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治標不如治本的議論文
很久以前有一天梟遇到了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移。」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徒猶惡子之聲。」
而這則故事主要講:梟遇到鳩後,鳩曰:「你要去哪裡?」梟曰:「家鄉的人要我走,他們討厭我的鳴叫聲,所以我要向東遷移。」鳩說:「你若是改變了你的叫聲還可以,但如果你不改壞習慣,向東遷移,那裡的人照樣會討厭你的鳴叫聲。」
這則故事的重點是「治標」與「治本」的問題,如果這只梟它永遠不會改變自己的壞習慣鳴叫聲,一次又一次地搬家的話,那將是以失敗而告終。它應該學會慢慢地改變自己改掉壞習慣小毛病,讓自己適應環境使自己與大家和睦共處接納自己。在我們的學習中,也是這樣的,我們好比就是梟,老師再怎麼努力加強我們,要求我們,再怎麼苦口婆心的讓我們好好學習,但那也只是引路,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努力去做,好好學習,如果我們不努力不認真,就知道玩,縱使老師對我們多嚴格,就算是教授級別的人教我們,那也只是無濟於事的。所以最主要的還是要靠自己認真學、勤於學。在生活中,我們更要從點滴做起,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這只能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的話,那隻能說明自己沒有獨立意識,自立差,有依賴性,會被別人看不起,甚至取笑。所以我們應該自覺完成,從自身做起,我們要明白做錯了,不要去逃避或從別人身上挑毛病,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找缺點好好反省,面對困難更不能逃避、退縮,努力搏擊,努力完善自己。為此,我認為治標不如治本,我們應該學會適應環境不是讓環境適應你。
總之,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做好。真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本上著眼著手才能到達自己理想的彼岸。所以治標不如治本,希望大家記住這一句話不要看它簡單,但它的意義重大,可以讓人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