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材料作文如何快速開頭
開頭由標題和第一段組成,注意以下兩點:
(一)一個響亮的標題
就是在審題專的基礎上,明確立意屬,選擇寫作的角度,擬定一個有搶眼的題目。這個標題應盡量是從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並就此選取材料中關鍵詞句加以組合而成的簡潔短語或句子。盡力不用態度而用看法或觀點。能運用約定俗成的詞句加以改造更為上策。能標新立異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態+觀點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態+觀點」的形式,以達到「閃亮登場」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但必須是有針對性的。表態一定要堅決、果斷和明確。觀點的呈現,不要拖泥帶水,而要開門見山。
這一篇習作基本按照五部分基本框架來寫,說理清晰,有條理,有深度,也有廣度,適度的引用名言,具有較強的時代意義
❷ 材料作文怎麼開頭ppt
材料作文如何開頭
古人寫文章追求「鳳頭、豬肚、豹尾」的境界,其中「鳳頭」的意思是,文章的開頭要短小、亮麗——猶如鳳凰的頭角。短小,便於讓讀者明白論點或論題,從而把握全文主旨;亮麗,才能吸引讀者。一如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所說「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作為應試的材料作文,更應如此!那麼,究竟怎樣給文章開一個好頭呢?下面以近兩年的高考優秀作文為例,介紹7種開頭方法。
1.順——直截了當地擺出觀點。如 2006 年高考全國卷I優秀作文《別讓雨下進靈魂里》的開頭:
我們必須時時保持心的潔凈,就像一顆透視世界的水晶;我們必須時時保持靈魂的清醒,就像頭頂上湛藍的蒼穹;我們必須時時堅持自我的追求,就像大漠里展翅飛翔的沙鷗。屋外雨滴飄飛,但別讓雨下進靈魂里。
做自己,才是更好的人生追求!
此文開頭直接表明自己的觀點「我們必須……」,三個排比句使小作者的觀點氣勢如虹,不容置疑。中心論點「做自己,才是更好的人生追求」的提出,如爆竹,如春雷,乾脆利落!
2.逆——先論他端,陡然一轉,亮出正論。如 2006 年高考全國卷Ⅱ優秀作文《快樂的讀書腳印》的開頭:
記得董其昌在他的《畫旨》中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記得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亦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當然,很多人讀書有各自的目的,為考取功名,為博得眾人的敬仰,為裝點門面,甚至是為了在與人談話時可以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好在我讀書沒有什麼功利目的。我從來就是一個快樂的讀書人,常常覺得在書中自己的腳步正邁得轟轟作響。
此文開頭先論他人對書以及讀書的看法,接著陡然一轉,亮出「我」的讀書態度——快樂讀書,起到了引人深思的效果。
3.引——引名言名句打頭。如 2006 年高考全國卷I滿分作文《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開頭: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詩中的詩句。
我們何不以此自問,「何枝可依?」問自己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歸屬。
此文開頭借曹操的詩句,引出「何枝可依」的疑問,水到渠成地提出「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歸屬」, 實在是巧妙至極!
4.喻——比喻開頭。如 2006 年高考全國卷I高分作文《找到自己的位置》的開頭:
是魚兒就不要幻想藍天,是鳥兒就不要迷戀海洋,我們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義的人生。
用比喻表述深奧的道理,能使所講的道理深人淺出的同時又能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此文開頭以「是魚兒就不要幻想藍天,是鳥兒就不要迷戀海洋」為喻,順勢提出「我們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義的人生」,既形象生動,又不顯得突兀。
5.比——通過對比來闡明事理。 2006 年高考山東卷Ⅰ高分作文《夢想在現實中起舞》的開頭:
仰望星空,那似乎沒有纖瑕的星辰在銀河中閃耀,而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那不染纖塵的星空里,放飛了多少人美麗的夢想。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裡像地球一樣,也有灰塵和石渣,於是他們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權利。我們不能一味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之中,卻也不能讓自由飛翔的思想湮沒在無情的現實里。
仰望星空,給人以無限遐想;飛上星星,使人失去幻想的自由與權利。由此提出「我們不能一味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之中,卻也不能讓自由飛翔的思想湮沒在無情的現實里」的觀點。論點於對比中水到渠成地展示出來,顯得既全面又深刻。
6.問——通過自問自答,引出觀點或議論。如 2005 年高考福建卷優秀作文《跳出枷鎖,創造風格》的開頭:
為什麼服裝設計師總要千方百計地設計一套又一套的時裝?為什麼我們的祖國在前進的號角中總夾雜著這樣一句話——提倡科技創新?為什麼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不延用 20 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築的風格?一切的一切,只因為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變化。時裝要迎合時代潮流,發展要與時俱進,生活賦予了我們創新的動力。跳出圓圈的枷鎖,創造新穎的風格,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選擇。
自問自答式的開頭,有兩個好處:一是觀點自然引出;二是給人以思考的同時,潤物無聲地讓人認同作者的觀點。此文開頭就有這樣的智慧。
7.例——擺出問題或者論據先行。如2006年高考全國卷I優秀作文《做縝密的勇者》的開頭:
蘇軾說,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歌德說,勇敢的人可以用生命冒險,但決不用良心冒險;毛澤東說,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蘇軾之勇,在於豁達淡定;歌德之勇,在於堅守誠信;毛澤東之勇,在於沉著大氣。因為勇敢,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不平事;因為縝密,認清自我,他們永遠在青史上留名,在黑暗的迷霧中照亮有志者的奮進之路。
蘇軾、歌德以及毛澤東這三個論據,涉及古今中外——論據做到了既必要又充分,即典型性。接著提出觀點就顯得有理又有據,不突兀——讀者願意接受。
材料作文如何扣「材料」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考生寫作的根本依據和出發點。所以,材料作文在行文時必須緊扣「材料」;如果通篇沒有提到「材料」,那就屬於嚴重的偏題,後果不堪設想。這正好與「話題作文」相反。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作文既要緊扣「材料」,又不能大段大段地復述材料。那麼,材料作文如何緊扣「材料」呢?下面以 2006 年高考全國卷I滿分作文《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為例,給大家提供一些扣「材料」的技巧。
1.引——從材料中引出論題或論點。或開門見山,或邊聯系實際邊敘述感受,或述讀材料,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論題或論點。需要注意的是,「引」的語言要精練,概括力要強, 80字左右為宜,否則,會讓人覺得拖泥帶水,不簡潔。「論題或論點」從材料中「引」出,是一種高層次的緊扣「材料」。請看《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開頭: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詩中的詩句。
