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2010高考作文素材

2010高考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0-12-17 14:40:00

⑴ 2010高考,大家幫你替我整理一些作文素材

1、同心凝結《三葉集》

《三葉集》的作者是三位:田壽昌(田漢)、宗白華、郭沫若。這本書凝結了三位作者的友誼,也凝結著「五四」的新思想。這本書出版以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三葉」熱,持續了好幾年。這本書是田漢把他們之間的通信收集整理出來的,是三人的友誼的結晶。看看三個志同道合的摯友是怎樣惺惺相惜的:

宗白華給田漢的信:

「我近有一種極可喜的事體,可減少我無數的煩惱,給與我許多的安慰,就是我又得著一個像你一類的朋友,一個東方未來的詩人郭沫若。......我已寫信給他,介紹他同你通信,同你做詩伴,你已知道了么?我現在把他最近的一首長詩和長信寄給你看,你就知道他的為人和詩才了。」

田漢接到宗白華的信後,更是興奮異常,他帶著幾分詩人的天真直接寫信給郭沫若:

「我真喜歡!我真幸福!我所交的朋友很多天真爛漫,思想優美,才華富麗的人。於今又得到了一個相知恨晚的『東方未來的詩人郭沫若』!我又如何不喜歡,如何不喜歡幸福呢!」
宗白華、郭沫若、田漢,當時一個在上海,一個在福岡,一個在東京,從來沒見過面。從這以後便你一封,我一封的通起信來。從信里邊,互相了解逐漸深入,原來他們有相同的遭遇,共同的理想,相近的生活環境,以後便自然成了同心同德,同聲相應,同聲相求的摯友了。

改編自陳潔著《郭沫若的故事》

點評:三個志同道合的文人,相隔千山萬水。是什麼讓他們走到了一起?是他們共同的追求,是他們共同的理想,是他們共同的愛好,是文人那種天生惺惺相惜、彼此欣賞。友誼也在他們共同的奮斗和追求當中升華。

適用范圍:志同道合 摯友 金蘭之交 友誼需要相互欣賞

2、大愛無言

2006年在德國世界盃賽場上,厄瓜多對戰哥斯大黎加。他們把領先對手兩球的優勢保持了90分鍾,補時賽上場的厄瓜多國家隊一位隊員在凌空墊射入全場第3球後,這位球員變戲法式的從褲子里掏出了一個蜘蛛人的面具,迅速跑到了球場邊,作仰天長嘯狀後默默無言的離開了場地。事後人們知道,那蜘蛛人面具是他前隊長特諾里奧的,因為車禍他在一年多前去世了。隊長兒子特別喜歡蜘蛛人,以前進球後他都會戴上這面具以便他兒子在鏡頭里看到他。一次有意無意間,特諾里奧曾說如果他去不了德國,無論哪個隊員進了球,他都希望帶上蜘蛛人頭套慶賀。有人記住了他這句話,在前隊長追悼會上向特諾里奧家屬要了蜘蛛人面具並把他帶到了德國,帶上了賽場,戴在了自己的臉上。那人就是卡維德斯,特諾里奧生前摯友。原來他是以這種獨特的方式深深的悼念已經離世的對友,並無言的實現了他的願望。

改寫自楊亞雄《大愛無言》

點評:大愛無言,真正的情不需要太多的語言。但我們知道卡維德斯一直惦記住隊長的願望,一直准備著,盡管他只是一個替補隊員,他不僅是把頭套藏在褲子里,更是藏在了心底,也成為激勵他不斷前進的動力。這就是友情的力量

適用范圍:大愛無言 真摯的友情 遵守諾言 信任

3、患難之交

蘇軾寫了一首詞《八聲甘州》(寄參寥子),里有這樣一句:「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這君就是參寥子,他是一和尚,法號叫道潛。在詩歌創作上很有特色,蘇軾在徐州做官時二人經常在一起論道談詩。後蘇軾因禍被貶到黃州時,道潛和尚不辭辛苦,不遠千里趕到黃州在那裡追隨了蘇軾好幾年。在這幾年中,蘇軾雖是個豁達之士,但由於仕途和生活的不幸,難免有苦惱,而正是道潛和尚常隨其左右,或談天說地,或琴棋書畫,為蘇軾解去許多不快。當蘇軾被貶海南,許多曾在他身邊的舊故避之惟恐不及。而又是這位和尚幾次千方百計捎去書信,並要過海去看望蘇軾,最終被蘇軾勸止。

資料參考姜勇主編《宋詞故事》

點評:在道潛眼中,風高浪險的大海算得了什麼?在他眼裡早把蘇軾看作是能同生死,共患難的刎頸之交,蘇軾把他當成一個知音能詩的朋友。也認為他們之間的遇合是千古難求的,朋友,什麼是真正的朋友,往往在你最艱苦的時候和你走的最近的人就是你的真正的朋友。也只有這種朋友才能長交,才能深交,才能多交。

適用范圍:刎頸之交 什麼才是真正的朋友 擇友而交 患難與共

4、友情的力量

《世說新語》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有個叫荀巨伯的的人遠道去看友人的病情,正碰上外族兵馬攻城。全城的人都離開了,友人勸荀巨伯說:「我快死了,你應該離開!」他卻說:「我老遠來看你,你卻叫我離開!敗壞道義,不合友情的事情難道是我荀巨伯做的出來的嗎?」胡兵到了,見到荀巨伯驚訝的問他:「我們大軍都來了,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個什麼漢子,敢一個人留下來?」荀巨伯說:「我朋友有病,我不忍心丟下他自己跑開,寧願用自己的生命替代朋友的生命!」胡兵為他的大義和勇敢折服,「我們這些不講道義的人不應該跑到這講道義的城裡來。」立即撤出了軍隊。一座城於是得以保全。

點評:兩人間的私交,卻換來整座城的安寧,這就是友情的力量!當友情上升成道義的時候,我們很難估算它的價值,它不僅是個人人格價值的體現,不僅是個人人格魅力的展示,當它成為一種社會趨勢,一種大眾取向的時候,一座城怕也換不下它。

適用范圍:友情無敵 友情和道義 友情的力量 當友情上升為道義

5、諍友歌

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
風風又雨雨,患難榮辱共。
難得是諍友,批評不留情。
面紅耳赤後,頭腦更清醒。
難得是諍友,大度特能容。
斤斤不計較,灑脫且從容。
難得是諍友,心平氣又靜。
不為伎倆事,相知伴一生。
難得是諍友,情摯心更誠。
不畏險與苦,披肝瀝膽情。
難得是諍友,不為和事佬。
面對是與非,據理敢力爭。
(黃龍山人作)
點評:友情並不全部是甜言蜜語,有的時候也是良葯苦口;友情並不總是讓人如沐春風,有時候也叫人如坐針氈。諍友有著像卡西莫多一樣醜陋的外表以及卡西莫多一樣美好的內心。氣狹格局小之人難以擁有這樣的友情,畏頭畏尾不真誠之人做不了別人的諍友。接受諍友需要勇氣,做朋友的諍友更需要勇氣。
適用范圍:難得諍友 忠言逆耳利於行 友情有時披著卡西莫多式的外衣

6、阿蘭:我從後面推你一把

拿到歐洲拉練最後一站的冠軍後,劉翔在更衣區里碰到了自己的老對手,也是老朋友阿蘭·約翰遜。面對自己曾經的偶像,劉翔用自己並不很靈光的英語與阿蘭·約翰遜交流。說起劉翔「12秒85」的極限宣言,阿蘭·約翰遜好奇地問劉翔:「12秒81,你覺得行不行?」劉翔有些驚訝地搖著頭:「12秒81太難了,真的,我覺得我跑12秒85有可能。」隨後劉翔解釋說:「我爆發力差,一開始總是差那麼一點兒……」誰知道阿蘭·約翰遜壞壞地笑著說:「那我從後面推你一把。」引得劉翔也大笑起來。在阿蘭·約翰遜看來,劉翔有著非常光明的未來,他說:「13秒以內的成績我總共跑過11次,而你現在只有4次,不過我相信你一定能超過我的成績,至少今年你還有兩次機會!」
(成都晚報)

點評:真正認識你的人,除了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對手。所以,要重視你的對手,因為他逼迫你強化你自己的能力,要感謝你的對手,因為他使你更好地成長起來。而對手一旦轉化為朋友,那就擁有了珍貴的友情。劉翔與阿蘭就是最好的榜樣。

適用范圍:對手亦是朋友 欣賞 當對變成朋友

7、關於友情的名言警句

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同懷視之。 --魯迅贈瞿秋白之辭
2.無論是多情的詩句,漂亮的文章, 閑暇的歡樂 ,什麼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情。--- 普希金。
3.友情在我過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盞明燈,照徹了我的靈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點點光彩。---巴金
4.誰要在世界上遇到過一次友愛的心,體會過肝膽相照的境界,就是嘗到了天上人間的歡樂。 ---羅曼.羅蘭
5.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一同和你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
---紀伯倫
6.講到名望,榮譽、享樂、財富等,如果拿來和友誼的熱情相比,這一切都不過是塵土而已。 ---達爾文
7.在智慧提供給整個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獲得友誼友情為最重要。 ---薄伽丘
8.友誼是一種溫靜與沉著的愛,為理智所引導,習慣所結成,從長久的認識與共同的契合而產生,沒有嫉妒,也沒有恐懼。 ——荷 麥
9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 (《論語•顏淵》)
10.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詩經•伐木》)

點評:友情在人的生命當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有人認為是生命的鹽,是酒鬼的酒;有人認為友情比花朵更美麗,比鑽石更珍貴;有人甚至認為:擁有友情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與朋友相處的時刻最快樂。擁有友情的人是幸福的,也是快樂的人。

適用范圍:友情之花 品味友情 友情漫思

李斯特義收學員

有個姑娘要開音樂會,在海報上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演出前一 天,李斯特出現在姑娘面前。姑娘驚恐萬狀,抽泣著說,冒稱是出於生計,並請求寬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彈給他聽,並加以指點,最後爽快地說:「大膽地上台演奏,你現在已是我的學生。你可以向劇場經理宣布,晚會最後一個節目,由老師為學生演奏。」李斯特在音樂會上彈了最後一曲

