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末總結的作文
初2的一個學期就這樣結束了.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暑假.
時光飛逝,斗轉星移。轉眼成為初二學生已一年了。。回首這半年的點點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頓生了許多感觸。這半年中經歷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記,因為這些印記見證我這樣一個新生的成長。在過去一年的內,通過不斷地學習,我收獲了很多.時間就是這么無情頭也不回的向前走著,而我們卻在為了不被它丟下死命的追趕著。是的,誰都不想被時間丟下.而我們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一點的成長.而美好的純真隨著風雨的磨滅化成了成熟.或許這正是成長的代價.回想自己還是考生的那段日子,顯得是那麼的遙遠。我在憧憬中懂得了來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醞釀已久的真理;在收獲後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許多事情,但是仔細琢磨後又不盡然……原來過去所見所識都是那麼的偏見而又膚淺,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間幻化成無知和可笑,我想誰又不是這樣的呢?或許在以後也回嘲笑現在的渺小……我們不得不笑著回首我們所走過的路.:
出勤情況:請了一次病假.拉下一天的課希望下學期爭取做到全勤本學期沒有遲到的情況。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孩子,而通過7天軍訓生活和這半年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使我養成了獨立性,不再嬌生慣養,現在我已經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
在學習上: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面對二十一世紀這個知識的時代,面對知識就是力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我認為離開了知識將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廢人。以資本為最重要生產力的"資本家"的時代將要過去,以知識為特徵的"知本家"的時代即將到來。而中學時代是學習現代科學知識的黃金時代,中國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應該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知識是無價的。首先,合理安排時間,調整好作息時間,分配好學習、工作、娛樂的時間。時間是搞好學習的前提與基礎,效率和方法更為重要。其次,要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老師布置的作業一般是她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具有很高的價值,應認真完成。認真對待考試,考前認真復習。另外,積極閱讀有關書籍和資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經常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向老師請教;搞好師生關系,師生相處得融洽和睦;抓住點滴時間學習一些其它專業領域的知識,知識總是有用的。在這學期的期中考試中,盡管取得一些成績,但離心中的目標還很遠,仍需繼續努力,抓緊自己的學習。知識無止境,探索無止境,人的發展亦無止境,我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
在紀律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重教師,同學之間可以真誠相待;能遵守學校各項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學穿校服;舉止文明; 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扔廢棄物。
以上是我對初2上學期期末一些方面的個人總結,我將結合這個小結回顧過去,確定未來的發展目標,我對未來充滿信心。自然,這需要老師們的精心培養和同學們的真誠幫助
2. 1-6年級語文作文,知識點,閱讀歸納總結,詳解
一年級:【要求掌握拼音的運用,難點把字母表背熟,重點字母的運用】
二年級:【要求認識簡單的字,學習閱讀文章,重點多音字的運用,還有字的認識,難點區別多音字】
三年級:【要求認識多字,學習作文,難點聯繫上下文,解決課後問題,重點回答問題】
四年級:【要求學習作文,寫作文,難點把課文理解,重點作文,閱讀的掌握】
五年級:【要求掌握許多多音字,字詞,會寫好作文 難點作文,重點閱讀與作文】
