馳得塵俗之肩,方可挑聖賢之擔。
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消得家庭內嫌雪,才為火內栽蓮。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情之同處即為性,舍情則性不可見,欲之公處即為理,舍欲則理不可明 。故君子不能滅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絕欲,惟期寡慾而已。
欲遇變而無倉忙,須向常時念念守得定;欲臨死而無貪戀,須向生時事事看得輕。
一念過差,足喪生平之善;終身檢飭,難蓋一事之愆。
從五更枕席上參勘心體,氣未動,情未萌,才見本來面目;向三時飲食中諳練世味,濃不欣,淡不厭,方為切實工夫。
應 酬
操存要有真宰,無真宰則遇事便倒,何以植頂天立地之砥柱!應用要有圓機,無圓機則觸物有礙,何以成旋乾轉坤之經綸!
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於物不可重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制。
倚高才而玩世,背後須防射影之蟲;飾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膽之鏡。
心體澄徹,常在明鏡止水之中,則天下自無可厭之事;意氣和平,賞在麗日 光風之內,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當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遷就,少遷就則失從 違之正;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蒼蠅附驥,捷則捷矣,難辭處後之羞;蘿蔦依松,高則高矣,未免仰攀之恥 。所以君子寧以風霜自挾,毋為魚鳥親人。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 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伺察以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養智;奮迅以為速者,多因速度 而致遲,故君子以重持輕。士君子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 德損;士大夫憂國為民,當有其心,不當有其語,有其語則毀來。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縱弛;處明庭檢飾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個念 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 之厭。
善啟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善移風化者,當因其 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
彩筆描空,筆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損鍔,而水亦不留痕 。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矣。
己之情慾不可縱,當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慾不可拂 ,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適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 可乎!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謂明;必勝非勇,能勝能不勝之謂勇。
隨時之內善救時,若和風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脫俗,似淡月之映輕雲。
思入世而有為者,須先領得世外風光,否則無以脫垢濁之塵緣;思出世而無 染者,須先諳盡世中滋味。否則無以持空寂之後苦趣。
與人者,與其易疏於終,不若難親於始;御事者,與其巧持於後,不若拙守 於前。
酷烈之禍,多起於玩忽之人;盛滿之功,常敗於細微之事。故語雲:「人人 道好,須防一人著腦;事事有功,須防一事不終。」
功名富貴,直從滅處觀究竟,則貪戀自輕;橫逆困窮,直從起處究由來,則 怨尤自息。
宇宙內事要力擔當,又要善擺脫。不擔當,則無經世之事業;不擺脫,則無 出世之襟期。
待人而留有餘,不盡之恩禮,則可以維系無厭之人心;御事而留有餘,不盡 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了心自了事,猶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蚋而仍集。
仇邊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難防;苦時之坎易逃,而樂處之阱難脫。
膻穢則蠅蚋叢嘬,芳馨則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業,亦不立芳名。只是元 氣渾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
從靜中觀物動,向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遇忙處會偷閑,處鬧 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工。
邀千百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丑。
落落者,難合亦難分;欣欣者,易親亦易散。是以君子寧以剛方見憚,毋以 媚悅取容。
