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文素材怎麼積累
1、從閱讀中積累
無論讀經典還是短篇,都要隨時做好積累。抓住其中好詞好句或景物描版寫、人物刻畫、權精闢見解等好的片段抄錄;若時間緊的情況下也可以用手機拍照,然後再抽空轉移到筆記本上。從而做好寫作素材積累的「根基」。
2、從生活中積累
「生活處處有語文」,同樣生活處處有素材。每天看到路邊很有特點的宣傳標語、廣告詞、商鋪名稱等;聽到的感人故事、人物介紹、社會評論等;都要做好筆記;還要選取身邊發生的或親身經歷最有所感觸的一兩件事寫下來(日記)。慢慢形成寫作素材的「血肉」。
3、從信息中積累
隨著社會的發現進步,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日益增多。像電視、報刊雜志、微博、今日頭條等,已成為人類了解社會動態,必不可少的工具。從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名人軼事、新聞焦點、社會發展等,都是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資料庫」。
總之,不斷的從閱讀、生活、信息中素材,使寫作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據可依。
㈡ 關於積累的作文素材有什麼,積累這個話題的素材,事跡
眾所周知,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作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學生咬筆頭,老師皺眉頭」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稍微歸納一下自己的教學經驗,就發現最難的莫過於無東西可寫,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都吃過蜂蜜,也知道它是蜜蜂遍采百花才釀成的,我們要想寫好作文就得象蜜蜂一樣,那就是要先博採百花——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寫作文時才會做到下筆如有神。那麼,學生的作文素材該如何積累呢?我想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便可使寫作有水到渠成之效。
一、看
我們常說:「太陽光每天都是新的,意即每天都有新變化」。然而,對大多數學生而言,生活每天都是相同的。而對於那些善於寫作的同學而言則不盡然,他們對生活中每一點細微的變化都會盡收眼底,他們有意識地打量生活,通過自己眼睛的仔細觀察生活來積累知識,這樣積累得多了,只要一見到作文題目,各種生活場景盡奔筆下,文思泉湧,手到擒來。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訓練自己的眼睛。例如:關注生活環境——天空是不是每天都在變藍?小河裡的水是不是逐日在增強?關注季節變化——花草樹木四時不同,田間道邊隨季節的變化,穿著也在更新;關注周圍人與事——朋友、同學,他們每天也都會有豐富的內容。因此,積累寫作素材的第一步就是睜大我們的眼睛,關注身邊的凡人小事,做生活的有心人。
前幾年,一篇學生作文中的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星期上學前,母親都要忙著炒菜,一邊往瓶里裝,一邊叮囑:「這菜上半瓶可以給別人吃,下半瓶可要自己吃啊!」小作者奇怪地問母親,母親解釋道:「油都流到下半瓶了,菜全都被油泡著,多養人啊!」這一細節,寫出了貧困的農村母親對兒子的一片愛心,非常感人。還有這樣一個細節:是寫小作者有一次到廚房看母親煎魚,看到那隻鯽魚在鍋上拚命地拱著身子,好使肚子不貼著鍋底,母親把它翻了幾次都是這樣,母親奇怪了,把鯽魚拿到案板上,剖開肚子想看看裡面究竟有什麼,剖開一看,呆住了:這是條母魚,肚子裡面全是魚卵!母親哭了,沒有吃那條魚,把它埋了。這一細節,表現了動物界中尚有偉大的母愛,令人類感嘆不已。這些動人的細節是編不出來的,是小作者用眼睛發現、用心靈去感悟的,這樣的生活情景在我們身邊時常發生,可是能寫進作文中去的又有幾人呢?由此可見睜開明亮的眼睛,觀察精彩的生活,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二、思