六年級:【要求認識很多字,區別很多讀音,字詞,寫好作文,難點閱讀,重點作文與閱讀,通常占整張試卷的60分】
第一部分 小學語文1-6應掌握的基礎知識要點
一、漢語拼音
1、掌握23個聲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個韻母:
1) 單韻母:a o e i u ü
2) 復韻母8個: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 鼻韻母分為前鼻音和後鼻音。 前鼻音為:an en in un ün 後鼻音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韻母:er 它不能和聲母相拼,只單獨作為字音。
4、整體認讀音節16個:zi ci s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標調:a o e i u ü,標調時按順序,iu並列標在後,i上標調去掉點;ü 與j q x y相拼時去兩點,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號:以a o e 開頭的音節緊跟在其它音節後面時,音節的界限容易發生混淆,因此音節間要用隔音符號(')隔開。如海鷗hǎi 'ōu
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節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節(dǐn)及所對應的頁碼。
2、部首查字法。如查「揮」字,先在「部首目錄」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對應的「檢字表」頁碼,在「檢字表」相應部首下及剩餘筆畫數(6畫)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頁碼。
3、數筆畫查字法。在閱讀中遇到不知讀音,又很難確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數筆畫的方法來查了。首先,在「難檢字索引」中的相應筆畫數下找到該字,再打開所對應的正文頁碼就可查到這個字。如查「乙」,在「難檢字索引」中查(1)畫。
三、理解詞語
1、先弄清詞語中每個字的意思,再聯系整個詞語的意思來理解。如:「疾馳」,「疾」是「飛快」,「馳」是「奔跑」,「疾馳」就是「飛快奔跑」的意思。
2、運用近義詞或反義詞來解釋。如:(近義)「焦急」就是「著急」的意思。(反義)「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如《養花》一文,從「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環」是「不斷重復」的意思。
四、詞的感情色彩
褒義詞:形容好的,如「頑強」; 貶義詞:形容不好的,如「頑固」;
中性詞:形容不好不壞,如「環視」「桌子」。
五、選詞填空:
先分清楚所給的近義詞在意義、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區別,然後聯系所給的句子進行判斷選
填。如:正確 准確
1) 勘測地形必須十分(准確),不能有半點馬虎。
2) 這個意見提得非常(正確),我應該接受。
六、常用關聯詞使用列舉:
1) 她(既)是個三好學生,(又)是個優秀隊干。
2) 他(一邊)聽音樂,(一邊)畫畫。
3) 3、(因為)今天是六一節,(所以)不用上學。
4) 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機智。
5) 小明(不僅)學習刻苦,(還)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學生。
6) (只有)敢於向困難挑戰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7) (只要)你肯去鑽研,(就)一定能克服這個困難。
8) (無論)刮風下雨,我(都)按時到校。
9) (雖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還是呆在家裡認真學習。
10) (如果)明天天氣好,我們(就)去爬山。
11) (即使)你這次數學考了滿分,(也)不能驕傲。
12) 凡卡心想:(與其)在城裡受罪,(不如)回鄉下爺爺那裡。
13) 劉胡蘭(寧可)犧牲自己,(也不)向敵人屈服。
14) 這道題(不是)你做對了,(而是)我做對了。
15) 他(一)讀起書來(就)廢寢忘食。
七、變換句式
1、「把」字句或「被」字句。改寫時可這樣思考:什麼「把」什麼怎麼樣;什麼「被」什麼怎麼樣。注意:不能改變句子的意思。如:我打死了一隻老鼠。應改為:我把一隻老鼠打死了。不能改為:一隻老鼠把我打死了。
2、轉述:把一句話通過你的口轉告給別人。改寫時注意人稱的變化,要去掉冒號、引號,根據句意及通順與否可對個別文字作適當改動,但不能改變句 意。如:王老師對小明說:「我下去買水,你在這里好好練習。」改為轉述句:王老師對小明說,他下去買水,叫小明在那裡好好練習。
3、陳述句和反問句:轉換特點: 陳述句 反問句
(肯定)------ (否定) (否定)------ (肯定)
如:馬跑得越快,離楚國就越遠。 ———— 馬跑得越快,難道不是離楚國就越遠了嗎?
