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真實感人作文素材

真實感人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0-12-22 00:06:56

『壹』 5個讓人感動的作文素材並概括主要內容。

  1. 父親的背影:可以寫我忘記帶了什麼東西,父親執意給我送來。描繪父親離去的漸專行漸遠的背影。

  2. 父母屬的付出:偶然聽到父母的談話 我們其實很寒怕衰老,但如果子女的成長要以父母的衰老為代價的話,我們願意老的再快些。

  3. 助人為樂的阿姨:下雨了,我和母親在小學教學樓躲雨,因為沒有帶傘,有位阿姨就把她兒子送回家之後,來接我們回家。

  4. 熱愛環保的老爺爺:下著雨老爺爺駝著背,這是去那兒呀!只見老爺爺手裡提著一個大袋子,一步,兩步老爺爺來到一個垃圾桶跟前。原來老爺爺去撿垃圾了。時間不長,周圍零落的垃圾被老爺爺一掃而光。在這風雨交夾的雨天,老爺爺不怕風吹雨打,不怕摔傷手腳,他這種環保精神,愛濮陽精神,像一股風一樣鼓舞著我。讓我敬佩,讓我感動。

  5. 眾人的力量大:我舅舅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得了白血病,第一次治療需要十萬元,而那個家庭很貧困,到處借錢也湊不夠十萬元。於是,舅舅把消息和拍下的視頻發到了微信群里,進行眾籌,短短三天已經籌齊了整整七萬元,很多不認識的陌生人紛紛捐款,所有人齊心協力捐給一個陌生人,有誰不感動呢?

『貳』 600字作文素材——感動(十篇)

感 動

翻書的時候,一片銀杏葉悄然滑落。

我彎腰,拾起,驚覺這是初中畢業時同桌送給我的,背面上寫著「珍重,朋友!」不記得當時是否有種想哭的沖動,只是現在,枯黃的葉片上早已是滴滴淚痕。想起,這世上還有一種心情叫感動。

很長一段時間,我似乎已經忘了感動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還是我的心被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充斥得沒有了空間?

曾有朋友寫給我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會擦肩而過,不是因為無緣,而是我們的生活中少了兩個字——感動。」的確,我們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們不再用心收藏起身邊的一絲一毫感動,只有當我們錯過它,再回首時,才發現原來我們真的失去了很多。

總有人抱怨這世上可感動的事情越來越少。可是,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就會發現,其實感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讀書累了,父母為我們削個蘋果,是感動;口渴了,朋友幫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動;沮喪時,得到一句寬慰的話,是感動;高興時,有朋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是感動;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樹葉,也是感動……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動著!或許,有時正是由於它們的平凡才讓我們視而不見。有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會感動,是因為他生活在愛之中。」紅塵有愛,人間有情,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要讓庸碌蒙住我們的眼睛而無法感受感動的滋味呢?

感動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感動究竟是什麼。因為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感動,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暢飲甘泉,我們的內心變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動,如熏人慾醉的海風。感受海風,我們的內心變得純凈而又寬敞。

感動,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又平和。

這個世上已無感動的足跡的時候,那它也就隨之成了一個冰封的天地。冷酷,亦無情。

朋友,請把心從泥淖中拔出來吧!請騰出一點小小的空間來承載這足以讓我們回味一生的感動吧!

「感動」,這個包含著豐富人文色彩的詞語,多麼地令人感動。我們生活在這個令人感動的世界裡,每天總會被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感動著。困難時一句問候的話語,受挫時一個鼓勵的眼神,雨中的一把傘,病中的一杯熱水……這一切的一切,無時不在激起我們內心的波瀾,動盪著我們的情感。特別是爸爸給我修車的那次經歷,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上個星期五,放學回家時,我才發現我的自行車沒有了,我往家裡打電話,沒有人接。我急得幾乎要哭出來。這時一個同伴說帶我回家,其他兩個同伴也這樣說。在這幾個同伴的幫助下,我終於回到了家。一回到家裡,我就一邊哭,一邊跟爸爸、媽媽說我的自行車被偷去了。爸爸聽了安慰我說:「不要哭了,沒有了就沒有了,我再給你想辦法。」

第二天一大早,爸爸找到了兩輛多年沒有騎的破自行車,他要把這兩輛車合成一輛。但因為爸爸給別人打小工,沒有時間,所以他先叫爺爺來看看輪胎壞沒壞,用不用買零件,等他中午回來修。中午,爸爸回來了。吃了飯以後,他顧不上休息,馬上到院子里修自行車。我看見他在那裡,拆這卸那,一會兒直起身子,一會兒彎下身子,雙手沾滿了油污,汗水隨著他的臉頰往下淌。我說:「爸爸,天這么熱,你歇會兒吧。」爸爸說:「不累,不累,你去睡覺吧。」一個中午,爸爸也沒能修好自行車,下午他又去幹活去了。

