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話題作文如何審題
一、吃透材料,根據命題意圖確立觀點
話題作文的材料具有雙重身份,它既是話題的引語,又是對作文的提示語。話題材料中總是隱含著命題者的一些意圖,如對作文范圍與立意的某種限定等。審題時,首先就要把隱含於材料中的命題者的意圖讀出來,並據此確立自己文章的觀點。?
2001年高考作文題的話題材料是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須有所取捨時,將誠信拋掉了。對於人生來說,誠信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麼可以拋棄呢?盡管這個故事並沒有結論,但其中蘊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誠信不可拋。要按這個道理立意,就是命題者通過話題材料給予考生的提示。因此,作文的話題雖然只是誠信二字,但作文是必須按誠信不可拋來寫的。。?
再看下面的題目:?
中國足球隊經過44年的努力,經歷了6次失敗之後,終於圓了進軍2002年世界盃的夢。對這次沖擊世界盃的成功,有人評說是我們機會和運氣好,既未與日、韓照面,又避開了伊朗、沙特。否則,結果如何還很難說。你認為是這樣嗎?請以運氣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註:2002年世界盃,日、韓兩國為主辦國,其球隊直接出線,不參加亞洲區的選拔賽;中國隊在亞洲區十強賽的分組中,抽簽編入B組,伊朗、沙特在A組)
這個題目的話題材料中說中國足球隊出線是靠運氣,顯然有失片面。因此,話題材料中的問題:你認為是這樣嗎?就隱含著一個不是這樣的答案。看出了這一點,就知道要在辯證立論上下功夫了,既不能全部否定運氣的作用,也不可把成敗的根本原因歸於運氣,起根本作用的還是主觀努力和實力。如果寫這個題目時,以好運來了擋也擋不住立論,就與命題者的意圖相悖了。?
2. 有關作文審題的問題 以"橋"為題,以"橋"為題目和以"橋"為話題這三個說法有什麼區別
前兩個是一樣的,都叫作命題作文,即你作文的題目必須是「橋」.(不過,為了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建議加一個副標題).第三個說法叫作話題作文,即你的文章主題沒有離開「橋」就可以,題目可以千變萬化.
3. 作文審題有何技巧
1、總體認知法
這是審題活動中最常用的一種技法,這種方法要求對題目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的含義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都要認真地推敲、揣磨、辨析、然後綜合起來,從總體上把握文章的題目 。
4. 審題的常見問題 作文審題怎麼辦
從大的方面是,初中作文命題有三種類型: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各種題型的審題各有不同。我先發給你關於初中命題作文審題的稿子吧! 1、命題作文審題「三步曲」 命題作文是作文考試常見的一種形式。四川省中考作文題目:以『意外的禮物』為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就是這類題目之一。 作好命題作文的關鍵是審題,怎樣審題呢?簡單地說來,就是唱好「清楚范圍、明確重點、確定主題」的「三步曲」。 首先,是「清楚范圍」。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清楚范圍是什麼,二是清楚范圍有多寬。清楚前者,是為了作文「切題」,不「切題」的作文,無論寫得怎樣精彩,都是不能及格的。清楚後者,是為了在最大的范圍內選擇最熟悉、最有感情、最有體會、最有意義的材料來寫。 在這兩者中,大多數同學是注意了前者而忽略了後者。對於「意外的禮物」,他們都清楚它的范圍是「寫禮物,而且是意外的禮物」,卻不清楚它的「范圍有多寬」。