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中見大的作文素材
小中若見大,文似相思久
清代文學家袁枚,在一夜大雨後的清晨,雨霽天晴,觀賞到了爽朗的景象,寫下了《推窗》一詩:「連宵風雨惡,蓬戶不輕開。山似相思久,推窗撲面來。」袁枚就是憑「習以為常」的雨後初晴情景,小題大做,以小見大地將自己渴念領略山村美景的心願,用擬人、比喻手法將常見景象描述得引人入勝的。筆者覺得,「小中見大」這個手法運用得好,也會使你的文章妙筆生花,出奇制勝。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景一理,通常都會成為作文命題者筆下的材料,他們加工後,就使平凡的題材具有深廣的意蘊而「搖身」變為我們的寫作話題。
寫這樣的話題作文,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大題小做」,抓住一點,寫深寫透,避免泛泛而談。「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並且讓其中的每一滴水都能在蒸發之前折射出太陽的光輝。
場景雖小,卻能托起大話題
我們若是善於選擇小場景,同樣也能恰當地將話題作文的「大題小做」演繹到極致。老舍先生通過茶館這樣一個人流復雜的場景,不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奇形怪狀,還成功地塑造了眾多奇形怪狀的人物,通過他們在茶館中的一言一行來反映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思想的腐朽性。這就是話劇《茶館》能夠大獲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寫話題作文時,我們也應有意識地以小場景來折射大題材,它可使你的作品極具巧妙性,從而以精巧打動閱卷者。江蘇南京考生蔣昕捷把「赤兔」巧妙地契合於「三國」這一場景中,刻畫了關羽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了誠信的主題,一舉獲得2001年高考作文的滿分。
角度雖小,也能反映大話題
小角度切入,大手筆展示,是許多作文高手追求的目標。「角度」小,才能產生「斷其一指」的效果。2007年高考廣東卷是話題「傳遞」,有考生想到的角度極為細小,乾脆以成語「薪盡火傳」為標題,從而將民族事業、革命精神、人類生命三個層次十分精巧地涵蓋於「傳遞」話題中,使《薪盡火傳》獲得高分。我們知道,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只要擅長角度小、分析深,你的作文定能取勝。
時空雖小,亦可展現大話題
考場作文切忌時間跨度太大,空間轉換太快。話題作文要做到「大題小做」,必須時間跨度小,空間轉換少。曹禺的話劇《雷雨》將前後三十年間的恩恩怨怨集中在一天一夜這樣短的時間內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寫作文也是如此。如果不注意小時空,記敘文容易寫成流水賬,議論文容易寫成「腳踩西瓜皮式」的文章。2007年高考山東滿分作文《薔薇·故鄉》就選取了恰當的時空點切入,描述了「我」對故鄉充滿深情的思念。這就有窺一斑而見全豹的奇效。我們如果能用典型事件來集中地反映大主題,自己的文章或許能成為考場佳作。「小中若見大,文似相思久。」只要不怕場景小、角度小、時空小,善於尋找適合的切入點,我們也能在考場上縱橫馳騁,下筆有神。
(曾 城)
【教師指津二】
你能由「一朵花開」想到「要活下去」嗎?
