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荀子勸學中一段話為材料的作文
一、勤觀察。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觀察是小學生作文的第一步,觀察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小學生素質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說,對小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是有規律可循的。對景物的觀察,應該把景物置於特定的事物背景中,著重對其整體和局部、形狀大小、差異對比進行有序觀察,找出其獨有的他點來:對人物的觀察,應著重對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進行仔細觀察,發現其與眾不同、充滿閃光點的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對某一靜物的觀察,應從其結構入手,把握其形狀、動作,揭示其作用或用途。當然,觀察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特別需要教師的點撥和指導。 二、勤讀書。學知識「像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只有勤於讀書,善於讀書的人,才能體會那種「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樂趣。小學生作文材料的積累也需要勤讀書。其實,課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課外書是我們不可缺少的朋友,要通過對書中謀篇布局、段落條理、片段細節描寫等的體會,借鑒其有用的成分,作為記憶的原料,來豐富學生的作文寶庫,為動筆准備好條件。 三、勤動筆。觀察後有見聞和感受,讀書後有心得體會,這些都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萌芽,更是寫好作文的基礎。諺語說:「三天不讀口生,三天不練手生。」這些靈感不及時記下來,就會立即消失,因此勤動筆是學生積累作文材料的關鍵環節。當然,這種動筆不光包括學生能獨立作文,通過記人記事,寫景狀物,表達自己的思想,也包括學生對所見所讀較為精彩文章的摘錄,還包括學生記日記,寫觀察筆記等。筆耕不輟,日積月累,不怕寫不好作文。 四、勤整理。荀子在《勸學》中說:「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可見積累的重要性。作文材料也需要積累,但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紛繁復雜的積累需要不斷的整理,去粗取精,推陳出新,在修改中獲取新知識,在整理中積累草料寶庫。因此,比較現實的做法是,學生應該把收集的材料,按記人、記事、寫景、狀物分門別類,並做好編號,在自己遇到這類作文時,可以隨手拿來並能改造利用。 五、勤運用。知識來源於讀書學習,學得多,積累多,不見得作文就寫得好,理論需要聯系實際,積累的材料在於寫作實踐中的運用。教學實踐表明,會寫作文的學生通常有如下表現:作文里有某些精彩文章的「影子」,有片斷描寫的「骨架」,有細節描寫的「血液」,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其實小學生平常接觸得最多的,還是課本,只要利用好這位默默謙遜的「老師」,邊學邊用,小學生的素質就會逐漸提高。 總之,「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要以勤為先,積累作文材料更要以勤為本。只有勤奮努力,做生活的有心人,才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才能下筆有神。
② 關於知與行的作文,應用到荀子《勸學》的素材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線,用煣的工藝把它彎曲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准了,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乾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後風俗習性卻不相同,這是教育使之如此.《詩經》上說:「你這個君子啊,不要總是貪圖安逸.恭謹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了.
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變的洪亮,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藉助舟船的人,並不善於游泳,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資質稟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南方有一種叫「蒙鳩」的鳥,用羽毛作窩,還用毛發把窩編結起來,把窩系在嫩蘆葦的花穗上,風一吹葦穗折斷,鳥窩就墜落了,鳥蛋全部摔爛.不是窩沒編好,而是不該系在蘆葦上面.西方有種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卻能俯瞰百里之遙,不是草能長高,而是因為它長在了高山之巔.蓬草長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裡,就再不能變白了,蘭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裡,君子下人都會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選擇好的環境,交友要選擇有道德的人,才能夠防微杜漸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發生都是有起因的,榮辱的降臨也與德行相應.肉腐了生蛆,魚枯死了生蟲,懈怠疏忽忘記了做人准則就會招禍.太堅硬物體易斷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縛,與人不善會惹來怨恨,乾柴易燃,低窪易濕,草木叢生,野獸成群,萬物皆以類聚.所以靶子設置好了就會射來弓箭,樹長成了森林就會引來斧頭砍伐,樹林繁茂蔭涼眾鳥就會來投宿,醋變酸了就會惹來蚊蟲,所以言語可能招禍,行為可能受辱,君子為人處世不能不保持謹慎.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里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於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於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沒有刻苦鑽研的心志,學習上就不會有顯著成績;沒有埋頭苦乾的實踐,事業上就不會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達不到目的地,同時事奉兩個君主的人,兩方都 不會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而聽清楚.螣蛇沒有腳但能飛,鼫鼠有五種本領卻還是沒有辦法.《詩》上說:「布穀鳥築巢在桑樹上,它的幼鳥兒有七隻.善良的君子們,行為要專一不偏邪.行為專一不偏邪,意志才會如磐石堅.」所以君子的意志堅定專一.