彭德懷度量寬宏

紅軍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傳令兵手執紅 旗邊跑邊喊讓路。只有一個戰士坐著不動。彭德懷見人擋路便喊了幾句。戰士站起來朝彭總 就是兩拳。彭總讓過他匆匆趕路。事後,傳令兵捆來那個戰士見彭總。彭總立即讓他回去戰 士自知闖禍,心裡害怕,見彭總毫不在意,深受感動,後來逢人就說:「總指揮真是度量寬 宏呀!」

六尺巷傳奇

清朝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鄰居是桐 城另一大戶葉府,主人是張英同朝供職的葉侍郎,兩家因院牆發生糾紛。張老夫人修書送張英。張英見信深感憂慮,回復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於是,張老夫人令家丁後退三尺築牆。葉府很受感動,命家人也把院牆後移三尺。從此,張、葉兩府消除隔閡,成通家之誼。

將相和傳奇

公元279年舊中國時代,趙國的藺相如守完壁歸趙,立了大功,拜為上 卿,位在大將軍廉頗之上。廉頗自恃功高,很不服氣,揚言要羞辱他。藺相如聽到廉頗的話 ,常常稱病不上朝,不跟廉頗爭位。有時藺相如坐車外出,碰見廉頗就趕緊避開。門客以為 他膽小怕事。藺相如說:「秦王那麼厲害,我都不怕,難道還怕廉頗?我考慮,強大的秦 國之所以不入侵趙國,只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如今二虎相鬥,必有一傷,勢必削弱抵禦外 敵的力量。我之所以躲避廉將軍,是先男家之急而後私仇啊!」這話傳到廉頗耳中,廉頗很 覺慚愧,便袒衣露體,負荊登門請罪。說:「我粗野低賤,志量淺狹,開罪於相國,相國能 如此寬容,我死不足以贖罪。」於是將相重歸於好,成了生死之交。

5 回復:有關寬容的作文素材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山高萬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⑵ 2010年高考作文以下的素材可以套用那些話題

1.真理 信念
2.愛國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3.網路效應
4.孝敬 孝道
5.輿論的影響力
6.價值觀
(你有一個專重復的3,那個我不是很了解)屬
3456均為反面例子,都可是從當今社會人們的價值觀方面入手。
還有,祝福lz高考順利,我和你一樣,也是今年高考,一起加油吧!

⑶ 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3

[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3]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32010-04-05 19:51季羨林先生的品格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3。他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書,不僅是老先生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季羨林先生備受關注的《病榻雜記》近日公開發行。在書中,季羨林先生用通達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頭上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這三項桂冠的,他表示:"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一辭"國學大師""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占\'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現在在某些比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頭頂上也出現"國學大師"這一燦爛輝煌的光環。這並非無中生有,其中有一段歷史淵源。約摸十幾二十年前,中國的改革開放大見成效,經濟飛速發展。文化建設方面也相應地活躍起來。有一次在還沒有改建的北京大學大講堂里開了一個什麼會,專門向同學們談國學。當時主席台上共坐著五位教授,每個人都講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說了些什麼話,現在已忘得乾乾凈凈。一位資深記者是北大校友,在報上寫了一篇長文《國學熱悄悄在燕園興起》。從此以後,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內,就被稱為"國學大師"。他們三位的國學基礎都比我強得多。他們對這一頂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這一頂桂冠,卻是渾身起雞皮疙瘩。說到國學基礎,我從小學起就讀經書、古文、詩詞。對一些重要的經典著作有所涉獵。但是我對哪一部古典,哪一個作家都沒有下過死功夫,因為我從來沒想成為一個國學家。後來專治其他的學術,浸淫其中,樂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誦幾百首詩詞和幾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觀上談一些與國學有關的自謂是大而有當的問題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國學知識並沒有增加。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占"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劇女角詞!我連"國學小師"都不夠,遑論"大師"!為此,我在這里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國學大師"的桂冠摘下來。■二辭"學界泰斗""這樣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這個泰斗又從哪裡講起呢?"這要分兩層來講:一個是教育界,一個是人文社會科學界。先要弄清楚什麼叫"泰斗"。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兩者都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東西。光談教育界。我一生做教書匠,爬格子。在國外教書10年,在國內57年。人們常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特別是在過去幾十年中,天天運動,花樣翻新,總的目的就是讓你不得安閑,神經時時刻刻都處在萬分緊張的情況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一直擔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麼成績,豈不戛戛乎難矣哉!我這個"泰斗"從哪裡講起呢?在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中,說我做出了極大的成績,那不是事實。說我一點成績都沒有,那也不符合實際情況。這樣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這個泰斗又從哪裡講起呢?為此,我在這里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學界術泰斗"的桂冠摘下來。■三辭"國寶""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在中國,一提到"國寶",人們一定會立刻想到人見人愛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這種動物數量極少,而且只有中國有,稱之為"國寶",它是當之無愧的。可是,大約在八九十來年前,在一次會議上,北京市的一位領導突然稱我為"國寶",我極為驚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處,"國寶"之聲洋洋乎盈耳矣。我實在是大惑不解。當然,"國寶"這一頂桂冠並沒有為我一人所壟斷。其他幾位書畫名家也有此稱號。我浮想聯翩,想探尋一下起名的來源。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這種事情,痴想無益,也完全沒有必要。我來一個急剎車。為此,我在這里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國寶"的桂冠摘下來。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2006年感動中國頒獎辭(季羨林)【頒獎辭】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作文素材《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3》。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學問鑄成大地的風景,他把心匯入傳統,把心留在東方。季羨林:最難時也不丟掉良知96歲的季羨林先生長年任教北京大學,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的多部經典名著,其著作已匯編成24卷的《季羨林文集》,現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還堅持讀書寫作。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他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間偷偷地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雜憶》一書,凝結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書,不僅是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經典語錄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到瞭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我快一百歲了,活這么久值得。因為盡管國家有這樣那樣不可避免的問題,但現在總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我的家鄉在山東。泰山的精神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最後兩句話是--\'國之魂魄,民之肝膽,屹立東方,億萬斯年\'。人民的靈魂,百姓的脊樑,中華民族大有前途。"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西方採取的是強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東方則主張採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於自然做朋友,然後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學家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你們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運融合在一起才有價值,離開民族大業的個人追求,總是渺小的。做人要老實,學外語也要老實。學外語沒有什麼萬能的竅門。俗語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就是竅門。由季羨林"三辭"想到的5月14日,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季羨林執教60周年暨95華誕慶祝大會在北大舉行。考慮到季老年事已高,醫生不允許他來參加大會。人們通過一段錄像又聽到了季老那熟悉的聲音。"大師"、"泰斗"、"國寶",這是三頂多麼光榮的桂冠,多少人求之不得。而季羨林先生對這些大大小小的桂冠的感覺,卻是"渾身起雞皮疙瘩"。他的辭謝,不是虛偽的作秀,而是求實作風的表現。他說:"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對於學者、文人或藝術家來說,這"自由自在身"的確非常重要。但是一個人要長遠地保持"自由自在身",卻也並不容易。不但權力、金錢能腐蝕人,而且名譽、地位也能使人異化,一旦被腐蝕和異化,就不復自由自在,也就失卻了創造力。所以有些人名氣漸大,地位日隆,而創造力遞衰,作品每況愈下,原因就在於此。而季羨林先生在70歲以後還能進行學術沖刺,寫出了高質量的學術著作《糖史》,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並譯出了吐火羅文作品《彌勒會見記》,這種老而不衰的創造力,就在於他沒有被那幾頂桂冠罩住,保持了一個"自由自在身"。96歲高齡的季羨林先生提出"三辭",不僅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而且對當前的浮誇學風,也下了一帖清涼劑。目前許多高等學校和學術機構三天兩頭提出要"培養"出多少"大師"的指標,要把多少學科提升到國際領先的地位,孰不知"大師"不是"培養"出來的,用行政手段封贈的"大師"也未必是真"大師",而一個學科的發展則需要遵循自身的學術規律。與其整日呼喚"大師"的橫空出世,不如先打破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形成學術民主、自由創造的空氣。〔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3〕【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⑷ 2010年高考作文素材30篇(二)