我們何不以此自問,「何枝可依?」問自己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歸屬。
此文開頭,借曹操的詩句引出「何枝可依?」的疑問,然後順勢提出觀點——「找准自己的位置」——「引」得巧妙又乾脆——論點源於材料又高於材料。
2.議——分析議論材料。通過分析議論,可以挖掘材料的內涵,強調論題或論點。這一部分可以彌補引出論點時因過於概括而造成內容上的突兀、斷層等方面的不足。請繼續看《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下文:
老鷹兇猛、健壯,飛翔速度迅猛,從鷲峰頂俯沖而下,捕獲獵物,這是它生存的本領,是它依附的枝頭。而烏鴉性本弱小,卻一味模仿老鷹,事倍功半,最後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誠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卻忘記了考慮自身的優點與弱點。
從材料中引出觀點後,該考生便對「材料」進行了議論。從老鷹、烏鴉兩個角度分析,並指出烏鴉「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卻忘記了考慮自身的優點與弱點」——「議」得全面、辯證而又深刻。
3.聯——聯想議論。「引」「議」之後,作文就完成了對「材料」的處理。「聯」是運用材料提供的道理來演繹社會生活,透視社會生活的過程,是理論作用於實踐的過程。可以聯想類似的道理(從道理上進行論證),也可以聯想相關的社會生活現象(從事實上進行論證)。這部分是作文的主體,要求思路開闊,語言概括,重點突出。正反結合。需要注意的是,由「議」到「聯」,過渡要自然、貼切。《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如何聯的呢?請繼續看下文:
物猶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依附的枝頭,生命才能達到極致。
一代先師孔子,初時以建立以「仁」治國的完美社會為志,周遊列國之後,最終沒有成功,然而他卻是很好的老師,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終成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找到自己的枝頭,生命的意義才能實現。
一代喜劇大師卓別林,年少時因相貌不佳,總是成為別人的笑柄,在他的喜劇生涯中這恰恰成為了一種優勢,他演的無聲喜劇電影,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境界。這不得不說,他那逗人樂的容貌有一定的功勞。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本是美國著名學府哈佛大學的學生,然而當他感到大學所教的並不適合自己時,便毅然離開學校,從事電腦設計,最終積累了巨額的財富。
以一句「物猶如此,人亦然」過渡,由物聯人,孔子、卓別林以及比爾 · 蓋茨,三個例子就是三個典型——古今中外兼顧——「聯」得自然而又充分。
4.辨——辨析辯證。這是行文思路嚴密的補筆。通常這一部分不是行文的重點,文字不宜多,可以用「當然」「固然」等詞語來暢通行文。接下來,我們看《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如何「辨」的:
社會在發展,然而道理卻沒有變,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枝頭,生命才能閃光。
一句「社會在發展,然而道理卻沒有變,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枝頭,生命才能閃光」,字數不多,卻「辨」得有理又有節。
5.結——給文章下結論。通常要緊扣「材料」照應開頭:開頭提論點,結尾提怎麼辦;開頭提論題,結尾作出結論並簡要說明怎麼辦。讓我們看《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如何結尾的:
烏鴉勇於拼搏、喜愛學習的精神固然是值得學習的,然而它沒有認清自己,最終是要以失敗告終的。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繞樹三匝」並非枝枝可依。人不只需要勇於拼搏的精神,更應認清自己,只有二者兼備,才有可能成功。
擁有自知與拼搏,光明就在你的眼前,在努力過後,你會發現「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文章結尾,強化主題,撞擊「材料」,呼應開頭,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結」得順當又完美。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一文,「引、議、聯、辨、結」,每一步扣材料都相當妥帖而又完美,被評為滿分,當之無愧,很值得我們認真借鑒!
現代文小閱讀的解題步驟與方法
現代文小閱讀主要考查的內容是理解詞語概念、句子含義,分析概括文章主要內容,依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的能力。由於考生對現代文小閱讀的內容和寫法不是很了解,要麼讀得很費勁,要麼解題錯誤百出,因此得分率偏低。
一、研讀材料,理清思路
讀第一遍一般懂得文章的大意,這對做題還很不夠。讀第二遍也不是將材料再看一遍而已,而是要分析材料、研究材料,著重搞清全文分為幾個層次,段與段之間是什麼關系,全文的總體結構是什麼。最好用原文中最有概括力的詞句或自己的話概括出全文的內容。經過這樣一番琢磨、分析,我們對文章的理解就深人多了,准確多了。當然,這種思索要緊扣材料,要注意速度。有了這種內化的過程,就為下一步尋找答題所需的信息區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二、讀准題干,回原文尋找與題干對應的區間,仔細比較選項句與原文的差別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對選項信息的判斷,就是將選項內容與原文相關信息區間的語句進行比較,看兩者表述是否同質,也就是說,從量與質上看選項內容增添或減少了沒有。有些選項的語句不能在原文中直接找到對應的句子,而是對某些句子或段落進行概括轉述改造而成的,有些選項的語句是將不同段落的句子組合在一起而成的。這兩種情況更需要結合全文或段落的整體意思來思考,光從字面是看不出來的。
三、總結設題規律,快速准確識別
總結實用類文章常見的設題規律,可以讓我們沿著正確的方向去思考、選擇,提高識別的速度和效率。實用文設題,不管怎麼變,都離不開下列情形:
1.張冠李戴型。
( 2006 全國卷Ⅱ7. B)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後,大運河將更有利於溝通交流,昔日南糧北運、商旅交通的勝景將得以恢復。
分析:本選項所講的大運河的作用是實用意義上的大運河,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文物意義上的大運河,兩者混淆在一起,屬於張冠李戴。
2.因果倒置型。
( 2006全國卷Ⅱ7.C)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將有利於大運河沿岸文物古跡的保護,從而加速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進程。
分析:從原文可以看出,「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後,將給大運河的保護帶來很多作用,本題將原因和結果倒置了。
3.強加因果型。
(2004廣東卷10.B)茶被稱為綠色保健飲料,而綠茶在製作過程中保留了鮮葉的原色,因而綠茶是茶葉中的精品。
分析:事物之間都存在一定的聯系,但有的句子之間並不是因果關系,這種題在推斷題中很常見。從文中可以看出,綠茶之所以是茶葉中的精品,是因為它富含維生素,而不是保留了鮮葉的原色。
4.以偏概全型。
(2006廣東卷7.B)古典自由主義的效率理論建立在人是自私的物質資源是無限可用的假定基拙上,所以它直接導致了現代生態危機和能源危機。
分析:「以偏概全」是指原文中某個結論是多種因素造成的,而在選項句中只陳述了部分因素。原文最後一句是「對資源有限性事實的忽略,……也是造成現代生態危機和能源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選項句是「直接導致」,即將原文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說成了「全部原因」。
5.取消限定型。
(2006廣東卷6.A)古典自由主義鼓勵個人財富的擴張,不主張國家或法律干預事務。
分析:文章要求表述嚴密,准確到位,通常在中心語前使用很多限定語。設題者故意將其取消,選項句與文章的意思就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原句是「所以根本不需要國家或者法律來操心人們的經濟事務」,選項句將「經濟」去掉,表述的口徑就不一樣。
