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作文素材:關於不要因小失大的例子
語文99分,數學118分,物理90分,化學60分,英語117分,政治64分。首先,我想提及的是,很多同學都會在模擬考試中遇到——因為自己不細心導致的考試失分現象,而且也會出現屢考屢錯的怪象。究其原因,我個人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自己沒有足夠重視所做的每一道題的重要性,往往把試卷最後幾道難題看得比其他一般性題目重要,從而出現了為爭取做後面大題的時間,急速答題,並且也忽視了對試卷前面部分基礎題目的檢查。因此,我建議,學弟學妹們要從整個考試角度出發,看待好每一道分值的題,分配好答題時間,細心糾察已經答出的題目,尤其是基礎性題目和自己容易答得好的題目,千萬別因小失大,讓小題「掉分失血」。相對於其他的科目來說,我的數學成績不是很穩定,在考試的前幾周,成績常徘徊在100分左右,由此導致了我對數學科目的畏懼感,當時,越臨近中考,我心理越沒有譜,更別說要想考出高分成績。每當遇到數學模擬考試或者自己經常犯錯的題目時,我就先鼓起勇氣,告訴自己說:「我能行!」,然後心平氣和地認真地答下去。在中考數學考場上,我也用上了心理暗示這招,沒有想到還真靈驗,竟然考出了118分的成績,讓我格外欣喜。要敢於戰勝心理畏懼,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及時調整對薄弱知識的認識,也是臨考前需要重視的一環。當然,我也曾和你們一樣,有過考試厭倦和焦慮。隨著摸底或者模擬考試的頻繁,知識的累積不斷增加,總是滿腦地想著考試的題目或者復習的知識。也常出現晚上失眠的症狀,為此,課余之際,我會經常聽點古典音樂,邀同學打打籃球。不要把中考妖化或者神化,更不要為此經常開「夜車」,那樣不但讓身體吃不消,也不一定能提高多少成績,要把對待中考和對待平時考試一樣,順其自然,方能手握勝券。(
㈡ 因小失大的作文
因小失大
生活就是生活,有的事情是註定的。有些人總想貪圖那一點點的小利益,而因小失大。誰都不敢承認他從來沒有因小失大過!因為我們做人總會貪心,做什麼事都想走捷徑。做事也想多貪圖些什麼,哪怕是小小的一點。而我也不例外,也有因小失大的時候。
記得那地那是一個金風送爽的秋天,家裡的人都很忙,事情也總是做來不及。於是我,就被「用」上了。掃地、擦桌子、拖地······對了,還有收晾在陽台上的衣服!說起這件事啊,我真是可悲可氣!
我走到陽台,看著一排有一排的衣服,真是我看的眼花繚亂!衣服的「品種」琳琅滿目!有睡衣、外套、襪子、短褲……數也數不過來。我先用眼光掂量掂量,覺定分三次拿。唉喲,唉喲。真累呀。我不禁體會到了家長們收衣服時那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的樣子。轉眼間,我已把第二次准備拿的衣服給收好了。我看著剩下的衣服,又振作了起來!
我把衣服一件一件的放在我的手上。不一會兒,我手上的衣服堆的像一座小山包,我也用盡了我能用的力氣。正當我打算往樓下走時,才發現旁邊還有兩件衣服還沒收。我想:就差那兩件了,把那兩件順便收下去,等會就不用上來了。我慢吞吞的走到那,用一邊手抱住衣服,用另一邊手去夠架子上的衣服。
只聽嘩一聲,我手上大部分的衣服都掉在了地上!我連忙蹲下去撿,可不撿不要緊,一撿本來在我手上的衣服都掉在了地板上!真是頭一回做事,壞事連連啊!
我在這里提醒同學們,做事千萬不要太貪心!。不要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損失。
㈢ 因小失大的作文800字
因小失大
生活就是生活,有的事情是註定的。有些人總想貪圖那一點點的小利益,而因小失大。誰都不敢承認他從來沒有因小失大過!因為我們做人總會貪心,做什麼事都想走捷徑。做事也想多貪圖些什麼,哪怕是小小的一點。而我也不例外,也有因小失大的時候。
記得那地那是一個金風送爽的秋天,家裡的人都很忙,事情也總是做來不及。於是我,就被「用」上了。掃地、 擦桌子、拖地······對了,還有收晾在陽台上的衣服!說起這件事啊,我真是可悲可氣!
