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教育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教育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發布時間:2020-12-23 06:16:08

㈠ 以「家庭教育」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當今社會,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有著自己的家。當然,有的家庭是幸福美滿的,而有的家庭卻與賭場沒有太大的區別--我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我家,你首先可以看到一股烏煙瘴氣--香煙的煙氣,同時還能聞到異常濃的煙味--不過這不是我爸抽的,雖然我爸不抽煙,但是因為我爸把那些所謂的"兄弟"帶到家裡,使得他們在我們家大抽特抽.我爸把他們招呼進來打麻將,結果搞的我們家跟賭場一樣.

在一旁的媽媽不但不去勸阻,而且還跟著瞎起鬨:"一萬,紅中~~"這一鬧,弄得我無法在房間里學習.

等到晚上,那些人總算走了,我本以為自己得救了,於是我便向數學一向很好的爸爸問數學問題.哪知爸爸看也不看,隨便報出一個數字就說是答案.我剛問爸爸為什麼,就被他罵了一頓:"哎呀!我怎麼有你這么個笨兒子啊!連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媽媽也說:"題目一做不來就找你爸爸那你別讀書算了,快回房間學習!"我聽後,生氣地跑進了房間,心想:我怎麼這么倒霉啊!怎麼貪上這樣一個家庭!貪上這樣兩個父母呀!他們成天除了賭還是賭,簡直是兩個賭鬼.而且還叫人來家裡抽煙,難道他們不知道煙對聞煙者比對吸煙者更有害嗎?還把家裡搞成賭坊.再這樣下去,我真的要瘋了啊!"

再想想別人的家庭,父母每天辛勤地工作,還讓子女上補習班,一回到家便不厭其煩地為子女講解題目,輔導他們學習.學習完後.還帶他們去旅遊,散散心.相比之下,我真是上輩子作孽啊!兩者簡直是天壤之別.
為什麼我不是生長在那樣溫馨美滿的家庭,而是生活在"賭場"呢?我為什麼不能貪上那樣的父母呢?我真希望我的夢想能與事實調換,我的父母對我的教育方式能夠改變啊!!

㈡ 以愛的教育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最近,我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著作。書里匯集了四年級小學生恩里科的日記以及他的父母給他寫的信。我覺得自己就象一隻風箏被線牽住一樣,深深地喜歡上了它。它的內容使我感慨萬分……
「小紳士」——羅貝蒂
一想起他,我就會油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剛開學不久,羅貝蒂的腳被馬車扎斷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當天早上,羅貝蒂看到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掙脫了母親的手,一個人跑到馬路中央,又不小心摔倒了。而在這時,一輛馬車正向他駛來,眼看馬車就要撞到了他時,羅貝蒂奮不顧身地沖了過去,一把把那個男孩拖到了馬路邊。孩子被拉到了安全的地方,而他自己,卻因為不及躲閃而被扎傷了一隻腳……看到這時,我放下書,沉思起來,且不說他的家世,但他是多麼地勇敢,多麼地堅強!在我們的社會中,這種人是少有的,多數人只是為了金錢和利益而努力,而奮斗,而放棄了他們潔白、純凈的美好心靈,甚至去做一些貪贓枉法的事,輸給了自己,輸給了罪惡。
保護者——加羅內
內利是一個可憐的駝背,因此,許多同學都會欺侮他,他們用書包打他的後背。但是內利從來都不反擊,也不把這些事告訴他母親,因為他不想讓媽媽知道而傷心。別人恥笑他什麼,他什麼也不說,只是偷偷地趴在桌子上哭。
幸好,他的同桌加羅內是一個正直的人,每當他看到內利被人欺負的時候就會過去保護他。每一次內利把東西掉到地上的時候,加羅內都會幫他去撿,而且他還常常幫助內利去收拾書包。
雖然如此,但是,內利有沒有想過呢?當他離開加羅內的時候,他該怎麼辦呢?或許他們可以成為一生的好友,但是也不可能隨時都在一起,所以要自己保護自己。
讀了這部書,使我受益匪淺。我不僅對羅貝蒂十分敬佩,還對他和同學們十分敬佩,他們各俱特色,有勇敢的,有堅強的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㈢ 以教育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左右

