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做一個善良的人為題的作文 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善良的人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善良的人,正是有了這些善良的人,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溫暖而又舒適。在我曾經認識的人里,也有許許多多善良的人,很多,已經被我忘掉,但是她,我永遠也忘不掉。
那是我四歲的時候,那年我去美麗迷人的九寨溝玩耍,在去九寨溝的路上,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一位和藹的阿姨,坐在我們的旁邊,當時車上的人很多,人們擠來擠去,在火車上,很多人閑著無聊,便自己坐在椅子上睡著了。那個阿姨也是,所有坐著的人里,只有我正在好奇地觀賞著外面的景色。
🚅上,也站著一些人,有一位成年男士,正在那裡喝著冰可樂,結果火車不知為什麼,竟然突然一轉彎,結果把整個的冰可樂都灑到了那位阿姨的腿上,衣服上,冰可樂啊!但是那位阿姨竟好像什麼事也沒有一樣,連眼都不睜,繼續在那裡睡覺,那位男士有些羞怯,但又不好叫醒他,他到站了。
這時他對我說:''等一會兒她醒了,你就對替我她說一聲,對不起。''然後,他看了看那位阿姨,然後就走了。
那位男子剛下車,阿姨就醒了,然後便用衛生紙來擦了擦自己的圍裙,我對阿姨說:''阿姨,剛剛有一個叔叔不小心把他的可樂撒到了您的衣服上,您竟然沒有醒!''她卻說:''我怎麼沒醒啊!!!''
''嗯!!您••••••''我突然明白了她的用意,但那是冰可樂啊,若不是親眼所見,我絕對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也許,這只是一個小事,但是,就是這個小事,讓我記憶猶新,也正是這一個個小事,讓我們的生活溫馨而又舒適。
善良的人 快樂與幸福
-----------------------
做一個善良的人
善良是一陣陣春風,吹開了彼此設下的心防,溫暖了彼此,打動了你我;善良是一把金鑰匙,打開了一扇屬於自己的成功之門,善良是一股花香,一片綠葉,一縷陽光美化了世界,美化了心靈。做一個善良的人難道不是你我最完美的選擇嗎?
善良傳遞溫暖打動人心,善良最大的價值在於能帶給人無限希望與溫暖,善良的愛是人們前進的動力,是人們奉獻社會的基石,是人們創造奇跡的力量,它感動了你我,也鼓舞了大家。每年評選出的「感動中國」的先進事跡,不論小的彼此關心照顧還是到大的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援汶川,陡變現出人們善良的本性。都流露著彼此幸福的愛,都感動了你我,震撼了我們的心,而在共抗非典,共防甲流中,在外留學的學生們為防止回國所引起的不良影響,而共同延遲回國,這就是他們善良的變現,而我們生活中,將同學掉在地上的書隨手撿起,在冷天幫在校生多帶件衣服,為同學買早餐,無不流露出彼此的關懷,也體現出那顆善良的心,或許互看不順眼的兩個同學會因此而成為好朋友,善良給人以愛,給人以溫暖,不要忽視善良的存在,做一個善良的人。
善良創造機遇,成就大業。善良是各行各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品質,善良不僅能使其得到各方的認同,也使他在人生道路上得到長足發展,並能促使他做出正義而有道德的選擇,有善心的人懂得報恩,懂得為人處事,易成就一番事業。正如大家熟知的一個故事: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各旅店都已滿員,一對中年夫婦來到一個旅店,正在值班的服務員並沒有急著趕他們走,而是請他們住在自己的小房間內,以免受涼,這對夫婦付錢給他,他說「這是我應該的,且這不是旅店所需付錢的客房.」正是他這一善良的舉動,使其成為一家五星大酒店的管理者,也使他的事業如目中天。或許是一個小小的善良的舉動卻能讓人發現你的不同凡響,或許只是一片小善心卻能讓你閃出你的光彩,做一個善良的人,點亮自己的五彩人生。
善良照亮明天,美化世界。一點一滴的善良可以匯聚成一股股暖流,涌流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溫暖每一個人的心,拉緊每一個人的距離,讓世界充滿愛,充滿和諧和溫暖。善良越多,貧窮越少且幸福越能充滿世界。所以讓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為世界貢獻一份力。
善良是發自內心的,是彼此關心與幫助,是不求回報的,是用愛來溫暖他人的。做一個善良的人就要學會付出,學會愛他人,將自己的溫暖和快樂傳遞給他人,讓世界印上自己美得記號。
