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作文素材寓言

作文素材寓言

發布時間:2020-12-22 13:43:06

『壹』 一篇材料性寓言作文600字

《烏龜和老鷹》通過一隻烏龜非要讓老鷹教它學飛翔,結果從高空中落下來從而摔死的悲內劇告訴我容們: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規律性,決不可違背這個規律。這篇寓言又讓我想起了一個成語故事,那就是《揠苗助長》。《揠苗助長》講述了一個農民嫌自己的莊稼長的太慢,便想出了一個自認為很聰明但實際上卻很愚蠢的辦法。他花了一上午的時間把自己地里的秧苗都一個個的拔高了許多,這樣看起來,它的苗子確實長的很快。可家裡人聽說這事之後,就又馬上跑到了菜地里看了看,只見地裡面所有的秧苗非但長高了,而是全都枯萎了。這個小小的成語故事和《老鷹和烏龜》的意思相同,它讓我們懂得:一切事物都要有順其自然。

『貳』 事業單位考試的議論文材料是「寓言故事」這怎麼寫

寓言故事類材料作文是事業單位考試中比較常見的命題方式,材料中往往蘊含著一些哲理和道理,例如「失敗是成功之母」、「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信任、奉獻、寬容等。這種材料大多淺顯易懂,但有的故事會比較隱晦曲折,因此在審題時,各位小夥伴不能只滿足於明白字面上的意思,還要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仔細挖掘出材料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抓住中心思想,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引申擴展。
之前的文章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寓言故事類材料作文的解題技巧,但是相信不少同學記憶已經模糊了,那麼為了進一步強化作答技巧和寫作思路。今天,我們仍然以一道真題為例,即2014年貴州事業單位的真題,為大家再一次講解、強化此種題目的作答技巧和寫作思路。
題目要求
請閱讀上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想,緊密聯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以上的議論文。
給定材料5
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則提著魚竿繼續忍受飢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兩個人都選擇單打獨斗,支撐的時間短,結果很悲劇】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大海【暗含一起面對、互幫互助、團結合作之意】,他們每次只煮一條魚【善於思考、有計劃、有打算的意思】,最後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個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團結合作帶來的意義是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別人,實現共贏】。
解題思路
讀完題目要求,不難看出,從題干中得不出任何跟內容相關的有效信息,此種情況下如何能寫出一篇800字左右(字數可以上下浮動100字,即700-900字)的文章?還是得仔細閱讀材料,挖掘出材料蘊含的觀點,即通過故事總結做人、做事的道理。接下來的三步驟將為大家揭開謎底:
由事論理—「塑靈魂」
寓言故事類材料作文第一步是從故事中挖掘出蘊含的道理,即由事論理。就本題而言,前兩個飢餓的人盡管得到了長者的恩賜,但是由於二人不能互相幫助和支持,只顧眼前的利益,最後均沒有逃脫餓死的命運;而後兩個飢餓的人在同樣的條件之下,卻能補長取短、優勢互補、團結合作,進而戰勝飢餓,雙雙活了下來且過上幸福的生活。
因此我們從本則材料中總結出的道理有: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贏、互相幫助才能取得長遠的進步、善於思考能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的觀點,進行展開。
就理論理—「搭骨架」
提煉出材料中蘊含的道理則意味著找准了觀點,有了觀點之後,就要「謀篇布局」,確定文章的結構,搭建文章的框架。按照上面的思路我們可以具體展開:
1、第一個啟示,要團結合作、互幫互助。團結就是力量,是個人獲得成功的關鍵,是企業長遠發展的保障,是社會和諧的基石(備註:題目要素較少,建議用主體分析法展開,即從個人、企業、社會等多個主體展開)。
2、第二個啟示,面對困難艱險,或者誘惑時,要善於思考、做好規劃,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才能取得長足進步。
3、第三個啟示,幫助他人、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實現共贏。
這便是文章展開的三個角度或者叫分論點,在邏輯結構上他們可以是相互並列的關系,也可以是層層遞進的關系。
就理論事—「填血肉」
選擇恰當的材料作為論據,不僅能夠佐證觀點,還能博得閱卷人的青睞。對於像這種材料少的題目,大家需要運用自身積累的資料作為論據,如熱點事件、名言警句、歷史案例、領導人講話等。比如圍繞「團結合作」,我們可以運用以下素材:
與團結合作相關的名言警句:
1、團結一心眾志成城。
2、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好漢三個幫。
3、同一個目標攜手共進,同一個夢想合作共贏。
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與團結合作、實現共贏相關的經典事例:
1、地震來臨時,人們抗爭救災;非典襲擊時,人們共同抗擊非典;
2、中國援建非洲,與第三方世界的國家形成了友好關系,共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各國加強文化交流,包容差異,融合碰撞,取長補短等;
3、中國女排精神,體育競技中團結合作取得集體的榮譽等。
通過對以上題目的學習,大家對寓言故事類的材料作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把握,那麼接下來需要同學們自己動手搜索一些寓言故事,從中找出其中蘊含的主要觀點,確定寫作角度,在此基礎上填充經典事例和名言警句,使文章「有血有肉,有靈魂」。