古有瓠巴彈瑟,水中魚兒也浮出水面傾聽,伯牙彈琴,拉車的馬會停食仰頭而聽.所以聲音不會因為微弱而不被聽見,行為不會因為隱秘而不被發現.寶玉埋在深山,草木就會很潤澤,珍珠掉進深淵,崖岸就不會乾枯.行善可以積累,哪有積善成德而不被廣為傳誦的呢?
學習究竟應從何入手又從何結束呢?答:按其途徑而言,應該從誦讀《詩》、《書》等經典入手到《禮經》結束;就其意義而言,則從做書生入手到成為聖人結束.真誠力行,這樣長期積累,必能深入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學到死方能後已.所以學習的教程雖有盡頭,但進取之願望卻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畢生好學才成其為人,反之又與禽獸何異?《尚書》是政事的記錄;《詩經》是心聲之歸結;《禮經》是法制的前提、各種條例的總綱,所以要學到《禮經》才算結束,才算達到了道德之頂峰.《禮經》敬重禮儀,《樂經》講述中和之聲,《詩經》《尚書》博大廣闊,《春秋》微言大義,它們已經將天地間的大學問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學習,是聽在耳里,記在心裡,表現在威儀的舉止和符合禮儀的行動上.一舉一動,哪怕是極細微的言行,都可以垂範於人.小人學習是從耳聽從嘴出,相距不過四寸而已,怎麼能夠完美他的七尺之軀呢?古人學習是自身道德修養的需求,現在的人學習則只是為了炫耀於人.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自我,小人學習是為了賣弄和嘩眾取寵,將學問當作家禽、小牛之類的禮物去討人好評.所以,沒人求教你而去教導別人叫做浮躁;問一答二的叫羅嗦;浮躁羅嗦都是不對的,君子答問應象空谷迴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便捷的了.《禮經》、《樂經》有法度但嫌疏略;《詩經》、《尚書》古樸但不切近現實;《春秋》隱微但不夠周詳;仿效良師學習君子的學問,既崇高又全面,還可以通達世理.所以說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師是最便捷的學習途徑,其次就是崇尚禮儀了.若上不崇師,下不尚禮,僅讀些雜書,解釋一下《詩經》《尚書》之類,那麼盡其一生也不過是一介淺陋的書生而已.要窮究聖人的智慧,尋求仁義的根本,從禮法入手才是能夠融會貫通的捷徑.就像彎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領子,向下一頓,毛就完全順了.如果不究禮法,僅憑《詩經》《尚書》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測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錐子到飯壺里取東西吃一樣,是辦不到的.所以,尊崇禮儀,即使對學問不能透徹明了,不失為有道德有修養之士;不尚禮儀,即使明察善辯,也不過是身心散漫無真實修養的淺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來向你請教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回答;前來訴說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去追問;在你面前談論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去參與;態度野蠻好爭意氣的,別與他爭辯.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禮義之道的,才給予接待;不合乎禮義之道的,就迴避他;因此,對於恭敬有禮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宗旨;對於言辭和順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內容;態度誠懇的,才可與之論及道的精深義蘊.所以,跟不可與之交談的交談,那叫做浮躁;跟可與交談的不談那叫怠慢;不看對方回應而隨便談話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謹慎地對待每位前來求教的人.《詩經》說:「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贊許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駕馭車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沒能走完,這也不能算是善駕;對倫理規范不能融會貫通、對仁義之道不能堅守如一,當然也不能算是善學.學習本是件很需要專心至致的事情,學一陣又停一陣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為少而壞的行為多,桀、紂、拓就是那樣的人.能夠全面徹底地把握所學的知識,才算得上是個學者.
君子知道學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誦讀群書以求融會貫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師益友來實踐,去掉自己錯誤的習慣性情來保持養護.使眼不是正確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確的就不想聽,嘴不是正確的就不想說,心不是正確的就不願去思慮.等達到完全醉心於學習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聲,嘴好五味那樣,心裡貪圖擁有天下一樣.如果做到了這般地步,那麼,在權利私慾面前就不會有邪念,人多勢眾也不會屈服的,天下萬物都不能動搖信念.活著是如此,到死也不變.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堅定不移,有堅定不移然後才有隨機應對.能做到堅定不移和隨機應對,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時天顯現出它的光明,大地顯現出它的廣闊,君子的可貴則在於他德行的完美無缺.
③ 以勸學為論點的議論文作文800字
最近又重新看了一遍《老人與海》,還是一如既往地被聖地亞哥的堅毅和勇敢所折服.一個在精神上不可戰勝的硬漢子,有著令人難以想像的頑強毅力,在與罕見的大馬林魚和打不退殺不完的惡鯊的殊死搏鬥中,讓人感嘆他勇敢無畏和超凡技藝,更值得我們敬畏的是他能在茫茫大海中忍受飢餓睏乏,面對兇猛群鯊追殺下的恐怖,堅持三天三夜的頑強毅力.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曾泄氣絕望過,但最終是,他敬愛那個所有的危險都踩在了腳下.試想,如果是我們處於那種困窘當中,不說被鯊魚所吞噬,至少先會被自己的懦弱與畏懼所打敗.