觀察生活不僅要用眼睛去看,而且要用心去想。生活紛繁復雜,讓我們迷惑不解的事要多進行思考,讓我們喜悅、憤怒、憂傷的情境也要思考,通過思考才能加深對人物事件的認識,發現其中蘊含的哲理所在。前些時我看到一篇習作:秋天,棗子都還沒有紅的時候,總看到自家院子里的棗樹權梢有一些棗子紅得透亮晶瑩,小作者便嚷著要吃,可姐姐總是說,孩子,別看它多麼紅,它不是熟透的紅,而是這些棗子裡面有蟲子吃心,是壞棗才紅的,可他不信,非讓打下來吃不可,結果,打下後剝了一個又一個,真有小蟲子正在裡面蠕蠕而動。原來這些棗子正如奶奶所說,是被蟲咬心後才變紅的。由此引發了作者深深的思考,看待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蒙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才有致判斷失誤,通過這一件小事,認識了一個道理,讀來令人回味無窮,這就是思考的力量。有了縝密的思考,主題的開掘才有深度,所以觀察生活不僅要用我們的眼睛,還要帶上敏感多思的心。
三、問
今年暑假,我讀到一篇回憶父親的文章:父親是個平和慈愛的人,但有一次,小作者做題錯了一個小數點,父親竟大發雷霆。作者認為父親太小題大做了,為此,父子倆產生了一些隔閡,後來與她媽媽談及此事,才解開謎團,原來父親大學畢業後在研究所工作,在參與一項研究工作時,因他負責計算的數據點錯了一位小數點而導致實驗失敗,國家遭受了巨大損失,,他也因此被發配到地方上班。這時,小作者才理解父親的一片苦心——培養孩子嚴謹的學風,不讓孩子重蹈覆轍。
這個情節給了我們的寫作以啟發,我們平時看到的、平常的或者反常的現象背後,說不定就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對此要多問一個為什麼,發掘出平常現象或者反常現象背後的秘密。比如,現在許多家長對子女要求又嚴又高,弄得子女頗多反感,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凡是這樣高標准嚴要求的家長多半是因為想在子女身上彌補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缺憾,讓子女有一個較為完美的人生。如果我們能夠與父母溝通一下,就有可能讀懂父輩人生中那一段刻骨銘心的痛楚——這樣珍貴的素材是很難用眼睛看到的,也是憑空想像不出來的。因此積累寫作素材不能停留在看、思的層面上,還要問,要多與人交流,發掘表面現象背後的故事,以彌補看和想的局限,為我們的作文增添一份厚重的內容。
四、記
常言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看到的,想到的內容都要記下來,這也是作文高手的成功之道。其實留意一下我們自己作文的成功體驗,不少精彩的細節和思考很多來自於自己秘不可宣的日記。記的方法不同,有的用日記、周記的,有的用材料手冊或作文手冊的。我傾向於用日記的方式積累材料,每天一記,可長可短,可嚴謹或隨意,當然留下的都是當天最有意義最精彩的江西,周記因周期礦長,難免要遺忘一些精彩的細節,至於材料手冊與作文手冊,雖然目的明確,但在記錄時有些事件我們可能因暫時沒有發現它的價值而傳誦了,等到有朝一日重新認識這一材料時,當時的情境又成了過眼去煙難以追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應該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我清楚地記得一篇習作中的一件小事:小作者與父親進城賣西瓜,中午酷熱難熬,小作者口渴了,叫嚷著在吃瓜,父親左挑右挑找出一個小瓜,剖開後小作者吃了個精光,忘了給叫賣了半天的父親留下一塊,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父親卻在啃他扔掉在地的瓜皮上殘留的紅瓤,小作者哭了,他幼小的心靈從此懂得了父母掙錢的不易與那朴實感人的父愛。這則材料就出於小作者平時所寫的日記里。可見,生活中令我們感動的事跡還是很多的,它需要我們一雙敏銳的眼睛與一雙勤勞的手。
