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作文素材人物

作文素材人物

發布時間:2020-12-17 16:46:15

❶ 人物類作文萬能素材

人物素材非常多,重點在於如何運用。用名人素材時,我們要切記「取其新奇,追其細小」的原則。唯其新,才能引人入勝;唯其小,才能小中見大。
《西遊記》導演楊潔:一部戲樹起的豐碑
角度一:淡泊名利,無私奉獻。藝術創作是否具有生命力,與藝術工作者自身的品質息息相關。拍攝《西遊記》時,已經52歲的楊潔不顧病體,身兼多職。當時拍戲根本賺不到什麼錢,楊潔拍一集才領90塊錢,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對拍攝品質的追求。她嘗盡辛苦,歷經千難萬險,一直在苦苦支撐,默默地發光發熱。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們是在搞藝術,我們沒有為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
角度二:不變初心,方得始終。冰心說:「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西遊記》的拍攝,辛苦到讓人難以忍受——麵包發霉、供水不足、中暑暈倒、演員罷演、資金不足······但這些困難都沒有難倒楊潔導演,她一直秉懷初心,堅持拍攝。正是因為她的堅守,才留下了那部回放多次也依然讓人感動,讓人共同記憶和懷念的經典。
角度三:探索求新,塑造靈魂。創新是文化永葆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要想讓一部作品流傳千古而不被時代所淘汰,創新無疑是為其注入活力的不二法門,楊潔導演就抓住了這一關鍵。為了追求完美,她大膽地採用使用了電子音樂作曲的《雲宮迅音》作為片頭曲,這在當時是一種創新,可以說是一種時代的審美,為《西遊記》的經典塑成注入了活力。
角度四:認真負責,追求藝術完美。楊潔導演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使得她對拍攝要求近乎苛刻。1986版的《西遊記》前後拍攝6年,楊潔導演為了一個好鏡頭不惜踏遍萬水千山,甚至承受病痛的折磨。這種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讓演員有了更深刻的角色體驗,也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沖擊力。
適用話題:奉獻、認真負責、磨煉、創新、擔當
寫作示例:泰戈爾說:「只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在理想面前,在信念面前,有的人敗給了現實,銷蝕了激情,而有的人卻越挫越勇,在風霜雨雪中歷練出一副刀槍不入的傲骨。1986版《西遊記》導演楊潔,正是這樣一位以柔弱之軀撐起一副錚錚傲骨的鐵娘子。如若沒有追求藝術的無畏精神,沒有甘於為藝術犧牲的奉獻精神,沒有為藝術奮不顧身的勇者精神,那麼創作出的東西也只會是對經典的褻瀆。她堅守住了心靈的一方凈土,讓其孕育出永不凋零的花。
正如雨果所說:「讓自己的心裡藏著一條巨龍,既是一種苦刑,也是一種樂趣。」歲月催促著我們成長,現實打磨著我們的夢想,但只要保存著一顆永不泯滅的追夢心,每個人都能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星。
劉震雲:一輩子就干一件事

角度一:淡泊名利,真實地生活。毋庸置疑,劉震雲是一位高產且高質的作家。他每隔幾年便有一部作品問世,每一部作品都可圈可點,有很多作品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收獲了很多贊美和眾多獎項。他與莫言站在中國文壇的兩端,一位是荒漠深處賓士的駿馬,一位是從鄉土淳厚處起飛的雄鷹。但他卻認為,得不得獎不重要,收獲名利只是對生活的錦上添花。他把帶給自己巨大成就的寫作事業稱之為「編瞎話」。他對待名利的態度向我們展示了一位偉大作家的真實性格。
角度二:作家的職業擔當。一位舞者,需舞出靈魂;一位歌者,需唱出情感;一位作家,需寫出本真。從《一地雞毛》到《我不是潘金蓮》,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劉震雲保持著現實的敏感,一直在實踐,承擔著作家的責任。他始終走在民眾的前端,描摹生活中最真實、最深處、最本質的東西。他的筆透過浮華,直指黑暗。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素養和准則,有些人走著走著便忘了來時的路,劉震雲卻一直在堅守著,始終記得自己肩上的責任。捧著一顆赤子之心,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作家的擔當,一個作家的良心。
角度三:專注、執著、堅持。「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專注者成,浮躁者衰。專注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缺乏專注,即使立下凌雲壯志,也絕不會有所收獲。因為專注,雕塑家羅丹成就了一件件驚世的作品;因為專注,屠呦呦花費幾十年的時間攻克醫學難關。劉震雲戲說自己一輩子就幹了一件事,就是「編瞎話」。「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一輩子只專注與一件事,他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適用話題:責任與擔當、專注於執著、做生活的有心人、平常心、淡泊

寫作示例:淡泊是孔明躬耕南陽的身影,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安逸,是莊子「吾將曳尾於塗中」的空靈。他們的淡泊都存在於山水田園之間,而劉震雲的淡泊則是身處鬧市之中,他的淡泊是別致的。茅盾文學獎的分量不言而喻,可對於劉震雲來說,得與不得不過是吃西紅柿還是茄子的區別而已,作品不會受任何影響。在文學的碧空中,劉震雲沒有驕傲,沒有狂喜,只有淡定、從容。「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他繼續揮灑著筆墨前進,留給世人的只是一個別致的淡泊的身影。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角度一:創新。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約瑟夫·戈爾斯坦曾說:「生物醫學的發展主要通過兩種不同的途徑,一是發現,二是發明創造。」屠呦呦則對此表示:「很榮幸,這兩條路我都走了。」如果沒有創新精神,屠呦呦不會想到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採用乙醚低溫提取等方式,獲得抗瘧效果明顯的青蒿提取物,並最終獲得201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沒有先進實驗設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著團隊創新實驗,攻堅克難,面對失敗毫不退縮,終於成功完成科研任務。而這樣的成功,是絕對離不開創新意識及創新的勇氣的。
角度二:團隊。一個團體想要獲得成功,團隊合作精神尤為重要。學會與他人合作,發揮團隊的力量,可以使我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我們的工作更加良好地向前發展。在沒有先進實驗設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於成功完成科研任務。這樣的成功,絕對離不開團隊中其他人的努力。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證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貢獻,但她不可能參與到每一個發明環節。這個中國首次獲得的諾貝爾醫學獎,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成功,更是一個團隊的貢獻。
角度三: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屠呦呦這位普通的中國女性,在她85歲高齡的時候,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盡管是中國第一位本土科學家獲此殊榮,但她為人低調,發表獲獎感言時,也一再強調是團隊的貢獻,非她一人之功。與做人低調相對的,則是她對待科研工作的一絲不苟:為了提取青蒿素,她試驗了200多種中葯,用380多種提取方法逐一實驗,即使酒精中毒,她也從沒有退縮過。
適用話題:創新、團隊、高與低、笑對失敗、奉獻、執著