他們一般只是簡單想到了「本以為得不到卻得到了的禮物」是意外的禮物;「本以為會得到這樣的禮物,結果得到的卻是另外的禮物」是意外的禮物,而沒有去深想,除了這些以外,還有稱得上「意外的禮物」的嗎?如果仔細地去想,就會發現,能稱得上「意外禮物」的還不少呢! 意外的人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在意外的 時間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在意外的地點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因意外的原因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用意外的方式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而且,這意外的「禮物」還可以是物質的:一張畫、一本書、一件衣服、一塊蛋糕……;也可以是精神的:一句話、一個道理、一種情感、一種精神…… 怎麼樣?范圍夠寬的了吧?然而,可千萬別到此為止啊,這些,還只是在題目的「內部」做文章,如果我們再到題目的外部去開拓呢?那裡,還有一片廣闊的天地! 題目沒有限制「意外禮物」是「誰送給誰」的,因此,它可以是別人送給你的,也可是你送給別人的,還可以是別人送給別人的。而這別人,可以是父母老師,也可以是朋友同學,可以是領導,可以是鄰居,還可以是不認識的人;可以是男,可以是女……題目沒有限制時間,因此,這「意外禮物」可以是孩童時代的,可以是小學時候的,可以是初中日子的,甚至可以是昨天的,就在此刻考場上的……題目沒有限制「禮物」一定要是使人感到高興的,題目沒有限制「禮物」一定要是給個人的……這是多麼寬廣的范圍啊!在這么寬廣的范圍中,你還找不到「熟悉的、有感情的、有體會的、有意義的」材料么? 為什麼要「清楚范圍」?就是要在題目允許的范圍內,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的作文材料。這,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找好了作文的材料,接下來就該是如何使用這些材料的問題了,譬如炒菜,找好了肉,找好了菜,找好了作料,可哪樣該多,哪樣該少,哪樣該次,哪樣該主呢?這就是命題作文審題的第二步:「明確重點」。 「意外的禮物」這個題目,「意外的」顯然是重點,就是說,作文時,不要在「禮物多少、輕重、貴賤」等上多費筆墨,而要在「為什麼是意外」的上狠下功夫。如果說,你要寫的是「本以為得不到卻得到了的」意外的禮物;「本以為會得到這樣,結果得到的卻是另外的」 意外禮物的話,這功夫首先可以「狠下」在「本以為得不到」和「本以為會得到這樣的禮物」的記敘和描寫上,「得不到」的理由越充分,「卻得到了」的結果就越「意外」;「本以為會得到這樣的禮物」的理由越充分,「結果得到的卻是另外的禮物」就越意外……其次,這功夫還可以下在「更意外」上,禮物本來已經是意外的了,如果再加上意外的人在意外的時間意外的地點因意外的原因用意外的方式送的,這禮物不就意外到家了么? 像「意外的禮物」這樣的定語和中心詞偏正式結構的題目,重點是定語的時候較多,如「難忘的一天」「助人為樂的人」「可愛的動物」的重點就在定語「難忘的」「助人為樂的」「可愛的」上面;當然,也不是全是這樣,「家庭風波」「我的悔恨」的重點就在「風波」「悔恨」上。 有了作文的好材料,又知道了該在哪兒下功夫,審題就大功告成了?不是,還有重要的一步:「確定主題」。 所謂「確定主題」,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你對作文中寫的人和事抱什麼樣的感情,講述這些人和事一個什麼樣的目的。如果「感情」不健康,「目的」不正確,那材料越「好」,功夫越下得狠,作文離成功就越遠。 比如,有這么一個材料: 課間,一個男同學對剛轉到班上不久的一位女同學說:「外面一個人讓我帶個小盒子給你,說是祝你生日快樂,」女同學說:「今天不是我的生日啊!」