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寫樂山大佛的作文
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回相望。答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是唐代時為減小水勢,鎮壓風濤,保佑百姓平安而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
因為大佛很大,若想要看到大佛的全貌,要麼坐船在江中觀看,要麼沿大佛左側的棱雲棧道直達大佛的底部觀看,最有意義的當數走棧道了。沿著陡峭的九曲十彎的棧道拾階而下,左手摸著硬梆梆的欄桿,右手觸碰著冰涼的石壁,石壁上遍布著拇指大小的圓潤的石洞和無數栩栩如生的小佛,思緒在現實和歷史間遊走,微微江風吹來,讓人陶醉。
走到山腳下,抬頭仰望大佛,心中不禁連連贊嘆。大佛面容慈善,姿勢端坐著,雙手自然的放置在膝蓋上,面對著淘淘江水,經受著風吹雨打,就這樣坐了一千多年。這座大佛實在是太大了,整個佛身其實就是一面山,佛像高達71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並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餘人,確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呀!人在佛像腳下顯得那麼渺小,幾個人都沒有大佛的一個腳趾蓋大。
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按佛教教義,彌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來佛,象徵著未來世界的光明和幸福。
我不由得也雙手合十,靜靜的閉上雙眼,心中默默祈禱。
Ⅱ 關於樂山大佛的作文。
樂山大佛
六年級 | 300字 | 寫景
去年秋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乘車去游覽了樂山大佛,樂版山大佛鎮壯觀啊!
樂山大佛是權一尊唐代摩岩石刻彌勒佛坐像。它位於凌雲山上,坐東向西,注視著岷江上來來往往的遊船。樂山大佛坐高71米!
大佛頭頂有一千多個螺髻,都可以放一個大圓桌。大佛的耳朵洞都可以裝下兩個人,眼睛的下眼皮兒哪裡都可以橫躺兩名成年男子。站在九曲棧道上,大佛能看見的風景,我們也可以看到,大佛在這里看了一千多年,景色震得很不錯!
樂山大佛的肩寬28米,可以並排坐下五、六十個人呢!大佛的手指長8米,看到它,我想到了《西遊記》中無盡大的如來佛的手掌,的確很相似哦,它們都那麼大。這雙手可以抓到所有的犯罪分子,普渡他們成為善良的人。
大佛得腳背寬約8米,可以圍坐下一百多個人,光是一個腳趾甲蓋就可以坐下七、八個人呢!我心想:要是我能擁有這么一雙腳,我一定可以走遍天下。
樂山大佛氣魄雄偉,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坐佛。我喜歡樂山大佛。
來源:作文網
Ⅲ 樂山大佛作文400字以上總-分-總的寫法
快樂的暑假到來了,媽媽決定帶我去四川樂山大佛玩,樂山大佛可壯觀了!
樂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峰旁,那裡風景如畫。一顆顆大樹整齊的排好隊,給人們帶路;一朵朵花兒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一隻只蝴蝶翩翩起舞,猶如仙女在跳舞;一陣陣微風吹來,為這美景又增添了淡淡詩意。
漫步在樂山大佛的山中,就好似漫步在仙境。矮小的瀑布,形態各異的假山,一個個精美絕倫的銅像、石像等……都令人陶醉。
樂山真是個佛教文化的聖地。半山中有一個宏偉壯觀的寺廟「凌雲寺」。裡面擺滿里精心雕刻的一座座佛像;一個個形狀不一的香柱。還有與眾不同的佛教文化,隨處可見。
樂山大佛足足有一座大山高,栩栩如生的神態,色彩鮮明的衣著,好似一個彌勒佛。我和媽媽走下去看,顯得我們十分渺小。這是,媽媽告訴我說:「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又望瞭望樂山大佛,心想:「樂山大佛有著巧妙的排水系統,那還會不會有什麼巧妙的機關呢?還是自己慢慢去發現吧!」
樂山還有一座塔,名叫「靈寶塔」又稱「凌雲塔」。共有13層,每一層都掛滿「鈴鐺」,宏偉而又高大,像一個巨人站在那裡守護著樂山。
看,樂山大佛是多麼美麗,這次游記使我看到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藝術的結晶,古代人民可真偉大啊!