正如狄更斯所言: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聖地亞哥就征服了他自己這座最高峰.
但偉大的毅力也是體現在細節上的,要想培養頑強的毅力,必須從小事從細節做起.正如砌房子,必須砌好每一塊磚,才能使房子堅不可摧.
一位世界第一的推銷大師,在他結束推銷生涯的大會上吸引了保險界的5000多位精英參加.當許多人問他推銷的秘訣時,他微笑著表示不必多說.這時,全場燈光暗了下來,從會場一邊出現了四名彪形大漢.他們合力抬著一個鐵架,鐵架下垂著一隻大鐵球走上台來.當現場的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鐵架被抬到講台上了.那位推銷大師走上台,朝鐵球敲了一下,鐵球沒有動,隔了五秒,他又敲了一下,還是沒動,於是他每隔5秒就敲一下.這樣如此持續不斷,鐵球還是動也沒動,台下的人開始騷動,陸續有人離場而去,但推銷大師還是靜靜地敲鐵球,人越走越多,留下來的所剩無幾.
終於,大鐵球開始慢慢晃動了,經過四十分鍾後,大力搖晃的鐵球,就算任何人的努力也不能使它停下來.
最後,這位大師面對僅剩下來的幾百人,介紹了他一生成功經驗:成功就是持之以恆.以這種持續的毅力每天進步一點點,當成功來臨的時候,你擋都擋不住.
這正驗證了王國維的成功必經過的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當你堅持之後到達第三境界時,驀然回首,成功即在眼前.
讓我們拋棄惰性,扔掉退縮,以堅持成就成功.
④ 《陶淵明勸學》材料作文800字
話說陶淵明隱居田園後,鄉鄰中有個讀書少年向他求教說:「老先生,我非常敬佩您的淵博知識,不知你在少年讀書時有什麼妙法?小輩願聽指教,以開矛塞。」
陶淵明一聽這少年是向他討學習妙法的,先是掩面捋須哈哈大笑:「沒聽說天下還有什麼學習妙法,荒唐,荒唐!」
突然,他收住了笑聲,覺得對晚輩後生的幼稚豈能一笑了之,而應循循善誘。於是,他嚴肅地對少年說:「學習是絕無妙法的,而只有笨法,常言道:„書山有路勤為馬‟,勤學則進,輟學則退呀。」
那少年聽罷,似懂非懂,仍不甚了了。陶淵明便拉著少年的手,來到他親手耕種的那塊稻田旁,指著尺把高的苗說:「你蹲在那苗前,聚精會神地瞧一瞧,它現在是不是在長高呢?」那少年便蹲下身子,目不轉睛地瞧著,可是直到盯的眼睛酸痛了,那禾苗依然如故,不見其長。他便站起來對陶淵明說:「沒見長啊。」
陶淵明反問道:「真的沒見長嗎?那麼春起的苗芽,又是怎樣變成這尺把高的呢?」
少年搖搖頭,表示莫門其妙。陶淵明便耐心地引導說:「這禾苗是每時每刻都在滋長啊!只是我們肉眼察覺不到;讀書學習也有同理,知識在增長時也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有時連自已也不易覺察到,但只要持之一恆勤學不已,就會有知之甚少變為知之甚多。所以有人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陶淵明說完,又指著溪邊的一塊大磨石問:「你再看看那塊磨石,為什麼會出現像馬鞍一樣的凹面呢?」少年連口答道:「那是磨損的。」
「那你可曾見過,它是哪一天被磨損成這樣的呢?」那少年想了想說:「不曾見過。」陶淵明又因勢利導地說:「這是農夫們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鐮、磨鋤,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磨損而成的,決非一日之功啊!」
少年心想:老先生講這磨石,又有何用意?陶淵明看出了少年心中所想,接著又說:「從這磨石
1/2
上,我們可悟出一個道理來,這就是:„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學習一旦間斷停止,所學知識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丟掉。」
聽了這一席話,少年恍然大悟,完全明白了「勤學則進,輟學則退」的道理,便叩首拜謝:「多謝老先生指教。」說完,又請老先生題詞留念。陶淵明欣然命筆,一揮而就: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陶淵明勸學蘊含著智慧。每個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有的如春起之苗,日有所長;有的如磨刀之石,日有所虧。今天的一切都是昨天的結果,而所有的而今天又將改寫明天,孩子的成長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