男同學說:「管他呢,打開看看吧!」盒子打開了,裡面是一條嚇人的蜈蚣,女同學嚇得大叫起來,原來,是那個男同學在惡作劇。 材料中的「禮物」,真可謂是「意外的人在意外的時間意外的地點因意外的原因用意外的方式送的意想不到的禮物」,用它來寫「意外的禮物」真是太合適了。用這個材料寫出來的作文是不是就是好作文呢? 這就要看主題是如何確定了。如果是贊美男同學的「聰明」,嘲笑女同學的「膽小、愚蠢」,作文失敗無疑;如果是主題不明,就像前面的文字一樣,只是對事件作平淡的記敘,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作文就無成功可言;如果主題是對男同學的批評,對女同學的安慰,呼籲玩笑要文明,要有度呢?作文就是成功的了。 從這里,我們可以體會到「確定主題」的重要性。同學們,給自己的作文確定一個好的主題吧!什麼樣的主題是好的主題呢?作文記敘的人、事有意義,作者的感情健康、積極、向上。自然,人、事越有意義,作者的感情越健康、積極、向上。主題就越好。然而,主題是源於材料的,我們要從材料中去挖掘,提煉好的主題,如果不顧材料去給作文硬安強栽什麼好的主題,那就是弄巧成拙了。 唱了這「三步曲」,就可以列提綱作文了。別以為這樣做會浪費時間,它可是磨刀不誤砍柴功啊! 【成功作文】 意外的禮物 林 海 我一直在尋找一個人。 四冊期末考試時,不知怎的,全班總分第一「三連冠」的我,一下子摔到了十一名。羞愧、煩惱塞滿了我的心,「三好學生」肯定泡湯了,班長肯定當不成了,最使我難堪的是我在「三連冠」之後誇下的大話。在我拿下「三連冠」的時候,我真是忘形了,我誇口說,我要拿下初中六期期末考試「六連冠」。而今……同學老師會怎樣說我呢?那天,剛剛看到了分數,尖嘴黎劍就嘲笑地喊:「咱們班長這回一下考了兩個一名,提前實現『五連冠』啦!」 在學校里煩,回到家裡更煩。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叔叔、嬸嬸沒完沒了地輪番轟炸:「失敗了要振作」,「挫折面前別灰心……」真把人給煩死了!振作,振作,振作就能把十一名變成一名嗎?不灰心,不灰心,對我今天的處境有用嗎? 我把自己關在寢室里,誰的面都不想見,誰的話都不想聽!聽說姑爺出差回來了,肯定有會來說教,天啦,饒了我吧! 正想著,門外響起了媽媽的聲音:「海海,開開門,有人看你來了。」 「不要,不要,我不要!」沖著門外,我大聲地喊:「要振作,別灰心,煩死人了!」 門外的人嘀咕一陣後走了,姑爺的脾氣什麼時候改了?來的人不是姑爺?那是誰呢? 接下來,我過了兩天平靜的日子,第三天剛起床,就聽見有人喊:「林海,電報!」我的電報?誰給我發電報?我跑出去,滿懷狐疑地從郵遞員手中接過電報,果然是我的電報,上面寫著:「早知道你是個振作不起來的東西,如果你能再考第一,我手板心裡煎魚!」 我差一點沒有跳起來。什麼,我振作不起來?什麼,我不能再考第一? 我偏要振作給你看,偏要再考第一,叫你手板心煎魚!想到這兒,我又看了一眼電報,電報上沒有署名。沒關系,我會找到這個人的。我想。 我彷彿變了個人。 第五期期末考試,我又考了第一。 至今,我仍迫切地希望找到這個人,不過,我不是想讓他手板心煎魚,而是要感謝他,在我最需要的時候,是他,給了我一份最珍貴的禮物——一劑清醒劑。 這個人是誰呢? (選自《讀寫園地》) 【評析與點撥】這是一篇成功的習作。首先,小作者「清楚」了題目的范圍,在題目允許范圍內選到了典型、恰當、新鮮的材料,作文尚未動筆,就已先勝一籌。其次,小作者明確了題目的重點,在「意外」上狠下了功夫。作文中的禮物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不是讓人產生愉悅的,而是讓人警醒的,而且還是意外的人在意外的時間意外的地點因意外的原因用意外的方式送的,真是夠意外的了。如此意外而又合情合理,實屬不易。第三,這這篇作文的成功,還因為它有一個 「不能因一時一事的失敗和挫折而灰心喪氣,不能自拔」的健康、積極向上的主題。 顯然,它的成功,審題審得好是主要原因之一。同學們,作文考試時,好好審題吧!
