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傳統與創新的作文素材

傳統與創新的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0-12-20 03:00:20

① 有關「創新」的作文素材

創新作文素材(一):
「海爾現象」讓國人為之興奮,同時也觸發了海內外傳媒對「海爾真相」的深層次探究。張瑞敏回答的很簡潔:海爾靠創新和速度。激情持久不竭的創新,正引領著海爾乘風破浪,在海上揚帆遠航。
海爾的創新之路
海爾以近乎完美的形象成為中國企業在世界的代表,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對「海爾現象」的解釋只有四個字:速度、創新。「創新驅動」型的海爾集團致力於向全球消費者帶給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實現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雙贏。海爾平均每個工作日申請2項發明專利。在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上,海爾參與國家標准、國際標準的制定,是參與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最多的家電企業。在創新實踐中,海爾探索實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場鏈」管理及「人單合一」發展模式引起國際管理界高度關注,成為美國哈佛大學、南加州大學、瑞士IMD國際管理學院、法國的歐洲管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等商學院的研究案例,海爾「市場鏈」管理還被納入歐盟案例庫。
創新讓海爾集團躍居中國大企業競爭力500強第一,創新正在創造中國人自我的世界名牌!
創新作文素材(二):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中國的航太工業一向是我們的驕傲,其中的創新更是讓人激動。嫦娥二號為國人展現了中國的創新智慧,取得了六大技術的突破與創新。創新推動了航太事業的發展,創新成就了嫦娥二號的偉大。
嫦娥二號的創新亮點
「嫦娥二號」於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獲得了圓滿成功。相比於3年前的「嫦娥一號」來說,「嫦娥二號」主要具有以下三個創新:
第一,去得更快:這次發射的「嫦娥二號」新開闢地月之間的「直航航線」,即直接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這將使嫦娥二號的地月飛行時間大大縮短,5天即到達月球軌道。
第二,拍得更清楚:嫦娥二號所攜帶的CCD立體相機的空間解析度由嫦娥一號時期的120米左右提高到小於10米,所探測到的有關月球的數據將更加詳實。
第三,離得更近:嫦娥二號衛星將在距月球表面約100千米高度的極軌軌道上繞月運行,較嫦娥一號距月表200千米的軌道要低,有利於對重點地區做出精細測繪。

② 創新立足傳統800作文素材

繼承與創新
在生活中,要想獲得成功,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繼承,創新便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樣,便難以成功。只有既懂得發揚自己的特色,勇於創新,又善於繼承前人的傳統,才會更易成功。
創新,並不是所謂的閉門造車,不是靠自己的主觀臆造去隨意地瞎編亂造,而是要注意繼承前人優秀的成果,在別人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創新才會顯得更有意義。英國17世紀的科學巨匠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運動的三大定律,創新不可謂不豐富。可當別人問及他為什麼會取得如此的成績時,他說:「如果說我看得更遠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雖然這只是一時謙虛之詞,但細細想來,如果沒有伽利略夜觀星空,如果沒有第谷數十年如一日研究天體的運行規律,那麼牛頓想要總結出物體運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費周折了。可見,繼承和創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繼承中創新才是可取的。
馬克思作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用畢生的心血寫成了光輝巨著《資本論》,他的創新精神鼓舞和造就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為社會的進步而奮斗。誠然,大英博物館的一桌一椅見證了他的冥思苦想之後的豁然開朗,之後的奮筆疾書,見證了他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理論。但是如果沒有他翻前人之作時的專注,摘抄資料時的認真,聖西門、傅立葉他們的空想理論,他也不會成功的。甚至可以斷言,如果沒有他們,《資本論》也許不會這么快地完成,我們也許還要在黑暗中摸索著前進。可見,在繼承中創新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實不用更多的證明,那指導我們走上富裕之路的鄧小平理論,那真知灼見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便雄辯地說明了繼承和創新的關系。
盲目的創新往往會弄巧成拙,讓人傳為笑談。君不見那「邯鄲學步」的鄭國人,總想學習別人的步法,以便自己跟本國的人走路不一樣,似乎是創新了,但是動機不純,方法不對,不知繼承,落了個爬回去的下場。前幾年的小品《如此包裝》也是說的這個道理,本來評劇便是一門值得繼承的藝術,可是那個「總監」非要進行「創新」,將原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流行音樂與民族藝術強行配伍,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那「創新」出來的「四不像」讓我們津津樂道了好些年。若不得要領,便很容易犯同樣的錯誤。
繼承和創新是雨與水的關系,沒有了繼承如同只有魚沒有水,再好的創新也會成為空中樓閣,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沒有魚似乎更表現出只有繼承沒有創新的死寂,毫無生氣。只有魚和水統一在一起,才會變得有生氣。正如創新和繼承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才會結出成功的果實一樣。
創新是重要的,但是繼承同樣是重要的。你要想獲得成功,繼承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沒有了繼承便是無源之水,而沒有了創新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才會真的「清如許」了。
[點評]:文章開頭以簡潔的語言闡明觀點,既要勇於創新,同時又要善於繼承前人的傳統。選擇了最佳的立意。然後以典型事例來具體論述「繼承」與「創新」的辯證統一關系,同時指出如何進行創新,提醒我們千萬不要陷入「創新」的誤區。文章結尾以凝練的語言進一步強調「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全文舉例精當,結構緊湊,思路清晰,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③ 作文素材:創新

