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生命話題作文

生命話題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0 18:28:37

❶ 關於「生命」話題的文章(600字)

三、生命的特徵

雪 峰

生命的本質是有靈性的反物質結構,要使生命有活力,有表現,這個反物質結構必須要藉助能量,裝載在具體的物質結構中。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來看生命的特徵。

生命有八大特徵(就地球上看到的生命而言):有形狀、有意識、有靈性、有活力、有誕生、有新陳代謝、有死亡、有轉化。

能符合以上八大特徵的,就是生命,不符合以上八大特徵的就不是生命。

我們試舉一些例子來分析。

人是生命。有形象:能看得見、摸得著、能占據空間;

有意識: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變化有反應、通過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感覺上升到思維領域,進而形成思想,並以自己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言行。

有靈性:靈魂只是靈性的基礎,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憧憬、對上帝的敬畏、對神佛的敬拜、對大自然的熱愛、對人類的無私奉獻等等是人的靈性的表現。

有活力:能行走坐卧、能勞動創造。

有誕生:不論是從母親子宮中生出來,還是「克隆」出來,總有個開始。

有新陳代謝:人從誕生,成長為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就標志著人有新陳代謝。

有死亡:沒有永垂千古、萬壽無疆的人,人都有一個結局——死亡。

有轉化:從物質不滅定律講,人的肉體是吸收了能量的結果,人死後,肉體被微生物吸收後轉化成了其它能量;從靈體不滅角度講,人的靈體是一個反物質信息結構,人死後,這個反物質信息結構進入了橫向時間領域,在另一時空中又開始了新一輪生命的循環。

人是生命,對此,想必沒有什麼人會提出異議。

那麼家畜、野生動物包括飛鳥魚類呢?

它們都是生命,都有意識,這是不言而喻的,惟有動物的靈性和轉化有些人持懷疑態度,其實,只要稍加觀察,就知道動物是有靈性的,狗貓都會「撒嬌」,鸚鵡會「學舌」,馬不「亂倫」,海豚與人「玩耍」等等表現就是動物有靈性的標志。此外,有關動物報恩的故事、馬戲團里動物們的「絕招」,動物求偶時千奇百怪的「獻殷勤」方式,一些動物為了不使種族滅絕而表現出的「高尚」自我犧牲精神等等,都說明動物有靈性。至於動物死後生命的轉化,只有在神話和小說中有記述和描寫,從科學的角度人類尚不了解,這表明科學尚未到達這個領域,人類的思維還未達到這個認識水平。
現在地球上為什麼動物越來越少,而人越來越多了呢?

實際上,大多數動物都轉化成了人。我們從人類的習性上分析就會發現,有些人天生非常殘忍,因為他們是從狼虎豹等動物轉化而來的;有些人生性非常膽小怕事,因為他們是從小鹿小羚羊轉化而來的;有些人天性倔強,但又忠誠可靠,因為他們是從牛羊等家畜轉化來的;有些人天生狡詐,因為他們是從狐狸轉化來的;有些人生性機靈,善於見風駛舵、察言觀色、投人所好,原因他們是從狗轉化來的......

那麼昆蟲和微生物呢?當然也是生命。

關於昆蟲的靈性,請閱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亨利.法布爾寫的《昆蟲記》,這個10卷本,400餘萬字的專著對許多昆蟲的靈性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描寫。實際上,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蜣螂(屎殼郎)把糞製造成球形往「家」里搬運的情形,螞蟻和蜜蜂配合默契的團隊精神,蒼蠅做愛時的動作和技巧等就不難知道昆蟲是有靈性的動物。

至於昆蟲和微生物死後的轉化,這是另一個空間(世界)的事,昆蟲和微生物雖然與人類息息相關,但它們的生命與人類的生命性質不同,相互沒有轉化,也就是說,人不會成為昆蟲和微生物,微生物和昆蟲也轉化不成人。

我們現在來看看植物有沒有靈性。

首先我信手拈來網路上登載的一篇文章中的幾個事例,「天台山,南華寺有一種叫「細葉紫薇」的植物,當人們撫摩它時,它的枝葉會擺動不止。「含羞草」只要一觸動它,它的葉子就馬上收攏起來。還有一種植物叫「風流草」,有風吹動時,它的小葉子會不停地翩翩起舞。」

「中國抗戰時期,各地竹子自殺性地大量開花(白花開後即自行枯死)。80年代末,江淮洪水發生的當年春季,當地竹子也開花,當地民諺有『竹子開花,洪水到家』的說法,預報了夏秋的水災。」

