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0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題是什麼
2020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題是「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一、版上海市高考作文題材料權:
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二、上海市高考作文題要求:
1、自擬題目。
2、不少於800字
三、適用地區:
上海。
(1)上海高考作文題目擴展閱讀
2020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題寫得出彩的方法:
「2020年本身是人類歷史的轉折點,今年的作文題沒有像往年一樣特意規避社會現實問題。」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黃玉峰告訴記者,這個題目也讓考生去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如何相處以及人如何自處等問題。
黃玉峰分析,今年這個作文題對考生的閱讀面與眼界提出了嚴峻考驗。「這個題是很難套題的,如果是刷題的考生,容易人雲亦雲,很難出彩。而閱讀量大,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對世界有全面、多元了解的考生,他的文章會有深度和高度。此外要注意在寫作時不要脫離自己身邊的小事,不要脫離自我,結合自己的經歷談思考,這樣的文章相對容易出彩。」
㈡ 歷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
2015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專不少於800字的屬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繫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
2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
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請根據材料作文。
3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
2013上海高考作文題目:更重要的事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還有更重要的事。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人們對此的思考不盡相同。請選取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題目自擬;(2)全文不少於800字;(3)不要寫成詩歌。
㈢ 求上海近5年高考作文題
2014、根據以下材料,抄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2013、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還有更重要的事。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人們對此的思考不盡相同。請選取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題目自擬;(2)全文不少於800字;(3)不要寫成詩歌。
2012、曾被舍棄的微光(真題)
要求: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2011高考作文題目——上海卷:《一切都會過去與一切都不會過去》
2010上海高考作文題:材料作文
2009上海市高考作文題:材料作文「板橋體」
2008高考上海作文題目:他們
2007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題目:必須跨過這道坎
2006年高考上海作文題:我想握住你的手
㈣ 上海2017年高考作文題目及分析
我也是從高考走出來的人。我們的老師對於作文的指導方針就是,不能寫那些在學校里明令禁止的東西(比如說早戀、暴力……),否則這樣的文章一定是在三類以下。好在當時有些個性的我,抹去了個性,寫了個中庸之文,把高考這個門檻過了。那麼為什麼這樣的文章不能寫?是的,是有的東西非常頹廢和絕望。為什麼中學生就不能頹廢和絕望?一個高考,連根本就不符合人類思維邏輯的零分都可以打出來?請問,中學生為什麼不可以有著逆反中學「正統思想」的文章出來?
這些文章真的是不好嗎?我承認,是有很多的同學知識面比較狹小,見識不多。在文章這個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但是得零分的卻不是他們,而是恰恰讀了文章就覺得這個孩子是很有見地的,對社會和人生是有些看法的,而且從用文造句都還不錯,比那些只會寫板的「教學論文」的老師要不知道高明多少倍的孩子。
為了防止偏題這樣一個東西出來,命題的人一直在調整,從命題改半命題,從半命題改話題,從話題改材料!那麼我大膽說一句,所謂的偏題情況一般不存在!除非真的是智力極其不好的同學。
還有文章的思想性!文章的思想性?我覺得和可笑,孩子對社會和人生有些不好的看法為什麼不能接受,為什麼一定歌頌高大全的才是好文章。寫些醜陋的,逆反正常思維的就不是好文章?究竟是孩子的思想有問題還是整個教學制度僵硬的模式,板教條的理論和經驗有問題?
我不知道中學現在的教育是什麼樣的,我們那個時候來形容高中、尤其是畢業班的生活就是「三點一線」(食堂、宿舍、教室,又以在教室的時間最長)。據說現在的孩子們更苦,現在都要給孩子們松綁了,孩子們有時間活動和玩了,但是這個是表面現象。我有個朋友和我說,現在的孩子,那是一手要抓玩,而且要玩給領導們看(尤其是上級領導),還要好好地抓學習。比原來專管學習辛苦多了。
也就是這樣的成長環境。我覺得孩子們的心靈真的是受到了極大的扭曲,這不是一個正常的成長環境!青春就是這樣被玷污的!
