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文開頭常用方法
寫好作文開頭的常用方法
(一)直接式:一般同學總喜歡在開頭上繞來繞去,說些不著邊的話,既浪費許多筆墨,又影響表達效果。
實際上有許多優秀的記敘文,一般都是直接進入事件的記敘。如都德的《最後一課》
、契訶夫的《變色龍》
,
開頭都是簡潔明了,一開始就將讀者帶入到故事的情景中,讓讀者的思緒隨故事情節的展開而起伏。
(二)點題式:文章一開頭就入題。開頭揭示題旨,入題快,益於引導讀者把握文章的中心。北京十二中初
中分校的學生葉杉有一篇習作《我的父親》
,其開頭這樣寫道:
「
人們自古以來歌頌偉大的母親,我卻更加喜
愛我的父親。母愛彷彿是陽光,溫暖,無微不至。而父愛彷彿是無邊無際的海洋,寬廣、遼闊,似乎能包容
一切。
」
從這第一段,
我們很清楚作者要歌頌的是誰,
歌頌的內容是什麼。
語文課本中,
這樣開頭的文章不少。
《八隻小貓》的開頭:
「
我並不喜歡活的或者別的什麼貓,但對家裡八隻景德鎮的瓷器小貓有些例外。它們是
在江西瓷品展覽會上與我見面的,我一看那清新可喜的樣子就愛上了。
」
緊扣題目,點明了
「
八隻小貓
」
的來歷
及作者對小貓的感情。
(三)
交代式:
這種方式用在記敘文的開頭,
交代時間、
地點、
人物及事件等有關信息。
例如,
莫懷戚的
《散
步》第一段:
「
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
有一位同學寫了一篇關於小組集體參
加社會實踐活動的作文,開頭做出這樣的交代:
「
今天,是我們第二次集體出遊。我和六位同學大清早就頂著
風走上大街,奔赴實踐地點。
」
對參加活動的人員作出詳細地交代,為下文事件的展開和人物的出場埋下了伏
筆。
(四)回憶式:初中學生寫的文章絕大多數是敘述生活中經歷過的事,所以,採用回憶式開頭就很自然,易
於使自己寫作時回憶起過去的一幕幕,也有助於將讀者引入故事中。冰心的《小橘燈》
、朱自清的《背影》
、
魏巍的《我的老師》
,這些大作家的作品都是這樣開頭的。
《小橘燈》的開頭只短短一句:
「
這是十幾年以前的
事了
」
,簡潔而實用。學生的作文,這樣的開頭最多。如:
「
今天,我坐公交車回學校,不料,在公交車上發
生了一件令人不太愉快的事。
」
(五)渲染式:是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描寫,為下文的故事情節展開烘托氣氛,也能引發故事情節的推
進。這種方式用好了,容易顯示作者的功力。王願堅的《七根火柴》
,記敘的是紅軍長征過草地時兩個戰士圍
繞
「
七根火柴
」
發生的故事。文章開頭對草原上惡劣自然環境的描寫,對故事的展開及主題的表現有著重要的
作用;彭荊風的《驛路梨花》也是如此,開頭就交代山之高大險峻、連綿不斷及暮色沉沉,都很自然地令讀
者想到:山路夜行太危險,趕快找落腳地;這樣的山路,哪兒會有落腳地呢?這樣的段首,不僅吸引讀者眼
球,更為
「
小茅屋
」
的出現做了很好的鋪墊,對表現主題極為有利。
(六)引用式:
《人民的勤務員》是典型的引用式開頭。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
看到這句話,人們馬上會想到雷鋒,雷鋒用實踐很好
地詮釋了他的這一座右銘。而這一段話也是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就本文來說,它既點題,又是全文的中心。
當然,引用對於不同文章作用也不盡相同:或引用名言警句,點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語言,突出人物性格;
或引用詩歌,喚起讀者共鳴;或引用俗語諺語,說明事理。在議論文中,常見的方法是引用名言導出話題。
(七)
「
開門見山
」
式。
「
開門見山