寫作示例: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面對失敗,要懂得用豁達和微笑對待,明白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才能走向歡樂。正如愛因斯坦所說:「通向人類真正偉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條——苦難的道路。」失敗了,不要怕,我們可以不斷嘗試,也從中磨礪自己。就像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失敗的190次,也許,下一次,就是成功。陽光總在風雨後,讓我們用微笑的表情,堅定的信念及勇敢的內心,坦然迎接這人生的風雨。

先分享這些,希望能幫到您~

❷ 急需10個名人作文素材

(1)美國總統林肯

這個人物相信你不會感到陌生吧?

人物經歷:
林肯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最受群眾歡迎的總統之一。盡管如此,但在他成功的背後,卻有著無數的辛酸和坎坷。
在林肯年輕時,家境一盆如洗,少年的他生活在農村裡,然而林肯卻從不向命運低頭,他發憤圖強,攻讀政治學。後來好不容易成為了一名小律師。可是心懷大志的林肯哪會滿足於小小的律師呢?他暗暗地下決心,在政壇上出人頭地!
再接著的幾年裡,他多次競選議員,可無一例外地失敗了。生活的曲折,沒有挫傷他的信心。林肯就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的往上跑。沒有強大的「後台」,沒有過硬的「靠山」,有的只是百折不撓的「意志」。終於,林肯成功了!他成功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
總結一句,林肯的一生是奔波勞碌,充滿坎坷的。他的成功來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希望,對自己的信任。

素材適用話題:生活的挑戰、陽光總在風雨後、磨礪意志的寶劍、堅持就是勝利……

(2)朱鎔基
人物經歷:
朱鎔基是新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清正廉明、作風過硬的好總理。對於貪官污吏,他毫不手軟,一律揭發抹殺。也正因為如此,使得他得罪了不少高官權貴,於是他被「貪官污吏」孤立起來,至於在政壇上顯得孤立無助。
然而,這並不能削弱朱鎔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赤子之心。在政治上,他始終堅持著清正廉潔的作風,使得新中國在新生之際得以茁壯成長,為今天中國的繁榮昌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素材適用話題:駐守良知、良知是一種力量、熱愛祖國、堅持自我……(只有說得通皆可)

(3)平凡與不平凡

內容: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個中國人去做,那麼他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有鑒於此,,他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素材適用話題:成功在於細微處、成敗僅一步之遙、細微之處見真知,等等

(4)命運就在手裡
內容:
一天一個遭遇生活挫折的年輕人,垂頭喪氣地來到佛陀前,向他詢問道:難道世上的一切真的是命中註定的嗎?努力、汗水、拼搏……這一切只是多餘「掙扎」?
佛陀笑著讓他伸出手掌,指點著說道:這條是生命線,這條是愛情線,這條是事業線,那麼命運在哪裡呢?
年輕人豁然開朗。(原來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素材適用話題:把握自己的人生、自己就是人生的工程師……

好了,我就不多說了!就寫到這里吧!你可以用閑暇的時間,去收集更多的作文素材。
希望上面的素材能夠幫助你!

好吧,我就再補充一點:
(5)斷臂的維納斯
內容:
世界聞名的維納斯,在被進入法國博物館之前,是一樽完整的雕像。僅僅因為挖掘時的一次意外,這樽雕像失去了雙臂。對於維納斯,這是一次契機:失去雙臂的維納斯,非但沒有因此黯然失色,而且煥發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美感」。
她沉靜的表情里有坦盪有自尊,她不是他人的什麼人,所以無須取悅;她不想高傲,所以就沒有必要裝腔作勢。因此,這樽雕像具有意義非凡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素材適用話題:得與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學會放棄、學會舍棄,才能擁有更多……

(5)米開朗琪羅
內容:
與列奧納多·達芬奇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的米開朗琪羅,是一位具有非凡眼光的雕刻家。他那敏銳的洞察力,正是一件件優秀藝術品的「接生婆」。
一塊普普通通的大理石,在眾人的眼光里,它毫無任何藝術價值,就連有名的藝術家都認為「朽木不可雕也」。然而,當這塊石頭遇到米開朗琪羅,一件偉大雕刻就因運而生。在米開朗琪羅的高超的雕刻技藝之下,這塊石頭竟成為世界知名的藝術品,它就是著名的「大衛像」。

素材適用話題:學會發現美的存在、美無處不在、欣賞讓世界更美好……

❸ 求高考作文素材 關於描寫歷史人物的

一名清瘦的有些羼復弱的青年男子制呆立於一株合歡樹下,持著略皺角卷書,身體有些微微顫抖。月色冰涼,夜合花開了雪白晶瑩的一樹,香氣在月色的醞釀下愈發濃烈,竟有酒的味道,叫人不知不覺沉湎。 好一句「人生如之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道盡了古今聚散離合的滄桑,訴盡了多少人心底那無聲的吶喊。然多情的你,純真的你,俗殤的你,本就是脫俗的仙子,降生於這紅塵之世,雖只短短三十餘載,卻留世人亘古不變的清香留美,衣袂翩翩,似雨飛翔,潤物無聲,香魂彌漫,詩思唯美,動人心弦。望著那翩翩飄落瀅美的花瓣,都落下肩頭暖陽陽的挽留,遙望那白衣的背影緩緩踱步在那株花樹下,一瞬間傾其一世繁華,月色清澈似泉淼。
「階前雙夜合,枝葉敷華容。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絕唱至此,指停弦斷。駕鶴西哲,願君會音,從此不離!
哈哈 ,希望能幫助你了~~