『叄』 有關於寓言的材料作文

可以這樣寫,只顧眼前的事,而不顧身後的陷阱,是最愚蠢的人。避免說他對某件事專注;寓言作文寫的是深一層意思,避免膚淺。

『肆』 寫作文用的素材。 例如;名人格言,名人故事,寓言故事,又或者一些意味深長的故事。 有幫助都可以。謝謝

漁夫與小梭魚
漁夫把網撒到海里,捕到了一條小梭魚。那可憐的小魚求漁夫把它放了,說他還太小
了。他又許願說:「待我長大後,再捉住我,將對你更有好處。」漁夫說:「現在我若放棄
手中的小利,而去追求那希望渺茫的大利,那我豈不成了傻子么?」
這故事說明,愚蠢的人才會放棄已到手的小利,而去追求那種虛無的大利。
農夫與他的兒子們
有個農夫快要辭別人世時,想要把自己耕作經驗傳給兒子,便叫他們來說:「孩子們,
我即將離開這個世界了,你們都去尋找我埋藏在葡萄園里的東西,把它們統統都找出來吧!」兒子們以為那裡埋藏了金銀財寶。父親去世之後,他們把那葡萄園的地全都翻了一遍,什麼寶物都沒找到,卻使葡萄園的地很好地耕作了一番,所以這年比以往結了更多的葡萄。
這故事說明,勞動是最好的寶物。
農夫和鸛
農夫在剛剛播種的田裡布下許多網,許多來吃種子的鶴都被捉住了,並捉到一隻鸛,鸛的腿被網折斷了,它哀求農夫說:「饒了我吧,可憐可憐我吧。我又不是鶴,而是一隻鸛,我是性情優美的鳥。你瞧,我多麼孝順父母,為他們辛勤勞作,再仔細看看我的羽毛,與鶴也完全不同。」農夫大笑說:「你說的話也許不錯;但我只知道,你和這些偷吃種子的鶴一起被捉到,那末你就得和他們一起死。」
這是說人們切莫與壞人交朋友。
鼴 鼠
傳說鼴鼠的眼睛是瞎的,可小鼴鼠卻對媽媽說他能看得見。媽想試驗他一下,便拿來一小塊香噴噴的食物,放在他面前,並問他是什麼。他說是一顆小石頭。母親說:「啊,不幸的孩子,你不但眼睛看不見,連鼻子也沒用了。」
這故事是說,那些愛吹牛說大話的人,常常誇海口能做大事,卻在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暴露了本質。
老太婆與醫生
有位患了眼病的老太婆,請一位醫生給她治病,並談定了治療費。那醫生每次來給她上葯治療時,總是乘她閉著眼睛,順手牽羊地偷走一些傢具。老太婆的病終於治癒了,可她家裡的東西幾乎被偷光了。醫生便向老太婆要商定好的治療費,老太婆不肯付錢,便被帶到法官那裡。她說她許諾過要付給醫生治療費,條件是把她的眼病治好,可是經過醫治後,她的眼睛卻比以前更糟了。她說:「以前我還能看見家裡的所有物品,現在卻都看不見了。」
這故事是說,貪得無厭的人,總會不知不覺地留下自己的罪證。
燕子與烏鴉
燕子與烏鴉爭吵誰最美麗。烏鴉對燕子說:「春天才能看到你美麗的外貌,我的身體卻可以抵禦冬季的嚴寒。」
這是說,健康的身體是最漂亮的外貌。
狼與老太婆
一隻飢餓的狼四處尋覓食物。當他來到一家農舍時,突然聽見小孩的哭聲。一老太婆嚇唬小孩說:「快別哭了,不然我馬上把你丟出去喂狼。」狼聽見了,信以為真,便站在門外等著。天漸漸地黑了,他又聽見老太婆逗哄那小孩說:「好寶寶,如果有狼來,我就殺了他。」狼聽了這話後,一邊跑一邊說:「這老太婆怎麼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這故事說的是那些言行不一,表裡不一的人。