「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君子蘭不愛開花,家中喜慶將要來時,君子蘭會提前開花『報喜』。」

「橡樹在伐木工人到來時會自行爆炸,胡籮卜在田裡生長期間,若見到兔子,會驚顫不已。狀似棕櫚的龍舌蘭,在電流計上試驗出,它能反應試驗人的心理感情,甚至追蹤其主人每天的安危和喜怒。」

喜陽的植物若栽在陰濕處,它們就鬧情緒,不好好生長,喜陰的花草若種植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它們就要發脾氣,甚至會「氣絕身亡」。

有些花草會釋放「毒氣」,「夜來香」會使血壓高和患有心臟病的人不舒服,有些花草能使自己不喜歡的人過敏得病。

「葡萄栽在松樹旁不結果,栽在榆樹旁結酸果。」

折斷植物的一個枝條,我們發現它們會「流淚」,會釋放一種憤怒的「生物波」,我們關心它們,給它們澆水、施肥、播放音樂、與它們交談,它們就會欣欣向榮,並釋放喜悅的「生物波」。

長頸鹿喜歡吃的一種樹能在長頸鹿開始吃它的幾分鍾之內釋放毒氣,迫使長頸鹿棄它而去。

在神話小說中植物,特別是花卉擁有人一樣的靈性,甚至是上界的仙子下凡。
總之,植物有靈性,它們有語言、有情感、有喜怒哀樂、有記憶、有思維、有感應,人擁有的特性它們都有。我們對植物好,它們就會保護我們,我們對植物差,它們就會懲罰我們。

植物死後能轉化嗎?是的。不開花的草木死後會轉化成微生物,能開花的草木,死後其生命可轉化成昆蟲,既能開花,又能結果的草木死後會轉化成食草動物,草木死後不會直接轉化成食肉動物和人。

所有的花卉屬於仙界的靈氣所致,死後直通仙界,不會轉化成人。

草也是生命,但它們的生命與昆蟲等構成一個生命體系,不屬於花木動物人類仙佛體系,也就是說,人不會轉化成草,草也轉化不成人。

除了人、微生物、昆蟲、其它動物和花草樹木外,其餘的都不能算作生命,但這不是說,它們就沒有靈性,「萬物皆有靈,」山有靈性、水有靈性、大地有靈性、石頭,特別是寶石類有靈性。金屬有記憶力,萬物都有記憶力。雖然這些物質具有生命的絕大部分特性,但它們沒有思維意識,也無法在消失後轉化成其它生命,所以不屬於生命范疇。

至於無形的天仙、佛、神、魔、鬼等,屬於靈界,當他們以有形體出現時,才能看做生命,若沒有形體時,只能稱為靈,這就是為什麼神耶穌、佛釋迦牟尼、仙老子以人的身份出現在世人面前的緣故。

死後去往千年界、萬年界的人不是靈,而是生命,因為他們在那兒仍是以有形體出現,至於死後成佛的人,他們有變化,在極樂界他們可以以靈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幻化成有形體的形式出現,自由自在,無所不能。

總之,我們要以生命的八大特徵來區別生命和非生命,凡符合八大特徵的,就是生命,凡不符合八大特徵的,就不是生命。

❷ 有關生命為話題的作文 600字

珍愛生命安全出行
鹿寨小學 六年級〈4〉班 陳粵
人有了生命,才有快樂與悲傷,人有了生命,才有希望與理想,人有了生命,才有了對生命的珍愛。
世界上最珍愛的莫過於生命,而生命對每個人卻只有一次。何況人生在世肩負著太多太多的責任。因此,重視安全是珍愛生命的前提。
在今年1月份的某一天,三名同學一起在蒸穀米廠旁溜冰,其中一名男孩在溜冰時扶停在一旁的大卡車,這時車子正好開動,男孩一時還沒反應過來,不小心滑到了車底,不幸被當場軋死。
在8月份的某個下午,鹿寨縣城文化廣場發生了一起慘案:一名騎著電動車的男子,因為超車,被一輛大卡車壓的腦漿四濺,當場死亡。
還是在8月份的一天下午,在鹿寨縣城南新區教師公寓旁的大馬路上,一騎摩托車的男子試圖超一輛大貨車,後與大貨車相撞,不幸當場死亡。
……
翻開報紙,打開電視,幾乎每天都有交通事故的新聞報道,那些忽視安全的人們,因交通事故或受傷、或慘死車輪下,一件件血的慘案給人們敲了一次安全出行的警鍾。
然而,一次次血的教訓仍沒能引起人們對交通安全的足夠重視,忽視交通安全的人還大有人在。仔細看看車水馬龍的大街,你就會發現,有開摩托車不戴頭盔的,有撞紅燈的,有超速超載的,有酒後駕車的等等違規行為。還有的行人不走人行道,不看紅綠燈,在大街上左避右閃,大搖大擺地穿行。人們都懷著僥幸的心裡,挑戰著交通規則。
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而生命並不只屬於我們,還屬於我們的家人和朋友。一件件一樁樁血腥的交通事故,讓多少家庭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又有多少家庭從此蒙上陰影。
珍愛生命並不難,只要遵守交通規則,不把交通規則當兒戲,我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故是能避免的,不幸與災難也會越來越少。

