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考申論作文題如何才能不跑題
國考申抄論作文的題是指「文襲章主題」,申論中「作文跑題」「切題」的「題」就是指主題,主題不準確,即為「跑題」,一般為四類文;主題准確或較准確,即為「切題」或「基本切題」,文章才能拿到相應的分值。一般情況下,申論文章主題只有一個,也就是說一篇文章只能主要解決一個問題,或者說只能圍繞一件事去寫。且文章主題一般與申論的材料主題相同,也就是說,准確找到了材料的主題,就可以確定文章主題了。下面介紹幾種從材料中確定主題的方法:
抓政策性表述法
所謂政策性表述,是指在申論材料中,涉及到高級領導講話、政策節選、政府工作的新聞報道等材料,一般這些政策性表述所針對的對象即為材料的主題。
總結材料內容法
材料主題為材料主要表現的問題,因此,通過分段整理材料內容的方法,可以分析出材料的主題。
觀察非作文題的題幹部分
本方法主要是通過非作文題的題幹部分的信息,確定文章主題。
註:總結出來的以上幾種確定文章主題方法都需要練習和思考。同時,平時也要多總結,整理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破題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2. 2020國考申論大作文是如何評分的
2020國考申論大作文是這樣評分的:
一般情況下,會有以下評分項,對閱卷規則,做補充說明。如果未寫標題或者專未寫指定標題的扣2—3分;如果是機械式的大段照抄材料在三分之二以上的,一般情況下得分在15分左右;如果直接將前面的客觀題具體化、系統化而且論證不充分的,就按照三類卷及其以下給分;如果字數少於500字的,一般應該在三類卷以下的分值。最後,要清楚閱卷人在評卷時主要按照議論多少、深刻程度及相關評分標准給分,在文中,如有突出的亮點會給高分或者特別加分。
申論大作文怎麼才算優秀。一篇文章的構成有三個方面:一屬是思想內容,二是結構組織,三是語言詞句。申論大作文按照內容、結構、語言三個方面評分。
優秀申論大作文的一般標准:在內容方面,論點要正確,內容要充實,應該緊扣材料,觀點是從資料中引出,見解深刻,有新意。在結構方面,結構要嚴謹,論證層次要清楚,條理要分明。在語言方面,應該以議論為主,體現申論的文體特點,語言表達准確、流暢、生動,書寫美觀大方,卷面整潔。
3. 國考申論大作文的題目怎麼寫啊
公務員考試申論作文寫作方法如下:
一、研究材料的規律。
二、跨越套路和模板。
三、專准確的角度提出屬論點。
四、層次清楚,邏輯清晰。
五、語言流暢,說話踩點。
六、結構完整,有一定的高度、寬度、深度、力度。
你可以看看申論資料:2018年國考申論資料
4. 申論大作文不會寫,國考怎麼辦,怎麼才能這幾天會寫啊,只要作文在二十分左右就可以。
俗話說:失行測者失公考,得申論者得天下。大作文作為申論考試需考題型,分值很高,決定著考生申論總成績,也直接決定著考生能否在筆試中取得較高的分數。大作文的分值一般為30分-50分,國家公務員考試大作文一般是40分。
作文分數由形式分和內容分組成。多數人在大作文寫作中很難拿到一個較高的分數,這也間接決定著這部分人申論總分不可能較高,特別是在國考中,超過20分的寥寥無幾。很多考生的得分在12-18間,只得個位數的考生也大有人在。那麼考生在大作文里為什麼丟這么多分呢?我們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幾個卷面上丟分的原因:
一、閱讀理解給定資料不細、不深、不透
很多考生習慣於按照熱點分類,背誦相關的措施套路,粗枝大葉地看一下資料,就想當然地確定了申論的主旨與自己押到的熱點相關,於是就拋開材料自說自話,結果是答非所問,離題萬里。
從具體閱卷得到的信息看,不少考生的失誤就在於對給定材料捨不得花時間,捨不得用腦力,匆匆掃描,浮光掠影而過,重要的字、詞、句都沒有弄清,就急於下筆。
考生需須明白,閱讀理解是答好申論的基礎性、關鍵性環節,需須認真對待,要知道「磨刀不誤砍柴功」,打好了基礎,抓住了關鍵,再回答問題就會水到渠成,勢如破竹,就會八九不離十,不至於失大分。