總有不滿者和挑戰者,如果是現在的我,我也同樣會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厭惡。中學,為什麼是老師苦,學生也苦。難道這苦還要夾雜著心理的扭曲來應和嗎?我覺得可以寫出那些不滿情緒文章的學生恰恰是高中畢業生中心靈最正常的!因為他們還知道自己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中,比那些埋頭歌頌、熱烈嚮往的孩子們要清醒和健全!比那些看到「歪理邪說」就給零分的老師更正常!
我今天來說這個話,並不是帶著挑戰權威的心理來的,是想那些教育家什麼命題小組評分小組給後來的正常學生一條活路。堅決取締零分,嚴正抗議那些帶著惡意心態的零分,如果真的沒有寫作文,那麼請打零分!
高考的歷年作文都是不允許寫詩歌的,這個是一個游戲的規則。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一年(可能是0405)有一個孩子真的寫了詩歌,他卻拿了滿分。我很贊賞他的閱卷老師的眼光。因為他保護和捍衛了一個孩子的天性。他認知到了規則是可以改變的。
高考為什麼會有零分作文?平時的作文中也有零分作文嗎?
每年的高考都國家大事似的,每年都有高考的零分作文。而且很多高考的零分作文都被傳了出來,公之於網路。這究竟是以儆效尤還是另有所圖?我讀著那些文章的時候,心理一直有股說不出的味道湧上來。——閱卷老師,你們是這樣嗎?不是這樣的話請繼續看,是這樣的話更要看!
為什麼有作文是零分?零分的作文究竟為什麼會產生?什麼樣的作文才是零分作文?究竟是學生在不斷挑戰作文規則還是閱卷老師在不斷挑戰批閱作文的規則。
幾乎每一年大家都拿著輕松幽默的心態來閱讀這些作文,但是對於這些作文的作者,作文是零分,也就是說語文一般來說就是不及格了。而高考的分數直接關系著一個人將來要讀什麼樣的大學。無疑一篇零分的作為對於一個孩子的高考是致命的,這些我想作為老師和學生都明白。那些手中拿著紅筆——傳說一分多鍾就看了一篇高考作文的老師,也就是已經達到了(一目一篇的水平——比一目十行還要高幾個級別!),在卷子上塗塗改改一個零分的作文就這么出爐了。
如果交的是白卷,那麼毫無疑問這個文章是零分。如果是偏題或者是嚴重偏題,這樣的作文也不會真的一分也沒有(如果我對中學的時候那個記分方法還沒有忘記的話應該是這樣)。但是就是一些在我們社會上的人看起來非常不錯的,甚至你做了幾十年老師都未必寫得出來(敢寫)的作文恰恰成了零分。你在打零分的時候,請用右手按住心口,這個文章你寫的出來嗎,寫出來真的也是這個水平嗎?
㈤ 2019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
2019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
用網路搜索「2019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
很快就有結果了,
又方便又快!
祝你順利!