意氣與天下相期,如春風之鼓暢庶類,不宜存半點隔閡之形;肝膽與天下相 照,似秋月之洞徹群品,不可作一毫曖昧之狀。
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且之念自輕;世途雖紛華,常思泉下的 光景,則利慾之心自淡。鴻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總非當機作用;風息時 休起浪,岸到處便離船,才是了手工夫。
從熱鬧場中出幾句清冷言語,便掃除無限殺機;向寒微路上用一點赤熱心腸 ,自培植許多生意。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順事自然無事,若滿月 偕盂水同圓。
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不然操持未 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廉所以戒貪。我果不貪,又何必標一廉名,以來貪夫之側目。讓所以戒爭。 我果不爭,又何必立一讓的,以致暴客之彎弓。
無事常如有事時,提防才可以彌意外之變;有事常如無事時,鎮定方可以消 局中之危。
處世而欲人感恩,便為斂怨之道;遇事而為人除害,即是導利之機。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動,則愆尤自少;應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則趣味 常多。
君子嚴如介石而畏其難親,鮮不以明珠為怪物而起按劍之心;小人滑如脂膏 而喜其易合,鮮不以毒螫為甘飴而縱染指之欲。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縱紛若亂絲,終當就緒;待人無半毫矯偽欺隱,雖狡 如山鬼,亦自獻誠。
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一文,還憐煢獨;氣骨清如秋水,縱家徒四壁,終傲 王公。
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涉世者 宜蕃擇之,慎毋貪黃雀而墜深井,舍隋珠而彈飛禽也。費千金而結納賢豪,孰若 傾半瓢之粟,以濟飢餓之人;構千楹而招來賓客,孰若葺數椽之茅,以庇孤寒之 士。
解斗者助之以威,則怒氣自平;懲貪者濟之以欲,則利心反淡。所謂因其勢 而利導之,亦救時應變一權宜法也。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雪忿不若忍恥為高。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若 直節之為真。
救既敗之事者,如馭臨崖之馬,休輕策一鞭;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 ,莫少停一棹。
先達笑彈冠,休向侯門輕曳裾;相知猶按劍,莫從世路暗投珠。
楊修之軀見殺於曹操,以露己之長也;韋誕之墓見伐於鍾繇,以秘己之美也 。故哲士多匿采以韜光,至人常遜美而公善。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奮迅,常患畚迅而成鹵莽,故當抑其躁心;老成的人, 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縮,故當振其惰氣。
望重縉紳,怎似寒微之頌德。朋來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舌存常見齒亡,剛強終不勝柔弱;戶朽未聞樞蠹,偏執豈能及圓融。
評 議
物莫大於天地日月,而子美雲:「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事莫大於揖 遜征誅,而康節雲:「唐虞揖遜三杯酒,湯武征誅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 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來如漚生大海,事去如影滅長空,自經綸萬變而不動一 塵矣。
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猶懷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則開 詐善之門。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為善之路。此譏好名者,當嚴責君子,不當過求 於小人也。
大惡多從柔處伏,哲士須防綿里之針;深仇常自愛中來,達人宜遠刀頭之蜜 。
持身涉世,不可隨境而遷。須是大火流金而清風穆然,嚴霜殺物而和氣藹然 ,陰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濤倒海而坻柱屹然,方是宇宙內的真人品。愛是萬緣 之根,當知割捨。識是眾欲之本,要力掃除。
作人要脫俗,不可存一矯俗之心;應世要隨時,不可起一趨時之念。
寧有求全之毀,不可有過情之譽;寧有無妄之災,不可有非分之福。
毀人者不美,而受人毀者遭一番訕謗便加一番修省,可釋回而增美;欺人者 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可以轉禍而為福。
夢里懸金佩玉,事事逼真,睡去雖真覺後假;閑中演偈談元,言言酷似,說 來雖是用時非。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所以福來不必喜,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 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
榮與辱共蒂,厭辱何須求榮;生與死同根,貪生不必畏死。
作人只是一味率真,蹤跡雖隱還顯;存心若有半毫未凈,事為雖公亦私。
鷯佔一枝,反笑鵬心奢侈;兔營三窟,轉嗤鶴壘高危。智小者不可以謀大, 趣卑者不可與談高。信然矣!
