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茶作文的開頭

茶作文的開頭

發布時間:2020-12-20 18:27:41

1. 以茶為線索,寫一篇作文 (開頭)+內容:春天採茶→製作茶葉(先挑選茶葉然後烘焙茶葉 最好詳細一

現在是五一長假,也正是採茶的好時節。如今是春末之時,如果此時不採更待何時?這天,我來到山中的田裡,啊——,一大片一大片的茶葉,一排一排整整齊齊,它們大小都差不多,而且每一棵茶樹之間的空隙都是那麼勻稱,像戰士們正做好准備,整裝待發一樣。遠遠瞧去,整個山都是茶的天下!多少種綠顏色呀,淡綠的、青的、翠綠的、暗綠的……這么多的綠都在陽光下炫耀,個個綠得那麼美,那麼引人注意,綠得令我眼花繚亂,這青是前所末有的,它向征著春天;向征著孩子;向征著祖國未來的花朵兒!茶,不光看著美,而且在周圍的空氣中也散發著淡淡地清香,此時的心情更是舒暢,心曠神怡。這樣的茶園,怎麼能叫我們喜愛呢?

我提著藍子,在這「綠」的海洋里不停的穿梭。茶葉的尖尖的芽兒,多麼嫩呀!細細長長的,頂端還有些「含苞欲放」的味道。從茶葉的頭部掐尖摘下,這綠青得逼我的眼。媽媽告訴我這是第二批茶葉,第一批是最嫩的,也是最好的。採茶人從清明節就開始來這里採茶了。這第一批茶葉,是把一冬天蘊藏的無盡的能量都在中春時節盡情地展放出來了。中春也就是在清明節前後,這時采來的茶葉只是在最嫩的地方摘下一點,然後把它精加工起來,用山泉一泡,其味非凡,奈人尋味。好的茶葉還可賣上幾千元一斤呢!

我邊采邊聽,茶有很多學問我今天才聽說一點點呢!我不停地采著茶葉。這時,我將一小片嫩葉放入口裡,入口中便有一種清香舒爽的感覺,眼彷彿已在綠色的海洋里漂游,咽下時,感覺茶葉所到之處都有一股清涼的味道,還帶有一點點地苦味,過一會兒,茶葉下肚了,可口中還遺留著些許淡淡地甜味。

採茶,它的背後還有很多很多地學問呢!

2. 用美酒、濃茶寫兩個優美的句子.用於作文的開頭,請大家替我想想思路.

生活如美酒,體驗就是盡情暢飲:瀟灑不羈,激情澎湃.
生活如濃茶,體驗就是精心品味:怡然自得,曠遠幽靜.

3. 關於全國各地茶文化的作文的結尾

◎古風·神州茶作者抄:賈世襲韜 《神州茶》是黑土地作家賈世韜先生的長篇古風,《神州茶》突出的是中國茶文化,集中體現在被譽為茶聖的陸羽。《茶經》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文獻,在《神州茶》中概括為:「曾聞茶聖名陸羽,久居茶山自清幽:《茶經》三卷...

4. 關於茶的作文

茶如生活,抄生活如茶。剛開始泡的茶味道是很苦澀的,可是當你泡第二次,第三次的時候,茶就會變得香甜了。

少年時代要堅持不懈地學習,那麼你以後的生活就像泡了幾次的茶那樣的香甜。如果你半途而廢的話,那就好比你是剛泡的茶不是很好喝,而且還有些苦,而你又懶得再去泡了,所以你的人生就永遠帶苦味的。假如你從一開始就不曾去努力追求過什麼,那根本談不上什麼香甜與苦澀。可以說你不是很想品嘗茶那種香甜的味道。根本談不上什麼苦澀和香甜。

馬克思的《資本論》是他花了四十幾年的時間編寫的,我們想想要是他半途而廢的話,會有今天革命的勝利嗎?會有社會主義發展的理論參考嗎?