我天生就是個小氣的人,什麼東西都不願與別人分享.因此我沒有朋友,我很孤單,我本以為我會一直這樣活下去,但直到有一天,一個清純的小女孩映入我的眼簾------不高的個子,水靈的雙眼閃耀出靈氣與活力,像桃花瓣似的嘴唇吟誦出一首詩:」桃花嗚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花,又摘桃花換酒錢.嘿!前面的大姐姐,我可以跟你交朋友嗎?」我驚訝地望著她,從來沒有人對我這么好.」哦,可以呀!」我慌忙之中脫口而出.她高興地跑過去,把手中兩個一模一樣的玩具小熊給了我一隻:」我叫陶桃,你呢?」我又一楞:」給我的?」她點點頭笑了.」小瑩.」我回答.從此,我的生涯中就有了她!跟她在一起的日子很充實,她很大方,總是給我看她的玩具,她總是對我說:」你呀,要學會與別人分享你的快樂,這樣你才能開心啊!」我苦笑,抬頭看了看那蔚藍的天空不知為什麼,漸漸地,我愛笑了,可能是受了她的熏陶吧!她說她最喜歡桃花.怪不得初次見面她就吟誦那首詩.漸漸地,我也學會了分享,與她,與別人.在她身上我學會了堅強:她是一個不服輸的小女孩.呵!春風呵!送來一陣清香,醉醉的那天,從學校回來,我一個人走在路上,忽然看見一個被欺負的小女孩在馬路上哭,我想也沒法,走過去,拉著她的小手就往我家走,開始她死活不肯,後來,我給她那隻玩具小熊讓她到我家避一避,」姐姐不是壞人,嗯?」她點頭.回到家,她雖然淚跡未乾,但很喜歡我的房間,我忽一沖動,把以前的小製作,布娃娃拿出來,逗著她,哄著她,我自己也驚訝自己的大方.小女孩哈哈地笑著,兩個甜甜的小酒窩,真迷人.腦海中忽然呈現出陶桃的身影,這一切不都是陶桃教我的嗎?是她教我與別人分享,是她教我要以一顆坦誠的心去面對世界,也是她教我要以笑面對生活!剎那!我心中那厚厚的冰被陶桃和小女孩的笑語融化了,盛開出一朵愛心小花!淚水一下子涌了出來,陶桃啊,我終於知道:分享是美麗的啦!三個月前,陶桃去世了,死於白血病,她認識我之前就有了!」為什麼,陶桃你不告訴我,好讓我感恩你!讓我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呢?」清明節,我帶了我許多」寶貝」,來到墳前,來與她分享!」陶桃,謝謝你!我知道什麼叫』分享』,什麼叫』美麗』了,」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每一個悲傷的結尾屬於小說;大海的聲音還給人魚;茉莉花的清香留在夏夜;晶瑩的寶石還給公主;我唯一想留下的是你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後記:陶桃是個好女孩.我希望她在天堂能夠快樂,謝謝你讓我懂得」分享是美麗的」.我要告訴你們每一個人:」分享是美---麗---的!分享生命孤寂人生,誰來聆聽你心中的清音?望眼未來,誰來領略你眼中的精彩?山青青,水盈盈,彈一曲「高山流水」,震徹群山,激揚層浪。於是俞伯牙與鍾子期共同欣賞這份相遇相知的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份默契與和諧是上天鑄造的,所以,知音與你分享的不只是感覺,還有嚮往。鍾子期既死,伯牙亦無心苟活於世。於是摔琴自棄。分享,卻也如此凄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夜清輝遍灑胸臆,量這些大小杯兒怎能盛得起?是離愁,還是思念?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相思豈是一個人的事,在千里之外,有人與你共同分享相思的苦酒。苦後便是甜,分享後便是快樂。寂寞的醞釀,思念的醇香。東坡的思念,系在千里之外的孤墳,而孤墳內的思念,卻充盈在世間。別擔心一人承受,隨時都有人與你分享……失去後才知道珍惜,擁有時卻毫不在意。於是李煜嘆道:「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故國重遊,無限江山。當李煜獨自憑欄,獨自感傷的時候,需要有人來分享他的悲涼。那會是誰呢?他的國家在風中沉睡,他要向風兒寄託他的哀思,向雨兒傾訴他的悲苦。淅淅瀝瀝的一場春雨,幫他分享了一切痛苦。春雨紛紛,籠走一切哀傷。原來有時分享的不只有快樂,還有苦痛。執著的追求需要不懈的努力,而阿炳卻在獨自守著那份感覺。那同樣是在追求,對音樂以美的無限嚮往。他希望人們能夠分享他的快樂,那就是對「春江花月夜」的贊賞。二胡用它的顫悠悠的音撥動了人們內心深處的那根弦,輕輕一捻,便生出無限情愫。那對美的欣賞,如果美單單只存在於世,而無人欣賞無人分享,那將會如枯萎的花,一瓣一瓣凋謝,落了一地的哀傷。分享美的一切,便是對生活的信仰。分享是一種博愛的心境,學會分享,就學會了生活。分享是一種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時,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分享是一種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時,明白了存在的意義。快樂的分享,痛苦的承擔。在你與人分享的時候,就肩負著一份重任。讓他更快樂,讓痛苦全部溜走,讓陽光灑滿你的心靈。鼓起勇氣,讓我分享你的生命!

