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風家訓小故事開頭和結尾
開頭:
1、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道「家風是什麼?你家有什麼家風?」這些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談談家風。
2、我每次去好朋友家去玩,都會忘記媽媽或爸爸規定回家的時間,玩的很盡興的時候就會很遲才回去。讓大人們很著急。於是媽媽就很認真的對我說:「咱們曾經定過一個規矩,就是同樣的錯誤不犯三次,對嗎?」我點了點頭,並跟媽媽保證下一次一定遵守約定,按時回家。
3、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風是一條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風是一面鏡子,時刻發現自己的弊端。
結尾:
1、家風伴我成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會把這句話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吃苦是我們的美德,因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費的,它會給予你超出你想像的回報。家風牢記我心。也會伴隨著我一直傳承下去。
2、「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3、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❷ 弘揚好家風,傳遞正能量12000字一等獎徵文開頭怎麼寫
一篇文章的開頭,是整篇文章的起跑點。文章過程中的表達和表現的耐力,在某種程度和程序上起一定的「奠基」作用:它是與終點對接的紅線和紐帶。好的文章和書籍,前後和首尾不是孤立的。它們會在敘述的默契中,遙相呼應,使文章和書籍的過程,變得完整性和完美性。好的寫手和作家,是不會輕易放棄文章和書籍的「第一句性」。如:開頭第一句寫「月黑風高」,那麼終點就要設置與之匹配的語境點。而不是與第一句不相干,或南轅北轍,甚而驢頭不對馬嘴。
文章是有講究的,但又不是千篇一律。具體到文章的本身,完整性和完美性是要的。支離破碎的敘述結構,只能導致審美愉悅的流失。那些被時間和歷史檢驗和過濾的每一篇,每一部所謂「經典性」作品,在最開始起筆創作時,都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苦思冥想。在構思短篇,或巨制時都要因具體的構思規模而定。短篇,一般是因某一素材的「觸點」,而「直覺性」地起筆和落筆。所謂「直覺性」:是指不太經過縝密的理性思維過濾和約定而形成的直抒的寫作方法。而巨制(指30萬至百萬字以上的文學作品)則不同,通常會有一根宏大的主題思想線或明或暗地牽涉和引導整部作品向作品預設的藝術構思和審美傾向前進。
所以在開頭起筆時,尤為重視。一篇或一部好的作品,從作品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話,就可以看出整個作品的「調子。如果將作品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話」稱作「定調」,那麼整個作品的各章節各段落就是為「第一句」或「第一段話」而准備的音符(也可以間接地稱作一篇或一部作品的「主旋律」)。至於中間如何豐富性地表達和表現,都要以這個「主旋律」為軸心。如果結尾能夠藝術而不是呆板的,美妙而不是呆傻地充分表達和表現了作品的意圖,那就是給作品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話」錦上添花了。
對於藝術性的文學作品,通常有三種衡量標准:其一:主題思想是否宏大而又深邃,細膩而不膚淺。其二:獨特的表達和表現的藝術手法和視角。其三能夠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和過濾。其一主題思想是否宏大而又深邃,細膩而不膚淺:無論短篇,還是巨制,都在表達和表現作者預設給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某種意念。雖然有很多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沒有有意識地去預設給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某種意念,但,無論作品怎樣地表達和表現,它都客觀存在地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和某種意念,這不是作者願意或不願意能夠左右的。
作品思想內涵和某種意念在一定的語境下,或在多維的語境下,是具有可塑性的。作者事先預設給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某種意念,不一定是讀者認可的,或者完全不可能達成共識。藝術的特性,就在於它在被理解的層次上的豐富性和多元性,甚至於反動性和歧義性。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盡管如此,作者也不能因為在被理解的層次上的豐富性和多元性,而蓄意違背作品本身恪守的思想品質。好的作品,一定有很好的思想內涵和某種意念。作品成品的結果是:感染人,啟發人,愉悅人,教育人,這是作品的「硬體」。
其二獨特的表達和表現的藝術手法和視角:既然是藝術作品,就要有藝術的特性。無論是開頭,還是結尾;無論是情節,還是細節;無論是魔幻主義,還是現實主義;無論是象徵主義,還是寫實主義,都有藝術性的表達和表現的技巧在裡面。藝術性的表達和表現的技巧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作者事先預設給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某種意念而服務的。如果這種表達和表現的技巧與作者事先預設給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某種意念脫節或分離,就不是藝術性的作品,或不叫作品。那些零碎的,脫離情節和細節的表達和表現的技巧,在創作中是不可取的。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十全十美的藝術作品(包括文學作品),要想著意對它們挑出點兒毛病,依我看:是完全可能的。正因其不完美性,所以中外古今創作者們,才窮盡各種表達和表現手法和方法,來盡可能地完美作品的完美性。其三能夠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和過濾:好的作品是能夠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和過濾的。能夠被中外古今的讀者追捧的作品,大約算是「經典性」的。因為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推動了歷史和文化的進步,它們是人類文明的見證者和創造者。
❸ 家風作文開頭結尾如何寫
怎麼樣,這句是我的家風!
