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尊老愛幼的作文1500字怎麼寫
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什麼時代,有一點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這一優良傳統在好少年張斯振身上又一次得以體現。
張斯振的媽媽患有風濕性關節炎,自打生下他後就卧床不起,後來他父親又患腦血栓去世,整個家庭重擔全部壓在他稚嫩的肩上。每天早上不到5點他就得起床,燒火做飯,一口一口地喂完母親後,他才能匆匆地扒上幾口飯趕去上學;放學回家後,他先去看看媽媽,然後再去做家務,接著再溫習功課,每天晚上都要11時過後才能上床睡覺。考上高中後,為了求學,不得不用平板車拉著無人照顧的母親一起上學。比起張斯振來,有的學生身在福中不知福,早上要在大人三番四次的催促聲中才能起床,放學回到家後,書包一扔,到食品櫃里抓一把可口的零食吃,叫做作業還一肚子不情願。常常不滿於母親的絮絮叨叨、不滿於父母對他們的要求,但要對比張斯振,他們不知要幸福多少倍。目前全國上下正在貫徹實施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家庭是人們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從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時候,深入淺出地進行道德啟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循循善誘,以事明理,引導其分清是非、辨別善惡。要在家庭生活中,通過每個成員的言談舉止,相互影響,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風。」「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這些都為我們大力弘揚尊老愛幼優良傳統指明了方向。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古人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尊敬老人、愛護兒童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幾千年來,人們一直把尊老愛幼作為一種社會責任和行為規范。戰國時期的孟子就曾說過: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樣尊敬別人的老人,要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別人的孩子。在中國,違背了這種道德的人,不光會受到輿論的批評,嚴重的還要受到法律的懲處。
東漢時有個叫黃香的人,從小孝敬父親。為了讓父親睡得舒服,他夏天用扇子為父親扇涼席子,冬天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窩。漢文帝的母親生病時,文帝每次都要親口嘗過湯葯的冷熱,才端給母親。早在漢朝時,政府就曾多次發布命令,提倡、獎勵孝敬老人的行為。當時政府發給70歲以上的老人一種拐杖,用這種拐杖的老人,在社會上可以得到特殊的優待和照顧。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都舉行過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動,皇帝親自在宮里宴請65歲以上的老人,每次人數都多達千人。
中國人對後代的關懷愛護是愛中有教,慈中有嚴,包含著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古人留下的《誡子書》、《家訓》等大量有關教育子女的著作,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道德遺產。著名的《孟母三遷》故事,就說明了中華民族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孟子小的時候,母親擔心住家周圍雜亂的環境對他的成長不利,連續搬了三次家,直到把家搬到了學校的旁邊,孟母才放下心來。
尊老愛幼的傳統在當代得到了繼承和發揚。現在,中國的老人和兒童有自己的法定節日「敬老節」和「兒童節」,政府還專門制定了保護婦女兒童的法律,法律中也明文規定了公民必須履行贍養父母、撫養子女的義務。
尊老愛幼這種傳統的美德保證了家庭的和睦和社會的穩定,也為中華民族繁衍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B. 關於尊老愛幼的作文 1200字左右
尊重
尊重他人是一種美德,被人尊重是一種幸福。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需要尊重。
尊重可以讓站在煉鋼爐前的工人忘記酷暑的煎熬;尊重可以使身患殘疾的人感到世界的溫暖;尊重可以讓陷入困境的人看勝利的曙光……在我們的生活里,時時刻刻、任何地方都需要尊重。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禮儀之邦。從小,我們的腦海里就被灌進了「尊老愛幼」的思潮。然而在今天,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新時代、新社會里的人來說,「尊重他人」早以超出了「尊老愛幼」的范疇。除了尊老,我門還應該尊重身邊所有的人:無論他們是年長還是年幼,是富貴還是貧窮,是有利於自己還是不利於自己,是否有金錢和地位,是否有名利和權勢……我們都應該同等的尊重他們。因為在我們尊重他們的同時,他們也會以同樣的尊重還予我們。我知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典故,我願意一相情願的將這個典故用在「尊重他人」的身上。因為我相信人是一個講感情動物,當他得到了回報,他一定會想到要付出。或許,你對每個人都尊重一點點,就能從每個人那裡得到泉涌似的尊重,這些尊重匯聚起來,就能烽成另一個美麗的春天。