」
是一種應用得很普遍的開頭方法。它之所以被廣泛使用,就因為這一開頭就直入本題。在信息時
代的今天,時間彌足珍貴,看文章的人都希望盡快地明白文章寫的是什麼。倘若在開頭處拐彎抹角、枝枝蔓
蔓,一味地在題外轉悠,那麼,即使內容再好,也難以激起讀者閱讀下去的興趣。對我們考場作文來說,閱
卷教師承擔著繁重的閱卷任務,
一個
「
開門見山
」
直入文題的、
「
不蔓不枝
」
的開頭一定可以博取閱卷老師的好感,
使閱卷人對你的開頭對你的作文留下極佳的印象,從而有助於你在考試中獲得理想的成績。
「
開門見山
」
式的
開頭,在我們初中語文課本中極常見,可謂俯首可拾,如:
「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
他的背景。
」
(朱自清《背影》
)
。開篇點題,為下文寫寄寓深摯父愛的
「
背影
」
設伏。
「
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
我贊美白楊樹。
」
(茅盾《白楊禮贊》
)開篇第一句明確了贊頌的對象
——
白楊樹,定準了全文的情感基調
——
贊頌。
「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
(高
爾基《海燕》
)開頭首先交代了海燕勇敢高飛的戰斗環境,接著從
「
色
」
(黑色)
、
「
形
」
(閃電)
、
「
神
」
(高傲)
三個方面,顯現了海燕迅猛高飛的戰斗英姿。
㈡ 寫作文開頭的方式有哪些
萬事開頭難,作文也是如此.起好頭,能為順利地展開文章打下基礎.古人寫文章把好的開頭比作「鳳頭」,是很有道理的.一個能讓人「一見鍾情」,引發別人無窮遐思的開頭,往往能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特別是在應試作文中,「鳳頭」更能牽引閱卷者的目光,讓你的文章脫穎而出.
好的作文開頭應做到:一簡、二新、三美.
所謂簡,就是開頭力求簡潔、明了,不羅嗦重復.如: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有的家幸福美滿,有的家快樂溫馨,有的家團結和睦,有的家冷清寂寞.同樣,我也有一個家,但我的家卻不同於別的家,我的家講究民主、熱愛科學. 《我有這樣一個家》
本來只需用一句話就能寫清楚的內容,偏偏要在前面加上這么多啰啰嗦嗦的敘述,使開頭顯得拖泥帶水.不妨修改如下:
若要問我有怎樣一個家,我可以用一句話回答你,我有一個講究民主、熱愛科學的家.
把廢話盡數刪去,顯得直截了當、干凈利落.
所謂新,就是開頭不落俗套,新穎別致.如: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一隻被剪斷翅膀的小小鳥,我撲騰在凄迷的風雨中,卻不想因此迷失方向.
一個聲音在心底呼喚:我要飛,要高飛……——題記
我是一個中學生,整天奔波於「題海」之中. 《我要高飛》
作者以「題記」的形式,寫出發自內心的呼喚.「要高飛」,要當學習的主人,從不堪重負的作業堆里尋回丟失的個性.這樣的開頭令人眼前一亮.
所謂美,就是開頭能給人以美感.
首先,我們可以運用形象的描寫,如:
1.透過窗口,我看到槐樹花又開了.開得依然那樣潔白,晶瑩,清香.《槐樹花》
2.終於,在茫茫一片昏黃妁路燈光里,出現了51路公共汽車那臃腫的身軀.在夜幕里等了一個多小時的人們開始活躍起來.《擠車》
其次,我們可以藉助恰當的修辭及引用詩文.如:
1.母愛像長河一樣源遠流長,像洌泉一樣清新甘甜.我也是一個沐浴著母愛陽光的幸運兒.《無盡的愛》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每當我想起這句詩,眼前就不禁會浮現起那圃圃的臉,那筆下流動的圃,耳邊又想起那錢氏英語. 《良師》
總之,只要內容鮮活、形式新穎、語言亮麗,這樣的開頭便會給人以美感.