我們常講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其內涵就是要看、思、問、記,要做到這四點就必須「勤」,這恰如蜜蜂採花釀蜜的過程。蜜蜂不辭辛勞遍嘗百花才釀出蜜來,我們寫作文也要博採生活之花,才能釀出作文的甘甜之蜜。
㈢ 初中作文素材積累
中考語文作文素材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似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心閑天地本來寬。 ——陸游
★比賽常常到最後比的是「心理」,誰能承受較大的壓力,發揮原有的水平,誰就能獲勝。 ——劉墉
★孩子,你未來會面對許多大的考試、大的比賽,希望你能記住我說的這番話:在競
爭前保留體力、保持寧靜,當別人叫陣時,不焦躁;在別人獲得掌聲時,不為所動;當前一刻失利時,不回頭! ——劉墉《魅力四射,神采飛揚》
★世界上有一種最偉大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夢想就是舒造,希望就是呼喚,製造幻想就是向現實挑戰。 ——雨果
★追求進步的步伐,就像一首歌。進步是穿過黑夜後擁抱的第一縷曙光,進步也是沐浴晨曦辛勤播種後收獲的又一輪朝陽;進步是對期望與鼓勵的回答,進步也是對發奮與創新的獎賞;進步是物質呈現,進步也是精神食糧……關注進步,追求進步,是個人的渴望,是集體的渴望,也是社會的渴望。
★在夢想舞台上,渴望成功的願望會給我們帶來壓力。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就有可能因為壓力太大而喪失勇氣和信心。因此,我們應該懷著一顆平常心,去面對所有的挑戰。要有恆久的毅力和上台前的那平和的心境,不求登峰造極,只求問心無愧;做人須經得起風雨,得意、失意都不必在意;戰勝心中的壓力,相信自己,以平常心挑戰到底,堅持到底。
★乘坐太空船上升到離地面200~400公里高的太空:可以看到遠處弧形的地平線和身下藍白相間的地球,大海、白雲、陸地時隱時現,緩緩移動;漫天的星斗鑲嵌在黑色天鵝絨般天幕上,在頭頂閃爍著各種耀眼的光芒;每隔45分鍾就有一次氣勢磅礴、震撼心靈的日出舊落。還有終生難忘的美麗極光,白天各個國家和大陸魚貫面行,很快從眼前溜過,夜晚橘黃色的地球上各個城市的晶瑩燈光無與倫比……
主題:健康
●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 ——愛默生
● 健康的身體是靈魂的客廳,病弱的身體是靈魂的監獄。 ——培根
●世界上沒有比結實的肌肉和新鮮的皮膚更美麗的衣裳。 ——馬雅可夫斯基
●保持健康,這是對自己的義務,甚至也是對社會的義務。 ——富蘭克林
●健康不是身體狀況的問題,而是精神狀況的問題。 ——艾迪夫人
●只有身體好,才能學習好、工匠作好,才能均衡地發展。 ——周恩來
●古語說:業精於勤。據我看,光勤於用腦力而總不用體力,業也許不見得能精;兩樣都用,心身並健,一定更有好處。 ——老舍
●美國前總統里根:熱愛棒球,擅長游泳,喜歡美式足球。在大學擔任游泳教練和救生員,曾救起77名落水者。他競選州長成功舉行就職典禮時,為了不誤看棒球賽,竟將就職典禮時間定在午夜12點。
主題:環境
●古代詩人筆下的美景,曾陶醉了無數遊人,也曾滋養了無數文人墨客,這些美麗的景色,今天還在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閹送青來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閱讀下列材料,你有何感想?