[2010年高考作文素材30篇(二)]2010年高考作文素材30篇(二)作者:時文美文例文2010年高考作文素材30篇(二)16、朋友朋友意味著你伸出手去可以握到另一隻溫暖的手,在你無所傍依時感受到愛的光芒的包圍,在焦慮和孤寂時得到靈魂的安妥和告慰,2010年高考作文素材30篇(二)。朋友是兄弟、姐妹、伴侶、知音,理想的夫妻關系也正應如此(親密,又保護著對方孤獨)。看來,夏娃和亞當是人類最早的朋友的原型,上帝正是按照這個榜樣來啟示人間、設計人類未來的。所謂骨中之骨肉中之肉不僅僅針對男女關系而言,理想的朋友正是用同一種血肉、同一種材料、同一種元素做成的:伯牙在鍾子期死後碎琴斷弦永絕琴緣,提奧在梵高自殺的數月就病故了,海子殉難後不久駱一禾也緊隨而去?朋友是心心相連靈魂相通的那種人。漢字中的"朋"頗有意味,我們可以理解成兩個月亮坐在天空,相互關懷,相互照亮,缺一不可,那源源不斷的光芒是連接彼此的紐帶和橋梁!人間的長旅充滿了多少凄冷、孤苦,沒有朋友的人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沒有朋友的人是真正的孤兒。17、從容日子有一隻鳥,從空中飛過。須臾,又返回來。但已不是前面的那隻鳥了。這,就是日子。日子是那隻一去不復返的鳥,日子也是那一隻只相似的小鳥。惟其一去不返,才讓人珍惜。惟其相似,才產生悠閑。朱自清寫一篇《匆勿》,把日子描繪成一個小頑童,我總想,日子哪裡會那麼匆匆呢?日子是結在園圃中的花苞,似開未開。日子是凝在果實上的露珠,將滑不滑。日子是在雲層間穿梭的太陽,欲休未休。日子不急。它不會受到驚嚇,也不怕騷擾。它有天地的外表,聖賢的內心。它不會因為你跑它也跑,你停它也停,你飛它也飛。它是永恆的流動。不管爬攀峻嶺,抑或飛越險澗,它都呈同一種姿態,瀟灑而寧靜。倏忽之間,即讓世界盛衰榮辱,俱成過眼雲煙。日子最小,又最大;最淺,又最深;最輕,又最重;最浩浩盪盪,又最不動聲色。日子是一支隊伍,是一支螞蟻運食的隊伍,一隊送葬的人群,一排晝夜巡行的輕騎兵。某日,某超級富豪為趕著一筆大生意,鑽迸他的超豪華轎車,風弛電掣般開向目的地。可在交叉路口,疾馳的轎車被一輛笨重、緩慢的卡車掀翻了。富豪躺在血泊中,咧出一口金牙。日子就借著這張金燦燦的嘴發布諭示:人生沒有目的地。人生只是一個過程。大家都從容點不好么?18、贈人一片雲世間人情多講究贈人以物,而物盡必然情非。我贈人以雲,君行千里,抬頭便見白雲,還怕斷了友情不成?人間冷暖是人最在乎的,人與人的交往也往往就在這"冷暖"二字上。你贈物於他並不能心暖,而贈他一份真情可能就是冬天也覺得暖的--推心置腹的交談,忘情的一次郊遊,互相推薦幾本可讀的書,幫他出一個能擺脫困境的主意?這一切都像你贈他一片白雲一樣,會永遠地飄盪在他的天空里,使他欣喜,使他興奮,使他的生命充滿活力。在朋友生命的天空里,飄盪著我贈予的這樣的白雲;在我生命的天空里,也飄盪無數這友情的白雲。不想讓白雲化雨,不想讓白雲蔽日,更不想讓白雲產生什麼奇跡,只想經常看幾眼白雲,讓自己明白世上還有友情存在。贈朋友白雲般的純潔,白雲般的透明,白雲般的人生理想與嚮往,他才會生活得如白雲般灑脫與自由。19、平視站穩腳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調整好焦距,再放出明亮的眼光,看到紅的,就說紅,看到黑,就說黑;俊美的,熱情贊揚;醜陋的,嗤之以鼻;是英雄,獻上鮮花;是小人,拒絕合流。我們平視世界、平視現實、平視自己。面對權貴、富翁、被炒紅了的名人,假如我們就踮起腳尖,仰起臉,眼睛眯成細細的縫,哈哈地訕笑著,等待垂青,等待恩賜,等待布施,等待別人為自己做主,那是仰視。仰視是一種哈哈鏡式的畸型,是自我形象的貶損,是靈魂的削價。因為貧困而平凡,因為卑微而弱小,因為沒有名聲、地位而普通,假如我們對之瞪出眼珠,虎起臉色,放出不屑一顧的眼光,想給人一種威壓,想隨心所欲地裁判別人,那是俯視。俯視是一種極為愚蠢的自我誇張,是一種想靠吹脹自己而來擠扁別人的可笑之舉。也許你很普通很低微,但不能仰視,要不,你會看不到自己,你會不相信自己存在的價值。也許你身居高位、名嗓一時,但不要俯視,要不,你會重重地摔下,摔成一堆廢棄的瓦礫。仰視與俯視往往是並存的。常常仰視人的人,在另一種場合,必定會居高臨下,仗勢欺人;常常俯視人的人,在另一些對象面前,也會仰人鼻息,搖尾乞憐。平視是不帶色彩的客觀,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一種拋卻雜念的單純。平視是一面沒有弧形的鏡子,是一片沒有污染的竹林。平視,需要心的端莊與正直,平視,需要情的純潔與高尚,平視,需要識的廣博與深邃,平視,需要度的准確與合理。平視是世界的需要,國與國平等看待,才會有一個和平的世界。平視是社會的需要,人與人平等看待,才能創造一個和諧與幸福的環境。平視是自我的需要,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與平衡。20、雨什麼時候下雨什麼時候下?風什麼時候起?只一個"等"字。等待即是整個生命,有時是盲目的,有時是清醒的。當希望的未到來之前是等待,當它到來以後還是等待,因為那時又有一個新的希望了。但是有些希望的不會到來,於是生命在不斷等待中還有失望。不過不會徹底失望的,因為人的一生當中不止一個希望。在等待中不停問自己,那希望的是否真會到來呢?或許這疑問太多太重,會失去一些勇氣、一些致趣,有時也會反而因此勤奮起來。等待得太久,也不免令人灰心,世界真的昏暗了嗎?那為什麼有陽光、藍天和白雲?風景的自欺,心情的自欺?自然,不自然?迷惑,清醒?輕松,沉重?飄,飛?浮,沉?解釋不清又何必解釋?不如不說,只等默默走過,走過歲月,走過時空,走過許許多多,不說,用心地等。等待的時候可以什麼事都不做,也可以什麼事都做;可以做每天在做的事,也可以做些從來沒有做過的事。等待其實是很隨意的。等待既然是人生之路不可迴避的事情,那麼,我們究竟應該選擇怎樣的等待呢?21、生命的意義生命如同甜甜圈。剛出爐時味道新鮮可口,但過一段時間後,便生硬難吃;其中間的圈洞意味著生命神秘的一面,但若欠缺這神秘的圈洞,甜甜圈就不成為甜甜圈了。生命如同吃葡萄柚一般。首先,你必須剝開柚皮,然後試咬幾口,以便適應柚子的風味;當你開始享受柚子時,柚子汁卻可能噴得你睜不開眼睛。生命如同香蕉一般。開始時是生澀的,然後隨著時間而變黃變軟。有些人希望自己只是香蕉,另一些人則希望自己成為上等的香蕉。你必須謹慎小心,不要被香蕉皮滑倒;此外,你必須努力剝去香蕉皮,才能享受香蕉的美味。生命如同烹飪一般,一切味道全取決於你的作料與烹飪技巧。你可依照食譜烹飪技巧進行烹飪,也無妨自由創造。生命如同少了原圖的拼圖游戲一般,你無法猜測出將拼出什麼圖形。有時,你甚至無法確知是否擁有所需的一切拼塊。生命如同搭乘電梯一般。許多人上上下下,而有些人保持平穩。有時,你找到了電梯通道,但令你心煩的是,電梯停停開開。生命如同玩撲克牌。有時你坐莊,有時別人坐莊,這其中包含著許多牌技與運氣。你下賭注,核對牌局,虛張聲勢,甚至提高籌碼。在輸贏之中,你獲取許多教訓,有時,你拿的牌不好卻贏了,有時你拿副好牌卻反而輸了。但無論如何,你必須持續不斷地洗牌。22、生活同是一條溪中的水,可是有的人用金杯盛它,有的人卻用泥制的土杯子喝水。那些既無金杯又無土杯的人就只好用手捧水喝了。水,本來是沒有任何差別的。差別就在於盛水的器皿。君王與乞丐的差別就在"器皿"上面。只有那些最渴的人才最了解水的甜美。從沙漠中走來的疲渴交加的旅行者是最知道水的滋味的人。在烈日炎炎的正午,當農民們忙於耕種而大汗淋漓的時候,水對他們是最寶貴的東西。當一個牧羊人從山上下來而口乾舌燥的時候,要是能夠趴在河邊痛飲一頓,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可是,另外一個人,盡管他坐在綠蔭下的靠椅上,身邊放著漂亮的水壺,拿著精緻的茶杯喝上幾口,也仍然品不出這水的甜美來,作文素材《2010年高考作文素材30篇(二)》。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旅行者和牧羊人那樣的乾渴,沒有在烈日當頭的中午耕過地,所以他不會覺得那樣需要水。無論什麼人,只要他沒有嘗過飢與渴是什麼味道,他就永遠也享受不到飯與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麼滋味。23、澆鑄一種新的人性為了生存,我們需要同心協力,將人類所有的認知融會貫通為一個整體:我們必須努力將各種各樣的知識糅合在一起;必須將各種各樣的語言匯聚成一種巨大而清新的交響;必須將各種各樣的人性投入熔爐以澆鑄出一種新的人性。請記住,我們的需要並非是任何私人的需要--並非是我們之中任何一個個人的需要。我們需要的不是榮譽,不是自我的滿足;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萬眾一心的巨大驅動力。有了它,我們就能造就一個偉大的人類,就能造就一個包含著個人自由在內的自由的民族。一個人無法造就出一個嶄新的民族,這要靠我們大家。