如:在2009年國考申論中,給定材料的主題是「產業結構升級與糧食安全」。有的考生由於沒有讀懂、吃透材料,在大作文寫作中就招商引資大發議論,花費了不少力氣,而且說得頭頭是道,結果卻偏離了主題,分數給個10分都算「照顧」的了。
二、角色定位不準,造成「大跑題」
申論大作文得分普遍偏低,首要原因是「娃娃臉,學生腔」,甚至有個別考生在書寫大作文的過程把滿腔的「憤青」思想「一吐為快」,答題時角色定位不準自然會導致考生在寫大作文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分析材料,進而把握不準材料的主旨和精神,以及不能客觀承認問題、辯證分析問題和積極解決問題,自然最終完成的大作文內容與命題者的要求相差甚大。
三、時間因素導致大作文寫作結構不完整
雖然國考申論作答時間由原來的150分鍾延長到現在的180分鍾,但是時間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依然是「捉襟見肘」的。許多考生在前面的客觀題部分花費了過多的時間,致使在作答大作文時,沒有充分的時間審查材料,也沒有更多的時間構思文章框架和內容,甚至出現時間緊急難以把一篇文章完整呈現出來的情況,即結構不完整。當這樣的情況出現的時候,大作文難以在申論中為總成績添光添彩。為此,中公教育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要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時間,對於閱讀注意事項和審題環節可以花費5分鍾左右時間,閱讀材料花費35分鍾左右,客觀題的完成花費60分鍾,大作文寫作最少要花費80分鍾,這樣的時間分配既能保證客觀題的作答充分,也能保證大作文寫作能有充分時間。
四、題目或關鍵部分出現錯別字或邏輯矛盾
閱卷人在閱卷過程中由於要求有一定的閱卷速度,故而對於大作文的審查和閱卷更注重於關注這篇作文中的題目和關鍵部分,所謂的關鍵部分指的是開頭(提出總論點)、各分論點及結尾部分,如果考生的題目中就出現了錯別字或邏輯矛盾,結果不言而喻。題目和關鍵部分有錯別字,說明考生不細心,態度有問題;如果出現邏輯矛盾,則說明考生的邏輯思維不清晰,甚至可能定性為邏輯思維有問題。題目和關鍵部分作為整篇大作文的核心部分,一旦出現較大錯誤,需然會使這篇文字淪為「四類文」,最終得一個「考生辛苦了」的分數;所以考生寫題目和關鍵部分時千萬要注意錯別字和邏輯矛盾的出現,否則想改都難,因為有修改也會影響成績。
五、卷面干凈,整齊問題
考生經常問有什麼較好的方法能夠直接讓自己的申論分數提高?中公教育中公教育專家認為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把字練得工整美觀些,這樣能夠讓分數直接提高3-5分。當然在閱卷過程中沒有因為字跡不好看而扣分的規定,但如果卷面不整齊、不幹凈、不清楚,閱卷老師可酌情扣卷面分,然後用煩躁的心態略讀考生所寫的文章內容,給一個「不至於出事故」的低分。也許考生的答題內容一模一樣,但就是因為卷面給閱卷人的印象不一樣,分數差距能達到10分。字跡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提高的,但卷面整齊、干凈、清楚可以控制,這樣閱卷老師才能靜下心來閱讀考生所寫的內容。所以考生一定要保持卷面的整潔,堅持考前每天多練習寫字。
申論是公務員考試的兩大科目之一,它測查的是考生機關工作的能力,特別是大作文的寫作,彰顯的是考生的文字表達能力,這也是廣大考生進入機關單位工作後非常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故而,練好大作文寫作,不僅是為了應對好考試,更重要的是讓自己以後的機關工作游刃有餘。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大家對有所幫助!