6.或然與必然型。
(2006廣東卷7.A)因為每個人按個人經濟理性從事市場經濟活動,所以社會經濟的無序競爭導致了商品的絕對過剩。
分析:「或然」是「或許、也許、可能、如果、假設、一旦」的意思,是對情況進行估計;「必然」是「肯定、一定、就是」的意思,是對情況從正面作出肯定的判斷。原文中說「如果每個人……它的結果很可能是集體的或整個社會的經濟行為的非理性或無理性」。「很可能」是表示「或然」,選項句用的是「必然」。
7.無中生有型。
(2006山東卷8. D)從古代干欄居及其長屋廣泛分布的區域及建築制度來看,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
分析:原文中並沒有選項句表達的信息,原文說「山有毒草、沙風、蝮蛇,人樓居,梯而上,名曰『干欄』」,顯然,這種建築命名為「干欄」,主要是防毒蛇、沙風,選項句說其主要功能是「防潮和防寒」,原文中無此信息。
8.部分與全部型(單稱判斷與全稱判斷)。
(2004全國Ⅱ卷9.A)白鶴梁平時都隱沒在水中,每年在長江枯水期才露出水面一次。
分析:部分與全部,是指在事物的范圍上設題,主要體現在限制語——狀語的用詞上,文中說「多數時候」,選項句變成了「都」。
9.曲解文意型。
(2004年湖南卷8.A)西醫葯提出了下丘腦存在整合中心的學說,中醫學解決了這一學說應用中的問題。
分析:「曲解文意」是指用同義詞進行替換,造成選項句與原文表意不一致。原文說「中醫採用補腎療法,可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症狀.對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的功能也有明顯的改善作用」,選項句中的「解決」與原句中的「緩解」「改善」是有區別的。
10.說法絕對型。
(2006福建卷Ⅰ.B)固定的成見不總是偏見和錯誤的觀點,事實上,它是有條理並能自圓其說的信息體系。
分析:「說法絕對」就是走極端、片面化,設題時故意將原文中的一些限制詞語和條件去掉或改變,造成兩者表述不一。原文是「事實上常常是有條理的能夠自圓其說的信息體系」 , 「常常」就是限制條件,而選項句中沒有。
11.偷換概念型。
(2004湖南9.B)中醫葯使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葯物治療,有西葯所不及的功效。
分析:實用文中有很多概念、術語,考查理解概念的題目,命題者常用偷換概念的方式進行,選項句與原文對概念的闡述不一樣,而且相差較小,迷惑較大。選項句中的「中醫葯」應為「藏醫學」,「西葯」為「現代醫學」。
12已然與未然型
(2004江蘇卷8.B) 「汽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雙刃劍」,從目前的情況看,「汽冰」的危害大於功用。
分析:「已然」是已經發生的事,「未然」是將來可能發生的事,是一種設想。從文中的信息可以看出,「汽冰」還沒有開發,文中提到的危害只是一種可能、假設,不是已成的事實。
此外,還有四個重視,值得我們關注。
1.重視選項句之間的關系。有的選項句中的三項是同一類別的,另一項就是要選的答案。
2.重視選項句與題乾的關系。有的選項句與原文比較,本身並沒有錯誤,但與題干無關,屬於答非所問。
3.重視標題。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是全文的主要內容,抓住標題來讀文章,可以事半功倍,如2005年高考北京題《戲劇與戲曲》。沒有標題的也應該能迅速找到全文說明的對象。
4.重視審題。要注意題干指出尋找的范圍,是某一段還是全文?選擇的類型,是選擇正確的還是不符合文意的?指出了思考的方向,是對某個概念的理解還是某句話的理解?
現代文小閱讀設題是有規律的,這些規律也是我們解題的方法,只要我們按照如上所述的步驟與方法,加強訓練,做起題來就會快得多,准確得多。
現代文閱讀中探究型題目的應試策略
廣東省自2004年秋起開始了新一輪課改,新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改革「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再對照2007年語文考試大綱,我們不難發現,2007年考試大綱將「探究能力」列為考查的六種能力之一,而這種能力又恰恰是大綱新增加的,因此,應該引起廣大考生的足夠重視,在備考中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復習。下面就談談考生在考試中應該如何應對探究型題目。
一、明確探究型題目要考的內容
考試大綱指出,「探究是指探討疑點難點,有所發現和創新」。根據大綱,我們可以明確知道,探究型題目應該出現在試題的選考部分,選考部分考試內容是「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不管是哪種文本,考綱對探究能力考查的要求都只是大同小異,例如在對「文學類文本閱讀」中是這樣描述的:
⑴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
⑵探討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⑶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依據上面的分析,對探究能力的考查,其實就是考查考生對文本的個性閱讀能力,考查考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對作品作出主觀評價的能力。因此,探究型題目能夠全面考查考生的閱讀能力,既有前人經驗的,也有自己理解的,與課程標準的要求完全吻合。
二、應試策略
從近期省內各學校的命題情況來看,在題目設置上,都重視在題目中列出多種不同見解,然後要求考生談談自己的個性閱讀,如在《2007 屆廣東高中語文新結構測試模擬題》中的第 20 小題:「有人從選文解讀出濃濃的思鄉戀家情結,有人從選文中解讀出現代都市人生活工作節奏太快無暇顧及品味生活的無奈,也有人從選文中解讀出一種對普通人生命意義的嚴肅思考……請談談你對選文表達主題的解讀。需觀點明晰,言之有據,適當分析。(12分) 」
要解答好這類新題,筆者認為是有多種可行性策略的。
首先,答題時要做到觀點明確,具有探究意味。由於回答這類題字數要求一般在150字左右,要在有限的字數內回答一個具有探究性的題目,絕對不能寫太多的閑話。在答題的開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觀點,直接入題,讓答案一清二楚,使評卷老師一目瞭然。但觀點僅僅明確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什麼觀點都能夠作為答案的話,那麼就沒有探究的意義了,所以,觀點還必須具有探究意味。這樣,才能使觀點站得高,才能體現出考生個性閱讀後所得。探究意味的得來,就是通過個性閱讀,對作品豐富意蘊能夠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具有探究意味,才能達到探究的目的,沒有探究意味的探究,重復前人觀點不能叫做探究,沒有探究意味的探究同樣不能稱為探究。因此,具有探究意味,是探究能力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不能脫離文本而一味地強調個性閱讀。根據題目要求,考生能夠提出有探究意味的觀點,下一步就是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了。同樣,在不長的篇幅里,想要充分、准確地闡述觀點,答題時就一定要緊扣觀點,找准找足論據。這里,必須要注意,強調個性閱讀,並不是脫離文本而隨意地天馬行空,一味地陳述自己獨特的見解。而應該是緊扣文本,從文本入手,從文本中引述論據,結合引述的論據圍繞已定觀點作分析論述,闡明自己的見解,這樣才是持之有故的個性閱讀。任何個性閱讀都是從文本出發,觀點來自文本,論據來自文本。在論證時,考生只是讓有個性的觀點在文本中找到依據罷了,也就是採用「述評結合」的方法,一定要「述」和「評」相結合。
最後,考生需要掌握一些文學評論方面的基礎知識。現代文閱讀中的探究題,其實質就是一道小型的文學評論題。既然是文學評論,就可以按文學評論的方法來答題。因此,掌握一定的文學評論方面的基礎知識,對提高個性閱讀的質量,提高答題的質量,都有著直接的關系。例如,「對散文主題的評論,就要注意不同樣式的特點,敘事散文和議論散文常常是一種思想,一種觀點;抒情散文要求思想感情含蓄,耐人尋味。同時還要注意考察作品的精神境界,而散文的精神境界體現在許多方面,諸如作品中的人生觀念和是非觀念、情緒內涵和格調、意境的開闊程度以及立意的深遠程度等。」(王先霈、范明華《文學評論教程》)考生掌握了這些知識,明確題目要求探究的內容是屬於哪方面的,在閱讀作品時就不會漫無邊際,在思考時也會回歸到文本,落實到文本,在答題時就能夠做到有方向,更能夠用評論性的語言來答題,就能夠獲取高分。
❸ 材料作文開頭怎麼寫
在我們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發生這種現象的有很多,比如說××、××......