我走到陽台,看著一排有一排的衣服,真是我看的眼花繚亂!衣服的「品種」琳琅滿目!有睡衣、外套、襪子、短褲……數也數不過來。我先用眼光掂量掂量,覺定分三次拿。唉喲,唉喲。真累呀。我不禁體會到了家長們收衣服時那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的樣子。轉眼間,我已把第二次准備拿的衣服給收好了。我看著剩下的衣服,又振作了起來!
我把衣服一件一件的放在我的手上。不一會兒,我手上的衣服堆的像一座小山包,我也用盡了我能用的力氣。正當我打算往樓下走時,才發現旁邊還有兩件衣服還沒收。我想:就差那兩件了,把那兩件順便收下去,等會就不用上來了。我慢吞吞的走到那,用一邊手抱住衣服,用另一邊手去夠架子上的衣服。
只聽嘩一聲,我手上大部分的衣服都掉在了地上!我連忙蹲下去撿,可不撿不要緊,一撿本來在我手上的衣服都掉在了地板上!真是頭一回做事,壞事連連啊!
我在這里提醒同學們,做事千萬不要太貪心!適可而止就好。不要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損失。
㈣ 以「不要因小失大」為話題的作文
千萬不要因小失大
2004年2月,俄羅斯隆重舉行了「安全-2004」首長司令部戰略演習,按計劃,「新莫斯科夫斯克」號和「卡累利阿」號核潛艇應當分別在2月17日和18日發射「PCM-54」彈道導彈,可是意外卻不期而至。原因是由於「新莫斯科夫斯克」號的導彈潛射系統發生故障,造成發射自動終止。一天後,「卡累利阿」號雖然完成了發射,但由於導彈偏離設定的軌道,在飛行了98秒後,自我銷毀系統啟動,導彈不得不以墜毀作為最後的表演。事後,俄國防部展開了嚴密的調查,結果發現,導致發射失敗的原因主要是控制系統中的一個微小的計算細節錯誤所致。
看似不起眼的細節錯誤,何以具有如此大的破壞力,竟能使一個國家的重要發射任務毀於一旦?道理其實很簡單,不管多大、多復雜的事物,都是以細節為基礎,由一個個細小的因素所構成。細節見證著品質,細節決定著成敗。哪怕就是萬分之一的細微失誤或疏忽,也有可能導致巨大危機的產生,從而演變成百分之百的失敗。禍患常積於忽微啊!
史書載:後唐時期,有個名叫馮道的人奉命出使中山,路途經過險地時,他惟恐馬失前蹄,墜入山澗,時時小心翼翼,不敢放鬆韁繩,因此化險為夷。可是,等到了一馬平川後,他便放鬆了警惕,信馬由韁,任其馳驅,結果從馬背上摔下來,受了傷。由此,他悟出了「禍患常積於忽微」的道理。
如今,我們企業存在的一些危機也正是因為平時不注意細節性的問題而產生的。換句話說,我們的危機也是因為積於忽微。眾所周知,曾幾何時在國內保健品行業奪目耀眼的三株集團,正是因為要賭氣打贏「常德事件」的官司,結果因小失大,使企業一蹶不振。它的破產無疑是細節錯誤引發滅頂之災的最好例證之一:
湖南省常德市78歲的老漢陳伯順曾經是「三株口服液」的消費者,1996年9月,陳伯順的家屬認定他是喝了三株口服液才導致死亡,並於同年12月向法院起訴,經過歷時一年的調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判定三株公司勝訴。而在這一年中,「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條人命」的新聞被20多家媒體報道,在社會上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引發了公眾對三株口服液的諸多懷疑,甚至是對其產生了排斥的心理。所以,盡管三株勝訴,但是三株公司沒落的悲劇卻已經無法避免了。1997年三株口服液的銷售額接近2個億,而在事件發生後的1998年4月,三株口服液銷售額只有幾百萬元。一審判決後,三株正式員工從15萬人減為2萬人,直接損失40多億元,最後不得已走上了破產的道路。
事實上,這本是一個可以「大事化小」的危機事件,三株曾經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避免這個悲劇的發生。事情開始的時候,原告曾直接找到三株公司,要求其賠償20萬元,可三株公司拒絕了對方的賠償要求,選擇對簿公堂。結果三株集團贏了官司卻賠掉了整個公司。