B. 以《善》為話題的八百字作文
止 於 至 善
有一種美,可以定格成為永恆。
------題記
花開不是為了凋謝,而是為了極致的美麗;荊棘鳥啼唱,不是為了血盡而亡,而是為了絕世的歌聲;蒼鷹搏擊,不是為了雄壯的犧牲,而是為了能更接近一點天空。
池田大作說:「人世間一切孜孜不倦的耕耘、奮進、創造,都是美的。而怠惰,則是醜陋的。」
執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有一種震懾人心的力量。而一件成功的作品,一種完美的境界,則有一種穿透時間的力量。鮫人泣淚,苦蚌育珠,那包含著血淚的完美作品,定會鑲嵌進歷史的長帛,永世閃爍。
藝術家梅蘭芳先生,不怕先天條件不足,奮進不怠,終成一代大家。他追求的是最好,不滿足於小小的成功。未出道時,唱念做打,苦練基本功。目眺飛鴿,來矯正眼的不足;廣納百家,來豐富自己的唱功;謙虛納言,他使自己的表演更加完美。他一路走來,靠的是對自己的堅持,對美的嚮往。他將青衣演到了極致,他在舞台上的身影,定格為一個標准——百年之後,仍無人比肩。
張藝謀帶領的奧運團隊,又一次闡釋了完美的定義。千人擊缶,絲路之舞,悠揚崑曲,李寧的「誇父逐日」,甚至是優秀的啦啦隊員……讓人們一次次驚艷,一次次贊嘆。而這背後,是嚴格的苦練,是高標準的要求,還是那顆火熱的心對完美的追求?他們揮灑的一幅畫卷,定格成了一座豐碑。這份大禮,天下獨一,舉世無雙。
止於至善,不善不罷休。雖然有的人在這朝聖途中永遠的倒下了,但他付出的艱辛,卻也演繹了他對至善人生的追求。我想到了曹雪芹,他的貧寒白屋,和他的夢中紅樓。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北京的雪下了又停,金陵的那些花兒可開了嗎?蓮、海棠、牡丹、梅、菊……他的夢沒有做完,一如他夢中的那些金釵,並沒有落得周全。可是後世諸人,有誰讀不出他的字句的血淚?有誰讀不出他吟詠中的心酸?夢盡了,他還了記憶的債。而一部《石頭記》,則站在了中國古代小說的最高峰。
止於至善,只要最完美的。
花開只有一季節。
可是我們要一季的繁華。花開時節,不容人的消沉。
C. 求關於「善良」為話題的作文(800字左右)
善 良
時間雖然過去了很多年,因為我參與了整個事件的處理,很多細節仍然歷歷在目。當年也曾以為是個很好的創作素材,但事後感覺整個事件平淡無奇,算不上「感天動地」而作罷。後來我的一位在企業報當記者的朋友,把它寫成一篇一百來字的新聞,發表在《人民日報》頭版上。
故事緣於一起平常的交通事故。那時我在企業居民小區搞物業管理,接到消息立刻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現場很恐怖,一輛小四輪貨車下面是一輛自行車和它的主人,靜靜躺在一片鮮紅的血光中。肇事的小四輪司機已不知去向。據目擊者說,司機下車看了一眼車肚,立刻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就失魂落魄離開了現場。
救護車與交警還未趕到,受害人突然自己從車下爬了出來。我們才發現他滿身的血竟是辣椒醬,明顯的外傷只有左腿骨折。他口齒清晰地告訴我,他是郊區農民,是騎車來小區賣辣椒醬的,剛才是被嚇暈了,自己傷得不重。
救護車與交警同時趕到。醫生立刻對傷者進行了檢查,結論是左腿被軋,其它部位看不出有多大傷害,當然還要去醫院做更詳細的檢查。我長舒了一口氣,看來是虛驚一場。現在我要做的是幫助交警立刻找到那位肇事司機。
可就在這時,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肇事司機跑到一棟居民樓四樓的樓梯陽台上,然後縱身一躍。真是節外生枝。從一個現場趕到另一個現場,那場景再次讓人大吃一驚。那位司機好好地站在那裡嚎啕大哭,卻有一位退休老工人倒在地上。
故事到這里就有點離奇,當肇事司機翻越護欄的時候,正好這位退休老工人路過。情急之下他竟然神勇沖向前,一把接住那個墜落的身體。結果被救者安然無恙,老工人卻折斷兩根肋骨。整個事件因為老工人的見義勇為,而變得富有傳奇色彩,也就是所謂的「新聞眼」。可當我的那位朋友采訪他,問他事後有沒有後怕時,他的回答是那樣的朴實:我總不能眼看著他死吧。
故事是結束了,可本來很平常的事故,因為意外的原因,使它的善後處理變得錯綜復雜。但現實是這位司機窮得家徒四壁,上有老母下有妻兒,就指望他一人的收入。單位為了照顧他的困難,才借錢給他買了一輛二手小四輪,跑跑廠里的短途運輸。所以當他面對突然飛來的橫禍,心如死灰。