傍晚,媽媽和奶奶在包餃子。不久,爸爸回來了,他一放下鐵杴,又急急忙忙修起自行車來。一會兒,爺爺也來幫他的忙。餃子熟了,他們還是沒有修起來。媽媽說:「先吃飯吧,吃完飯再修。」我們吃完了飯,爺爺和奶奶都走了,爸爸又繼續修。我和媽媽都困了,睡覺去了,爸爸還在修,不知他什麼時候睡的覺。

第二天,當我起來時,一輛雖然破舊但很乾凈的自行車出現在我的眼前,我過去一看:「啊,修好了!」我馬上出去騎著試了試,還挺透靈的,騎在上面,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爸爸,您為了不耽誤兒子上學,犧牲了多少休息的時間。為了這個家,您還要不停地出去幹活,我拿什麼回報您啊,我的爸爸!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您的期望。

『叄』 一件可以作為作文素材的感人事例

李春燕:最後的赤腳醫生
李春燕,27歲,是貴州從江縣大塘村鄉村醫生。三年前李春燕衛校畢業後嫁給了大塘村一個苗族青年成為一名鄉村衛生員並且在自己家裡開設了一間衛生室。
大塘村是一個苗族村寨,只有她一個鄉村衛生員,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極其貧窮。人們向來缺醫少葯,過去,村裡沒有醫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請鬼師驅鬼辟邪,或是用『土辦法』自己治療,死了,誰也不知道是啥原因。現在,大家已經逐漸習慣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兒打針吃葯,有了初步的醫療保障。李春燕, 嚴格地講不能稱作醫生,只能叫做『衛生員』,因為她沒有編制,不享受國家的工資和其它待遇。由於工作環境差、入不敷出,我國的大部分鄉村衛生員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過相同的問題,鄉親們來看病,沒有錢付葯費,只能記賬賒欠。2004年初,一直賠本經營衛生室的李春燕決定關掉衛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廣東打工。當他們正准備出門的時候,聞訊而來的鄉親們正好趕到。村民們掏出皺巴巴的一元、兩元錢遞給李春燕:「李醫生你走了,我們可怎麼辦?這是我們還你的賬,不夠的我們明天把家裡的米賣了,給補上。」李春燕於是沒有離開。這是李春燕留在這艱苦的地方做鄉村醫生以來唯一想放棄的一次。
正如解說詞所說:
——她是一位醫生,雖然她從來沒有機會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醫生的前面還要加上赤腳這兩個字;她是一名醫生,但是不像很多醫生那樣,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個月也許能收入600多塊錢,但是買葯以及買相關的一些東西卻要花出900多塊錢,虧空300多,欠債也就越來越多;她是一名醫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醫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對她更加需要,這該是一名怎樣的醫生?

『肆』 身邊的感動,作文素材,要平凡中透出偉大,是素材,不是作文!

身邊的感動
去年冬天,我去小阿婆家玩,聽媽媽、小姨她們聊天時講起小阿婆近來每天晚上都沒睡好覺,一直在細心地照顧她八十九歲高齡老母親,她的母親現在身體狀況是腿腳不便,時常有點犯糊塗,身邊很需要人來服侍她。
小阿婆每天一大早就開始忙碌起來,給她母親洗臉、燒早飯、餵食,陪她曬太陽、聊天,到了晚上還要攙扶背她上衛生間。最折騰的是晚上犯糊塗的時候,一直嚷著要水喝,隔開5分鍾喊一次,那真是要命了。但小阿婆始終要做好她母親的安慰工作,更讓我覺著奇怪的是她母親有時還惦念小孩吃的那種薯片、糖果,這些小阿婆都要一一安排好,直至她母親覺得滿足才完。盡管這些事每天反反復復,但是小阿婆還是不嫌勞累地照料著她的母親。
有一次,她母親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還因此造成腿腳不能走路了,連立起來都有點困難,因此小阿婆照顧起來更加不便。她母親住樓上,最近每到全家親戚團聚吃飯的時候,小阿婆都要把她母親背下樓梯來。小阿婆個子小小的,看起來覺得她沒有多大勁,但背起母親來卻力氣十足,只見她微微一蹲,雙手朝身後勾緊她母親大腿,用力一背,嘴巴里牙齒咬得緊緊的,還真是別說,就這樣顫顫巍巍就把體格明顯比她大一圈的老母親就一步步背下了樓,輕放在飯桌座位上,真是替她暗暗較把勁,看到這些情形,我都會覺得心裡有種溫暖的東西在流動著,說不出來,但我感受到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阿婆每天都是這樣重復著,沒有聽到過她的哪怕一句責怪,一絲抱怨。我想:這就是哺育之恩的回報吧。這份愛是那麼的無私、崇高,那麼的細微、感動,我願意在這份愛上點綴上我的印記,去當回愛的守護神,傳遞著這一片愛的感動,永永遠遠。