主人和他的狗
一個人打點好了行裝准備出發。這時,他看見他的狗仍站在門口打呵欠,便嚴厲地對它說:「為什麼你還站在那裡打呵欠?一切准備妥當,只等你了,趕快跟我走吧!」狗搖著尾巴回答說:「主人!我早就准備好了,我等你等得都打呵欠了。」
這是說有些人不檢點自己,還常常把過失歸咎於別人。
猴子與海豚
出海航行的人喜歡帶著一些動物,以供旅行中消遣。有個海員帶著一隻猴子航海,當到達雅典阿提卡的蘇尼翁海峽時,一場風暴突然襲來,船被狂風巨浪打翻了,大家都紛紛跳入水中逃生,猴子也機靈地跳入水中。海豚看見了它,以為是人,立即鑽到它底下,把它托起來,安全地送往岸邊。到達雅典海港珀賴歐斯時,海豚問那猴子是不是雅典人。他回答說:「是的,我祖先都是名人顯貴。」海琢接著又問他知不知道珀賴歐斯。猴子以為海豚所說的也是個人,所以答道:「他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海豚對猴子的謊話十分氣憤,便不再托住猴子,讓他淹死於海水中。
這故事是說那些信口雌黃的人。
受傷的狼與羊
狼被狗所咬,傷勢很嚴重,痛苦地躺在地上,不能外出覓食。這時,他看見一隻羊,便請求他到附近的小河裡為他取一點水來。他還說:「你給我一點水解渴,我就能自己去尋找食物了。」羊回答說:「如果我給你送水喝,那麼我就會成為你的食物。」
這故事告訴我們千萬別上那些偽善的惡人的當。
農夫與爭吵的兒子們
有個農夫的兒子們常常互相爭斗不休。他多次語重心長地勸說他們,盡管他苦口婆心,
仍無濟於事。他認為應該用事實來教育他們,便叫兒子們去拿一捆木棒來。木棒拿來後,他先把整捆木棒交給他們,叫他們折斷。兒子們一個個竭盡了全力都無法將它折斷。隨後他解開了那捆木棒,給他們每人一根。他們都毫不費力地將木棒折為兩段。這時,農夫說:「孩子們,你們要像木棒一樣,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就不會被敵人征服;可你們互相爭斗不休,便很容易被敵人打垮。」
這故事說明,團結就是不可征服的力量,而內訌卻只能耗損自己。
老太婆和羊
從前,有一個貧窮的老太婆,養著一隻羊。到了剪羊毛的季節,她想剪羊毛,但又不願花錢雇請他人,就自己動手剪羊毛。她的剪毛技術不熟練,竟連毛帶肉都剪下來了。那隻羊痛得掙扎著說:「主人,你為什麼這般傷害我?我的血和肉能增加多少羊毛重量呀?如果要我的肉,屠夫立刻就能殺死我;如果要我的毛,剪毛匠會很好的剪下我的毛,而不使我痛苦。」
這故事是說最少的費用並不一定會獲得最大的利益。
人與同行的獅子
有一天,獅子與人同行趕路,他們互相吹噓自己。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一個人征服幾頭獅子的圖畫。那人一邊指給獅子看,一邊說:「你看,事實證明我們比你們強得多了吧。」獅子笑著說道:「如果獅子們會雕刻,那麼你就會看見眾多人倒在獅子腳下。」
這故事是說,那些自己毫無本事的人卻喜歡常常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
被狗咬的人