高中作文用的人物素材

例子關鍵要看怎麼用,分析深刻,熟例子一樣出好文章。量固然重要,質才是核心。要多讀,更要有選擇地精讀。認真理解,反復琢磨,細致消化,最後實現轉化生成。下面都是與高中課本相關的素材,仔細研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人們習慣稱他為「北大詩人海子」,1964年出生在安徽懷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畢業後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卧軌自殺。他曾長期不被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上一位全力沖擊文學與生命的詩人。他在極端貧困、單調的環境下創作了將近200萬字的詩歌、小說、戲劇、論文。
◆海子一生短暫卻成就卓著,是當代學院派新詩人的代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是他的抒情短詩中的佳作。 這首詩共三章。第一章虛構一幅自由獨立、遠離塵世喧囂的生活圖景,一股清新潮潤的氣息撲面而來。 第二、三章表達對親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溫暖甜美的氣息撲面而來。這首詩兩次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都表達美好的情感。在人生觀、價值觀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於墮入塵世成為俗人。詩人心懷始而熱情開放,終而收合封閉。表明海子這首詩在情感的清純、明凈、世俗化的背後蘊蓄著某些復雜性、矛盾性的東西。 ;「面朝大海」本來是面對空曠、虛無,但海子獨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開」 ,「春暖花開」是詩人的「心畫」,是夢想的溫柔之鄉,寄託著詩人無限渺遠的情思遐想。
◆孤獨寂寞是人類一個永恆的話題,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既是詩人也是海子生前好友的西川說:「對於我們,海子是一個天才,而對於他自己,則他永遠是一個孤獨的『王』,一個『物質的短暫情人』,一個『鄉村知識分子』。」 他的孤獨並不是社會疏遠了他,而是在他受挫後他有意識的自我封閉自己,把這種寂寞和孤獨轉移到詩歌創作中去,開辟自己的精神烏托邦,這一點常人是不理解的。在他的房間里,你找不到電視機、錄音機,甚至收音機。他在貧窮、單調與孤獨中寫作,他既不會跳舞、游泳,也不會騎自行車,這是一個真實的海子。他認為,詩就是把自由和寂寞還給人類的東西。在其絕命前寫下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這是海子在絕望之際對戀人的祝願:「給每一條小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他把幸福留給了他人,而自己忍受的是莫名的不可排除的孤獨和寂寞,這就是海子。封閉的自己,平時與人交往不多,現實的壓抑,加上幾次都與愛情擦肩而過, 使得他更像一個孤獨的孩子。海子實則是一個孤獨的吟唱者,一個內心空靈的詩人,表面上他孤獨,但他通過寫詩,構建著詩歌大廈,獨自品享著寂寞的美麗,他又是一個精神的富足者,永遠沉湎於自己想像中的精神家園。思想者總是孤獨的,一個人的思想越是深刻,他就越難在生活中找到知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清醒,往往意味著痛苦!
◆海子的抒情短詩具有一種超越時空和侵入人血液和靈魂的巨大力量,加上其身世經歷的悲劇性,更促使了其短詩的不朽。可以這樣說,1989年3月26日海子的離去,標志著中國當代詩歌純粹歌詠時代的終結。直至今天,我們也沒有看到比海子的抒情詩更純粹的抒情詩出現。

2、《我與地壇(節選)》(史鐵生)
◆史鐵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響應號召由北京赴陝西務農,因積勞致殘下肢癱瘓,後返回北京潛心於文學創作,現為專業作家。作品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歡樹》等等。《我與地壇》(1991)是作者對自我在過去十年

寫作在內容、思想、形式和寫作行為本身進行解剖,為寫下去(活下去)尋找理由。「我從雙腿殘疾的那天,開始想到寫作。孰料這殘疾死心塌地一輩子都不想離開我,這樣,它便每時每刻都向我提出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活著?——這可能就是我的寫作動機。就是說,要為活著找到充分的理由。」
◆史鐵生曾這樣解釋自己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姓名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的生著,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藉助這些蹣跚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著的心魂,看這心魂的可能與去向。」這段話也是對他作品的最好的詮釋。
◆在這個荒蕪的園子里,作者化了幾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對生命的思考和解讀。這一過程是艱苦的,但也是必要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作者經歷了哪些肉體上的掙扎和心靈上的洗禮。且看史鐵生對生與死的思考,他認為:「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就是說,死
是目的,生便是過程,所以,史鐵生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了「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這樣告訴別人,「人有時候太看重了我們要回到虛無里去,結果忘了我們本來從虛無里來」。在他的另一首詩歌里,史鐵生這樣寫到: 「午後,如果陽光靜寂/ 你是否能聽/ 往日已歸去哪裡?/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極處 時間被忽略在存在中 / 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即過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種回歸。史鐵生眼裡的死,有著回家的溫馨。
◆史鐵生能夠領悟生命的內涵,首先,在於他戰勝了自己的殘疾。前面說過,史鐵生最崇拜的明星是卡爾?劉易斯,但他們見面的時候,史鐵生卻沒有絲毫卑怯的陰影。因為他意識到每個人都是有局限的,9秒99的卡爾?劉易斯也不例外。而此後卡爾?劉易斯輸給了約翰遜。在《我的夢想》中,史鐵生說,「後來知道,跑進9秒79的約翰遜戰勝卡爾?劉易斯是服用了興奮劑,對此,我們該說什麼呢?約翰遜的故鄉牙買加的人們這樣說,『約翰遜什麼時候願意回來,我們都會歡迎他,不管他做錯了什麼事,他都是牙買加的兒子。』這幾句話讓我感動至深。難道我們不該對靈魂有了殘疾的人給予更多的同情和愛嗎?」在這里,史鐵生深刻的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局限,而且還有比肉體殘疾更嚴重的靈魂殘疾的人,他們更需要同情和撫慰。因此,史鐵生終於從殘疾的陰影里走出來。記得原野在《人生》一詩中這樣寫道: 人生,從自己的哭聲中開始, 在別人的淚水中結束。 這中間的時光,就叫做幸福;人活著, 當哭則哭, 聲音不悲不苦, 為國為民啼出血路。 人死了,讓別人灑下誠實的淚, 數一數,那是人生價值的珍珠。 詩人用了朴實的言辭道出了生命的真諦。人這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或長或短,自有論道。而貫穿其中的生命的意義卻是每個人畢生的追求。史鐵生在這里也給提出一個重要的論題,人應該怎樣戰勝自己的苦難,開始對生命意義的探求。
◆2002年,史鐵生獲得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那段授獎詞也許是對他最精當的概括:「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

