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陝西2015高考作文吐槽的學生怎樣了
這種事很正常的,因為每個學生的話,他們都有吐槽的自由,我覺得他們還是未來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的
2. 面試6人一組辯論:該不該吐槽高考作文
我高中班主任年年參與高考閱卷並且總是批閱語文,據他說真正讀作文的時間不會超過5秒,專因為一屬篇作文的評分要敲好多鍵哪,每敲一下一秒都得十幾二十秒,他算是慢的了每天都800到1000份,算下時間,就算那些老師每天工作10小時,去掉吃飯喝水的時間,個別老師還吸煙,再去掉胳膊、手酸了休息會兒的時間,他們的速度你自己算吧
3. 為什麼美國人沒有高考作文大吐槽
每年高考時,全社會雞飛狗跳,不要說考生緊張,家長幾乎都瘋了。為了保障高考,毒青蛙的,封電梯的,自發維持交通秩序的,無奇不有。考後,大家將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題匯聚到一起,集中吐槽,如同一場全民的壓力釋放導致的狂歡。
還有一項喜聞樂見的運動,是分析什麼題目被押中,誰誰誰的文章、漫畫被翻了牌。高考出題很忌諱被押中,變得神秘莫測。不知道出題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所以年年歲歲有奇葩題。我能理解,如果題目有一定的范圍或題庫,能拿到,不免會有老師、學生投機取巧,把精力放在對症下葯的准備上,這種顧慮情有可原。
但是我也覺得,作文題神神秘秘,今天是沙漠,明天是提籃,後天是親吻或巴掌,壞處更大。我們不妨跳出這些題目,去想想教育的初衷是什麼?考試是要考人會的,還是要考人不會的?是要把人考得越來越好,還是把人考倒?《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里愛麗絲說:「你能不能告訴我,我從這里出發,該走哪裡路?」「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要去哪裡?」貓說。高考能否告訴未來的考生,作文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目標不明確,怎麼出題都行,反正把大批考生考得迷失方向,把笨學生刷掉就萬事大吉。如果是這個,那就考他們不會的,考他們猜不到的。反正是看誰是天下英雄誰是天下狗熊嘛。可是我經常說,你如果只是為了考察一個人是聰明還是笨,你把大家叫一起花一個星期時間在一起,只要千把塊錢甚至在一起吃頓飯就可以解決。何必費時費力大動干戈?
高考是獨木橋,千軍萬馬要過,淘汰有必要,但不應該是唯一的目的。現在高校也從精英教育變成平民教育。日後淘汰的需要會慢慢下降,而通過測評讓人各自發揮各自特長的需要會加強。這就需要考題在內容上多一些常識,少一些玄秘。
純粹通過考題的難以猜測去區分人群,也容易產生一個很不好的效果,那就是會產生寫作無法訓練的錯覺。這樣也讓老師們不好去教。很多時候,我覺得我們的做法真正體現了前蘇聯常說的GC主義精神:「咱們假裝在工作,他們假裝在發錢。」我們是老師假裝在教作文技法,學生假裝自己在學。如果多為平常的話題,甚至讓學生可以去准備,那麼老師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如何改進寫作方法、思維方法和表達習慣。
「美國高考」SAT的考題幾乎全是平常的話題。我發覺有一個有趣的對比,美國的SAT考試,大眾似乎很少去像中國這樣討論。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1. Predictable 可預測
首先,這些考題可預測(predictable). College Board明確說,這些考題:「均關於社會現實。」(It's about the real world.) 新版SAT的考題「更像平時的大學分析作品的作業,目的是確定考生確實預備好了上大學。考題的寫作要求(prompt),一年和一年相差不大。學生被要求:論述一個觀點(Argue a point),在復雜問題上能夠給出深入表達(Express subtle views on complex subjects)。學生被要求「運用邏輯推理,並能列出證據證明觀點」(Use logical reasoning and evidence to support claims)。這都是老師平時要求訓練學生的,有很多是訓練批判性思維的,自然不去考察學生能不能押中。