(如果是版好的就看1)
1,我們要權積極提倡這種方式,保持這種現象,積極樂觀的接受......
(
不好請看2)2,這種不好的現象已成了一種社會風,我們要杜絕這種現象,號召人們遠離這種現象......
❹ 如何寫好材料作文的開頭
1.字寫得一定要清楚!切記!字寫得不漂亮不要緊,但一定要清楚!這決定你的拿分檔次.還有,字要頂格寫.
2.如果你不是特別能寫,記住,開頭結尾一定要花心思寫好.真正改試卷時老師不可能將作文全看的,主要是看開頭結尾,這是一定的.
3.立意可以不深刻,但不能太老.老的材料往上一放,註定只有及格分.
(相信現在沒幾個人再寫夜裡生病,媽媽背著上醫院了~~~)
最後,真正的技巧來了~~!
下面的一些精彩語段,每天堅持誦讀,考試時整段照搬也沒事(中考判抄襲的標準是文章有70%相同,所以放心「抄襲」),中考時開頭結尾各放一段上去,改卷老師必定認為你是作文高手,不敢輕易扣分拉!
以下請每天讀,熟讀成誦:
1、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與人的友善,少一些心靈的冷漠麻木;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樂,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憊;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奮進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紅塵.
2、成功是你夢寐以求的那朵紅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圍的針刺.快樂是你辛勤耕耘獲得的果實,悲傷正是那成熟前的秕粒.
3、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所以天空寬闊無邊.大地擁抱每一寸土地,不論其貧富,所以大地廣袤無垠.海洋接納每一條河流,不論其大小,所以海洋廣闊無邊.
4、當簡愛說:"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我懂得了作為女性的自尊;當裴多菲說:"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我懂得了作為人的價值;當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懂得人應具有反抗精神;當白朗寧說:"拿走愛,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我懂得了為他人奉獻愛心的重要.
5、大廈巍然屹立,是因為有堅強的支柱,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大廈的支柱;航船破浪前行,是因為有指示方向的羅盤,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航船的羅盤;列車賓士千里,是因為有引導它的鐵軌,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列車上的鐵軌.
6、什麼是幸福?幸福是果園里果農望著壓滿枝頭果實的滿臉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學子憧憬未來的動人笑臉,幸福是實驗室里科學家又有新發現時的舒展眉頭,幸福是領獎台上運動員仰望國旗冉冉升起時的瑩瑩淚光.幸福是奮斗的結晶,勤勞的豐碑.
7、未經歷坎坷泥濘的艱難,哪能知道陽光大道的可貴;未經歷風雪交加的黑夜,哪能體會風和日麗的可愛;未經歷挫折和磨難的考驗,怎能體會到勝利和成功的喜悅.挫折,想說恨你不容易……
8、幸福,時時刻刻圍繞在你身旁.如果你從母親手中接過飯碗,心存溫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燈下讀著朋友的來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獨坐一隅,靜靜聽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
9、有人說,幸福是星級賓館里山珍海味間的觥籌交錯;有人說,幸福是高檔舞台廳里動人旋律中的翩翩起舞;有人說,幸福是端座奧迪、寶馬車於人流如潮的大街上招搖過市;也有人說,幸福是待在密室里數著成疊的百元大鈔;然而我要說:擁有這些,不一定就是真的擁有了幸福!
10、遠去的飛鳥,永恆的牽掛是故林;漂泊的船兒,始終的惦記是港灣;奔波的旅人,無論是匆匆夜歸還是離家遠去,心中千絲萬縷、時時惦念的地方,還是家.
11、幸福是什麼?是功成名就、受人敬仰嗎?是恬靜悠閑、無牽無掛嗎?是高朋滿座、兒孫繞膝嗎?我說:幸福是…….