1.1985年,英國南極科考隊在南極上空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空洞」。1987年,德國科學家發現北極上空也有類似的臭氧「空洞」。後來才得知,全球各處都有臭氧被破壞的現象。沒有臭氧保護的生物在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下將無法生存。
2.據報道,人類每年向海洋傾倒600~1000萬噸石油、1萬噸汞、25萬噸銅、100萬有機農葯,660萬塑料……
●精彩語段
1.(語言、動作描寫)童年,天總是那麼藍,歡笑,總是那麼多。總愛趴在奶奶的膝蓋上,聽她講牛郎織女,聽她講日本人進中國。聽她唱歌謠:「哈巴狗,到集上,叮當叮當戴鈴鐺……」聽她說「小寶妮」,嘴說著,唱著,邊從頭上扯下幾根柳枝給我編個柳帽,常逗得我咯咯歡笑,引來幾只小鳥一起傾聽,一起歡唱。院牆土爬著紫葡萄,行人路過時,總愛要幾串,想給錢,奶奶不要,順手拍拍人家車上的娃娃,把剝了皮的葡萄塞進小孩嘴裡,用手摸摸粉嫩的小齇蛋,逗著,笑著。爽朗的笑聲在藍天下脆脆地傳播,也在我的心底深深地紮根。
2.(心理、神態描寫)「不用,我自己來。」我說,然後悄悄挪到床角,偷偷地注視著母親。然後,我慢慢地爬上床,看著母親,心裡有種說不出的陌生感。這時母親的目光停滯在我的腳上,我就像碰見了狼的兔子——七上八下更害怕,原來母親看到了我凍裂的腳,然後輕輕地嘆了一聲,從母親那深邃的眼眸中,我似乎懂得了什麼。
鑽進都暖和、舒服的被窩我卻睡不著,母親抱看我,冰冷的小腳觸到她那溫暖的身體,我趕緊把腳縮了回去。
3.(神態、動作描寫)每月放假回家,父親總躲避我,吃飯時,他只是機械地扒飯,連菜也不看一眼,那是我最難過的時刻。
到了初三,什麼都沒變,父親還是躲避我,吃飯時。還是機械地扒飯,唯一變了的是,他見了我會多說一句話,錢夠用嗎?我只懂得機械地點頭,希望他能多問一句,或許我也就有勇氣說出借錢的事,可是他沒有,我很失望,他最終沒有說出那句話,那是我最憤懣的時刻
那一刻,我很傷感。
●●事實論據
最有希望成功的人,並未是才華出眾的人,而是善於利用每一次機遇,全力以赴百折不撓的人。愛迪生是偉大的發明家,一生取得了1000多個專利,在他嘗試發明蓄電池的過程中,經歷了2.5萬次失敗。但他說:「我沒有失敗,我發現了2.5萬種不能工作的蓄電池。」這就是態度,樂觀、激情、永遠孜孜不倦,即使面對大量讓人厭倦乏味的工作,即使遇到無數次的挫折,也一如既往朝著理想前進,毫不鬆懈。
●詩詞名句
1.笑攬清溪月,清輝不厭多。 (張旭《清溪泛舟》)
2.花迎喜氣皆知笑,鳥識歡心亦解歌。 (王維)
3.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李白《山中問答》)
4.患難困苦,是磨煉人格之最高學校。 (梁啟超)
●●哲思睿語
5.苦難是人生的老師。(巴爾扎克)
6.記憶中的痛苦會使當前的快樂更甜美。 (波洛克)
7.歡樂就是健康,反之憂郁就是病魔。 (哈利伯頓)
8.不僅會在歡樂中微笑,也要學會在困難中微笑。 (赫爾岑)
9.受苦是考驗,是磨煉,是咬緊牙關挖掉自己心靈上的污點。 (巴金)
10.快樂是從艱苦中來的。只有經過勞作、經過奮斗得來的快樂,才是真快樂。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一。一個快樂來讓你享受。 (謝覺哉)
有種說不出的陌生感。這時母親的目光停滯在我的腳上,我就像碰見了狼的兔子——七上八下更害怕,原來母親看到了我凍裂的腳,然後輕輕地嘆了一聲,從母親那深邃的眼眸中,我似乎懂得了什麼。
鑽進都暖和、舒服的被窩我卻睡不著,母親抱看我,冰冷的小腳觸到她那溫暖的身體,我趕緊把腳縮了回去。
3.(神態、動作描寫)每月放假回家,父親總躲避我,吃飯時,他只是機械地扒飯,連菜也不看一眼,那是我最難過的時刻。
到了初三,什麼都沒變,父親還是躲避我,吃飯時。還是機械地扒飯,唯一變了的是,他見了我會多說一句話,錢夠用嗎?我只懂得機械地點頭,希望他能多問一句,或許我也就有勇氣說出借錢的事,可是他沒有,我很失望,他最終沒有說出那句話,那是我最憤懣的時刻。
那一刻,我很傷感。
●●事實論據
最有希望成功的人,並未是才華出眾的人,而是善於利用每一次機遇,全力以赴百折不撓的人。愛迪生是偉大的發明家,一生取得了1000多個專利,在他嘗試發明蓄電池的過程中,經歷了2.5萬次失敗。但他說:「我沒有失敗,我發現了2.5萬種不能工作的蓄電池。」這就是態度,樂觀、激情、永遠孜孜不倦,即使面對大量讓人厭倦乏味的工作,即使遇到無數次的挫折,也一如既往朝著理想前進,毫不鬆懈。
●詩詞名句
1.笑攬清溪月,清輝不厭多。 (張旭《清溪泛舟》)
2.花迎喜氣皆知笑,鳥識歡心亦解歌。 (王維)
3.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李白《山中問答》)
4.患難困苦,是磨煉人格之最高學校。 (梁啟超)
●●哲思睿語
5.苦難是人生的老師。(巴爾扎克)
6.記憶中的痛苦會使當前的快樂更甜美。 (波洛克)
7.歡樂就是健康,反之憂郁就是病魔。 (哈利伯頓)
8.不僅會在歡樂中微笑,也要學會在困難中微笑。 (赫爾岑)