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理應攜手並肩,和衷共濟。想到有這樣一個美好的目標,我是多麼快樂。到了那時,將有更多的人會用自己的雙手去掙脫桎梏,直至砸碑所有的鎖鏈。在一項偉大的事業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天使。然而,當我們沒有團結在一起,以為僅憑自己孤家寡人就可以闖出一番偉大的事業時,我們就不再是天使,而是野獸了。24、情為何物時常為情所系,為情所牽,到底情為何物?情是燦爛的花朵,芳香四溢,浸人心脾,但若不精心培育,花兒就會枯萎。情是跳盪的火焰,瘋狂熾熱,令人心醉,但若不加制約,大火將吞噬一切。情是晶瑩的露珠,美麗純凈,令人愛憐,但若沒有心靈甘露的不斷滋潤,大自然的陽光就會使之破碎。情是蒙蒙的迷霧,籠罩萬物,神秘誘人,令人為之奮不顧身,但迷霧消散之後,才能擁有真實。情是飄浮的白雲,純潔輕柔,裊娜多姿,但其天性善變,對此只能不斷調適。情是滾動的春雷,瀟灑激越,震顫心靈,但電閃雷鳴後,平靜才是天空的本色。情是明麗的驕陽,圓滿的月亮,不要企望時時擁有,因為陰雨的天氣常會出現。情是快樂的精靈,痛苦的使者,它使人嘗盡人間悲歡,採摘成熟之果。情是人體的維生素,不可缺乏,也不能過量,否則都將摧毀生命。25、生命如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蓮花。這是禪家語。禪家總是站在理性的高處,以超越紅塵的灑脫來參悟人生和自省生命的。那麼,凡俗中人呢?生如夏花之絢麗,死如秋葉之靜美。這是詩人語。多少人在贊美:姑娘好像花一樣!又有多少人在詠歌:花兒與少年。的確,人生如花。花一樣的生命,理應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瓣一瓣地綻放她的美麗與清香,使這個原本死寂荒涼的世界五彩繽紛,充滿快樂。事實上,人類自誕生起,就一代一代地在做著這方面的努力,極盡智慧和勤奮地按照美的形象裝扮世界,並塑造自己。作為最富創造力和靈性的人,是生命之美中一切美的總匯和化身。兒童如初上枝頭的花蕾,嬌嫩的苞里儲滿了晨光與希望;少年如初綻的蓓蕾,在似放非放間羞澀地打著盹兒,春心裡盡是夢想;青年如怒放的花朵,瓣瓣流香滴翠,極顯青春的活力與誘惑,面臨一切當仁不讓;中年如盛開的花朵,瓣兒漸失嬌艷卻已熟稔,蕊中開始累累地坐果;老年如結了果的花,萼殘瓣落,但遲暮地"梅開二度",也更現其俏美和風流。人的一生就是花的一生。然而,"有人盡心綻放,布施美麗與清香;有人半開半合,在智慧的黎明時分,似夢似醒;有人渾然未覺,不知開啟內在的絕世之美,忍心讓生命成為早夭的白蓮"。禪家對人生闡釋得可謂入木三分。那麼,人生又為何應如白蓮呢?白蓮乃花美中最美麗最純粹的,人也是生命中最高雅最完美的。以蓮擬人,以人喻蓮,本身就是一種美。蓮,濯清流而不妖,出污泥而不染,真乃絕世之潔之美。惜乎!現實中並非人隨天願。有高潔者一生傳播真理,創造文明,也有卑劣者生來就玷污生活,行罪作惡;有急公好義者升華為英雄,也有私慾熏心者沉淪為孽障;有人一貫將愛心奉獻給社會,有人一味盤剝別人占盡便宜;有人知足常樂,有人貪得無厭;有人貞守操行,有人不葆晚節。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但哪一種活法是不斷地開啟心中的妙法蓮花呢?答案不言自喻。生命的每一時刻都應像蓮花徐徐開啟,向世界播放美與清香。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應像蓮花灼灼綻放,不悔錯過的陽光,不懼即到的風霜,盡心盡力地直到最後。最後即便萼殘瓣落,卻有蓮子如"舍利"一樣,光華燁燁,流芳不凋。這才是無愧的人生!26、生活細筆我不是個畫家,但擷取美的片刻,是我的心願。我不是個作家,但紀錄每一次的感動,是我的習慣。仔細想想,生活的本身即是書,即是畫。也許前一刻,我們是閱書觀畫的讀者,而下一刻,卻又變成書中主角、畫中人物了。更有可能,我們同時既是讀者又是主角。每個日子,都是內容不同的一本書,風格迥異的一幅畫。只是我們的腳步太匆忙了,常常忘記去讀它,欣賞它,隨意地瀏覽過去,便斷言生活是一味地今日抄襲昨日,只是公式化的衣食住行罷了。閱讀,不僅是認識符號而已,更要懂得符號所傳遞的內涵;而觀畫,也不只是五彩繽紛的調配,細細想來,畫中原是有畫。我是個小人物,只希望自己別那麼匆促,希望能夠靜下來,老老實實地把生活一本一幅慢慢地看,用我的心細細品嘗。並把愉美的剎那,感動的心情,一字一句,勤勞不倦地做成生活之細筆。於是,處處美麗。27、一枕落花香一些美麗的蝴蝶,我用錦囊收留它們,枕我如歌的年華。我的小小悲歡,只在這枕上--在這些落花上。雖然花朵已不再有昔日的鮮艷和芬芳,我卻如此真切地感覺著它們露水中的一如初生嬰兒的嘴唇。這些凋零了的花朵,在多少個晨昏,我一一拾起,輕撫那些粉紅的、淡黃的、紫艷的、潔白的生命,如靈盈的蝶,在我掌上顫動。世界上有些東西彷彿專為我們而來。枕中的落花,就是一章一節的音樂:欲斷還續的歌謠。在清涼的秋夜,我就著一枕落花,靜靜體味生命的愉悅與滿足。在某一時刻,甚至會泛起一種異樣的溫情,幻起往事的光輝。我枕著它們,想著這些被歲月遺棄的精靈,竟為我所鍾,不能不說是一種緣分。它們是我從洞庭蘆葦收集起來的。在浩淼的水邊,潔白的花瓣強烈地誘惑著我,美麗的生命,曾經與洪水野火以及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力量糅合一起。另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熱烈地開在煙雨和鷓鴣聲里,也曾是帶雨的詩和動情的謠曲,在夢中為我托起美麗的江南。我珍愛落花枕。對於我不會有另一種東西能夠取代它,正如不能取代我生命中永遠鮮活的記憶和深情。28、熱愛生活的蒙矓生活是光明與黑暗之間的一片混沌:在生活中,任何事物的價值都無法完全實現,任何事物的終結都是了猶未了;新的聲音總是與先前聽到過的舊的聲音混在一起組成大合唱。萬物皆流,各種事物都正在轉化為另一種事物,而其混合物並不融洽、純粹,甚至將分崩離析,煙消雲散;世界上絕對沒有什麼事物是始終繁榮不衰的。生存意味著走向毀滅,意味著不能終其天年便要趨於毀滅。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在於生活的蒙矓不清,變幻無定。它就像鍾擺一樣不停地擺來擺去--然而,它的擺動決不會超出正常的限度。生活的變幻使人們熱愛生活,這種變幻就像單調催眠的習習和風。但是,奇跡卻是某種起確定作用並且被確定下來的東西:它難以預料地闖進生活之中,偶然地、生硬地、無情地將生活轉變為一種鮮明清晰的數學方程式,然後再將它解開。人們憎恨、害怕這種鮮明清晰。人們的軟弱和怯懦使他們希冀任何外界強加的障礙物,任何置於他們路途中的絆腳石。他們毫無想像力。對於他們來說,無法實現的伊甸園永遠是一個美好的夢想,生活也永遠是一種熱望和憧憬。命運使他們把無法得到的東西廉價地、輕而易舉地轉化為靈魂的內在財富。人們從未見過全部生活之流融會的地方,在那裡,一切事物只具有可能性而無法轉變為現實性,但奇跡卻是現實性本身,它揭開了生活的一切虛幻的面紗,靈魂的輪廓被清晰無情地顯示出來,赤裸裸地立在生活的面前。29、風景這邊如畫在通往未來的人生岔口,你堅定地選擇了這條小路。路的那邊是風和日麗,曲徑通幽?還是急風殘月,河邊斷橋?你無從知曉。帶著美好的理想,帶著遠征的行裝,林中的風景讓你賞心悅目,信心劇增,瞧,多好的風景!走過了陽光,走過了樹林,天間瞬時雷鳴電閃。沒了伸延的小路,也沒有遮雨的布傘,茫茫的荒野只是泥濘與黑暗。於是,你開始迷惘憂慮,懊喪不已,後悔當初沒有走上岔口那邊的小路,那片風景中也許會是花好月圓,陽光燦爛。然而昨日的太陽已落,失去的風景已過,生命的旅途沒有回返的路程。你已沒有了選擇,也不能過多的猶豫,你只能依靠著信念走出這泥濘的雨地。也許你會錯過一段季節,也許你會迷失一段方向,錯過了太陽,你還會再迷失月亮嗎?也許還有荒漠沼澤,也許還有雨雪風霜,對於堅強的信念,艱辛也是一道絢麗的風光。也許費去了太多的時光,也許用盡了所有的力量,成功的領獎台已被先行者站上,可是,一種品質有時會比一種成就更加輝煌。如果不能為你的成功慶賀,那就為你的品質乾杯,你的品質就是你未來成功的預示。走過了一段人生,你還會再彷徨猶豫嗎?30、日子日子一頁一頁地被撕去,散亂地布滿房間,像秋天裡的落葉。生命是一棵紮根在大地上的植物,難道從一開始,迎接的就是義無反顧的凋零?日子,把乳白的芽兒拱出土層,把嫩綠的葉子一片一片地張開,把花朵一枝一枝地釋放出香味,把果實醞釀成希望的彩色,甜柔的收成。即使歲月把日子砍伐成一株轟隆倒塌的大樹,但也會有泥土下斬不斷、挖不絕的根系,會重新繁殖出新的苗圃來;還會有頑強的種子,用它們獨特的旅行方式,走遍世界,去繁衍成理想的部落,美的風景。(臨沭一中趙舉寶老師供稿)()〔2010年高考作文素材30篇(二)〕【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⑸ 2010高考作文題目大全 詳細高考作文題目精選