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由史鐵生的小說《命若琴弦》的電影《邊走邊唱》,電影中有一句經典的台詞貫穿始終:「千弦斷,天眼開。」這句話的背景是盲人琴師的師傅說過,彈斷的第1000根琴弦能帶來光明。盲人對於光明的渴望,殘疾了雙腿的人對於行走的渴望,從來不會停止,在史鐵的作品裡,我們始終能夠讀到這樣的渴望,他從來沒有掩飾過。

3、《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
◆1963年8月28日,華盛頓特區組織了一次二十五萬人的集會,要求種族平等。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萬的黑人發表了這篇演說詞,立即舉世聞名。他講話沒有講話稿,他把自已對前途的看法,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了雲集的聽眾,這就是「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國一位重要的政治領袖。曾獲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他為美國黑人的政治權利而斗爭,從而為世界其他地區樹立了榜樣。他帶給人們的啟示是黑人不應該被隔離,而應受到像其他人一樣的待遇,而且應該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張的核心是非暴力主義。1929年,馬丁?路德?金誕生於美國東南部的喬治亞洲的亞特蘭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師的兒子。1948年他大學畢業,擔任教會的牧師。當時在南部各州.黑人還沒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雖然美國在1865年學結束了奴隸制,然而南部各州.通過了它們自已的法律,繼續把白人和黑人分開。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飯店。醫院。公共汽車和火車里都有為黑人設置的隔離區,且南部各州的黑人沒有選舉權。畢業後相信,可以通過和平革命達到社會變革的目的,而不通過戰爭和殺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國黑人,給他們平等到的權利。1964年他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他將全部獎金(54,600美元)獻給了自由運動。1964年通過了新的民權法案,規定凡是接受美國政府資助的組織都必須平等地對待黑人。1965年一項新的選舉權法案成這法律.從那以後,所有黑人都享有選舉權。其思想對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美國政府確定從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金的誕辰為1月15日)為全國紀念日。從1987年起金的誕辰亦為聯合國的紀念日之一。
◆夢想是生命的織錦;人到了沒有夢想的時候,也就是生命力完全衰竭的時候。沒有夢想的生活是黯淡的、貧乏的、空虛的生活。對生活的熱情期望、勇敢追求和執著信念,作為青春的遺產留在心中。所以,人一定要有夢想,並且要為之不斷努力。從美國追求平等權利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到我國古代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再到近代革命的先軀孫中山先生的「以天下為己任」都告訴我們,成功背後都有夢想的支撐。
◆國家的興衰安危,牽動著每個愛國者的心。國難當頭,觸龍挺身而出——說趙太後。觸龍針對趙太後的心理狀態採用了一整套「迂迴戰術」,動之以情,喻之以理,最終說服了趙太後。很多人贊嘆觸龍高超的勸說藝術,若止於此,僅得皮毛耳!透過那高超的勸說藝術,我們還應看到觸龍那種以滿腔的熱情和主人翁的態度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為國排憂解難的精神。憑著這種精神,他讓太後懂得了「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道理。這才是最終打動太後的原因,也才是我們學習此文的最大收獲。 因「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才有了屈原的路漫漫而上下求索;才有了蘇武牧羊的動人故事;才有了班超的投筆從戎,岳飛的精忠報國;才有了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月干膽兩昆侖」…… 懂得了「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我們才能教育我們的子女、學生,當個人利益和祖國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要擺正個人、集體和國家的關系,要舍私利而全大局,聽從祖國的召喚。

3、《勸學》(荀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高爾基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名言。這都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可以說,人的一生都處在不斷的學習中,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這種無意識的本能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這一點,古人已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勸學》就精闢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及學習應有的方法、態度。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代表人物,同早於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他對儒家的復古保守傾向有所揚棄,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注意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教育功能的重要,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進步。
◆環境的影響與習俗的熏陶。荀子認為,人所處的環境與風俗對人性也有巨大的影響,他舉例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勸學》)因此,荀子十分強調社會風氣與習俗的重要性,他說「習俗移志,安久移質」《儒效》),即認為社會習俗與風氣不但可以改變人們的思想,甚至由於人們安於所習而可能變化其本性,即所謂的「注錯習俗,所以化性也」。(《儒效》)
◆他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深入,學思精通則知之明, "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認為思是學與行之間的關鍵,學不思者則不明。因此,他認為理想的"大儒"不止是博學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斷能力。"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積"的過程是漸進的過程,因為知識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斷培養與提高的過程。荀子認為用心專一, "鍥而不舍"是進學修德的有效方法。學習是積累過程,需要有恆心。所謂"善假於物,即善於學會利用前人己經積累的知識和工具,才能學有成效、學有創新的意思。

