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標題該怎麼寫
寫好教師資格國考《綜合素質》作文標題方法:
一、緊扣材料
如果作文形式是命題作文,這時候大家就要按照材料要求確立題目,例如14年上中學段的真題,材料中明確提出要以「我的夢想」為題寫一篇文章,那麼這時候考生就只能寫「我的夢想」為題目,所以對於這種命題作文大家要注意審題。
二、題目要簡單、契合
作為一篇文章的標題,首先題目用語一定簡短,精煉,避免長篇大論;其次用詞一定能夠准確恰當的表述材料的意思,不能脫離文章的主要思想。
三、巧妙使用修辭手法
寫一篇文章的時候,標題可以採用一些常見的修辭手法,例如比喻修辭手法,就會讓標題更加生動、形象;誇張的手法會使得標題更加突出、強調,氣勢較高。
四、引用法學寫標題
寫作文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詩詞歌賦、或者一些歌詞等作為標題,這樣會使得標題更加的富有哲理性和新穎性,吸引閱卷老師的興趣。
(一)我們要寫一篇關於教師奉獻的文章,那我們可以引用古詩詞《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作為題目;
(二)我們要寫一篇關於堅持的文章,可以引用歌曲《相信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後》等作為題目;
(三)我們要寫一篇關於教師愛的教育的文章,可以引用影視作品《一個都不能少》作為標題等。
『貳』 關於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性的格言警句
11】用知識的浪花去推動思考的風帆,用智慧的火星去點燃思想的火花內,用浪漫的容激情去創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學的力量去強勁騰飛的翅膀!
13】不點燃智慧的火花,聰明的頭腦也會變為愚蠢;不踐行確立的目標,浪漫的理想也會失去光彩;不珍惜寶貴的時間,人生的歲月也會變得短暫;不總結失敗的經驗,簡單的事情也會讓你辦砸。
16】我們缺少的不是機遇,而是對機遇的把握;我們缺欠的不是財富,而是創造財富的本領;我們缺乏的不是知識,而是學而不厭的態度;我們缺少的不是理想,而是身體力行的實踐。
50】生命因運動而精彩,生活因樂趣而充實,學習因思考而深刻,交友因真誠而持久!
99】生活六「朋友」:信心是支柱,目標是動力,三思是舵手,運動是健康,知識是財富,知足是大樂。
126】個人最大的資產是素質,健康最重要的內容是體魄,體魄最關鍵的部位是頭腦,頭腦最具價值的東西是思想。
146】生活可以沒有魚肉,但卻不能沒有創意;學習可以沒有紙筆,但卻不能沒有思考;交友可以沒有煙酒,但卻不能沒有真誠;賺錢可以沒有利潤,但卻不能沒有良心。【林寶鐵供稿】
『叄』 綜合素質名言警句
一、關於賞識教育
1.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2.贊揚學生極其微小的進步,比嘲笑其顯著的劣跡高明。
3.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於:相信孩子,解放孩子。 ——陶行知
4.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5.一句話,一盞燈,也許改變人一生。
6.了解一滴海水,就是了解大海的前奏;了解一個孩子,就是了解生命的前奏。
7.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就無形生命而言,每個幼小的生命彷彿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的。
8.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威廉?詹姆士
9.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馬卡連柯
二、關於因材施教
1.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陶行知
3.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蘇霍姆林斯基
4.深其深,淺其淺,益氣益,尊其尊。——《墨子》
5.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三、關於創新與實踐
3.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4.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陶行知
1.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斯大林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3.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4.老師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5.三尺講台,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
6.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
『肆』 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怎麼寫好
