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寫家風作文的結尾
家風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孩子的成長和家風離不開關系,家風是澆灌孩子的雨,孩子是在雨滴下成長的苗,在雨水下孩子可以樹立堅強、奮斗、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
『貳』 《我愛我的家風》作文 開頭和結尾可以怎麼寫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的風尚、風教的簡稱。
我們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既是我們生命誕育的地方,也是我們的第一課堂。父母生養了我們,給了我們一個家,同時,我們一出生就被投入到父母經營的文化氛圍中,進入了父母所主持的學校。在這個學校里,父母是我們的老師,乃至是我們終生的老師。父母教會我們說話,教會我們穿衣、吃飯,教會我們辨別是非、對錯、善惡等等。父母傳遞給我們的行為、觀念則來自於他們的長輩,而他們的長輩又來自於遙遠的先輩,這種代代相傳的價值觀念、處世原則、行為規范,為一個家庭自覺或不自覺地加以遵守、模仿,就是這個家庭世代相沿的家風或門風。
家風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周公曾給其前往魯國就封的兒子伯禽說,我作為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身份、地位不算卑賤了。然而,我仍然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而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因此你到魯國後,切不可以國傲人。禮賢下士是周公對其兒子的諄諄教導,也是魯國國君最早的家訓、家風。孔子告訴兒子伯魚說,「不學詩,無以言」,又說「不學禮,無以立」,由此形成了衍聖府第(孔府)詩禮傳家的家風。東漢大將馬援告誡其侄子說,「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這是馬氏之家風。諸葛亮《戒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諸葛亮的家風,也成為中國士大夫的千古明訓。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
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國早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界。孔子提倡:「仁者愛人」,以「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而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如此,有的國家總是以老大自居,總是希望別國亂起來,自己坐收漁利。總是不能以「仁愛」的心態對待別人,今天挑點事端,明天做點手腳。這不正是中國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徑嗎?
『叄』 關於我的家訓家風家教的作文,結尾怎麼寫
提起我的家風,那就是兩個字:嚴謹。
先說說這個「嚴」,意為嚴格也,老爸做事總是一絲不苟,追求完美。他對自己的要求嚴苛,對我亦是如此。拿我的作業來說吧,就算做的再好,我老爸他老人家也會雞蛋里挑骨頭。一旦他發現我的錯誤,就會滔滔不絕地講起來。真不知他哪來這么好的口才,唾沫星子都快要把我給淹死了。訓完之後,就讓我全部重寫。我雖心有不滿,但知道抗議無效,何況老爸乃是眾人之上,我也只有敢怒不敢言了。不過也是有好處的,我的作業本上幾乎全是「優」。
但讓我難忘的不是那些「優」,而是那次「不及格」,它讓我理解了老爸的一番苦心。那幾天老爸出差去了,想到不用那麼辛苦地做作業,老爸一走,我便歡呼雀躍。結果,我將作業胡亂寫了一番,自不用說第二天老師對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了。更慘的事還在後頭,出差回來,老爸接過我戰戰兢兢遞過去的作業本後勃然大怒,用足以震破人耳膜的聲音將我吼得暈頭轉向,待老爸訓完,我才弱弱地說:「以後我不敢了。」有句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總算領略到了,自此再也不敢不用心了。
再說說這個「謹」,乃謹慎也,媽媽簡直就是個模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是媽媽的口頭禪。每當我上學前,總會聽到幾句囑咐:「帶上傘吧,萬一下雨了呢?」「帶上水吧,萬一渴了呢?」等等,諸如此類的話數不勝數,我甚至稱她為「萬一媽媽」。媽媽買衣服時總是左挑右選,逛了半天也沒買一件衣服。我問她時,她總是說:「現在假貨這么多,萬一上當怎麼辦?」搞得我哭笑不得。而我似乎沒繼承媽媽的謹慎,考試隔三差五地出錯,與一百分無緣。如今,我正為改掉這個缺點努力。
正是在這種環境成長的我漸漸優秀,因此,我愛我家!
『肆』 高中作文孝順家風結尾
在中國,很多人家中都有家訓家風,當然了,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家家訓版就只有一句話:百善權孝為先,百孝順為先。
從小,父母就教我要孝順,要懂得尊老愛幼,在這同時他們自己也在用實際行動給我做榜樣:
有一回,我家因為入保險起了一點小小的爭執。大家的意見也都不同。就在這時,爸爸決定聽爺爺奶奶的。為什麼呢?用爸爸的話來說,這就是百孝順為先,意思就是要適當的順著老人,讓他們順心。如果沒有順,又哪來的孝呢?