4、肯定句和否定句。如:(「肯定句」改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 街上的人真不少。將肯定句改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沒有」等詞,然後將「不」「沒有」後面的詞換成反義詞。
八、擴句和縮句
1、擴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幹詞,再在主幹詞前加上合適的修飾詞。擴寫後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體、充實,但主要意思不變。如:小明去看電影。 擴寫為:小明(穿著一件新衣服,高高興興地)去(新華電影院)看電影。不能擴寫為:小明和妹妹高高興興地去新華電影院看電影。
2、縮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誰」「做什麼」或「什麼」「怎麼樣」兩部分,然後找出每部分的主幹詞,再去掉修飾性的詞語,把主幹詞連成完整的句 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營寨里聽到鼓聲和吶喊聲。應縮寫為: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不能縮為:曹操聽到吶喊聲。
九、修改病句
1) 句子不完整。如:戰士的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優秀品質。
改為:戰士的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優秀品質令人敬佩。
2) 用詞不當。如:我的書包里還缺乏一個像樣的鉛筆盒。
「缺乏」用得不恰當,應改為「缺少」。
3) 搭配不當。如:他穿著一件灰大衣和一頂紅帽子。
「穿」與「帽子」搭配不當,應改為:他穿著一件灰大衣和(戴著)一頂紅帽子。
4) 詞序混亂。如:打乒乓球對我是很感興趣的。
應改為:我對打乒乓球是很感興趣的。
5) 前後矛盾。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黃的菜花,五彩繽紛。
「一片金黃」與「五彩繽紛」相矛盾,應把「五彩繽紛」去掉。
6) 重復啰嗦。如:他是我們班成績最優秀、功課最好的學生。
「成績最優秀」和「功課最好」意思重復,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個。
7) 不合邏輯,不合事理。如:他在霞光中讀著書,不知不覺過了兩個鍾頭。
「霞光」稍縱即逝,持續兩個小時是不符合現實的。應把「霞光」改為「陽光」。
8) 注意常用修改符號的用法:
十、認識修飾句子的方法
1) 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詞有「好像」「猶如」「彷彿」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變成」「是」等代替比喻詞,如: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比喻句的特點是:本體和喻 體有些相似,並且本體和喻體是不同類的。所以有比喻詞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長得好像她媽媽。(X)
2) 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使物像人一樣。如:青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此句用「告訴」「快樂」等寫人的詞語來寫小動物。
3) 誇張:故意對事物進行誇大或縮小地描述。如:(誇大)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縮小)在巴掌大的牢房裡,他照樣鍛煉。
4) 排比:把意思相聯、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大體相等、語氣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這庄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天山南北,傳到白山黑水之間,傳到大河長江之南,使全國的人民心一齊歡躍起來。
5) 設問:自問自答。如: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
6) 反問:無疑而問,問而不答,答案暗含在問話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
7) 疑問:提出問題。如:今天你去圖書館看書嗎?
比喻句:碧綠的海面,像絲綢一樣柔和,微盪著漣漪,真美!
擬人句:太陽揭開雲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視著大地。
排比句:青蛙叫起來,無邊的田野如沸如騰,如鼓角齊鳴,如風潮迸涌。
反問句:光是學習優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學生」嗎?
誇張句:桂花十里飄香。
設問句:小明為班級做貢獻,是為了老師表揚嗎?不是的,他是誠心誠意為班級做貢獻。
十一、掌握部分標點符號的用法
1) 句號(。):陳述句的末尾停頓用句號。如:請你稍等一下。
2) 問號(?):問句末尾的停頓。
3) 感嘆號(!):感嘆句末尾的停頓。如:這兒風景真美啊!