第一,審清題目,把握立意。寫作部分通常會給定一段材料,考生可以從材料中讀出關鍵詞,通過把握關鍵詞,理解材料中的意思,准確把握文章立意。特別要注意,立意應該結合教師的職業特點,從教師職業出發,比如2015年上半年綜合素質的寫作題關於自信,從教師的職業,具有教書育人的特點出發,所以教師不僅要自身有自信,還有培養學生的自信。如果光談自身有自信,而沒有涉及到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分值就不高。因此,立意要結合教師職業。
第二,結構布局,收集素材。已經完成了文章立意之後,需要總體布局,一般我們寫作的文體是議論文和論說文,根據文體的特點,可以採用「總分總」的形式,一般採用五段三分式。三個分論點加開頭、結尾。根據題意,收集素材,可以是名人故事,生活事例,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從教師應該怎麼做和為什麼這樣做兩方面進行論證。
第三,組織材料,規范書寫。每個論點都需要相應的論據進行支撐,所以要布局好,要使的每段字數均衡,結構合理,因此組織好每一段落的材料內容,最後檢查文章是否體現了教師的職業特點。書寫要規范,字跡工整,語言流暢,不要有錯別字、語病,不要使用網路用語,使用規范的現代漢語,按照要求的字數書寫,少了會扣分。
『伍』 小學綜合素質作文需不需要寫三觀
寫作題,不管給定什麼題目,你都盡可能的用三觀去評價分析題目的正確性回三觀是教師觀、學生觀、教育觀答。綜合素質說的最重要的就是這三觀,沒有什麼別的東西不要直接評判題干案例人物的對和錯。就說他的某種行為是否符合三觀中的某一條,這是核心答法其次,准備一些萬能開頭和結尾的句子,再准備一些排比、教育學大師的名言,神級觀念,往文章里一穿插就行了沒啥可復習的吧,就是背背三觀,再准備些萬能句當材料就行了。我上半年一次兩科全過了。綜合素質我就是翻來覆去,不管是材料題還是作文題,全是這三觀。就行了
『陸』 教師資格考試:如何能讓《綜合素質》寫作得高分
【湖南中公教師考試】寫作是綜合素質中佔分比例較高的一個部分。在測查考生的三觀同時其實也在考查考生對教育理論綜合知識的掌握和了解,那綜合素質中的寫作怎樣才能得高分呢?
一、審題立意很重要
近年來,教師資格證中教育寫作的出題形式多以材料形式出現。考生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反復閱讀材料,提取有用的知識點,以便更好的答題。 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看到這句話,先要明白這句話的大意是「玉不雕琢,不能成為器物;人不學習,不知道道理。」句子的重心在後半句,可以圍繞「人的全面發展需要學習」「個性的發展需要學習」「學習的意義」來闡釋。切記不可讀題草草了事,抓不住主要的題眼而跑題。
二、擬定題目要仔細斟酌
讀懂了材料,找到了關鍵詞和題眼,就要開始擬定文章的題目了。好的題目可以給閱卷老師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所以這一步切勿心急,考生要反復思量,仔細選題。一般不建議用太過直白的普通題目。例如:一篇材料圍繞了教師關愛學生來進行寫作。考生找到了這個點後,可擬定如下題目:《用愛澆灌祖國的花朵》、《愛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盡量避免用類似《關愛學生》的題眼去命題。
三、文章格式清晰明了,首尾呼應
擬定好題目後,就要開始進行文章的寫作了。考生要注意的是,教育寫作文章形式多用議論文,避免記敘文和說明文等文體。文章的格式要清晰明了,避免「大肚子」、「雞脖子」的不雅觀的段落結構。尤其要注意文章的首尾呼應,切記虎頭蛇尾。卷面要給閱卷老師留下干凈、整齊的好印象。
在教師資格證的考試中,考生不僅僅要做到上述幾步,也要對當下的教育熱點話題有所了解,更要積累一些教育類的名人名言,可以為文章起到畫龍點晴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熟練掌握教育理論所涵蓋的知識,對所有的知識點都能做到游刃有餘、信手拈來。掌握了這些技巧,定能在教育寫作中考取一個理想的分數。
以上介紹了教師資格《綜合素質》寫作高分技巧,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柒』 有關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培根
每種首創事業的成功,最要緊的還是所有當事人的基本訓練。——馬明·西比利亞克
連自己的命運都不能主宰的人是沒有自由可以享受的。——愛比克泰德
忿怒二字,聖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臾,便不傷生。——曾國藩
凡有良好教養的人都有一禁誡:勿發脾氣。——(美)愛默生
凡鳥要成彩鳳,寒儒要變貴人,需要的是造福於人和智慧自身相結合。——方海權
不給他人以自由的人,地球上沒他的自由,其他星球上也不會有。——埃森·哈伯德
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日)池田大作
心的陶冶,心的修養和鍛煉是替美的發現和體驗做准備。——宗白華
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於家者蓋寡矣,而況於天下乎?——武則天
如果我們自己心中沒有自由與寧靜,如果我們內心深處和隱藏最深的自我只不過是一潭酸臭污濁的死水,那麼爭取身外的自由又有什麼價值呢?——梭格
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個人如果每天觀同一幅好畫,閱讀某部佳作中的一頁,聆聽一支妙曲,就會變成一個有文化修養的人——一個新人。——(英)羅斯金