5. 遺憾話題作文如問審題
人生本事一出戲,他裡面有太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也許,你會有許多感想。看,那些可憐的人們,有的不是在金錢上可憐,就是在思想上,當你看見他們時,你會做何感想?
感想是發自內心的,是人的本能,也許,有的透透徹徹,也許模糊不清。當你看見在街上流浪的乞丐,你會做何感想,你是否會想到「活該」兩字,還是「可憐」兩字?
也許在你的身邊就有許多人會發出這種感想:「又不是我,不關我的事!」「這就是人們發自內心的感想」
感想會給人來帶希望,也會將人的意志磨滅!所以... 查看全
6. 話題作文如何審題
現在的作文很活,往往不會只有一個中心,會一個話題給你很多論點,這是為了讓內你有的寫。
但是要抓容重點,最重要的就是其中某一個上上下下反復的說。如果你現在有材料,應該去研究一下,就能馬上找到感覺。然後多多聯系,找那種審題感覺就ok了,不是什麼技巧的東西。就是練習
7. 詩與遠方話題作文審題立意
「遠方」一個迷人的詞語,充滿誘惑。
遠方一個讓我們無限神往的地方,天涯海角沒有它廣闊,珠穆朗瑪也不及它高遠,但它卻承載著美麗的夢幻,有著絢爛的朝霞夕陽,有著年輕人的理想和希望。
有時它離我們很近,因為我們每天都把它裝在心裡;有時它離我們很遠,卻總也看不到他的真面目,它依然在遙遠的前方!
到遠方去,去追逐我們的理想;到遠方去,去實現我們的希望。
木訥的「阿甘」成功的到達了自己的遠方,木訥的「阿甘」是我們崇拜的偶像。
美國電影《阿甘正傳》向我們訴說了一個低智能兒成功的故事。片中阿甘不斷追逐、不斷超越自我,執著的走向自己的遠方。他在不斷受欺負中練就了飛快的雙腿,成為了職業橄欖球運動員。他參加戰爭,在槍林彈雨中,一人獨自救下了幾位站在死亡邊緣的戰友。阿甘為了完成朋友的心願,進行了捕蝦工作,他經歷暴風雨卻奇跡般的活了下來。在夜裡,他與風雨戰斗,與海浪交兵,他的公司成立了,他成為了鼎鼎有名的富豪。
阿甘在追逐中超越自我,他知道只要去做就會有收獲。他的遠方似乎很遙遠,而他在去遠方的路上用堅持和毅力克服著困難,遙遠並不可怕。他做到了,他的遠方在向他靠近,他,成功了,他又在向一個遠方邁進。
遠方的路上或許充滿著挑戰,或許長滿了荊棘,這艱辛的旅途中,不光需要堅持和毅力更需要在逆境中的堅強。候斌,用堅強走向遠方。
候斌坐在輪椅上,獨自拉緊繩索,一步步攀升到主火炬台底部,殘奧聖火點燃的一剎那,全場沸騰歡呼,掌聲雷動。殘奧會「三金王」候斌超越極限,用副詞震撼的方式點燃北京2008殘奧會的聖火。那一刻,世界被他感動。
候斌9歲時不幸失去一條腿,但他樂觀、自信。1996年,在殘奧會的田徑場上產生了一個新的高度,震驚了世界,這個數字是:1。92米。2008年,在殘奧會的開幕式上產生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個數字是:39米。他曾是亞特蘭大、悉尼、雅典三屆殘奧會跳高冠軍,至今仍為世界記錄保持者,他在挑戰著極限,也在超越著自我。
候斌用他自己的方式走向遠方,成為世界的焦點,它是中國的驕傲。
古語說得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遠方的路雖不好走,但是我們已經前行了。
到遠方去,去看美麗的彩虹;到遠方去,去領略成功的美妙。到遠方去,只要我努力,遠方並不遙遠。
8. 話題作文:善始善終 怎樣審題
只作參考:
這個詞的出處是先秦·莊周《莊子·大宗師》:「善妖善老,善始善終。」 為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呢,是因為近來研讀孔子的倫語,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有了更深一個層次的理解,更知道了「做人要厚道」不是一句口頭上隨便說說的口頭禪,而是一種做人的態度;再就是最近接觸到了不善終的例子,讓人十分惱火。
「善始善終」一詞,無非是包括兩個意思,一個是要有個好的開始,再一層意思是要有一個好的結尾。好的開始,估計很多人都能做到,「新官上任三把火」、「三分鍾熱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在工作中,新人往往工作比較賣力,如果不賣力,估計離被炒也不遠了;學習也是如此,往往開始容易,能堅持到底就難說了。所以說。相對於好的開始,好的結尾是很難做到。「善始善終」一詞雖然忽略了「過程」,卻巧妙的取「始」和「終」,兩個代表性的重要時間點,其實從這一點上也很能反映出一個人做事的態度和品質。