在生活中尊重他人,是點點滴滴的,是時時刻刻的,是「潤物細無聲」的。或許,尊重只是給予在困境中痛苦掙扎的友人的一個鼓勵的眼神;或許,尊重只是遞給在沙漠中艱難跋涉的旅者的一杯清淡的香茗;或許,尊重只是送給異鄉孤獨的遊子的一個解渴的蘋果;或許,尊重只是在接過老師發給你的試卷時的一個靦腆的微笑……尊重其實很簡單,他就常常發生在我們不經意的舉動中。然而,他的淵源卻是來自於你對他人的愛,對社會和世界的愛。因為有愛,這世界才博大;因為有愛,人門的胸懷才為之寬廣。有了愛,有了博大的世界,有了寬廣的胸懷: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便處處都灑滿了尊重的種子。
尊重他人同樣也是善待自己。或許,有一句漫不經心的話正好刺中了他人心靈深處的一道舊傷;或許,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正好觸痛了他人骨髓里一顆不悅的因子……我們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傷害到別人,同時也傷害了自己。因為別人也同樣會說出「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同樣會做出「微不足道」的一個舉動。我們喪失了尊重別人的表現,別人也就沒有了尊重我們的理由。然而,換個角度,站到「他人」的位置上來說,我們是否又應該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呢?我們是否應該用一顆寬容和博大的心胸去尊重對方呢?我們是否應該用理解和原諒去包容那一句漫不經心的話和那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呢?或許,做到了這樣,人門之間就無所謂心靈的隔閡了;或許,做到了這樣人間就會被愛填滿,「尊重」二字也會被鑄成純金,永遠銘刻在人類歷史的扉頁上。
愛加上寬容加上理解,就匯成了一個博大的海洋,這個海洋就叫作「尊重」。人門在這么一個博大的海洋里生活,享受著從肉體到靈魂的愉悅,創造著一個又一個不老的神話。人門生活在這里,可以沒有心靈的隔閡,可以沒有交往的障礙,大家互相尊重著彼此。因為,這里充滿著愛,寬容和理解……
或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需要有這么一個博大的海洋……,你們說呢?
C. 「弘揚中華美德 尊老愛幼 從我做起」以這個為主題的作文,要高中水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夫子的這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准則治理國家,統一天下就如運轉於掌心一樣容易了。」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尊老愛幼起始於原始社會,當時生產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內部為了人類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續,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尚無勞動與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樣分配勞動果實,實行義務撫養。由此逐漸形成的這種樸素的道德觀念,被繼承下來。從原始的社會,就已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這使人聽起來感到非常的高興,從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愛幼」有著她經久不衰的生命力。這項傳統美德一定會被我們永遠的繼承下去。
1986年,根據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的建議,國務院決定將每年農歷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定為「中國老人節」,藉助傳統的重陽節,祝願全國老人健康長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於 1949年12月規定每年6月1日為兒童節。
尊老愛幼是我國古代優良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弘揚這優良的傳統。為新中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人一向說自己是一個懂得尊老的民族,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要尊老敬幼。每個人都有被呵護的童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也象鳥兒一樣會遠走高飛。成年人有很多無形的責任,自己的工作、家庭、孩子,我相信,成年人都會有這樣的煩惱:一方面在外辛苦工作,為了更好的明天打拚,一方面,又在想,今天,我們的父母又該想我們多少次呢?在他們孤單的看著夕陽最後一抹光芒消失在山的後面時候,他們會默念多少次對子女的思念?父母對子女的愛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私的付出了,但又有多少子女能體會到父母的愛?在父親冷漠嚴厲的面龐下,隱藏著的是一顆總是無意中就被孩子刺傷的心。我們都該意識到,我們無時不在得到默默的關愛,但你,我,是否有付出,是否有去關愛我們真正應該付出愛的人呢?前些天情人節,很多年輕人會送玫瑰,送禮品,表達心意,我們的父母呢?他們可曾得到你們的鮮花?
D. 關於尊老愛幼的作文題目,較新穎的,各位親們,幫忙想一個唄,拜託了!
老吾老幼吾幼,就用這個題目,是孟子裡面的話精簡的,你們班絕對不會有人用這個題目
E. 尊老愛幼的作文題目具有深刻含義
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
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什麼時代,有一點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這一優良傳統在好少年張斯振身上又一次得以體現.
