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安瀾索橋的作文開頭

安瀾索橋的作文開頭

發布時間:2020-12-21 13:46:50

A. 安瀾索橋的名人詩句

安瀾索橋的初建時代已經無從考證,但至少在唐代時,它就已經在都江堰的上空專像唐詩的韻律屬一樣詩意地搖盪了。杜甫就曾親自觀看過這座橋的培修,他在詩中寫道:
伐竹為橋結構同,褰裳不涉往來通。
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蒼龍見水中。
顧我老非題柱客,知君才是濟川功。
合觀卻笑千年事,驅石何時到海東。
《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杜甫
宋代以前,安瀾索橋稱作珠浦橋。曾經在都江堰呆過很長時間,留下過許多詩章的著名田園詩人范成大用很嚴謹的筆法將「長百二十丈,廣十二繩」的安瀾索橋記在了他的《吳船錄》里並以詩記之,至今讀來,仍可想像當時橋之壯景。
織簟勻鋪面,排繩強架空。
染人高曬帛,獵戶遠張罿。
薄薄難承雨,翻翻不受風。
何時將蜀客,東下看「垂虹」?
選自《吳船錄》/范成大

B. 都江堰——安瀾索橋觀後感作文460字

都江堰只是一個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用血汗創造的奇跡.我原來以為它只有水美,卻沒有版想權到那兒的水美,山美,樹美,人更美.
我們沿著山路拾級而上,路邊綠樹成蔭,花木繁茂,知了的叫聲連成一片,加上山下的小溪流水潺潺,山上鬱郁蔥蔥,好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我們先來到半山腰的二王廟.那裡還沒有正式開放,可爐子里的蠟燭滴下來的蠟油已經有了一水桶,似乎永遠都不會結住.
我們又沿著小路來到了安瀾索橋,看著搖搖欲墜的橋,橋下急匆匆的內江水,江面上還不時捲起一個又一個旋渦,看著就令人膽寒,使人望而生畏.我扶著搖搖晃晃的橋攔,一步一步前進,不平穩的木橋都令遊客像是在跳舞.
在一條小河邊,人們都在喂魚,我也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喂魚吃餅干.起先只有兩三條在吃,後來那幾條向同伴望瞭望,好像在說:"快

C. 安瀾索橋的傳說小故事

安瀾索橋的傳說小故事


四川灌縣二王廟山腳有一座索橋,叫做「安瀾橋」。這索橋又叫做「何公何母橋」,是清朝初年一個姓何的教書先生設計修建的。那個時候人們沒法在這么寬的兩岸上修一座橋。何先生想出了造索橋的辦法。橋造成了,人們來來往往,感到便利。

可是橋上沒有欄桿,在搖擺的木板上走起來,並不是十分安全的事,不多久就有人失腳從橋上摔下去,死了。不滿意何先生的官府把責任完全推到何先生的身上,將他逮捕處死。何先生的妻子決心要替丈夫雪冤,要實現丈夫的真正的願望,她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辦法,用竹索在橋兩旁編上了欄桿,從此,危險的橋變成了安全的橋,使得三百年後的小孩也能夠在橋上跑來跑去,發出一陣陣的笑聲。

拓展資料:

安瀾索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何公何母橋」。全長240多公尺,飛架岷江南北,橫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四川西部與阿壩之間的商業要道,是藏、漢、羌族人民的聯系紐帶。

二王廟前的安瀾橋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橫跨在內江和外江的分水處,是一座名播中外的古索橋。最早稱繩橋或竹滕橋,這與它的材料有關。到了宋代,改稱「評事橋」。

明朝末年毀於戰火。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婦倡議修建竹索橋,以木板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以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稱之為「夫妻橋」,何先生修的橋因無欄桿所以一人摔下水摔死,被官員處死,妻子為了為丈夫雪冤想盡辦法修了欄桿。全長約500米,在魚嘴處建立外江水閘,把橋下移100多米,將竹索改為鋼索,乘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鋼筋混凝土樁,橋身也縮為240米。

遠看如飛虹掛空,又像漁人曬網,形式十分別致。漫步橋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來,東望灌渠縱橫,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瞭然。但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水經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

D. 安瀾索橋是什麼樣的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始建於宋代以前,明代末期毀於戰火。索橋以木排石墩內承托,容用粗如碗口的竹纜橫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

後來保存下來的橋,將竹改為鋼,承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坐落於都江堰首魚嘴上,飛架岷江南北,是古代四川西部與阿壩之間的商業要道,是藏、漢、羌族人民的聯系紐帶,被譽為我國古代的五大橋梁之一,也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

都江堰安瀾索橋

E. 安瀾索橋的介紹

安瀾索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何公何母橋」。全長240多公尺,飛架岷江南北,橫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四川西部與阿壩之間的商業要道,是藏、漢、羌族人民的聯系紐帶。

