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數風流人物為題寫600字作文
數風流人物作文
雪,美,美得是那麼純粹。
雪,白,白的是這樣無瑕。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吟雪者甚多,但唯有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有「橫絕六和,掃空萬古」的胸襟與氣魄,北方雪景,揮灑自如,歷史偉人,褒貶不一,以銀蛇飛舞狀連綿之群山,以蠟像賓士狀起伏之高原。英雄人物統統被滾滾的歷史洪流席捲而去,當代的英姿則站在了風口浪尖上。雄渾壯闊的畫面而又妖嬈美好,氣勢磅礴。這是一首雪的贊歌;這是一幅祖國壯麗河山的畫卷;這更是一篇革命英雄為人民幸福而奮斗的篇章。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一句驚天之語,言有盡而意無窮,堪稱點睛之筆,這震撼千古的結語發出了超越歷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壯志,展示了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留露了對光明前途的無比信心。那一刻思緒千載,那一刻洞悉未來,那一刻豪情萬丈,那一刻傲視古今。
它讓我們領略了一種純美。
它給我們指引了一個方向。
它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偉人。
它使我們認清了一個民族。
十幾年前,一位苦苦尋求救國之路的青年,寫出了《沁園春*長沙》。發出了「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疑問。十幾年後,當年的青年找到了光明大道,寫下了《沁園春*雪》,給出了「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答案。兩次之間,主旨相連,一問一答,遙相呼應。正是十年的求索,十年的磨礪才生出的絕妙。難怪如此華美,如此壯闊,如此鋒銳。
這才是真正的指點江山;這才是真正的激揚文字;這才是真正的神來之筆。它是詩中的極品,是千古絕唱。
想想幾十年前的中國,再看看今天的中國,奧運夢圓北京,世博落戶上海。重讀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更加被它雄渾的氣魄,開闊的意境,壯麗的畫面,博大的情懷所感動,更加感到字字千鈞,句句寫實。它的預言成為現實。今天的中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正在迎接五周賓客,今天的中國更是「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中華兒女正在振興中華,實現強國夢而努力拚搏,歷史將繼續證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⑵ 以風流人物為話題的作文600字魯迅
我有一個抄幸福快樂的五襲口之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我們的性格都迥然不同是有好有壞,但始終是那麼的和睦幸福。下面就由我來一一介紹一下我的家庭成員。
首先要介紹的是我家的「老大」就是我的爺爺,他的性格有點獨斷,再加上他年紀大,我們什麼事都要聽他的,所以算是我家名副其實的「老大」。爺爺雖然有些霸道,但還是很愛我的。爺爺又是一個老黨員,人緣也不錯,樓底下遛彎的爺爺奶奶都非常喜歡和他聊天。
接下來介紹一下我的奶奶,我奶奶是個慈祥善良的老人,脾氣溫和,而且非常的疼愛我,只要我晚吃一點,或少吃一點她都會擔心得要命,她對我的愛已經接近溺愛的程度了,當然我也非常愛她了。
能形容我爸爸的就一個字 ,脾氣也不是很好,但是他和別的爸爸不一樣,他除了要上班掙錢還要照顧爺爺奶奶,還要陪我,雖然爸爸錢掙得不多,但卻是我們家最辛苦的一個了,因為爸爸的辛苦,所以我也非常體諒他,盡量讓他開心、省心。
⑶ 以《風流人物XXX》為題寫一篇作文。600字
唐寅,字伯虎,號桃花庵主,中年以後皈依佛門,認為人生如佛經中所示:如夢、如幻、如泡、如影、
如露亦如電,所以自號「六如居士」,他是個倜儻風流、游戲人生,又探求佛法,似隱非隱的才子。
唐伯虎與祝枝山是好朋友,唐伯虎非常喜歡和祝枝山談論有關泡妞的事。唐伯虎家中有八個老婆,所以他以此自豪,常說天下沒有他搞不定的女人,祝枝山半信半疑。
有一天,祝枝山告訴唐伯虎:「後山住著一個寡婦,守寡三年,把貞節視為生命,只養了一隻老鷹相依為命。如果你能搞定這名女子,那我祝枝山對你五體投地。」唐伯虎想一想,便要祝枝山過幾天再來聽消息。