張
斯振的媽媽患有風濕性關節炎,自打生下他後就卧床不起,後來他父親又患腦血栓去世,整個家庭重擔全部壓在他稚嫩的肩上.每天早上不到5點他就得起床,燒火
做飯,一口一口地喂完母親後,他才能匆匆地扒上幾口飯趕去上學;放學回家後,他先去看看媽媽,然後再去做家務,接著再溫習功課,每天晚上都要11時過後才
能上床睡覺.考上高中後,為了求學,不得不用平板車拉著無人照顧的母親一起上學.比起張斯振來,有的學生身在福中不知福,早上要在大人三番四次的催促聲中
才能起床,放學回到家後,書包一扔,到食品櫃里抓一把可口的零食吃,叫做作業還一肚子不情願.常常不滿於母親的絮絮叨叨、不滿於父母對他們的要求,但要對
比張斯振,他們不知要幸福多少倍.目前全國上下正在貫徹實施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家庭是人們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須從小開始
培養,從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時候,深入淺出地進行道德啟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循循善誘,以事明理,引導其分清是非、辨別善惡.要在家庭生
活中,通過每個成員的言談舉止,相互影響,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風.」「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
美德.」這些都為我們大力弘揚尊老愛幼優良傳統指明了方向.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
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古人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
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尊敬老人、愛護兒童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幾千年來,人們一直把尊
老愛幼作為一種社會責任和行為規范.戰國時期的孟子就曾說過: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樣尊敬別人的老人,要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別人的孩子.在中國,違
背了這種道德的人,不光會受到輿論的批評,嚴重的還要受到法律的懲處.
東漢時有個叫黃香的人,從小孝敬父親.為了讓父親睡得舒服,他夏天用扇子為
父親扇涼席子,冬天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窩.漢文帝的母親生病時,文帝每次都要親口嘗過湯葯的冷熱,才端給母親.早在漢朝時,政府就曾多次發布命令,提倡、
獎勵孝敬老人的行為.當時政府發給70歲以上的老人一種拐杖,用這種拐杖的老人,在社會上可以得到特殊的優待和照顧.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都舉行過大型的尊
老敬老活動,皇帝親自在宮里宴請65歲以上的老人,每次人數都多達千人.
中國人對後代的關懷愛護是愛中有教,慈中有嚴,包含著強烈的道德責任感.
古人留下的《誡子書》、《家訓》等大量有關教育子女的著作,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道德遺產.著名的《孟母三遷》故事,就說明了中華民族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
育.孟子小的時候,母親擔心住家周圍雜亂的環境對他的成長不利,連續搬了三次家,直到把家搬到了學校的旁邊,孟母才放下心來.
尊老愛幼的傳統在當代得到了繼承和發揚.現在,中國的老人和兒童有自己的法定節日「敬老節」和「兒童節」,政府還專門制定了保護婦女兒童的法律,法律中也明文規定了公民必須履行贍養父母、撫養子女的義務.