❹ 家風作文的結尾
三峽傳媒網訊(記者 陳振西)在一個家庭里,大人怎麼說話、怎麼做事,孩子們都聽著、看著,慢慢地耳濡目染,也就有了相近的思維定勢和行為習慣。人們常說的「家風」大概就是這么形成的。
說起自己家的家風,今年27歲的李小冉告訴記者,自己家沒有具體的哪句話是家風,父母從小教導自己說的話就是自己的行為准則。
小時候父親教導勤儉節約不浪費
「我的父親是一名人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近30年了,從小對我和妹妹的要求都比較嚴格。」小冉告訴記者,小時候,父親說的最多的就是,勤儉節約不要浪費,長大了,父親又教育自己,工作一定要認真負責,不要辜負國家和人民的信任,自己成家有孩子了,父親又說夫妻一定要相互諒解,要心平氣和。
李小冉回憶起父親從小對自己的教導,有說不完的話,「從小我父親就教育我,拿起筷子端起碗,只許勤快不許懶,這告訴我們做人要勤快,勤快了到哪都有飯吃。還告誡我們再窮不能愛別人財,窮也要窮得有志氣,別人的東西不要羨慕。」
每到過年的時候,小冉的父親都會帶著一家人去農村老家看看,在那裡,小冉看見了還有很多吃不起飯,穿不上一件好衣服的人,與城裡人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在那裡,才能真切的體會到糧食的珍貴。
「現在國家富強了,但是節約還是需要的,勤儉不代表貧窮,也不代表物質貧乏。」小冉說,生活條件再好也不能忘本,一定要勤儉節約。
生活中節儉的信條也感染著周圍人
「剛剛讀大學的時候,和寢室同學一起去食堂打飯,碗里的飯菜都被我吃得乾乾凈凈,同學都被我的舉動驚到了,最開始他們都以為我家很窮,還時不時的請我吃飯,貼心的幫助我。」李小冉笑著回憶說,後來小冉跟同學們解釋後,都被她這種節儉的美德所感染,紛紛向小冉學習,「不浪費一粒糧食」還成了室友們的信條。
因為從小父親的嚴格要求,小冉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的勤儉的好習慣,讓小冉也覺得很驕傲。
成家後,柴米油鹽的瑣事,讓小冉更是懂得積少成多,節約開支,也是經營好一個家庭的關鍵,把可以用的東西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用到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看好自己的,不貪別人的,這種品德,也是一種很好的家風。
作為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小冉也從小教育自己的孩子,無論再有錢也要勤儉節約,吃飯要吃得乾乾凈凈,吃多少盛多少,不能浪費,現在這也成
❺ 家風徵文開頭結尾怎麼寫
disk and installation
❻ 關於我的家訓家風家教的作文,結尾怎麼寫
提起我的家風,那就是兩個字:嚴謹。
先說說這個「嚴」,意為嚴格也,老爸做事總是一絲不苟,追求完美。他對自己的要求嚴苛,對我亦是如此。拿我的作業來說吧,就算做的再好,我老爸他老人家也會雞蛋里挑骨頭。一旦他發現我的錯誤,就會滔滔不絕地講起來。真不知他哪來這么好的口才,唾沫星子都快要把我給淹死了。訓完之後,就讓我全部重寫。我雖心有不滿,但知道抗議無效,何況老爸乃是眾人之上,我也只有敢怒不敢言了。不過也是有好處的,我的作業本上幾乎全是「優」。
但讓我難忘的不是那些「優」,而是那次「不及格」,它讓我理解了老爸的一番苦心。那幾天老爸出差去了,想到不用那麼辛苦地做作業,老爸一走,我便歡呼雀躍。結果,我將作業胡亂寫了一番,自不用說第二天老師對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了。更慘的事還在後頭,出差回來,老爸接過我戰戰兢兢遞過去的作業本後勃然大怒,用足以震破人耳膜的聲音將我吼得暈頭轉向,待老爸訓完,我才弱弱地說:「以後我不敢了。」有句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總算領略到了,自此再也不敢不用心了。
再說說這個「謹」,乃謹慎也,媽媽簡直就是個模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是媽媽的口頭禪。每當我上學前,總會聽到幾句囑咐:「帶上傘吧,萬一下雨了呢?」「帶上水吧,萬一渴了呢?」等等,諸如此類的話數不勝數,我甚至稱她為「萬一媽媽」。媽媽買衣服時總是左挑右選,逛了半天也沒買一件衣服。我問她時,她總是說:「現在假貨這么多,萬一上當怎麼辦?」搞得我哭笑不得。而我似乎沒繼承媽媽的謹慎,考試隔三差五地出錯,與一百分無緣。如今,我正為改掉這個缺點努力。
正是在這種環境成長的我漸漸優秀,因此,我愛我家!
❼ 以《家風帶給我...》為題寫作文的提綱
最近讀了幾篇文章,和朋友交流,談論到一個話題——家風家教,忍不住拿起自己的拙筆寫上幾句話,略表達一下自己的拙見。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我們稍加梳理,解讀一下歷史,不難發現,許多長盛不衰、地位顯赫的家庭家族,度會有各自興旺發達的秘訣——家訓,又可稱為家風,它貫穿於整個家庭或家族輝煌的始終。
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歷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淀和努力,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家庭的得與失以及經驗,結晶成為獨一無二、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
站在歷史長河之上,回顧總結無數曾經輝煌一時的家庭,還有那傳承已久的國粹——國學,他們的家風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許多可稱為經典的精華:齊家、治國、平天下;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忠」為岳家之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生活簡朴,他認為「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崇尚「儉」為林家之家風;曾國藩以為「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為曾家之家風;……