常見的文章開頭的方法很多有以下幾種:
一、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開頭不繞圈子,直接點題,用托爾斯泰的話說,就是「一開始就走向目的」.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過對人物肖像、對話、行動等方面的描寫,直接人題;敘事為主的記敘文,一開頭就可以點明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有關背景.如:
1.日子淡了又淡,天空高了又高.夏日來了…… 《夏日》
寥寥數十字,將夏日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直奔主題,引人入勝.
2.窗外,雨打芭蕉;簾內,一燈如豆.掬一杯清茶,捧一本好書,獨守一次靜謐的夜. 《雨夜話茶》
開頭僅用兩句話,簡明扼要而又韻致無窮.
3.她叫王婧婧,我讀初二時的班長,盡管我倆分別一年多了,但班長的軼事依然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有這樣一位好班長》
4.父親掄起鋤頭,畫了個滿圓,「嘭」,一個土塊碎了.
「爸,我回來幫你吧!」憋在心裡的話終於吐了出來.漂亮的弧只畫了一半,鋤頭遵循著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飛向前了. 《父親的愛》
5.唐老師病了.
快放晚學時,同學們都難過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室里如同死水一般寂靜.《真情》
二、寫景狀物,渲染氣氛
開頭從寫景狀物人手,渲染氣氛,以此烘託人物,展開故事.如:
6.花開的季節,到處芬芳飄香,而我卻無心觀賞,因為此時我失去了同窗好友——強. 《同窗好友》
7.朝陽出來了,湖水為它梳妝;新月上來了,群星為它做伴;春花開了,綠葉為它映襯;鳥兒鳴唱,蟋蟀為它拉琴……天地萬物都在向我們講述著關愛的故事.《關愛永遠》
8.夏日的夜晚,很深.偶爾傳來水中的蛙聲和樹上的蟬聲,微風吹過,送來絲絲涼意.我沉思著,久久不能入睡.剛讀高一,很偶然,我的處女作登報了.那時我高興極了,甚至忘乎一切.我竟飄飄然地虛度光陰起來.直到今晚,才發現自己似乎缺少了什麼. 《愛,在無形中》
㈢ 作文開頭有哪幾種方式
1、開門見山,落筆入題
文章一開頭,就把要寫的事、人直截了當地擺出來,使人一看到開頭就明確題旨。
如:今天,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作文課。
2、交待介紹,直接陳述
寫人敘事的文章,一開頭就可以交待介紹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幾個要素,通過直截了當的敘述,使讀者明白事件產生的背景,對文章的內容有更清楚的了解。
3、描寫景物,渲染氣氛
文章的開頭,不直接陳述內容,而是通過描繪與文章內容有關的風景、場面等,渲染氣氛,烘托環境,為文章帶來特定的感情色彩,定下文章的「基調」,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幫助讀者深刻理解文章的題旨和內容。
4、捕捉特寫,詳盡描繪
這是寫人、狀物的記敘文常用的寫法,以文章所要刻畫的主要人、物作開頭,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一樣,捕捉住人物的某一方面展開詳盡的描繪,以加深讀者的印象。
如: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再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5、抒發情感,打動人心
在文章開頭,根據寫作的需要,把所要表達的感情真實地反應出來,抒發出來,以撥動讀者的心弦,激發讀者的情感。運用抒情開頭,一定要有感而發,而不能為文生情,無病呻吟。
如: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我倚在高高的船欄上,看著船漸漸地離岸了,船和岸之間的水面漸漸地寬了……
6、以議開頭,促人深思
開宗明義,文章的開頭就闡明自己的觀點、看法、意見或主張,揭示文章蘊含的深意,促使讀者深刻地思考。開頭的議論必須圍繞文章的人或事展開,不可離題萬里。
如: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至今少說也有兩千多年了,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區,任何時代,任何人都適用的真理……
7、巧設懸念,激發興趣
文章的開頭,巧妙地設懸念,使讀者產生急於知道下文的迫切願望,促使他們去「追根究底」。
如: 「咚咚!」屋外,西北風里夾著一陣陣敲擊聲,是誰在田野里?二姨一骨碌坐了起來,我也醒了。是姨夫嗎?不會呀,他們部隊服役,回家探親還得一個月,那是誰呢?