F. 寫安瀾索橋作文500字

盛世安康,和風撲面.江左塔樓,謂之安瀾.
名取「安瀾」,意蘊深含.緣史上漢水,災禍連年,輕者毀版田歿舍權,重者澤國城垣,民不聊生,難得平安.今世治漢,成效大顯:壁鎖平湖,壘石砌岸,洪禍無憂,城鄉安然,橫橋卧波,百世安瀾.築斯樓也,堪當民願!樓苑新成,乃斯域地標,康城名片.其高五層,斗拱飛檐,迴廊抱廈,雄偉壯觀;黛瓦粉牆,赤柱樑椽,玲瓏精巧,秀姿美顏.雄毓秦嶺,秀熙巴山,屹立蔥蘢,巋然凌漢.堪為安康名樓首善者焉!
斯樓東附石階盤旋,中道飛軒;西配迴廊大殿,別致花園;南立徽式牌樓,渾然一體,錯落於綠樹掩映之間.須月夜,皓月當空,東流碧漢,柳絲搖曳,燈亮萬盞,流光溢彩,勾勒樓殿,水中倒影,繁星長天,恰似瑤光閬苑.置身其中,難分天上人間.嗟夫!昔日避災躲難之臨江高崗,今成休閑健身之地,何不樂焉?若夫自東拾階入苑,但見遊人

G. 安瀾索橋是怎樣的

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始建於宋代以前,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又名「安內瀾橋」、「夫妻橋」,容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

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

明末毀於戰火。

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安瀾索橋

H. 安瀾索橋是誰建

安瀾橋安瀾橋是我復國著名的制五大古橋之一,全長320米。最早稱繩橋或竹藤橋,這與它修建的材料有關。到了宋代,改稱"評事橋",明朝末年毀於戰火。古代又名「珠浦橋」、「許事橋」,明代末被毀,清嘉慶八年(1803),何先德夫婦倡議修建竹索橋,以木板為橋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稱之為"夫妻橋"。它是勾通內、外江兩岸的交通要道。

I. 安瀾橋的資料

安瀾橋 都江堰安瀾橋
二王廟前的安瀾橋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橫跨在內江和外江的分水處,是一座名播中外的古索橋。最早稱繩橋或竹滕橋,這與它的材料有關。到了宋代,改稱「評事橋」。明朝末年毀於戰火。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婦倡議修建竹索橋,以木板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以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稱之為「夫妻橋」。全長約500米,在魚嘴處建立外江水閘,把橋下移100多米,將竹索改為鋼索,乘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鋼筋混凝土樁,橋身也縮為240米。遠看如飛虹掛空,又像漁人曬網,形式十分別致。漫步橋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來,東望灌渠縱橫,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瞭然。 但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水經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
安瀾索橋:始建於宋代以前,明末毀於戰火。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纜橫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現在的橋,下移100多米,將竹改為鋼,承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坐落於都江堰首魚嘴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
岷江滔滔惡浪,沒有修建索橋前,民謠有「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之說。
清嘉慶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餘人葬身魚腹。如此慘狀,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婦坐卧不安,他倆察看地形,翻閱建橋史料,請教當地水、木工人,報經官府,游說八方募集資金,清嘉慶九年五月帶領四鄉百姓動工建橋。橋尚未完工時,兩個樵夫不所勸阻,頂風過橋,落水喪生。渡口「把頭」買通官府,誣以草菅人命之罪。何先德先生含恨九泉。何妻強壓悲憤,繼承夫志,完成了索橋的修建。橋上橫鋪木板,竹纜為欄,行走平安,故名「安欄橋」,後改安瀾橋,取不畏波瀾,安然過江之意。人們為感激何先德夫妻的功德,又稱「夫妻橋」。

J. 都江堰風景區的安瀾索橋簡介

安瀾索橋又名珠浦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區西北約2公里的岷江上。清嘉慶八年(1803)重建。版邑人何先德倡建索橋時權,以木板為橋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建橋時其妻楊氏出力不少,民間又稱其為「夫妻橋」。原長320米,現長280米,以木排為板,石墩為柱,承托橋身;又以慈竹扭成的纜繩橫架江面。1962年,對索橋進行了維修,改10根竹底繩為6根鋼纜繩,改扶欄竹繩為鉛絲繩,鉛絲繩外以竹纜包纏。1964年岷江洪水暴發,全橋被毀。重建時,只改木橋樁為鋼筋混凝土橋樁,余照舊。後因興建外江水閘,將索橋下移100米,重建時改平房式橋頭堡為大屋頂雙層橋頭堡,改單層金剛亭為可供行人休息的六角亭,增建沙黑河亭,橋長261米。安瀾索橋是世界索橋建築的典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瀾索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全長240多公尺,飛架岷江南北,是古代四川西部與阿壩之間的商業要道,是藏、漢、羌族人民的聯系紐帶

閱讀全文

與安瀾索橋的作文開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