4) 逗號(,):一句話中間的一般性停頓。如:他來了,又走了。
5) 分號(;):一個句子中,並列的分句之間用分號。如:池邊還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地上來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大水泡。
6) 頓號(、):句子中並列關系的詞語之間用頓號。如: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國的四大河流。
7) 冒號(:):表示提示性話語之後的停頓,提起下文,表示後面還有話要引起注意。如:她說:「我明白了。」
8) 引號(雙引號「 」 單引號『 』) 引號的三種用法:
a) 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書刊等的話。如: 她說:「我明白了。」或:樓的前面掛著「鎮隆中心小學」的牌子。
b) 表示強調,引起注意。如: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
c) 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註: 引號里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裡面一層用單引號。如: 他問老師:「老師,『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麼意思?」
9) 省略號(……):省略號有三種用法:
a) 表示引文內容的省略。如:我讀了「漁夫皺起眉……別等他們醒來」這一段,心裡很感動。
b) 表示例舉事物的省略。如:動物園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 表示話沒說完。如:指導員傷心地說:「我沒有把你們照顧好,你們都瘦得……」
d) 表示聲音斷斷續續。如:「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 書句號( 《 》 ):表示書籍、報刊、文章、影視劇等的名稱出現在一個句子中的時候,這些名稱應用上書名號。如:昨天,我讀了《林海》這一課,還看了《惠州日報》和《西遊記》。
11) 破折號(——):破折號有三種用法:
a) 表示解釋說明。如: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 表示意思的遞進或轉折。如: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c) 表示聲音延長。如:「嘟——」火車進站了。
十二、給文章分段(歸並法)
1、按時間順序分段。
2、按地點變換分段。
3、按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4、按事物的內容性質分段。
十三、概括段落大意
1、學會摘句法:
A、總分結構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總寫句。
B、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啟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錄幾句才能概括段意時,要對句子作適當壓縮。
2、採用層意歸並法。(層與層之間是並列關系)
3、選取主要意思。在一段中寫到幾個內容,其中有主要內容,也有次要內容,在概括這類段落的段意時,就要對這些內容進行「篩選」,選取主要內容作為段意,刪去次要內容。
十四、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1、用課題發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抓重點段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用段意歸並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十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兩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題目的方法概括思想。如:《董存瑞捨身炸暗堡》的「捨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為了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鳥的天堂》一課的中心句是: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從這句可知作者對鳥的天堂、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節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麻雀》一課,母雀為了護子,挺身而出准備與獵狗搏鬥。這體現了老麻雀的愛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來概括思想。如《珍貴的教科書》一課的中心,要從指導員的身上去分析,從中體會他關心下一代及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舉)
1)、課文寫了( )表達了( )。2)、課文寫了( )贊美了( )。
3)、課文寫了( )說明了( )。 4)、課文寫了( )告訴了( )。
5)、課文寫了( )表達了( )贊美了( )。
第二部分:小學語文1-6年級作文知識點
一、基礎知識
作文是字、詞、句、段篇的綜合訓練,它體現出每位同學的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那麼,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呢?一般說來應做到:一、思想健康,中心明確。
二、內容具體,條理清楚。
三、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四、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五、善於觀察,想像豐富。
六、書寫工整,格式正確。
除了平時留心觀察事物,認識和抓住事物特點,自覺積極地積累寫作素材外,還必須具備審題、確定中心、選擇材料、謀篇布局、編寫作文提綱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1、審題。
只有準確地審清題意,透徹理解題目的意思,解決好「寫什麼」的問題,寫起來才能保證不偏題,不致於「下筆千言,離題萬里」。這里教給同學們三種審題方法:
(1)分析法:先把題目按詞拆開,然後一個詞一個詞琢磨,理解每個詞的意思,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如《校園新事多》可分解為「校園」、「新」、「事」、「多」四個詞,我們就能寫發生在校園里的新鮮的事,至少要寫出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
(2)比較法:根據所給題目,自已擬幾個相似的題目進行比較,弄清它們的寫作范圍和要求。如寫《我和老師》,可自擬《我的老師》、《我愛您,老師》進行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確定寫作重點。
(3) 設問法:先提出幾個問題,並考慮好其中的重要問題,然後對照題目對假設的問題進行條理清楚,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回答。如《她變了》,可提問:變之前她是 怎樣的?她變的原因是什麼?她變後是怎樣的?有哪些人說她變了?另外,對於特殊的題目要仔細推敲,弄清真正的意義。如《溫暖》,就不能專寫天氣溫暖,而應 體現互相幫助或得到關懷愛護的感受。