過了兩天,下起傾盆大雨。半夜,唐伯虎爬上了後山,到了寡婦家門口。
唐伯虎敲了敲門,問道:「能不能讓我避避雨?」
寡婦開了門,原來是江南才子唐伯虎,連忙讓他進屋。唐伯虎進了門,連連道謝,接著又問道:「可不可以將濕的衣服脫掉?」
寡婦一看衣服全濕了,連忙把衣服那到灶上烘乾。這時,唐伯虎又問:「大嫂,我口渴了,借我一口瓢,讓我喝口水行嗎?」
寡婦連忙拿了一口瓢給唐伯虎。唐伯虎喝完了水,看看很晚了,問寡婦:「大嫂能否讓我在這里過一夜?」
寡婦想了想,屋外雨下得正大,也就答應了,將唐伯虎領至客房,唐伯虎進了客房,也不客氣, 倒頭便睡。
第二天天亮,唐伯虎起得早,悄悄走進院子,果然看見那隻相依為命的老鷹。唐伯虎抓住老鷹,把毛都拔了下來;然後,也沒和寡婦打聲招呼,就回了家。
過了幾天,唐伯虎和祝枝山在家下棋,聽見有人敲門。祝枝山開了門,原來是那寡婦, 寡婦一看見唐伯虎就用國語破口大罵:「唐伯虎啊唐伯虎!你是江南文人,一代才子,為何做出這種齷齪事來?
那天我看你挺可憐,好心開門讓你進來。你要避雨,我就讓你避雨;你要脫,我就讓你脫;你要瓢,我就給你瓢;你要過夜,我就讓你過夜。你說!你為什麼把我
的鷹毛都拔光了 ?」
祝枝山目瞪口呆!!!
⑷ 請以千古風流人物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長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歷史的長卷正慢慢展開。三國,這段神奇的歷史正在浮現;三國,這個風流人物的舞台,正在搭起。
我喜歡關羽,這位武者,這位「義絕」。較之馬超,他有「千里走單騎」的忠義;較之徐晃,他有「溫酒斬華雄」的豪爽;較之張飛,他有「水淹七軍」的智謀。他粗中有細,細中有義,有勇有謀。「上馬獻金,下馬獻銀」擋不住他掛印封金,尋找大哥的步伐;呂布連斬數將,擋不住他前去助戰的勇氣。他驕傲,我喜歡他的驕傲,荊州百姓喜歡他的驕傲。「赤面秉赤心,騎追風赤兔,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我喜歡關羽,乃三國真武者。
我喜歡諸葛亮,這位智者,這位「智絕」。躬耕隴畝,也與管仲、樂毅比肩,輔佐君王,能與伊尹、孫叔敖齊高。他有超越所有謀臣的智謀,他有超越賈詡的勇氣,他有超越荀彧的帥才。不光是士,不光是將,還是帥,佐王之帥。即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也不忘託付姜維;即使身居相位,也不忘賦詩作文,風流宰相,風流百年,羽扇綸巾,蒲扇輕搖。然而歷史是遺憾的,「長星半夜落山塢」的遺憾使蜀國再無回天之力,但我喜歡這份遺憾,破碎折射出的是不一樣的美麗。我喜歡諸葛亮,乃三國真智者。
我喜歡曹操,即使他位列「奸絕」。但沒有這份機敏,如何在亂世圖霸業?反而,較之袁紹,他有「戰後焚書」的大氣;較之劉備,他有「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豪爽;較之馬騰,他有「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的細膩。他的「惟才是舉」成就了多少文人?他的屯田計劃,拯救了多少蒼生?他有刺殺張讓之勇,他有大敗袁紹之謀,他又有統率三軍的帥才。我喜歡曹操,乃三國真君王。
三國風流人物匆匆走過,歷史的長卷慢慢閉合,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太多,有喜,有悲,歷史是殘酷的,沒有大團圓。但我喜歡它,喜歡三國。喜歡它的多彩,喜歡它的遺憾,喜歡它匆匆走過的風流人物。
⑸ 求一篇以「風流人物」為話題的600字作文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雪,美,美得是那麼純粹。 雪,白,白的是這樣無瑕。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吟雪者甚多,但唯有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有「橫絕六和,掃空萬古」的胸襟與氣魄,北方雪景,揮灑自如,歷史偉人,褒貶不一,以銀蛇飛舞狀連綿之群山,以蠟像賓士狀起伏之高原。英雄人物統統被滾滾的歷史洪流席捲而去,當代的英姿則站在了風口浪尖上。雄渾壯闊的畫面而又妖嬈美好,氣勢磅礴。這是一首雪的贊歌;這是一幅祖國壯麗河山的畫卷;這更是一篇革命英雄為人民幸福而奮斗的篇章。