細節錯誤能夠引起大危機,這不光出現在企業中,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也一樣,如果不鏟除一個小錯誤,那麼錯誤就會演變成大錯誤,以至更大的錯誤。例如,現在個別幹部把吃請一頓飯、喝一瓶酒、拿袋茶、拿條煙當作是無傷大雅的「細節錯誤」,認為只要不犯大錯誤,不搞大腐敗,犯點細節錯誤,得點小實惠,組織會寬容、原諒。其實,任何人都不應該有「下不為例」的僥幸心理和「見好就收」的投機心理。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不少原本優秀的領導幹部之所以變得貪贓枉法、腐化墮落,往往是從吃一頓「便飯」、進一次舞廳、收一回「紅包」等「小錯誤」開始,最終愈演愈烈,導致鋃鐺入獄甚至丟掉性命。
由「忽微」導致「危機」往往是一個「積」字在起作用。正如宏圖偉業、凌雲壯志並非一日能實現一樣,滅身之「危機」也非突然從天而降。諸如胡長清、李嘉廷、孟慶平等人從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墮落為罪犯,這種「人生墮落危機」的發生,不就是他們以權謀私、索賄受賄、縱欲好色、腐化墮落「積」累所造成的惡果嗎?
可見,「忽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忽微常積」,可怕的是對「忽微」的放任。假如對自己的過失不以為然,因其小而忽視,讓「忽微常積」,長此以往必然惡性膨脹,引發出致命的危機。有本書上寫過這樣一段話:「世界上,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我們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不缺少各類管理規章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制度條款不折不扣地執行。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眼高手低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
這句話如果用在危機的意識方面,也是言之切切。因此,為了避免危機的發生,我們不要忽略了微小的細節錯誤。
㈤ 因小失大800字高中作文
生活就是生活,有的事情是註定的。有些人總想貪圖那一點點的小利益,而因小失大。誰都不敢承認他從來沒有因小失大過!因為我們做人總會貪心,做什麼事都想走捷徑。做事也想多貪圖些什麼,哪怕是小小的一點。而我也不例外,也有因小失大的時候。
記得那地那是一個金風送爽的秋天,家裡的人都很忙,事情也總是做來不及。於是我,就被「用」上了。掃地、 擦桌子、拖地······對了,還有收晾在陽台上的衣服!說起這件事啊,我真是可悲可氣!
我走到陽台,看著一排有一排的衣服,真是我看的眼花繚亂!衣服的「品種」琳琅滿目!有睡衣、外套、襪子、短褲……數也數不過來。我先用眼光掂量掂量,覺定分三次拿。唉喲,唉喲。真累呀。我不禁體會到了家長們收衣服時那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的樣子。轉眼間,我已把第二次准備拿的衣服給收好了。我看著剩下的衣服,又振作了起來!
我把衣服一件一件的放在我的手上。不一會兒,我手上的衣服堆的像一座小山包,我也用盡了我能用的力氣。正當我打算往樓下走時,才發現旁邊還有兩件衣服還沒收。我想:就差那兩件了,把那兩件順便收下去,等會就不用上來了。我慢吞吞的走到那,用一邊手抱住衣服,用另一邊手去夠架子上的衣服。
只聽嘩一聲,我手上大部分的衣服都掉在了地上!我連忙蹲下去撿,可不撿不要緊,一撿本來在我手上的衣服都掉在了地板上!真是頭一回做事,壞事連連啊!