尊老愛幼這種傳統的美德保證了家庭的和睦和社會的穩定,也為中華民族繁衍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F. 取一個關於尊老愛幼的的作文題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G. 以《尊老愛幼》為主題的一篇作文
尊老愛幼 記得孟子說過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見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社會也十分重視尊老愛幼。如建了許多所養老院和孤兒院,讓那些老人能安享晚年,讓那些被狠心的父母遺棄的孤兒都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度過快樂的童年。公交車上也專門為老弱病殘特別准備了幾個座位。電視里也經常播放一些好心的叔叔、阿姨們通過希望工程或者慈善機構捐款、捐物讓失學的兒童重返校園……但是社會上也常常出現一些不尊老愛幼的現象。 記得,一天清早我背著書包去上學時看到一個老婆婆彎著腰吃力的在垃圾堆里認真的翻著什麼,只見她滿頭銀發胡亂的盤在頭上,黑黃的臉上,布滿了皺紋,穿著一件破爛的灰圍裙,飄落下來的幾絲銀發隨著北風晃動,腳上穿著破舊的拖鞋,在寒風中彷彿述說著她的辛酸。我好奇的走了過去,問老奶奶您這么大年紀,怎麼還干這種活呢?老奶奶撥了一下銀發嘆了口氣說:「唉,為了生活呀!」「那您有兒女嗎?」「當然有,三個兒子!現在都成家了!」「那您怎麼不在家享天倫之樂呢?」老奶奶搖搖頭說:「天倫之樂?他們都大了,誰都不願養我這個老骨頭,就只好來干這行了!」我氣憤極了,大聲說:「那可是犯法的!您可以去告他們呀!」「唉!都是自己的肉呀!……」沒等老奶奶說完,我便插到:「他們那麼對您,您還為為他們著想。」我一想,是呀!這一告,關系不就更糟了嗎?不得以呀!還是算了吧!聽了老奶奶的話,我帶著幾分憐惜悄悄的走了。 我邊走邊想著老奶奶的話,氣憤極了,尊老愛幼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可現在有些人卻已忘記,把老人當作一個包袱,或讓老人獨自一個人住,不理不睬。想想看,老人們為我們付出了多少?為了你們能過好日子,為了你們能幸福,他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你們這樣做對起他們嗎?你們難道能心安理得嗎?難道你們小的時候不是父母們來撫養你們:來教導你們嗎?雖然我現在無力幫助這位可憐的老奶奶,但我發誓從自己做起,做到尊老愛幼。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尊老愛幼使這個社會更加美好!
希望採納
H. 尊老愛幼英語高中作文範文
望對你有用、祝你高考順利
To Respect the Elderly and Take Good Care of the Young
提綱
1.老人應該受到全社會的尊重。
2.兒童應該受到全社會的愛護。
3.尊老愛幼的意義。
The elderly and the young are two indispensable parts in society, and we should treat them kindly.
On the one hand, the elderly should be respected by all though the society. We should always bear in mind that what we have and enjoy now was created by the aged peeple in the early days, as the old Chinese saying goes, 「One generation plants tress under whose shade another generation rests」. Those people who consider the elderly useless can』t deny that they are hound to become old some day, therefore, any kind of maltreatment of old people should be prohibited.
On the other hand, all of us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the young, too. It is children who make us see the future of our state, for they are the future builders of oar country.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care of them and protect them from being hurt. But it doesn』t mean that we can spoil them. Spoilt children are well seen nowadays. They depend on their parents so much that they can do nothing without them. How can we count on those children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our society? 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the young so that they will be useful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later when they come of age.
I. 尊老愛幼作文600-800
今天早上,我坐車去學校。
一來到車站,就看見了開往學校地巴士來了,我急匆匆地走了上去,看見車上擠滿了人,只好站一站了,一會兒就到了。過了一會兒,到了南園中時,突然從車站走上一位80多歲的老爺爺,本來有一些人下車了,我想搶一個位子,想: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我快速地找好了一個位子坐下,但是聽見廣播里說到:「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讓有需要的人世讓座,謝謝合作!」我一聽,不好了,又不能坐了,看見老爺爺緩緩地像我走來,我什麼話都沒有說,只能讓位子給老人坐,老爺爺看見了,坐在位子上連忙說聲謝謝!我覺得一絲絲不好意思!望著外面,看見許多許多人在慢慢地走著,而自己卻站著,看見後面車廂的叔叔阿姨們。
我覺得每一個人都需要尊老愛幼,直需要在公車上讓作為給老爺爺和小弟弟妹妹坐,心裡會覺得美滋滋的。只要每一個都能尊老愛幼,那世界就會是充滿樂於助人的,在每一個地方都能感到幫助別人和幫助自己的快樂。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像是我,雖然自己一時是站著的。就像我們學過的課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裡面寫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幫助人們的源泉,只要記住這句話,那世界就會出現許多好心人,來幫助一些幼小的、年老體衰的老人、殘廢的人,使這一些人感到社會的溫暖,感到社會的助人為樂,相信,尊老愛幼還是我們需要幫助、關懷的事情。希望我們從小事情開始做起,從一點一滴坐起。能幫助更多地人。我覺得點點滴滴都是珍愛,讓我們珍惜這些,讓我們從一點點小事情起,幫助別人,例如:讓座位、扶老奶奶老爺爺過馬路、幫助叔叔阿姨。所以,幫助是人人都需要做的事情。其實,幫助他人並沒有那麼困難,尊老愛幼是我們的美德,我們應該讓這種精神在這個地方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