優良的家風形成,往往是通過創立者的建立,和幾代甚至數代人的不懈努力,踐行而形成的,通過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圍,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不斷地踐行,形成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最為直觀、最為直接、最為基本、最為經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踐行過程中,鑄就了家庭言傳身教的典範,鑄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為重要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它彌漫於整個家庭或家族之中,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成員,惠澤於家庭的成員;家風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撐著家庭的進步與發展。
傳統中國,人人都崇尚、嚮往底蘊厚重、有著濃厚文化氛圍的家風;這也是眾多人所追求嚮往的目標之一。對於有著敦厚家風的家庭和家族,眾多人都是頂禮膜拜,心儀嚮往的,甚至渴望進入那樣的家族,成為其中的一員。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顯赫和長盛不衰、興旺發達的根本。
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嚮往的道德典範,一枝獨秀、鶴立於整個社會「圈子」,為眾多人,眾多家庭所效仿。
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或家族,他們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陰,趁早好好地讀書;懂得創業難守業更難,知難不難……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成長的人,懂得成功在於積淀,在於勤奮努力,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明白勤為人生的第一要義,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勤於努力……
成長在擁有良好的家風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榮幸,能領先於他人及早地認知生活。這種家庭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思想豐富而多彩,有著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每天過得都會很有意義,日子裡寫滿的是充實;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體之中時時處處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味道——溫文爾雅,一點也不顯低俗;舉止規范,處世豁達,通曉事理,光明磊落,總能順勢而為,有著大家之風范,絕不小肚雞腸;生活杜以儉朴著稱,不貪求奢華;誠信為人,表裡如一,講究耕耘,注重過程,順其自然,不急功近利;從善如流,厚德載物。
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家風雖是一家之風范,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友善、和睦、民主、敬業、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該傳承的必須的家風。
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現,處處可尋。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國語》、《論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許多典籍和家教典範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
家風對於以家庭的發展和延續是至關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設發展的結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濃縮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會精神文明的細胞,社會和諧進步的脊樑,國家繁榮昌盛的前提和基礎。眾多的家庭需要創建家風的魂魄去支撐,去走出家庭家族曇花一現的輝煌,走出「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的生活怪圈。
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和家教,作為家庭的核心人物責無旁貸應該擔當起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展;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千萬個家庭組合成一股強大的振興中華力量。
2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是民族興旺發達,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
我們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
一、家風/家教議論文寫作事實論據
1、司馬光教子有方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