全國抄Ⅰ 漫話作文:貓吃魚的故事襲
遼寧卷 材料作文:大與小的選擇
全國Ⅱ 材料作文:深淺閱讀
江蘇卷 話題作文:「綠色生活」
湖北卷 材料作文:幻想
山東卷 材料作文: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
江西卷 命題作文:「找回童年」
北京卷 材料作文: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
重慶卷 命題作文:「難題」
天津卷 話題作文:「我生活的世界」
四川卷 材料作文:點的作用
廣東卷 命題作文:「與你為鄰」
上海卷 材料作文:釣魚啟示
福建卷 材料作文:格林童話
新課標卷 材料作文:成才是有規律的
安徽卷 材料作文:吳興雜詩有感
湖南卷 命題作文:早
浙江卷 命題作文:「角色轉換之間」

⑹ 2010高考作文素材(4)

[2010高考作文素材(4)]2010高考作文素材(4)2009-12-07 18:042010高考作文素材(4兩位教師,一種情懷,2010高考作文素材(4)。今天的作文素材積累是兩位大學教師。巧合的是,都曾為北大教授,雖已逝世,風范長存!1.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孟二冬教授2.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1.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孟二冬教授2009年12月5日,央視新聞聯播"人民英模"欄目,再次介紹了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孟二冬教授事跡。(原編者按:近一個時期以來,北大教師孟二冬的事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大家在受到感動和教育的同時,也引發了進一步的思考。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大行其道,不可避免地浸透到教育這塊曾經聖潔的田園里。教書育人,行為示範,潛心治學,淡泊名利,這些教師應有的職業精神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和侵蝕。如果我們的教師喪失了這些寶貴的精神,能夠以身垂範,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嗎?能夠做出過硬的教育教學成果嗎?能夠發揮引領社會風氣的積極作用嗎?因此,本網站轉載了胡錦濤總書記給孟二冬教授女兒的回信以及孟二冬教授的生平部分事跡,以饗讀者,希望可以引起各位老師的思考和感悟。首先,我們呈上孟二冬老師的簡介,從他身上可以看到為人師的真諦!)孟二冬1957年1月生,安徽宿縣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教研室骨幹教師。1991年考取袁行霈先生博士生,1994年畢業後留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任教。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在日本東京大學任教兩年。學科專長為中國文學史及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2004年3月至4月底,孟二冬主動要求參加了北京大學對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學的教學工作。支教期間,出現嚴重的嗓子喑啞,仍堅持為中文系的學生和教師授課。經診斷,他患了食管惡性腫瘤。在先後經歷三次大手術後,仍堅持課題研究和指導研究生。學術成就:博士論文奠定學術地位在孟二冬已完成的著作里,上中下三冊的百萬字巨著《登科記考補正》是他最感欣慰的成果,這部"大部頭"耗時7年傾注著他的心血。孟二冬的博士論文《中唐詩歌之開拓與新變》是被許多專家認為奠定了他學術地位的代表作。而他的導師袁行霈教授評價道:從《中國詩學通論》到《千古傳世美文》,從《陶淵明集譯注》到《中國文學史》,洋洋400多萬字的研究成果,都像他的為人一樣厚實可信。2006年4月22日,孟二冬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逝世,享年49歲。獲獎情況2006年4月,孟二冬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2007年初,為表彰和宣傳孟二冬的先進事跡,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孟二冬"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並號召全國教育系統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向孟二冬學習。中華全國總工會向孟二冬頒發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今年6月,中組部追授孟二冬"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電影《孟二冬》開拍2008年12月16日,電影《孟二冬》在石河子大學音樂廳舉行開機儀式。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各高校援疆、掛職幹部,石河子大學三百餘師生和攝制組主創人員一同見證這一時刻。影片將以紀錄片的形式真實再現孟二冬這位教育工作者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和他無比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懷。---孟二冬教授生平事跡(摘錄)坐冷板凳做真學問帶病援疆最終倒於課堂之上;在北大學者袁行霈眼中,這位弟子是道德和文章相統一的典範。隆冬時節,溫暖的陽光照進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孟二冬的家,擁抱著孟二冬羸弱的身軀。藏有數千冊圖書的書房裡,孟老師正在練習書法。他神情平靜、安詳,看不出他是一位一年之間做過3次大手術,又經受著放療和化療雙重痛苦的食道腫瘤患者。在搬進新居前,孟老師一家三口在北大的筒子樓住了8年。此前雖然也有調整住房的機會,但他一直不願搬家,就是因為筒子樓離學校圖書館近,查資料方便。1994年,孟二冬教授計劃進行《唐代省試詩》研究,他閱讀了大量唐代科舉的相關資料後,發現清代學者徐松的《登科記考》有大量的缺漏,於是放下手中的課題,從此便把自己埋在古籍閱覽室的故紙堆里。他在散發著霉味的線裝書中一條一條地查找,對唐代登科的士人一個一個地核實,廣泛收集資料,參校甄別,將這部資料性極強的學術著作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僅科考的人數就比原著增加了一半。這樣一本書,既不是北大中文系的項目,也沒有經費的支持,出版後也不可能暢銷,但他這一干就花去了寶貴的7年時間,終於完成了上中下3冊共100多萬字的《登科記考補正》。2004年,這部專著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得到了文學界和史學界的高度評價,認為是近些年我國文學界和史學界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孟二冬做學問特別講究用第一手資料,研究功底非常扎實。他洋洋400多萬字的研究成果,從《中國詩學通論》到《千古傳世美文》,從《陶淵明集譯注》到《中國文學史》,都像他的為人一樣厚實可信。每次孟老師出了新書,他的朋友和學生都為他高興,但他的妻子耿琴卻每次都要哭一場,因為她清楚書裡面飽含著丈夫太多太多的心血。耿琴說,這么多年,老孟從沒拿過一分額外的報酬。他付出大量心血完成的《登科記考補正》,稿費只有3萬元。就是這3萬元,他還全部換成了著作,送給自己的老師和學生。清正剛毅治學勤勉在北大,孟教授所帶的學生們講起他們的老師,個個心存感激。他們說,孟教授不僅教給他們知識,還教會他們怎樣做人。碩士生蔡丹君同學說,就在2005年9月10日孟教授第3次做開顱手術前一天,她去醫院看望他。孟教授從病床上坐起來,語重心長地給這位新弟子上了第一課。從治學到做人、從生活到理想,一直談了一個多小時,根本就不像一個第二天就要做大手術的人。蔡丹君動情地說:"我從孟教授身上懂得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孟教授批改學生作業總是一絲不苟。"他的博士生劉占召回憶道。每到批改論文時,孟教授的家就成了圖書館,到處鋪滿打開的書,供他隨時查找。孟老師看過的學生論文,幾乎每一頁都夾有小紙條,紙條上除了對論文的框架和立意提出建議外,還有對錯字的勘誤---常常比學生自己還要認真。在學生們的眼中,孟教授既是良師又是益友。他的身體一直很好,喜歡打籃球、踢足球,很多學生最初是在運動場上認識他的,作文素材《2010高考作文素材(4)》。孟二冬家裡生活並不富裕,而當他得知自己的博士生劉占召生活困難時,便將自己節省的錢送給劉占召。劉占召說:"孟教授的教學很特別,過一段時間,我們這些他帶的學生就到他家聚一次。有時由他親自下廚房為我們做香噴噴的紅燒肉,有時我們一起做飯做菜,邊做邊聊邊討論問題,就是在這樣融洽的氣氛中,他為我們答疑解惑。""孟二冬是我的得意弟子,我一向以道德和文章的統一要求學生,他把二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了。他為人清正剛毅、治學勤勉踏實,我為之驕傲。"著名學者、北大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如此評價這位和自己相識相知25年的學生。堅忍質朴熱愛生活生活中的孟老師不善言辭、沉默寡言。他喜歡運動,總穿一身運動服,充滿朝氣。講台上,他神采飛揚,講述著盛唐氣象、魏晉風度。運動場上,他生龍活虎,和學生們一起打籃球、踢足球。在同事眼中,他是那個善良謙和,鑽進學問中自得其樂、甘之如飴的人。曾在北大圖書館古籍閱覽室工作的李雄飛說,孟老師是一個極重情意的人,他常年"泡"在北大圖書館,同館員們結下了深厚友誼。在他去日本講學期間,他專門托請訪問北大的日本學者代為問候圖書館的館員。春節前,還從日本寄回賀卡給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李雄飛說:"但凡做大學問的人,首先要有一個好的人品。孟教授人品好,所以能做成大學問。"在妻子眼中,孟二冬是那個熱愛生活、堅毅善良的人。2005年暑假,他出院不久就去報名學車,一個月後,拿到了駕駛執照。他說,想以後買車帶著家人出去旅遊。沒有人和他說過他的病情,但所有的人都知道,孟二冬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他經常讀《食管癌的食療》,他跟同事說:"我知道很多人患了跟我一樣的腫瘤,因為配合醫生的治療,現在都活得很好。"新年剛過,孟二冬教授就委託自己的研究生專程到新疆石河子大學,給那些自己支教時上過課的學生帶去了圖書和資料。他在給學生們的信中引用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新華社記者徐江善、李江濤、劉兵---胡錦濤總書記給孟二冬教授女兒的回信孟菲:你的來信及隨信捎來孟二冬教授的專著收到了。我是含著熱淚讀完你這封來信的。你對爸爸無盡的思念,你記述他在最後的日子裡仍惦記著他的學生,眷戀著他未竟的事業,所有這些,都使我深受感動。在此,我謹對孟二冬教授的不幸去世,再次表示深切的哀悼!向你媽媽和你表示誠摯的慰問!正如你所說,你爸爸是一位平凡的學者。但他以勤勉踏實的治學精神攀登學術高峰,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你還說,你爸爸是一個普通的教師。但他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卻深深打動了每一個人,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你爸爸不愧是教書育人的傑出楷模,不愧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你爸爸的去世,對你們家人是無可挽回的損失,對北大、對國家教育事業也是一個重大損失。斯人已逝,傷如之何!我在報紙上看到,你爸爸的老師袁行霈先生為他撰寫了這樣一副輓聯:"細流春風,此日護君歸故土;明窗朗月,何人伴我話唐詩",充分表達了北大師生對你爸爸的深切懷念。所有認識孟教授的人、以及沒見過他但了解他先進事跡和崇高風范的人,無不為他的盛年早逝而深感遺憾和痛惜。孟二冬教授一生摯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他不僅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學習和研究中華文化,在三尺講台上講授和傳承中華文化,而且以自己的模範行為詮釋和躬行中華文化的精髓。他常書寫"尺璧不寶,寸陰十金"這句話,並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用來報效祖國和人民。在他身上,不僅體現了學識的魅力,而且體現了人格的魅力。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值得各行各業的人們認真學習。你在來信中表示,決心繼承爸爸的遺志,選定教師這個職業,繼續完成爸爸未竟的事業。這令我十分欣慰。相信你一定會繼承和弘揚你爸爸的崇高精神,刻苦學習知識,加強品德修養,努力成為對祖國、對人民的有用人才,不辜負你爸爸對你的殷切期望和囑托。祝健康、進步!胡錦濤2006年6月9日於中南海---擴展閱讀:1.孟二冬紀念館:北京大學網站---2.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2009年7月11日逝世。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季羨林先生學貫中西、享譽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實的學術巨擘、國學大師,被譽為"國寶"。大師在自傳中寫道:"我這一生是翻譯與創作並舉,語言、歷史與文藝理論齊抓,對比較文學、民間文學等等也有濃厚的興趣,是一個典型的地地道道的\'雜家\'。"他還多次公開表示拒絕"國學大師""國寶"等稱號。苦澀童年季羨林的家在全村中幾乎是最窮。季羨林出生後,家境仍然異常艱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數有限,平常只能吃紅高粱面餅子;沒有錢買鹽,把鹽鹼地上的土掃起來,在鍋里煮水,腌鹹菜。一年到頭,就吃這種鹹菜。好在季羨林在故鄉只待了6年。在6歲那一年,他離開父母,離開故鄉,叔父把他接到濟南上私塾。季羨林當時並不用功,玩的時候多,念書的時候少。對正課不感興趣,但是對小說情有獨鍾。書桌上擺著《四書》,看的卻是《彭公案》《濟公傳》《西遊記》《三國演義》。這個時候也開始學英文,當時英文對他來說,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東西:那些彎彎曲曲像蚯蚓爬過的痕跡一樣,居然能發出音來。綜觀季羨林的童年,從一片灰黃開始,貧困、單調、死板、固執,是他當時生活的寫照。濟南求學季羨林在十三四歲時上了濟南當地一所三流學校正誼中學。季羨林還是不喜歡念書。對課堂和老師的重視遠遠比不上他對蛤蟆和蝦的興趣。每次考試,好了可以考到甲等三四名,壞了就只能考到乙等前幾名,在班上總還是高才生。在正誼中學待了三年以後,1926年,十五歲,考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後轉入山東濟南高級中學。中學老師胡也頻最讓他難忘,季羨林從他那裡沒有學到什麼國文知識,只學到了一件事,就是要革命,無產階級革命。胡也頻在課堂上只講無產階級文學。負笈清華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剛能吃飽飯的家庭出身的人,唯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能搶到一隻"飯碗"。當時社會上只有三個地方能生產"鐵飯碗":一個是郵政局,一個是鐵路局,一個是鹽務稽核所。這三處地方都掌握在帝國主義分子手中。在半殖民地社會里,只要一碗在手,好好乾活,不違"洋"命,則會有飯吃。這樣的情勢下,季羨林的家庭希望他在高中畢業後能搶到這樣一隻"鐵飯碗"。高中畢業後曾報考郵政局,可惜沒有考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季羨林才報考了大學。在出國方面,季羨林以為清華條件優於北大,所以舍後者而取前者。清華四年,季羨林認為有兩門課對他影響最大:一門是旁聽而又因時間沖突沒能聽全的歷史系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另一門是中文系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是一門選修課。陳、朱二師的這兩門課,讓季羨林終生受用不盡。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清華大學畢業後,山東濟南高級中學校長宋還吾託人游說季羨林回母校任國文教員。當時除了這條路以外,季羨林已無路可走,於是於1934年秋天到了濟南高中。留德十年當一個普通的中學教員遠非季羨林的夢想,他急切希望出國留學,於1935年夏入德國哥廷根大學讀書。季羨林認為,在他一生六十多年的學術研究過程中,德國十年是至關重要的十年,他的學術研究發軔不是在清華大學,而是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在哥廷根的十年,對於一介窮書生的季羨林來說,他所擁有的就是時間和書籍。學校孤獨寂靜的環境,正好給了他空前絕後讀書的機會。這個時期,他大致閱讀兩大種類,一類是有關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書籍,另一類是中文書籍。這一時期,除了星期日和假日外,季羨林都要閱讀,對當時世界上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的情況,心中有了大致的輪廓。在哥廷根,他主修印度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並留校進行研究工作。1945年秋,季羨林從哥廷根到了瑞士,等候機會回國。北大任教1946年春夏之交,季羨林回到中國。經由陳寅恪介紹,北大校長胡適之、代理校長傅斯年接受季羨林去北大任教。北大圖書館藏書雖多,但是有關季羨林專門研究范圍內的書卻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季羨林真如虎落平川,縱有一身武藝,卻無用武之地。季羨林雖對古代印度語言的研究戀戀難舍,卻是一籌莫展,無奈之下就搞了一些翻譯工作。從1946到1950年,季羨林寫下了《柳宗元〈黔之驢〉取材來源考》《〈儒林外史〉取材的來源》《從中印文化關系談到中國梵文的研究》《佛教對於宋代理學影響之一例》等一系列著作。然而好景不長,1950年到1956年,季羨林和北京大學的同事們陷入了會議與批判的漩渦中。"批判除了寫文章以外,就是開會,開會與批判緊密相連,於是無日不開會矣。詩人馮至套用李後主的詞,寫了兩句話:\'春花秋月何時了?開會知多少。\'從中可見當時我們的心情。"季羨林曾回憶說。這期間,季羨林並沒有停筆,還是進行著學術研究,如《史學界的另一個新任務》、《介紹馬克思〈印度大事年表〉》、《隨意創造復音字的風氣必須停止》、《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牛棚歲月1966年至1977年,這段日子讓季羨林回想起來,宛如做了一場噩夢。在這十年內,季羨林除了開會,被"打倒",被關進牛棚,被批鬥,被痛打之外,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情搞學術研究。到了後期,他被分配到東語系的辦公樓和學生宿捨去看守門房,收發信件和報紙,傳送電話。"我作為一個\'不可接觸者\',枯坐門房中,有時候忙,有時候又閑得無聊。讓珍貴的光陰白白地流逝,我實在不甘心,挖空心思,想找一點事干。想來想去,最後想出了一個好主意:翻譯印度古代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季羨林回憶說。當時季羨林所需要的正是這種時間拖得很長的工作,目的只在驅除寂寞。至於出版,他連想都沒有想過。2009-12-07 18:22|問好!2009-12-07 20:55|80後的愛情,至潔至純,歡迎光臨我的空間品讀2009-12-08 22:14|季羨林老先生真是北大校長,我記錯了。2009-12-09 12:39|回復開在刺上的花朵:哦,老師,我在別的地方見到介紹時,都說做過副校長的。2009-12-09 22:02|季老是大翻譯家。〔2010高考作文素材(4)〕【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⑺ 2010《讀者》增刊高考作文素材