2、確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靈魂。教給大家確定中心的方法;第一、要根據題目要求確定中心。如《記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確題目的重點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寫作時要緊扣這個中心。
第二、要根據自己平常的生活積累,根據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來確定中心。如寫《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現王小明的好品質,他的優點。
3、選擇材料
材料的選擇、詳略,都要為中心服務。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說明的問題很多,頭緒紛繁。
(2)詳略不當,重點不突出,主次顛倒。
(3)選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兩點:第一、 要圍繞作文中心思想選擇材料。第二、要選擇自己最熟悉的、真實的、新穎的、典型的事件作為材料。
4、組織材料
材料的組織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對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寫,哪些後寫,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對材料的處理。哪些詳寫,哪些略寫。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方法有:
(1)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安排材料。
(2)按時間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幾個方面安排材料。
(5)層層加深中心思想,由淺入深地安排材料。
5、編寫提綱
提綱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一篇文章分幾個層次,幾個段落,哪個先寫,哪個後寫,哪個略寫,哪個詳寫,在提綱里要反映出來。但又不能寫得太詳細,也不能太簡單,要寫得簡明扼要,切實具體。如:
作文題目:有趣的蝸牛比賽中心:通過對蝸牛比賽的記敘,反映少年兒童課外生活的豐富多彩,表現少年兒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
(1)我和表弟捉到幾只蝸牛,想舉行一次比賽。(略)
(2)為參賽蝸牛命名,做好比賽前准備。(略)
(3)比賽中蝸牛各自的表現。(詳)
(4)比賽結果。(略)
(5)結尾。(略)
6、開頭與結尾
常見的開頭方法有:
(1)開門見山,直截了當。
(2)說明情況,交代背景。
(3)描寫環境,渲染氣氛。
(4)提出問題,引人入勝。
(5)巧講故事,引人注意。
(6)先說結果,倒敘開頭。
常見的結尾方法有:
(1)事情完整,自然結尾。
(2)總結主題,抒發感受。
(3)照應開頭,留有餘味。
(4)含蓄結尾,引人入勝。
7、過渡與照應
過渡要做到自然靈活、承上啟下、語言連貫、彼此銜接。辦法一般有過渡段、過渡句及過渡詞三種。
上下文之間的互相呼應,就是照應。照應方法一般有三種:前後照應、首尾照應和正文與標題照應。
8、修改作文
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錯別字和用錯的詞;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錯的標點符號;理清個別顛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開頭是否吸引人,結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內容表達不清楚,不具體的地方;檢查並修改中心不明確,不集中的毛病。
二、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
【復習要點】1、了解命題作文與半命題作文的區別
2、掌握人物外貌描寫與心理描寫方法
3、學習一人一事與一人幾事的寫法;
4、掌握描寫場面,記敘活動的方法;
5、掌握定點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6、學會參觀記、游記的寫法;
7、掌握描寫動物、植物和物品的記敘文的寫法。
(一)寫人
1、掌握人物外表描寫的方法
要介紹一個人,首先要把這個人的外表特徵講清楚。外表特徵,一般指人的長相、身材、衣著、動作、語言和神態。描寫時,一定要寫出人物的特點。所謂特點,就是這個人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掌握人物心理描寫的方法。
比較細致地對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內心活動進行描寫,稱為心理描寫。心理描寫,主要寫人物的內心活動,即人物心裡想些什麼,尤其要寫好萊塢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內心矛盾、斗爭。心理描寫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種方法。
正面描寫,也叫直接描寫,這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種:
一是借用作者的筆讓人物傾吐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常用在第一人稱「我」身上,《十六年前的回憶》就是這種方法。
二是直接、客觀地分析描寫人物內心活動,對文章中的人物的思想活動及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等進行合理推測。如《窮人》一文就是這種方法。
三是用回憶或夢境、幻覺來寄託人物的情思。
3、掌握一人一事的記敘文的寫法。
一人一事是寫作的基本功。用一件事寫人,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所包含的意思。用一件事寫人,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都寫清楚,對這件事的相關內容進行「插敘」或「補敘」,但要注意略寫。
4、掌握一文幾事記敘文的寫法。
注意:一是所選的幾件事都必須表現同一個人的同一個特點,不能一件事表現一個特點。二是所選的幾件事最好不在同一個場合,內容不大同小異,應一件比一件深刻、深入。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就講了幾件事,一件比一件深刻。
3. 2000字作文月考總結
大多數同學們這兩天都在進行期中考試,對於高三學生來說統稱是月考。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說,失敗不是成功之母,從失敗中吸取的經驗教訓才是成功之母。那麼,我們該怎麼利用考試,今後更好的學習呢?今天來談談月考的總結問題。一共有三個步驟。
(一)整體總結
首先,建議大家先對自己的考試整體情況做一個總結。想必同學們對自己的成績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至少有一定的期待。那麼,這次考試,是否達到了你的期望,是否是你這段時間學習狀況的真實反映。建議同學們問自己幾個問題:
1. 名次、成績是上升還是下滑?