❺ 材料作文的開頭和結尾和事例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你也一定有這樣的經歷:一個題目拿到手,卻總是動筆艱難,可一旦開了頭,尤其是有了一個佳巧的開頭後,寫起文章來往往洋洋灑灑,文思泉湧,一氣呵成。
如果是起筆不俗、新穎生動的開頭,就會使閱讀者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和好感;反之,如果是空泛模糊、與內容脫節的開頭,就會讓閱讀者感到厭煩乏味,甚至在頭腦中先入為主地認定所讀作文的作者作文能力差,作文質量不高。作文開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如何使自己的作文得到任課教師和閱卷教師的首肯呢?一個好的開頭至為重要!下面,就「開門見山」和「寫景烘托」兩種常見的開頭向同學們作一些說明,供你參考,希望對你作文水平的提高有所助益。
一、「開門見山」式
「開門見山」是一種應用得很普遍的開頭方法。它之所以被廣泛使用,就因為這一開頭就直入本題。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時間彌足珍貴,看文章的人都希望盡快地明白文章寫的是什麼。倘若在開頭處拐彎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地在題外轉悠,那麼,即使內容再好,也難以激起讀者閱讀下去的興趣。對我們考場作文來說,閱卷教師承擔著繁重的閱卷任務,一個「開門見山」直入文題的、「不蔓不枝」的開頭一定可以博取閱卷老師的好感,使閱卷人對你的開頭對你的作文留下極佳的印象,從而有助於你在考試中獲得理想的成績。
「開門見山」式的開頭,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極常見,可謂俯首可拾,如:
1、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
開篇點題,為下文寫寄寓深摯父愛的「背影」設伏。
2、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茅盾《白楊禮贊》)
開篇第一句明確了贊頌的對象——白楊樹,定準了全文的情感基調——贊頌。
3、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高爾基《海燕》)
開頭首先交代了海燕勇敢高飛的戰斗環境,接著從「色」(黑色)、「形」(閃電)、「神」(高傲)三個方面,顯現了海燕迅猛高飛的戰斗英姿。
以「開門見山」式開頭獲得成功的作文為數眾多。如:
1、看到這個題目,我內心深處不禁響起了一陣掌聲,這掌聲表達了女兒對媽媽的贊許和欽佩之情。
要是兩年前,我可要為媽媽喝倒彩了。 (《作文》雜志,1999年第十期)
這是1999年「文心杯」全國中學師生作文大賽初中組一等獎獲得者蔣靖菲同學的《掌聲響起》的開頭部分。這個開頭開門見山,同時欲揚先抑,又為下文設伏並構成懸念。
2、我的家鄉四面環山,到處蘆葦叢生。秋天一到,蘆葦花爭相開放,把家鄉掩映在一片花海里,很是好看。(同上 二等獎 郭慧芳《家鄉的蘆葦花》)
3、我九歲那年的春天,父親買回一頭黑水牛。他說:「咱家田多,農忙季節,沒頭牛不行。待這牛長大了,就用它來耕地。」(同上 二等獎 任美娟《與牛結緣》)
4、忘不了她那張給我鼓勵的笑臉,忘不了她激發我上進的朴實的話語,忘不了她曾給我生命中帶來的一片綠色。忘不了她,我至親的愛友。(《忘不了她》)
二、「寫景烘托」式
畫家畫月,如果孤零零地畫出個月亮,就會顯得格外單調,甚至會神采匱乏。如果在月亮周圍勾上幾縷雲彩,以雲托月,情況就會大不一樣,那個月亮就會格外有神,這種技法,就是「烘托」。作文也需要這種技法。
作為一名初中生,考試大多為寫人敘事類作文,一個好的「寫景烘托」式的開頭,有利於為人物的摹刻和事情的敘述設置入情的域境和氛圍。作為一種實用易解的行文技法,在初中語文課文中也有許多可資典範的例子。如:
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換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彭荊風《驛路梨花》)
這是小說驛路梨花的開頭。以對山的描寫為情節的展開鋪墊。如此大山,暮色又迫臨,對行進在路途中的人,夜間的住宿確乎是一個必須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的心情該是多麼焦急啊!由此可見,對小茅屋的主人的猜度與贊美等一系列的情節張本鋪墊,是為「寫景烘托」式開頭。
2、時間是晚上八點。太陽雖然早已下落,但暑氣並沒有收斂。沒有風,公園里哪些屹立著的古樹是靜靜的。樹葉也是靜靜的。露天的勞動劇場也是靜靜的。(葉君健《看戲》)
以「靜」烘託人們等待開戲彰的寧靜氣氛。不僅如此,而且與後文梅蘭芳表演之時山呼海嘯的場景對比,表現藝術穿透性的感染力,反襯梅蘭芳高超的表演技藝。
3、乾乾凈凈的藍天上,偷偷溜來一團烏雲,風推著它爬上山頭。山之邊,梯田裡的莊稼像綠海里卷來的一道道浪頭。(高風《金黃的大斗笠》)
同樣,同學們因「寫景烘托」式開頭成功的文章也為數不少,如:
1、公元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八日,天空下起暴雨。地上透亮的水泡,圓了又破,破了又圓,一張一合地哭訴著一位世紀老人的溘然長逝。水泡千百次地重復著一個永遠的名字:冰心 (樊瑞《百年冰心》見《作文》1999年第十期)
2、我的頭發濕了,渾身沾滿了泥漿。清明節特有的雨絲欲斷不續,從遙遠的天際無聲地飄落在荒涼的山野上。我踩著泥濘艱難地走著,尋找著,任憑雨水灑在頭上、臉上、身上…… (胡波 《又逢清明節》 見李曉明 毛劍冰編「金榜作文系列叢書」《寫人散文》)
3、3月26日晚18:55時,天邊最後一抹晚霞尚未褪盡,周末的鋼城還沉浸在一片熱鬧歡快的氛圍中。十里鋼城,電車、巴士、「的士」穿梭不已,自行車的鈴鐺聲,汽車的嗽叭聲,小攤販的叫賣聲,時起時伏。大大小小的百貨店、食品店、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有誰能料想到,這將是一個血色黃昏。 (江俐《血色黃昏——「3·26」車禍紀實》 見王競前 宋怡明編「金榜作文系列叢書」《記事散文》)
……
當然,好的作文開頭技法決非僅此二種,但如果同學們熟練掌握並能結合文題恰當選用一種開頭技法,一定會對同學們作文質量和成績的提高裨益良多。
古人稱文章里佳妙開頭為「鳳頭」,相信同學們能夠寫出一些讓人視為「鳳頭」的開頭
1.認真審題
每篇文章都有一個題目。題目常常是文章的高度濃縮。一篇文章縱有千言萬語,若濃縮成一二百字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若濃縮成幾個字就是文章的題目。
離題,是文章的最大毛病。
審題,必須從構成題目的每個詞入手,理解題目對文章作了哪些規定和限制。比如《課餘生活給我帶來了樂趣》,要抓住課餘生活、樂趣這些詞
2、要有明確中心
文章的中心,就體現了我們對某人或事物的認識,表達某種感受,也是寫文章的目的,就是中心思想。
中心要明確。歌頌什麼,批評什麼,應該一目瞭然,毫不含糊。
中心要正確。要在正確思想的指導下去描寫人和事,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中心要集中。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避免中心過多。
3、內容和形式要有新意
總是跟在別人後面,別人則么些,我也則么寫這是最糟糕的。應為每個人的思想認識,思考的方式,生活環境和經歷不可能一樣。
寫作活動,要求把自己生活中觀察和感受到的東西,通過大腦的特殊加工,租界內成一片全新的文章,這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假如總是重復別人寫過的內容,習作水平永遠不可能提高這種文章也沒人想去讀,這樣的寫作是沒有意義的。
4、認真寫好我的感受
有些人寫文章時,常常因為所寫的內容缺乏切身體驗,只重視敘事和狀物,不太善於表達感受,急急忙忙完晨一篇習作,結果總是乾巴巴的。
第一,要留心觀察,認真體驗,對所寫的內容經常要問一問自己:「這時候我在想什麼?」「我覺得怎麼樣?」
第二,作文要思考怎樣把我的感受在文中體現出來
第三,初稿寫出以後,要反復、認真的修改,看看有沒有把我的感受寫具體
第四,在平時閱讀書時,要認真學習哪些優秀反問是怎樣表達感受的對文中感人的要多讀,邊讀邊體會這是你的在對待作文時心理的態度上的不正確...
