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端午節作文開頭結尾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裡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㈡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要怎麼寫
第一步:我們寫好端午節作文的開頭,在文章結構上採用:總-分-總的形式。首先就要總寫鎮上端午節的熱鬧氣氛。
例如:端午開頭——早上剛起床,和煦的陽光照在整個小鎮里,整個小鎮立感溫暖可愛。街上的過節的人們,匯成五彩的「流水」你來我往。廣場上熱烈的腰鼓聲一陳陳響起。孩子們包了五彩飯(就是把米飯染色,五種顏色混合在一直),到河邊吃過橋飯去了。這就是我們鎮的端午節。——總寫。
也可以用例舉比較的方法開頭,文章寫端午節,你可以例舉出家鄉很多節日,然後點明最喜歡的就是家鄉的端午節。
例如:又一種開頭:除了春節外,我們小鎮里熱鬧的節日也不少,有「四月八」、「清明節」、「開新節」、「中秋節」、「鬥牛節」、「跑馬節,但我最喜歡的來是端午節。
第二步:寫好4—5個場面,你可以按時間為順序來寫。
寫好第一個場面:就是早上在家吃早餐的場景,用來烘托渴望到外面去看端午的熱鬧心情:
例如:由於放假,我們幾姊妹都陸續回到家,大家都渴望第二天能痛快的玩一天。第二天早上,媽媽就早早的叫我們起床了,我們農村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不許睡懶覺,又因為這天是節日更要起得早一些了。起床後,媽媽早已經把早餐弄好了,很久沒有吃過媽媽做的早餐了,每當吃了媽媽做的早餐就覺得很好吃。但這天可能是急於上街去看熱鬧吧,也沒有細細品味可口的飯菜,狼吞虎咽幾下就吃好了,滾球似的飛出家門。
寫好第二個場面:街道上端午節這天熱鬧的場景。
例如:哥哥比我大,我從小到現在習慣聽從他的安排。他說:「我們到街上去看看,今年的端午節有什麼新奇的東西。我們來到了街上,琳琅滿目的商品目不暇接,熱鬧的人們穿著花花綠綠的新衣,有的打著花花綠綠的小傘,有的戴著牛仔似的小帽子。就是大家對生活的熱情讓這個端午節充滿節目的氣氛。我們本地在端午節的晚上,有用百草洗腳的習慣,百草百花真好看,當然賣百草的地方是我們不能不去的地方了。
寫好第三個場面:到賣百草的地方去看各種奇草奇花。
例如:我跟著哥哥來到了這個地方,做買賣的吆喝有低的高,有溫厚有單薄,匯在一起就好似在大合唱。賣草的人很多,草來自山裡,很多我叫不出名字,就知道蒿草、水紅花、九黃菜,其它就不知名了。還有各種花,有一種特別的好看,像一個倒立葫蘆穿上水紅色的褶皺裙一樣。我想買一些回家,但哥哥說媽媽會來買的,我還是及不情願的把花把下了。
最後寫好一家人在端午這天吃飯的場面:用人物的對話來點出端午這天見聞,再一次從側面寫端午節的熱門和你高興的心情。
我們到處走走,天就要快黑了,這時接到母親的電話,不用猜,一想就知道是媽媽叫我們回家的吃飯了。
回到家,照常也是一桌美味佳餚。桌子邊熱門了。爸爸說:「……」,爺爺說:「……」,妹妹說:「……」,端午節我們一家就是這樣的快樂。
㈢ 端午節作文開頭怎麼寫
端午節快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兒歌,來歷和風俗嗎?如果還不知道,那我就版向你們介紹一下權吧。
每年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有:「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就那麼簡單,我想你們都應該學會了吧。
你們知道哪兩個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嗎?對了,那就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裡灑是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我還聽人說過,白娘子就是喝了雄黃酒,才顯出白蛇的真身的。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聽了我的介紹,你了解端午節了嗎?
㈣ 端午節作文的開頭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至,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內年端午節正值上海世容博會舉辦,又逢高考結束、南非世界盃開賽。所以可以說,今年的端午節較之往年是更加的出彩和好玩。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㈤ 端午節作文開頭和結尾
寫作思路:
先寫端午節的來源典故,再寫人們在端午節做什麼事,最後寫自己對端午節的想法。
1、端午節作文開頭和結尾篇一: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
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雖說有些神化,但一位詩人,能夠被人們近兩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著實令人敬仰。又到端午,又聞粽香,又見龍舟,又祭屈原。
2、端午節作文開頭和結尾篇二:
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還聽過一個關於粽親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裡。為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扔進水池裡。
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裡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傢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凈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後,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㈥ 描寫端午節習俗的作文的開頭、結尾、題目,要好一點的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停留於香噴噴的粽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為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粽和涼粽。在母親的潛意識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於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後,決心救人民於危難之中。於是,他乘一葉扁舟,踏著西陵峽的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為國的那座聖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回天乏力。雖然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樣的環境下,他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他只能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嘆息。他只能將他的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為後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後,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他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著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著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著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著中華大地,成為後世典範。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說,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和,處處和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為天等的發展出謀劃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穩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那麼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願。假如願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築屋而棲,於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於端午佳節,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著品嘗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粽,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那是多麼溫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㈦ 端午節作文開頭
1,端午節來了,從陽光中走來了。
2,「梔子花開,端午到。」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到了專,街頭飄滿了屬粽子的香味,人們拎著各種各樣的綠豆糕,粽子,選購得不亦樂乎,我也在人群中忙著挑選,心中涌動著一種充實的感覺.......
3,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㈧ 端午節作文開頭結尾
每年的五抄月初五,是我國襲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逢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棕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葉、有些地方還舉行劃龍舟比賽……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絕望、悲憤之下,投入舊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後,馬上劃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就變成為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從家裡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根據以上故事來看,這些都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一種風俗習慣。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平時還要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中國有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由於我從小非常愛吃粽子,所以對「端午節」的印象非常深刻。
㈨ 熱鬧的端午節作文優美的開頭和結尾處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這邊都非常的熱鬧,各種端午節的活動非常的多,也非常的經常,所以,我非常喜歡端午節,這可是我除了春節最愛的節日了。 技術支持:www.3eyes.org
說到端午節,這還是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鎰魑�,初高中優秀作文,情書,範文作文。精選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滿分作文,零分作文,作文素材。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麵………都會被裹在麥餅裡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裡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說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啊!
看到端午節的這么多特色習俗,我非常的開心,比較在端午節由得吃,有得玩,還不用去上學,你說,端午節是不是一個快樂,熱鬧的節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