近來辦公事一個人,不幹了,但合同還沒有到期,還處在工作期。估計是工作態度不好,被炒了吧,具體原因不明,反正她每月的業績都比去年下滑了50%。偶不是在這興災樂禍,這樣的人,要是我的話,也會炒之。此人好像不到30歲,卻像個四十歲的阿姨,估計是心太累了,貌似還有個有錢的老公,成天雪花般的股票基金保險的郵件寄到她手裡。其它特徵不一一描述了,以免有人對號入座。
話說她合同沒到期,最近上班成天遲到,估計是故意的。那天主任問她什麼事,還橫的要命,然後就打電話跟別人哭訴,真的哭了啊。最TM惡心的事,她走後,她負責的事交給我了,我問她啥,她就一問三不知,「我不知道,別人讓你怎麼做就怎麼做吧,別問我」。真她娘滴垃圾!正常人工作結束,都會有正常的交接工作,既使要走了,也給人留個好印象,別以後讓人提起某人來就覺得惡心。
後記:後來她回來交接工作了,因為不交接的話,走不了,單位不放人。即便如此,想給人好印象是不可能了。在此只是舉這么一個例子,不在於背後議論別人,只是想說明善始善終的重要性。
9. 高中作文審題詳細分析
一審題是指細心揣摩題意。具體地說,要注意以下幾點:
1.弄清題目所指示的寫作對象和范圍。
2.弄清題意的重點。
3.弄清題目的比喻、象徵意義。
4.弄清題目對表達方式的要求。
二 高考題的審題
1.命題作文的審題
高考作文有不少是用一個詞做題目。如「橋」「路」「蠟燭」「機遇」「父輩」「嘗試」「習慣」「責任」「說安」「包容」「意氣」「願景」等。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這個詞所代表的事物本質特點上,需要抓住它的本質特點進行思考,或寫它的象徵意義,或寫它的比喻意義,或寫它的引申意義,這類命題審題的關鍵在於正確理解詞所表達的概念的含義,並據此選出恰當的材料。
如果題目是一個短語,必須分析短語的結構。一般說來,偏正關系的短語,它的題眼是偏的部分。比如「心靈的選擇「審題必須扣住「心靈」思考,心靈是指人的精神世界,如思想意識道德情操意志品質等等,「心靈的選擇」就是選擇這在矛盾的情況下,對某種思想精神品質 情操等向真善美升華的選擇。
一個主謂結構的標題,重點應該分析的是謂語,如「成功貴在恆」,重點應該分析為什麼說「貴在恆」,怎樣才能做到「貴在恆」,再如「堅韌——我追求的品質」什麼是我追求的品質?是「堅韌」。「我追求」又成了一個偏正短語,限制了范圍,是「我」的追求,而不是別人的。
一個動賓結構的標題,重點分析的對象是賓語,如「小議異想天開」,重點應該分析什麼是異想天開,為什麼要異想天開,如何才能異想天開。
並列結構的標題,重點應該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不能偏廢一方。
文章的題目,雖然往往只有幾個宇,只有仔細辨析題目中每一個字、詞的含意及其相互關系,才能確切地領會整個題目的主要意思、主要精神。
(1)要抓住關鍵詞語
例如,看到「父輩」這一題目,就要注意到「輩」是一個群體概念。文章不能只寫自己的父親或是伯父、叔父等某個個人,而要著眼於反映兩代人的關系,或是下一代對於上一代的某些較有普遍意義的看法。
(2)弄清詞語取的是基本義、還是比喻義
如「嘗試」這一題目,取的是它的基本義,即一個人或一些人主動地、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以前沒有做過的事,從而獲得某種感受或啟示。既然是「以前沒有做過的」,所以成功、失敗或至今仍無結果都可以寫。因為「嘗試」的前邊沒有限制詞,所以既可以用第一人稱寫自己,也可用第三人稱寫別人;既可以寫個人的經歷,也可以寫集體的實踐。
有的題目要求取的是它的比喻義。比如2006年北京《北京的符號》。
2.材料作文的審題
材料作文的審題,實際是一種有特定目的的閱讀。它要求作者不僅分解內容,提煉意義,而且要善於從整體上去判別材料的主要傾向,從某些暗示中捕捉命題的意向,並根據命題的限制和要求,對材料的主旨作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所以,材料作文的審題,第一點就要做到整體認知、總體把握材料主旨。