[作文素材:創新][思路提示]創新需要打破定勢,突破傳統,作文素材:創新。創新能推動歷史的前進。只有求新求異,事物才會有生命力。創新需要勇氣和智慧。新事物也許並不完美,但它畢竟要替代舊事物。[名言]踩著前人的腳印前進,最佳結果也只能是"亞軍"。--李可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杜甫要成長,你必須要獨創才行。--[德]歌德推陳出新是我的無上訣竅。--[英]莎士比亞[經典素材]創新要勇於否定權威(普朗克和愛因斯坦)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兒子在自己的花園里散步。他神情沮喪,很遺憾地對兒子說:"孩子,十分遺憾,今天有個發現。它和牛頓的發現同樣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學假設及普朗克公式。他沮喪這一發現破壞了他一直崇拜並虔誠地信奉為權威的牛頓的完美理論。他終於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設。人類本應因權威而受益,卻不料竟因權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學理論停滯了幾十年。25歲的愛因斯坦敢於沖破權威聖圈,大膽突進,贊賞普朗克假設並向縱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論,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隨後又銳意破壞了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論,創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一舉成名,成了一個更偉大的新權威。齊白石老人五易畫風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曾榮獲世界和平獎。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並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畫家的長處,不斷改進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後的畫,明顯不同於60歲以前。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後,他的畫風再度變化。齊白石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後,能仍然馬不停蹄地改變、創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流派與風格。他告誡弟子"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認為畫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就是說,在學習別人長處時,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創造性地運用,不斷發展,這樣才會賦予藝術以鮮活的生命力。創新讓人們不斷靠近真理(揭開天體的層層面紗)長期以來,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的"地心體系"的理論統治著人們的頭腦。托勒密認為地球居於中央不動,日、月、行星和恆星都環繞地球運行。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論,闡明了日心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旋轉。而後,布魯諾接受並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太陽系只是無限宇宙中的一個天體系統。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天體發現: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個衛星,太陽有黑子,銀河由無數恆星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虧現象等,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創新》。不久,開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觀察資料,發現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並提出行星三大運動定律,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礎…因此可以這樣說:科學是不斷發現的過程,真理是不斷創新的過程。保守是創新最大的障礙(牛頓晚年趨於保守)牛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對科學的貢獻是史無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許多重大的發現:力學三定律、萬有引力、冷卻定律以及微積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學說的范疇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時間研究上帝的存在,結果自然毫無所得。由此看來,即使一個偉大的學者,一旦落入陳舊的范疇,也談不上有絲毫的成就。創新即是表現個性(鄭板橋獨創一體)鄭板橋是清代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他自幼愛好書法,立志掌握古今書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學苦練,然開始時只是反復臨摹名家字帖,進步不大,深感苦惱。據說,有次練書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畫來畫去。妻子問他這是干什麼,他說是在練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體,你體是你體;人體是人體,你老在別人的體上纏什麼?"鄭板橋聽後,猛然醒悟到:書法貴在獨創,自成一體,老是臨摹別人的碑帖,怎麼行呢!從此以後,他力求創新,摸索著把畫竹的技巧滲在書法藝術中,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板橋體。創新推動歷史前步(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商鞅為維護秦國統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變革措施。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輕的國君決心改變秦國的落後面貌,於是下了一變法圖強的求賢詔令。商鞅就是在這個時候自魏國來到秦國的。商鞅到秦國後,宣傳"強國之術",決心協助秦孝公進行社會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為左庶長。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國兩次公布了新法。秦國經過商鞅變法,面貌煥然一新。秦國從落後國家,一躍而為"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的強國,出現了"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的局面。正是由於它的作用,秦朝的歷史才變得如此輝煌。《關於創新的作文素材》這篇優秀的"高考作文素材"由知識在線收集,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和學習,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在確認獲得著作人合法授權後使用,請勿抄襲或做其它用途〔作文素材:創新〕【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④ 繼承與創新作文素材反例