㈣ 以教育孩子為話題的作文怎麼寫啊800字左右

不要找任何理由打罵孩子.
不少父母都有打罵孩子的習慣,而且在打完孩子之後還要為自己找一些理由:比如,孩子不聽話;孩子太淘氣;孩子不好好學習;孩子太懶;孩子愛說謊……有的父母還不錯,打完孩子之後也做一點自我批評:比如,脾氣不好;讓孩子氣得沒了辦法;完全是為了孩子好;哪有時間跟他講道理……也有的父母對打孩子始終持一種贊同和支持的態度,而且還有點理論: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才是害;棍棒下面出孝子;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屬核桃的,非砸著吃不可……
我絲毫沒有排除父母對孩子的刻骨銘心的愛,我也不否定父母對孩子的高度責任心,我更不能說父母都不懂教育孩子。但是,我應當說,打罵孩子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不應該的,或者說都是沒有理由的。
我們先不說打罵孩子符合不符合教育學、行為學和有關法律的要求,我們只說打罵孩子在孩子的心靈上造成的巨大創傷,就可以發現打罵孩子的父母的確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有一天,我從一所小學門口經過,看到一位母親領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去上學。當走到學校門口的時候,這個小女孩說什麼也不進學校的大門,母親無論怎麼說都無濟於事。大概母親急於上班,或急於做生意,她看了看手錶,一下子提高了嗓門:「你去不去,再不去我非打你不可!」小女孩還是不動身。母親急了,彎腰從地上揀起一根一次性筷子,態度十分嚴厲地威脅道:「你說,到底去不去!」說著,把筷子高高地舉了起來。就在這一剎那,我看到了孩子內心深處的傷痛像泉水一樣涌流出來。她雙臂緊抱,縮成一團,渾身發抖,彎著腰,並發出了撕心裂肺地尖叫聲。母親在一旁繼續咆哮著。大約持續了三分鍾,小女孩像發了瘋似的跑進了學校。
看到這驚心的一幕,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雖然母親舉起的筷子並沒有落在孩子身上,沒有給孩子造成任何肉體上的傷害,而且只是一根一次性筷子,即使落在了孩子身上,也不至於損傷孩子半根毫毛。那麼,為什麼孩子會渾身發抖,並發出撕心裂肺的尖叫呢?通過孩子那一瞬間的表現,我敢肯定地說,這個小女孩心理上的傷害是很深很深的。我猜測,這個小女孩可能經常受到父母的這種威脅和恐嚇,甚至經常遭到父母的打罵,以致使她在這種恐嚇來臨的時候不由自主地瑟瑟發抖,聲音凄厲。我們可以想見,這個小女孩的心理是多麼脆弱,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她能承受得了什麼壓力?
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教育孩子時千萬不要採取懲罰手段,因為它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給孩子帶來巨大的精神傷害。這種傷害如果太深,很長時間很難癒合,有些甚至是終生都無法治癒的。