「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得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剛開始的時候當然很艱難,不是有句話說萬事開頭難嗎?只要你開好頭了,再努力地去完成,最後你一定會取得成功。就比如一杯茶,你剛泡的時候去喝,真的很苦澀,繼續泡上幾次的話,慢慢的它就會變甜,這需要時間和過程。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道理。

請你記住:成功永遠屬於努力付出的人。

5. 茶樹的奉獻作文的開頭和結尾段是什麼關系

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段:總寫作者愛家鄉也愛家鄉的茶樹。 第二段:從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來寫茶樹的奉獻精神。 第三段:揭示主旨作者更愛茶樹的奉獻精神。

6. 作文《茶》開頭

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為後代留下的茶詩、茶詞,不下數千首。中國歷代詠茶詩詞具有數量豐富題材廣泛和體裁多樣的特徵,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一支奇葩。

西晉左思的《嬌女》詩也許是中國最早的茶詩了。「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寫的左思的兩位嬌女,因急著要品香茗,就用嘴對著燒水的「鼎」吹氣。與左思此詩差不多年代的還有兩首詠茶詩: 一首是張載的《登成都樓》,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詩句,贊成都的茶;一首是孫楚的《孫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的詩句,點明了茶的原產地。到唐宋以後,茶的詩詞驟然增多,這些茶詩茶詞既反映了詩人們對茶的寶愛,也反映出茶葉在人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唐代,隨著茶葉生產與貿易的發展,涌現了大批以茶為題材的詩篇。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過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白居易的《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 珠翠歌鍾俱繞身」;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等等, 有的贊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託詩人的感遇,而廣為後人傳誦。詩人袁高的《茶山詩》:「黎甿輟農桑,採摘實苦辛。一夫旦當役,盡室皆同臻。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終朝不盈掬,手足皆鱗皴……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則表現了作者對顧渚山人民蒙受貢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貢焙歌》,描寫官府催迫貢茶的情景,也表現了詩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內心的苦悶。此外,還有杜牧的《題茶山》、《題禪院》等,齊己的《謝湖茶》、《詠茶十二韻》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詩·茶》、顏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聯句》等等,都顯示了唐代茶詩的興盛與繁榮。

北宋由於在「靖康之變」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過一個經濟繁榮時期,加之當時鬥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詩、茶詞大多表現以茶會友,相互唱和,以及觸景生情、抒懷寄興的內容。最有代表性的是歐陽修的《雙井茶》詩: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斛茶養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誇。

蘇軾的《次韻曹輔壑源試焙新茶》詩中「從來佳茗似佳人」和他另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後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兩句構成了一副極妙的對聯。范仲淹的《鬥茶歌》、蔡襄的《北苑茶》,更為後世文人學士稱道。

南宋由於苟安江南,所以茶詩、茶詞中出現了不少憂國憂民、傷事感懷的內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陸游和楊萬里的詠茶詩。陸游在他的《晚秋雜興十二首》詩中談到:

置酒何由辦咄嗟,清言深愧談生涯。

聊將橫浦紅絲碨,自作蒙山紫筍茶。

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貧,無錢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親自碾茶的情景。而在楊萬里的《以六一泉煮雙井茶》中,則吟到:

日鑄建溪當近舍,落霞秋水夢還鄉。

何時歸上滕王閣,自看風爐自煮嘗。

抒發了詩人思念家鄉,希望有一天能在滕王閣親自煎飲雙井茶的心情。

元代,也有許多詠茶的詩文。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謝宗可的《茶筅》謝應芳的《陽羨茶》等等。元代的茶詩以反映飲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

明代的詠茶詩比元代為多,著名的有黃宗羲的《餘姚瀑布茶》、文徵明的《煎茶》、陳繼儒的《失題》、陸容的《送茶僧》等。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還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譏諷時政的詠茶詩。如高啟的《採茶詞》:

雷過溪山碧雲暖,幽叢半吐槍旗短。

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採得誰最多?