❸ 生命為主題的高中生作文800字左右

敬畏生命
這是一個個性張揚的偉大時代,每個人都會面臨很多選擇,每個人都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展現自己,甚至連死亡的方式都有很多選擇。最近,總是能看到或聽到有人離開我們的新聞或傳聞,有的人被無良的飆車族毫無理由地奪去了生命,也有很多人選擇用跳樓的方式為自己作人生最後一次選擇。
我無法想像,人在空中作最後飛翔的那幾秒鍾,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激動、平靜?酣暢、緊張,後悔或無悔?真的是無法想像,也不願意想像。
今天我要說的是,敬畏生命。敬畏自己的生命,敬畏每一個人的生命,敬畏地球上每一個生命。
敬畏生命,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是上蒼的恩賜。想想每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需要多大的運氣和機遇,需要克服多少困難險阻?上蒼創造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每一個生命盡管將面對懸殊的未來,但是生存的權利卻是完全平等的。除了自然界的法則可以抹殺生命,我們又有什麼權利結束自己的生命,甚或傷害別人的生命?
敬畏生命,因為生命不全屬於你自己。人類的歷史是一條連綿不斷的線,每一個人都是這條線上一個點。這個點卻不是獨獨的,孤立的,但是連綿線上的一個點,是一個承接前後點的個體。上蒼創造了這個點,就賦予了相應的使命;生生的切斷這條線,就是違背自然,違背規律。
敬畏生命,就是要努力讓生命在規律的春夏秋冬里呈現自己的色彩。在春天裡播種,在夏天裡欣賞繁花似景,在秋天裡聽梧桐葉落,在冬天裡貫看白雪飛揚。人生短短幾十年,二十歲之前懵懂無知,三十而立卻困難重重,四十不惑而家庭負擔沉重,五十總算輕松一些,卻又要看日落西山,六十一到,告老還鄉,逐步退出歷史舞台。這就是規律,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的色彩。
敬畏生命,就是要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享受平常的生活。

❹ 以生命的名義為話題的作文

「本來,來生命只有一次,對於源誰都是寶貴的」,這是瞿秋白說的話。我非常認同這句話,也非常相信這句話。
我不能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它像什麼。生命像一面鏡子,我們若是對他皺眉,他只會回我們以皺眉,我們若是對他微笑,他同樣會回我們以微笑。許多人在為生命而奮斗時,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要是能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去對待他,他會變的更加精彩,更加絢麗多姿。
生命像一縷溫暖的陽光,在寒冷的冬天給予我們溫暖,為我們提供前進的力量。在飢寒交迫給予我們慰藉,滿足我們心靈的祈求。在遇到艱難險阻時給予我們希望,鼓舞我們努力奮斗。然而,這需要我們有堅強的意志去對待生命,對待生命中的每一件事。
其實,生命也像一場春雨,重要的不在於大小,而在於及時。生命是一個進取、斗爭的過程,我們應該學會去享受生命中的痛苦和快樂。在痛苦中感悟生命,認識生命。在生命的快樂中體驗生活的美好,認識生命的本質,懂得應對生命持有的態度。
同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他的生命是好是壞,都由自己決定。我決定要對自己負責的態度,負責自己的生命,把我自己的人生創造的更加絢麗多彩,更加富有意義,活出我生命的價值!