8、詩文引入,順暢自然
為了敘述某件事情、描寫某處風景、刻畫某個人或闡明某個道理,在文章開頭處引錄與該人、該事、該景、該理有關的詩文,由此引出寫作內容,水到渠成,順暢自然。引用恰當的話,可以增加文章的詩意,吸引讀者,揭示出內容的精華。
如: 人們都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竟也有機會來到黃山,觀賞黃山壯麗的景色……
9、話語開頭,先聲奪人
這種開頭一般適合敘事、寫人的文章,作者不按部就班展開內容,而是直接描寫人物的語言,使讀者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而對人物的性格特點或事物進展中的某一過程產生深刻印象。
如:「哎呀,寶貝兒,該起床了!」像以往一樣,我隨著叫聲睜開了朦朧的睡眼。表針正指七點半。媽媽坐在床旁一手撫摩著我的頭,一手拿著我穿的衣服……
10、倒敘開篇,引起回憶
運用倒敘的方法進行敘述,即把事件的結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斷提到文章的開頭進行敘述,然後再按事件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運用倒敘,可以引起讀者的強烈的閱讀興趣。
如: 唉!煩死了,還是睡覺吧。可是,剛閉上眼,白天發生的事情又浮現在腦海中……
㈣ 作文的基本格式是什麼(開頭) 至少4種
(一)話題作文
話題作文是一種根據提供的材料和提示語提供思考的范圍和方向,要求作者圍繞這個「話題」進行寫作的作文命題形式.
話 題作文以「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的新形式,使考生的創作個性得到展現,優勢得到發揮,才幹得以施展;同時,高一級的學校所需要的能夠寫不同文體 的學生也能夠在話題作文這種考試形式中得到滿足.隨著作文教學的不斷改革和深入,話題作文的命題形式也在不斷完善,從近三年各省市中考作文題來看,話題作 文的出題形式有了新的變化:
1.用導語引出話題.如2003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題:在生活中,有許多的人和事物使我們感動.同時,我們的一些行為也可能感動別人.請以「感動」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
(1)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2)文章不少於600字.(3)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2.用材料引出話題.題面由文字或圖畫材料和話題兩部分組成.材料的作用是激活思維,引出話題,限制寫作范圍.大多省市以這種形式命題,高考也是這樣.
3.直白式.作文直接呈現話題的題目,不做任何解釋說明.
寫話題作文審題很重要.下面我們以2003年河北省中考作文為例,分析一下審題的內容包含哪些方面:
一審文題要求、規定語,明確寫作范圍.話題作文試題的文字部分至少包括寫作導語、話題范圍、具體規定或要求三部分.這三部分的文字,都需要我們逐一閱 讀,辨析要求,明確界限,避免違規.題面上的硬性規定,如文體限制、字數要求、選拔性閱卷不得出現暗示性文字,對姓名、校名、地名等方面的要求,要言聽計 從,如果硬闖紅燈,得分會慘不忍睹.
二審文章體裁要求,確定適合的寫作體裁.話題作文雖然一般不限文體,可是具體到每一篇文章又要有文體色彩,不能用《談感動》一類的題目寫記敘文,也不 能用《感動游覽記》一類的題目寫議論文,議論文也不要有題記、小標題之類記敘文特點的寫作形式.如果文章缺少文體規范,寫出來四不像,大段的記敘和大段的 議論生硬地捆綁起來,會使閱卷老師一頭霧水,搞不懂是從形象思維的角度去體味呢,還是從邏輯思維的角度去理解,你是沒有駕馭這種文體的能力呢,還是分不清 記敘、議論和說明這些表達方式的作用,其閱卷印象自然會受影響.