5. 2018國考公務員申論作文是什麼
副省級:請深入思考給定資料5畫線句子「科學、藝術和古文化對於想像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版作用,構成權了想像力的源泉」,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聯系實際,寫一篇文章。
地市級:給定資料6」中,提到了老子關於「有」和「無」的觀點,請你圍繞給定資料反映的城市建設理念中的問題,聯系實際,以「試談『有』與『無』」為題寫一篇文章
6. 2022國考申論技巧:作文標題的兩種常見錯誤分析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要點提取技巧
在申論客觀題中比較常考的要點類型為問題、原因、影響、對策等,只要找准這些詞彙,申論要點提取不在難。以下我們將一一探討:
一、問題詞
常見問法有:問題、不足、困境、表現、瓶頸、挑戰、難點等。在材料中出現的負面元素我們要重點關注,尋找標志性詞彙。如常見的標志詞:問題、壞處、壞現象、不足、缺乏、困難,不常見的表述:弱點、薄弱、落後、瓶頸、毛病、弊端、缺失、不容樂觀、矛盾、爭議、令人堪憂、惡化、質疑、漏洞、尷尬、荒廢、症結、不科學、不合理、不完善、不健全、不足、缺乏、缺少、流失、少、差、弱……等。
二、原因詞
常見問法有:原因、理有等。在材料中主要提示問題產生的原因。常見的標志詞:因為、由於、原因、究其原因、根源在於、根本上、本質上、主要是、關鍵在於、因素、要素、緣由、緣故、元素、主要歸因於、與……有關等。
三、影響詞
影響大致可以分成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兩類。積極影響的常見問法:意義、效果、成果、積極作用等。可關注的詞彙有:促進了、改善了、增加了、提高了、減輕了、實現了、弘揚了、倒逼等。消極影響的常見問法:後果、危害等。詞彙有:降低了、減少了、破壞了、阻礙了、加重了、激化了等。
四、對策詞
常見問法有:做法、措施、建議、對策、意見、經驗、啟示等。要重點關注材料中的動詞,如:推進、推動、建立、健全、統籌、設置等等,也有一些特殊標志:推動、促進、提高、加強、完善、鼓勵、健全、依託、搭建、著力、優化、美化、拓寬、振興、支持、保障。需注意的是有些對策類問題只要求回答對策;有些對策類問題需要回答問題和對策。問題和對策都要作答時,建議兩種元素分開作答,更為清晰。
7. 2016國考作文只寫題目不寫內容得多少分
申論作文怎麼寫,如何體現「觀點鮮明或觀點明確」
申論作文作為標準的「官樣文章」需要具有官方規范的文字表述及思路表達,在最近幾年國考、省考作文寫作的要求中,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觀點鮮明」、「觀點明確」,如:
(1)【2010年918聯考】申論作文怎麼寫
圍繞「給定資料2」提到的「朔州途徑」,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1)參考給定資料內容,自選角度,自擬標題;(2)觀點鮮明,分析深刻,邏輯嚴謹,表達流暢;(3)總字數1000—1200字。
(2)【2010年國考省部級】申論作文怎麼寫
參考給定資料,圍繞「海洋的保護與開發」,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思想深刻,觀點明確;(2)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暢達;(3)總字數900~1100字。
(3)【2011年國考省部級】申論作文怎麼寫
請參考給定資料,以弘揚黃河精神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中心論點明確,有思想高度;(2)內容充實,有說服力;(3)語言流暢,1000字左右。
但是如何能在具體作文寫作中體現出「明確、鮮明」的觀點,這是眾多考生頭疼和含糊之處。
具體而言,「觀點」就是作文中提出的主題或要強調的中心,「明確」就是要說明白;「鮮明」就是不僅能說明白還要能重點強調讓人一眼看清。
要達到這樣的要求並不難,可以按以下兩步來進行操作。申論作文怎麼寫
首先,一定要仔細審清作文題干,搞清楚題干規定要寫的相關內容是什麼。如:圍繞「給定資料2」提到的「朔州途徑」,寫一篇議論文。那麼作文內容中一定要提到「朔州途徑」,並從這個角度切入。申論作文怎麼寫
其次,要緊扣材料中出現的相關內容充分展開,但是不能材料中出現的官方立場、觀點進行主觀改變,最好把相關內容根據國家宏觀政策進一步升華,從具體微觀逐步擴展到理論宏觀,這樣既可以具有思想高度同時也會體現出觀點的正確性來。申論作文怎麼寫
如:從「朔州途徑」中的「擁有先進開采技術、管理經驗和資金優勢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是此次山西煤炭資源大整合的主力軍」可以提煉出「技術中的自主創新」,由自主創新可以升華到「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問題,這樣作文的觀點可以落實為在煤炭資源整合中「通過技術提升自主創新」。
8. 寫國考申論大作文能有幾分左右
