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關社會道德缺失的作文素材,要短一點,小故事那種形式的。
【小編導語】彭宇案、許雲鶴案這些因道德、誠信、良心而引發的社會受關注事件仍在人們心中留有餘悸的時候,秋風瑟瑟的十月又一起新的道德事件引發了社會各屆全民討論,也讓這個秋天更添了寒意——廣東佛山2歲女童連續兩次被車碾壓,18位路人無一人上前施救,最終那位救女童阿姨是一位處在社會底層的拾荒者——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讓18位路人漠然離去?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讓撿垃圾的阿姨熱心施救?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橫在了當今社會?今天作文頻道就事論事,就近幾年頻發的社會道德事件,為同學們搜索了一系列關於道德的作文素材、時事素材,從道德的定義、道德觀、時事案例等方面全面討論道德,道德缺失作文素材。【事件回放】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時30分許,一出慘劇發生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女童遭兩車碾壓年僅兩歲的女童小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型貨櫃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幾個路人,對此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現在小悅悅在廣州軍區總醫院重症監護室,接近腦死亡,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彭宇案誘惑的缺德 近期,一批所謂彭宇案及其判決受到輿論的持續關注,並被認定為道德滑坡、社會冷漠的原因。似乎在一切人際碰撞中,老年人都傾向於訛錢,而年輕人都是助人為樂者。這種看法其實很粗鄙,客觀上,它替我們社會的道德冷漠找到了一個牽強的借口。我們所提倡的道德,是一種利他主義的價值觀與實踐,它與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利己傾向構成一對矛盾,正因為如此,踐行道德從來不是一件可以風行天下的事。中國所謂道德滑坡,其實是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的一個概念,那時候,很多人已經嚴重不滿於社會的道德狀況了。現在用彭宇案來解釋道德滑坡,顯然缺乏說服力。不可否認,彭宇案會增加助人為樂者的顧慮,但彭宇案或許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老人倒地後,很多人傾向於圍觀,卻無法解釋人們圍觀倒地老人之前的道德問題。在南京彭宇案中,彭宇描述倒地老太是被人撞倒的,但肇事者揚長而去;在江蘇南通彭宇案中,被壓在三輪車下的石老太,是被其他過路車輛剮蹭翻車的。如果倒地老太們因為向彭宇索賠而消解了社會的道德熱情,那麼,應當對老太們倒地負責的人揚長而去,本身就是因為他們缺德。老年人也是道德失范、社會失序的受害者。當前,我們社會的道德狀況確實堪憂,但人們缺德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卻必須准確定位。追根溯源,再對症下葯,才能收到療效。即使彭宇都是無辜的,法院判決他們不必為老人們受到的傷害承擔責任,結果也僅僅是排除了人們助人為樂的後顧之憂,但是,還不足以形成對助人為樂的正向激勵。誰來為老人倒地受傷承擔民事責任,這仍然無解。道德是人類社會的基礎,它貫穿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時時刻刻,在人類道德的廣闊領域中,扶起倒地老人其實只是其中一朵小小浪花。就是助人為樂這一道德律令,其內涵也相當豐富,外延也堪稱廣闊,扶起倒地老人也只是其中一件小事。如果有老人摔倒,有的需要我們伸手扶起,但從救護常識上講,最恰當的做法應當是給120和公安機關報警,由專業機構來負責處理,作文素材《道德缺失作文素材》。我們之所以袖手旁觀,不是因為倒地老人可能訛詐錢財,而是因為我們患了社會冷漠和道德冷漠症。