4、魯迅的作品 在生命里與魯迅相遇
(一) 以前曾經有意識疏遠魯迅,以為他遙不可及,不食人間煙火。自從閱讀蕭紅的《魯迅: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之後,對魯迅油然而生沖動。其實魯迅也是一個平凡人,他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一個丈夫,一個兒子,一個父親。 緣於他的平和,緣於他對劉和珍的描寫,他不再是一個神,而是我心目中的朋友。從相遇魯迅,在生命里與魯迅相遇,在心靈里永駐「始終微笑著,態度很和藹」——這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知人論世。不想探究他悲傷的內心世界,也不想捕捉他靈魂深處的叛逆,只想平和地觸摸他的心靈,感知他豐厚的感情世界。 他可以大手筆,手拿銳利的匕首直逼敵人的心臟;也可以風花雪月般地給許廣平寫纏綿悱惻的情書;也可以風情萬種、柔情蜜意地享受家庭的溫馨與浪漫;也可以深情地與兒子海嬰盡情享受天倫之樂;還可以如慈父般諄諄教誨他的女弟子蕭紅,誨人不倦地指導她完成《生死場》……我靜靜地聆聽他喘息,直到1936年他因肺病離開了人世。 如果我能有幸與魯迅成為朋友,我一定做他的諍友:忠告他少吸煙,多保重身體,精心呵護他的心靈;如果有幸在生命里與她再次相遇,我一定拜他為恩師……
(二) 尊敬的魯迅先生:您好! 我是您忠實的讀者,已經拜讀過您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以及書信,對您由衷地敬佩。請允許我冒昧地尊稱您為恩師,可以嗎? 也許有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女人頭發長見識短;女人要遵從「三從四德」;學做一個淑女……其實殊不知這世界變化快。女人已經可以支撐半個天!當今的社會「誰說女子不如男」!因為世易時移嘛! 傾聽您的諄諄教誨,在您作品中徜徉,如沐春風,您的忠言好似春風化雨:還是做一條小溪吧!它清澈見底;倘若是爛泥潭,誰知道他有多深呢!您平易近人的態度,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心懷感恩之心。學會與人為善,深明事理。您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青年必勝於老年。您親自上街替青年人縫補靴子:這讓您有親和力,真是古道柔腸啊!您的人格魅力浸染了我的思想,凈化了我的心靈。與您在生命里相遇,您既是良師,同時又是益友。亦師亦友。多年師生成朋友! 傾注了我全部身心投入地愛一次,閱讀你的著作,讓我飽覽人生百態,讓我綻放智慧之光。大師,魯迅! 大師級作家,就應該具備恢宏的氣概,著作等身,作品經過大浪淘沙,能夠讓人心靈受到震撼。為人師,就應該用人格魅力征服學生;因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腹有詩書氣自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深深地景仰魯迅。在生命的長河裡,有幸與魯迅相遇,您給我的生命注入了鮮活和智慧,讓我飽蘸深情,喚醒沉睡中的國人,砸碎那間鐵屋,掙脫枷鎖,走出禁錮。 我為您吶喊!
5、《裝在套子里的人》(契訶夫)
◆法國思想家帕斯爾說「人只是一隻蘆葦,是宇宙間最脆弱的東西。但人是一隻會思想的蘆葦」。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宇宙間任何一件東西都能置人於死地,然而人卻成了萬物的主宰,這正是因為人有一顆會思想的靈魂,人因為思想而高貴。然而當人的思想被關在一個籠子里而失去了飛翔的自由時,人還是「人」嗎?
◆在《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契科夫塑造了一個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想做一個純粹的現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別里科夫。別里科夫的可悲之處在於,他千方百計地想要隱藏自己,用一層一層的套子,而卻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些隱藏,反而將他醒目地暴露在了眾人的面前,當他已經被異化成套子的時候,這件套子卻又彷彿成了那一撮白色,使得他在別人眼中成了一個異類,被身邊的人所擠壓所排斥,直到期最終走向墳墓——一個永遠的套子。
◆別里科夫是在華連卡的笑聲里走回家,並從此走上人生的不歸之路的,事實上,華連卡的笑沒有一點敵意,就象一個小孩子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而情不自禁地發出笑聲一樣。而在別里科夫看來,那些人所久久期盼的喜劇的高潮終於出現了,很快地,他的從樓梯上滾下來的尷尬場面就將完全地曝露在眾人的眼光里,淹沒在無窮無盡的嘲笑中,這正是別里科夫想要逃避的一切,而他現在的確已無路可逃。在卡夫卡的《變形記》中,被異化成甲殼蟲的格利高爾在生命的最後依然充滿溫情的回想著人間的一切,他知道自己的死對自己和家人都是一種解脫,他對拋棄自己的親人仍然有著無盡的眷戀,可是別里科夫的世界的盡頭彌漫的全是恐懼和絕望。我們以前看到的只是別里科夫作為沙皇的一名忠實的走狗,對他身邊人的思想進行鉗制,卻忽略了身邊的這些人對別里科夫的敵意和冷嘲熱諷也是造成別里科夫的死因,正如魯迅先生的《孔乙已》中那些短衣幫對孔乙已的一次一次的嘲笑最終將其推向死亡的悲慘境地一樣。

6.《米諾斯的維納斯》
◆「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當你覺得自己是殘缺的,而有一個不殘缺的比照著的時候,神就存在了。(史鐵生)

◆余秋雨在《廢墟》中說,『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一種事物過於完美,就給人不真實,就脫離了大眾的實際,與人們意念中的感覺不切合。而殘缺美是一種幻想美,一種彌補美,一種在心靈里重塑的藝術。」

◆讓人產生同情的事物是否就是美的事物呢?答案是否定的,山之美,美在其高峻;河之美,美在其秀麗;海之美,美在其壯闊……所有這些事物能夠引發人類的情感,有崇敬,有仰慕,有依戀……是下位對上位、低位對高位的須仰視之情感,同情則相反,是上位對下位、高位對低位的惻隱和憐憫之情,說得過分一點,同情意味著施捨。

◆孟子曾說「充實而有光輝」謂之美,維納斯沒有身體各部位驚人的協調,沒有豐腴、溫暖的肌膚,沒有優美的曲線,就不可能成為美的典型;更重要的是,她無意識間丟失的雙臂,激起了所有觀賞者的無窮的遐想,完成了「一次從特殊轉向普遍的毫不矯揉造作的飛躍」,這就是「空靈」。 藝術是「充實」與「空靈」的完美結合。維納斯之所以成為世界十大雕像,就在於此。