國考申論大作文總分40分。
(一)明確評分標准
文章結構支撐起一篇議論文章的骨架,也是一篇議論文章的關鍵所在。對於議論文而言,文章結構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完整
對於一篇文章而言,一個完整的結構必然包括:標題、開頭、分論點論證、結尾,這四個部分。很多考生能夠理解和把握這四個部分的結構,但是在具體安排結構的過程中,考生往往容易丟掉標題,導致文章結構的不完整。在一般情況下,缺少標題可能會扣掉2-3分左右的分值。但是,如果嚴格意義來說的話,缺少標題完全可以算為結構不完整,那影響考生文章的檔次,分數浮動的空間可能會更多。
2.勻稱
在保證文章結構的完整性的前提下,還要合理安排每個部分的字數與篇幅,使其在外在形式上均勻科學。就目前國考1000字的要求下,開頭與結尾部分篇幅可以稍微少一點,大概在100-150字之間,而每一個分論點論證的字數大概在250-280之間。這樣,一個開頭、三個分論點、一個結尾,會使整個結構更加科學。
(二)掌握寫作方法
文章結構主要取決於文章的材料邏輯與總分論點的提煉。就以往國考考情而言,常規型材料為常態,其中也會偶爾出現關系型的材料類型。所以,在結構安排上,考生既可結合材料和總分論點,安排為「五段三分式」與「思辨型文章」這兩種結構類型。
1.五段三分式
所謂「五段三分式」是指作文共有五個自然段,除去開頭引出總論點、結尾回扣主旨外,中間有三個同類分論點來支撐總論點。這種五段三分式結構從議論方向來看,又分為意義型分論點和對策型分論點。
意義型分論點是指分論點是從意義層面去論證分論點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如:成功從改變現狀開始,三個分論點寫成:「改變現狀能夠突破瓶頸;改變現狀能夠保持活力;改變現狀能夠不斷進取」。
對策型分論點是指分論點從解決問題的層面實現總論點。如:成功從改變現狀開始,三個分論點寫成:「改變現狀要打破思維定式;改變現狀要善於抓住機遇;改變現狀要勇於持之以恆」。
2.思辨型文章
所謂「思辨型文章」是指在主題中出現AB兩個角度,並且AB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那麼文章結構可以就AB二者的關系展開分析。第一段引出AB兩者,第二段整體論述AB之間的關系,第三、四段分別陳述AB之間的關系,第五段總結全文。如:海洋的開發與保護,三個分論點可以寫成:「保護與開發辯證統一;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是前提;保護海洋環境,開發是目的」。
9. 國考申論作文題目跟內容不一致怎麼辦
國考申論作文題目和內容不統一,已經交上去了,現在就只能這樣了,內容要是不是嚴重跑題,可能還好點,誰知道閱卷的時候,老師會怎麼想,別想太多了,心態調整好
10. 國考申論公文寫作類型
貫徹執行題是申論試卷中常常出現的一類題型,這類題型字數比較多而且這類題目的書寫類型也是比較多,由於其本質是應用文寫作,應用文的種類這是十分復雜,在國考中貫徹執行體的文書種類重復率不是特別高,且比較喜歡出一些比較生僻的文種更給考生造成了一種心理壓力。因此在這里為大家對貫徹執行題常考的題型的答題技巧進行分類解析。
一、演講稿
宣傳動員類是近些年國考和省考都比較喜歡考察的一類貫徹執行題,這類題目動員意味比較大,一般也會涉及一些場合和身份的設定,例如在申論考試中最喜歡考的宣傳動員類中的演講稿和講話稿,這個題型中一般會有一定的身份設定且一般都是被邀請到某個場合,這就要求我們在開篇一定要有身份的介紹,之後既然是受邀請那就一定要進行一些簡單的客氣和寒暄,之後就圍繞我們的主體要點進行有邏輯的進行羅列要點。
二、建議書
建議書也是我們近幾年來的考察重點,這種文書種類大家相對來說是比較熟悉的,建議書的本質其實就是針對一些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其實和我們所學習的提出對策題極為相似,在審題是要申請我們所要作答的一個主題之後我們要確定格式,一般完整的建議書是有標題、稱謂、正文和落款幾個部分但是在有些題目中並沒有指出明確的發文對象,或至少簡單的描述為呈送領導這時我們就可以省略我們的稱謂,直接進入正文。正文開頭就是一些問題的描述,既然說是題對策就一定是出現了問題,之後再根據材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對策的羅列就可以。就像是提出對策加上了一點格式。
三、倡議書
倡議書也是曾經在國考中涉及過的一類題型這類題型也是宣傳動員類的一種,一般我們會說建議書是下級呈送給上級而倡議書一般的發文對象就是我們的大眾,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倡議書宣傳動員性更強,就要求我們呼籲性更強,且倡議書一般在開頭段我們會表明我們倡議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之後正文主體部分就是倡議的內容一般也都是對策為主,最後加上我們的簡單呼籲總結即可,且我們要知道一般我們的倡議書格式也比較完備的除非出現和上文中建議書一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