我在這里提醒同學們,做事千萬不要太貪心!適可而止就好。不要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損失。
㈥ 古代因小失大的作文素材。 昌國軍 觸子
「抱瓮灌畦」,出自《莊子·天地篇》所說的子貢和漢陰丈人的故事。 子貢,是孔子的弟子中比較有名的一個,姓端木,名賜,春秋時衛國人,據說很有口才,曾經做過衛國和魯國的國相,訪問過許多諸侯國家。至於「丈人」,是古時對老頭的通稱,所謂「漢陰丈人」,就是「漢陰地方的一個老頭」之意,因為不知道這老頭姓甚名誰。就是漢陰,在當時也不一定真有此地名,只因那個地方在漢水南岸,便說是「漢陰了」。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子貢訪問南方的楚國,回來時又准備到晉國去,經過靠近漢水南岸的一個地方,見一老頭兒正在灌溉田地。他的灌溉方法很落後:先開好一條通到井底的坡道,然後抱著一個水瓮,一步步走到井裡去,取了水,再抱到田裡去澆。這樣一趟一趟地來回走,費力大而功效極低。子貢對他說:「老人家,您為什麼不用汲水工具來灌溉呢?例如有一種叫做『桔槔』的,利用它來灌溉,一天能澆一百畦,又快又省力,您難道不知道嗎?」老頭聽了,很不高興,勉強笑道:「誰說我不知道呢!但是,我不願意用那種玩藝兒。我這樣幹了快一輩子了,還不是過來了?再說,我也習慣了。」 由於這個故事,後來人們諷喻安於拙陋,不求改進的落後保守思想,就常引用「抱瓮灌唯」,也叫「抱瓮灌圃」。
㈦ 材料作文,關於 因小失大的,600字左右。十萬火急的。
今天早上,老媽很早就把我叫醒,因為今天我和老媽要一起去逛街,而且有條件的,那就是中午時我要吃一頓肯德基。
我和媽媽坐汽車去南通,老媽一時決定不了逛街的線路,最後終於決定先去文峰電器總匯。媽媽帶著我在商場裡面走來走去,老媽在每個牌子的空調前都要停留一會兒,老媽把每種牌子的空調都選了一款記在她的本子上,最後終於停在了富士通將軍的牌子前,老媽一邊和那裡的服務員討價還價,一邊打電話給老爸,商量買不買。老媽本來說好要帶我弄好空調就帶我去吃肯德基的,但是她想到老爸一個人住在新房子里會冷清,就決定再去看看電視,於是我只好悶悶不樂地和她去看電視,老媽選了好久,終於決定了一個牌子,當她問服務員時,服務員說這種型號倉庫里已經賣光了。於是老媽就只能無奈地帶我去吃肯德基了。
老媽和我頂著炎炎烈日走了一站路到了肯德基店裡。我點了一份全家桶,吃得嘴角冒油,冰可樂喝得舒爽極了。我還學會了一道物理題:可樂里的冰熔化後,水面不會升高,也不會下降。
從肯德基出來,我們又去逛百安宜家去看傢具。百安宜家裡面很大,站在一頭看不到另一頭。我最喜歡那裡的電梯,電梯向下的時候感覺要掉下去,有點像在瀑布上激流勇進時掉下來的樣子,只是沒有那麼快罷了。媽媽帶我先逛賣床的三樓,一個店一個店地逛過去,我漸漸地有點走不動了。然後媽媽又帶我逛二樓賣沙發的店。我每到一個沙發店就趴在沙發上,讓腳輕松一下。到最後,我就只能用腳尖踮走路了。最後我們一直逛到五點,轉了三次車,終於在七點多鍾到家了,一到家裡我就蔫了。
唉,為了一頓肯德基陪媽媽逛街,真是因小失大呀!
㈧ 因小失大 作文素材 現代的!!!
因小失大
生活就是生活,有的事情是註定的。有些人總想貪圖那一點點的小利益,而因小失大。誰都不敢承認他從來沒有因小失大過!因為我們做人總會貪心,做什麼事都想走捷徑。做事也想多貪圖些什麼,哪怕是小小的一點。而我也不例外,也有因小失大的時候。
記得那地那是一個金風送爽的秋天,家裡的人都很忙,事情也總是做來不及。於是我,就被「用」上了。掃地、 擦桌子、拖地······對了,還有收晾在陽台上的衣服!說起這件事啊,我真是可悲可氣!