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一句驚天之語,言有盡而意無窮,堪稱點睛之筆,這震撼千古的結語發出了超越歷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壯志,展示了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留露了對光明前途的無比信心。那一刻思緒千載,那一刻洞悉未來,那一刻豪情萬丈,那一刻傲視古今。 它讓我們領略了一種純美。 它給我們指引了一個方向。 它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偉人。 它使我們認清了一個民族。 十幾年前,一位苦苦尋求救國之路的青年,寫出了《沁園春*長沙》。發出了「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疑問。十幾年後,當年的青年找到了光明大道,寫下了《沁園春*雪》,給出了「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答案。兩次之間,主旨相連,一問一答,遙相呼應。正是十年的求索,十年的磨礪才生出的絕妙。難怪如此華美,如此壯闊,如此鋒銳。 這才是真正的指點江山;這才是真正的激揚文字;這才是真正的神來之筆。它是詩中的極品,是千古絕唱。 想想幾十年前的中國,再看看今天的中國,奧運夢圓北京,世博落戶上海。重讀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更加被它雄渾的氣魄,開闊的意境,壯麗的畫面,博大的情懷所感動,更加感到字字千鈞,句句寫實。它的預言成為現實。今天的中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正在迎接五周賓客,今天的中國更是「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中華兒女正在振興中華,實現強國夢而努力拚搏,歷史將繼續證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⑹ 以「話說風流人物」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1選擇一個人物說事跡,主題明確。2表達試
翻開歷史長卷,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雖然這些風流人物生命早已消逝,但他的的故事仍在傳揚。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文天祥的吶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范仲淹的追求;「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是毛澤東歌頌當代英雄的名句。
杜甫,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滿懷報國之心,目光遠大,那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經歷「安史之亂」後,國家漸漸衰落,那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傷感。面對官場黑暗他發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感嘆。當時的人們處於水深或入當中,勉強維持自己的生活,他憂國憂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毛澤東率領中國農工長征,過草的等。在風雪彌漫的北國,他寫下了「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名句,對帝王他寫下了「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名句。委婉的指出了短於文治的缺點。但也寫出了蘊含無產階級後來居上豪邁的氣概及超越歷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文天祥,在無助中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決心等。
不管是領袖,平民,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不管是藝術家,還是商海巨子,只要他們為了當時國家的進步事業做出了貢獻,便都是風流人物。
⑺ 以風流人物為話題的作文,600字,必須自己寫!!
以風流人物為話題的作文,字,必須自己寫!!