那位老工人令人敬佩,他了解到司機的家境後,拒絕了一切補償,自己付了醫葯費。而最讓人擔心的是那位受傷農民,他完全能躺在醫院一年半載,直到滿足他的要求。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但事情的進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那天司機去醫院探望傷者,當時有人問他:你自己都不想活了,為什麼還記得打120去救他?顯然司機毫無准備,愣了一下:萬一他還有救呢?就因為這句話,感動了我們,也感動了傷者。第二天,受傷的農民就堅持要出院:咱回家養著,咱可不能訛人家!
善良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格,也是人性里最為樸素的美,只有在善良的土壤里,才能開出一切更為崇高的品德之花。我們不能苛求每一個平凡的人,去用崇高的品德感天動地,但我們必須做到人人心存善良,這個世界就一定會美好。如今想起來這件事能順利解決,如果說有什麼重要因素,那隻能是一個原因——因為善良。
D. 以《說善》題的800字作文
中國歷來就是一個提倡「善「的國家。我們的老祖師孔子就認為,「君子」是最理想的人格標准,而成為君子的第一步就是要有善的本性。
禹,君子也。三過家門而不入,善哉。禹治水,心中掛念著的是天下受災的百姓,就算是妻子生了孩子,他也是義無反顧的沖到了抗洪的最前線。這種善行,恐怕不是每個人都做的出來的。心念大家,舍我小家。禹將他的人格升華到了君子的境界。反觀我們生活中的那些貪官污吏,他們打著各種各樣的旗號,諸如美化城市環境、構建小康社會等等,拿著公款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吃得油光滿面,還不停的數說著自己為百姓辦的好事。偽君子的形象大白於世人。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或許不少人會不以為然,看看,叢飛不是很為人著想嗎,他最後不也是英年早逝?是的,叢飛他是過早的離開了我們,但是,社會對他的愛心的認同,以及更多的人加入到關愛行動中,就是對叢飛的「善」的最好回報。
陳觀玉奶奶就是一個「善有善報」的例子。改革開放初期,深圳還是一個破落的小漁村。但在國家的推動下,已經有人來深圳打拚,並開辦了自己的公司,還發行了股票。但是當地人孤陋寡聞,完全不知道股票是什麼一回事,大家都不願意買。這可急壞了那些開公司的人了。看著那些外地人一籌莫展的樣子,陳觀玉奶奶不忍心了,她將自己的全部積蓄都拿出來買了股票,幫別人渡過了難關。同村的人都說她傻,被騙了,而她自己也不奢望什麼回報。但事實卻證明陳奶奶是對的。股票飆升,她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發家後陳觀玉奶奶也沒有貪財,而是將這些錢捐贈給貧困的孩子們。
這就是「善」的功勞。它不僅給別人帶來好處,也讓自己受益匪淺。陳觀玉已經超越了「君子」的境界。君子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善之。陳觀玉奶奶卻無意知情,不謀回報,用畢生積蓄解救他人燃眉之急,可以說是大善了。
佛曰:渡人自渡。要想別人對你善,就要先對別人善。在車上為有老弱病殘讓座,善哉;撿起掉在地上的垃圾,善哉;出門時與鄰居相遇,和對方點個頭,打聲招呼,亦善哉。這些老生常談的東西,我們偏偏就做不到。人之初,性本善。想必我們已經忘了這句話。現在的人都說人之初,性本惡。其實,心中有惡,則見人也以其為惡。心中有善,則看人也以其為善。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那些說人性本惡的人,恐怕心中也是充斥著惡的吧。
善,是人性的光芒。人皆有之,君子能勿喪耳。
E. 以「行善」為主題的800字作文
行善是一種需要
是雲,悠悠的或起或落的雲;是河,日夜不停奔流的河;是花蕾,是太陽,是重陽登高的老人那滄桑的臉;是綠色,是青年人在草地上無憂無慮的奔跑……實現生命的價值,需要我們揮灑汗水,盡善盡美,活在當代善待生命。
——題記
小時候經常看到一些乞丐來討飯,每當這時媽媽總是要拿出幾個饅頭給他們,有時還會是錢或者一些其他的東西,就在這時他們總是要不住地說聲:「謝謝」,也許就是由於這兩個饅頭給了他們繼續活下去的勇氣與機會吧,大街上,一些無名之士在默默地奉獻著自己,他們為了人們的健康,城市的美化,社會的和諧進步不住地幫著搞好環境衛生,不怕勞苦與艱幸生活中,朋友遇難時的盡力相處,在他人傷心時的一句句安慰溫馨的話語……這所有的一切都體現了一個字「善」。
美麗的大自然是絢麗多彩的,是五彩繽紛的,這一切都源於人類。如果沒有人類的保護與裝點,那它們將變得暗淡無光,那時的山是灰色的,樹木是矮小的,河水是污染的——萬物失去了生機,一個蒼白的世界呈現在人們的面前,而如今正是人類讓萬物有了生機與光彩。
如果沒有善 就不會有如今和諧 的社會;如果沒有善 就沒有繁華似錦的世界;如果沒有善就沒有朝陽的蓬勃光輝;如果沒有善,就沒有人間的真情;如果沒有善……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行善 不但利人,也在利己,行善 猶如在坎坷的道路中為自己鋪上平坦的磚石,因為自己付出了,所以才會得到豐碩的果實。