我走到陽台,看著一排有一排的衣服,真是我看的眼花繚亂!衣服的「品種」琳琅滿目!有睡衣、外套、襪子、短褲……數也數不過來。我先用眼光掂量掂量,覺定分三次拿。唉喲,唉喲。真累呀。我不禁體會到了家長們收衣服時那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的樣子。轉眼間,我已把第二次准備拿的衣服給收好了。我看著剩下的衣服,又振作了起來!
我把衣服一件一件的放在我的手上。不一會兒,我手上的衣服堆的像一座小山包,我也用盡了我能用的力氣。正當我打算往樓下走時,才發現旁邊還有兩件衣服還沒收。我想:就差那兩件了,把那兩件順便收下去,等會就不用上來了。我慢吞吞的走到那,用一邊手抱住衣服,用另一邊手去夠架子上的衣服。
只聽嘩一聲,我手上大部分的衣服都掉在了地上!我連忙蹲下去撿,可不撿不要緊,一撿本來在我手上的衣服都掉在了地板上!真是頭一回做事,壞事連連啊!
我在這里提醒同學們,做事千萬不要太貪心!適可而止就好。不要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損失。
㈨ 因小失大的事例
一、烽火戲諸侯
西周末年,周幽王為博褒妃一笑,不顧眾臣反對,竟數次無故點燃邊關告急用的烽火台,使各路諸侯,長途跋涉,匆忙趕去救駕。結果,被戲而回,懊惱不已。
幽王從此便失信於諸侯,最後,當邊關真的告急之時,他點燃烽火卻再也沒人趕來救他了!不久,便死於刀下,亡了西周。西周第九代國君是周厲王,貪財好色,昏庸殘暴,激起了公元前841年的「國人(平民)暴動」。
周朝從此衰落下去,社會動盪不安。周幽王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歷史鬧劇。
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有一隻小猴子,第一次離開出生的山頂,一路往山下走去,看什麼都很新鮮。到了山腳,小猴子看到地上有一粒芝麻,從沒見過,覺得是個好東西,就帶了跑路。
走了沒多久,又看到一個玉米棒,小猴子想了,玉米棒比芝麻大多了,豈不是玉米棒更好,於是便丟掉了芝麻,撿起了玉米棒。一路繼續往前,又經過一個西瓜地,小猴子立馬丟掉了玉米,捧回了西瓜。
不過西瓜真的很重,小猴子抱著趕路倍覺辛苦,不遠處突然跳出了只小兔子,小猴子改變主意了,還是覺得小兔子好,於是丟了西瓜開始去追小兔子。當然怎麼追得過小兔子呢?結果小猴子兩手空空,到最後什麼都沒撿到。
三、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侵犯他人領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
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入居庸關,以保安全,但王振不準。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明軍倉促應戰,所以兵敗,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
四、特洛伊木馬
古希臘傳說,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來到希臘斯巴達王墨涅拉俄斯的皇宮作客,受到了墨涅拉俄斯的盛情款待,但是,帕里斯卻拐走了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倫。墨涅拉俄斯和他的兄弟阿伽門農決定討伐特洛伊,由於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難攻,攻戰10年未能如願。
最後英雄奧德修斯獻計,讓邁錫尼士兵燒毀營帳,登上戰船離開,造成撤退回國的假象,並故意在城下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馬,特洛伊人把木馬當作戰勝品拖進城內。
當晚正當特洛伊人酣歌暢飲歡慶勝利的時候,藏在木馬中的邁錫尼士兵悄悄溜出,打開城門,放進早已埋伏在城外的希臘軍隊,結果一夜之間特洛伊化為廢墟。
五、鴻門宴
項羽得知劉邦入了關中,立刻回師咸陽,在函谷關外守候,范增已覺出劉邦必成大器,便命項羽設下「鴻門夜宴」一心誅除劉邦,項伯竟顧念和張良故人之情,向劉邦大軍報訊,劉邦不得不去。
鴻門宴當日,范增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定要把劉邦人頭留下,誰知劉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項羽之怨恨,加之樊噲相助,安然逃脫。
㈩ 珍惜當下不要因小失大的素材
宋襄公泓水之戰
唐玄宗安史之亂
劉備因為弟弟死了攻打東吳,破壞了孫劉聯盟
烽火戲諸侯
唐太宗遠征高麗
朱元璋搭救被張士誠攻擊的韓林兒
李廣殺降
故事:
國王查理三世准備拚死一戰了.里奇蒙德伯爵享利帶領的軍隊正迎面撲來,這場戰斗將決定誰統治英國.