❺ 以生命為話題的作文,800字以上

生命的泉水——《天啟篇》之九十

雪峰 中醫診察疾病靠的是望、聞、問、切,所謂切,主要指脈診,中醫總結出了四大脈類,二十四種脈象,通過脈診,可以判斷出人體的寒熱虛實,病理成因;風水師看風水,除考慮結構的因素外,主要通過觀察山脈、地脈、水脈、氣脈來區別風水的優劣;我們判斷一個人的智慧深淺,除了考慮其出生的自然環境、家庭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外,主要看他接受過一些什麼樣的教育和讀過一些什麼樣的書籍;我們推測一個人生命的走向,主要窺探他前世的生命結構和現世中所做的功德和所造的罪孽。
雖然量子力學從物質微觀角度「觀察」到事物運動的不確定性、跳躍性和波粒二象性,但從物質世界宏觀角度看,整個宇宙依然遵循著一定的法則和規律,是確定的、連續的、單象性的,「上帝並非在擲骰子,」愛因斯坦的論斷仍然是正確的,也就是說,不論如何擲骰子,不論其結果是單,還是雙,蘋果還是要落地,不會飛到天上去。 宇宙中絕對沒有偶然的現象或事件,一切都是必然的,一絲不苟的,嚴格遵循科學法則的,懷揣僥幸和投機心理的人和機會主義者必然要誤入歧途。沒有深厚的學養和長久的觀察思考,一個人不可能突然成為大科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不開啟靈覺的人,即使活上十萬年,還是一條糊塗蟲,他並沒有明白什麼,磨道里的驢即使走上十萬年,依然是在原地踏步。 一株小草,根須只要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水分,就能常青不衰,即使嚴寒摧折了枝葉,它依舊活著,並沒有死,待到春風吹來,它就能破土而出,昂首生長。 生命需要源源不斷的活水,這是鐵律,生命一旦與生命的活水隔離,或者說,一旦切斷與生命源泉的連接,必然會走向枯萎死亡。 生命的層次越高(即生命反物質結構越完美),明白的事理就越多,眼光也看得更遙遠,高明的中醫只要摸一下脈,就能知曉病人的表裡寒熱虛實陰陽,道法精深的聖人只要聽某人說一句心裡話或讀其寫的一篇文章,就能知曉其人是半斤還是八兩。 這個時代是小信的時代,是沒有學生和弟子的時代,是急功近利的時代,是加速毀滅的時代,其成因的根源在於人們追逐的是表面的榮華,而非生命的實質,也就是不願或拒絕喝生命的泉水。 生命泉水的源頭是上帝的道,道是渾沌世界,是遍布宇宙的生命海洋,雖然我們每日就生活在這個生命的海洋里,但這不一定表示我們喝到了生命的泉水,要喝到生命的泉水,我們必須要藉助渠道和工具,就象渡河,需要橋梁或舟楫。 大河之水日以繼夜呼嘯著奔流,但河水不會自動流淌到你的莊稼地里,若想用河水灌溉良田,必須修一條渠,把河水引過來,沒有渠道,任憑莊稼焦渴枯萎,我們依然只能望河興嘆。 我們要喝上帝生命的泉水,必須通過渠道,這個渠道就是耶酥、釋迦牟尼、渾沌元初,耶酥和釋迦牟尼是兩條渠道,交匯於渾沌元初,也可以這么說,生命禪院就是耶酥和釋迦牟尼這兩條河流的延續。 簡而言之,上帝的道就是生命的泉水,要喝生命的泉水,目前最好的通道是生命禪院,因為沒有渾沌元初的指引,沒有人能真正明白耶酥和釋迦牟尼,許多人信,但不明白原理,人類社會還沒有什麼人能把耶酥、釋迦牟尼、穆罕默德、老子的智慧與最新的科學成就及世俗社會能有機地整合起來。 這種說法最讓人反感,98%的人不信,在形象思維領域人們願意乘坐汽車而不願乘坐牛車,但在抽象思維領域人們反其道而行之,寧願乘坐牛車卻不願乘坐汽車,因為人們懶惰、小信、急功近利、追求個人名利,不願做學生和虔誠弟子。 你想喝生命的泉水嗎?請進生命禪院