貧賤驕人,雖涉虛驕,還有幾分俠氣;英雄欺世,縱似揮霍,全沒半點真心 。糟糠不為彘肥,何事偏貪鉤下餌;錦綺豈因犧貴,誰人能解籠中圇〔囗+化〕 。
琴書詩畫,達士以之養性靈,而庸夫徒賞其跡象;山川雲物,高人以之助 學識,而俗子徒玩其光華。可見事物無定品,隨人識見以為高下。故讀書窮理, 要以識趣為先。
姜女不尚鉛華,似疏梅之映淡月;禪師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蓮。
廉官多無後,以其太清也;痴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故君子雖重廉介,不 可無含垢納污之雅量。雖戒痴頑,亦不必有察淵洗垢之精明。
密則神氣拘逼,疏則天真爛漫,此豈獨詩文之工拙從此分哉!吾見周密之人 純用機巧,疏狂之士獨任性真,人心之生死亦於此判也。
翠筱傲嚴霜,節縱孤高,無傷沖雅;紅蕖媚秋水,色雖艷麗,何損清修。
貧賤所難,不難在砥節,而難在用情;富貴所難,不難在推恩,而難在好禮 。
簪纓之士,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節致忠;廟堂之士,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 料事燭理。何也?彼以濃艷損志,此以淡泊全真也。
榮寵旁邊辱等待,不必揚揚;困窮背後福跟隨,何須戚戚。
古人閑適處,今人卻忙過了一生;古人實受處,今人又虛度了一世。總是耽 空逐妄,看個色身不破,認個法身不真耳。
芝草無根醴無源,志士當勇奮翼;彩雲易散琉璃脆,達人當早回頭。
少壯者,事事當用意而意反輕,徒汛汛作水中鳧而已,何以振雲霄之翮?衰 老者,事事宜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為轅下駒而已,何以脫韁鎖之身?
帆只揚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穩。如韓信以勇備震主被擒,陸機 以才名冠世見殺,霍光敗於權勢逼君,石崇死於財賦敵國,皆以十分取敗者也。 康節雲:「飲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離披。」旨哉言乎!
附勢者如寄生依木,木伐而寄生亦枯;竊利者如□〔蟲營〕□〔蟲丁〕盜人 ,人死而□〔蟲營〕□〔蟲丁〕亦滅。始以勢利害人,終以勢利自斃。勢利之為 害也,如是夫!
失血於杯中,堪笑猩猩之嗜酒;為巢於幕上,可憐燕燕之偷安。
鶴立雞群,可謂超然無侶矣。然進而觀於大海之鵬,則眇然自小。又進而求 之九霄之鳳,則巍乎莫及。所以至人常若無若虛,而盛德多不矜不伐也。貪心勝 者,逐獸而不見泰山在前,彈雀而不知深井在後;疑心勝者,見弓影而驚杯中之 蛇,聽人言而信市上之虎。人心一偏,遂視有為無,造無作有。如此,心可妄動 乎哉!
蛾撲火,火焦蛾,莫謂禍生無本;果種花,花結果,須知福至有因。
車爭險道,馬騁先鞭,到敗處未免噬臍;粟喜堆山,金誇過斗,臨行時還是 空手。
花逞春光,一番雨、一番風,催歸塵土;竹堅雅操,幾朝霜、幾朝雪,傲就 琅〔王干〕。
富貴是無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處得他好,他 益你深。故貪商於而戀金谷者,竟被一時之顯戮;樂簞瓢而甘敝溫(「糹」旁) 者,終享千載之令名。
鴿惡鈴而高飛,不知斂翼而鈴自息;人惡影而疾走,不知處陰而影自滅。故 愚夫徒疾走高飛,而平地反為苦海;達士知處陰斂翼,而CHAN岩亦是坦途。 秋蟲春鳥共暢天機,何必浪生悲喜;老樹新花同含生意,胡為妄別媸妍。
多栽桃李少栽荊,便是開條福路;不積詩書偏積玉,還如築個禍基。
萬境一轍原無地,著個窮通;萬物一體原無處,分個彼我。世人迷真逐妄, 乃向坦途上自設一坷坎,從空洞中自築一藩蘺。良足慨哉!
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蓋伺察乃懵懂之根, 而朦朧正聰明之窟也。
大烈鴻猷,常出悠閑鎮定之士,不必忙忙;休徵景福,多集寬洪長厚之家, 何須瑣瑣。
貧士肯濟人,才是性天中惠澤;鬧場能學道,方為心地上工夫。
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 念清明,淡然無欲,天地也不能轉動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況一切區區事物乎 !
貧得者身富而心貧,知足者身貧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勞,處下者形勞而 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達人當自辨之。
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眾人以拂意為憂,而君子憂從快意 處起。蓋眾人憂樂以情,而君子憂樂以理也。
謝豹覆面,猶知自愧;唐鼠易腸,猶知自悔。蓋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惡遷善 之門,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無此念頭,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 處討些生理?