◆美是一種發現, 美在心靈, 人有悲觀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熱愛生活,熱愛藝術, 可怕的不是軀體的殘缺,而是靈魂的醜陋。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題都城南庄》(動人之處在於留下的遺憾和懸念)

◆清岡卓行並不是殘缺美的首創者。我國古代早就有相關的論述,老子雲「大音無聲,大象無形」,即是說最大的樂聲聽來反而無音響,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形跡。

◆環肥燕瘦西子病,可她們都是歷史上有名的美人。為什麼呢? 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間凄美的愛情故事能夠流傳至今,成為千古絕唱。為什麼呢? 英國王妃黛安娜如流星般逝去曾令多少人為之悲痛惋惜,可是也有人說,王妃的早逝也是一種美。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缺憾也是一種美。

◆美國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曾經創作了一個被稱為最短的科幻小說的作品,只有一句話:「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例文◆ 《殘缺之美》

有時候,我甚至相信:只有殘缺的東西才是美麗的。 我看著斷樹殘樁,枯枝敗葉;看著舊寺的斑鍾頹牆;我看著深深庭院里的一蓑積草;看著一個沉默 老人走街串巷拾破爛;看著一個有缺口的酒瓶,或一隻被踩扁了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地滾動又停止。每當我看到這一切,我總是很專注地凝視他們,直到把他們望到很遠很遠的境界中去。 我不知道這些為什麼,但我確確實實地相信,這一切更為真實,更為深刻,雖然是那樣的平常、那麼落魄,甚至有些狼狽。 他們或許是從光艷十足無可挑剔的顛峰,驟然落地,或是慢慢落下,慢慢沉澱,慢慢變形,然後走進我的視野,走到輝煌不再的今天。 我不知道他們曾經怎樣的美麗過,所以我無法說出他們的美麗。也因此,我沉沉地沉醉於這種不可捉摸、不可溯源的美麗之中,挖掘著他們絢麗的往昔。將這兩種狀態拉至眼前,不禁黯然淚下。這不可解釋的一切蘊含著多少難以訴說的悲歡離合,蘊含著多少滄桑,世事中永恆的感傷和無限的蒼涼啊! 殘缺的事物就這樣印滿了重重疊疊的生命的影跡,那麼沉厚,卻又那麼美麗。 我看著單戀者在心愛人的新婚之夜執花立在雨中,看著喜悅滿足的人忽然沮喪失落,失寵明星凄然一笑,官場失意者獨品清茶,韶華已逝者對鏡愁思;我聽著蒼顏白發的老人憶起發黃的青春,冷峻孤傲者懺悔錯過的愛情,英雄暮年時痛訴孤獨落寞。哪怕我對眼前的人一無所知,我也一定會相信:「這些曾經美好,現在依然美好的靈魂,在經歷辛酸與苦難以及難以觸懷的人事和情緒後,將會在生命中刻下最深的記憶。」 真正經歷傷痛的人,才算出真正活過。黛玉的美在於她沒沒能實現的刻骨銘心的愛情,三毛的美在於她歷盡滄桑後即一剎那的明徹與超脫,梵高的美在於用金黃的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停感到巨痛,貝多芬的美則是在失聰後用黑白鍵撞擊出生命的悲壯文章。如果說生活中的殘缺讓平凡者泄漏出生命的光點,那麼這些優秀的靈魄則如銀色的禮花,開滿了我們頭頂的天空,讓人雀躍與敬仰。 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麗,直接觸動了我心靈中最柔軟的部分,讓我隨他們流淚,歡笑或沉默——那是一種多麼讓人心悸的快感啊! 沒有多少人知道這種殘缺之美是種怎樣別致的幸福和快樂,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種殘缺的美是如何細細密密地布滿我們門前的田野和草場,如同今夜細細密密的月光。 是誰說過,一朵花的美麗在於她的綻放,而綻放的花正是花心的殘破啊! 簡評:本文用細膩、優美而富有哲理性的語言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悟。真正的生活並不完美,而正視它,勇敢地去面對他,努力尋找生活的美,才是健康的生活態度。這樣人們在世間所做的一切才是自助而不是自欺。我們要面地現實,而不應逃避。我們知道一切事情的改變都是正常的,而許許多多是人力不能改變的,那麼就找一點最優最美的東西吧,努力把他們挑出來,寫下來,留到記憶里。這樣就算是世間的事物都改變了,那些東西無法精確地描繪出來,但也會留下一種永遠的美麗、永遠的希望。

❺ 名人事跡作文素材400字

物理學家名復人故事:偉大的理制論物理學家-霍金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葯」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
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
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❻ 中國現代名人作文人物素材

1、《梁實秋:機智的幽默》

著名作家梁實秋擅長演講,他的演講獨具風采,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北師大任教期間,當時的校長劉真常請名人到校演講。有一次,主講人因故遲
到,在座的師生都等得很不耐煩。於是,劉真便請在場的梁實秋上台給同學們講幾句話。梁實秋本不願充當這類角色,但校長有令,只好走上講台,掛著一副無奈的
表情,慢吞吞地說;「過去演京戲,往往在正戲上演之前,找一個二三流的角色,上台來跳跳加官,以便讓後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時間准備。我現在就是奉命出來跳加
官的。」話不尋常,引起全場鬨堂大笑,驅散了師生們的不快。

2、《董建華為自己定長遠目標》

董建華1937出生於上海,10多歲時移居香港。因不會講廣東話,同學們又聽不懂他的上海話,常常被取笑。董建華人小志氣大,主動與同學們交談,一字一句地學習廣東話,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消除了語言障礙。17歲時又到英國讀書,父親寄給他的錢僅夠學費及生活支
出,所以到了暑假,他還得去打工,如到餐廳服務、去煤氣公司鏟煤等。董建華在回憶學生時代這段經歷時說:「不會說廣東話要學,不會說英語要去英國,對我來
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這種挑戰給了我一個很好的鍛煉。我喜歡為自己定下一個長遠的目標。定下目標,我便會堅定不移地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我從小就培養出
這樣的個性。達到一個好的目標,是人生的樂趣。」