2. "Practice"able 可操練
還有一點,我發現,美國的作文時可以訓練的。比如雖然Prompt一樣,但是閱讀的材料話題不一,學生被要求「審查關於藝術、科學、民事、文化、政治領域的一些觀點和辯論(Examine ideas, debates, or trends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or civic, cultural, or political life)閱讀材料「均來自已經發表的文章」。或許《時代周刊》或《新聞周刊》等刊物上都登過,如果考生去猜題,歡迎大家多多閱讀啊。這就好比說家裡地里埋有寶貝,誰挖到歸誰,大家都去挖啊挖,寶貝沒挖到,地是給耕了,人出一身汗也鍛煉了。
3. 「Perform"able 夠發揮
SAT考題要求學生表達對於此問題的觀點,並使用自己閱讀、學習、經驗或觀察來支持自己的觀點。」題目都很平常,每個學生,無論背景如何,都可以表達的觀點,且有個人發揮的空間。College Board網站明確表示,話題選擇,「適合大眾」(「Written for a broad audience."),而不是像「彎道超越」那樣,讓家裡沒有人開車的農村考生無所適從。由於題目不偏,也容易增加考試的信度(reliability),亦即學生不會因為話題過於陌生,而發揮失常,因為這些題目基本上也是平時大家茶餘飯後都會談到的話題。
4. Generalizable 評分細,不同人平均相差不多
SAT還有相關評分標准,從中能看出要做作文到底要考什麼,比如滿分作文應該具有如下特徵:「對於所提出問題,能形成一個有效的,深刻的觀點,能體現出優秀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能使用恰當的範例、論證和其他論據,證明這一觀點」;「布局合理,重點突出,有一致性和觀點的發展」;「體現出語言的熟練使用,能使用多樣、准確且合適的詞彙」;「句式結構有合理的多元性」;「沒有語法、使用和標點拼寫等細節上的錯誤。」作文考題的評分標准,從閱讀、分析、寫作方面,都有細致的描述,這樣兩個老師一起改,不會有太大差別
這樣的考題和標准,就能指導平日的教學。我從孩子的作文課作業上,看到老師正是依據這樣的標准去訓練的。比如論點和論據,他們使用比較模式化的「五段法」作文。這種類似於古代八股的高度程式化,和話題的熟悉,反倒能夠辨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有無得到合理訓練。這是一種成就(achievement)和(aptitude)相結合的一種測評方法。
總而言之,我覺得好的高考作文題,應該背景中立,不讓特定群體家庭的學生感到無從下手。二是話題常識,讓所有學生都能有所發揮。三是范圍寬泛,能讓學生結合自己各自不同的閱歷。若有可能,我甚至還希望出一些和現實結合的話題,而不全是各種虛擬的場景。快上大學的學生,對於一些關繫到千家萬戶的熱門社會問題,也理應有所關注,並能清晰陳述自己的觀點,不人雲亦雲。若能如此,高考作文的社會作用可能更大一些,而不僅僅用於淘汰和吐槽。
不要怕考題被人押到,更需要在意的是,考題能否激發出語文教育的活力來。我希望未來的高考作文題,不是《阿甘正傳》里說的巧克力盒子,你永遠不知道盒子里裝的是什麼,會不會基本靠命,考得好不好基本靠碰,而應該是一個所有人都能看得見的靶標,普通人經過適當的訓練,能越來越好准地射中靶心。我相信教育的目的,是要讓人提高,改進的。最終的目的是開啟民智,讓人走出愚昧混沌,要想神秘莫測,各位大仙和半仙應該改行去算命。
4. 2017高考生物實驗小作文吐槽
爭創文明城市