材料作文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材料寓意觀點,需要多角度抽象立意。審題難度較大,需要對材料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材料除顯而易見的表層含意外,往往蘊含許多深層內涵,並由此可以開決出多方位多角度的議論點。
另一類是以材料作為寫作的情景,展開聯想想像。
當然,材料作文可以從不同角度確立觀點,審題時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發揮的論題,或材料最豐富的角度,會得心應手。
這一類作文應該在總體把握材料的主旨基礎上選擇最佳角度立意,當然也可以根據材料提供的內容選擇合適的角度審題立意。2006年高考做已經做了有益的嘗試,並且拓寬了審題立意的角度,2007年高考中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比如全國卷的漫畫式材料。
3.話題作文的審題
自1999年高考作文多屬話題作文。(06年、07年除外)。1999年高考作文的話題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2000年高考作文的話題是「答案是豐富多彩的」,2001年高考作文是以「誠信」為話題;2002年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
①明確文題構成。
話題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語、話題、作文要求(或注意)四部分構成。
A話題作文的材料起個由頭的作用,或提供一個事實或講述一段小故事或給出一幅(組)漫畫等,用意在於吸引注意力,激起寫作興趣,將考生的思維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
B提示語的作用或是對材料作解釋說明,或是補充介紹,幫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打開思路。
C話題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礎上提煉出來的作文的中心議題。話題和材料的關系,既可能是話題范圍僅僅是材料蘊含的意義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話題范圍遠遠超過材料所蘊含的意義。
D要求(或注意)則是對作文提出一些具體的諸如立意、選材、文體、題目、篇幅等方面的規定。
②審讀材料(包括提示語)。
話題作文的材料具有雙重身份,它既是話題的引語,又是對作文的提示語。話題材料中總是隱含著命題者的一些意圖,如對作文范圍與立意的某種限定等。審題首先要把隱含於材料中的命題意圖讀出來,並據此確立自己文章的觀點。
2001年高考作文題的話題材料是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須有所取捨時,將「誠信」拋掉了。對於人生來說,誠信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麼可以拋棄呢?盡管這個故事並沒有結論,但其中蘊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誠信不可拋。要按這個道理立意,就是命題者通過話題材料給予考生的提示。因此,話題雖然只是「誠信」二字,但作文是必須按「誠信不可拋」來寫的。
③審讀「話題」。
「話題」的文字總是很簡短。但盡管這樣,對話題也一定要看準,想清,這樣才能使話題作文的審題更加准確,否則就有偏離的可能。1999年的話題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有考生在文章中大寫特寫記憶到底能否移植,也有的寫記憶移植的試驗如何如何,完全脫離了話題規定的范圍。話題「假設記憶可以移植」是一種假設,就是規定了前提和范圍,考生只能在這個范圍內作文。再去討論能否移植的問題,就是對這個前提有意見,也就越出了話題的范圍,而在寫另外的題目了。這在考場作文中是絕對不允許的。
三研究題目特點,把握寫作的著力點。