Ⅳ 游樂山大佛作文好開頭好結尾
勞動節的前一天,媽媽說要帶我游覽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最大的佛,那就是樂山大佛。第二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旅程,樂山大佛究竟有多大呢?
早晨,爸爸開著車,媽媽,妹妹和我坐在車上,迎著朝陽,穿過繁華的城市,來到了成雅高速公路上。郊外的空氣格外清新,路兩旁的田園、村莊、野花、樹林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一掠而過,汽車帶著我們飛奔向樂山大佛。
「到了,到了!」媽媽歡呼著,我也非常激動得大叫起來。一下車我們就來到了樂山碼頭,坐上輪船在江上遠觀睡佛和大佛。這可是我第一次坐輪船呀!我當時的心情又激動又害怕,但是終究興奮戰勝了害怕。我小心謹慎地來到船頂,原來船頂上已經有很多遊客了。這時,船開了,江上泛著水花,鳴著汽笛駛向大佛,爸爸這時拿出攝像機,對著美山美水一陣猛拍。導游小姐也開始介紹樂山大佛,原來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佛像有71米高,水流直沖凌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正在這時神秘的大佛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座大佛居然和凌雲山一樣高聳,多麼雄偉壯觀啊!我仰起頭凝視著大佛,心裡無比激動,這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啊!遊船逐漸遠去,一座巨大的睡佛不可思議的顯現了,形態逼真的佛頭,佛身,佛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東岩山聯襟而成,氣勢恢宏,惟妙惟肖,堪稱天然絕妙奇觀。船到岸了,我們決定近距離接觸樂山大佛。
來到山腳下,我們沿著青石台階,參觀了一個個的風景名勝,但我最想看的還是大佛,隨著人流我們終於來到了大佛的腳下。這時的我更加緲小了,好像一隻小螞蟻,我爬呀爬呀,在父母的幫助下,我終於站在大佛的小腳趾上了,爸爸不停地給我攝影,生怕漏掉最難忘的時刻。神秘的大佛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整個大佛是面向江水正坐著,兩只手放在膝蓋上,眼睛細長細長的,表情很嚴肅,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雕像,在青山綠水的環繞下,大佛顯得更加壯觀,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樂山大佛。
天色暗淡下來,我此刻的心情平靜了下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汗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麼我們又該為後人留下什麼呢?
Ⅳ 樂山大佛true作文最後該怎麼寫
最後結尾可以寫寫蒙山大佛哪裡好,也可以寫寫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怎樣怎樣。
Ⅵ 關於樂山大佛的作文
樂山大佛坐落在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峰,依凌雲山的山路開山鑿成,面對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匯流處,造型庄嚴,雖經千年風霜,至今仍安坐於滔滔岷江之畔。又名凌雲大佛。
佛像依山臨江開鑿而成,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稱譽。大佛為彌勒倚坐像,坐東向西,面相端莊,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並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餘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雕刻細致,線條流暢,身軀比例勻稱,氣勢恢宏,體現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氣派。
樂山大佛古稱「彌勒大像」、「嘉定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水流直沖凌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凌雲寺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二借佛力鎮水。海通募集20年,籌得一筆款項,當時有一地方官前來索賄,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財難得!」遂「自抉其目,捧盤致之」。海通去世後,劍南川西節度使韋皋,徵集工匠,繼續開鑿,朝廷也詔賜鹽麻稅款予以資助,歷時90年大佛終告完成。佛座南北的兩壁上,還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龕,其中亦不乏佳作。