風流人物話題作文
風流人物之曹操
在我們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里,有這麽一個人,他既機智過人又愚不可及,既坦率真誠有狡猾奸詐,既心胸豁達有小肚雞腸,既是菩薩心腸又是小人嘴臉,沒錯,如此自相矛盾的人,正是被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千古風流人物——曹操。
曹操出身於官宦之家,年輕時便當上了官,他厭惡官場的陰險狡詐,憎恨那些貪官污吏,年輕氣盛的他,有著鴻鵠之志,所以他不願意與那些人同流合污。執政為民。見義勇為,為名除害,兩袖清風。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
東漢年間,天下大亂,烽火連天,民不聊生。他親眼目睹這個動盪不安的社會,便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統一天下,並且已經牢牢的在他的心裡紮下了深根。從此,他為了這個夢想開始在這條漫漫之路上艱苦跋涉……
可是,他的人格卻發生了巨變。竟忘恩負義的殺死了救他多次的項羽,殘忍的殺害了神醫華佗,而且對自己的手下的人疑心重重,消滅了大量軍隊,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這足以說明他是何等的奸,但是,在更多的時候,他表現的是雄。因為,就連親劉貶曹的羅貫中,都無不贊嘆他獨特的智慧和英勇的膽魄!
有的人一生揮毫潑墨,也有的人一生與刀槍為伴。而曹操呢,卻是文武雙全。一生征戰於沙場,卻懂得廣開言路,開張聖聽,重視人才,而且滿腹珠璣,難得一個全能之才。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足以可見他的狼子野心,他曾隻身行刺暴君董卓,可見他那非凡的膽魄。他還大膽的使用空城計虛張聲勢並打敗呂布,而且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這是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可見他擁有多麼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
然而,一想做事嚴密的他,卻在赤壁之戰大敗,這是他敗得最慘的一回。面對人生最大的失敗,劉備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最終因病崩逝。周瑜心胸狹隘被諸葛亮活活氣死。楊儀也是畏罪自殺。然而,此時年近花甲的他,面對茫茫大海,發出強有力的感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然後又積極的投入到沙場,英勇作戰。如果他沒有很好的心理素質和強鍵的體魄,在如此大年齡又怎能會作出那麽驚人的舉動!
有人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孫權的江山是繼承下來的,只有曹操的江山是靠自己打出來的!」我想,這句話對於曹操來說,是當之無愧的!
以風流人物為話題的作文,600字,自己寫。
⑻ 以「風流人物」為話題的作文
(二)風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軻(劉江濱)
兩千年前,太史公司馬遷讀《孟子》,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遂廢書而嘆。老先生所嘆者,是以為利乃亂之始也。兩千年後,我讀《孟子》,也不禁廢書而嘆。我所嘆者,是前賢亞聖孟子身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氣和沛然淋漓的陽剛之氣。人說:大哉孔子!我則想說:英哉孟子!天地間一偉丈夫,真男人也。
讀《論語》與讀《孟子》,感受迥然有別。前者循循善誘,吉光片羽,如雨露之養,時風之化,是典型的溫柔敦厚的儒雅風范;而後者口若懸河,滔滔汩汩,其勢不可當,「其鋒不可犯」(蘇洵),雄辯無礙,一瀉千里。孔子更多的時候是教育自己的三千弟子,故心平氣和,大言炎炎,誨人不倦,在人們眼裡是一個「至聖先師」、藹然仁者。孟子更多的是向不可一世的君王陳說自己的為政之道,故爾常常踔厲風發、意態亢昂,有時甚至帶有火氣,言辭犀利,顯露出十足的剛直不阿、磊落恢弘的大思想家的個性,有一種睥睨王者的人格風范和精神氣度。盡管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為爭霸天下,莫不紛紛採取功利主義的攻伐之術,以為孟子的「仁政」治國方略「迂遠而闊於事情」,也即見效太慢而不肯採納,但在孟子義正辭嚴的強大思想攻勢下,不能不一時心悅誠服。而孟子並不為了讓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見而屈尊阿附,他無意於取媚討歡,弄個一官半職乾乾。他不僅沒有絲毫的奴顏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處,陷這些愚不可及的傢伙們於尷尬難堪的境地,不得不「王顧左右而言他」。每讀書至這樣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三嗟嘆:孟子孟子,何其智勇!孔老夫子曾批評他的學生子路過於勇,而他的嫡傳弟子孟軻,其勇較之於子路則更勝一籌。儒家提倡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不講勇,但是,勇,實在該是男人的本色啊!