1.如果題目或話題是一個字或一個詞語,就要搞清這個字或詞語的含義以及所涉及的范圍
例如:2005年北京試卷《說「安」》為題寫一篇作文,「說」表明讓寫的是議論文體。「安」的范圍很大,如「安定」「安分」「安靜」「安逸」「安樂」「安全」「平安」等詞語,從中選擇一個自己有話可說的詞語,這就是寫作的著力點。
2005年重慶試題「自嘲」,其含義詩自己嘲笑自己,是對自身缺點和自身不利處境的富有智慧和幽默感的認識,寫作范圍只能是自己,而不是他人,這就是著力點。
2.如果話題是一個偏正片語,除搞清中心詞的含義外,要特別注意其限製成分的內容,而且限制詞語就是寫作的著力點。
如2005年山東試題《雙贏的智慧》,它的著力點不在「智慧」,而是在「雙贏」,就是利益雙方互相主動幫助他人,互相受益的事情。
2002年全國試題「心靈的選擇」,試題的著力點是「心靈」,即經過艱苦的心裡矛盾斗爭之後做出的抉擇,而且體現出高尚的精神或積極的意義。
3.如果話題或題目是一個或幾個並列的概念,那麼辨明概念之間的關系就是寫作重點。
比如2005年全國二《位置與價值》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對立統一的關系:找准位置有利於實現自己的價值,如果對自己缺乏認識,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就很難實現自身的價值。最近幾年的關系型作文值得認真推敲。
4.如果話題或題目是一個動賓(或動補)片語或一個句子,著力點應該放在動詞(謂語)。
如2005年天津試題《留給明天》,「留」就是文章的著力點,到底留什麼給明天呢,可以有多種想法。再如2005年遼寧試題《今年花勝去年紅》中心點就是「勝」,可以用對比的寫法寫出生活的今勝過昔,事物的新勝舊,人物的差變好。
5.如果話題或題目是一個問句,著力點在疑問詞上。
比如「歷史豈容篡改」,著力點在「豈」字。
10. 小學話題作文如何審題
一、 話題作文的審題立意誤區
誤區一:抓住一點,不及其餘。既然是關系型話題作文,審題時就應當重點把握話題內部兩個關系之間的關系,關涉兩點,在兩點之間尋找突破口。而我們的考生在審題時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恰恰是割裂了兩者的聯系,在行文時大談一點,卻對另外一點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題、離題。
誤區二:泛論關系,不見重點。有的考生在行文中泛論關系,最終使文章陷入泛泛而談、空洞無物的泥潭。關系型話題作文要善於敏銳地捕捉重點,敢於突出重點,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誤區三 :另起爐灶或偷換話題。有些考生根本不了解話題作文與材料作文的區別,徹底拋開了話題,結果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二、話題作文的審題立意方法
(一) 審材料語
話題材料與寫作立意之間有什麼關系,起什麼作用,不必一概而論,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材料與立意關系不大,就可以脫離材料去立意.如果材料與立意關系密切,就絕對不能脫離材料。這就要,審題時就仔細推敲材料。讀材時不能匆匆「掃描」,應該一個字一個詞的在心中默讀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句,因為關鍵詞句往往就是命題者下達指令的最主要載體,抓住了它,審題就有了依託。
(二)審提示語
考生一定要注意這些提示中透露出來的信息,並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這些提示信息,可以幫助我們輕松地理解話題,從而寫出切合題意的作文來。
(三)審話題語
針對關系型話題作文特點,我們認為應將審題的重點放在審讀話題這一環,在把握話題內部辯證關繫上做文章。辨明了關系,就掌握了審題立意的方向。