川端康成先生由發現一朵海棠花在夜裡綻放,引出一連串思考。平時明明知道有些花是在夜裡也綻放的,可大多並沒有注意。看見了知道了跟沒看見不知道一個樣。然而,當他「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時,竟「大吃一驚」,他凝視海棠花,覺得它「美極了」。由此,他想到,是某種機緣讓他認識海棠花以及很多花的美麗,於是,他繼續想到,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的美是有限的。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人感受生活的能力不也是有限的嗎?既然人感受生活的能力有限,所以有些人包括自己覺著人生痛苦缺乏意義,其實是只感受了生活的一部分,還有美好的、積極的部分未曾感受。所以,感受它需要機緣,而不應輕易放棄,於是他慨嘆:「要活下去!」
這是一個由平凡事物想到生活深處的典型例子。很多同學寫作文覺著無話可說、無物可寫、無情可抒,就是因為認識不到平常事物的不平常處,就是不能由平常事物想深想透,由表及裡地深入探究。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大家也不陌生,這也是一個由平常問題想深思透的典型個案。鄒忌早晨照鏡子,忽然有個想法:到底是自己美還是城北徐公美?於是他就此想法問了自己的妻、妾、客,結果他們都是認為是自己美。然而當鄒忌真的與徐公見面時卻發現,自己與徐公比「弗如遠甚」。這可以說是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了。然而,鄒忌卻在這樣的小事中見出了大事。他思考,為什麼自己不如徐公美而所問之人都認為自己比徐公美呢?是因為那些人對自己有所偏私、有所畏懼、有所祈求。進而,他進一步想到,人是很容易受蒙蔽的,而受蒙蔽的原因正是由於別人對其有所偏私、有所畏懼、有所祈求。於是,他再深入思考,既然人人都容易受蒙蔽,那麼一國之尊的齊王會不會受蒙蔽呢?於是他從家常瑣事悟出一個結果,那就是齊王也受蒙蔽,而一旦齊王受蒙蔽,齊國整個國家也就遭殃了。於是歷史上從此有了「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千古佳話。
平常事物平常問題,只要開動腦筋,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有一個嶄新的發現。如筷子,再常見不過了,可有一位同學卻由此提煉出這么一句讓人難以忘卻的話:「一生挑挑揀揀,結果兩手空空。」發人深省啊。再如,一碗油鹽飯有什麼底蘊可寫,可一位作者卻寫出了讓人不能不流淚的文字:「前天,我放學回家,鍋里有一碗油鹽飯;昨天,我放學回家,鍋里沒有一碗油鹽飯;今天,我放學回家,炒了一碗油鹽飯,放到了媽媽的墳前。」作家王小民說:「不要忽視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簡單的、平凡的、瑣碎的細節,如果你注意觀察並有獨特的發現,感悟並注入真情實感,你的文章也會打動自己、打動別人的。」
請記住:深刻而充實、豐富而動人的東西往往就蘊含在簡單、樸素之中。因此,寫作不妨就從發現平常中的不平常練起吧。
❷ 怎麼寫作文
怎樣寫好作文
快速寫好作文
突出主題,安排材料:不管是寫什麼,得先打定主意��要表達什麼,說明什麼道理.道理不要多,初學寫作的最好是抱定一個道理來說,切勿貪多.安排材料就為的是突出主題.
二.寫透一件事:(一)寫自己真知道的事,不寫自己不十分知道的事.(二)圍繞一個題目寫,不要一會兒一換.(三)能抓住問題就不至於千篇一律了.我們要細心地看,看問題,看人物,看地點,看時間,把有關的事物都看了,自然會寫出一篇與眾不同的東西來.
三.多改多念:文章必須修改.先把不必要的話,不必要的字,狠狠地測去,像農人鋤草那樣.然後再細細修改字句.然後再加工,教重要的句子有力量,帶感情.修改時,多念自己的文章,這里所說的"念"是朗讀的意思.念給別人聽,還要多念別人的作品.
四.不怕,不慌:寫大白話就好.先好好地想一想,想一想要寫什麼,和怎樣寫.先寫提綱,安排好頭一段說什麼,第二段說什麼…….有了提綱,心裡有了底,寫起來就能順理成章;先麻煩點,後來就省事了.
另外,要寫好作文,必須做到"四勤":勤於觀察,勤於積累,勤寫勤練.
心作文網 :吳迪
有人曾預言:下一代將普遍需要那種出口成章的能力,因為他們要用自然的口頭語言處理工作,指揮機器幹活;需要那種下筆千言,一氣呵成的寫作能力,因為他們的時間很珍貴,必須盡可能的在短時間里寫出他們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寫的東西.
現代社會已進入了快節奏,高效率的時代,它對學生的作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們在近幾個月的網上調查中卻發現,現在的學校的作文教學卻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作文網——中小學作文交流空間調查結果
===============================================
你對所在學校的作文教學滿意嗎
1.很滿意.老師講課生動有趣.: 681人 23%
2.比較滿意.老師講課很真,同學能接受: 555人 18%
3.感覺一般.老師講課無新意.: 522人 17%
4.不滿意.老師講課無聊,沒意思.: 379人 13%
5.很不滿意.非常討厭寫作文.: 876人 29%
共有【3013】人參加調查
===============================================
調查時間 : 2003年10月 調查對象:全國的中小學生
不管是面對目前的小升初考試還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學生現在的作文學習都是令人擔憂的.對於北京市即將升初中的小學生來講,一部分學生要參加擇校考試,另一部分學生必須參加升學分班考試.語文測試中考試作文成了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而面臨激烈的升學競爭,我們的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以下寫作文的基本能力呢
1. 書寫工整 ;2.卷面干凈,整潔;3.快速審題,快速構思;4.快速行文,40分鍾寫500字以上作文 .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基本能力,因為它將直接決定學生作文的等級水平,如果學生寫的作文不能達到前兩項標准,那麼文章基本上沒有進入一,二類文的可能.為使么強調前兩項呢 因為這是一個大家容易忽略的問題.