9.受苦是考驗,是磨煉,是咬緊牙關挖掉自己心靈上的污點。 (巴金)
10.快樂是從艱苦中來的。只有經過勞作、經過奮斗得來的快樂,才是真快樂。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一。一個快樂來讓你享受。 (謝覺哉)
●●●精彩語段
11.如果把人生比作浩瀚的藍天,笑聲就是藍天上的縷縷白雲;如果把人生比作茵茵的綠樹,笑聲就是綠樹上的朵朵紅花;如果把人生比作美麗的小河,笑聲就是小河上的片片白帆。 (曉君《笑對人生》)
●●●●報章拾萃
12.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瓦爾特·米多貝爾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他把一些軟糖分給一群幼兒,並囑咐他們,等他回來才可以吃這些糖。但是,寂寞的孩子們終於熬不住了,大多數吃了那些糖。多年以後,心理學家發現,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大多二事無成,而日後創造二-番輝煌業績的全是當年願意等待的孩子們。
13.在對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的一次專訪中。有人問李谷一的養顏秘方,她笑了笑說:「其實也沒有什麼獨特的方法,只不過在每天起床時,我總是對自己說:『今天有兩種心情可以選擇,一種壞心情,一種好心情。』於是我選擇了好心情,把笑容掛在臉上。」
主題:校園故事
1.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祖國棟梁。 ——聶耳
2.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
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拚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游戲的童年…… ——羅大佑《童年》
3.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
使入善辯。 ——培根
4.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 ——郭沫若
5.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毛澤東
主題:善
1.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 ——楊萬里
2.對於心地善良的人來說,付出代價必須得到報酬這種想法本身就是J種侮辱。美德不是裝飾品,而是美好心靈的表現形式。 ——紀德
3.善良的行為有一種好處,就是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了,並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為。 ——盧梭
4.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羅素
5.飲譽海內外的學者、書法家啟功,因其被譽為「中華第一筆」,便有許多人仿他的作品賣錢。某日有一專門仿造啟功作品的人去店裡銷售贗品,恰巧遇見啟功本人,作偽者尷尬恐慌,求啟老高抬貴手,為料他老人家只是寬厚地笑道:「你要真是為生活所迫,仿就仿吧。」
㈣ 有關積累的作文素材
一些積累素材的方法:
一、最常見的積累方法:背誦中積累。教材中優秀篇章、精彩片斷、優美語句,是積累作文材料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強化一下記憶,不要只是簡單地看看。
二、從現實生活中吸收積累。俗話說,生活有多廣,語文就有多廣。要想在生活中很好的積累,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學習、休息、文娛體育活動,還是走街串巷,還是旅遊觀賞、社會實踐、社區活動中,都要做一個有心人,時時處處多看、多聽、多想、多吸收。
三、最豐富的積累方法:閱讀中積累。書籍、報刊等是作文材料的一個豐富資源。書籍報刊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古今中外,無論是歷史的文學的、哲學的、地理的、天文的、生物的、自然科學的,大量的書籍應有盡有,無所不有,而且這些材料又相對比較集中,只要你喜歡的,就有可能得到它。
我讀書、學習、積累知識一般是用快速閱讀法,這里說的快速閱讀不是簡單地閱讀速度快,跟略讀、跳讀掃讀等有著本質的區別。快速閱讀是一種科學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快速閱讀不僅體現在閱讀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對抓住文章段落的脈絡和重點有非常好的作用,幫助我們對文章做整理、分析和歸納。