樂山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封門石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洞裡面裝著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據說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棱、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後遭毀。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師洞里保存,可惜於後來被毀。
大佛頭部的右後方是建於唐代的凌雲寺,即俗稱的大佛寺。寺內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經樓等三大建築群。
峨眉山和樂山大佛(英文名稱: Mt.Emei and Leshan Giant Buddha)於1996年根據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遴選標准C(IV)(VI)、N(IV)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編號: 200-016)。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公元1世紀,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麗的山巔上,落成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隨著四周其它寺廟的建立,該地成為佛教的主要聖地之一。許多世紀以來,文化財富大量積淀。其中最著名的要屬樂山大佛,它是8世紀時人們在一座山岩上雕鑿出來的,彷彿俯瞰著三江交匯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稱世界之最。峨眉山還以其物種繁多、種類豐富的植物而聞名天下,從亞熱帶植物到亞高山針葉林可謂應有盡有,有些樹木樹齡已逾千年。
Ⅶ 關於樂山大佛的優秀作文
我游覽了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是我們到四川游覽的第一個景點。說真的,前幾年修復樂山大佛時的電視我至今還記憶猶新。也就從那時起,我便對樂山大佛產生一種嚮往。沒辦法,我就是遺傳了老媽的一點「迷信思想」,對佛非常虔誠與喜愛。因此對這次游覽,感到非常期待。
我一直以為樂山只有一個大佛,沒有其它景點,因此很納悶為什麼入口建在與大佛相隔半坐山的地方。為了趕緊看到大佛,我全速往前沖。哎,好奇怪的岩石,怎麼這么像人,頭身分明,後面有一個光圈,雙手(盡管一點也不明顯)合十,像是禱告些什麼。我不由地將手伸去想要摸一摸,導游制止了我,並告訴我這些是佛像,守護著樂山大佛。只是長年的風化作用,使它們變成了這副模樣。果然,再往前走,一路都是這種佛像。可有些佛像被侵蝕地很厲害,有些已經不成樣子了。為什麼呢?我也不知道。
很快,經過了青龍潭和白虎潭,我們來到了樂山大佛的有關資料所在地。它告訴我們一些樂山大佛顯靈的事情。其中佛光是可以用科學角度來講解的。可是佛像在人類的災苦之年閉眼睛一事卻沒有正確的答復。雖說是可能被風化的,可是為什麼其它更容易風化的地方沒有風化,偏偏只風化了眼睛呢?這仍然是個迷。
過了博物館,往前走去,呀!好大一顆腦袋啊!我終於看到大佛了。耳朵垂到了下巴,頭上發冀數不清,鼻子挺直,嘴巴微笑著,只是這鑿開的眼睛,呈八字型,好象帶著一種悲傷。再往下走佛像就多了,大佛周圍嘛!拉著扶手走過了陡峭的山路,啊!完整的大佛終於出現在我的眼前。它兩手放在膝蓋上,坐在山中,眼睛向外看去,守望著居民。它可大了,就拿我面前那雙腳吧,僅一片小拇指,就可以放上一張正規的方桌,旁邊再做四個人也很寬闊。前面的那個鼎太高了,香我插不上去,只得在大佛的前邊插香,禱告全家平平安安。它四周的山上步滿了大大小小的佛像,可真謂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Ⅷ 古跡作文樂山大佛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怎麼寫,急要呀
去年秋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乘車去游覽了樂山大佛,樂山大佛鎮壯觀啊!
樂山版大佛權是一尊唐代摩岩石刻彌勒佛坐像。它位於凌雲山上,坐東向西,注視著岷江上來來往往的遊船。樂山大佛坐高71米!
大佛頭頂有一千多個螺髻,都可以放一個大圓桌。大佛的耳朵洞都可以裝下兩個人,眼睛的下眼皮兒哪裡都可以橫躺兩名成年男子。站在九曲棧道上,大佛能看見的風景,我們也可以看到,大佛在這里看了一千多年,景色震得很不錯!