另外我們對作文網2004年小升初寒假"小才子作文班"的學生進行了調查了解,發現學生存在以下幾個共同問題:1.不太喜歡寫作文,不相信自己能寫好作文;2 . 寫作文速度慢,家長普遍反映學生在家寫500字作文需要1.5—2小時;3 .卷面寫錯字,習慣用修正液,修正帶塗改;4. 字體不夠工整;5.口語表達能力一般,不敢上講台講話.
針對於這樣的小學畢業生,我們老師與家長首先要相信學生是有能力寫好作文的,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家長和老師要採取針對性的訓練,幫助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提高寫作水平.
我們針對畢業班的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 要進行基本功訓練
首先提高寫作興趣,培養寫作情感 .美籍華人楊振寧博士認為:"成功的秘訣在於興趣".只有當學生對寫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作文訓練才會有成效.心理學同時告訴我們,興趣與當前的需要有關,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辦法雖然是多種多樣的,除了進行寫作目的教育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欣賞學生寫的作文,讓學生從中得到一種成功的快樂體驗. 另外,出作文題要緊跟形勢,與時代同步,要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命題要盡量新,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有話可寫.
另外要注意引導學生積累寫作材料, 所積累的材料要注意三點:一要典型,二要准確,三要記牢.要強調用腦記,要背,不能光靠筆記本.材料越充足,寫作速度就越快.
還有要豐富寫作語言. 豐富寫作語言的方法之一是,背書和加強課外閱讀,書讀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會越通順,語言就會有文采 .
訓練書寫能力書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寫作速度.必須強化書寫能力訓練,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把字寫得 規范,工整.
我們把這些措施歸納為四項每日必練
每天必練60分鍾
a 摘抄佳句名段 200字左右 10 分鍾 練字,練速度,積累詞彙.
b 朗讀名段名篇 1000字左右 5 分鍾 培養語感
c 講故事 600字左右 5分鍾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d 課外閱讀 12000字左右 40分鍾 豐富知識,開闊思路
第二 提高寫作水平與應試能力
對於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而言,其基本做法首先就是嚴格要求,限時作文.為了提高速度,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個課時即45分鍾,一定要嚴格要求,當堂完卷.要求學生做到快速審題,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謀篇,快速寫作,快速修改.
45分鍾的時間分配大致是這樣的:審題,立意(確定中心思想)和謀篇布局(編寫作提綱)不超過5分鍾,寫作35分鍾,修改5分鍾.通過訓練,這個要求一般學生都能做到.另外,開展快速作文競賽也是個提高寫作速度的好辦法.學生每次寫作文,我就用秒錶為他們計時,學生在這種競爭氛圍中效率自然提高,有的同學最快能在24分鍾左右寫完將近600字作文.大部分同學能提前完成寫作. 剛開始進行速度訓練時,有些學生是跟不上的,45分鍾怎麼也寫不完.怎麼辦呢 要求老師嚴格遵循誠心誠意讓學生做主人和嚴格嚴肅進行基本功訓練的原則.首先要多加鼓勵,給學生進步的機會;其次暫時遷就,但絕不放鬆要求.時間一到,一律收卷,沒寫完也要收卷.這樣,學生下次寫作文就有一種緊迫感和時間觀念.有些學生,一講快速作文,字就亂塗亂畫.碰到這樣的學生不能操之過急,分兩步走,先要求寫完500字,再要求字跡清楚.
寒假班的學生在進行一段計時訓練後,能明顯感覺到自己寫作有了效率感,感覺自己的進步,對寫作文信心開始增加.家長寫的信息反饋表也都提到孩子的寫作興趣的提高,寫作效率的提高.
其次要進行技巧訓練 . 講究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快速寫作的技巧比如快速審題,快速立意,快速謀篇布局,快速寫作,快速修改等技巧,都要分專題進行歸納,總結和指導,還要能快速應付寫作中隨時出現的"卡殼"現象,比如跑題,言之無物,結構鬆散,混亂,詞不達意,字不會寫等毛病的糾正和意外情況的應付辦法.
最後要進行綜合訓練 為了全面提高快速作文的能力,必須進行綜合訓練.訓練內容有:
1.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的快速綜合運用;
2.作文環節(審題,立意,構思,成文,修改)的快速綜合訓練;
3.文體(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的快速綜合訓練;
4.作文形式(命題作文,選題作文,看圖作文,給文字材料作文,自擬題目作文)的快速綜合訓練.