不知怎麼回事,一提起文人書生,就是一副文弱、寒酸、迂闊的窩囊相,讓人「不足觀」,不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孟子身上能尋出半點窩囊的影子嗎?他若知道後世文人把自身形象糟蹋成那種樣子,肯定會怒發沖冠,大罵子孫不肖的。孟子實在是為後輩文人樹立了剛直英武的楷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讓劍客游俠武裝專美,文人亦男人也。《孟子》中記載,一次,孟子要去朝見齊王,齊王正好派人對孟子說:「寡人本應去拜訪你,但不巧感冒了,怕風吹,如果你能來朝,我可以接見你。」孟子一聽這話,反而不想去了,於是回答說:「剛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見王。」第二天,孟子卻到東郭大夫家吊喪。公孫丑說:「你昨天托辭有病,今天卻去吊喪,這樣不太好吧?」孟子理直氣壯地說:「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為什麼不能去吊喪?」以臣子的身份公然與君王較勁,沒有一身的正氣、骨氣、膽氣是不行的。孟子曾引一位勇士的話說道:「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都是男人,誰怕誰呀!又有一次,孟子離開齊國,在晝邑歇宿。一個人想替齊王挽留孟子,便大模大樣端坐著跟孟子說話,孟子不理他,趴在幾上裝睡,那人很不高興,孟子就坦率地教訓他:對一個年長的老頭子應該懂得禮數!在孟子看來,一些峨冠博帶的君王,只不過是貪財、好色的草包蠢貨,或者是率獸食人的獨夫民賊,哪裡值得老百姓仰望尊敬?!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英雄氣概,溢於言表。孔子制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禮數,孟子並未昏愚地全盤接受,他提出:民為貴,君為輕。他遺世獨立,傲岸宏達,凜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一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裡。
相對於孔子的「君子」學說,孟子給中國傳統文化人格增添了一個意義深遠的概念: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丈夫者,男子漢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一怒而天下懼並非真正的大丈夫,蠻勇鬥狠、奸詐殘忍、蠅營狗苟、見利忘義之徒更難望大丈夫項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堅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懷寬廣的人。大丈夫人格的獲得,孟子有一秘訣:善養浩然之氣。何謂「浩然之氣」?他說這種「氣」「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這是一種崇高剛強的正氣,一種不可勢壓利誘的骨氣,一種超邁雄放的豪氣,一種無所畏懼的勇氣,一種宏毅堅定的志氣。孟子這一特點,是他的精神導師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學家朱熹說:「孟子有些英氣。」近人林語堂說:「我們讀孟子,可使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嘗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種苦心孤詣的教誨,一直使得後代文人們進退有據。不管身在魏闕,還是遠處江湖,都不應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養浩然正氣。孟子身上那種有稜角、有個性的哲人風采、英俊氣度、男人本色,成為一條汲之不盡的文化源泉,更行更遠還生。
⑼ 話說風流人物 為話題的作文 600字
曾經在歷史上建立功業,對中華文明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 或俠肝義膽的英雄,或聰明過人的智者,或才華橫溢的文人```列出十位,排座次,說理由,再每個人配一段 一二百字 的簡介
十、項羽:
項籍,字羽,中國古代第一猛將,司馬遷《史記》中為十二本紀之一,成為中國正史以非帝王身份入本紀的第一人。
項羽少有大志,力能舉鼎,自言:「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又有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京劇《轅門射戟》中,呂布有一段搖板轉二六的唱段,第一句是「將軍休要逞剛強,剛強怎比楚霸王。」可見連呂布都敬畏項羽。他僅以八千江東子弟兵起事,後擁兵數十萬,號稱「西楚霸王」,先滅秦,後與劉邦爭天下,敗於九里山前,終於烏江自刎,卻留下一段霸王別姬的千古佳話。可稱得上既有英雄之氣,又有兒女深情,算得上風流人物