虔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過靈魂的最純潔的寧靜而達到最高修養的手段。——(德)歌德
怒時光景難看,一發遂不可制,既過思之,殊亦不必;故制怒者當涵養於未怒之先。——申涵光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培根
『捌』 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怎麼寫
1、多練
一個題目寫完來後,需要反復修改源,直至文章沒有問題。因為 經過這樣一遍一遍的修改和練習,自己對作文的思路和語言的感覺,對結構的把握,對技巧的運用,會感受很深。 這個正是提高的過程。。
2、字數多
字數按照題目要求,前後控制在50-100字的落差范圍內是沒有問題的。 不建議兩種極端情形,即: 太少,或者太多。
3、分論點
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如果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論證的話,還是分論點會好點。分論點以三個為宜,不宜過多,而且必須想清楚,這些論點間的邏輯關系。
4、作文突出中心
可以通過關鍵句。例如:段首句、段尾句,首段的引導,尾段的總結。不停的往文章的中心去靠,在這些部分,要用和中心緊扣的關鍵詞,不斷的去重復,不斷的去強調。
當然,這些部分更多的是分析論證的部分。要突出中心,還需要在舉例,引用等方面,突出中心和主題。
『玖』 作文《養成良好習慣 提升綜合素質》
我們的校風,我們的追求和實踐
河北省任丘市河北石油
把「養成良好的習慣」作為我校校風,一般人看來有些直白老套無新意,可是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來看,這七個字,卻有著特殊的分量,是我們傾心竭力追求和實踐的目標。
「蘇州葉聖陶實驗小學」,此校名決定了這所學校就是要以貫徹和實踐葉聖陶教育思想為己任,為特色。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是葉老對教育過程的最精闢的概括。教師今日的教是為了達到日後的不需要教。那麼教到何種程度才能使得日後不教呢?葉老曾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還說:「教育的本旨原來如此,養成習慣,使學生終身以之。」「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葉老「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這一教育過程本質概括的更高層次的凝結。因為,習慣從心理學上分析,是實現某種自動化動作的需要。凡事達到了習慣這地步,就不僅「知」,還會「行」,並且把「知」「行」內化,成為一種內在的動力需要,不這么做就覺得不舒適。這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么?葉聖陶先生把他的習慣說函及整個教育。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生活的一切良好習慣」,「在德育方面,要養成待人處事和工作的良好習慣;在智育方面,要養成尋求知識和熟悉技能的良好習慣;在體育方面,要養成保護並促進身體健康的良好習慣。」良好習慣的全面養成,即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的全面達成。
好習慣養成了,其作用意義重大。養成教育有利於孩子成才、成人;養成教育有利於家庭和睦幸福:養成教育有利於社會的進步。養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養更高,行為更規范,成為一個有教養的文明人,它為孩子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學校,養成教育訓練要從老師的身教開始,因為學生的習慣很多是從模仿中得來的,教師的品行對學生構成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這力量絕非教科書、格言和道德說教所能代替,它不是貼在牆上的豪言壯語,也不是寫在紙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掛在嘴上的信條,而是教師用心對學生的教育。它體現在教師的品行之中,由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點一滴注入學生的心靈。
養成訓練要從規范入手,由淺入深;內容從小做細,不要貪大求全;養成訓練的要求應離孩子的生活經驗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並形成一個序列、循序漸進。例如「上課專心聽講」這一習慣,低年級的要求是「上課專心聽講、不玩東西、不做小動作、不隨便講話」;到了中年級的要求是「上課專心聽講,不想其他事,積極舉手發言,發言時聲音洪亮」;而高年級的要求是「先預習後聽講,聽講時要善於發言」。
養成訓練含蓋了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方方面面,在此不一一例舉。總之,良好的習慣只有在長期反復的訓練中才能養成;訓練必須嚴格,並且必須持之以恆。
「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的校風,有著特殊的分量,讓我們共同傾心竭力追求和實踐這一目標,以無愧於我們的使命。