有個人被狗咬傷,四處求醫治傷,仍無顯著療效。有人向他建議,用麵包擦乾傷口上的血,再扔給咬他的狗吃。他回答說:「我想如果這樣做,那麼全城所有的狗一定都會來咬我。」
這是說,惡性若受到鼓勵,就會更加為非作歹,為所欲為。
馬 和 鹿
從前有一匹馬獨佔一片草原。有一天,一隻鹿闖入了他的領地,想與他分享草原。馬對鹿的闖入十分仇視,一心想報復,便向人請求幫助懲罰鹿。人回答說,如果願意把一塊馬口鐵含在嘴裡,並答應讓人騎在馬背上,他就拿出最有效的武器為馬去驅逐鹿。馬同意了人的要求,允許人騎在他身上。從這以後,馬才知道,還沒有對鹿進行報復,自己卻成了人的奴隸。
這是說不假思索地答應別人提出的條件,往往不但達不到自己的目的,反而會失去更多。
捕鳥人和冠雀
捕鳥人裝好了網,准備捕鳥。冠雀老遠就看見了,便問他在干什麼。他說正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城市,說完就跑到遠處躲藏起來。冠雀信以為真,毫不遲疑地飛進網內,結果被捉住了。捕鳥人跑來捉冠雀時,冠雀說:「喂,朋友,你建造這樣的城市,決不會有更多的居民。」
這故事說明,殘暴的統治者會使人們寧願舍棄城市和家園。
掛鈴的狗
有條狗常常咬人。主人給它掛上了一個鈴,讓大家防範它。然而,它在市場上搖著鈴跑來跑去,洋洋得意。老母狗對它說:「你得意什麼呢?你掛著鈴並不是因為你有美德,而是為了表示你會作惡呀。」
對於狂妄自大的人來說,虛榮的性格顯露出他們隱秘的罪惡。
行人與梧桐樹
夏季中午時候,十分炎熱,頭頂烈日的幾個行人疲倦極了,看見一棵梧桐樹,便走到樹底下,躺在樹蔭下休息。他們仰望著闊大的樹葉,彼此大發議論:「這樹不能結果,對人沒有什麼好處。」樹回答說:「不知好歹的人們!你們現在正享受著我的恩惠,還說我是不結果的無用之樹。」
這是說,有些人不知好歹,享受了別人的幫助,還要貶低別人。
牧人和丟失的牛
牧人在樹林中放牛,不幸丟失了一頭離群的小牛犢。他在樹林中到處尋找,一無所獲。
他發誓,只要能發現偷小牛犢的賊,他願意供奉樹林守護神一隻羊。過了一會兒,當他走上小山丘時,忽然看見山下有隻獅子正在吃他的小牛犢。他嚇得舉起雙手,仰望著天空,向天祈求說:「我剛發誓,如果捉到偷牛犢的賊,我願供奉一隻羊給樹林守護神。現在那賊已發現,我願意失去那隻小牛犢,並再添上一隻大牛,只要我自己能安全逃離獅子。」
這是說,有些人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嚇破了膽,忘掉了自己的誓言。
蝮蛇和銼刀
有條蝮蛇爬進鐵匠鋪里,要各種工具接濟他。從他們那裡得到救濟之後,又爬到銼刀那裡,請他也給東西。銼刀說:「你若想從我這里得到點東西去,那你真是太傻了,我歷來取之於人,卻從不施捨。」
這故事說明,想從守財奴那裡得到利益是十分愚蠢的。
蘆葦與橡樹
蘆葦與橡樹為他們的耐力、力量和冷靜爭吵不休,誰也不肯認輸。橡樹指責蘆葦說他沒有力量,無論哪方的風都能輕易地把它吹倒,蘆葦沒有回答。過了一會兒,一陣猛烈的強風吹了過來,蘆葦彎下腰,順風仰倒,倖免於連根拔起。而橡樹卻硬迎著風,盡力抵抗,結果被連根拔掉了。
這故事說明,有時候不要硬與比自己強大的人去抗爭,或許對自己更為有利。