父母可能不這樣認為,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孩子就吃這一套。是的,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孩子犯了錯誤,痛打一頓,孩子認錯,父母高興,既教育了孩子,也證明了自己方法有效。但是,在孩子心理上留下的創傷父母是絕對看不到的。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有時一個人躲在一個角落裡哭,有時一個人把自己埋在被子里哭,有時一個人在廁所里哭。
我接觸過一個中學生的父親,他含著熱淚向我講述了他和孩子中間的一段感情糾葛:
晚上,孩子已經睡覺了,他還在那裡批評孩子,孩子很不高興地叮了他幾句,一下子點起了他的滿腔怒火,他揭開孩子的被子將孩子通打了一頓,並叫孩子「滾」,孩子爬起來只穿著一個小褲頭就跑了出去。夫妻倆嚇壞了,趕快開車去找,直到凌晨兩點多鍾才把孩子找回來。
回到家裡一句話也不說,似乎變了一個人。父親發現自己錯了,馬上向孩子承認錯誤,可是孩子用被子把自己埋的嚴嚴實實,一句話也不說,從孩子的被子抖動的情況看,父母知道孩子在痛哭。第二天,孩子到了學校,從此他就再也不回家了。父母找到學校,也看不到孩子,因為孩子怕父母來找,便不回宿舍睡覺,直到很晚,估計父母不會來找了,才回宿舍睡覺。
晚上,下著蒙蒙細雨,父親一個人開著車來到學校,他怕孩子會躲著他,便專門從黑暗的樹陰里走。晚上十二點多鍾,他來到學校的操場上,他發現孩子一個人在操場上漫無邊際地溜達。他的心縮緊了,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他不顧一切地沖了上去,拉住了孩子的手,但是孩子甩脫了他,很快逃走了。他怕孩子出意外,沒有回家,仍然在校園里轉悠。凌晨兩點多鍾,當他來到學校的舞台上的時候,他發現孩子孤零零地一個人躺在舞台上睡著了,凍得縮成了一團。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一下子沖上去跪在了孩子面前,可是孩子還是掙脫了他跑開了。這位父親一個人在學校的操場上呼天搶地地痛哭了一場才慢慢地回家去了。
可以設想一下,這個孩子在離開父母以後他精神上能很愉快嗎?他就不思念他曾經擁有的那個溫馨的家嗎?他就不想愛他疼他的父母嗎?他那孤獨郁悶的生活能使他快樂嗎?假如你是他的父母,你看到他一個人在雨中漫步的時候,你的心理好受嗎?當你看到在凄冷的雨夜,一個人躺在舞台上縮成一團的時候,你的心裡感到舒服嗎?
知道經常懲罰孩子的父母能不能聽到孩子的哭聲,如果他們聽到了孩子的哭聲,他們的心裡是怎麼想的,會不會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從孩子的感受去替孩子想一想。
我們仔細地觀察一下那些經常受到懲罰的孩子,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表情是呆板的,他們的臉上不會有燦爛的笑容,有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咳聲嘆氣,或者暗自神傷。總之,他們缺乏少年兒童應當具有的天真和歡樂。這樣的孩子,不可能成為一個快樂的孩子,不快樂的孩子精神上總是背著沉重的包袱,而這個包袱是抑制孩子的心靈,扼殺孩子的智慧,扭曲孩子的人格,摧毀孩子的情感的最可怕的「殺手鐧」,是一種慢性的高效「毒劑」。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警惕,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痛快而給孩子帶來終身的傷痛。