㈥ 你認為2020高考作文題目上海卷和江蘇卷哪個更難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2020年高考已經過去將近一周的時間。而有關高考作文的討論也告一段落。可能有的同學會因為高考發揮不理想而傷神,會因為寫跑題而自惱,也可能有的同學會因為今年高考作文正好與自己准備的作文有重合,而暗自慶幸。不管如何,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屬於高考作文最火熱的時刻也在慢慢消退。
今年高考作文我認為毫無疑問是江蘇考卷更加有難度以及挑戰性。在這里,祝考生前程似錦。
㈦ 2009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
是這個材料作文:
鄭板橋是清代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他自回幼愛好書法,答立志掌握古今書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學苦練,然開始時只是反復臨摹名家字帖,進步不大,深感苦惱。直到後來醒悟到:書法貴在獨創,自成一體,老是臨摹別人的碑帖,怎麼行呢?從此以後,他力求創新,摸索著把畫竹的技巧滲在書法藝術中,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板橋體。根據這段材料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㈧ 專家點評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
【摘要】專家點評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環球網校快問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專家點評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的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專家點評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
高立意強思辨「轉折」處見花明
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進程無能為力?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市教育考試院邀請相關專家對作文題目進行了評析。大家一致認為,2020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有溫度、有內涵,貼近考生生活,體現了時代精神、育人導向。
一、注重培根鑄魂
寫作是作者內心境界的表現,與立德樹人緊密相關。今年的作文題目有深厚的內涵,更有情感的溫度,材料中的兩個條件「意想不到時」與「重要的轉折」能有效激活學生的心理活動,激勵青年學生理性地面對外部世界,真誠地反觀自我。
二、視角宏觀開闊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既有宏闊的視角,又和考生的真實經驗具體相關。「世上」一詞拓展出開闊的眼界,考生看到材料時,自然會聯想到生活中的諸多「轉折」。因此,對考生而言這不是一個高蹈虛空的題目,他們可以密切聯系自身實際,充分注入個人真實體驗。這個作文題目並非僅僅指向個體,「事物發展進程」可以是個人生活上的短程,也可以是人類文明中的歷程;可以是某個具體問題的局部發展,也可以是社會文明階段的重大推進。材料既貼近考生的心理,符合他們的心理情境,也鼓勵考生以更廣闊的視野,將自身與外界關聯,將個人體驗與群體認知關聯,引導考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級思考問題,審視事物的客觀性、事物發展的規律性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三、思辨層次豐富
面對「重要的轉折」,尤其是意想不到時發生的轉折,人們會彷徨無措,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能得出「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的結論?這個命題對考生的理性判斷能力提出要求,立論要合情合理,結論要有理有據。
面對「意想不到」的「重要的轉折」,我們應該怎麼辦?無論考生的選擇是「無能為力」還是「當有所為」,最初的判斷可能來自於生活經驗激發的感性體驗,但在對概念的剖析、對理由的分析過程中,辯證的思考將推動考生對問題認識的深化,從而在自我審視中形成更為成熟而理性的判斷。
以上就是專家點評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的內容,更多資訊請及時關注環球網校快問網站,最新消息小編會第一時間發布,大家考試加油!
㈨ 2012上海高考作文分析
2012上海高考作文要求:跟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以下為易思專家對此次高考作文的解讀和分析點評:
(專家點評一)