戰斗進行的當天早上,查理派了一個馬夫去備好自己最喜歡的戰馬.「快點給它釘掌,」馬夫對鐵匠說,「國王希望騎著它打頭陣.」「你得等等,」鐵匠回答,「我前幾天給國王全軍的馬都釘了掌,現在我得打點兒鐵片來.」「我等不及了.」馬夫不耐煩地叫道,「國王的敵人正在推進,我們必須在戰場上迎擊敵兵,有什麼你就用什麼吧.」
鐵匠埋頭幹活,從一根鐵條上弄下四個馬掌,把它們砸平、整形,固定在馬蹄上,然後開始釘釘子.釘了三個掌後,他發現沒有釘子來釘第四個掌了.「我需要一兩個釘子,」他說,「得需要點兒時間砸出兩個.」「我告訴過你我等不及了,」馬夫急切地說,「我聽見軍號,你能不能湊合?」「我能把馬掌釘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幾個那麼結實.」「能不能掛住?」馬夫問.「應該能,」鐵匠回答,「但我沒把握.」「好吧,就這樣,」馬夫叫道,「快點,要不然國王會怪罪到咱倆頭上的.」
兩軍交上了鋒,查理國王沖鋒陷陣,鞭策士兵迎戰敵人.「沖啊,沖啊!」他喊著,率領部隊沖向敵陣.遠遠地,他看見戰場另一頭自己的幾個士兵退卻了.如果別人看見他們這樣,也會後退的,所以查理策馬揚鞭沖向那個缺口,召喚士兵調轉頭戰斗.
他還沒走到一半,一隻馬掌掉了,戰馬跌翻在地,查理也被掀翻在地上.
國王還沒有抓住韁繩,驚恐的馬就跳起來逃走了.查理環顧四周,他的士兵們紛紛轉身撤退,敵人的軍隊包圍了上來.
他在空中揮舞寶劍,「馬!」他喊道,「一匹馬,我的國家傾覆就因為這一匹馬.」
他沒有馬騎了,他的軍隊已經分崩離析,士兵自顧不暇.不一會兒,敵軍俘獲了查理,戰斗結束了.
所有的損失都是因為少了一個馬釘.
從那時起,人們不說:
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個馬掌,
少了一個馬掌,丟了一匹戰馬,
丟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
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
所有的損失都是因為少了一個馬掌釘.
曾幾何時在國內保健品行業奪目耀眼的三株集團,正是因為要賭氣打贏「常德事件」的官司,結果因小失大,使企業一蹶不振.它的破產無疑是細節錯誤引發滅頂之災的最好例證之一:
湖南省常德市78歲的老漢陳伯順曾經是「三株口服液」的消費者,1996年9月,陳伯順的家屬認定他是喝了三株口服液才導致死亡,並於同年12月向法院起訴,經過歷時一年的調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判定三株公司勝訴.而在這一年中,「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條人命」的新聞被20多家媒體報道,在社會上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引發了公眾對三株口服液的諸多懷疑,甚至是對其產生了排斥的心理.所以,盡管三株勝訴,但是三株公司沒落的悲劇卻已經無法避免了.1997年三株口服液的銷售額接近2個億,而在事件發生後的1998年4月,三株口服液銷售額只有幾百萬元.一審判決後,三株正式員工從15萬人減為2萬人,直接損失40多億元,最後不得已走上了破產的道路.
事實上,這本是一個可以「大事化小」的危機事件,三株曾經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避免這個悲劇的發生.事情開始的時候,原告曾直接找到三株公司,要求其賠償20萬元,可三株公司拒絕了對方的賠償要求,選擇對簿公堂.結果三株集團贏了官司卻賠掉了整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