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2、吉鴻昌不忘父訓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早年在馮玉祥部隊當兵,以英勇善戰升為營長、師長,後任******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父親病逝後,他把「做官不許發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制,把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分發瓷碗大會上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決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父親教誨,做官不為發財,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為民眾。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蔣介石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3、總統教子自立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不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嚴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絕不讓他們依賴父母。兒子失業後,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
二、家風/家教議論文寫作理論論據
1、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2、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梁書·周舍徐勉傳》
3、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元·無名氏《漁樵記》
4、兒童是創造產業的人,不是繼承遺產的人。陶行知《怎樣選書》
5、凡是不愛已的人,實在欠缺做父親的資格。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6、有財無義,惟家之殃。《古今圖書集成·家范典》
7、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分之事,休專公共之利。《古今圖書集成·家范典》
8、為子孫作富貴計者,十敗其九。宋·林逋《省心錄》
9、父之愛子,教以義方。宋·司馬光《論公主宅內臣狀》
10、家庭不是別的,正是人類自己。[俄]葉甫圖申科《家庭》
11、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12、生了孩子,還要想怎樣教育,才能使這生下來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完全的人。魯迅《隨感錄三十三》
13、家興出孝子,家敗出妖孽。中國諺語
14、國威不可內傷,家醜不可外揚。中國諺語
15、斗氣不養家,養家不鬥氣。中國諺語
16、親人間的他恨比蠍子還危險。阿拉伯諺語
17、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於生活在地獄里。土耳其諺語
18、君子居家,須是能容。《古今圖書集成·家范范》
19、家弗和,防鄰欺;鄰弗和,防外欺。清·范寅《越諺》
20、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戰國策·趙策四》
21、以德遺後者昌,以財遺後者亡。宋·林逋《省心錄》
22、東好,西好,不如家裡最好。[英]斯珀吉翁《農夫約翰》
家風,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習慣、情感、態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如語言環境、情感環境、人際環境、道德環境。家是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為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呢? 高尚的精神情趣
父母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帶頭把家裡的精神生活搞得充實、高雅、豐富,防止精神污染。有些父母讓低級趣味充斥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極壞,比如抽煙、喝酒、賭博.....
父母可以用看書,賞花,聽音樂等好的習慣來影響孩子,孩子身臨其中,也必然受到審美情趣的熏陶。
濃厚的學習氣氛
「文風」是家風中的重要一種,是培養孩子性情的、熏陶孩子素養的重要方面。熱愛學習、崇尚知識,讓家庭充滿學習氛圍,這是一種智的追求。孩子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久而久之,也會變成知書達理的「紳士」或「淑女」。 信息時代要求我們建立學習型家庭。無論父母做什麼工作,都應該熱愛學習,崇尚知識,讓家庭充滿學習氣氛。
有個孩子作文比賽得了第一名,人們以為他當編輯的父母一定為他修改過作文,做過指導。可是一了解,父母根本就沒給他「吃小灶」:「我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哪有時間輔導他呀!」那麼,秘密在哪兒呢?還是氛圍——每天媽媽伏案改稿,爸爸埋頭寫作,家裡來了客人,談論的也都是如何修改文章,論「結構」,談「中心」,家庭中的這種「文風」熏陶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喜歡上了寫作文。 和諧的家庭關系
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系。家庭關系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甚至會影響到學習成績。
為了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環境,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父母對孩子也要民主,主動傾聽他的意見、平等協商。家庭成員間都應注意情感的投入,這是一種心語心的交互,「愛要說,愛要做!」彼此給予溫暖、給予關懷。為了孩子,一定要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團結,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如果父母不注意家庭中人際關系的建設,不注意情感投入,夫妻爭吵甚至動手,孩子就會在爭斗的環境中形成野蠻的行為。一個留級生說:「我沒法不留級,我在家沒法學習。爸爸媽媽整天吵架,不是砸玻璃就是摔東西,有時媽媽幾天不回家,爸爸就拿我撒氣,有時我看到爸爸坐在牆角抽煙,一抽就是幾個鍾頭,我心裡也煩極了,哪有心思學習呀。」大家想想,這樣的家庭關系怎能培養出有教養的文明人。