所謂彭宇案的教訓,其實只是一個借口。最近,武漢有位老人倒地後無人扶起,大家止於圍觀,輿論認為這是彭宇案的惡果。我們可以把彭宇案當成不扶起倒地老人的理由,卻找不到公共汽車上年輕人不給老人讓座的借口。武漢的公共汽車都有2到3排老弱病殘孕專座,共有4到6個座位,很多年輕人上車就坐在了這些專座上,有人給老人讓座,但拒絕讓座的人更多。南京有位名教授最近還撰文說,公共汽車座位就應該先佔先得,老年人應當放棄讓年輕人讓座的念想。這種情形,用彭宇案就解釋不通,只能歸咎於公民意識淡漠和缺德。現在,大家都在感慨社會誠信缺失、權錢交易、食品商人和醫院唯利是圖、學校違規收費,其中很多屬於制度問題,但歸根結底也是一個道德問題,其根源值得認真反思。反思是一個重建社會道德秩序的過程,它需要有宏觀的視角,從人性、制度、觀念與實踐等多角度切入。道德冷漠的人,常常伴有良心上的不安,這時候如果有一個借口,就能給不安的良心帶來莫大安慰。這是彭宇案的誘惑,我們必須擺脫這種誘惑。(楊於澤)新華網評:法律必須介入道德領域許博淵煙台一位73歲老人9月26日暈倒在街上而無人救助,醒來後手舉200元錢求助,有青年上前將其扶起,沒有拿他的錢就走了。媒體報道後有論者如此評論:有專家建議加大對『訛人』者懲處力度,以法律來懲治訛詐者。道理不差,但救人者尚且拿不出證據,又如何拿出被人訛的證據?法律不是萬能的,強行介入道德領域未必是什麼好事,也管不過來。真正解決『救人反被訛』,解決類似的老人跌倒之後無奈之下的拿錢『自救』,關鍵還是從道德上著手。他還寫道:如果人人都能獻出一片真心,人人都能見義勇為,必然會匯聚成一股社會正義的洪流。法律不是萬能的,這點我完全同意,世界上沒人說法律是萬能的,除非傻瓜。但是,法律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在某些領域,某種程度上是能的。如果因為不是萬能的,就把它放在一邊,連它有限度的能也不去利用,那也是傻瓜。的確,許多情況下當事人拿不出救人的證據,也拿不出被訛的證據。在這種情況下,法律無能為力。因為法律重證據。但是,我們不能排除在能夠拿出證據的情況下,也把法律的武器放在一邊。例如前不久江蘇如皋的訛人事件,就有公交車上的攝像為據。那位訛人的老婦就是在鐵證面前才被迫道歉的。我曾發文呼籲,社會道德必須動用法律武器來捍衛它,搶救它。只此一舉,就可以為道德壯膽,為良心壯膽,同時亦可令那種綁架和強奸道德的缺德之人有所顧忌。事實上,法律已經介入了,只不過是在相反的方向上罷了。2006年南京彭宇一案,鼓樓區法院主審法官就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作如下合理想像:從常理上分析,其(彭宇)與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較大,如被告是見義勇為做好事,更符合實際的做法應是抓住撞到原告的人,而不是僅僅好心相扶。如被告是做好事,根據社會情理,在原告家人到達後,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實經過並讓原告家人將原告送往醫院,然後自行離開,但被告未做此等選擇,其行為顯然與情理相悖。雖然此案的最終結果是庭外和解,但對中國社會道德的破壞性無法估量。從此之後,老人跌倒後無人相助的報道在全國各地層出不窮。上述論者說關鍵還是從道德上著手,不知道什麼意思。推想起來,也許是教育和呼籲,還有表揚見義勇為者之類吧。煙台老人手舉200元人民幣求助,十目所視,此時上前相助,被訛的風險應該比較小了。如果以此為據,說明如果人人都能獻出一片真心,人人都能見義勇為,必然會匯聚成一股社會正義的洪流,法律不必介入,道德完全有能力自救,那是無法令人信服的。歷史上,我們一直提倡以德治國,要求人們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吾日三省吾身,修齊治平,而不大善於運用法律武器,不大習慣法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提出了建設法治社會的目標,也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應該承認,法律在許多地方還是空白,尤其是在被認為小事而偏偏事關道德的一些方面。比如公共綠地里的銀杏熟了,有人公然拿了長竹竿在打,打得地上滿是葉子卻沒人管。又比如綠地里的馬蓮草,有人公然把它的葉子一大把一大把地掐下,拿回家去也沒人管。因為在這里法律是空白,道德也就成了戕害的對象,彌漫開來的是不道德:公共的東西是可以據為己有的。如果有關方面對此加以立法,而且責成有司以法管理,誰竊取公物,就懲罰誰,竊取者就會有所戒懼,道德就有了依靠,就有可能長大成人。結論是:為了培植和維護中國社會道德,法律必須介入道德領域。