3、《南丁格爾——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人》

1854年,英、俄在克里米亞開戰,南丁格爾親自奔赴前線。她替傷員清洗、清毒、包紮、按時換葯、改善伙食,還經常跪在地上擦洗地板,洗滌傷員帶血
的衣褲。每天晚上她都要提一盞燈,在4公里的巡診線上,挨個查看病情,給傷員唱歌,送去安撫和愛心,從無間斷。為此,她經常每天工作20小時以上,累得頭
掉光仍然堅持不懈。由於她的努力,傷員的死亡率從60%降為0·3%。後來,直到英、俄停戰,最後一名士兵離開戰場,她才回到家園。英國人民為她立起了手
持油燈的巨型銅像,「提燈女郎」南丁格爾被稱為「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人」正是她對醫護工作的盡心盡職,才改變了整個世界對護士的看法。

4、《艾倫:做好了,就是機會》

有一個名叫艾倫的孩子,9歲時在祖父的農場時里開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赤手去撿牧場上的牛糞餅。一般的孩子嫌這份活兒臟,都不願做,而艾倫卻幹得
好極了。由於他撿牛糞餅表現出色。祖父給了他一個嚮往已久的工作——放牧馬匹。這件事深深影響了小艾倫,使他堅信這樣一則人生信條:手頭的工作無論多麼低
賤,只要做好了,就是機會。

長大後,他從每星期掙1美元的肉鋪幫工做起。這份工作雖然低微且工作條件惡劣,但他幹得很出色,因為他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人生信條:做好了,就是機會。

後來,他成為每星期可得50美元的美聯社記者。

再後來,他又成為年薪150多萬美的首度執行官。

5、《尤努斯:「窮人銀行家」造福窮人》

1974年,孟加拉國發生嚴重的飢荒,經濟學博士尤努斯來到這里試驗高產種植的辦法。1976年,在一次調查中,他碰到一名製作竹凳的赤貧婦女。這
位婦女因受到放貸人的盤剝,一天連兩美元分都掙不到。他掏出27美元,分別借給42個有同樣境遇的女人,希望她們能藉助這筆貸款擺脫廉價出賣勞動力的命
運。1979年,他以此為目的成立了格萊珉銀行。1998年,受洪災影響,格萊珉銀行陷入困境,但在尤努斯的不懈努力下,銀行於2004年完成了從「經典模式」到「格萊珉二代」的轉型,尤努斯的默默奉獻造福了無數窮人,他因此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6、《薩科齊:必須成為總統》

法國總統薩科齊,1955年1月28日出身於法國巴黎的一個移民家庭,從小就遭受別人的歧視和嘲笑。10歲那年的一天,他騎著自己心愛的山地車
在郊外瀟灑地穿梭。正當他得意時,幾個小孩攔住他,一把奪過他的山地車,猛地摔在地上,還指著他的鼻子說:「你這個外來的小崽子,不配騎山地車!」晚上,
他在日記本上寫道:「我不是想成為總統,而是我必須成為總統。」

15歲時,因家庭貧困,薩科齊告別了學校。以後的幾年間,他放過羊,當過樂隊號手,做過泥瓦匠,糖廠工人等。他哭過,泄氣過,但從沒有退縮過。後來,他通過半工半讀考上了巴黎政治學院。結業後,又與校友一起做生意。在生意場上打拚了10年後,他毅然離開,走上了從政之路。

1983年,年僅28歲的薩科齊當選巴黎郊區訥伊市市長,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市長。2007年5月,在法國總統大選中,薩科齊勝出,當選為新一任法國總統。他也終於圓了心中的總統夢。