另外,家庭中不能沒有歌聲和笑聲。要讓孩子的生活充實,家庭中必須有健康的精神生活。人們需要物質生活,同時也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學習、工作,也需要游戲、休息;需要嚴肅,也需要活潑、幽默。家庭氣氛過於沉悶,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有些父母擔心與孩子嬉笑打鬧有失「家長威嚴」。其實這種想法根本事無稽之談,與孩子在一起歡樂地游戲,有助於調節兩代人的感情,孩子和你親近了,反而會聽你的話。父母如果總綳著臉,孩子反而會敬而遠之。總之,要使家庭充滿歡樂情趣,才能使孩子、大人的情緒得到調節,體會到天倫之樂,提高家庭的凝聚力,從而形成綜合的家庭教育力量,推動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建構和諧家風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家庭成員要理智,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父母不要當著孩子面吵架,要相親相愛;
.父母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
.家庭成員要尊敬老人,關心老人;
.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父母要表示熱情的歡迎;
.要與鄰里和睦相處;
.父母要開朗、樂觀,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愁苦、抑鬱情緒;
.家庭成員對客人要熱情、誠懇;
.對有困難的人要同情、關心和幫助;
.對任何人都不能漠不關心,要以友善的態度為人處事。
❽ 家風家訓的作文怎麼寫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家風對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而重要的影響,它就內像容春風風人夏雨雨人一般滋潤,影響著人們。沒有家就沒有這個社會,家風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無數好的家風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會風氣。如果一個人,他家中有好的家風,那麼他定可以少走彎路;而如果他的家風敗壞,那麼就少不得走彎彎道了。我們家的家風便是「誠信」二字。誠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誠實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於承擔,不能向別人身上推卸責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說出去的話就如同潑出去的水,不能收回來,說過的話自己要做到。除了家風,還有另一個引導著人們的——家訓。與家風相對,我們家的家訓也是「誠信做人,踏實做事」。做事要踏踏實實,按部就班的做。就像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如果做事情光想著一步登天,那麼干出的事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相反,如果一個人能夠腳踏實地的專心做眼前的每件事情,不好高騖遠,必然能夠有所成就。總之,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家風和家訓。而良好的家風家訓需要每個家庭成員來共築,只有嚴格築好家風家訓,我們才能少走彎路。
❾ 《我愛我的家風》作文 開頭和結尾可以怎麼寫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的風尚、風教的簡稱。
我們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既是我們生命誕育的地方,也是我們的第一課堂。父母生養了我們,給了我們一個家,同時,我們一出生就被投入到父母經營的文化氛圍中,進入了父母所主持的學校。在這個學校里,父母是我們的老師,乃至是我們終生的老師。父母教會我們說話,教會我們穿衣、吃飯,教會我們辨別是非、對錯、善惡等等。父母傳遞給我們的行為、觀念則來自於他們的長輩,而他們的長輩又來自於遙遠的先輩,這種代代相傳的價值觀念、處世原則、行為規范,為一個家庭自覺或不自覺地加以遵守、模仿,就是這個家庭世代相沿的家風或門風。
家風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周公曾給其前往魯國就封的兒子伯禽說,我作為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身份、地位不算卑賤了。然而,我仍然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而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因此你到魯國後,切不可以國傲人。禮賢下士是周公對其兒子的諄諄教導,也是魯國國君最早的家訓、家風。孔子告訴兒子伯魚說,「不學詩,無以言」,又說「不學禮,無以立」,由此形成了衍聖府第(孔府)詩禮傳家的家風。東漢大將馬援告誡其侄子說,「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這是馬氏之家風。諸葛亮《戒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諸葛亮的家風,也成為中國士大夫的千古明訓。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
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國早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界。孔子提倡:「仁者愛人」,以「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而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如此,有的國家總是以老大自居,總是希望別國亂起來,自己坐收漁利。總是不能以「仁愛」的心態對待別人,今天挑點事端,明天做點手腳。這不正是中國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徑嗎?
❿ 《我愛我的家風》作文 開頭和結尾可以怎麼寫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