㈤ 三種不同類型的作文開頭(重要的)
一、開門見山 落筆扣題
所謂「開門見山」,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指的是直截了當地切入要旨。
如《白楊禮贊》一開頭就觸及題旨:「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這種寫法乾脆利落,入題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學所青睞。
二、引用經典 彰顯底蘊
開頭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感到崢嶸、高遠,達到吸引讀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幾種常用的:
1.詩詞開頭
以詩句開頭,氣勢磅礴,震撼人心。如:「莫等閑,白了少年頭。」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頭,可是依然很平凡……
2.俗語開頭
俗語是孩子們所熟悉的,以此開頭,倍感親切,激發興趣。如:中國有句俗語說:「三棒槌打不出一個屁來。」我的爸爸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
3.名人名言開頭
這種開頭法不僅使你所要表達的意思簡明扼要,言簡意豐,而且能集中地表達文章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學生寫《自信》:著名科學家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是的,擁有自信,不斷努力,就能獲得成功。
4.故事導入
引用一則典故或現實生活中的小故事來開頭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如一學生寫《寬容》時,這樣開頭:「一位理發師正在給周恩來總理刮臉,由於周總理咳嗽了一聲,理發師不小心將他的臉刮破了,這時理發師緊張不已,以為周總理會大發雷霆。想不到,周總理卻很抱歉地說:『這不關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給你打個招呼,你就不會刮破我的臉了。』這樣一句暖人的安慰,我們可以從周總理身上看到可貴的品質——寬容。」
5、聲音開頭
對話、琴聲、風聲、雷聲等等,都可以用來開頭,信手拈來,渲染氛圍。如:「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每當耳邊響起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感覺格外親切。
三、精闢修辭 韻味悠長
用修辭手法開頭,易抒寫作者心靈的感悟,引發讀者賞讀的情趣。
1.比喻
開頭設喻,以引起讀者對要說明的事物或道理的興趣。如《中國石拱橋》開頭:「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2.對比
用對比來開頭的方法,可以加強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題。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業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沒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反之,那些懶惰昏庸的人,則無法成就事業,由此可見,勤則成事,惰則敗業。
3.排比
用排比句開頭,句式整齊,語勢鏗鏘,促人賞讀。如:假如我是小鳥,我會記住那出生時的巢穴;假如我是樹苗,我無法忘記那滋養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為我記憶中的烙印……
4.設問
設問開頭,鋪排文氣,先聲奪人。如:為什麼服裝設計師總要千方百計地設計一套又一套的時裝?為什麼我們的祖國在前進的號角中總夾雜著這樣一句話——提倡科技創新?為什麼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不沿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築的風格?一切的一切,只因為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變化。時裝要迎合時代潮流,發展要與時俱進,生活賦予了我們創新的動力。
四、借物聯想 引發情趣
文章的開頭或從遠到近,或由此及彼,從別的事物寫起,再聯想到要寫的事物上來,藉以烘托要寫的事物。
如一學生這樣寫《路》:日常行走的路有大路、小路之別,人生之路有正路、歧路之分。人,應該擇路而行。
五、巧設懸念 曲徑通幽
開頭設置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引起讀者的關注,激發讀者的興趣,同時增加文章的曲折,顯現布局之美。如一學生寫《感受生活之美》:「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靜,偌大的房間里,只能聽得見我微弱的呼吸聲。」
六、名人作答 啟人深思
採用名人作答的方式展開文章,有利增強開端氣勢,給人高遠之感。如一學生如此寫《幸福》的開篇:有人問:幸福是什麼?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尼采認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蟲、石頭一齊吞下肚,卻毫不惡心,這種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卻認為:「擁有無窮的財富和威力,而且能夠處事不驚,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七、場景描寫 渲染氣氛
描寫法即藉助某種修辭或某種描寫技法,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渲染氣氛,烘托氛圍,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開端做好襯托鋪墊。