不要把寫作文當作是一種任務來應付
其實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最重要的還是以下兩點:
首先你的情感是否能夠宣洩到極致以至於達到能夠感染讀者的效果.
想要能更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我認為還是要多去體會思考
仔細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去感悟每一件能使你有所感觸的事情...
這樣會使你的情感變得更加細膩
多留心身邊的事物
其實這些都是你寫作文時候很好的素材的...
還有就是你的文章結構是否嚴密.思路是否清晰.語言是否有條理.
像這些比較技巧性的東西是最簡單的了.
相對於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些東西都是最表層.最易懂的了.
但是也不能說不重要.在能表達出自己真情實感的基礎上.
寫作技巧還是很重要的.
最後一點.寫作文其實並不需要可以強調要有那麼華麗的語言的.
不要把所有的重點都放在語言的優美上.
優美的語言所能表達出來的情緒是很有限的.
而且詞彙量固然重要.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只有擁有華麗的語言才算是好文章.
最朴實的情感更勝於最華麗的語言!
最後送你一句話:
「朴實自有真傑作,華麗未必好文章。」
❻ 材料作文如何由材料引開頭1.如何把材料作文給的材料
引論的寫作
考生在寫作供料議論文時,在「引論」部分最容易犯的毛病是:1、引述材料過長,不簡潔,不概括;2、亮出的觀點不夠鮮明有力;3、材料和觀點之間缺乏有機的過渡,使觀點和材料成為「兩張皮」,不貼肉。
要使材料引述簡潔、概括,必須根據觀點的需要進行定向敘述。所謂定向敘述,既是要分析論點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進行敘述。例如提煉的論點是「勤能補拙」,引述的材料必須具有以下三個要素:①要有「拙」;②要有「勤」;③能補「拙」,並出成果。這里的「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缺少了「拙」就難以分析出論點。再如論點是「不要畏懼失敗」,這也限定了引述材料必須具備下列三個要素:①要有「失敗」;②要有「不畏的情況」;③經過頑強奮斗後取得勝利。這里的「失敗」因素很重要,而學生在引述材料時常常忽視關於「失敗」因素的引述。
要使亮出的觀點鮮明有力,就必須明確表示反對什麼,主張什麼,擁護什麼,應該旗幟鮮明,愛憎分明,切忌語言閃閃爍爍,模稜兩可。
要避免材料和觀點之間出現「兩張皮」現象,就必須對原材料作一點分析,它的好處是:①告訴讀者,我的立論是有根據的,使立論站住腳跟;②蓄勢。對材料的分析是圍繞立論進行的,這樣,就為進一步論證作了必要的准備。當然,對材料的分析要力求簡潔,一二句話即可。
❼ 高考備考:敘述性材料作文題如何開頭
清代文章家唐彪說:「通篇之綱領在首段,首段得勢,則通篇佳作。」精彩的開頭往往能迅速贏得讀者的青睞與好感。但很多同學作文的開頭入題太慢,往往寫了很多「正確的廢話」後,文題才「千呼萬喚始出來」。在800字的應試作文中,這種開頭方式是最為低效的。
根據作文題材料性質的不同,新材料作文可分為敘述性材料和言論性材料。作文題的材料品質不同,開頭方式也不同。下面就蘇錫常鎮2017屆高三二模作文題,來談談敘述性材料作文題的幾種開頭方式。
我們不妨先回看作文題目。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一位小女孩騎單車違規逆行,剮蹭了一輛賓士車。司機讓她給家長打電話來處理問題。女孩緊張得哭了起來,路人紛紛過來圍觀。有人覺得司機不近人情,勸他不要為難孩子。司機說,賠償事小,但要讓女孩知道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下面兩個開頭,你覺得如何? 「開頭一」
一位小女孩騎車違規逆行,剮蹭了一輛車,司機讓她打電話給家長來處理問題。當路人都覺得司機不近人情時,司機卻說:「這是讓她知道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生活中每時每刻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開頭二」
責任,一個老生長(常)談的詞,想來它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多說吧。如果一個社會不存在任何責任感,那一定是混亂的,它的結局定是死亡。不承擔責任,那就滿足了慾望的橫行,人類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文明便會墮入無盡的深淵。
(《責任》)
開頭一基本照抄材料,此類基本照抄材料作為作文開頭的寫作,應盡量避免。一是沒有看點,不能開篇就先聲奪人,給評卷老師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二是直接暴露出作者作文的機械與生硬。
開頭二脫離材料。整段文字隻字未提題目中的材料,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要緊的是,作者將這道材料作文題轉化為以「責任」為話題的作文。原作文題中確實有「責任」的含意,但指的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責任」,而非大而化之的「責任」。這種從材料作文題中自以為是地提取出關鍵詞、然後棄材料於不顧的寫法,存有偏題、脫靶的危險。
那怎樣的開頭,才是比較理想的開頭方式?我們來看下面幾則開頭。
「開頭三」
「好心」的路人就像家中的爺爺奶奶,在孫輩無助時送來溫暖。可這樣的「溫暖」當真有利於孩子成長、有利於這個社會的發展嗎?在我們呼喚人情人性的今天,情與理的矛盾該如何解決?