2. 如果上升,是因為題目適合你(有些同學遇到比較難的題目成績會比較好,有些反之。),還是同水平的同學出現了失誤,還是自己的水平真實上升了。
3. 如果下滑,問題又出在哪裡。是知識點沒掌握好,還是應試技巧欠佳出現大的失誤?
(二)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的總結是考試總結最重要的一環。這里有兩種情況很可怕,一是根本不進行總結,那麼你下次可能還掉在相同的陷阱里。第二種情況是就題論題進行總結,這樣的結果是你下次可能掉在一個相似的陷阱里。
那麼,如何正確進行知識點的總結?
首先,同學們拿到卷子後,應對自己答這份卷子的情況進行一個全面的回想。請同學們細細瀏覽卷子中的每道題。注意,此時你關注的,不應只是錯題。而是包括你答起來不流暢的題,思維有障礙的題,以及憑運氣做對的題。這些題都是你的軟肋。
其次,同學們應著重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復習。這里應該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就題論題。如果只是這道題做錯了,改正了。那這樣的總結只是讓你多會做一道題而已,下次類似的題變一變形,可能又錯了。殊不知,一道題錯了,可能是你相關的知識體系就沒有搞清楚。
所以,同學們應該做的是,由點及面,對這部分題涉及的知識做一個更深、更廣的復習。英語錯了一道考察冠詞的單選題,那你是不是對冠詞這部分知識就沒掌握好?物理一道大題的受力分析又錯了,好好想想你的受力分析是不是一直就存在問題?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為什麼不以這次考試為契機,把這部分知識疏漏處趕緊補上呢?如果又是應付了事,下次一定還會出問題。要拖到什麼時候呢?
(三)考試技巧總結
考試技巧的總結上,高三和初三的同學應尤其注意。請同學們再次回顧整個考試過程,這次你的回顧重點是在考試技巧上。請同學回想,也問自己幾個問題。
1.這次考試你的策略是什麼?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出現先緊後松或先松後緊的現象?
2.有沒有出現填錯答題卡,或者一些很明顯的低級失誤?如果有,你要怎麼能讓自己記住這個血的教訓?
3.具體到每門學科。英語是否沒有時間看完整個閱讀?聽力是否因為糾結前面的內容而影響了聽後面的內容?數學是否因為專注後面的某道很難的大題而沒有檢查,導致丟了一些不該丟的分。等等。
通過考試技巧的總結,想必同學們自己就能明白,在這次考試中,如果你能怎樣安排時間,安排答題順序,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把你總結的記下來,這都是你最寶貴的經驗。高三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每一次考試當成是最終考場上的真實演練。
進行這些總結後,同學們不要忘了,有一項工作是必需的:把這次考試的錯題總結到你的錯題本上,以更好的回顧和吸取教訓
4. 有關學習知識,書籍寫一個作文題目大學
從小我就特別喜抄歡小動物襲,媽媽很支持我飼養動物,記得七歲時買了兩只小兔子,我天天給它們吃青菜,它們很可愛,有一身可愛的皮毛,雪白雪白的,摸上去非常舒服,溫暖,可是它不到一年就死了;八歲時買了兩個小烏龜,我經常拿一些小魚蝦或肉給它們吃,養了一段時間就放走了他;後來在外婆家拿回一隻小花貓,我每天給它吃魚、吃肉,它長得好快,還會自己到廁所大、小便,我回家時它會在門口迎接,可是後來它不小心抓到我了,爸爸媽媽就把它送走了。我還養過小金魚,但是始終是沒能養久,以前小金魚看見我就把嘴巴張得大大的,不給點東西吃就把魚缸撞得咯咯直響;現在我喜歡上了小狗,媽媽也同意給我買一隻小狗,可是爸爸不同意,所以我就沒有辦法把狗狗抱回家;還有兩只可愛迷人的小鸚鵡,至今我還在努力的飼養它,想把它們鍛煉得會說話。還養了兩只可愛聽話的小鴨子。
在我的記憶當中,其實我還養過許多的動物,但是不是太記得了。
通過飼養這些小動物,不但讓我增加了好多知識,培養了勞動習慣,還給予了我許多的樂趣,而且讓我的童年生活更充實、更加快樂,同時也讓我懂得愛護動物,珍惜生命的意義!