㈤ 以教育為話題的高中作文800字

以「家」為話題的作文及篇例文 作者:語文 文章來源:轉載 點擊數:5507 更新時間:2008-4-14 該文章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網]: [文題] 「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幾年前,歌手潘美辰的一曲《我想有個家》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是啊,家是心靈的港灣,家給了我們溫馨的感覺,請以「家」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寫作指導] 與「家」有關的內容實在太多。閉目細思,家中的人,家裡的事,歷歷皆在眼前。採用添加法,把「家」的范圍縮小,如《家中小事》、《我愛我家》、《家庭風波》等,然後以此命題作文。 《家中小事》宜以小見大,從平凡的小事折射非凡的人物品質,於細微處見精神;《我愛我家》可寫家裡的溫暖和歡樂,父母的教導關懷,兄妹的手足情深,一家人的其樂融融,均在可寫之列;《家庭風波》可寫誤會,寫矛盾,寫社會陰暗面對家庭的影響及自己的困惑等。 如果透過字面再考慮,班集體、學校也是一個家,中華56個民族更是一個大家,則家的范疇大大擴展了,選材范圍也更加廣闊。《集體是個家》(寫學校宿舍佚事),《我們都有一個家》(寫校園內外的互幫互助)等,不僅扣住了「家」這一話題,而且與時代氣息脈脈相扣。 [範文] 家 的 溫 暖 湖北省公安縣章庄中學初二(7)班(434321)王小曼 又是一個星期五,我們又可以回家了。老師剛一說「放學」,同學們便飛一般的擁出了教室。只聽見門窗桌椅一陣痛苦的呻吟,我們早已沖出了校門。 走在回家的路上,陣陣涼爽的微風吹過來,讓人覺得渾身舒坦。路旁樹枝上停歇著的鳥兒婉轉的歌唱,悠揚的旋律伴著我一直走到家門口。 「姐姐回來咯,姐姐回來咯!」我還沒走進屋,弟弟早飛了出來,蹦蹦跳跳的像只快活的小鳥,搶過我的書包圍著我撒歡兒。我故意說:「弟弟,我又沒有給你帶吃的回來,幹嘛這么歡喜呀?」「你不知道?」弟弟一本正經的說,「只有你老姐回來了家裡才有好菜好飯吃呀!」 我不覺一楞,和弟弟一起走進屋裡。爸爸媽媽從廚房走了出來,「寶貝女兒回家,我們來打牙祭。」爸爸笑著說。周末回家是我最高興的事兒,因為一回家就有美味佳餚等著,而在學校吃怕了清湯寡水的我也正好藉此大補特補一下。於是,我毫不客氣的狼吞虎咽起來。爸爸媽媽看著我這樣子也笑了。弟弟用手在臉上比劃著說:「姐姐羞,姐姐羞……」 高興的時候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桌上的飯菜被我們消滅得差不多了,我的肚子也鼓鼓的漲得不行。唉,我回家後的飯量就是比在學校大。 爸爸可真「善解人意」,我才放下筷子,他又端出了一個大蛋糕,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不過這也難不倒我,我和弟弟同心協力,硬是又把這塊蛋糕給消滅了。吃完蛋糕,弟弟捧著肚子再也不願動彈。 溫暖的家呀,你就像蜜一樣醇甜,那美妙的感覺時時流淌在我的心田。永遠,永遠…… 簡評:寫家的溫暖,從弟弟的調皮、爸媽的關愛入手,深入淺出的給家作了最恰當的詮釋。作文雖沒有寫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來,但正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才飽含著家人之間朴實自然的感情。 該文章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網]:

㈥ 以「家庭教育」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家庭教育
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男孩帶著他心愛的狗跟隨他的父親第邊散步,狗在奔跑中踩壞了一個女孩的小水渠,小女孩在男孩的道歉的情況下仍無理地要她做富商的父親買下這條狗並打死它。男孩的父親沒有代替兒子出是否賣狗的選擇,只是告訴富翁,狗的主人是他的兒子,應該由他的兒子作決定。
我很贊同這位父親的做法,他沒有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兒子,而是讓兒子獨立思考,自己選擇,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這樣做看似簡單,但我卻認為不簡單。首先,這是對孩子的尊重,父母只有尊重子女,才會受到子女的尊重與信任,這樣就為兩代人的溝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現在我許多家長包辦了孩子的一切,從吃的到穿的,甚至包辦他們的思想行為,家長只要求孩子讀好書,而很少去關心他們的心靈。這樣,家長和子女的隔閡越來越大,溝通也越來越難了。
其實,讓孩子自己選擇,還可以了解他們為人處世的思想態度和方式方法,就如開頭說這則故事,最後在富商開價到起初的十倍後,男孩仍不動心,堅決不願出賣他的狗,這說明男孩具有的美德和正直的心。如果這個男孩在金錢面前動搖,暴露出了弱點,他的父親也就可以教育他了。
此外,這樣做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個人總要自己去面對人生,父母不可能一輩子當子女的指導者。孩子如果長期受父母思想的主宰,沒有獨立思考,生活的能力,就無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生存下去,更談不上有所作為了。
最後,它還培養了孩子的責任心試想,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又如何能夠面對現實,面對人生呢?
因此,我認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當非常重視子女,尊重他們的意願,多徵求他們的意見。
敬愛的家長們,你們都愛自己的孩子,那就請多多營造這樣的氛圍,讓你們的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教育氛圍中健
康成長吧!