異寶奇琛,俱民必爭之器;瑰節奇行,多冒不祥之名。總不若尋常歷履易簡 行藏,可以完天地渾噩之真,享民物和平之福。
福善不在杳冥,即在食息起居處牖其衷;禍淫不在幽渺,即在動靜語默間奪 其魄。可見人之精爽常通於天,於之威命即寓於人,天人豈相遠哉!
閑 適
晝閑人寂,聽數聲鳥語悠揚,不覺耳根盡徹;夜靜天高,看一片雲光舒捲, 頓令眼界俱空。
世事如棋局,不著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見真空。
龍可豢非真龍,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祿可餌榮進之輩,必不可籠淡然無欲之 人;鼎鑊可及寵利之流,必不可加飄然遠引之士。
一場閑富貴,狠狠爭來,雖得還是失;百歲好光陰,忙忙過了,縱壽亦為夭 。
高車嫌地僻,不如魚鳥解親人。駟馬喜門高,怎似鶯花能避俗。
紅燭燒殘,萬念自然厭冷;黃梁夢破,一身亦似雲浮。
千載奇逢,無如好書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爐煙。
蓬茅下誦詩讀書,日日與聖賢晤語,誰雲貧是病?樽壘邊幕天席地,時時共 造化氤氳,孰謂非禪?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機息坐忘盤石上,古今 盡屬蜉蝣。
昴藏老鶴雖飢,飲啄猶閑,肯同雞鶩之營營而競食?偃蹇寒松縱老,豐標自 在,豈似桃李之灼灼而爭妍!
吾人適志於花柳爛漫之時,得趣於笙歌騰沸之處,乃是造花之幻境,人心之 盪念也。須從木落草枯之後,向聲希味淡之中,覓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 ,人物的根宗。
靜處觀人事,即伊呂之勛庸、夷齊之節義,無非大海浮漚;閑中玩物情,雖 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頑蠢,總是吾性真如。
花開花謝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暖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
閑觀撲紙蠅,笑痴人自生障礙;靜覘競巢鵲,嘆傑士空逞英雄。
看破有盡身軀,萬境之塵緣自息;悟入無壞境界,一輪之心月獨明。
木床石枕冷家風,擁衾時魂夢亦爽;麥飯豆羹淡滋味,放箸處齒頰猶香。
談紛華而厭者,或見紛華而喜;語淡泊而欣者,或處淡泊而厭。須掃除濃淡 之見,滅卻欣厭之情,才可以忘紛華而甘淡泊也。
「鳥驚心」「花濺淚」,懷此熱肝腸,如何領取得冷風月;「山寫照」「水 傳神」,識吾真面目,方可擺脫得幻乾坤。富貴得一世寵榮,到死時反增了一個 戀字,如負重擔;貧賤得一世清苦,到死時反脫了一個厭字,如釋重枷。人誠想 念到此,當急回貪戀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人之有生也,如太倉之粒米,如灼目之電光,如懸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 。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樂?如何看他不破而懷貪生之慮?如何看他不重而貽 虛生之羞?
鷸蚌相持,兔犬共斃,冷覷來令人猛氣全消;鷗鳧共浴,鹿豕同眠,閑觀去 使我機心頓息。
迷則樂境成苦海,如水凝為冰;悟則苦海為樂境,猶冰渙作水。可見苦樂無 二境,迷悟非兩心,只在一轉念間耳。
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地寬天高,尚覺鵬程之窄小;雲深松老,方知鶴夢之悠閑。
兩個空拳握古今,握住了還當放手;一條竹杖挑風月,挑到時也要息肩。
階下幾點飛翠落紅,收拾來無非詩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處盡是禪機 。
忽睹天際彩雲,常疑好事皆虛事;再觀山中閑木,方信閑人是福人。
東海水曾聞無定波,世事何須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閑地,人生且自舒眉。
天地尚無停息,日月且有盈虧,況區區人世能事事園滿而時時暇逸乎?只是 向忙裡偷閑,遇缺處知足,則操縱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與之論勞逸較虧 盈矣!