掌握速讀記憶之後,可以把閱讀效率提高很多倍,無論是閱讀素材積累還是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的,特別是對於時間緊張的高中生來說,非常有必要練習提高一下。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我自己用的是這個。
閱讀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是非常必要的,閱讀從大的作用來說,滋養著人的心田,提高自我修養,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終生收益,從小的方面來說,中學生閱讀可以增加知識面,提高語文素養,尤其對於寫作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㈤ 幾種積累作文素材的方法
作文要有材料,材料來自積累。學生手中掌握了豐富的作文材料,習作時就會有事可敘,有人可寫,有景可摹,有情可抒,作文的難就轉化為易,心理上的懼怕也就變為喜歡了。
教師應怎樣指導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積累作文材料呢
一、背誦積累。指導學生熟讀背誦教材中優秀篇章、精彩片斷、優美語句,能使學生從中得到較多的語言儲備,是積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學生讀而不背,作文時就會感到筆力不足,詞語貧乏。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年齡段是一生中記憶的最佳時期這一特點,對學生加強背誦指導,強化記憶,幫助他們積累起終生受用不盡的材料。 一般說來,教學每冊教材,教師要做到:①選擇一些寫人、敘事、繪景、狀物的優秀課文,讓學生整理背誦掌握全篇。②對於不便全篇背誦的課文,可選擇其中片斷,指導學生背誦。並要他們抄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利用課余飯後,一早一晚,進行吟誦、品味、內化。③指導學生摘錄課文中的佳句,在理解的基礎上牢記。這樣,學生不僅能從中熟悉各種各樣的句式、段式、篇章結構方法,了解句與句、句與段、段與段、段與篇之間的聯系,鞏固學習成果,而且便於把書本里的東西變為自己的東西,作文時想用某些句式、段式結構方法,也就如探囊取物了。
二、生活積累。生活好比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溪水才能長流不竭。幫助學生積累生活,是學生作文之溪長流不竭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要:①指導觀察,讓學生運用教材中學到的觀察方法,觀察自然,觀察社會,觀察生活,留心身邊的事情,從中捕捉和積累作文材料,提高觀察分析事物、認識自然和社會的能力。②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如參觀、旅遊、勞動、科技活動等,每次活動都要有目的。活動前要有準備,活動中要細心指導學生感受生活,活動後要認真幫助學生回顧總結。③引導學生通過電視、電影、廣播等視聽途徑積累材料。經常有目的、有選擇地組織學生看愛國影片、兒童節目、《新聞聯播》、《人與自然》等,以擴大學生的見聞,豐富學生的生活。④鼓勵學生勤動筆,及時作些記錄,堅持寫觀察日記,作好文字積累。
三、閱讀積累。教師要指導學生從課外閱讀中搜集和積累材料,鼓勵他們自學閱讀,隨時摘錄,堅持寫讀書筆記,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把材料分類,如按內容分成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 通過以上多種渠道的積累,學生胸中有材料厚積而薄發,作文時就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寫作能力的提高,便是指日可待了。
㈥ 高中作文素材積累
提前說明我是從網路上查的,太多,分幾次吧. 高考作文素材
整理:周興堯
[編者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高考作文要做到內容充實,有意蘊,就離不開一定的材料做支撐。如果平時不注重材料的收集、積累,或手中的材料陳舊貧乏,考場作文則不能給人以新穎有現實意義的印象,結果可想而知。為此,輯錄作文材料若干,供同學們參考。望認真閱讀,認真領會並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以期舉一隅而反三,為高考作文備好料。當然,我們更提倡同學們在平時的閱讀實踐中,收集更多、更新穎的材料來充實我們的"作文素材庫",使之在高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預祝同學們高考成功!