這篇高考作文題仍然延續了2011年作文的生活哲理性意味,這也是考前我一直跟學生所強調的,注重人性或精神的東西,意料之中!
從內容上說,這是一篇很容易讀懂的小材料,也沒有太多可以發揮的角度,我相信大部分的考生對這則材料的審題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現在來簡單分析一下:對於一則材料,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它裡面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也就是「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這句話。那我們就要從這句話來分析,被自己舍棄的微光是什麼,而這些微光卻又在天才的作品中的體現,那麼我們就不難發現,其中最重要的這些「微光」。而「這些微光」也就是指我們曾經擁有的品質、精神或靈感被我們所拋棄,在那些成功人士身上卻又被發現,所以這篇材料的立意就是:我們善於利用容易被我們所遺忘或拋棄的那一閃念的靈感,或許那就是我們成功的要素之一。
(專家點評二)
解讀:
1.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整個材料一共兩句話,關鍵詞為「微光」,但是這種「微光」是被我們舍棄了,而在天才作品中我們又發現了原來自我的「微光」。
2.我認為「微光」這個詞是一個突破口,什麼樣的微光是我們自己的東西,而這樣的東西又會被我們舍棄呢?我想到了理想(夢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想和夢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輪回,很多人都已經把最初的夢想拋到了腦後。但是在一些天才的優秀作品之中我們看到了關於理想的堅持,只有對於某個理想具有堅定的信念,並為之奮斗的人最終才會成為一個成功者。
(專家點評三)
這則作文材料的難度並不大,關鍵在於把握住材料中的關鍵部分和限制性條件。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微光」是材料的中心詞,人們對待「微光」的態度多是舍棄。而與常人相對的是,天才會把「心靈的微光」傾注於作品中並在作品中表現出來。這就是我們在天才的作品中發現的東西。
「微光」可以從字面上解釋為微小的光線,是不容易發現的,而又是確實存在的。材料中又說「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可見「微光」是一閃即逝的。
綜上分析,這篇材料的立意應該放在「靈感」的角度上更為合適。
以下為此次作文的範文(易思原創):
(範文一)靈光一現
「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題記如果智慧是一朵蓮花,那蓮花正中一定擎有一支點亮的蠟。熒熒的那一剪光雖微弱曖昧,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十里平湖,智慧的閃光就彷彿是微風漾起的一道道漣漪;萬紫千紅,智慧的閃光就好像是那偶爾飛來嗅聞芬芳的彩蝶;晴空萬里,智慧的閃光就好似那展翅翱翔嘯唳長鳴的雲鶴。殘酷的歲月揚起漫天黃沙,將一個個或悲壯或悠然的身影埋沒於九尺黃泉,然而,這又怎能湮沒在黑暗中閃動的智慧的火焰呢?一草一木一花一葉,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撩撥著我們的情思。情思,是靈感的觸發器。靈感,是和我們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化為一縷青煙無影無蹤。凡人需要靈感,文人更需要靈感。後者比之於前者,其可貴之處正在於他們多半會緊緊抓住這黑暗中的那一道閃電。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發出陶潛靈感的產物嗎?菊香彌漫,再酌上幾杯濁酒,豈不美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復何求?會稽山陰蘭亭,雲天朗朗,惠風和暢。諸位文人墨客列坐水濱,流觴飲酌,歌詠唱答,不也是出自內心深處被激發出的那些許情感嗎?一篇《蘭亭集序》,唱出了「齊彭殤為妄作,一死生為虛誕」的感慨。還有赤壁古戰場,不只有多少人去憑吊過。蘇東坡、辛棄疾,後來者更是不計其數。赤壁在他們的頭頂上架起一道美麗的彩虹,在文壇豎起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生而平凡,可是我們依然對自己心靈上閃過的微光視而不見,更不用說伸出手抓住它了。一個落地的蘋果成就了牛頓在科學界的豐功偉績,一隻飛翔的鳥兒為萊特兄弟展開了翱翔天穹的機翼。「靈感是一個不喜歡拜訪懶漢的客人,」車爾尼雪夫斯基如是說。我們無意中丟棄了屬於自己的財富,不正是由於我們的懶惰嗎?
(範文二)原來,我是主角……
前一段時間,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一陣熱播,相信大多人感覺里更多的是熟悉,是重溫,甚至會大聲說,「我們也曾經擁有過,那樣的美好……」
但是為什麼只有九把刀把青春那種獨有的美好定格了下來了呢?也許我們會懷念,卻從來不會想到這種懷念再現時原來可以如此動人心扉。難道只因我們曾經都擁有過?