[2010《讀者》增刊高考作文素材]今日得知《讀者》雜志社出版了《讀者》增刊"高考作文素材",2010《讀者》增刊高考作文素材。2009年4月讀者雜志社精心選摘歷年《讀者》中適合做高考作文素材的短小精彩的故事、軼聞、哲思、警句等,編輯出版的《讀者》"高考語文素材"增刊,2010年的這刊正是在此基礎上再做修改增補而刊的。下班回家的路上就趕緊去買了一本,翻閱內容,多為大家精文,確實挺值得收藏。1.閱讀與寫作●周國平以為閱讀只是學者的事,寫作只是作家的事,這是極大的誤解。閱讀是與大師的靈魂交談,寫作是與自己的靈魂交談,二者都是精神生活的方式。本真意義上的閱讀和寫作是非職業的,屬於每一個人關注靈魂的人。職業化是一種異化。2.覺醒的滋味●林清玄喝完功夫茶後,喝一杯水,會覺得那水特別好喝,覺得茶好,水也好。熱鬧的聚會後,沉靜下來,會覺得那沉靜格外清澄,覺得熱烈也美,沉靜也美。爬山回家以後,洗個熱水澡,覺得那水是從身體蒸發出來的,覺得爬山也享受,洗澡也享受。有時歡樂與哀愁也是如此,哀愁時感到歡樂真好,歡樂時也覺得哀愁有一種覺醒的滋味。覺醒的滋味隨時都在,就像陽光每天都來。3.猴子的故事●梁漱溟我想說一個猴子的故事給大家聽。在湯姆孫科學大綱上敘說一個科學家研究動物心理,養著幾只猩猩、猴子做實驗,作文素材《2010《讀者》增刊高考作文素材》。把一個高的玻璃瓶拔去木塞,放兩粒花生米進去,花生米自然落到瓶底,從玻璃外面可以看見,遞給猴子。猴子接過,亂搖許久,偶然搖出花生米萊,才得取食。此科學家又放進花生米如前,而指教它只需將瓶子一倒轉,花生米立刻出來。但是猴子總不理會他的指教,每次總是亂搖,很費力氣而不能必得。此時要研究猴子何以不能領受人的指教呢?沒有旁的,只因為它兩眼看見花生米,一心急切求食,就再無餘暇來理解與學習了。要學習,必須兩眼不去看花生米,而移其視線來看人的手勢與瓶子的倒轉才行。要轉移視線,必須平下心去,不為食慾沖動所蔽才行。然而它竟不會也。猴子智慧的貧乏,就在此等處。4.構思過度●余秋雨我們的歷史太長,權謀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內幕太厚,口舌太貪,眼光太雜,預計太險。因此,對一切都"構思過度"。很多中年人都在不斷提醒年輕人:生活比你想像的復雜得多。於是,年輕人的目光也復雜起來。很多老年人在彌留之際告訴中年人:生活比你想像的要簡單得多。但是,他悟出這個道理的時候已經實在太晚。因此,可憐的人們,整個一生都在"構思過度"中度過,添加了多少破滅、紛亂和耗費。5.非走不可的彎路●張愛玲在青春的路口,曾經有那麼一條小路若隱若現,召喚著我。母親攔著我:"那條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從那條路走過來的,你還有什麼不信?""既然你能從那條路走過來,我為什麼不能?""我不想讓你走彎路。""但是我喜歡,而且我不怕。"母親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後嘆口氣:"好吧,你這個倔強的孩子,那條路很難走,一路小心!"上路後,我發現母親沒有騙我,那的確是挑彎路,我碰壁,摔跟頭,有時碰得頭破血流,但我不聽地走,終於走過來了。坐下來喘息的時候,我看見一個朋友,自然很年輕,正站在我當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條路走不得。"她不信。"我母親就是從那條路走過來的,我也是。""既然你們都可以從那條路走過來,我為什麼不能?""我不想讓你看走樣的彎路。""但是我喜歡"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後笑了:"一路小心。"我很感激她,她讓我發現自己不再年輕,已經開始扮演"過來人"的角色,同時患有"過來人"常患的"攔路癖"。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2010《讀者》增刊高考作文素材〕【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⑻ 2010高考作文素材之十個關鍵詞