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

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詩中描寫了茶農把茶葉供官後,其餘全部賣給商人,自己卻捨不得嘗新的痛苦,表現了詩人對人民生活極大的同情與關懷。又如明代正德年間身居浙江按察僉事的韓邦奇,根據民謠加工潤色而寫成的《富陽民謠》,揭露了當時浙江富陽貢茶和貢魚擾民害民的苛政。這兩位同情民間疾苦的詩人,後來都因賦詩而慘遭迫害,高啟腰斬於市,韓邦奇罷官下獄,幾乎送掉性命。但這些詩篇,卻長留在人民心中。

清代也有許多詩人如鄭燮、金田、陳章、曹廷棟、張日熙等的詠茶詩,亦為著名詩篇。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清代愛新覺羅·弘歷,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為杭州西湖龍井茶作詩,其中最為後人傳誦的是《觀採茶作歌》詩:

火前嫩,火後老,惟有騎火品最好。

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試一觀其道。

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

地爐文火續續添,干釜柔風旋旋炒。

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肅酪奴惜不知,陸羽茶經太精討。

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

皇帝寫茶詩,這在中國茶葉文化史上是少見的。

至於現代,詠茶詩篇也是很多的,如郭沫若的《贊高橋銀峰茶》,陳毅的《梅家塢即興》,

以及趙朴初、啟功、愛新覺羅·溥傑的作品等,都是值得一讀的好茶詩。

中國的茶詩、茶詞,不但數量多,而且題材十分廣泛,如寫名茶的有王禹偁的《龍鳳茶》、

范仲淹的《鳩坑茶》、梅堯臣的《七寶茶》、文同的《謝人寄蒙頂茶》、蘇軾的《月兔茶》、蘇

轍的《宋城宰韓文惠日鑄茶》、於若瀛的《龍井茶》等等。寫名泉的有陸龜蒙的《謝山泉》、蘇軾的《求焦千之惠山泉詩》、朱熹的《康王谷水簾》等等。寫茶具的有皮日休和陸龜蒙分別作的《茶籯》、《茶灶》、《茶焙》、《茶鼎》以及《茶甌》等等,寫烹茶的有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懷》、皮日休的《煮茶》、蘇東坡的《汲江煎茶》、陸游的《雪後煎茶》等,寫品茶的有錢起的《與趙莒茶宴》、白居易的《晚春閑居,楊工部寄詩、楊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長句答之》、劉禹錫的《嘗茶》、陸游的《啜茶示兒輩》等。寫制茶的有顧況的《焙茶塢》、陸龜蒙的《茶舍》、蔡襄的《造茶》、梅堯臣的《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等等,寫採茶和栽茶的有姚合的《乞新茶》、張日熙的《採茶歌》、黃庭堅的《寄新茶與南禪師》、韋應物的《喜園中茶生》、杜牧的《茶山下作》、陸希聲的《茗坡》、朱熹的《茶阪》、曹廷棟的《種茶子歌》等等,在歷代詩人中,由於他們愛茶、飲茶,因而在茶詩、茶詞的內容上,寫得最多的莫過於頌茶和借茶抒懷。蘇軾在《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中的句子,「從來佳茗似佳人」,將茶比作美女;周子充在《酬五詠》詩中,有「從來佳茗如佳什」,將茶比作美食;秦少游在《茶》詩中,「若不愧杜蘅,清堪拚椒菊」,將茶比作名花,施肩吾在《蜀茶詞》中,「山僧問我將何比,欲道瓊漿卻畏嗔」,將茶比作瓊漿,都表達了對茶的贊頌。陸游以同宗族的「茶神」陸羽自比,在《試茶》詩中稱道: 「難從陸羽毀茶論,寧和陶潛止酒詩」。表示寧可舍酒取茶;沈遼在《德相惠新茶奉謝》詩中認為: 「無魚乃尚可,非此意不厭」,則表示願意取茶舍魚,都充分反映了詩人對茶的偏愛。

由於茶能益思,所以詩人飲茶成習,對此體會更深。盧仝在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除寫謝孟諫議寄新茶,和對辛勤採制茶葉的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外,其餘寫的是煮茶和飲茶的體會。詩中說由於茶味好,詩人連飲數碗,每飲一碗,都有一種新的感受:

……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

盧仝描述的各種不同的飲茶感受,對提倡飲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在唐以後,盧仝連同他的七碗茶詩一起,每每為後人所傳誦,盧仝亦從此被後人稱之為愛茶詩人。宋代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梅堯臣的《嘗茶與公議》、蘇軾的《游諸佛舍,一日飲釅茶七盞,戲書勤師壁》、元代耶律楚材的《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等詩中,都談到了對盧仝的推崇。

自盧仝之後,還有許多詩人談了飲茶的體會,肯定了茶的作用,可謂是補盧仝)/>之不足。繼盧仝之後,唐代詩人崔道融的《謝朱常侍寄貺蜀茶剡紙二首》:「一甌解卻山中醉,便覺身輕欲上天」, 認為茶可醒酒,使人輕健。宋代蘇軾的《贈包安靜先生茶二首》: 「奉贈包居士,僧房戰睡魔」;陸游的《試茶》:「睡魔何止退三舍, 歡伯直知輸一籌」,都認為茶有「破睡之功」;黃庭堅的《寄新茶與南禪師》: 「筠焙熟茶香,能醫病眼花」,認為茶可以治「眼花」。此外,歐陽修的《茶歌》、陸游的《謝王彥光送茶》、劉禹錫的《西山蘭若試茶歌》、高鶚的《茶》等等,也都論及茶的功效。

在我國數以千計的茶詩、茶詞中,各種詩詞體裁一應俱全,有五古、七古;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絕、六絕、七絕,還有不少在詩海中所見甚少的體裁,在茶詩中同樣可以找到。

⒈ 寓言詩

採用寓言形式寫詩,讀來引人聯想,發人深思。這首茶寓言詩,記載在一本清代的筆記小說上,寫的是茶、酒、水的「對陣」,詩一開頭,由茶對酒發話: 「戰退睡魔功不少,助戰吟興更堪誇。亡國敗家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飲茶?」 酒針鋒相對答曰: 「搖台紫府薦瓊漿,息訟和親意味長。祭禮筵席先用我,可曾說著談黃湯。」這里說的黃湯,實則是貶指茶水。水聽了茶與酒的對話,就插嘴道: 「汲井烹茶歸石鼎,引泉釀酒注銀瓶。兩家且莫爭閑氣,無我調和總不成!」

⒉寶塔詩

唐代詩人元稹,官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詩唱和,所以人稱「元白」。元稹有一首寶塔詩,題名《一字至七字詩·茶》,此種體裁,不但在茶詩中頗為少見,就是在其它詩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詩曰:

` 茶,

` 香葉,嫩芽,

` 慕詩客,愛僧家。

`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寶塔詩是一種雜體詩,原稱一字至七字詩,從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選兩句為一韻。後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兩句字數依次遞增一個字。元稹在他的寶塔茶詩自注中說: 一至七字詩,「以題為韻,同王起諸公送分司東郡作。」全詩一開頭,就點出了主題是茶。接著寫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顯然是倒裝句,說茶深受「詩客」和「僧家」的愛慕,茶與詩,總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寫的是烹茶,因為古代飲的是餅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葉碾碎,再用紅紗製成的茶羅把茶篩分。第五句寫烹茶先要在銚中煎成「黃蕊色」,爾後盛在碗中浮餑沫。第六句談到飲茶,不但夜晚要喝, 而且早上也要飲 。結尾時,指出茶的妙用,不論古人或今人,飲茶都會感到精神飽滿,特別是酒後喝茶有助醒酒。所以,元稹的這首寶塔茶詩,先後表達了三層意思: 一是從茶的本性說到了人們對茶的喜愛;二是從茶的煎煮說到了人們的飲茶習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說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⒊迴文詩