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周期長,見效慢的系統工程,老師與家長應該密切合作.我們只要用心的為學生服務,就能換來學生飛速的發展,幫助學生升入理想中學.
教你如何寫好作文
今年的中考英語作文將從去年的8分增加到12分,而作文的題材新穎,形式多樣,主要側重靈活性,實用性和多樣性,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以圖畫提供情景的作文應以"看"為主,通過細心觀察圖中的人物,景物,文字,數字等,弄清寫作的意圖,通過分析思考把握邏輯聯系,找出主題並藉助所給的文字,把圖中的信息轉化成文章,但要注意,文章不能停留在圖畫的淺表,而要表達出提供情景的意圖和內涵,即"文在圖上,意在畫外",觸景生情,文章才能有靈魂.
2,以圖表提供情景的作文要以"讀"為主,首先要讀懂圖表中的數據,時間,編碼以及相互間的變化關系,對所給的信息加以分析,推斷,篩選,概括,去粗取精;在寫作時目的要明確,要注意內容的准確性和嚴肅性,尤其是圖表中的數據,時間等不得有誤.
3,以提綱提供情景的作文.這種形式本身的要點已經很明確,重點也很突出,只要把各個提綱加以發揮,注意遣詞造句的靈活性和語法規則的正確性,就不會造成審題不清而偏離主題,但要注意,文章必須覆蓋所提供的各個提綱的要點.
4,以書信格式提供情景的作文.首先要了解書信的格式,英文書信格式與中文有所不同,1),一般在信紙的右上角寫上寫信人的地址和日期,地址應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2),左邊頂格寫上收信人的姓名;3),正文部分;4),祝願的話;5),寫信人簽名.信的內容一定要按所給的要求寫,不要漏寫.如果要求你的信件用E-mail發送,請同學們務必注意,對方的網址一定要寫准確,多一點或少一點都不能發送成功,可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幾點注意事項
用英文寫作不同於用母語那樣得心應手,常常會受到生詞,語法,慣用法的限制,只要同學們平時注意兩種語言的異同性,抓住寫作要點,也可妙筆生花.
1,為了保證文章層次分明,條理清楚,要把時間固定下來,如:記敘一件事要用過去時;寫經常發生的事或對人物的描寫,要用一般現在時.整個文章中的人稱要一致,首尾呼應,不要隨意改動,以免造成誤解.
2,不要為了追求"一鳴驚人"而不願使用熟悉的常用詞,去找一些生冷的詞彙,對這些一知半解的詞你不會用,不知道如何搭配,結果適得其反,使文章顯的生硬,不協調,甚至錯誤百出,所以要實事求是地把握,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3,注意不同語言的表達習慣,也是寫好英語作文的重要環節,如"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建築師",很多同學寫成"Myambitionistodo/makeanarchitect","todo"表示"做"或者"干","tomake"表示"製作",而"做一名建築師"則表示"成為一名建築師"應該用"be/becomeanarchitect";又如"看書,看報"應用"readabook/newspaper",而不是"seeabook/newspaper".因此,平時應該注意不同語言的表達習慣,望文生義或一味生搬硬套只會鬧出"我的理想是製作一名建築師"的笑話.
4,有些同學因噎廢食,因怕出錯而只寫短句或簡單句,寫出的文章過於幼稚,空洞貧泛,言之無物,要使文章有血有肉就要把平時學的知識用進去,如:從句,非謂語動詞和比較等句型,關鍵時用上一,二個,就能使文章不同凡響,更有文采,特別是對關聯詞的使用,如"nowthat","not…but"等,會使你的文章邏輯結構緊密,層次鮮明,條理清楚,更能顯示出你的英文功底,但要做到這些並非一日之功,要靠平時的不斷訓練和積累.