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難免有時會有些小矛盾,一遇到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從不頂撞爺爺奶奶。盡管他們有時說的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絲毫沒有要責怪他們的意思。
『伍』 家風作文開頭,家和風分來寫,最後寫到家風
晉中之窗提醒您: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為別人著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並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是勤儉節約.
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著,約束自己。
『陸』 家風作文的結尾
三峽傳媒網訊(記者 陳振西)在一個家庭里,大人怎麼說話、怎麼做事,孩子們都聽著、看著,慢慢地耳濡目染,也就有了相近的思維定勢和行為習慣。人們常說的「家風」大概就是這么形成的。
說起自己家的家風,今年27歲的李小冉告訴記者,自己家沒有具體的哪句話是家風,父母從小教導自己說的話就是自己的行為准則。
小時候父親教導勤儉節約不浪費
「我的父親是一名人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近30年了,從小對我和妹妹的要求都比較嚴格。」小冉告訴記者,小時候,父親說的最多的就是,勤儉節約不要浪費,長大了,父親又教育自己,工作一定要認真負責,不要辜負國家和人民的信任,自己成家有孩子了,父親又說夫妻一定要相互諒解,要心平氣和。
李小冉回憶起父親從小對自己的教導,有說不完的話,「從小我父親就教育我,拿起筷子端起碗,只許勤快不許懶,這告訴我們做人要勤快,勤快了到哪都有飯吃。還告誡我們再窮不能愛別人財,窮也要窮得有志氣,別人的東西不要羨慕。」
每到過年的時候,小冉的父親都會帶著一家人去農村老家看看,在那裡,小冉看見了還有很多吃不起飯,穿不上一件好衣服的人,與城裡人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在那裡,才能真切的體會到糧食的珍貴。
「現在國家富強了,但是節約還是需要的,勤儉不代表貧窮,也不代表物質貧乏。」小冉說,生活條件再好也不能忘本,一定要勤儉節約。
生活中節儉的信條也感染著周圍人
「剛剛讀大學的時候,和寢室同學一起去食堂打飯,碗里的飯菜都被我吃得乾乾凈凈,同學都被我的舉動驚到了,最開始他們都以為我家很窮,還時不時的請我吃飯,貼心的幫助我。」李小冉笑著回憶說,後來小冉跟同學們解釋後,都被她這種節儉的美德所感染,紛紛向小冉學習,「不浪費一粒糧食」還成了室友們的信條。
因為從小父親的嚴格要求,小冉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的勤儉的好習慣,讓小冉也覺得很驕傲。
成家後,柴米油鹽的瑣事,讓小冉更是懂得積少成多,節約開支,也是經營好一個家庭的關鍵,把可以用的東西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用到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看好自己的,不貪別人的,這種品德,也是一種很好的家風。
作為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小冉也從小教育自己的孩子,無論再有錢也要勤儉節約,吃飯要吃得乾乾凈凈,吃多少盛多少,不能浪費,現在這也成
『柒』 十六年的家風作文的結尾怎麼寫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捌』 勤儉節約的家風的作文結尾怎麼寫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家人們從小就教導我要好好做人。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記得二年級的一個周末,因為我表現好,所以,爸爸准許我玩一小時電腦游戲。但是,我玩游戲超過了時間,爸爸很嚴肅地收起了電腦。之後,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棠林,要守信,不然,長大後你到社會上是會很麻煩的!」姐姐告訴我要誠實。因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三年級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姐姐最愛的玻璃杯打碎了。我很怕被挨罵,不過最後,我還是鼓起勇氣,向姐姐道歉。但是,姐姐原諒了我,並且對我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杯子打碎了不要緊,如果你因此失去了誠實,就沒有人會相信你了。」媽媽教育我要謙虛。四年級的一次考試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訴了媽媽。媽媽和藹的對我說:「棠林真棒!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家人們不僅教導我好好做人,還教育我要好好學習。
五年級,我因沉迷網路,所以期中考試只考了八十幾分。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媽媽會怎樣對我。但是回到家,媽媽卻對我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要以此為起點,爭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然後媽媽和我分析原因,為我解答難題。經過媽媽的輔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直線上升。在期末考試中,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在學習上,我有個好習慣:愛讀書。從我跨入了小學的大門,我便開始讀一些故事書。後來這幾年裡,我開始接觸一些文學書,例如《駱駝祥子》、《城南舊事》、《窗邊的小豆豆》。我一有時間就拿出一本來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禮儀之邦而著稱的國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這些孩子,也一定要發揚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於我們的祖先,不愧於是一個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