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每一個人都擁有著獨屬於他自己的個性與張揚,並因如此,每一個人才是他自己而非別人。但是在這個愈來愈崇尚喧囂與繁華的世界裡,我們卻往往忽略了平凡甚至卑微的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白白地將它舍棄。而事實上,正是那些在自己看來不值一提的東西確實多年以後別人對你的懷念。一如從前的我自己。
那時的我,性格內向,喜歡文學類的讀物,喜歡在札記本上寫東西,喜歡發呆與冥想……唯獨不喜歡跟人說話,確切地說應該是害怕與人接觸。青春期女孩的世界裡彌漫著童話般的美好,一切都是那麼晶瑩剔透,而現實中的自己就相對卑微的多。因此,往往會害怕遭到拒絕。也許只是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我都會在意好久。
就這樣,我的高中生活都快要結束的時候,同學們之間突然一下變得親近起來,好像一切都在高考前發生了某種升華,我們都好像在瞬間長大了許多……我們敞開心扉表達我們自己,或者誠懇地對某個人說因為他,我的高中生活才充滿了精彩。總之,一切都變得釋然和美好,彷彿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抓住即將逝去的青春與美好。
也就在這時,我和朋友調侃,我的高中生活都沒有異性的介入,青春期可算是一片空白啊!多少有點遺憾!「才不是呢?」她說,「你可是唯一讓我們班所有男生傾慕的女生啊!」我頓時傻眼了,不管怎樣,要是我早知道自己得到了莫大的肯定(那可是一班自視甚高的才子們啊),那麼我的高中生活也就不會像我自己臆想中那麼糟了啊,那麼我也就不會總是躲在自己的角落裡,只是欣賞別人的精彩了……
這個讓我傻眼的「真相」固然讓我遺憾不已,但更多的是讓我的人生從此有了很大的轉變。一個人只要做好他自己,不要用自己心中的種種揣測和臆想去妄下評判而讓自己變得卑微,那麼樂觀而積極的人生便接踵而來,生命中的種種美好也將綻放。
(範文三)固守真實的自我
人生往往會有很多次機會去領略成功,而我們卻一次次與之失之交臂,最終我們才在天才的作品中發現那曾經是自己失落的光輝;感嘆之餘,我們不禁捫心自問,是我們站的太高了么?我們在一次次的與成功失之交臂的時候我們從天才的身上看到,我們應該固守真實的自我,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陶淵明
在蘇軾的詩里,有儒有道有禪,有這樣的一段對陶公的評價:「欲仕則仕,不以仕為高,欲隱則隱,不以隱為高。」這是蘇軾評價陶潛時說的,做官時,陶公沒有把自己當做稀世的珍珠;歸隱時,自然泥土的傾向撲鼻而來,我喜歡陶公的泰然自若,他珍惜著自己身上那份固有的光輝,在珍惜之餘他也將自己千古流傳,而我們感嘆的不僅僅是對陶公文採的欣然嚮往,更多的是對陶公一直固守珍惜著自己身上的那份微光,我們在這份微光里找到了真實的五柳先生,也嗅到了陶公給我們留下的散發著幾千年不斷的幽香。
蘇軾
我們往往會在蘇軾的「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中,感受到了蘇軾的那份執著,那份信念,那份豪情壯志;在追求真實自我的過程中,他一直在固守著自己的那份微光,那份執著,那份泰然自若,喜歡讀蘇軾的詩,不僅僅是因為在文壇上叱吒風雲的名聲,也不僅僅是他那樣的千古豪情,而是喜歡他的那份執著,他那份對自己精神的一種固守,他沒有在茫茫的人海中失去自己最珍貴的,所以他成就了自我。
這個過程中我們慢慢地領略到了原來偉人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天才,而是在人生之初,他們固守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微光,那麼執著,那份光輝。
李白
在唐朝的文壇上叱吒風雲的青蓮居士,他成就了唐朝的文學,也成就了一代浪漫的詩風,他感嘆蜀道之難的艱辛,在那份豪情中他將自己的那份真實表現的一覽無遺,將自己的真實展露的如水晶般的晶瑩,他在這份豪情中慢慢的掌握好了光輝,慢慢的找到了真實的自我,我慢慢開始領略到原來人生是需要勇氣去面對的,我們是需要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需要珍惜我們生命那些點點微光,因為正是這些點點的微光才造就了真實的自我,讓我們固守真實的自我吧,在歷史的長河中也留下我們光輝的一筆。
他們不斷的向我們詮釋著我們需要好好的珍惜著生命中的微光,正是這些微光我們才能慢慢的在這個繁瑣的世俗生活中保證真實的自我,我們才能慢慢的領悟到生命中的真諦,那些微光,慢慢的成為了點綴我們成功的光環。我們不斷地需要固守真實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