怎樣寫好作文的淺議
一,寫真話,訴真情
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卡夫卡說過:"什麼叫寫作 寫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開,直到不能再敞開為止.寫作也就是絕對的坦白,沒有絲毫的隱瞞,也就是把整個身心都貫注在裡面."卡夫卡的話已告訴我們,說真話極其重要,因為只有"把心交給讀者",才能使讀者感到真誠,感到可信,才能使你寫出的那些話產生巨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如,小時候我們都聽過《牧童和狼》的故事:
一個牧羊的孩子,住在村莊附近,看守著一群羊.他高喊:"狼來了!"村裡的人跑出來幫他,他卻嘲笑他們跑得氣喘如牛,如此三四次.後來狼真的來了,牧羊的孩子很恐慌,他在恐懼中叫喊著:"請快來幫我啊,狼在吃羊呢!"但是沒有人理會他的呼叫,也沒有人來幫助他.結果,狼毫無忌憚,輕輕鬆鬆地吃完了他的整群羊.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得到啟示:說謊的人,即使他說真話,也沒有人相信他.寫作堅持"說真話",實際上是把生活和寫作,做人和作文這二者真正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它不僅對寫作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寫作者個性的發展,完善,對其健全人格的培養,形成,也有重大的影響.
人有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這是先天的稟賦,不學而能.所以,情貴在真,發自天性,出於自然."訴真情"才能使人感動,引起共鳴.這種真情發自內心,自然而然,和那些無歡而喜,無憂而戚,逢場作戲,矯情取寵的"虛情假意"判若冰火,截然不同.
作者真情的流露:
《同桌的你》
就是夜深了,雖然對面樓上最後一盞燈已經熄了,但我還是沒有一絲睡意.透過玻璃窗,那輪殘月也朦朦朧朧,沒精打采地射來幾縷蒼白的光.倏忽間,窗花上忽然滑過一滴晶瑩的水珠,彷彿是月亮的淚,它從月亮的臉上滑落到我的心上,那片記憶的死海里,又平添了一份酸楚……唉,怎能忘記你那雙充滿淚花的眼 怎能忘記你澀澀的笑 離別時那殘酷的一幕幕怎麼也忘不掉,這揮之不去的記憶呀!
大概是命運的安排,你我成了同桌,也正是這個機會,才使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你.記得那次考歷史,我沒讓你抄,你哭了,這是我第一次見你哭.你很傷心地給我寫了一封很長很長的信,你說,大家都很瞧不起你,因為你是個自費生,你還說我怕你分數比我高才不讓你抄……天哪!這是我第一次發現,原來,一個不經意的舉動,也能傷害一個人的心;一張毫無價值的中考成績單,原來竟有人這么在意.此後,和你在一起我總覺得很有壓力,很不自然,生怕再不小心傷到你,你的心靈很脆弱,我實在不忍心再讓你難過流淚.
然而,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你,老師把你調到後面的座位.你又哭了,又一次很傷心地哭了.你說不願意離開我,喜歡讓我給你講題,跟我一起學習,可這畢竟讓老師很為難呀!看著你的背影慢慢移到後面,我實在很難受,心裡有些酸酸的.為什麼偏偏把你調走呢 如果調走的是我,我也許會比現在好受些……
最殘酷的莫過於這次期中考試,聽到你沒進前50名的消息,我幾乎失聲叫起來.真難以想像,當聽到這消息時,你那早已脆弱,自卑的心,怎麼能面對如此巨大的打擊!我彷彿能聽到那撕心裂肺般的,撼人心魄的狂吼……你哭了,正如我想像的那樣,你極傷心地哭了.我幾次試圖過去安慰你,但是,我又實在沒有勇氣過去,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看到你那樣傷心,我無法再說什麼,怕勾起你的傷心事,我只好默默地把還沒來得及發的作業本和卷子先給你發下去,然後,再緊緊地握一下你的手,望著你勉強做出的那帶著淚花的苦澀的笑,我的淚水不禁湧上眼眶……
你去了後幾班,帶著你那滿心的酸楚走了.盡管很多同學不理解你為何流了那麼多的淚,認為這是不堅強的表現,但我卻深有感觸,深深體味到競爭的殘酷.
這時,窗外忽然一亮,但只劃過一道模糊的光,我不知道這是幻覺還是真的流星,我默默為你祈禱,願星星保佑你,保佑你那顆受傷的心,願你不再哭泣,不再流淚……
夜還是那麼靜,人們都已熟睡,希望當太陽再次升起時,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將變得更美好.
這篇文章讀來讓人怦然心動,是因為作者在字里行間融進了真摯的感情.
"訴真情"要注意兩點.
第一,感情的傾訴不要有范圍限制.人類的感情多種多樣,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實表現;另外,敢寫真情(包括一些不好的),又善於駕馭,常常是形成文章感人魅力的原因之一.
第二,感情的傾訴要適當節制.任何真正的藝術都是一種"自由"和"節制"的統一.
說真話,訴真情,核心是真.真,是善,美的基礎,是文章能說服人,感染人的重要條件.