行善,看似微妙的小事,可他有時卻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甚至可以改變整個世界的絢麗多彩,善良不但是一種美德,它像是陽光人的心靈離不開它的照耀。
不知怎麼地就想起了那首歌:「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些無私的奉獻就好比一滴大大的水珠,可以折射出整個宇宙的光芒,整個世界的和諧。
生活告訴我行善是種需要,需要人們的關懷與付出。
F. 以善良為話題的議論文 800字
善良似乎是一個早就過了時的字眼。在生存競爭中,在階級斗爭中,在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中,利益原則與實力原則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則。我們當然也知道某些情況下一味善良的不足恃。我們聽過不少關於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東郭先生,農夫與蛇,善良的農夫與東郭先生是多麼可笑呀。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的對象是狼或者蛇,善良就是自取滅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該,善良就是幫助惡狼或是毒蛇,善良就是白痴。但我們也不妨想一想,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當中,那些等待著向他們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的凍僵者或是重傷者當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惡狼?我們還要問,宇宙萬物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和惡狼?為了有限的毒蛇和惡狼而不惜將一切視為毒蛇和惡狼,不惜以對付毒蛇與惡狼的法則為自己的圭臬,請問這是一種什麼疾病?我們還可以問一下,我們以對待毒蛇和惡狼的態度對待過的那些倒霉蛋當中又有多少人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當真的毒蛇和惡狼?如果說,面對毒蛇和惡狼而一味善良便是糊塗的農夫或東郭先生,那麼面對並非毒蛇或惡狼的人卻堅決以對待毒蛇或惡狼的態度對待之,我們成了什麼呢?是不是我們自己有點向蛇或狼靠攏呢?善良與凶惡相對的時候,前者顯得是多麼稚弱而後者顯得是多麼強大呀。凶惡會毫不猶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卻處於不設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凶惡是無所不為的,凶惡因而擁有各種各樣的武器。而善良是有所不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惡少得多。善良常常敗在凶惡手下。然而人們還是喜歡善良、歡迎善良、嚮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處,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設性的有意義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擺脫沒完沒了的惡斗與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實現健康的起碼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這就是善良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就在於它是人的。它屬於人,它屬於歷史屬於文明屬於理性屬於科學。它屬於更文明更高尚更發展得良好的人。它屬於更文明更民主更發展更富強的社會。凶惡每「戰勝」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壓縮了一次,因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惡。善良每敗於凶惡一次,就把自己弘揚了一次,因為它宣揚了自己的光明。