保護環境,要從你我做起,創建文明城市,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暑假裡的一天上午,媽媽帶我去超市。到一個十字路口時,紅燈亮了,雖然汽車不多,但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停下了匆忙的腳步。這時,我看見了幾位年輕的阿姨,她們並沒有停下來,好像沒有看見紅綠燈一樣,繼續往前走著。忽然,一輛汽車呼嘯而來,與她們擦肩而過,大家都驚叫起來,那一刻,我都替她們捏了一把冷汗。交通安全最重要,人人都必須遵守交通規則,斑馬線不是「起跑線」,這里不需要爭分奪秒。 看過了這驚險的一幕,我們繼續往前走。走著走著,我看見一個小男孩,吃完香蕉就隨手把香蕉皮往身後一扔,我見了,趕緊上前去阻止,說:「小同學,垃圾不能亂扔,這是不文明的行為,萬一有人踩上去滑倒了怎麼辦?你想,如果你在路上踩到一塊香蕉皮,滑倒了,你心裡會怎麼想,而且,你也要給垃圾『找個家』呀,你看它孤零零地在外面也不好呀。」小男孩點點頭,撿起香蕉皮扔進了附近垃圾筒。唉,我們清潔工阿姨每天很辛苦地掃地搞衛生,但地面總會有垃圾,要讓地面沒有垃圾,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來努力。 創建文明城市,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努力,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5. 如何正確地吐槽那些高考作文題目
如何寫好高考作文,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平心靜氣,成竹在胸
考場
作文的心態很重要,特別是看到自己平時沒有準備的,心中沒有底的作文時,有人不免要慌亂,你要告戒自己,作文是猜不到的,很正常,但我努力思考,我肯定又
是熟悉的,要有自信,對自己說我能寫好,成功與失敗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心理素質,要平心靜氣,努力思考,要成竹在胸,寫好作文。還要不斷地給自己以積極的暗
示,一般的同學不妨這么想:千字小文何足懼,寫出佳作大有希望。
二、仔細審題,把握材料
從近幾年高考來看,作文命題是話題作文,它包括:材料,話題,限定條件。這種「限而不死」的作文形式,其優越性日漸為人們所認識。因此,按提供的材料認真審題,就成了考場作文的起點,也是寫好考場作文的關鍵。
話題作文的題面通常由話題材料、寫作話題和注意事項三部分組成,其中材料是話題的依託,話題是寫作的中心,注意事項是對寫作提出的補充要求。審題時,這三部分都要認真揣摩,萬不可顧此失彼。
三、文題簡潔,准確醒目
文
題是文章的眉目,「文好題一半」。一個好的題目,可以概括全文的內容,可以體現全文的思路,可以蘊涵全文的主旨,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能給人清新脫俗、耳
目一新的感覺,能一下子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激發起仔細閱讀的興趣,能使文章起到眉目傳神的妙用。考場作文的文題應力求簡潔凝煉,形象生動,擬題原則是
「小」「准」「新」,能展示文采,先聲奪人。常見的文題有三種類型。1、採用原話題的原詞句,並不多加改造。如《心靈的選擇》《小議誠信》。2、在對原話
題理解的基礎上,所擬文題或明確主旨,或概括內容,或體現思路,或表明特色,如《高揚道德的大旗》、《失敗是種難言的美麗》。3、採用一定的修辭方法,常
見的如比喻《用語言連綴心靈的星空》,誇張式《世界很小是個家》,引用式《你不該安靜地走開》(歌曲)、《忙兮忙兮奈若何》(詩句),反問式《21世紀你
美嗎》,情景式《滑鐵盧上空的雄鷹》,符號式《出發+拼搏=到達》,呼告式《媽媽,我
想對你說》,對比式《英雄無用武之地與英雄有用武之地》。這三種情況以後兩種為好。
四、鳳頭引蝶,立意新穎
古人寫文章很講究開頭,稱
之「鳳頭」,西方的諺語也這樣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對於一篇800字左右的考場作文來說更是如此,往往開頭便決定了整篇文章的大體走勢,定下了文章
的基調。同時,一個好的開頭也增加考生寫好下文的信心。開頭的方法有很多,但究竟如何開頭需要因文而定,因人而定。只要能夠使閱卷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
章,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就是成功的文章開頭。
立意時一要善於「化大為小」,口子要小,要善於在一個大的、寬泛的范圍內,「擇其一點,不