二,寫出新意
歌德說過:第一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蠢材.如果人雲亦雲,鸚鵡學舌,就是再美妙的比喻也會失去光彩.中考作文更是如此.老師們批作文大都有這樣的感受:第一次讀到學生寫父母身亡,同情備至;第二次讀到,心中有感;第三次讀到,平淡無奇;多次讀到,麻木反感,雷同抄襲之嫌湧上心頭,作文分數肯定大打折扣.那麼,如何做一個第一次吃螃蟹的人,在中考作文中鶴立雞群,獨占鰲頭,作文的創新是至關重要的.
怎樣才能使作文出"新"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同學們應當細致的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體會生活中的風雨坎坷,人情哲理……然後才能在豐厚的生活積累中捕捉"新意".
1.選材新:
初中學生已經有了相當的生活積累,對已經掌握的寫作素材應當在考前進行分類和篩選,寫事的,寫人的;寫家庭的,學校的,個人的,社會的,自然的;親情的,友情的;寫景的,狀物的;然後篩選出合格的,新穎的,典型的材料.
文章的選材,當避免陳腐老套,應另闢蹊徑而選取新鮮活潑,充滿時代氣息的素材,選人之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近期批閱作文,仍有學生寫張海迪,雷鋒,我們當代有多少個新"張海迪"新"雷鋒",為什麼不能把握時代的脈搏,貼近現實生活,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呢 上星期我布置了一篇以"成長"為話題的作文,大多數學生寫作的是小學的事情,更有甚者一位學生寫了自己五歲時的事情!也許這些事情確實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初中生活中,在三年荏苒的時光里,難道沒有一件令你思想上產生深刻影響的事情,人生中得到深刻領悟的哲理嗎 你在初中階段的思考深度和思維的廣度應當遠遠超過小學階段的,這一階段應當是你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過程,為什麼不去選取生活中那些新鮮的典型的素材呢
2.立意新:
所謂立意新,就是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見解,新的觀點,使人讀後有新的啟發,新的感受,新的領悟.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可見要獲得"新"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學們應當在平時多閱讀課外文章,從文章中獲得一些靈感.例如畢淑敏的《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寫到自己在8歲,18歲,28歲,38歲,48歲不同的時期讀《海的女兒》都有不同的理解,體會,認識到對於文章的閱讀和理解,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是隨著人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知識的儲備而漸入佳境,逐漸深邃的┄┄這樣的立意無疑給了我們無盡的啟示,我們會因為作者的文章而更深刻的去領悟人生,體會生活和感受人情.
再例如我們學過的《行道樹》,《陋室銘》,《走一步,再走一步》等無數文章無不立意精巧,新穎可人.我們作文的時候應該或由事及物,或由情及理,或小題大做,或大題小做,或逆向思維,或聯想類比,在選擇了新穎材料的基礎上,取得精美,新鮮,獨創的立意.
3.角度新: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的意思是廬山千姿百態,橫看是一片連綿雄渾的山嶺,側看是峻峭的山峰一座,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它,又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態.
作文的角度亦同此道.同一個話題,同一篇半命題作文,同一則給材料作文,如何能夠在芸芸眾生中飄然而出,文章切入點的選擇,文章角度的選取非常重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選材行文,誰的角度獨特新穎與眾不同,誰就能獨自領略險峰處無限的風光,誰就能獨自享受生活的無盡樂趣,誰就能寫出新鮮活潑不落俗套的好作文.
例如去年的中考作文,話題取自於《韓非子》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智子疑鄰》,題目提示考生,在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現象,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事情,我們認識事物有感情親疏遠近的影響,要求考生以"感情親疏遠近"對認識事物的深淺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眾多的考生肯定會局限於單方面就事論事,談論客觀理智地看待問題,認識事物的重要性,怎樣選取特殊的角度獨領風騷 一首優美的散文詩——滿分作文《藍色蛹·金色蝴蝶》給人清新麗質,文質畢備的美感.文章選取了心靈感受的角度,用家庭生活中的變故在自己心靈上投射的影像來表現主題,精心挑選了家庭發生變故的兩三個片斷綴連全文,重點表現了自己的內心感受以及自己情感和認識發生變化的過程.文中沒有一處提到感情親疏與認識事物的關系,但卻通過展現自己的心理歷程,含蓄蘊藉地表現出了這種關系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生活是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人類對於社會,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反應能力,審美能力,思維能力更應當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你勤於思考,勇於探求,即便是對於同一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