九、李牧
他的赫赫功業是對匈奴的戰績上,李牧是趙國人,趙國一直受匈奴威脅。趙軍屢敗於匈奴,以至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知恥而後勇。趙軍從裝備和作戰方式上高度學習匈奴,建立了讓六國震驚的騎兵部隊。李牧真正意義上的與匈奴一戰只有一次,但僅僅是這一次,就打的匈奴幾乎十年不敢南下。此戰中李牧將孫子兵法的智慧發揮到及至,先是連敗五陣,丟棄牛羊輜重無數,將匈奴主力從他們擅長的草原引誘到漢人所擅長的長城外圍來進行決戰,並以示弱於敵的手段麻痹對手。接著火速出擊,深夜集合人馬,夜襲匈奴大營,把那些在馬上縱橫的匈奴騎士在睡夢中殺死。同時重裝戰車包圍匈奴營地出口,以密如蝗蟲的箭矢射殺匈奴逃亡者。此戰打的匈奴主力幾乎全軍覆沒,幾年難以恢復元氣。重要的是,此戰是漢族軍隊步騎車兵協同作戰的經典戰例,為日後漢政權與匈奴作戰提供了經典戰例~
八、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分裂數百年的中國,建立了影響至今的中央集權體制。鐵腕的始皇征民納稅,大興水利土木。他還統一了全國的度量衡與文字。強大的秦朝名播海外,外國以"秦"(支那)來稱呼中國。他是中國第一位聲譽震全球的政治家,也是第二位最有名的君主。
在中國古代君王中,最負國際聲譽的當推漢武帝。在西方人看來,他是古代中國巔峰狀態的萬世一君,是中國最有作為的帝王。他敬奉儒學為官方學說,強化了中央集權體制。他擴疆開土,征服長江以南大片土地與朝鮮一部分,並打開了在中西交流上具有深遠意義的"絲綢之路"。他使中華帝國達到了同期羅馬帝國的強盛程度。一些西方學者認為,他堪稱中國的凱撒、亞歷山大或屋大維。
六、諸葛亮
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撫養長大,後因徐州之亂,避亂荊州,潛心向學,淡泊明志。後受劉備三顧之禮,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動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蜀漢建立,拜為丞相。劉備伐吳失敗,受託孤於永安,輔佐幼主,外聯東吳,內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強魏。為完成統一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先後五次進攻魏國,在治國、治軍等方面發揮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造損益連弩、木牛流馬,與名將司馬懿、張郃等交鋒,屢操勝算,最後一次北伐時採取分兵屯田之策,與司馬懿大軍相持百餘日,但不幸因積勞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歲,謚曰忠武侯。其「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敬仰和懷念。
五、林則徐
林則徐是中國清代愛國政治家、思想家、詩人。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鴉片戰爭時期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繳獲和焚毀大批鴉片,並粉碎了英國侵略者的多次武裝挑釁,表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就連頭號鴉片販子英國商人在如此清廉的欽差大臣面前,也不得不承認:「他的手從來沒有被賄賂玷污。在中國政治家中,這種情形是聞所未聞的。」
林則徐官場40載,行跡踏遍14省,統兵40萬,到頭來仍兩袖清風,一貧如洗,正如晚年他在《自定分析家產書》中所述:「田地家產折價三百銀有零」,「況目下均無現銀可分!」實在令人可欽、可佩!所有這些,正如他故居廳堂懸掛的那幅親筆所書的格言所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四、李白
也該有個文學界的風流人物了~
李白,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 是我國唐代的偉大詩人. 其詩風雄奇豪放, 想像豐富, 語言流轉自然, 音律和諧多變. 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私素材, 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 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
他一生不以功名顯,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