㈦ 以 教育 為話題800字作文

捧著葉聖陶先生的《教育與人生》,細細讀來,我對「改變人生的方法—— 聖賢教育」這一點感觸頗深。
在《教育與人生》中,葉聖陶先生具體闡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到了以教育認識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這三個教育與主體的人和客觀的世界構成的人生關系。三大觀點不僅體現著深刻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痕跡,更是想告訴我們,在將來的教育中,我們要引導學生認識自身「人」的特性和客體環境,理解精神境界的真正意義,明確心靈深處的真正訴求,而不僅僅局限於表層的物質等功利性追求。
《教育與人生》中所體現的葉聖陶先生「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觀點讓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中提到的一段話「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於引領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良好的教育使得一個人成為真正的人,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立於天地之間的大寫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夠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雙手帶來力量,給迷濛的雙眼帶來清明,給孱弱的身軀帶來強健,給彎曲的脊樑帶來挺拔,給卑瑣的人們帶來自信。而一個擁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和美好社會的建設者。」當時讀完這句話並未深入思考,如今,再看葉聖陶先生的《教育與人生》,才發現葉先生的書,便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註解。我也從書中體會到了教師的「教」的真正內涵。「教是為了不教」這句話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葉老說得很明白:「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於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率至於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也就是說,所謂「教」,重點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啟發、引導,培養能力。所謂「不教」,是在教師的引導訓練下,學生擁有自己學習的能力了,能獨立探索實踐、解決問題。這也就達到了「教」的目的。
讀到這里我才深刻明白《教育與人生》這本書真正的啟示意義,真正意識到教育者要以深入認識其自身為前提,在認識自我和環境的基礎上去革新自己,革新掉不正確、不適應時代發展的習慣和觀念,建立起新觀點。接著,學會用教育的成果來豐富成就自己的人生,發揮自身優勢,將有意義的人生境界變為現實,實現人生價值。我想這樣才是我們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為其解答了人的生存意義問題。

㈧ 以愛的教育為話題作文800字

愛的教育

愛是人間最美好,最高尚的事物。有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有同學之間的關愛,有

父母對孩子真誠的愛……生活中的愛如此之多,他們是在生活一些瑣事體現的,但同時也給了我很深的教育。所以近日,我就拜讀了義大利的哲學家亞米契斯的一本著作,一本全世界人們都愛讀的書——《愛的教育》。

這是一本充斥著人間真情的書,翻開書便看到一篇篇令人感動的故事。這本書的主人翁安利柯是眾所周知可愛的、優異的孩子。安利柯在慈祥的父親、慈愛的母親和和藹的老師的教育下,和那幫精靈般的夥伴健康快樂地成長。

它是以日記的形式講述安利柯在學校里、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所以剛開始看的時候,第一卷就很吸引我。第一卷講了剛開學的事。,安利柯告別了三個月的假期,開學了。學校里的人熙熙攘攘,安利柯上了丘林小學三年級。他認識了為人仗義的卡羅內,性格開朗的柯萊蒂,弱不禁風的奈里,兔臉兒的潑可來西,愛虛榮的華梯尼,商人卡洛斐,傲氣十足的諾琵斯,殘疾的克洛西,欺軟怕硬的弗蘭蒂和漂亮有才能的代洛西。

其中我最喜歡卡羅內,他為人仗義,但是他的母親不幸很早就去世了。卡羅內簡直就是奈里的保護神:在十月二十六日弗蘭蒂一而再再而三,的嘲笑克洛西殘疾的樣子,還學他母親賣菜的樣子,使克洛西憤怒到極點,失去了理智,用全身的力量砸他的頭,但是卻砸到老師的身上。卡羅內勇敢的站出來,老師弄清後,很贊賞他的精神.我也很贊賞卡羅內的精神。卡羅內還很正義,他看見弗蘭蒂欺負弱小他就毫不留情的打了弗蘭蒂一個耳光,讓他在地上轉了三圈。讀到這里我不禁笑出聲來,弗蘭蒂經常欺負別人,現在他也吃到苦頭了。在書里,我覺得安利柯的父親白契是一位很明理的父親,他在日記教導安利柯的一字一句,都給我很深的啟示。