(《情理如何融?》)
這種開頭方式為截取材料。原材料涉及的對象有三個,而這個開頭只就其中的「路人」這一對象來寫,避免了泛泛而談,有很強的聚焦性,可以先聲奪人。當然,截取材料也要防止「抓小丟大」。忽視材料的整體性,只就材料的枝枝節枝來寫,也有偏題的可能。
「開頭四」
小女孩騎單車違規逆行,剮蹭了一輛賓士車後,好事者圍了上來。他們聽到了女孩的哭聲,看到了賓士司機的訓告,他們品頭論足,認為司機不近人情,他們服從於感性認知,為女孩打抱不平,卻忽視了女孩的違規逆行。
這起事故中,小女孩被群體判為「弱勢」,是因為她的年齡、體型、又或是交通工具,都與另一方「強勢」的賓士司機形成了鮮明對比,於是這種強弱認知,影響了事情的判斷。……
(《反思烏合之眾》)
這種開頭方式為駕馭材料。與開頭三一樣,都是從「路人」的角度來寫。所不同的是,開頭四對材料的使用是在改編中進行的。這種改編含有情感傾向,便於為下文的議論蓄勢。但也要防止違反命題者意圖的改編。
「開頭五」
人生的悲哀常常在於,他憑借強大的邏輯、智慧和麻木,早已把無理的現實合理化了。
小女孩騎車違規逆行,剮蹭了一輛賓士車,司機合理要求其父母來處理問題,可眾人竟指責司機不近人情,為難孩子,將情感凌駕於規則之上。這樣可笑的現象,著實令人悲哀。
(《不要陷入情感的泥潭》56)
「開頭六」
法如堤岸,情如流水。無水則岸不生芳草,無岸則水泛濫成災。以法約人,以情潤人,是謂和諧社會。
女孩違規而行、剮蹭轎車,路人以為此事甚小,可心懷寬恕不了了之,司機卻以為小中有大,犯規必要負責,必須請來家長處理此事。我認為這件事折射出中國社會轉型期的一大矛盾:法理與情理的沖突。
(《法理與情理》)
「開頭七」
一樁虎口沒能脫險的人間慘劇,幾近沸騰了春節期間的輿論。這場逃票引起的悲劇,以生命獻祭,警示眾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而司機追責之舉,看似冷血無情,實則是對小女孩的深沉之愛。事情大小尚可擱置,而責任意識不容漠視。
(《呼喚責任》)
這三個開頭都用了「內化材料」的方式。開頭第一段雖然沒有直接引述材料,但作者已然吃透材料內涵,在精準把握材料的精髓後,或開門見山或引述他例,第二段再回扣材料,體現了很高的寫作機智。
以上開頭三至開頭七這五個開頭,都是比較理想的開頭方式。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就是對題目材料吃准吃透,「執大御小」,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發力。在精準把握題意的前提下,至於你選擇何種開頭方式,可以結合自己的寫作風格,但盡可能使開頭「突兀高遠,如狂風卷浪,勢欲滔天」。
❽ 材料作文可以用材料開頭然後續寫嗎
給材料作文,指命題者為寫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語言形式),要求寫作者按照材料的內涵來立意作文。所給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若干種: 1 敘述一件較為完整的事情; 2 引用一個完整的故事; 3 引用一段新聞報道或消息; 4 與寫作者道德修養或學習生活的某一方面緊密相關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幾句幾段); 5 一段主題鮮明、道理深刻的論述; 6 一段或幾段突出一個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7 揭露社會生活中某一醜陋現象的一副或幾副組合而成的漫畫…… 寫好給材料作文必須讀懂材料。既然給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著深刻道理,並「成為寫作者的立意指向」,那麼讀懂材料就是寫好作文的關鍵,審題變為審材料。一般來說,材料的文字表面並不難懂,問題在於是否能夠准確地分析出材料所表達的深刻道理是什麼,繼而確定自己對這個道理的正確態度。 必須「保持一致」。這里所說的一致,指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寫作者確定的主題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寫作者所選擇的材料應與主題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做到讀後有感,有感而發。 必須大題化小,小題大做。命題者所給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寫作者全面深刻地闡述這些大道理是強人所難,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會生活與大道理聯系起來,做到大題化小;然而,這並不是允許寫作者膚淺地、簡單地分析問題,相反,給材料作文所要求的是從生活實踐出發,從小事情、小問題中發現大道理,闡述大道理,也就是分析問題應深刻一些、尖銳一些,這就是小題大做。「大題化小」的「大題」指大道理;「小題大做」的「小題」指寫作的題料。 必須把握「要求」。「給材料作文」都提出了具體要求,例如對作文的內容、文體、題目、字數等。寫作者必須把握住這些要求寫作文。 下面我們從2002年中考作文題中舉出幾例加以說明。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位小夥子染上了很易傳染的皮膚病,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長都告誡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小夥伴接觸。但有一個小男孩仍然跟以往一樣,與患病的夥伴一起上學放學,一起玩耍。鄰居們都感到奇怪。因為這個小男孩的父母都是醫生,他從小受到衛生教育理應比別人多,他沒有理由不知道那樣做的危險啊!有好心的鄰居提醒小男孩,小男孩回答說:「媽媽告訴我,健康的身體是不怕傳染的!」 果真,直到患病的夥伴痊癒了,這位小男孩也沒被傳染。他說:「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傳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別人教我學壞,因為好人是不會學壞的。」 要求:可聯系生活實際,寫一篇記敘文;也可從材料中引發感想,談談你的看法;自擬題目;不少於600字。 材料簡析:這則材料敘述了一個怎樣對待得了很易傳染的皮膚病的小夥伴的故事,重點是父母都是醫生的小男孩始終與他在一起卻未被傳染,因為「健康的身體是不怕傳染的」。這就揭示了材料的深刻內涵。什麼是健康?除了身體的健康,當然還指思想的道德的等等。只有抓住了這一點,寫出的作文才符合題目的要求。正像小男孩最後說的:「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別人教我學壞,因為好人是不會學壞的。」 近墨者必黑嗎? 一考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行了很久的俗語。人們也常常視它為真理。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個夥伴得了很容易傳染的皮膚病,許多家長都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在一起,但是有一個父母都是醫生的小男孩卻一如既往地和小夥伴一起上下學,一起玩耍。有一位好心的鄰居提醒他,他說:「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別人傳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別人教我學壞,因為好人是不會學壞的。」果真,直到患病的小夥伴痊癒了,小男孩也沒有被傳染上。讀完這個故事,我疑惑了:近墨者必黑嗎? 我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事例:在解放前有一位叫穆時英的青年作家,曾以一本揭露舊社會黑暗的小說名為《南北極》,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他走進了上海的十里洋場後,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竟也歌頌起那些醉生夢的生活來。這可是「近墨者黑」的絕好例子。