迴文詩中的字句回環往復,讀之都成篇章,而且意義相同。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寫過茶詩幾十首,而用迴文寫茶詩,也算是蘇氏的一絕。在題名為《記夢迴文二首並敘》詩的敘中,蘇軾寫道: 「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夢人以雪水烹小團茶,使美人歌以飲余,夢中為作迴文詩,覺而記其一句雲:'亂點余花睡碧衫',意用飛燕唾花故事也。乃續之,為二絕句雲。」從「敘」中可知蘇東坡真是一位茶迷,意連作夢也在飲茶,怪不得他自稱「愛茶人」,此事一直成為後人的趣談。詩曰: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雲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

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斗晴窗。

詩中字句,順讀倒讀,都成篇章,而且意義相同。蘇軾用迴文詩詠茶,這在數以千計的茶詩中,實屬罕見。

⒋聯句詩

聯句是舊時作詩的一種方式,幾個人共作一首詩,但需意思聯貫,相連成章。在唐代茶詩中,有一首題為《五言月夜啜茶聯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們是: 顏真卿,著名書畫家,京兆萬年(陝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書,封為魯國公,人稱「顏魯公」;陸士修,嘉興(今屬浙江省)縣尉; 張薦,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人,工文辭,任吏官修撰;李萼,趙人,官居廬州刺史;崔萬,生平不詳;晝,即僧皎然。詩曰:

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園(薦),

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萼)。

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崔萬)。

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晝)。

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士修)。

這首啜茶聯句,由六人共作,其中陸士修作首尾兩句,這樣總共七句。作者為了別出心裁,用了許多與啜茶有關的代名詞。如陸士修用「代飲」比喻以飲茶代飲酒;張薦用的「華宴」借指茶宴;顏真卿用「流華」借指飲茶。因為詩中說的是月夜啜茶,所以還用了「月桂」這個詞。用聯句來詠茶,這在茶詩中也是少見的。

⒌唱和詩

在數以千計的茶詩中,皮日休和陸龜蒙的唱和詩,可謂別具一格,在詠茶詩中也屬少見。

皮日休,唐代文學家,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曾任翰林學士。陸龜蒙,唐代文學家,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曾任蘇湖兩都從事。兩人十分知己,都有愛茶雅好,經常作文和詩,因此,人稱「皮陸」。他們寫有《茶中雜詠》唱和詩各十首,內容包括《茶塢》、《茶人》、《茶筍》、《茶籯》、 《茶舍》、 《茶灶》、《茶焙》、《茶鼎》、《茶甌》和《煮茶》等,對茶的史料,茶鄉風情,茶農疾苦,直至茶具和煮茶都有具體的描述,可謂一份珍貴的茶葉文獻。

7. 龍井茶的作文優美開頭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風景秀麗的杭州西湖盛產品質超群的龍井茶。關於「龍井茶版」名字的由來,權還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話說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一隻茶杯不小心掉落人間變成了一口井,曾有龍在此經過,吸了仙氣,留下了一口井水,故此井得名「龍井」。滄海桑田,歷史變遷,這口「龍井」中的仙露滋養了周邊的茶樹,使其結出了品質超群的龍井茶。
也許是沾染了龍的靈性,龍井茶色綠,香郁,味甘,形美。茶葉泡進水裡顏色由淺變深,最後變成翠綠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親愛的朋友們,歡迎來到美麗的西湖做客,品嘗這充滿靈性的西湖龍井茶。

8. 寫作文山茶花怎麼開頭

山茶花
有人喜歡潔凈高雅的玉蘭花,有人喜歡富麗華貴的牡丹花 ……可是,我卻喜歡專平平凡凡的山茶花屬,它使我陶醉。
我家門口的山茶花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玫紅的,還有一種呢,是粉紅的。聽媽媽說,山茶花還有白的、紫的、墨色的等好多種顏色呢!我曾經在公園里看見過一株白色的山茶花,如果不仔細看看,還真以為是一片白雪,它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春天是山茶花盛開的季節,有的同一株樹上有好幾種顏色,遠遠看上去,它顯得格外嬌艷。我最喜歡的是那幾株粉色的山茶花,它們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含羞待放,小巧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許多花都和它爭奇斗艷哩!有的已經完全盛開了,它像嬰兒甜美的笑臉,向遊客展示著它優美的身姿。山茶花的花瓣層層疊疊,柔軟而有彈性,使人覺得另有一番情趣。它的花瓣里綴滿了許多金黃色的小顆粒,這就是孕育這新生命的種子。聽說,一般的花要開放很久才能打骨朵,而山茶花只要花瓣一凋謝,花骨朵就怎麼也忍不住在花苞里了。
山茶花的葉子是青綠色的,周圍是鋸齒狀的邊緣。有了它的襯托,山茶花便顯得更加美麗了。
我愛山茶花的綠葉,更愛那嬌艷美麗的山茶花!