7、《陳安之:把夢想貼出來》

他12歲隨親戚到美國讀書,後來邊工作邊讀書。他曾經做過18份工作,賣過菜刀,賣過汽車,當過餐廳服務員……在他20歲的時候,他的存款還

❼ 關於人物的作文素材

人物的作文素材

1,"為了中華之崛起"
奉天(今沈陽)東關模範學校魏校長在課堂上給學生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讀書是為了什麼
在種種回答中,坐在後排的周恩來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未厭居
葉聖陶早期擅長描寫"灰色卑瑣"的人生,對黑暗社會採取"諷它一下"的態度.有人說他的作品有厭世思想,葉即反其道而行之,為書齋取名"未厭居",散文集出版時題名《未厭居習作》,以表白自己的心跡.
3,髀肉復生
劉備一次赴劉表之宴,席間去廁所時,見大腿肌肉滾圓,感嘆光陰如箭,功業未建,心中傷嘆流淚.
4,曹操招賢
曹操強調用人唯才,而不問出身,資歷和所謂的德行,甚至"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他都兼收並蓄,委以重任.
5,劉備起兵
《三國志》載,劉備是個"織席販履"的窮漢,他的起兵,靠的是兩個馬販子,一個叫張世平,一個叫蘇奴.兩人見劉備有大志,"多與之金財",劉備據財"用合徒從".
6,曹操"捉刀"
三國時劉邵《人物誌》:"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於此,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此其大體之別名也.……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與雄,故能成大業也."
曹操使崔琰代己會見胡使,自作衛士,在交椅旁提刀警衛,使"捉刀"與"代筆"相對,為後人留下冒名頂替的典故.胡使別有慧眼,認為坐上的"曹公"美則美矣,"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7,童年李漁的問號
幼年念書,李漁在《孟子》中讀到"雖褐寬博"一句時,老師解釋說:"朱熹說,褐,即貧賤人穿的衣服,寬博,即又肥又長."
李漁認為既然是窮人,就該把衣服做得短瘦一點,也好省些布料,為何卻不呢 老師也解答不出來.
成年後,他游歷到孟子說的塞外穿褐衣的地方,向居民請教,才知道之所以寬大為衣,是白天當衣,夜晚當被.李漁終於明白了幼時的疑問,也知道朱熹的解釋是對的.
8,錢學森回國
1947年,年僅36歲的錢學森已成為加州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新中國成立的第六天,他和夫人錢英就計劃返回祖國.1950年7月,錢學森正式通知美國政府決定回國,美國海軍次長丹·金格爾說:"寧可把這個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到哪裡,他都值五個師."到了1955年,經過周恩來等人的外交努力,錢學森才得以回國.
9,慈禧之嘆
清末張之洞獻給"老佛爺"慈禧一雙碧玉耳環,青翠欲滴.慈禧先是愛不釋手,繼又長嘆一聲,將耳環收起.宮女問之,她說:如果數十年前我得到這雙耳環,它一定能為我增色,現在年事已高,青春的翠綠恐怕只能反襯出我的衰老.
10,孔融爭擔兄過
東漢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漢獻帝時曾做過北海相.孔融從小就與家中兄弟十分友愛,"融四歲,能讓梨"可說是婦孺皆知.在他十六歲時又發生一件令世人贊嘆不已的事情.
孔融的哥哥孔褒有個朋友叫張儉,為官清正,敢於仗義執言.他揭露皇帝的寵臣侯覽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結果反遭侯覽迫害.張儉被迫逃離京城,侯覽倚仗權勢,下令追捕.這一天,張儉逃到孔褒家中,想在好友處暫躲一躲.湊巧孔褒不在家.孔融知他是兄長的好友,又受了姦邪迫害,便把張儉留了下來.後來,官兵來抓張儉,在孔融的幫助下,張儉得以逃脫,但孔融,孔褒兄弟二人卻被抓入獄.在衙門里,兄弟二人都爭著把罪名攬在自己身上,弄得縣官反倒不知如何判案.孔融說:"收留張儉的是我,幫助張儉逃脫的也是我,我哥哥不在家,一切罪責都由我承擔."而孔褒卻說:"張儉是我的朋友,他是因為我才來投奔我家的,這不關我弟弟的事."兩兄弟互不相讓,明知認罪以後要受處罰,可是都爭著把罪名往自己身上攬,縣令只好向上司稟報.最後,為了討好侯覽,判了孔褒的罪.
11,譚嗣同
變法失敗後,譚嗣同不逃也不躲,反而准備劫獄救出光緒帝,由於看守太嚴,才未動手.
日本使館派人和他聯系,對他說"可以設法保護",譚說:"大丈夫不作則已,作事則磊磊落落,一死何足惜!且外國變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國變法流血者,請自譚嗣同始."
臨刑時,他慷慨陳詞:"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2,書生楊銳
光緒帝預感到事情不妙,密召楊銳入宮,說明太後舉動,要楊銳設法.楊銳驚惶失措,冒了一句書生氣十足的話:"這是陛下家事,應當同你家裡人商量."正是"下筆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13,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曾說中國是他的第二故鄉.司徒雷登在回國後不到四個月便中風病倒了.在與疾病搏鬥十三年後於一九六二年九月十九日逝世.臨終前,他留下遺願,希望將自己的骨灰安葬在他創辦的燕京大學.
14,司馬光論德才
"賢就是德,才就是能.""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是故德才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之,謂之君子.德勝才,謂之愚人;才勝德,謂之小人.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 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自少至老,語未嘗妄."

如果肯定我的回答 請選為最佳答案 就是對我最大的肯定

❽ 急求有關文化傳承的作文素材,人物示例,要新

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里,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說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浩然正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久不衰執著追求的完美精神氣質。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詩《正氣歌》以其浩然正氣與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氣」斗,與元統治者的威脅利誘「邪氣」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產主義者李大釗「要為人間留 正氣」,大義凜然犧牲在張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詩人朱自清臨終前雖貧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氣餓死不領美國糧……

「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斗,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 國外科學家紛紛回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

以上種種愛國、氣節的實例,滲透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華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 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絲,功在初化」說明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少年時代有密切聯系,歷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的《沁園春.長沙》 ,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並為之奮斗終身。十九歲的周恩來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當個人、民族、國家處於逆境時更應奮發立志。司馬遷曾總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違遷蜀,世傳 《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是發憤立志的最好例 子。「卧薪嘗膽」的故事更顯現了從逆境中走出來的可貴精神。迭經優患的中華民族始終堅強地屹立於世界之 林,「卧薪嘗膽」的志向,多難興邦的信念,堅韌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勵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奮發立志既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處著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奮發圖強。

中華民族雖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跟隨時代潮流、勇於改革創新的傳統美德是分不開的。

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思想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於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於時代,為後人推崇和尊敬。

中華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一個民族。近代的林則徐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組織翻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策劃海防時也先著手調查西方情況,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封閉愚昧狀態,為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一步。直至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民主」和「科學」;李大釗宣傳介紹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

歷史告訴我們,要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既離不開生養、哺育我們的這塊黃土地,也離不開及時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這就要求我們銳意進取,敢於和善於改革創新。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是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 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說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思考,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帶來了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與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導致覆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古人雲:「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表明中華民族對勤儉與奢侈鮮明的善惡態度。
不為金錢或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終身保持廉潔、清正的節操,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衛戰中的於謙,「要留清白在人間」。他為人間留下了兩種清白,其一是為民族為國家不計個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時嚴於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風。由於北京保衛戰有功,他受到賞賜還加官進爵,但都被他堅決推辭,後遭讒陷抄家時卻是家徒四壁。於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於今天也深有啟迪。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廉正美德得到升華。

作為優良的道德傳統,勤儉和廉正在今天更要發揚光大。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中學會勤儉,培養廉正的美德。

敬長即尊敬長輩。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說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范。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 倒履相迫」「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系的准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沖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 ,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 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 ,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當然,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遠不是以上六個方面可以概括的。

不是嗎?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鑄造了我們的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它積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蘊涵著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著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你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讓我們為擁有這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里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范!

閱讀全文

與作文素材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