[2010高考作文素材之十個關鍵詞]2010高考作文素材之十個關鍵詞2010年05月07日星期五17:33關鍵詞一:六十大慶2009年,天安門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發展的舞台,更多的中國人則在各種民間慶典中、在電影院和電視機前,重新激發出愛國熱情,2010高考作文素材之十個關鍵詞。有網友盤點的60周年慶典的八個"想不到"來表達驚喜,但60年前的中國人"想不到"的,或是這一甲子間中國之變:從落後苦難到財富夢,從集體狂歡到個人意識覺醒,中國改革開放30年保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年均10%的增幅,用一個甲子改變了世界對自己的看法--有外媒發表文章稱,60周年大慶隆重的慶祝儀式展示了中國作為全球大國的復興。【素材點金】2009年,中國人或未在意自己是否在《2012》中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但每個人在國慶當天,都重新體會到國家強盛帶給自己的驕傲感與存在感。【我的見解】關鍵詞二:國進民退每次經濟陷入低谷,每當遭遇宏觀大調控,都是國進民退的好時機。今年也果不其然,4萬億投資近90%的項目被國有大中型企業擁有,民營企業幾無參與。與此同時,大型國企也從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受益最多,而中小企業(民營經濟佔95%)則只能分些"殘羹剩飯"。【素材點金】對勢單力薄的民營經濟而言,大范圍的"國進民退"不單單是對生存環境及未來信心的致命打擊。作為改革開放核心方針的中國法治與市場化改革,是否會就此倒退,也成了折磨人的問題。【我的見解】關鍵詞三:氣候2009年,氣候變暖帶來的浩劫對每個人而言都近在咫尺,冷暖自知。11月,北方多個城市普降大雪,這是近20年來罕見的深秋降雪,比往年提早了一個月。6月至8月,中國有22個省的氣象站監測到了454起極端高溫事件;台風"莫拉克"重創台灣南部,造成近500人死亡。【素材點金】人們已經開始用行動拯救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依舊在全球繼續開展,它寓意著減少碳排放、遏制全球變暖是人們自下而上的自發行為。氣候在2009年是敏感的詞彙,它讓我們明白,地球是如此脆弱不堪,而它的積極意義在於,"氣候公民"將成為每個人的責任和使命。【我的見解】關鍵詞四:打黑打黑,保穩定順民心。2009年打黑風暴眼在重慶。隨著打黑行動而來的議論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娛樂主線;一條是官場主線。從公開的資料可看出,重慶打黑後果戰績頗豐,並獲公安部肯定。群眾拍手稱快、媒體冷猜熱議,重慶上演嘴上風暴。【素材點金】打黑是個缺少主語的詞彙,需警惕打黑演變成"黑打黑",以及演變成"打擊報復",而理應成為一場公平、公正、不屈的正義之戰。若真如是,2009將會成為這個戰場上的光榮年。【我的見解】關鍵詞五:甲流甲型H1N1流感,簡稱"甲流"。甲流對2009年的中國公共衛生防疫系統形成了巨大沖擊。中國應對甲流,有SARS期間公共防疫經驗,故前緊後松,採取盯人戰術,加緊疫苗生產,這為阻止甲流大流行爭取了時間。【素材點金】甲流使2009年的人們學會反思,珍惜生命、生態和生活。【我的見解】3G 3G亮相,標志著中國正式步入3G時代。對於通信產業來說,這是一項牽涉4000億投資和1.5億用戶(3年後)的大工程。對於設備商來說,早已縱橫海外的華為、中興等國產巨頭終能在自己國土上與諾西、愛立信一較短長,作文素材《2010高考作文素材之十個關鍵詞》。對於運營商來說,則是勢力范圍的再劃分、跑馬圈地的新征程。之前運營商間已展開令人眼花繚亂的合縱連橫:電信收購聯通CDMA網、聯通與網通合並、衛通基礎電信業務並入電信、鐵通並入移動。而移動最終獲得TD-SCDMA牌照,電信獲得CDMA2000牌照,聯通則獲得WCDMA牌照。彼此皆大歡喜。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3G則略顯雷聲大、雨點小。【素材點金】管你2G還是3G,是TD-SCDMA還是CDMA2000,不變的只有中國通信運營體制的核心:高度壟斷、有限競爭。【我的見解】被就業、被自殺、被代表、被增長…2009年的中國流行"被",2009年的中國被流行。從綠色GDP到官員問責制,從輿論監督到網民議政,從幸福指數到公共政策聽證會,中國流行很多東西,但大多是紙面流行。唯獨一個"被",卻是實實在在落到了實處。大學生就業難和大學擴招、金融危機影響到底有什麼關系,還難以論證,但學校卻想到了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數字。被就業和被自殺不同的是,前者還只是一個喜劇,後者卻變成了一種悲劇,非正常的死亡在一切息事寧人的可恥邏輯下變成自殺,死不能平息事件,就試圖用自殺來平息爭論。就像黃仁宇所描述的那樣,上層和下層的脫節導致只能用模糊的道德來實施管理。【素材點金】面對粗暴、疏忽、低智、高傲的管理手段,大多數無可奈何的人們只能用"被"來自我解嘲、來稍稍舒緩一下情緒,誰叫你是被管理者呢?【我的見解】關鍵詞八:釣魚上海"釣魚"案理所當然應該被寫進2009年的中國憲政記事簿里,故事的發展是一出現實中的洗冤錄。--張暉和孫中界,一個是城市中產,一個是城市外來邊緣人,不同社會地位的兩個人在相同的困境面前陷入人生拐點。"釣魚案"後的舉國憤慨並非偶然,當一個社會缺乏執法監督視角,每一個公民都可能面對來自權力機構的侵犯。"釣魚"和"躲貓貓"不同程度地暴露了中國式執法中不甚光明和漠視公民權益的一面。上海市整治黑車的舉措和決心無可厚非,但執法方式卻遊走在法律缺失的黑色地帶,原本想還城市一個整潔和公平的環境,最終卻讓公民感嘆這個城市和正義絕緣。那些善良、樂於助人的公民,是否都要承受像張暉和孫中界那樣的代價?"釣魚"案的結局在意料之中,輿論和民意促使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重新徹查孫中界一案,並且還他清白之身。張暉也勇敢地丟棄了"張軍"的化名,站在法庭上申訴自己的權利,並獲得勝利。【素材點金】"釣魚"式執法只是中國社會諸多弊端的冰山一角,那些掩在水面之下的冰山,還需要更多有公民意識的人們來揭露。應該向張暉、孫中界、郝勁松致敬,也希望每個公民不再需要像孫中界那樣砍斷手指,用自殘身體的方式來維護的自己的權益。【我的見解】關鍵詞九:潛伏由電視劇《潛伏》所引發的熱潮從2008年紅到2009年、從熒屏紅到職場,它帶來的是觀眾從最極端的生存環境中得到的現實啟發。余則成不是最優秀的,但他用嚴謹仔細來彌補漏洞;他也不是最位高權重的,但他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化險為夷;他永遠一絲不苟嚴陣以待,所以他一直立於不敗;他清楚地知道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所以他能夠潛伏到底。諜戰劇化為生活樣本,大時代轉型為瑣碎生活,這正是革命即是生活的精彩寫照。【素材點金】潛伏是一種生存哲學,它介乎於黑與白之間的灰色地帶,定義為yes和no之間的中間態,以無原則掩蓋有原則、以正義代言非正義,似乎殘忍、不乏血腥,卻大義凜然而姿態卑微,而這正是我們時代的生存原則。【我的見解】關鍵詞十:偷菜"偷菜"是2009年的流行語,也是市中心人見面的招呼語。晉升空間有限、金融風暴後又無錢炒股的小白領,在2009年沉迷於在上班時間偷菜,從虛擬世界中偷來動植物、房子、汽車,甚至能在淘寶上賣出天價。隨之而生的是"偷菜文化",網上不僅有《偷菜歌》,還有從偷菜總結出的人生啟示錄:"幫你除草、殺蟲,對你示好的人,來你家的真實目的可能並不是這個,而是看你有沒有可偷的東西。【素材點金】心理學家說得好,城市白領之所以沉溺"偷"與"被偷"的游戲,只是為了減壓。社會學家說得也沒有錯,虛擬網路上建個農場種點蔬果,可以滿足城裡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是為心靈的回歸和渴望,也是緊缺的城市資源下城市病的反映。"偷菜"成為流行語背後,是與今年網路"寂寞"文化共生的空虛感,其大背景是中國社會板結的階層和"未富先懶"的社會心態〔2010高考作文素材之十個關鍵詞〕【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⑼ 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6