請看《考試》一文的開端:教室外,呼嘯著的北風挾著密集的雨點撲打在牆上,「嚓、嚓」地響,教室內,一場全能競賽考試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八、交代要素 引人入勝
交代要素式也是寫作文較為常見的一種開頭形式,即交代記敘文的幾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如《捉魚》一文的開頭:「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著小盆,拎著小桶來到一條小溪邊圍壩捉魚。」這樣開頭可以讓讀者清楚地了解到記敘文的幾要素,為下文展開故事情節作準備。
九、介紹背景 蓄勢待發
以介紹情況、交代背景的方式開篇,可以讓讀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於對整篇文章的正確、順利解讀。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寫一些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
如《火燒赤壁》一文的開頭:「東漢末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想奪取江南東吳的地方。東吳的周瑜調兵遣將,駐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對。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這個開頭,使讀者看了以後,對兩軍相對峙的形勢、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即將發生的事一目瞭然。
十、概括內容 凸顯主旨
開頭總領全文,下文則圍繞著它進行「分述」,全文因此而比較有條理,而且可以讓讀者迅速了解文章梗概,一睹為快,為下文的閱讀埋下情感基調。如作文《春花朵朵》一文的開頭:
「五講文明的春風,吹開了學校這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中的朵朵春花。讓我們從這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中摘取幾朵,領略一下那滿園春色吧!」
十一、巧用倒敘 暗渡陳倉
即文章開頭先寫出事情的結果,再寫出事情的原因和經過,以造成懸念,增強文章的吸引力。
請看一學生如何寫《異鄉情懷》:獨立小院,月光如水,靜靜地流瀉在我的身邊,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涼,引起了對你的不盡的思念!曾記得也是這樣一個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開往異鄉的列車……
十二、抒發感情 先聲奪人
即文章一開頭就將作者的親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發出來,直抒胸臆,渲染氣氛,達到以情感人。
如一學生在《誠信》開頭寫道:「如果人生是一趟賓士的列車,那麼誠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輪子;如果說人生是一條航行中的大船,那麼誠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將伴你永遠前行。」
㈥ 作文里有哪些開頭的格式
作文開頭的寫法
一、開門見山落筆扣題
所謂"開門見山",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指的是直截了當地切入要旨。
二、引用經典彰顯底蘊
開頭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感到崢嶸、高遠,達到吸引讀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幾種常用的:
1.詩詞開頭
以詩句開頭,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2.俗語開頭
俗語是孩子們所熟悉的,以此開頭,倍感親切,激發興趣。
3.名人名言開頭
這種開頭法不僅使你所要表達的意思簡明扼要,言簡意豐,而且能集中地表達文章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4.故事導入
引用一則典故或現實生活中的小故事來開頭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讀者的興趣。
5、聲音開頭
對話、琴聲、風聲、雷聲等等,都可以用來開頭,信手拈來,渲染氛圍。如:"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每當耳邊響起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感覺格外親切。
三、精闢修辭韻味悠長
用修辭手法開頭,易抒寫作者心靈的感悟,引發讀者賞讀的情趣。
1.比喻
開頭設喻,以引起讀者對要說明的事物或道理的興趣。
2.對比
用對比來開頭的方法,可以加強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題。
3.排比
用排比句開頭,句式整齊,語勢鏗鏘,促人賞讀。如:假如我是小鳥,我會記住那出生時的巢穴;假如我是樹苗,我無法忘記那滋養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為我記憶中的烙印…
4.設問
設問開頭,鋪排文氣,先聲奪人,
四、借物聯想引發情趣
文章的開頭或從遠到近,或由此及彼,從別的事物寫起,再聯想到要寫的事物上來,藉以烘托要寫的事物。
五、巧設懸念曲徑通幽
開頭設置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引起讀者的關注,激發讀者的興趣,同時增加文章的曲折,顯現布局之美。
六、名人作答啟人深思
採用名人作答的方式展開文章,有利增強開端氣勢,給人高遠之感。
七、場景描寫渲染氣氛
描寫法即藉助某種修辭或某種描寫技法,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渲染氣氛,烘托氛圍,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開端做好襯托鋪墊。
八、交代要素引人入勝