但是,同樣生活在上海的作家魯迅先生,即始終保持著革命家的本色,以筆作刀槍,向那個他厭惡的黑暗社會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 近墨者到底黑不黑,這是要看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如何,能否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如果意志品質薄弱的話,我相信,他很快會被傳染上「病毒」。在當今社會,有一些人禁不住誘惑,心靈的天平向著金錢和權力一邊傾斜了,倒下了,最終成了罪人。真正的好人都是保持著堅強的意志、優良的品質和廉潔的作風,只為群眾,不為個人。他們可真正被稱為「中國的脊樑」。「常在河邊走,也能不濕鞋」,這種近墨者不黑的精神應該在我們這一代發揚光大。 點評:這是一篇較為成功的作文,看來這位同學掌握了一定的作文技巧,首先他選取了「應具有怎樣的意志品質」這一角度,闡述健康的身體是不怕傳染的道理,主題集中而明確。其次結構安排得也很清晰。第1段,開頭引用俗語,但不急於論述而是接著引述材料的主要內容,然後提出問題「近墨者必黑嗎?」「疑惑」中其實包含著作者的鮮明態度。第2、3段採取正反對照的方法加以論證。最後又以俗語作結。語言也顯得干凈利落,恰當的引用增色不少。 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螞蟻的腳步總是那麼執著而又匆忙,可只要用樟腦球在它前進的路上輕輕地畫一道線,它會驚慌失措地立即掉頭而去;趕到它前面再畫一道線,它還是馬上望風而逃,翻來覆去都是如此,等它跑累了,再畫一個圈把它圈在裡面,螞蟻就轉來轉去沒有頭緒,將包圍圈縮小,它在其中左突右撲幾下後,發現無路可走,不得不鼓足勇氣奮而突圍。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面對許多障礙,剛開始我們眼前都是那麼沉重而無奈,而等到我們鼓足勇氣克服掉以後才發現它不過是螞蟻面前的那道樟腦球防線而已;螞蟻最終尚且敢於背水一戰,可又有多少人在障礙面前一直抬不起頭啊! 要求:聯系實際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自擬題目。 材料簡析:這則材料是用螞蟻做的一個試驗,然後聯系社會生活而感發出一番議論,說明應鼓足勇氣,敢於克服各種困難的道理。值得思考的是,試驗本身提供了多個立意的角度,因為在反復「碰壁」之後,螞蟻才「奮而突圍」。這就為思維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❾ 材料作文開頭怎麼寫
文章的開頭是為了引出觀點、解釋主題或強調主題的重要性,但常言道「萬事開頭難」,很多同學不知道如何寫好文章的開頭,今天小粉筆以2014年湖北省直屬事業單位考試真題為例,為大家講解和展示材料作文開頭的寫法。(更多資訊請添加「陝北華圖」微信)
真題示例
材料:
1、恩施民大醫院心內科醫生胡建華,從醫20餘年,從不收受病人送的紅包,對實在推脫不掉的紅包,手術後,他都會悄悄地把錢打到病人住院醫葯賬戶上,等病人出院的時候,再把入賬發票交給病人,人稱「良心醫生」。「病人患病時,求心安可以理解,所以當面推脫不掉的紅包,我就暫時收下,事後再如數存入該患者住院賬戶內。」胡建華告訴記者,「如此一來既打消了病人的疑慮,讓他們安心治病,又不違背我們的職業操守。」
「胡醫生不僅醫術好,醫德更令人敬仰!」有患者在留言簿上這樣稱贊他。
2、有人說,人的一生中比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贏得尊重,而贏得尊重的關鍵在於堅守良知。
作答要求:
請結合上述材料,圍繞「堅守良知」,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
解瀆
一、轉折式開頭
我們常見的關聯詞有「但是、可是、然而、卻、不過、事實上、實際上」等,並且大家都知道,轉折關聯詞引導的內容前後語意相反,轉折之後通常引出問題。它是語言表達的一種習慣,同時在材料作文寫作中,轉折式開頭也是一種較為常見且操作簡單的寫作方式。
一般寫作結構為:先寫主題的好(意義/成績)+轉折詞+主題的問題 + 危害 + 提出總論點。
例1:
良知就像一枚指南針,一顆啟明星,指引我們向善避惡,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公民。堅守良知會解凍冰冷的心靈,會在社會上形成良好風氣,對社會和諧穩定大有裨益(意義)。但令人遺憾的是(轉折),生活在浮躁的物質時代的我們,在不斷追逐利益的同時,卻忽視了對良知的堅守。從假冒偽劣商品泛濫,到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從令人發指的疫苗之殤,再到社會上日益嚴竣的信任危機……良知在利益面前顯得那麼蒼白無力,著實令人扼腕嘆息(問題)。只有我們堅守良知,高舉正義大旗,方能播撒希望之種,驅除道德陰霾(總論點)。
例2:
堅守良知是贏得尊重的關鍵,是職業道德的要求,是以德治國的保障(意義)。然而(轉折),隨著社會突飛猛進地發展,人們在物慾膨脹的環境中變得日益浮躁與無良。從假冒偽劣商品泛濫,到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從令人發指的疫苗之殤,再到社會上日益嚴峻的信任危機……良知在利益面前顯得那麼蒼白無力,著實令人扼腕嘆息(問題)。難道我們要在利益的誘惑下隨波逐流?不,我們要堅守良知,重建道德家園(總論點)。
例3:
郭沫若曾說:「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無過於正義的淪亡」。可見,具備良知是人類活在世上的基本條件,如果良知在一個人的內心中死亡,那麼他的生命也便失去意義,終將遭人唾棄(重要性)。然而(轉折),隨著社會突飛猛進地發展,人們在物慾膨脹的環境中變得日益浮躁與無良。從假冒偽劣商品泛濫,到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再到令人發指的疫苗之殤……良知在利益面前顯得那麼蒼白無力,著實令人扼腕嘆息(問題)。缺乏良知已然成為我國道德建設的「絆腳石」和「攔路虎」(危害)。因此,必須堅守良知,重建道德家園(總論點)。
二、解釋主題的含義+主題的重要性(或問題+危害)+提出觀點
一般表達結構為:XX主題指的是XX,假如沒有它就將XX,提出總論點。
例:
所謂良知,即是天賦人類的,生命中不學而知的、不學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斷是非與善惡的能力。它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社會公德,是為人處世的根本,是社會道德的底線(解釋)。假如缺乏良知,官員就可能貪污受賄、腐化墮落;醫生就可能收受紅包、見死不救;商人就可能坑蒙拐騙、唯利是圖。如此,國家就可能深陷「道德淪喪」的泥沼(問題與危害)。因此,堅守良知是個人贏得尊重、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道德清明的根本保障(總論點)。
三、巧用修辭增添文采
寫作過程中可以使用名言警句(如例3首句)、排比(如從……到……)、比喻(例1首句)等修辭手法。
(一)排比句:是把3個或3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片語或句子並排在一起組成的句子。
1、現象(成績/問題)排比:
結構一:從A現象到B現象+從C現象到D現象+從E現象到F現象。
結構二:從……,到……,再到……
結構三:無論是……亦或是……還是……
2、意義排比:
結構一:XX是XX的指南針/啟明星/導航儀//基石/奠基石//關鍵//生命線//保障/保障線/引擎/新引擎/動力/驅動力/助推器/發動機//底線/兜底網/保護傘/防火牆/孵化器/培養基//源頭活水//靈丹妙葯
結構二:XX有利於XX:有利於XX:有利於XX
(二)比喻:用跟某事物有相似之點的另一事物來描寫或說明某事物。
結構:XX像/好似/如同/彷彿XX
(三)名言警句:名人名言或者俗語俚語,增強說服力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無過於正義的淪亡;良心是神作為惟一的審判官能進去的神對的宮殿;良心比天才更難得;失去良心的人,像泥神一樣,空有一副架子了;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