②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近年來,中國遊客在國外旅遊時的種種缺少公德的表現,引爆關於國人素質低的
文明古國呼喚文明 湖北省宜昌市三峽高中張晉源 在昆明翠湖公園,一些不文明行為屢屢發生,有些人橫躺長椅,有些人亂丟煙頭,有些人胡亂刻畫,讓這塊「城中之玉」「花容失色」。 這則新聞其實也算不上什麼新聞,因為類似的現象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曾看到一組關於國慶節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的照片,天安門廣場上報紙、塑料袋、空飲料瓶、一次性快餐盒、殘湯剩骨等生活垃圾遍地都是,一片狼藉。看那光景,真和一些地方的衛生死角沒什麼兩樣。據報道,僅10月1日這一天,天安門廣場清理各類垃圾就達到39.8噸。 不講文明的習慣貽害無窮,使我們愧稱「文明古國」的稱號。 國人也許是久在鮑魚之肆,習以為常,但走出國門之後,會讓人感到震撼和悲哀。一位記者出訪義大利,在比薩斜塔下清楚地看到用中文書寫的「請勿隨地吐痰」的標語,頓時,一種莫大的羞辱感湧上心頭。這塊專門指向中國人的提示牌是有意侮辱中國人,還是實屬無奈?這位記者注意到,沒有一個外國人吐痰,倒是來自東方文明古國的不少炎黃子孫對提示牌視若無睹,照樣「天女散花」。那塊提示牌,不是誰在將我們「妖魔化」,而是我們自己不爭氣的同胞在眾目睽睽之下自願插著「不文明」的行為標簽遊街示眾。 不講文明現象的普遍存在,根源何在? 觀念上的輕視必然導致行為上的放任,不講文明的人往往視文明習慣為小節,視文明修養為草芥。誠然,這些不文明行為只是關乎道德的細枝末節,與「大奸大惡」並不搭界,但是這種小節折射出一個人低下的文明修養和道德素質,彰顯著一個民族的群體品位,透視著一個國家的文明層次,況且,人性之惡行也往往是由點滴不善累積而成。馬克思曾說:「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這些不講文明的人所缺乏的正是一種公共道德基礎,缺少人類精神的自律。 其實,要做一個講文明講道德的人並不難,只要人人加強文明修養,加強行為自律,從小處著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可以了。買東西自覺排隊,乘車主動給老弱病殘者讓座,公共場合輕聲細語,不隨地吐痰,把紙屑、果皮、空飲料瓶扔進垃圾箱,在洗手間隨手關好開著的水龍頭等等,這些都是文明習慣的具體體現。只要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堅持做到這些,那些專為中國人懸掛的提示牌就會自動消失,那些令人尷尬的新聞和調查數據也會銷聲匿跡。 文明小節關乎道德大義,文明古國呼喚文明修養。只有國人提高了文明素養,養成了文明習慣,中國才能算是真正的強國,國民才能贏得世界的尊敬。 ③ 關於道德缺失,社會信任缺失等等的素材及作文 當前,中國的社會信任缺失形勢嚴峻:少數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在恪守信版義方權面表現不佳,有的「新官不理舊賬」,甚至因欠債不還把企業、餐館拖垮,嚴重影響了政府和官員的自身形象;在商業領域,合同違約、逃廢債務等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合起來超過萬億元;不講誠信造假行為則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例如,假葯、假酒、毒奶粉事件,直接導致人們健康和生命的損失,大量的學術造假引致的學術聲譽乃至國家形象的損失……人們對信義行為超常的贊譽,折射了對社會信譽回歸的渴望。 ④ 道德缺失作文素材
[道德缺失作文素材] ⑤ 人的內心荒蕪,缺乏道德,作文素材
道德如燈,照亮人們的成長之路;道德如火,點燃城市之心; 與道德缺失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