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節約糧食的作文題目有哪些急,快幫我想幾個要讓人
1、節約糧食 從你我做起
2、糧食來之不易
3、民以食為天
4、汗滴禾下土
5、小小內一粒米
6、柴米油鹽醬醋容茶
7、光碟行動
8、糧食就是生命
9、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10、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11、一粥一飯汗珠換
12、珍惜糧食就是熱愛生命
⑵ 關於節約糧食作文的題目
綠色暢想曲
看作文主要內容,盡量做到首尾呼應
⑶ 關於節約糧食的作文600字
「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每當我聽到爸爸媽媽對我滔滔不絕的教誨時,我總是不屑一顧:浪費幾顆米飯又有什麼呢,不要緊的!
有一次,我看到電視上關於非洲受災地區小朋友忍受飢餓的樣子,我這才真正明白「愛惜糧食」的含義。他們每人拿著一杯用污水和清晰可見的幾粒米飯合成的「午飯」,眼裡竟滿是滿足,看了使人心酸啊。那些弟弟妹妹們還很小,可他們卻不得不承受缺少糧食,忍受飢餓的痛苦。
我的家鄉就在農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他們整天都穿梭在田裡,與酷日寒風作伴,可謂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每當我看到他們那樣不辭辛苦地勞作,都為自已浪費每一顆糧食的行為,感到無地自容,愛惜糧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還記得長征途中,多少革命烈士冒著犧牲的危險,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讓我們過上幸福的日子。如果我們再不珍惜用先烈們鮮血換來的糧食,怎麼對得起他們?
那一雙雙絕望的眼睛,那一滴滴汗水,都警示著我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啊!糧食等同於人的生命,我們浪費糧食,等於在揮霍自己的生命!浪費糧食是可恥的,是一種犯罪!當你浪費糧食前,一定要切記,這米飯是許多人付出的結果;要切記在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的人吃不飽!(
讓愛惜糧食,珍惜糧食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吧。
⑷ 關於節約糧食的作文 題目有哪些 急急急,快幫我想幾個 要讓人想讀下去的感覺!!!!!!!!!!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 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比如你隨手扔掉一個饅頭,認為也許沒什麼,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口已經超過13億,每年的凈增長是 1200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2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積正 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 從1981-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因此而減少糧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亂佔耕地、挖沙、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在蠶食著耕地。現實絕對不是那麼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 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擺闊氣,堅持把菜吃干凈。
糧食真的是這么充足嗎?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飢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0000000人的生命,由於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鍾大約有1人死亡!
社會糧食狀況令人心痛,這么多的人因飢餓正在死亡的邊緣徘徊。而我們現在卻還在隨心所欲的浪費糧食,如何去改變現狀,值得我們深思。
為了讓貧苦家庭早日遠離飢餓,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以勤儉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抵制奢靡腐敗之風,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珍惜我們身邊每一粒糧食,創造美好的世界。
⑸ 以節約糧食為主題的作文
1.節約糧食倡議書
伴隨著三月和煦的春風,淮陰師范學院「文明守紀 勤儉自強」主題教育月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勤儉」又一次構成了校園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勤儉?浪費?這兩者不能不讓我們去深思。
在學院食堂中,您是否有過將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餐桌上?是否將飯菜吃幾口就倒掉?……學生會伙管會同學調查中發現,平均5位同學就有1位要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1/3碗飯菜的同學更多。不一會兒,泔水桶就裝滿了。看著滿桶滿桶的剩菜剩飯,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請節約糧食」等大標語、警示牌在食堂中雖然掛在了醒目的位置,但糧食也難逃被浪費的厄運,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父母也許正在為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
糧食真的是這么充足嗎?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飢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0000000人的生命,由於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鍾大約有1人死亡!