[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6]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62010-04-05 19:55告別一位老知識分子遠去的背影在繁榮和發達的年代,當我們面對著經濟利益、學術不端、甚至是學術交易的誘惑之時,對大師的追憶、懷念和學習能否在每個知識分子的內心產生某種共鳴?7月11日,98歲高齡的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辭世了,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6。國有一老,如有一寶。季羨林先生因為他的國學學養和真誠人格,在學術界受到廣泛的尊重,如今他駕鶴西去,是中國學術界的一大損失。我們曾經有許多次機會向季老表達我們的敬意,我們也確實在許多場合向這位大師表達過敬意。但是當季羨林先生真的告別我們的時候,這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我們甚至會懷疑我們曾經表達敬意的真誠,以及老人接受敬意時的心情;我們也會忐忑地想起老人面對晚輩做的錯事和傻事,滿臉寬容背後的無奈。此刻,我們所有能做的事情,就是追憶、懷念和學習。我們追憶季羨林先生,實際上是在追憶一個大師輩起的年代。人們往往用自身的勤勉來作為成長的理由;但是有的時候,環境能夠決定給予人們更多成為大師的機會。這種環境並不能簡單的用貧窮或者富裕來概括。大師輩起的年代,是一個充滿問題的年代,也是一個尊重知識、寬容"異端"、追求平等的年代。自20世紀初開始,中國知識界在不斷與歷史爭奪這種機遇。而令我們景仰的學術大師們,恰恰就產生於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中。我們懷念季羨林先生,實際上是懷念一個"以學術為業"的群體。無論陳寅恪、傅斯年,還是錢鍾書、季羨林,這個群體中每一個人都是以一種偶然出現,而走向一種必然。馬克斯·韋伯說,在失去了神聖性和價值統一性的世界上,以學術為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夠獨立的思考。當然,所有的獨立思考都需要巨大的勇氣和冷靜的觀察。今天的多元化社會,鑄造著多元化的個人,終生以學術為業,並且能從其中找到樂趣和力量的人恐怕已經不多了。我們學習季羨林先生,實際上是學習一種獨立、自尊、誠實和執著的品行。無論在"文革"年代、在改革開放中、還是功成名就的晚年,季羨林都在不斷向自己提出問題,進行反思;無論在佛學、梵文還是宗教的學術領域,季羨林都在將一個問題執著地研究到底。這是知識分子難能可貴的一種品行,也是一種有現實意義的品行。尤其在當代中國,象牙塔中也不平靜。商業主義和權力文化空前做大、浮躁悸動的情緒蔓延,季羨林先生用他自己的言行給我們提出了汗顏的問題。追憶是為了記錄,懷念是為了尋找,學習是為了再造。中國的知識分子其實很簡單,他們已經放棄了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歷史自覺,僅僅在一個相對封閉的象牙塔中傳道授業。但是知識分子又很重要,因為他們是創造文化、重建價值的一個群體,也能夠引導人們的認知和行為,制定對話和交流的規則。在繁榮和發達的年代,當我們面對著經濟利益、學術不端、甚至是學術交易的誘惑之時,對大師的追憶、懷念和學習能否在每個知識分子的內心產生某種共鳴?而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是否能夠永遠成為這個社會的最高行為規范?季羨林先生走了。大師難再,修齊治平恐成絕響;後生可畏,慎篤勤溫似已惘然。季老遠去,我們還有大師嗎?季老走了,人們懷念,回憶,追思;大師生平,歷歷在目,大師學問,深不可測,大師品格,高山仰止。雖然季羨林不承認自己是大師,但我們還是稱他大師,一是顯得我們重視文化,重視文化人;二是讓外人知道:你看,我們還是有大師的。大師走一個,少一個,大師有減無增,這叫人著急的。這和泱泱大國的氣派不符,跟GDP世界前三的盛世氣象不符。雖然,我們可以欽定大師,"大師工作室"的牌子一掛,"大師"往牌子前面一站,讓照相機、攝像機一陣猛拍,大師就誕生了。渴望大師,可以理解,但如此猴急地製造大師,是對大師的輕慢,甚至是侮辱。這種時候,真正有大師氣度、大師品格的人,恐怕就要害怕自己跟"大師"有瓜葛了,要設法與"大師"劃清界限了。"大師"日見眾多之時,季老曾鄭重聲明,不接受人家給他戴上的"大師"帽子。季老的走,至少讓人明白一個道理:越想當大師,越是以大師自居,人家越不承認他是大師;越是不想當大師,公眾越是認你為大師。季老遠去。我們從大師的背影收回目光,我們惘然:哪裡還有大師?我們還有大師嗎?也許,首先要回答的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大師?是裝點盛世?是顯示政績?是用大師的精神滋養我們的心靈,還是借大師的名聲光耀自己的門楣?如果我們真的需要大師,那就從無聲的土壤開始。每一棵參天大樹,都是從泥土裡生長出來的。如果我們真的愛大師,就從愛泥土開始吧,就從清理土壤,為土壤增加養分開始吧。如果我們真的愛大師,我們自己願意做泥土嗎?沒有名聲,沒有報答,沒有所謂"成功"的光環,只有默默付出--我們有這個耐心嗎?我們甘於寂寞嗎?如果沒有,那就不要奢談愛大師,作文素材《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6》。喧囂只能製造小丑,而不是大師。季先生走後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季先生走了,但他不僅給我們留下了有形的著作,更給我們留下了無形的精神。季羨林先生曾撰文,表達了他希望大家摘掉他頭上的"國學大師"、"泰斗"、"國寶"這三頂"桂冠"的願望,以便還他"一個自由自在身",這使我浮想聯翩。(一)在浮躁盛行、爭名奪利的今天,季先生這一願望的意義,不在於他或別人誰有佩戴這三項"桂冠"的資格和三項"桂冠"的標准,而是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一個淡薄名利的榜樣、一個謙虛的榜樣、一個冷靜的榜樣。也是他面對現實的一種無奈的奉勸。(二)"國學大師"、"泰斗"、"國寶"的"桂冠"本是善良的人們對季先生的尊重和愛戴,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上台講演或表演的經驗,當幾十個燈泡照在台上,幾個聚光燈同時打向你的時候,不論多冷的天,都會使你頓時感到熱血沸騰,稍後就會頭腦發熱、頭暈目眩,有一種過去人們常說的"架在火爐上"被烤的感覺。所以說,頭上過多的光環對正常人來講,並非么好事,會使人頭腦發熱、頭暈目眩、胡說八道。(三)我們常講,社會就是一個人生的大舞台,這是很貼切的比喻。但很多人不論多熱的天,都希望多戴上幾項"桂冠"。有時在接過某些人的名片時,你看不清他的單位和聯系方式,橫在你眼前就是那不下十幾個大小虛實的各項"桂冠",這個會的理事、那個家的會員,要麼就是名譽主席、顧問等不一而足。剛拍幾部電視短片,就敢印上"著名影視編導"、明明是一個科長,還要加上一個括弧,副處級…我每每在看到這樣的名片時,並無半點肅然起敬的感覺,而是鄙視和蔑視。其實一個人的地位不是靠這些稱呼來確定的,一個人越需要化妝,說明她越丑;一個人冬季穿得越多,說明他身體越差;一個人越沒文化,越需要假文憑來招搖撞騙;一個越沒有錢的人,才越怕別人說他沒有錢而冒充大款…(四)中國人喜歡給別人戴帽子,也希望別人給自己戴帽子。有時給別人戴帽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為了等別人也給他戴上一頂或幾頂"桂冠"。(五)上帝為何只給我們一個太陽?兩個太陽同時出現會太熱,兩個太陽輪番上陣我們則不得休息。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人和事就好了,不必為自己多戴幾項"桂冠",更不必嫌一個太陽少而給自己再加幾個太陽。不論是兩個太陽同時出現,還是兩個太陽輪番上陣,這都是自尋煩惱。上帝既然給了我們一個太陽,那就享受好這個太陽,這個太陽就是我們自己。(六)季先生希望大家摘掉他頭上的三頂"桂冠",也是深知一個人頭上的太陽不能過多,每一項"桂冠"都像是緊箍咒,使人沒有"一個自由自在身"。這是一種境界,需要自信和實力。當你不需要"太陽",躲在小屋內做好自己的人和事的時候,太陽就會主動地破牆而入,照到你的頭上。(七)季先生的"桂冠"沒有誰發過文,所以他的"請辭"也不必誰來批准,對一些人是有所啟示和領悟,還是看到了新機會?這三頂"桂冠"不需要想"學雷鋒"的人來拾遺補缺,而是寧缺勿濫。季先生走了,他的"自辭三項桂冠",就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大師後繼乏人憂思錢鍾書、費孝通、巴金…,近些年來,每逝去一位民國時期即已名滿天下的學人,人們都會在無限緬懷中感嘆大師的凋零和後繼乏人。季羨林先生的故去,則再一次讓這個話題延續。季老是全社會公認的大師。媒體評價說,季老辭得去國學大師的名號,卻辭不去人們對他的尊敬。這不像時下某些人,雖被冠以大師的名號,卻倍受質疑和批評。在季老過世後,有網站登出"季羨林先生逝世之後,你覺得中國還有國學大師么"的問題,有近四成的人認為"季老逝世,中國再無國學大師"。可見大師之難得,非尋常人,實在難以承載這名號。從每一位大師的成長歷程看,也可謂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諸因素,歷經傳奇而成大師。像季羨林,他出身寒門,後求學清華,有幸受到陳寅恪等人教誨。1935年留學德國後,恰遇二戰,只好留德苦學,但這十年,他得以親炙世界級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的權威,他回國已成學術權威,被陳寅恪引入北大。但真正讓他成為大師的,卻是他歸國後的經歷:先被關進牛棚批鬥,後又被分配去看守門房,收發信件和報紙,然而,這段時間他卻翻譯了印度古代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並做出了許多研究成果。坎坷的經歷中,季老為人為學都有足以傳世之處。他的安貧樂道、貧賤不移、寵辱不驚讓人稱道。"未名四老"之一的張中行生前就曾在《負暄三話》中評價道:"季先生以一身而有三種難能:一是學問精深,二是為人樸厚,三是有深情。"而他後來以副校長的身份卻被新生及其家長當成"老工友"而為他們守行李的故事,更為"永遠的大師"平添了一段傳奇。張中行評價季老的三個"難能",每一個在現時代都是稀缺之物。季老學問精神,源於"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為學信條,但在今天,這樣的信條卻早已被各種粗製濫造和學術抄襲、剽竊所淹沒。而且,近來人們發現這些學術不端行為中,還頻頻閃現出校長、院長和著名教授的身影。而為人樸厚和有深情的為人之道,在當下,卻滑向了一個可怕的方向。近日陳丹青在一個名為"中國夢"的論壇上有精妙的點評,那就是滑向了怎樣做官。可以想見,在這樣的一種充滿"官污染"的學術生態下,想要看到燦若繁星般的大師,幾乎沒有可能。一個真正的學人,只有避開浮躁和流俗,秉承前代大師的精氣神,在坎坷中前行,在磨礪中堅持,在學問精深的同時堅守為人之道,也許慢慢的,他就成了大師。〔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6〕【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閱讀全文

與2010高考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