「霜天聞鶴唳,雪夜聽雞鳴,」得乾坤清純之氣。「晴空看鳥飛,活水觀魚 戲,」識宇宙活潑之機。
閑烹山茗聽瓶聲,爐內識陰陽之理;漫履楸枰觀局戲,手中悟生殺之機。
芳菲園林看蜂忙,覷破幾般塵情世態;寂寞衡茅觀燕寢,引起一種冷趣幽思 。
會心不在遠,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便居然有萬里山川之勢,片言只語 內,便宛然見萬古聖賢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達人的胸襟。
心與竹俱空,問是非何處安腳?貌偕松共瘦,知憂喜無由上眉。
趨炎雖暖,暖後更覺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養志於清修而炎 涼不涉,棲心於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為更多也。
席擁飛花落絮,坐林中錦綉團〔衤因〕;爐烹白雪清冰,熬天上玲瓏液髓。
逸態閑情,惟期自尚,何事處修邊幅;清標傲骨,不願人憐,無勞多買胭脂 。
天地景物,如山間之空翠,水上之漣漪,潭中之雲影,草際之煙光,月下之 花容,風中之柳態。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 間一妙境也。
「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此是無彼無此得真機。「野色更無 山隔斷,天光常與水相連」,此是徹上徹下得真意。吾人時時以此景象注之心目 ,何患心思不活潑,氣象不寬平!
鶴唳、雪月、霜天、想見屈大夫醒時之激烈;鷗眠、春風、暖日,會知陶處 士醉里之風流。
黃鳥情多,常向夢中呼醉客;白雲意懶,偏來僻處媚幽人。
棲遲蓬戶,耳目雖拘而神情自曠;結納山翁,儀文雖略而意念常真。
滿室清風滿幾月,坐中物物見天心;一溪流水一山雲,行處時時觀妙道。
炮鳳烹龍,放箸時與□鹽無異;懸金佩玉,成灰處共瓦礫何殊。
「掃地白雲來」,才著工夫便起障。「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
造花喚作小兒,切莫受渠戲弄;天地丸為大塊,須要任我爐錘。
想到白骨黃泉,壯士之肝腸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閑。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須百般計較;書讀五車,才分八斗,未聞一日清閑 。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 易知。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 ,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月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 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酉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知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 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切莫放手。
藜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蓋志以淡泊明,而節 從肥甘喪矣。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嘆;身後的惠澤要流得長,使人有不匱 之思。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
作人無甚高遠的事業,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的工夫,減除得 物累便臻聖境。
寵利毋居人前,德業毋落人後,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減分中。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
蓋世的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的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 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事事要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必求滿 ,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人能誠心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 體萬倍也。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熒,而耀采於夏月。故知潔 常自污出,明每從暗生也。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⑧ 以「留一步路給後人為標題」的作文要800字
有句古說,「前人栽樹後人盛涼」,可是現在的情況是,前人栽樹後砍樹啊,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此下去,我們要給我們的後人留下什麼啊,98年的大洪水,讓千萬的人失去的家園,失去的生命,失去的土地,為什麼會這樣,長江為什麼會呼嘯,因為長江兩岸的植被被嚴重的破壞啦,那是自然給我們人類的警告,人類只知道是去修提,卻忘記我們的森林在損失,人們只知道,去蓋工廠,卻忘記啦,我們的土地在沙化,人們只知道去搞現代化,可是代價卻是破壞自然。
同志嗎,你們想過沒有,北京為什麼會有沙塵暴,你們想過沒有,為什麼上海會下酸雨,這是為什麼,或許你會說,這個問題只要有點化學知識的人,都知道,環境惡化啦,可是為什麼要環境會惡化,你不要把責任推到我們搞四化建設的頭上,我們的科技是以人為本的,我們發展科技可以不用破壞環境的,可是為什麼會把自然搞成這種模樣呢,原因有兩個
第一,人的因素,我們看到了大片大片的上好的土地被 佔用,用於開發項目上,大片大片的天空被農煙所龐罩,這難道不是人在作嗎,大量的珍有動物被殺死,大量的珍有的植物被人砍除,這不是人的因素嗎?如果我們能提高一下環保的意識,也許,就會這樣啦,天空中不會有那麼大的煙啦,你說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你的意思是
工業的現代化和科技的現代化必然要以自然的破壞做代價啦,是這樣的吧,我無法理解你反對我的人觀點
日本,這個一無視處的國家,但它的綠化面積佔全國面積的40%,你感到驚異嗎,你說這個國家面積小,那麼我們看看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加拿大,他的城市綠化面積,占城市面積的50%,全國綠化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30%還有10%是冰,他們都是發達的國家,他的科學技術與工業水平不比我們低,但人家綠化的為什麼那麼好呢?我並不是一個祟洋媚外的人,事實上我是很愛我的祖國,但如果讓我面對光禿禿的人,滿天飛沙的大地,我要如何先贊美我的祖國呢?