社會糧食狀況令人心痛,這么多的人因飢餓正在死亡的邊緣徘徊,從根本上扭轉消費觀念、節約糧食值得我們當今大學生深思。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同學們,為了讓貧苦家庭早日遠離飢餓,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以勤儉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抵制奢靡腐敗之風,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帶頭人,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節約糧食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 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 的祖國地大物博。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口己超過12.5億,每年的凈增長是 1200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2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積正 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 從1981-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因此而減少糧 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亂佔耕地、挖沙、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在蠶食著耕地。現 實絕對不容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 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 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 亂點一氣。記住: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糧食調查的結果是:112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組織80年代初宣稱,當時世界穀物產量可以養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一時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億左右,可是卻有4.5億人挨餓。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57億,挨餓人口數字增加到10億。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前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反而更趨嚴重。據當時預測,在80年代世界糧食仍將趨向短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世界糧食供求矛盾日趨尖銳的背景下作出的。
浪費可恥,從某種意義上說簡直是「犯罪」。凡事貴在堅持,節約要從點滴做起,尤其需要堅持。一天兩天可以,一年兩年呢?更長的時間呢?不僅僅是對糧食,要讓節約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而且,在長征途中,有許多革命先烈因飢寒交迫而死。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要不人我們怎麼對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
2.愛惜糧食 為國分憂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為自己是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而自豪,我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時,你們有沒有為我們的祖國憂愁呢?
我國人口眾多。世界上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中國人。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十三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著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個大問題。你們為我國這一最大的問題憂慮過嗎?
不錯,我們有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早已解決了舊中國幾千年沒法解決的人民吃飯問題。我們應該為之自豪!可是,透過下面的數字,我們也應該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僅使吃飯成為一個大問題,而且也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
有這么一組數據。2000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2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增產糧食,節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更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同學們都知道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周定為節糧周。我們要開展各種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活動。今天,我們知道了國情,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建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後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帶回家。
8、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
3.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大國,農業自然是我國的支柱產業,談到農業,多數人會想到我國糧食問題。
隨著我國人口急速增加,糧食產量逐年下降的趨勢來看,糧食問題早已不是個新話題了,「節約糧食」更是我們
從小便熟知的字眼,從古人「鋤禾日當午」,直到現在人們統計的精確數字,無一不表明糧食的來之不易。從播
種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雙飢餓的眼睛在渴望……
再回頭看看,又有多少奢華的手,將熱蒸蒸的白米飯倒入到垃圾箱,真是事者無視,視者心疼!