『伍』 以"斷劍"寓言故事為材料的材料作文

一個夏日的夜晚,父親和他的兒子、女兒坐在院子里的梧桐樹下乘涼。 天氣有點悶熱回,但梧桐樹答下比較陰涼,輕風吹來,梧桐樹的葉子搖擺著,發出「嘩嘩嘩」的聲音,像是唱著一曲無名的歌,給父親和孩子們格外帶來了一些溫馨和愜意。 忽然,啪!隨著細...

『陸』 新材料作文 要寓言故事

棘刺尖兒上雕猴子
燕王到處張貼榜文,徵求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有個衛國人來應征,自稱能在荊棘的尖刺上雕刻出活靈活現的猴子。燕王聽說他有這樣超群的技藝,高興極了,立刻給他極其豐厚的待遇,供養在身邊。過了幾天,燕王想看看這位巧匠雕刻的藝術珍品。那個衛國人說:「國君要是想看的話,必須依我兩個條件:一,半年之內不入後宮與後妃歡聚;二,不喝酒,不吃肉。然後選一個雨睛日出的天氣,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中,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的猴子。」燕王一聽這些條件,沒法照辦,只能繼續用錦衣玉食把這個衛國人供養在內宮,卻始終沒有機會欣賞到他刻制的珍品。宮內有個鐵匠聽到了這件事,不禁暗暗發笑。他就對燕王說:「我是專門打制刀具的。誰都知道,再小的刻製品也要用刻刀才能雕削出來,所以,雕刻的東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刃大。如果棘刺的尖兒細到容不下最小的刀刃,那就沒法在上面雕刻。請國王檢查一下那位工匠的刻刀,就可以知道他說的話是真是假了。」大王一聽,如夢方醒,立即把那個衛國人找來,問道:「你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猴子,用的是什麼工具?」衛國人回答:「刻刀。」燕王說:「請把你的刻刀拿給我看看。」衛國人一聽就慌了神,借口說到住處去取刻刀,溜出宮門逃跑了。

『柒』 作文寓言材料

寓言類材料作文及範文

有一天,狼發現山腳下有一個洞,各種動物由此通過。狼非常高興,它想,守住
山洞就可以捕獲各種獵物。於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單等動物們來送死。

第一天,來了一隻羊,狼追上去,羊拚命地逃,最終從一個小偏洞倉皇逃竄。狼
氣急敗壞地堵上那個小洞。第二天,來了一隻兔子,狼奮力追捕,結果,兔子從
洞側面一個更小一點的洞逃生了。於是,狼把類似大小的洞全堵上了。第三天,
來了一隻小松鼠,
狼飛奔過去,
追得小松鼠上躥下跳,
最終,
小松鼠從洞頂的一
個通道跑掉了。
狼非常氣憤,
於是,
它堵塞了山洞裡的所有窟窿,
把整個山洞堵
得水泄不通,狼對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來了一隻老虎,狼嚇壞了,拔腿就跑。老虎窮追不舍,狼在山洞裡跑來
跑去,由於沒有出口,無法逃脫,最終,被老虎吃掉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
確定文體,
確定標題;
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
襲。