5. 以知識為話題寫作文可以擬那些標題(要求擬一個題目,看清問題再回答,謝謝!)
話題作文是一種開放性的作文命題。 比如命題作文「第一次」,作文的主題版大致權只能是「第一次做某某事,這件事有什麼意義或給人何種啟發」;行文的內容也無非是記敘「第一次做什麼的」、「怎麼做的」,然後結尾再加以升華。可以說,命題作文對文章的立意、...
6. 有關工具重要,方法更重要的作文題目
知識好比工具,而方法更重要。就好像「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每每上課時有的老師總是重復讓學生做不同的題,像向學生腦袋裡插入一根獨特的導管然後把知識倒進去的感覺,學生沒有方法一旦碰到不同形式時便慌了陣腳。考試時的成績,可想而知。所以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魚。」這一創世名句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吧!它的意思是說:給別人物質上的東西不如教他們永遠的技能。這是否又和上文說到的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有所相同之處呢?
古 時候,一個叫仲的學生。他學習十分刻苦,無書不讀,無題不做。到了高考時候,他壯志凌雲,心想狀元之位非他莫屬,但最後他落榜了。因為他雖努力但沒有對自己看過的書做過的題做出總結,而是像一團漿糊一樣塞進腦袋裡。
由此看來學習方法的的確確要比毫無頭緒的知識更重要。
而有的同學平時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去死想問題但還是取的了優於常人的成績,是因為他們善於總結自己的知識得出學習的方法。
當然,有的人會說光總結出學習的方法就夠了嗎?就不用學習知識了嗎?回答當然是「不」,雖說你總結出了學習的方法,你同樣需要去執行,只有適當的方法加上合理的行動這樣才會取得成績和成效。正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總結方法呢?許多問題解決的構造大致相同,我們應找出事物的構造,這樣我們就能夠從中總結方法。
今天我要說的就是這樣,學習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願你們找出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7. 關於探索學習知識的作文題目
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走自己的路,在別人的眼裡,就是標新立異,難免招來議論。它是對陳規陋習的一種否定,一種沖擊,因而開始時總會遭到世俗的偏見。然而,「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家或許都聽說過一個故事: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是因為他相信自己,將船一直向西開。為什麼哥倫布想到去向西航海,而其他人卻沒有想到?沒有堅持自己的信念?其實這一點最關鍵,因為哥倫布有探索精神!他要去闖一闖。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作不出偉大的發現。」
探索,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都有這種高貴的品質:古代的人如果沒有將字從笨重的竹簡搬到輕便的物體上的探索精神,會有紙的發明嗎?沒有萊特兄弟想像鳥一樣翱翔在空中的探索精神,會有飛機的發明嗎?所有這一切,沒有探索精神,是決然不會成功的。由此可見,探索精神是何等重要。
魯迅說:「沒有沖破一切傳統思想和手法的闖將,中國是不會有真的新文藝的。」鄧小平---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決心在沿海地區搞經濟特區。無論是摸著石頭過河還是踩著高蹺往前走,需要的都是探索的精神,需要有面對失敗的勇氣,需要在前人未到的地方闖出一條路。
其實,我們要探索,不僅僅在於獲得成就感,更多的是思考和辨別。人生的道路是變幻無常的,每個人都追尋著成功的答案。就算失敗了,換個角度想一想,堅信自己的真理,歌德說過:「不經過迷惑,你總不會聰明!要成長,你總要獨創才行。」
對於我們這些學生來說,不能僅局限於課本的知識,而應當遨遊於各種有益的書籍中,要敢於對那些經典著作提出為什麼,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尤其需要大膽的探索精神,我們只有迎接挑戰,勇於探索,克服困難,才能書寫出中國新的篇章!