及其餘」,也就是只寫「大范圍」中的「某一方面」,給自己提供了一個充分發揮、具體表現的好舞台,這樣才能在小篇幅內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容具體充實的好
文章。二要善於「以小見大」,從小的方面表現深刻的主題。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擇「小的方面」的時候,注意所選方面的「現實性、針對性、典型性」。
立意對文章寫作的成敗至關重要,應該在准確、深刻、新穎、獨到上下工夫,最好能體現出創新意識,這就需要有見地、有膽識,善於避開人雲亦雲的觀點,跳出
陳陳相因的窠臼,表現出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真實感受和認識。如果想寫出認識深刻的的文章來,就要「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
要做到深思,就必須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個別到一般),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要辯證分析,自己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五、快速構思,編列提綱
快
速構思是寫作成功的關鍵。快速構思的過程,實際是一個快速調遣材料表達中心的過程。文章中心的表達因文體而異,議論文重在明確,用材料證明;記敘文貴在含
蓄,讓事實說話。無論寫什麼體裁的文章,表達中心的材料都是必不可少的。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沒有材料,文章的內容便豐富不起來;有了材料而不加選擇,文章
的思想也深刻不起來。因此,選用什麼樣的材料表達中心,便成為考場作文構思的首要問題。
安排材料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組織文章結構的過程。
從整體上看,採用什麼樣的結構形式,遵循怎樣的寫作思路,都要根據不同的文體特點通盤謀劃,就局部而言,哪些在前,哪些在後,哪些該詳,哪些該略,也都要
根據行文的需要妥當處置,這樣,材料的安排才會有條不紊,井然有序。此外,文章怎麼開頭,怎麼結尾,如何組織段落和層次,如何進行過渡和照應,也要精心進
行設計,只有這樣,文章的結構才算得上嚴謹和完整。成功的構思使所寫的文章能向人們揭示某種隱藏在客觀事物里或社會表象深處的道理。只有深入構思,才能由
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對客觀事物或社會表象得出清晰而深刻的認識,才能寫出觀點新穎、結構與角度不落俗套的佳作。
以上構思的全過程,可以用一份簡
明的提綱來表示。提綱是文章內容的濃縮,也是行文思路的體現,要在考場上快速成文,列一份明晰的構思提綱是非常必要的。一些考生寫話題作文時常常復制話
題,原地打轉,或者東拉西扯,文意散漫,有這樣一份提綱控制,有利於防止這類毛病的發生。提綱的大致形式為:開頭,如何扣題;中間各段主要寫什麼,分幾層
寫;結尾如何照應開頭,如何深化、強調主題等。「胸中有全局,筆下有路數」,作文才有可能一氣呵成。
六、認真行文,發揮水平
提綱對作
文有搭橋引路的作用,在行文階段,更要高標准、嚴要求,繼續活躍思維,一鼓作氣,把文章寫得盡全盡美。比如寫議論文,一般說來,開頭的文字能起到交代提出
問題的背景,擺明自己的觀點,提挈下文的作用即可。核心和主幹部分,應以相當的篇幅和文字來證明自己提出的論點,闡發深刻的道理。它要求考生以嚴謹審慎的
態度、清晰不紊的思路和簡潔流暢的文字正確地反映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同時,還要選擇恰當的論述方式,總述、分述合理安排,觀點、材料緊密結合。論述中力求
觀點明晰、判斷准確、推理嚴密、論證過程合乎邏輯等。結尾是作文從提出論題到論證論題的水到渠成的自然終結,是全文收束部分,要干凈利落,避免節外生枝或
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