『伍』 以「感動」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高樓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小。冷漠越來越多,溫情越來越少。然而,感動,正以它清淡卻足以令人動容的方式,詮釋人文的內涵。——題記
有淚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飽滿。
早晨打開窗,看著陽光穿透每一片樹葉,以一種無聲而又樸素的方式與生命對話,我感動著。
傍晚散步,看夕陽落下,品味著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意境,我感動著。
感動,點燃了精神家園的一瓣心香,縈繞著人的一生。時代在發展,在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精神家園是否已經荒蕪?我們是否缺失了心靈的一角?行色匆匆,有多少人停下腳步傾聽心靈的跫音?大多數人被生活磨礪得太粗糙,漸漸冷漠。
紐約曼哈頓街頭,車水馬龍。一個小女孩守在一棵樹下不肯離去。人們驚奇地發現,她在等待秋天最後一片葉子的 落下,孩子是純真的,她會為一個平凡的自然更替而感動。
缺少感動的人不是一個真正的人。
缺少感動的社會談不上真正的發展。它缺少人文的養分,最終只能走向荒蕪。
我們有多久沒有被那些優美的文字感動?李白的瀟灑,杜甫的沉鬱,托爾斯泰的浩瀚,雨果的雄奇。
我們有多久沒有被那些高尚的背影感動?在冬天為人民打造一輪更溫暖的太陽的屈原;撒下「人生自苦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的文天祥;孤獨地守望著大漢三千里江山的蘇武……
感動不是單純地落淚,不是膚淺地感時傷懷。感動是一種人文精神,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共鳴。
在物質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精神之路通向何方?學會感動吧。
當一顆心與另一顆心之間不再遙遠,我們的社會就多了幾縷溫馨。當每個人都能體會他人心弦的震動,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和諧。
「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巴爾蒙特的話難道不會令我們感動么?
點一燭心香,我們的物質家園與精神家園都將開滿長盛不衰的花朵,走向遠方。

『陸』 急!!!求有關感動的作文素材,初中的。要經典的,真實的,不要那種很假的。好的我把分全給了!!!


記得在我四年級的時候,語文書上的一篇《馬鹿有情》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心想,馬鹿怎麼也會有情呢?就是因為這份好奇心,讓我把這篇課文完完整整地讀了三遍,從文中體會到母愛的偉大、無私。
連動物都有母愛,何況我們人類呢?我有一個好媽媽,我們像母女,更像朋友,在媽媽的眼神中、愛撫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什麼是母愛。
小時候的一個小意外讓我深深感受到媽媽的愛。
那是在一個夏天的暴風雨過後,天氣變得十分涼爽,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蟬和小鳥又叫了起來,媽媽開著電瓶車送我去美校畫畫,突然,只聽「嘩」的一聲,我都來不及反應,就和媽媽一起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原來雨後的路面非常地滑,電動車經過轉彎口時突然打滑。這時只見媽媽「撲」向我,推開壓著我的電瓶車,緊緊地把我抱著,不停地問我:「笑笑,疼嗎?媽媽對不起你。」說完,小心翼翼地抱起腳上和胳臂上全是傷的我,飛快地開到附近的兒童醫院,醫生及時為我上了葯,而此時媽媽全然不顧自己手臂和膝蓋的傷,又一次緊緊地把我抱住,我看到媽媽眼中寫滿了「內疚」。
之後幾天,媽媽天天都輕輕地為我塗葯膏,每天都問我「疼嗎?」我看到媽媽心事重重的樣子,安慰媽媽說:「媽媽,我不疼,沒事的。」誰知,當我說完,媽媽的眼淚就靜靜地流了下來。在這個意外之後,我常常看見媽媽會不時摸摸自己的膝蓋,我問爸爸是怎麼回事?爸爸說,就是因為那次……
我終於體會了巴金寫的一句名言,「世上再沒有一件能夠比母親的愛更深的東西。」母愛是一片陽光,無私地溫暖著我,母親給予的愛,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我要用「愛」來回報母親。「媽媽,我愛您!」還有哪一句話能比這更簡單而又能表達我此時的心情呢?