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700字關於探索的作文就到這里了,同學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尤其需要大膽的探索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
8. 關於知識的作文題目
知識改變了我的生活 那你知道他用什麼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嗎?是那廣博的科學知識。
帶著一顆好奇的心,我輕輕地打開《愛迪生傳》,愛迪生的故事深深感染了我:年幼的愛迪生只受過三個月的正規教育,為了謀生,曾做過報童,干過小販,當過報務員,可對知識充滿渴望的愛迪生從小就利用一切時間,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立志用科學知識改變世界。
書中用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起愛迪生勤學好問,頑強攻關的點點滴滴,生動而具體地描繪了愛迪生在千萬次失敗面前,不灰心、不氣餒、不後退、不屈服的精神,愛迪生不斷地汲取了知識的養分,積累學問,其一生,共獲得了1093項發明創造。電燈,讓漫漫長夜有了光明;留聲機,讓動聽歌聲清晰可聞;電影,讓五彩畫面動人逼真。是知識武裝了科學家愛迪生,改變了世界,造福了人民。
從小,我就憧憬著美好的生活,嚮往著掌握高科技的技能。可現實生活中的我,總是以為自己很聰明,缺少吃苦的精神、奮發的勇氣,學習中,不願刻苦鑽研,應付差事似的完成作業。書中,愛迪生親切地告訴我們「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只有腳踏實地地刻苦學習,才能在科學實驗的道路上攀登,只有掌握了許許多多的科學知識,才能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命運……
輕輕合上書本,封面上的愛迪生笑咪咪地看著我們,敬愛的愛迪生爺爺,請您放心,我們一定刻苦學習,努力鑽研,成為一個中國的「愛迪生」。
文章的脈絡十分清晰。作者從《愛迪生傳》這本書中讀有所悟,感受深切。作者能緊緊抓住「知識改變生活」這一主題,從愛迪生用知識改變世界,用知識改變命運中深受啟發,聯想到自己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缺少奮發的勇氣,從而下定決心刻苦學習、努力鑽研,下定決心成為一個中國的「愛迪生」
9. 關於知識與愛別離的作文題目
「愛別離」是佛家八苦之一,是說相愛的人因為某事不得不分開。因其摧人肝腸的力量,而常常成為古詩中的主題。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吳越青青,夫妻含淚對望。人說同心結成,便能永不分離。但機理細密的羅帶,拿在手上,不禁又想起了昨夜夫君秉燭相照,機杼運轉不停。羅帶輕又軟,如今握在手中,怎不令人肝腸寸斷?徵人怨侶是離別詩中最常見的搭配。杜甫的《新婚別》中有「結發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石壕吏》中也有「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清代詩人袁枚也說「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自是有銀河。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確實,「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此一去邊關,身體差一點的便是生離死別。好一點的,回來是也多半兩鬢斑斑了。所以,無怪乎在邊關「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在閨中「打起黃鶯兒,莫叫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了。不過便是夢中相遇,又怎知對方就真的平安無恙呢?以前看過的最令人感慨的一句詩,是唐代陳陶的《隴西行》:「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無定河邊,夫君偉岸的身軀已化為一堆白骨,而閨中少婦猶然夜夜夢到他骨肉豐滿地站在眼前。一邊是魂魄四處飄盪,一邊是日日望眼欲穿。真是震撼人心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