『拾』 教師資格證之綜合素質的作文素材怎麼寫
在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中寫作部分的比例一直占據著半壁江山,要想拿到高分,寫作一直是我們在日常授課中的重點部分。其實寫作我們從小學就接觸到,但是從歷年試卷反饋中發現,跑題、偏題的事情層出不窮,同時經常有同學抱怨拿不到高分,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如何在考場上快速拿到高分作文。
(一)了解寫作考情、做到心中有數
1.分值(時間):50分,佔三分之一(40分鍾)
2.命題形式:命題作文、話題作文、開放式作文
3.材料性質:每年作文題均有材料,材料分5類:故事(2次)、對話(5次)、闡述觀點類(13次)、名言(2次)/格言(1次)、社會現象(1次)
4.考查主題:實踐、身教重於言傳、賞識/發現、成長、挫折、平等、學高與身正、讀書、夢想、善於傾聽/看問題的角度、目標、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幸福、人品與能力、溫暖感動的話語、做獨特的自己、律人先律己、閱讀的重要性、用挫折磨礪自我、居安思危、昂揚向上、善於在生活中尋找幸福、付出才能有回報/啟發、與其悲嘆昨日不如走向明天、實踐。
(二)了解評分標准、熟知評卷人規定
1.等級分類:
一等(50-38)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切、結構嚴謹、文體突出、語言優美、引經據典、字跡工整;
二等(37-25)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結構完整、文體明確、語言通順、字跡清楚;
三等(24-12)基本符合題意、基本明確,內容單薄、感情基本真實、結構基本完整、文體基本符合、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潦草;
四等(11-0)偏離題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當、內容空洞、文體不明、矯揉造作、結構混亂、語病多、字跡難辨。
2.硬性扣分:
標題:未寫標題,扣2-5分;文章結尾:以不少於800字為例,未寫結尾,字數多於600字,扣10分;少於600字,殘文11分以下;語句錯誤:錯別字,每三個扣1分或每2個扣1分;只出現一個錯別字不扣分,重復不累計;5個扣3分;多於5個,扣12分。
(三)掌握寫作的答題方法、熟知套路
第一審清題目,理解題干;第二閱讀材料,確定立意;
第三結構布局,搜集素材;第四卷面整潔,規范書寫。
(四)常見三類文體、議論文最佳(無特殊規定)
1.議論文: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
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舉例、道理、對比、比喻)
2.記敘文: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散文: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
特點: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語言優美凝練
(五)結合例題分析
接下來帶領大家做一道題,從這道題中我們一起來看到底怎麼才能寫一遍好作文。
題目:以《成長》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觀點正確,語言通順,文體不限,800字以上。
1.審清題目,理解題干
*自定立意:可以使用關鍵詞法:圍繞「成長」。因為是考教師資格證,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寫跟老師有關的,但是作為一個准教師參加考試,最好是從教師、教育這樣的角度來進行立意。
*自選文體:沒有具體的限制,文體不限時建議大家使用議論文,記敘文比較容易寫成流水賬,散文文筆要求較高,議論文論點論據論證比較清晰。
*命題作文:考生不可以自己擬定題目。
*不少於800字
*注意使用現代漢語,不能使用中英結合的形式,也不能使用網路用語、文言文,要使用現代漢語。
2.立意
題目立意較為簡單,主題詞「成長」,所以將成長的有關思路寫清即可。這個時候如何在簡單中求勝,就是需要你以老師的身份、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去論述,我們應該如何實現教師的成長、學生的成長,僅僅憑借一方的努力,雙方沒有達成共識,很難成長,因此就可以明確,我們在學校中是師生之間的相互促進,可以明確為教學相長、共同成長。
3. 結構
(1)在文章結構方面我們同學們最容易掌握的就是五段三分式。
開頭段:共同成長,是學生與老師發展過程中的共同支點。
分論點1:共同成長需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分論點2:共同成長離不開學習與思考。
分論點3:共同成長更加體現了「教學相長」。
結尾段:教師、學生的共同成長,不斷地提升著教育的整體水平,推動著整個社會、整個人類不斷進步。
(2)可使用的論據:
*教師勞動,老師的工作具有示範性,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學生具有向師性,因此有關老師的成長可以論述在實踐中如何反思,從生活入手。
*解釋《學記》教學相長。也是新型師生關系的特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