留下餘地,活出品位

老虎窮追不舍,
狼在山洞裡跑來跑去,
由於沒有出口,
無法逃脫,
最終被老虎吃
掉了。

這只狼比灰太狼還要倒霉。
它忙碌了三天,
卻是自掘墳墓。
它之所以死亡,
固然
有弱肉強食的原因,
但最重要的是它沒給自己留下餘地。
如果人如此狼,
則品位
太低。
「背水一戰「、
「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情況的確是有的,
但還是多條後路
比較好。

餘地留給自己。
河南鞏義的康百萬庄園的堂屋上掛著一塊匾,
上書「留余」二字。
寬備窄用,
生意興隆,
康家便有了駿馬一天也跑不了一圈的大庄園。
庄園里還有
一條精心設計的地道,
以便主人在緊急情況下逃脫。
山西平遙古城的縣衙里也有
一條地道。這些都是留後路的例子。

餘地留給他人。人大多不是聖人,尷尬時需要一個台階,窮困時需要一點救助,
絕望時需要一條出路,如果沒有迴旋餘地,必然激化他們與社會的矛盾。

餘地留給生命。為什麼要「網開一面」?為什麼提倡「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
獵」?因為一個人把一個地區的動物都滅了,
周圍的人吃什麼?這個人的子孫吃
什麼?現在東海每年都有禁漁期,
草原也有禁牧期,
希望「天蒼蒼,
野茫茫,

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畫面更多地出現。

餘地留給藝術。
中國畫大都講究「留白」,
給欣賞者留下想像的空間。
「刻削之
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雕刻也需要留下修改的餘地。
琵琶女在演奏中也曾出現這樣的情景:
「間關鶯語
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
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這是音樂上的「留白」。
白居易寫完琵琶女的演奏後,
並未
急於收筆,
而是寫了「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二句,
讓人產生「舞
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的遐思,
則是文學上的「留白」,
深得藝術的要旨。

餘地產生品位。
比爾·蓋茨主動退位,
讓人感到親切;
本·拉登搞恐怖襲擊,

能自斷後路。
美國耗時十年,
終於將其擊斃。
老虎再貪婪,
也會給禿鷲和鬣狗留
一副狼的骨架的。
衣服寬松則舒適,時間寬裕則悠閑,空間寬闊則坦盪,心胸寬廣則豁達。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讓我們留下餘地,活出品位

『捌』 《秋水》寓言的作文素材

莊子散文具有鮮明的浪抄漫主義色彩,它的說理,不局限於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演繹,而是善於將抽象的哲理寄寓在形象的描繪之中,藉助具體可感的景物人事來表達深微玄奧的哲學道理.本文的這一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整體性寓言形式.本文假託河伯與北海若這兩個虛構人物的對話,展開說理,闡明觀點,整篇是一個生動的寓言故事.先秦諸子中多喜引用事言故事來說理,但像本文這樣,整篇都是寓言故事,卻很少見;而且這里的寓言不是引用·,而是莊子自己虛構的,這也是莊子寓言的一個重要特點.寓言的基本特徵,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寓意富有哲理.本文中的河伯被設為莊子思想的對立面,而北海若則是莊子自己的化身,通過兩人的對話,通過正反兩種思想境界的對比,十分清晰地宣揚了莊子的認識無止境的哲學思想.寓言的另一個明顯特點是用鮮明生動的形象來說話,避免了呆板、抽象說理的枯燥乏味,使哲理與形象結合起來,有化抽象艱澀為具體可感的效能.

『玖』 關於一則寓言故事的作文素材

從事物的本質方面來找材料,或者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這個角度找材料

閱讀全文

與作文素材寓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