1.對立統一關系:就是各要素單一來看是對立矛盾的,但實質上它們又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和諧統一。如「自由與紀律」這個話題,就可以這樣立意:沒有「自由」無所謂「紀律」,沒有「紀律」也就沒有「自由」;沒有紀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紀律約束。
2.是非取捨關系:即指關系型話題的諸要素之間是一是一非、一對一錯的關系,對它們只能有所取捨選擇。如「偏見與關愛」,我們就可以這樣立意:要消除偏見,勇於關愛。若作其他理解則是不科學的。
3.並列關系:即指構成話題的諸要素之間存在著一種平等並列的關系,幾個要素可以同時共存。如「和而不同」,則須理解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於調和矛盾,與別人和諧相處,同時又要有不同於別人的獨立見解,不能隨風倒、隨大流」。
4.條件關系:即指構成話題的諸要素之間存在著一種條件關系,也有可能幾個要素間互為條件。「人文素養與發展」這個命題就是條件關系,可以這樣立意:只有人文素養提高了才能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人文素養的提高與國家經濟、文化發展密不可分。
5、主客關系:所謂主客關系,是指話題的兩個概念中有一個是主體(往往是人),一個是客體(往往是物),寫作這類文章時,要學會以主體來駕奴客體,可以記敘,可以議論,還可以說明。或想像自己如何駕奴客體的行為,或談自己對客體的認識,目的是寫清主體與客體的內容關系。如話題「我與澳運」,就是一個主客關系的話題。寫作時一定要注意寫清「我」(主體)與文章內容(客體)的關聯。可以寫澳運會對我們國家政治、經濟及社會繁榮方面的意義,可以對奧運會的舉辦提出自己的建議與設想。寫作時要學狐疑從大處著筆,也可以從細微處體現主旨。
總之,作文話題呈現相當的開放性與多維性,並不是唯一的。另外,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
(1)從正面看,就是從積極的角度去思維。
(2)從反面看,就是從事物的反面去思維。
(3)從整體看,就是從正或反兩方面去思維。
如:2003年高考作文話題,就可從不同角度作不同理解:
①從正面看,感情的親疏有助於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由此可談及融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文環境及情人眼裡出西施,真摯的感情引導健康的審美意識(愛憎分明)。
②從反面看,感情的親疏有害於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由此可談及任人唯親、偏信則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烏及屋等。
③全面地看,感情有親有疏,但對客觀事物的認知不能受情感親疏而左右。
因此,我們在面對一個關系型話題作文時,一定要進行合理的發散思維,審慎解讀。而要准確把握話題內部辯證關系,就需考生在平常多體悟唯物辯證法的思想精髓,如能聯系地看問題(而不是孤立地看問題)、能一分為二地看問題(而不是片面地看問題)、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而不是用靜止的眼光看問題)等。並最終能理論聯系實際,准確審題,深刻立意。
(四)審要求語
命題人對作文提出的要求,是考生寫好文章的前提條件。必須按要求去寫,不能有任何的隨意性。近年來要求越來越寬泛,大多堅持「三自」的原則,但也有作一些限制的,諸如寫作范圍、角度、文體、篇幅等。如很多高考作文要求明確規定「詩歌除外」。 「自選文體」是告訴我們除了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來展示自己的才華而外,我們還要注意文體的規范,即寫記敘文要像記敘文,寫議論文要像議論文,不能寫得「四不像」。
要求也是閱卷人的給分點,要有強烈的分數意識。不僅要看清以「要求」或「注意」這樣明顯的形式提出的要求,還要看出隱含在題目之中的具體要求。
總之,作文審題是一個老問題,然而常談常新,面對關系型話題作文的盛極一時,審題問題則更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