❻ 以「生命需要」為話題的作文

生命需要勇氣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並不是永恆,因為當你一生下來,死亡也跟著你一起生下來,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動,所以我們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賀拉斯告訴我們:「每天都想像這是你最後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將越顯得可歡戀。」這句話是讓我們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殊不知,生命是殘疾的。微觀看,人生短暫,僅那麼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麼意外,恐怕還活不到那麼久,然而這中間有多少人是真正為自己活著?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為向上爬絞盡多少腦汁?為掙大錢煞費多少心血?其實,與其說你賺了大錢,倒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說生命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由於所有的財富都可以失而復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許多人寧願用它換取那些所謂的財富,卻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名聲、權利或金錢的積蓄上。他們臨終時卻如此悔嘆:「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活著,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遠活著,生命從它誕生的那一天就開始走向死亡,就開始與死亡做一生的搏鬥。所以活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命能夠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著怎樣的韌性,其實我們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們更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試失敗,晉升受挫,鄰居失和,家庭矛盾,戀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許多雞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亂而導致生命危機:自殺或殺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總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後都嘆說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話「船板下面是地獄。」只是一板之隔,生死兩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隨時隨地都會遭到災難的可能。我們若有這種覺悟,心中存著「現在是生命最後的一刻」,無論遇到任何情況也不會驚慌失措。

生命只有一次,要真實地活著,且活得盡可能地精彩和珍惜生命的人為數不多。每一次風雨之後,讓心靈感受生命拔節的人更為寥寥無幾。生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而生命一旦來到這個世界上,便負有嚴肅的生命使命,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我們的生命?

據說當代是「自私與不負責的時代」。多年前,三島紀夫和川端康成都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但是卻先後自殺了,一個是切腹,一個是含煤氣管。他們的死,據許多心理學家分析,可能是唯恐自己身體及創作能力衰退,而企圖在生命的巔峰隕落,以保存世人最美的印象。其實,敢死,固然精神可貴,敢活有時比敢死更為可貴。因為生命本是脆弱的,但脆弱的生命一旦勇敢地承擔起使命和苦難,才顯出一種尊嚴。有時你要記住,你活著畢竟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生命是從你造化接受的恩賜,你有責任承當這項恩賜。你若不珍惜生命,善巧運用內外條件去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你就未嘗真正做到「主人翁」。佛說:「命在呼吸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生命,更無人能擋住死期,讓它永駐人間。《涅盤經》說:「人命之不息,過於山水。今日雖存而明日難知。」這就是說,人類生命流逝的速度比滔滔而下的山溪更為迅速,轉眼之間就消逝了。今天雖平安,可誰也無法保證明日的安定。《摩耶經》中有一節談到,人生的旅程就是「步步近死地。」一天一天、一步一步接近死亡,這就是人生的真相。既然生命這么來去無常,我們更應該好好地珍惜它、利用它、充實它,讓這無常寶貴的生命,散發出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的真正價值。

生命是寶貴的,誰開得起玩笑?生命又是殘忍的。想不到,多年以後,台灣女作家三毛,竟在醫院房裡,用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個生命匆匆逝去,在很風光和精力旺盛地展開著自己人生的時候遽然消失,好像是留給後人一種思索,又好像無從把握生命的重量。這是無法承受也得承受的現實。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明明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卻又迷惘自身的價值。楚辭體的輝煌抹不去汩羅江畔的哀怨;向日葵的一抹金黃的永生抹不掉槍響後靈魂被鋸割時疼痛的煎熬;詩壇上的中國童話抹不去魂斷激流島的悲劇;法國的《羊脂球》抹不去喉管割破時的血腥味;俄國詩人葉賽寧,他的死也很藝術的—— 他割開自己的血管,以筆蘸著流下來的血,寫他最後的一首詩,直到血盡人亡;還有美國的普拉斯、傑克·倫敦、海明威,到蘇聯的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中國的海子、戈麥、徐遲等等,一串長長的名字是列不出盡頭。很多作家都自殺了,我想主要是他們獲得不了那個時期生命所需的那種寧靜,他們會被逼成歇斯底里的。他們的判斷力太明智又特別強,所以選擇了謝絕人世的方式。面對死神的到來,田漢說過一句話:「藝術家不妨生得丑,但不可死得不美!」是的,那簡直是一些藝術的殉道者。

若要窮其究竟,那問題就是:為什麼要活著?僅僅是活著?難道我們被什麼施予了某種生活計劃?難道我們活著,就是為了體驗開始與終結?那又是什麼樣的終結?愛因斯坦說過:「只有為別人活著才是有價值的。」是的,生命是一種承諾——一種對父母、對親友、對社會,同時也是對自己的美麗的承諾。生命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目的。每個人的生命態度各有不同,我想這也未嘗不可。但是,不管是哪一種人,都是帶著某種使命而生於世上的極其寶貴的人。人絕不能為外界而活著,而應為自己的生命而活下去。一位台灣女作家說過這么一句話:人活著的時候總該好好活著,不為自己,而為那些愛你的人!因為死亡留下來的悲哀不屬於自己,而屬於那些還活著還深愛著你的人!到世上來一趟,為不多的幾顆心靈所吸引,所陶醉,來不及滿足,也來不及厭倦,又匆匆離去,把一點迷惘留在世上,能不令人惻驚!