李白詩歌對後世的巨大影響,首先是他詩歌作品中反映出來的人格力量和個性魅力。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獨立人格,凜然傲骨,那與自然冥一的瀟灑風神,曾經吸引過無數文人志士。他的詩歌的豪放的風格、變化莫測的想像、清水出芙蓉的美,對後來的詩人也有很大的影響,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是一位曠世奇才,有不可更替的不朽地位。
三、岳飛
契丹人有句老話,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此話印證了女真人戰鬥力的強大。但如此的神話卻被一個叫岳飛的中國人打破了。誰說女真滿萬不可戰,十萬金軍照樣在岳家軍面前碰得頭破血流,而且還是女真人最擅長的野戰,而且岳家軍每次的參戰兵力還遠遠少於女真人。今天的人很難想像,當時的岳飛是在一種怎樣的情況下抗戰的,今天的人更難想像,堰城大戰兩萬岳家軍擊敗女真人精銳的輝煌是怎樣書寫出來的。那是中國人勇敢反抗外來侵略的錚錚鐵骨,那是中國人在忍受了近百年異族欺壓後發出的強國之音!金朝大將金兀術感嘆「從軍二十年,未遇如此之勁旅也。」女真人更是在民歌里悲哀的唱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二、孔子
孔子是最具國際影響的中國人。他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和前5世紀的一個諸侯國里。他希望當時分裂的中國能重視出現統一強大的中央權力,主張上層階級以禮、仁政、德行來維持統治,全體人應遵從忠於天子、孝順父母、友德朋友的信條,婦女應對丈夫忠貞服從。但他未能把他理想與理論變成現實。在他死後七百年,漢武帝正式把他的學說奉為唯一的官方學說。自此,歷代帝王紛紛效法。到公元7世紀,唐朝大興孔廟,孔子被奉為半人半神的聖人。這種習俗沿襲約一千三百年。在西方人眼裡,孔子是中國傳統的象徵。他的思想對十八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產生了相當影響。孔子思想對日本、朝鮮、越南、新加坡、也有過重大影響。
一、周恩來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建國後一直擔任政府總理的職務,並在外交上有卓越的表現,被國際上稱為最難對付的政治家!在職期間日理萬機,勤儉樸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死後沒有任何的存款,也沒有留下一子半女,甚至連骨灰都撒入大海,這樣的廉潔是無人能比的,可以說他為中國人民奉獻了他的一切,他的智慧、他的忠誠、甚至是他的生命,風流人物第一名,除了總理還能有誰?
展望古今中外風流人物,看歷史的車轍輾轉,留下了輝煌的痕跡,觸動了我的心靈。
項羽觸動了我的心靈。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的霸王,一位諸侯混亂中力挽狂瀾的能者,令各路諸侯匍匐稱臣的王君,一位破釜沉舟以激動士兵的將帥,垓下一戰,不肯過江東,金戟一揚,血灑疆場。他創下一番霸業因要面子付諸流水,我為他惋惜。
蘇軾觸動了我的心靈。東坡,那個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驚魂未定中自省反思,從而悟儒家之推已及人,會佛家之眾生平等,領道家之珍重生命,集眾家之精華,鑄造「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脫豁達。我為他贊許。
司馬遷觸動了我的心靈。「一代君權痛蠶室,千秋史筆溯龍門」的司馬遷,在蒙受不白之冤,遭受宮刑之辱下,為達成先父遺願,完成自己的理想,在獄中艱苦度月,終於著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傳承的《史記》。我為他的堅毅表示贊許。
梵高觸動了我的心靈。梵高,這位印象派畫家,為探究一個未被發現的新世界,不惜放棄自己的家財。論家境,他的家族是當時歐洲最大 的畫商,幾乎控制著全歐洲的美術市場,他完全可以迎合時尚以謀利,但是他卻不屑。他的思想超前,難以為人接受。終於,在巴黎一處無人知曉的角落裡,梵高像自己筆下的向日葵一樣綻放自己最後的美麗。他自盡在一片金黃的麥田中,一如他的追求光明。我為他的執著贊許。
望古今中外多少風流人物觸動了我的心靈:苟踐卧薪嘗膽,韓信受胯下之辱而富強,祖狄聞雞起舞,生活即是藝術的畢加索……他們編著的篇章,他們的品質,他們的精神,是人類歷史上的魂寶。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讓自己的人生別有洞天。
他們的所有已經融入歷史的汗青,不管鐫刻的是人們褒揚或是貶斥,但他們遺留下的痕跡,在無聲中起舞,觸動了我的心靈。
我們今天剛上的綜合課,不會認識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