交代要素式也是寫作文較為常見的一種開頭形式,即交代記敘文的幾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九、介紹背景蓄勢待發
以介紹情況、交代背景的方式開篇,可以讓讀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於對整篇文章的正確、順利解讀。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寫一些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
十、概括內容凸顯主旨
開頭總領全文,下文則圍繞著它進行"分述",全文因此而比較有條理,而且可以讓讀者迅速了解文章梗概,一睹為快,為下文的閱讀埋下情感基調。
十一、巧用倒敘
即文章開頭先寫出事情的結果,再寫出事情的原因和經過,以造成懸念,增強文章的吸引力。
十二、抒發感情先聲奪人
即文章一開頭就將作者的親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發出來,直抒胸臆,渲染氣氛,達到以情感人。
常言道:"文無定法"。是的,作文的開頭往往是由作文的內容、體裁、讀者對象、構思技巧和作者的寫作功底等綜合因素所決定,並無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壞的標准只有一個,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否為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服務,能否吸引讀者讀下去。我們學生朋友要善於結合實際,靈活變通,巧妙派生,才能寫出好的開篇。
㈦ 作文常見的開頭方法有哪些
開頭的方法很多,常見有:
1.開門見山法。
這種方法是文章一開頭,就直入正題,把文章所
要敘述的主要內容直截了當地交代出來,讓讀者一看
就知道這篇文章描寫的是什麼人、什麼事、什麼活
動。這種開頭一下子就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而且還
不會跑題。例如《課間十分鍾》一文開頭:
下課鈴響了,同學們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場上參
加自己喜歡的課間活動,校園里頓時沸騰起來。這個
開頭就點明了時間一-
"下課」,地點一-
操場上」,人物
--「同學們」,事情--「課間活動」。非常直截了當。
2.提示中心法。
這種方法是一開頭就點明全文的中心,使讀者對
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個明確的了解,我們看看下面的
開頭。
「生活在集體中間是幸福的,兩年前,我深深地體
會到這一點。」
這是《生活在溫暖的集體里》一文的開頭,3.描寫引入法。
描寫人物和景物來開頭,這種方法就是描寫引入
法。描寫人物就是在文章的開頭,對人物的肖像、服
飾、神態、等進行描寫,以達到人物在讀者面前樹立
一個鮮明形象的效果,描寫引入法中還有一種是以描
寫景物來開頭,也就是在文章的開頭對故事情節所處
的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必要的描寫,以起到交代背
景、渲染氣氛突出中心的作用。
4.設置懸念法。
在寫事的文章中,我們常常把事情的結果或文中
的某個片段放在開頭來寫,以引起讀者的疑問,然後
再記敘事情的起因和經過,這種開頭的方法叫設置懸
念法。這種方法可以激發讀者強烈的興趣,如《智斗
奸商》一文的開頭寫到的:放暑假的第二天旱上,我
和表姐一塊兒去買菜。走到菜場的北口,我就看前面
很多人。我和表姐緊走幾步,也圍了過去..
5.對比法。
在文章的開頭,把不同的人和事物或同一個人和
事物的不同時間,不同方面的情況作對比介紹。運用
對比法可以使描繪的形象更為突出。
㈧ 作文開頭和結尾有哪幾種形式
開頭結尾常見的寫作手法:
一、開門見山法
(
1
)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敘述法
《揮手之間》的開頭,交代了事件的時間、地點: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
日清早,從青涼山望下去,見有不少人順著山上大路朝東門外飛機場走去。
」
《記一次乒乓球賽》的開頭
,
交代了時間的人物、起因和時間。
(
2
)開門見山、揭示主題的點題法
《背影》
一文的開頭寫到: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多了,
我最不能忘記的
是他的背影。
」
《白楊禮贊》一文開頭就說:
「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
」
(3)把事情的開頭作為文章開頭的自然起筆法
一篇題目是
《記一堂生物課》
的作文開頭是這樣的
:
「
上課鈴聲響了
,
大家
都走進了生物實驗室。
」
二、非開門見山法
這里所說的「非開門見山法」
,
並非無「門」
,
而是使用寫作技法
(
如議論、
描寫、抒情、引用等
)
、修辭方法
(
如設問、比喻等
)
或其它的方法
(
如設置懸念等
)
把「門」裝飾的更美一些
,
使文章更添文采
,
進而更深刻、更生動地表現主題
,
更引
人入勝。如
:
(
1
)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的描寫法
《驛路梨花》的開頭描寫了自然環境: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
一座挨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
」渲染了哀牢山中深遠迷茫的
氣氛,對後文寫邊疆軍民助人為樂的感人事跡起了襯托的作用。
(
2
)深化主題的議論抒情法
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
、例文《不尋常的考試》都是用了這種開頭方法。
(
3
)名言、警句、詩歌的引用法
《人民的勤務員》的開頭: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
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這是雷鋒日記中一
段著名的話,以這段話開頭,對後文記述雷鋒的事跡,無疑是起到了「文眼」的