『柒』 感人的作文素材

1.貝多芬的心中充滿了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熱烈擁護者。1798年,柏納多特將軍(1763-1844)出任法國駐維也納大使,貝多芬常到他的家裡,並和他周圍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貝多芬在柏納多特的提意下,動手寫作獻給拿破崙的《第三交響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崙是摧毀專制制度、實現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響曲》。正當他准備獻給拿破崙時,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傳到了維也納。
貝多芬從學生李斯(1784-1838)那裡得知這個消息時,怒氣沖沖地吼道:「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現在他也要踐踏人權,以逞其個人的野心了。他將騎在眾人頭上,成為一個暴君!」說著,走向桌子,把寫給拿破崙的獻詞撕個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許別人把它拾起來。過了許多日子,貝多芬的氣憤才漸漸的平息,並允許把這部作品公之於世。

2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張海迪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供職在山東作家協會,從事創作和翻譯。

(二)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張海迪說:「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她懷著這樣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學習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贊歌。
「活著,就要為人民做事。」張海迪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1970年,她15歲的時候,跟著父母到農村生活。在農村,她處處為別人著想,為人民做事。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課余還幫助學生組織自學小組,給學生理發、釘扣子、補衣服。她發現村裡缺醫少葯,就決心學習醫療常識和技術,用零花錢買醫學書、體溫表、聽診器和常用葯物。她先後讀完了《針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醫學書籍。學針灸時,為了體驗針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復練習扎針。短短的幾年,她居然成了當地的一個年輕的「名醫」。只要有人求醫,她就熱情接待。重病號不能行動,她就坐著輪椅,登門給病人扎針、送葯。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爺,因患腦血栓後遺症,6年不能說話,並癱瘓了3年,一直沒治好。張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勵耿大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閱大量書籍,精心為耿大爺治療。後來,耿大爺終於能說話了,也能走路了。這時張海迪深深體會到為人民服務的幸福。
張海迪同志把為社會、為人民做事,當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閃爍著共產主義的光芒。
有人說,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覺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勞,發憤圖強,用自己雙手創造財富,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共產主義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

3.愛因斯坦,一個四五歲時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卻在12歲時證明了畢達哥拉斯定理;他曾被老師視為「笨蛋」學生,竟在一夜之間成為世界名人;他是專利局的小職員,卻發現了相對論,成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又一個猶太人;他把全身心獻給了宇宙和人類,兩個妻子先後離他而去……他一生充滿坎坷和奇跡,卻為全世界帶來歡樂和進步。
他是舉世公認的科學聖人,人類歷史上智慧最傑出的天才,被人們成為「二十世紀的哥白尼」。在科學史上,只有伽利略與牛頓可與之比肩,然而卻沒有誰比得上他那無私的胸懷,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和感人的魅力。

4.《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5.《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6.《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7.《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隻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98597353.html

『捌』 5個最讓人感動的作文素材並概括主要內容

  1. 父親的背影:可以寫我忘記帶了什麼東西,父親執意給我送來。描繪父親離去版的漸行漸遠的背影。

  2. 父母的權付出:偶然聽到父母的談話 我們其實很寒怕衰老,但如果子女的成長要以父母的衰老為代價的話,我們願意老的再快些。

  3. 助人為樂的阿姨:下雨了,我和母親在小學教學樓躲雨,因為沒有帶傘,有位阿姨就把她兒子送回家之後,來接我們回家。

  4. 熱愛環保的老爺爺:下著雨老爺爺駝著背,這是去那兒呀!只見老爺爺手裡提著一個大袋子,一步,兩步老爺爺來到一個垃圾桶跟前。原來老爺爺去撿垃圾了。時間不長,周圍零落的垃圾被老爺爺一掃而光。在這風雨交夾的雨天,老爺爺不怕風吹雨打,不怕摔傷手腳,他這種環保精神,愛濮陽精神,像一股風一樣鼓舞著我。讓我敬佩,讓我感動。

  5. 眾人的力量大:我舅舅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得了白血病,第一次治療需要十萬元,而那個家庭很貧困,到處借錢也湊不夠十萬元。於是,舅舅把消息和拍下的視頻發到了微信群里,進行眾籌,短短三天已經籌齊了整整七萬元,很多不認識的陌生人紛紛捐款,所有人齊心協力捐給一個陌生人,有誰不感動呢?

『玖』 提供生活中感人的作文素材

我國我有一位書法大師,叫王鐸。
他孩童時很愛寫字不過呢老是寫不好,有版一回他認為寫了權張佳作,便交給老師看老師看了什麼有我沒說將字裱起來掛於自家上廳前堂,讓每位客人看,客人們見了都是說王鐸的字很醜,將老師奚落一頓。王鐸一人聽見老師與客人談話才知道自己的字是多麼的拿不出手,王鐸要將字撕毀,老師不許說「挺好的撕他干什麼」從此王鐸便努力臨池,待到他老師逝去時那幅畫也還在老師家的牆上!
你可以看看比較好的電影《霧都孤兒》
《食神爭霸》(監獄里的那個燒炭的人故事)這些都挺感人的

閱讀全文

與真實感人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