生命一旦結束,便無法復生,一去不返了,所以生命是無價之寶,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既然如此,我們應在有生之年,善用上蒼賦予的生命,為自己,也為社會做出點貢獻,才不致於辜負那些為我們生命存活付出心血的人。

生命作為一個流程,流程中充滿著尷尬,每個人都必須承受生活中所有挫折和痛苦,好好活著,善待生命,而我們有時無力抗拒這種尷尬時,活下去的確需要很大勇氣,非大智大勇者所不能為。敢活有時比敢死更可貴,因為生命是短暫的,因而也是寶貴的。在這短暫而又寶貴的生命里,應善待生命,好好活著,抓住生命中每一瞬間,不應選擇消極的方式結束生命,卻私自將痛苦和迷惘長久地留給親人和世上。

❼ 以生命為話題作文600字

造物主創造了生命,使得世間有了活力。生命在歷史的長河中繁衍,綻放了絢麗奪目的光彩。生命自產生起就是為了精彩而存在。
塞內卡說過:「生命如同寓言,其價值不在長短,而在內容。」生命只有煥發光彩,方不辱沒生命的意義。
歷史長河中,無數英烈為了使生命變得精彩而做出了生與死的抉擇。屈原為了使自己的生命變得精彩投入了淚羅江中;一代大俠荊軻,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而血灑咸陽殿;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千古絕唱而流芳百世的文天祥,為了生命的精彩躺倒在蒙古人的大刀之下;「一腔碧血勤珍重」的鑒湖女使秋瑾為了生命的精彩,命喪清狗之刀下。無數的英雄兒女,不甘平凡,捨生取義,使生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生命需要精彩,精彩燃燒出生命的輝煌。
巴斯德說:「生命在最危險的環境中,方是真正的生命」。小草生長在瓦礫之中,才顯出它生命的精彩;蒼松矗立於絕壁之上,才顯出它生命的精彩;駱駝奔走於沙漠之中,才顯出它生命的精彩。只有精彩的生命才能在宇宙之中永生不滅。
生命有意義才會精彩,精彩的生命才會有意義。
梵谷的一生融入了向日葵,把藝術的精華留給了人類,他的生命是精彩的;貝多芬的一生奉獻給了音樂,用生命之曲喚醒人類,他的生命也是精彩的;馬克思把他的一生奉獻給了共產主義事業,他的生命也是精彩的;孔繁森把他的一生奉獻給了蘭考人民,他的生命同樣是精彩的……巴金說過:「寒冷寂寞的生,不如轟轟烈烈的死。生命如果沒有意義,那麼盡早就結束它」。
小草把綠色獻給春天,使它的生命變得精彩;清泉,把它的甘醇流淌入乾渴者的心田,使它的生命變得精彩;紅日,把它的溫暖傳遞到嚴寒的隆冬,使它的生命變得精彩。
花開不是為了凋謝,而是為了結果,結果也不是為了終結,而是為了更生。生命亦是如此!
讓生命精彩起來!

❽ 以生命為話題的作文

以生命為話題作文
生命短暫,寬度無限
春蠶死去了,但留下華貴的絲綢回;畫眉死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答的歌聲。人生短短幾十載,然而面對這有限的生命,我們卻可以拓展它的寬度,令其意義無限,價值無窮。生命雖短暫,但其寬度無限。
走在歷史長河中,你會發現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深知生命之須臾,於是在有生之年拓展著生命的寬度。
扶杖籬笆旁的陶淵明,身後是在風中晃動的「草屋八-九間」,面對貧困,他堅守一顆淡泊之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便是他拓寬生命的絕好詮釋。
晚年流寓西南的杜子美,雖然「茅屋為秋風所破」,卻仍「心憂黎黍」。那「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便是他拓寬生命最好的證明。
生命的厚重不在於時間長短,而是在於生命的價值多少。拓寬生命,生命才有了價值。

閱讀全文

與生命話題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