善良也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遠見,是一種自信,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種精神的平安,是一種以逸待勞的沉穩,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樂觀。善良可以與天真也可以與成熟的超拔聯系在一起。多數情況下善良之不為惡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善良的人不是不會自衛和抗爭,只是不濫用這種「正當防衛」的權利罷了。往往是這樣,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參透了人生與世界的強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人最不善良。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惡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臨大敵,其鳴也凄厲,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著面對現實,永遠不喪失對於世界和人類、祖國、友人、理想的信心。我喜歡善良。我不喜歡凶惡。我認為即使自以為是百分之百地代表著真理和正義也不應該濫惡。濫惡本身就不是正義了。我相信,國人終歸會愈來愈善良而不是相反。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凶惡不是已經出盡風頭了嗎?凶惡不是披盡了「迷彩服」了嗎?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G. 以善為話題的800字作文
善良,成就你的蕙質良心
「風送花香紅滿地,雨滋春樹碧連天。」是的,世界很美,不僅是因為有春的煙波畫船,有夏的朝雲暮卷!,有秋的雲霞絢爛,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為有善良的滋潤,有關愛的呵護,有理解的支撐,有祝福的陪伴。
善良,不是容顏的閉月羞花,不是舉止的溫文爾雅,不是財富的腰纏萬貫;更不是權勢的叱吒風雲。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乾涸枯竭時的點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時的一句點化,是沉迷無助時的一把攙扶。真正的善良是來自心靈深處的真誠的同情與憐惜,無私的關愛與祝福。真正的善良,無須剪紅刻翠,無須粉黛雕飾,它本身就是人們內心最原始的一種純朴的純潔的感情精華。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經歷了太多的錘煉之後,我們在學會堅強的同時也逐漸變得冷漠起來。我們匆匆地在人潮洶涌中尋找適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與一切和自己不相關的人與事擦肩而過,我們似乎早已習慣了「各自打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處世哲學,而不願再牽掛別人的任何困苦。於是,眼看著那顆曾經晶瑩的善良之心在紅塵碧紅之中慢慢被塵土侵蝕包裹,而後結成厚厚的繭,於是,我又不得不負載著這顆結繭的沉重的心孤獨地在冷漠中艱難跋涉……
當歲月的風塵將皺紋刻上人們的額頭,將雪鬢遷上人們的青絲,當我們不知不覺地在孤獨與冷漠中逐漸老去時,在夕陽殘照下,剝去心靈的堅冰,去打開心靈的一隅時,才忽而發覺沒有了善良,沒有了那顆原本容易受感動的心,而只剩下麻木的乾枯的軀殼和永無止境的疲勞與困頓。
H. 求關於「善良」為話題的作文(800字左右)
拿來一篇,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示。自行刪減吧。
有一天,俄羅斯著名的油畫家列維坦獨自一人到森林裡去寫生。當他沿著森林走到一座山崖的邊上,正是清晨時分。他忽然看到山崖的那一邊被初升的太陽照耀出他從來沒有見過的一種美麗景色的時候,他站在山崖上感動得淚如雨下。
沒有一個善良的靈魂,就沒有美德可言。 同樣,德國的著名詩人歌德,有一次聽到了貝多芬的交響樂,被音樂所感動,以至淚如雨下。另一位俄羅斯的文學家托爾斯泰,聽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的時候,一樣被音樂感動而熱淚盈眶。
無論是列維坦為美麗的景色而感動,還是歌德和托爾斯泰為動人的音樂而感動,他們都能夠真誠地流下自己的眼淚。如今,我們還能夠像他們一樣會感動,會流淚嗎?