樂山大佛的肩寬28米,可以並排坐下五、六十個人呢!大佛的手指長8米,看到它,我想到了《西遊記》中無盡大的如來佛的手掌,的確很相似哦,它們都那麼大。這雙手可以抓到所有的犯罪分子,普渡他們成為善良的人。
大佛得腳背寬約8米,可以圍坐下一百多個人,光是一個腳趾甲蓋就可以坐下七、八個人呢!我心想:要是我能擁有這么一雙腳,我一定可以走遍天下。
樂山大佛氣魄雄偉,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坐佛。我喜歡樂山大佛。
Ⅸ 樂山大佛寫景作文總評
險與美交集的樂山大佛突出一個奇,樂山大佛那高大巍峨的身影讓人贊嘆,棧道與江水不得不讓人嘖嘖贊嘆。
中午,我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樂山,在上面看大佛,無法全面地了解到樂山大佛的巍峨,所以我們決定前往樂山的佛下方正面觀看大佛。經過幾時的行程,已行了三分之一,時間也悄悄地到了十五時,這正是觀察大佛臉部的好地方。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佛碩大的耳朵,但對於整個大佛卻是那麼微不足道。簡直就像一個側立的大水盆,可以裝下三、四個人。鼻子高挺,面部慈祥,眼睛碩大,是常人的幾十倍。
時間不知不覺的來到了十八時,天色已經暗淡,這是距離下面平台已經不遠了,但越發覺得險了。天色比較暗了,梯步又很陡,讓人覺得害怕。新跟著流水「怦怦」地跳,產生幾分恐懼。泯江水洶涌澎湃,並不是清脆的嘩嘩聲而是振耳欲聾的響聲,令人恐懼。。十九時,我們終於下到了底端平台終於可以好好欣賞一下巍峨的樂山大佛,人們平視只能看到大佛的雙腳,據當地人說這每一隻腳都可以坐上一百人,慢慢仰視,那兩只碩大的雙腳像兩根巨大的石柱一般,高至天際,接著仰視,便是一個橢圓形的臉部,現在看來剛才那雙大耳朵顯得那麼渺小。石頭的眼睛越發越覺得炯炯有神,天已經完全暗了下來,隱隱約約聽到泯江水沖擊石岸,敲打著兩岸的沙石。風狂嘯著,映襯這洶涌江水,令人恐懼,大佛卻鎮定自若,似乎在應付江水,對抗著狂風。
天色已暗,我們他這返回的階梯。我們不得不發出對樂山大佛的贊美,對古代工匠的敬佩。樂山大佛「奇」字為重,「美」、「險」次之,令人贊美,令人崇敬。真是「前有古人,後卻無來者。
Ⅹ 三年級主題閱讀上冊樂山大佛作文的主要內容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坐落在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峰,依凌雲山的山路開山鑿成,面對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匯流處,造型庄嚴,雖經千年風霜,至今仍安坐於滔滔岷江之畔。又名凌雲大佛。 佛像依山臨江開鑿而成,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稱譽。大佛為彌勒倚坐像,坐東向西,面相端莊,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並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餘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雕刻細致,線條流暢,身軀比例勻稱,氣勢恢宏,體現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氣派。 樂山大佛古稱「彌勒大像」、「嘉定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水流直沖凌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凌雲寺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二借佛力鎮水。海通募集20年,籌得一筆款項,當時有一地方官前來索賄,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財難得!」遂「自抉其目,捧盤致之」。海通去世後,劍南川西節度使韋皋,徵集工匠,繼續開鑿,朝廷也詔賜鹽麻稅款予以資助,歷時 90年大佛終告完成。佛座南北的兩壁上,還有唐代石刻造像 9O余龕,其中亦不乏佳作。 樂山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 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 2米寬的浸水帶。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封門石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洞裡面裝著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據說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棱、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後遭毀。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師洞里保存,可惜於後來被毀。 大佛頭部的右後方是建於唐代的凌雲寺,即俗稱的大佛寺。寺內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經樓等三大建築群。 峨眉山和樂山大佛(英文名稱: Mt.Emei and Leshan Giant Buddha)於1996年根據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遴選標准 C(IV)(VI)、N(IV)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編號: 200-016)。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公元1世紀,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麗的山巔上,落成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隨著四周其它寺廟的建立,該地成為佛教的主要聖地之一。許多世紀以來,文化財富大量積淀。其中最著名的要屬樂山大佛,它是8世紀時人們在一座山岩上雕鑿出來的,彷彿俯瞰著三江交匯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稱世界之最。峨眉山還以其物種繁多、種類豐富的植物而聞名天下,從亞熱帶植物到亞高山針葉林可謂應有盡有,有些樹木樹齡已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