而就國內外形式來看,我們周邊的南亞國家,有不少都是糧食進口為生,當我們的糧食不足時,又從哪裡獲得糧食呢,
難道真的等到我們也淪為飢餓貧困交加的第三世界弱國時,我們才會對隨手仍掉的饅頭米飯略有感情嗎?
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和所有人的號召與呼籲,我們希望它是一種情結,熔鑄在
你與我的心中,從而自覺的作到,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以前有人問過的
⑹ 以「節約糧食」為話題,幫想一個作文題目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意思是 即使是一頓粥一頓飯,也要想到它來都不容易
⑺ 關於節約糧食的作文
以下作文是作文小編為大家准備的,喜歡就採納哦
糧食,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沒有了糧食,我們就很難生存。
現在,因為全球變暖,環境惡化,氣候反常,有些地方種的糧食顆粒無收,使到糧食短缺,糧價飛漲,許多窮人因為糧價飛漲而買不起糧食,忍飢挨餓地過著凄慘的生活。糧食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大難題。
糧食,對人們來說太重要了,節約和愛惜也成為人們的話題了。
記得小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就教我們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之類節約糧食的兒歌,教育我們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要浪費;媽媽也做了榜樣,她在洗米時總是很小心地淘米,把掉落的米粒小心翼翼地撿起來放進鍋里。這使我懂得了愛惜糧食。
在小學的語文課上,老師要求我們用「來之不易」造句,我毫不猶豫地寫上:「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種的來之不易的糧食。」老師在我的句子上打了一個鮮紅的勾。
但是,我也發現有不少浪費糧食的現象:在學校吃午餐的同學不是很多,可是總能發現白花花的米飯到在垃圾桶里;在餐廳里,一些人的飯菜點了一大堆,吃不完就到倒掉了,這樣既花錢又浪費糧食。這些現象真令人痛心。
為了節約糧食,我和爸爸媽媽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每頓飯都把碗里的飯粒扒的乾乾凈凈;在外面吃飯,爸爸媽媽從不鋪張浪費,能吃多少點多少。有一次,媽媽看我吃得這么干凈,便半開玩笑地說:「今天兒子的碗可以不用洗了。」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不要浪費糧食,因為糟蹋糧食就是糟蹋農民伯伯的心血,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啊!只要人人都節約糧食,保護生態環境,愛護地球資源,我相信,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
⑻ 有關節約糧食的作文500字
糧食,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沒有了糧食,我們就很難生存。
現在,因為全球變暖,環境惡化,氣候反常,有些地方種的糧食顆粒無收,使到糧食短缺,糧價飛漲,許多窮人因為糧價飛漲而買不起糧食,忍飢挨餓地過著凄慘的生活。糧食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大難題。
糧食,對人們來說太重要了,節約和愛惜也成為人們的話題了。
記得小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就教我們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之類節約糧食的兒歌,教育我們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要浪費;媽媽也做了榜樣,她在洗米時總是很小心地淘米,把掉落的米粒小心翼翼地撿起來放進鍋里。這使我懂得了愛惜糧食。
在小學的語文課上,老師要求我們用「來之不易」造句,我毫不猶豫地寫上:「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種的來之不易的糧食。」老師在我的句子上打了一個鮮紅的勾。
但是,我也發現有不少浪費糧食的現象:在學校吃午餐的同學不是很多,可是總能發現白花花的米飯到在垃圾桶里;在餐廳里,一些人的飯菜點了一大堆,吃不完就到倒掉了,這樣既花錢又浪費糧食。這些現象真令人痛心。
為了節約糧食,我和爸爸媽媽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每頓飯都把碗里的飯粒扒的乾乾凈凈;在外面吃飯,爸爸媽媽從不鋪張浪費,能吃多少點多少。有一次,媽媽看我吃得這么干凈,便半開玩笑地說:「今天兒子的碗可以不用洗了。」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不要浪費糧食,因為糟蹋糧食就是糟蹋農民伯伯的心血,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啊!只要人人都節約糧食,保護生態環境,愛護地球資源,我相信,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
⑼ 關於節約糧食的作文題目有哪些急,快幫我想幾個要讓人
1、省糧從你我開始
2、糧督是來之不易的
3、民以食為天
4、汗珠滴草致土
5、一小版粒米刀
6、柴油、鹽、權醬醋茶
7、光碟行動
8、食物是生命
9、不知道柴米貴
10、每年都有糧食儲備,沒有飢荒
11、喝一碗大汗淋漓的稀飯
12、珍惜食物就是熱愛生命
⑽ 有關節約糧食的作文(450)
從進校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一首古詩:"鋤和日當午,汗滴和下土,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此我便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因為我們從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裡幹活,流了許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他們多麼辛苦,我們怎麼能不珍惜糧食呢?
走進學校,如果仔細去注意的話,不難發現學校的泔水桶里每天都堆得滿滿的,有剩菜、剩飯還有整個饅頭,每一個來到它跟前的人,都會用一個極瀟灑的姿勢,賦予那白白的饅頭一道優美的弧線。雖然我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糧食是自家帶來的,不需要花錢去買,但是我們也不必這么浪費它,這也是我們的父母頭頂烈日,腳踩熱土,花費心血種出來的。如果這一切讓父母看到,他們又會怎麼想,除了痛惜之外,還有什麼呢?。
也許有人說:"這是小題大做,不就是點糧食嗎?"是的,雖然扔掉的糧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就像你把饅頭扔進泔水桶一樣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 節約糧食應該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