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我們現在面對世界的一切值得感動的事情,已經變得麻木,變得容易和感動擦肩而過,或根本掉頭而去,或司空見慣得熟視無睹而鐵石心腸。我們不是不會流淚,而是那眼淚更多是為一己的失去或傷心而流,不是為他人而流。
回答這樣的問題,首先要問列維坦、歌德和托爾斯泰,為什麼會被僅僅是一種客觀的景色、一種偶然的音樂而感動?那是因為他們的心中存有善良而敏感的一隅。感動的本質和核心是善,失去或缺少了內心深處哪怕尚存的一點點善,感動就無從談起,感動就會如同風中的蒲公英離我們遠去。
所以,我說:善是感動深埋在內心的根系,只有內心裡有善,才能夠長出感動的枝幹,因感動而流下的眼淚,只是那枝頭上迸發開放出的花朵。
內心裡擁有善,才會看見弱小而感動得自覺前去扶助,才會看見貧窮而情不自禁地產生同情,才會看見寒冷而願意去雪中送炭。善是我們內心最可寶貴的財富,是我們民族歷史中最可珍惜的傳統,是我們彼此賴以生存和心靈相通的鏈環。悲歡離合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沉澱在我們酒液里的和融化在我們腳步中的,都是這樣一點一滴播撒和積累下的善,讓我們在感動別人的同時,也被別人所感動著,從而形成一泓循環的水流,滋潤著我們哪怕苦澀而艱難的日子,幫助我們度過了相濡以沫的人生。
在一個商業時代里,有的人迅速發財致富,富得只剩下錢了,可以去花天酒地,一擲千金,卻惟獨缺少了善,感動自然就無從談起。慾望在膨脹,善已經被錢蛀空,愛便也就容易移花接木蛻變成了尋花問柳的肉慾,感動自然就容易被感受和性感所替代。雖然,感受和感動只是一字之差,感受卻可以包括享受在內一切物質的嚮往和慾望,感動卻是純粹屬於精神范疇的活動。因此,感受是屬於感官的,感動是屬於心靈的。感受是屬於現實主義的,感動是屬於浪漫主義的。就不要再拿性感和感動相比了,雖然那也只是一字之差,卻早已經是差之千里。
所以,有的人可能自己依舊不富裕,但內心裡依然保存著祖傳下來的那一份善,將如今已經變得越發珍貴的感動保留在自己的內心,他的內心便是富有的,如一棵大樹盛開出滿枝的花朵,結出滿枝的果實。
在一個商業社會里,貌似花團錦簇的愛很容易被製作成色彩繽紛的各種商品,比如情人節里用金紙包裹的玫瑰或聖誕節時以滾燙語言印製的賀卡,以及電視中將愛誇張成為卿卿我我不離嘴的肥皂劇,有時也會讓你感動,那樣的感動是虛假的,如同果樹上開的謊花兒,是不結果的。而在這樣的商業社會里,善是極其容易被忽略和遺忘它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為善不那麼張揚,不像被塗抹得猩紅的嘴唇,抒發出抒情的表白。善總是願意默默地,如同空氣一樣,看不見卻無時不在你的身旁才對。因此,感動,從來都是樸素的,是默默的,是屬於一個人的,你悄悄地流淚,悄悄地擦乾。
有時候,善比愛更重要,或者說沒有了善便也就沒有了愛。設想一下,如果心裡稍稍有一點點的善,還會有那麼多能夠致人於死命的假葯、假酒以及地下窩點的鞭炮和小煤窯的瓦斯爆炸嗎?更不要說如今遍地都是假冒偽劣其他產品,為了多賺幾個錢,連炸油條都要用惡心的地溝油,賣螃蟹也要塞進幾只死的。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地包圍著我們,我們的感動當然就一點點被蠶食了。善沒有了,感動也就成了無本之木,那樣的荒蕪,該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再說一句,善,一般是和「慈」字連在一起的。慈善,是一種值得敬重的美德。慈善事業,是一種積德的美好事業。慈者,就是愛的意思,古書中說:「親愛利子謂之慈,惻隱憐人謂之慈」。在家者,為之慈母、慈父、慈子;在外者,則為之慈善。我們不可能只待在窄小的家裡,我們都需要推開家門走到外面去,我們便都需要為別人播撒愛和善的同時,也需要別人為我們播撒愛和善。