在安利柯抄的每月例話中我看到了許多篇很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篇《六千里尋母》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的內容是一個婦人從義大利的熱那亞到南美洲去打工去當女傭,但是一年後她皆無音訊。她的小兒子——一個13歲的小男孩一人獨自去尋找他的母親,路程達到六千里之多。讀完後我都有點不相信。

讀完《愛的教育》和它的續集,它的教育我受益匪淺。

㈨ 以這本書教育了我為話題作文800字

讀完《愛的教育》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愛的教育》的作者是亞米契斯,他花十年的時間寫完這本書,現在已大量出版。這本書是以一個叫安利可的義大利小學生的口吻向人們表述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海灘》,故事講了在十二月的一天里一艘輪船從利物浦出發駛往馬爾他。在三等艙中有一個少年,他叫馬里奧,他父母雙亡,只好回故鄉讓遠方親戚照顧,上船不久他就有了一個同伴,是扎著一條漂亮紅絲巾的女孩茱莉塔。他們在甲板上談論著互相的經歷,突然起風了,並且越刮越大,掀起的巨浪拍打著輪船,不一會水就到甲板了。又一個巨浪打來,馬里奧摔倒了,血從他的頭上流了下來,茱莉塔把她脖子上的紅圍巾圍到了瑪麗奧頭上,他們緊緊的擁抱在一起。浪越來越大了,船漸漸失去了控制……眼看船就要沉了,船長下令把唯一的救生艇放下去,人們瘋狂的往上面擠去。「還可以上來一個孩子,那個小個子的男孩」水手大喊道。叫聲驚醒了失神的馬里奧和茱莉塔,聽到水手的話,茱莉塔絕望的垂下求生的手臂,馬里奧卻放棄了自己生的希望讓茱莉塔下到了救生艇,並且深深祝願茱莉塔能見到自己的親人。多麼感人的故事啊!
《愛的教育》一書中每一篇文章雖然簡單朴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是,字里行間流露出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一直令我感動不已。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被深深感動了。吸引我的並不是因為他可以讓自己誇耀自己又讀了一本世界名著,而在於那每一篇細小的故事中體現出來的可以觸摸的愛。
《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什麼是愛,什麼是好朋友,什麼是勇敢堅強,持之以恆。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㈩ 以「學校教育」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我理想中的中小學教育

這幾年社會上言談越來越自由開放了,基礎教育也愈發地飽受爭議了。既然各式各樣的言論已多,我倒也無所畏懼了,於是鋪紙研墨,蠢蠢欲動地想要發表一席荒謬稚言。
許多人指責中國的基礎教育是失敗的應試教育,必須改革。誠然,幾年來領導老師們東奔西走地到處「學習」,也不能說沒學出點名堂來,然而我們的改革終究是不徹底的。學生一天能睡幾個小時?睡不好,昏昏沉沉,哪來的效率?惡性循環日日重演。口裡說著「身體是學習的本錢」,然而真正走上了比戰場還殘酷的考場,除了分數,誰還能顧及其他?既然健康都不要了,什麼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培養,便更是被簡化得直接等同於熬夜看課外書、假期到處學特長了。至此,我已無話可說。
面對堆積如山的試卷習題,唏噓之餘,我常陷入幻想的深淵。我想,對兒童的教育應當側重於良好習慣的養成和興趣的培養——先是生活習慣,再是學習習慣;先是發展孩子自己的良好興趣,再是培養其他各個方面的廣泛興趣。我們應當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自由的人來教,教育的終極目的應該是使人幸福快樂。丁肇中提出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我非常贊同,實踐能力匱乏一直是中國學生出了名的缺陷。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哪一方面的能力都不能出一點紕漏,否則我們以後的建設就必定會出問題。另外,學習雖是一件嚴肅艱辛的事情,但更是快樂的事情。不樂而為之,如何超群?張潮說得好,「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學習的過程要常伴一個「趣」字,才是富有積極意義的,才能實現效率最大化。
最後,基礎教育一定要使學生明確方向,明白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是為了什麼。方向一旦出了問題,當下成績再優異都是無用甚至有害的,到頭來沒有好結果。

閱讀全文

與教育為話題的作文8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