作用。
冰心的
《每逢佳節》
一文開頭引用了王維的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獨
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入題新
穎、感情真摯,點明了思念海外親人的題旨。
(
4
)引人入勝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試》的開頭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讀者的注意,自然會
使人想到:
「這是為什麼?」
急於從後文中尋找答案,
因而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
(
5
)吸引讀者的設問法
有一篇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家鄉》
,
它的開頭是這樣的
:
「朋友
,
你到過我的
家鄉嗎?你登過我家鄉的山、游過我家鄉的水、吃過我家鄉的肥鯉魚嗎?」
文章開頭的寫法是多種多樣的,這里不過提示了其中常見的幾種。在寫作
當中,
有時並不能單一地使用某一種方法,
而是幾種方法兼而有之。
究竟使用什
么方法開頭,
要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考慮,
要從表現中心思想的需要出發,
通
篇安排整體設計,選擇最恰當的開頭方法。
結
尾
與開頭一樣,
文章的結尾也是相當重要的。
成功的結尾,
能使讀者更深入、
更透徹地理解文章內容,
進一步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精彩的結尾,
能喚起讀者
的思考與共鳴,
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選擇結尾的方法,
也必須從全局來考慮,
要
使記敘的事件完整清楚,
使文章的結構首尾呼應,
以求得更好地表達中心,
達到
寫作的目的。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結尾方法。
(
1
)自然順暢的結果交代法
聶華苓的
《人,
又少了一個》
,
寫了一個女乞討者三年前後的不同形象與神
態,
表現了人格的墮落這一深刻的主題。
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評論與分析,
只是用
白描的手法,記述了事件的經過。結尾寫道:
「砰地一聲,大門被踢上了。那女
人回過頭來,冷笑了一聲,然後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經不認得我了!
」這一不
加修飾的自然結尾,
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思考餘地,
令人回味無窮。
例文
《記一
次乒乓球賽》使用的也是這種結尾方法。
(
2
)照應開頭的首尾呼應法
結尾要呼應開頭,這是記敘文的一般寫法,很多文章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郭沫若先生的《白鷺》一文開頭就說: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結尾又說:
「白
鷺實在是一首詩,
一首韻在骨子裡的散文詩。
」
「白鷺是詩」
,
這一不尋常的比喻,
特別是結尾具體化為
「散文詩」
,
突出了白鷺的平凡而美好、
樸素而高潔的特點,
贊頌了白鷺的美。
(
3
)畫龍點睛的全文總結法
這種方法,一般是用議論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對文中的人物、事
件加以評論。
《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的結尾段就屬於這種類型,這段文字兼用
議論與抒情的方式結束全文,
最後一句話點題:
「你一定會深深地愛我們的戰士,
——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例文《春天的色彩》
、
《分房》的結尾也是這
樣的。
有時,用來總結全文的還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詩句,這樣的結尾更是言簡
意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驛路梨花》的末段「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
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驛路梨花處處開』
。
」
(
4
)含蓄深刻的啟發聯想法
魯迅先生的《故鄉》的結尾是最典型的例子:
「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
無所謂無的。
這正如地上的路;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
這段話含蓄、
深刻,
一語雙關。
啟發人們為創造新生活勇敢地開辟道路,
使全文
的思想感情得到升華,體現了魯迅「韌」的戰斗精神。例文《逝去的歲月》在結
尾就做了這樣的嘗試。
(
5
)激勵讀者的感嘆法
有些文章結尾既不是總結中心,也不是啟發聯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
達強烈的愛與憎。
《白楊禮贊》
的結尾就大聲疾呼道:
「讓那些看不起民眾、
賤視
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去贊美那貴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頎的)
,去鄙視
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樹吧,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
文章結尾與開頭一樣,方法也是靈活多樣的,而且沒有固定的模式,以上
提供的方法僅供參考,
寫作時要根據內容與中心的需要恰當運用,
不能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