翁方剛和劉石庵來是清源代有名的書法家。翁方剛一生研究書法,講究筆筆有來歷,最佩服唐代虞世南、歐陽洵的書法。劉石庵則善於發展自己的個性,創造了一種豐腴厚重的書體。有人問翁,劉的書法如何,翁說:「他哪一筆是古人的?」劉不服,說:「我自己發揮自己的書法特色罷了,他哪一筆是自己的?」這是兩位書法家對待書法藝術的態度和觀點,其實,推而廣之,我們在繼承其他一切傳統與發揚自己個性特色的問題上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追求,請以「繼承前人的傳統與發揚自己的特色」為話題,寫一篇不少與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思路點撥]:「繼承前人的傳統」與「發揚自己的特色」二者之間存在著辯證統一的關系。既能「繼承前人的傳統」,又能「發揚自己的特色」,將二者辯證闡述,將是最佳立意。如果只「繼承前人的傳統」,而忽視「發揚自己的特色」,不敢創新,就會固步自封,更不能推

⑤ 傳統與新潮作文可寫的素材

當傳統遇上新潮,應該是碰撞還是融合呢?
在我的印象里,傳統應該是一位老奶奶,身穿唐裝,拄著拐杖,慈祥和藹,可以用她溫和的目光容納我們的任性,體諒我們的一次次的背叛,也許是年紀大了,追不上我們的步伐,只能默默駐足,停留在我們出發的地方,期盼我們在迷茫時候的一次回望,讓我們在她善意的目光里找到新的方向,湧起新的勇氣前進。
新潮在我的感覺里是一位妙齡少女,年輕活潑,生機勃勃,充滿著朝氣活力去做每一件事,也許一些事出人意料,也許有些獨特清新,但這就是她的個性,她用自己獨特的氣質吸引著我們跟隨,前進。當我們對前面的路途充滿猶豫時,她用她陽光般的笑容,清新的氣息為我們帶路,於是,我們又有了前進下去的方向。
當傳統遇上新潮,會是碰撞吧,奶奶不會喜歡小女孩的活潑,希望我們沉穩地面對前進的事物,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小女孩不會喜歡老奶奶的遲緩,希望我們把前進的步伐邁大一些,像一陣清爽的風,想要快快帶我們前進。於是,碰撞必不可少,我們該選擇哪一方呢?傳統與新潮不一定非要兵戎相見,傳統由新潮蛻變而來,新潮必定逐步走向傳統,她們並不是冰火不相容。
當傳統遇上新潮,該是融合吧,結合傳統的沉穩經驗、新潮的大膽創新,會合成一個獨特的樣子,綻放出奇異的光彩。但現實並不是這樣,碰撞必不可少,誰能保證傳統沒有拌住新潮輕快前進的步伐,誰又能保證新潮沒有丟棄傳統的一些可貴經驗呢?於是,當傳統遇上新潮,她們得坐下啦談談。
傳統:「我充滿著前人的智慧,當他們的子孫看到我時,也許我有些落伍,有些更不上時代的潮流,但我是寶貴的經驗,是無價之寶,是不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人們可以在我身上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我是智慧的結合體,我是那麼默默地,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在他們心目中,我的地位無可比擬,是不可以用其他物品代替的,人們是不會拋棄我,奔向前去的。」
新潮:「我充滿著現代氣息,我是思維的潮流,我帶領人們進入一個嶄新的世界,也許有些人不能接受我,忽略我的作用,但其實,我也早就慢慢滲入到人們的世界,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早已跟在我步伐的後面,我引領著大家前進,我像一陣清風,帶領著大家走向一個大家所不知道的世界,充滿著新奇,我相信我的作用無可替代,人們一定會跟在我的後面前進。」
傳統:「我也許沒有新潮有活力,但是我有充足的經驗。」
新潮:「我也許沒有傳統有經驗,但是我有前進的動力。」
當傳統遇上新潮,不應該是碰撞,也不應該是融合,而是求同存異,在不同的地方上運用不同的技巧,傳統也好,新潮也罷,都在時代的背景下發揮著各自應有的作用,當傳統遇上新潮,時代的舞台緩緩升起,我們前進的步伐依然堅定!

閱讀全文

與傳統與創新的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