我們要留給我們後人什麼,是綠綠的山,清清的水,藍藍的天,還是給我們後人留下光光的山,黑黑的水,烏烏的天呢,還是讓你和我來選擇嗎,記住,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只有一片藍天,不要讓他失去光彩啊
⑨ (材料作文)材料:《菜根譚》中的一句話:徑路窄處,留一部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
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就是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也可以聯繫到我們現在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的說法。
⑩ 有關於留有餘地的作文名人事件素材
長風破空,殘陽如血,一聲凄烈的馬嘯劃破一望無垠的寂寞蒼穹。「虞兮虞兮奈若何?」劍鋒一轉,結束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生命。
項羽沒有給自己留下餘地,於是演繹了「霸王別姬」的悲劇。留有餘地,才能成功創造馳騁的空間。
中國人似乎很看重「餘地」。留有餘地就是「三思而後行」,留有餘地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留有餘地就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留有餘地就是「一顆紅心,兩手准備」,留有餘地就是「中庸」之道,留有餘地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越王勾踐被吳所敗,淪為吳王馬夫。他沒有自刎沒有投江,作了個似乎不夠有氣節的決定:甘為人奴。但他不是沉淪,而是給自己留下了餘地。因為留有餘地,勾踐演繹了「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傳奇。
老虎撲食要先退一步,這樣才能用此小小緩沖奮力一躍。留有餘地,就是增強生命的韌性。
大澤鄉遇雨,眾人不能按期到達指定地點。嚴刑苛法不容有違,法令當斬。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星火燎原,秦朝統治風雨飄搖。這是因為統治者的窮奢極欲,沒有為人民留下生存的餘地。
古人不留餘地釀成大禍,而溫古思今,擠榨生命的人又何其多。
看透支青春的年輕人耗費時光,碌碌無為;看利慾熏心的貪官污吏徇私舞弊,違法亂紀;看頭腦空虛的市井男女日日燈紅酒綠。這些人不對自己的行為所產生的後果負責,歇斯底里地耗費生命,不留餘地,終將得到時間的懲罰。
現代社會復雜多變,只有留有餘地才能為成功多辟幾條道路,給生活空間的拓展留下希望和生機。
留有餘地並不是畏縮不前,在必要的時候我們也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魄力。只有奮鬥了,餘地才能發揮作用。
我站在原地不動,抬頭看天上的流雲。為生命留下餘地,然後奮斗進取,這恐怕就是我一生追尋的目標了。
點評:本文不是集中寫「留有餘地」或「不留餘地」的某一個方面,而是在談古論今中,通過鮮明顯豁的對比和形象化的說理將這兩種不同選擇的結果展示出來,從而使文章體現出了較強的思辨性和震撼力。作者善於將「我」放到文章中去,縱橫捭闔中處處可見性靈和思想的閃光,同時也真正體現了「雜談」之「雜」。本文不是從一般意義上來看「留有餘地」和「不留餘地」的問題,而是更多地站在歷史興亡和生命盛衰的高度與視角來觀照,這也使行文顯得充沛淋漓,豪邁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