愛和善,就是這樣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繁衍著人類的生存,綿延著愛的滋潤。而真正的感動就是在它們的根系下繁衍不絕的。世界上愛和善越來越多,被我們感動的事情就越來越多。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過:「沒有一個善良的靈魂,就沒有美德可言。」沒錯,善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美德,感動就是我們應該具有的天然品質。或許,感動而淚如雨下,顯示了我們人類脆弱的一面,卻也是我們敏感、善感而不可缺少的品質。我們還能不能夠被哪怕一絲微小的事物而感動得流淚,是檢驗我們心靈品質的一張PH試紙。
I. 以善良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誠信與善良
別因他人行騙,自己放棄行善。
現今社會,大小街道及馬路邊,幾乎到處多多少都有幾個乞丐,說是「兩步一哨,三步一崗」絕不誇張。他們個個污穢不堪,有的身體殘疾而又家貧如洗,有的已近暮年而又毫無工作能力,甚至還有的是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和社會無業人員,動了歪腦子想到這條路子,把自己打扮的落魄至極,來個「空手套白狼」,更有可惡者控制老弱病殘,來行乞、行騙,將財物收入己囊!
隨著新聞媒體對其行騙行為的不斷曝光,讓一些樂善好施的人頓覺心寒無比,見到貧困之人也開始猶豫是否伸以援手。而城市的城管部門也開始「清掃」街道,讓一些真正可憐之人被逼得幾乎再無出路!
或許有的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他們的「可恨之處」又是為什麼呢?社會福利無法照顧全面?自然災害讓人背井離鄉?家中貧困,受不到高等教育而「就業難」?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各方各面數之不盡,列之不完!而利用好心人士來賺錢的「乞丐」更是人性缺失,盡顯了人類的心靈上的污點——貪欲、懶惰。
可就算如此有如何?從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10年的舟曲大面積山體滑坡泥石流災害,突顯中國近幾年災害不斷,但是,中國依然堅強,災區群眾依然堅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家依然伸以困難之人援手,無數的人民子弟兵和志願者不斷進入災區搶險救人,這是中國人民的閃光點!就算前方困難重重,我們依然可以度過!
我們的眼睛不能總是盯著壞的一面,也要用心去感受善良帶來的感動。雖然有人利用人們的善良去欺詐錢財,但不也有像聶清文這樣因下井救人而被困死井下,還不忘自己生前所欠嗎?不也有在中國發生災害後乞丐老人向災區捐出自己乞討來的全部積蓄嗎?
所以對待「壞」人,我們不僅要在物質上給予一定補貼,更要在精神上關愛、教育、幫助他們,將他們從歧途上拉回來,引入正途!畢竟孔子曾雲: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古語雲:浪子回頭金不換!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更沒
有絕對的壞人!事情都有正反兩面,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不好就一棒子打死全部! 所以,別因他人行騙,自己放棄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