9. 以品位茶的作文開頭

我喜歡去爺爺那裡,爺爺的小房子里不僅有爺爺還有茶。我喜歡那房子里的昏暗和茶味。
今天我邁著沉重的腳步又來到那裡。像往常一樣,爺爺見早已在准備好的杯子里倒滿了水。我坐在爺爺對面,看著茶葉在杯中舞動,先浮在水上,然後沉到底下。爺爺彷彿看穿了我的心事:「其實每一個人的追求都是茶的味道。」我端起杯子,輕輕吹一下熱氣,細細品一口清茗。茶的苦澀頓時彌漫了我整個口腔,我疑惑地看了看爺爺,追求的是苦澀?爺爺笑著說:「沒有錯,追求開始時,體驗到的便是苦澀。」我正在思考爺爺的話,突然間覺得口中似乎有一絲甜甜的感覺,剎那之間我就明白了爺爺的話。我想在追求的枯澀之後應是甜的味道吧!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這先苦後甜的味道呢!我拿起那杯子再喝了一口苦茶,閉上眼深呼吸了一口,讓自己記住那味道。
我走出小房子,陽光刺傷了我的眼睛,睜不開,看不清前面的路,似乎爺爺在身後對我揮手。
坐在教室里,坐在那個角落,那個被老師與同學遺忘的角落,沒有朋友,沒有好成績,頓時口中出現從未有過的苦澀味道。我想起了茶,想起了爺爺,我想我明白了。我追求茶的味道,我體驗得正是前一部分,我想很快就有後一部分的,為了這個追求,我靜靜地打開書。
一個學期結束了,成績直線上升,還是坐在那個角落,但我已經不再孤獨。
今天陽光格外燦爛,想起了爺爺,我便再次踏上那條小路,來到爺爺的小房子。又是這樣,我坐下,他幫我倒水。他彷彿已經知道了什麼,說道:「追求茶的味道,是一個反復的過程,不要被後面的甜味迷惑,要再喝一口,再喝一口,那開始的苦味又會回來的。」
我喝了茶,走出房子,外面的陽光仍然很刺眼但我看得清楚我前面的那條路——追求茶的味道。

10. 茶與生活的作文怎麼寫

茶與生活

茶如生活,生活如茶。剛開始泡的茶味道是很苦澀的,可是當你泡第二次,第三次的回時候,答茶就會變得香甜了。

少年時代要堅持不懈地學習,那麼你以後的生活就像泡了幾次的茶那樣的香甜。如果你半途而廢的話,那就好比你是剛泡的茶不是很好喝,而且還有些苦,而你又懶得再去泡了,所以你的人生就永遠帶苦味的。假如你從一開始就不曾去努力追求過什麼,那根本談不上什麼香甜與苦澀。可以說你不是很想品嘗茶那種香甜的味道。根本談不上什麼苦澀和香甜。

馬克思的《資本論》是他花了四十幾年的時間編寫的,我們想想要是他半途而廢的話,會有今天革命的勝利嗎?會有社會主義發展的理論參考嗎?

「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得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剛開始的時候當然很艱難,不是有句話說萬事開頭難嗎?只要你開好頭了,再努力地去完成,最後你一定會取得成功。就比如一杯茶,你剛泡的時候去喝,真的很苦澀,繼續泡上幾次的話,慢慢的它就會變甜,這需要時間和過程。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道理。

請你記住:成功永遠屬於努力付出的人。

閱讀全文

與茶作文的開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