(一)經營人心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後便摻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眾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為'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為'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後,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人心是一筆無形資產,是一筆不可忽視的巨大財富。對於企業、商家而言,經營人心是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
(二)平凡與不平凡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個中國人去做,那麼他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有鑒於此,,他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三)成功之道
一個青年向一個富翁請教成功之道,富翁卻拿了三塊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選那塊?"
"當然是最大的那塊!"青年毫不猶豫地回答。
富翁一笑:"那好,請吧!"富翁把那塊最大的西瓜遞給青年,而自己卻吃起了最小的那塊。
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隨後拿起桌上的最後一塊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吃起來。
青年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雖無青年的瓜大,卻比青年吃得多。
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麼富翁佔有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
吃完西瓜,富翁對青年說:"要想成功,就要學會放棄,只有放棄眼前利益,才能獲取長遠大利,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四)和為貴思想協調人類發展
在20世紀,人類開始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的重要性。一些學者更發現已有基本理論觀念存在問題,導致人類社會提系列危機的存在民族沖突、文化沖突日益激烈,甚至有人放言,文明沖突將代替意識形態的沖突而成為世界的主題。針對這種現象,專家引用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文博士生的話說: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一些學者認為,在道德倫理層面,孔子智慧可以起到主導作用已為大家公認。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要指多樣性的統一,多樣性是"和"的先決條件,同時亦是自然界、人類社會的客觀存在。事物僅停留在多樣性是不夠的,還要多種事物和諧相處、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人類社會的發展表明,少數幾個大國瓜分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長久的。
㈦ 如何積累作文素材
如何引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呢?
第一,活動激趣。文章必須從真實的生活里產生出來。 學生的生活內容極為豐富多彩。在學校和家庭里,有豐富的學習和情感生活素材;在社會上,有著充滿著時代特色的新鮮材料。但是學生往往忽略了豐富的生活。要豐富寫作材料,必須藉助於對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聽取大眾語言,聽取生活中種種聲響,用心去感受生活脈膊,不斷充實、豐富知識、陶冶情操。比如:在語文早讀時間,專門留出十分鍾的時間,讓學生說說前一天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隔一段時間,全班交流自己搜集的作文素材,互通有無;搞一次綜合性實踐活動;舉辦辯論會、詩歌朗誦會等等,激發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興趣,同時創造新的作文素材。
第二,閱讀擴充。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寫作的內功是靠閱讀來提高的。學生要擴充作文素材,必須進行廣泛閱讀。語文教材選入的文章,文質兼美,典範性強,本身就是經典的作文素材,可以說,教材中的人和事就是作文素材的一大寶藏,可以從中學習名家的觀察方法、表達方式,積累詞彙、積累素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扣緊教材進行專項的素材積累,比如:專注一個名人、研究一部名著、追蹤一個熱點等等。其次是抓好課外閱讀。單從課本里學到知識、積累素材還是不夠的,還要多讀課外書籍,擴大知識面,充實寫作材料。在不同的作者筆下,同一事物是千差萬別,絢麗多彩。每個作者都有自己觀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風格和語言。那些動人的畫面,精採的描繪,形象的比喻等優美詞句、語段、表達方法都是取之精華的作文基本功。 「書山」、「學海」里擁有豐富的作文素材,學之以恆,則取之不竭,學生充分積累,將外物轉化為內物,寫作時才能信筆拈來,文思如涌。
第三,以寫助積。在進行課文素材訓練的時候,可以採用補白、擴寫、縮寫、感想等多種方法,加強學生積累。指導學生寫周記,也是一種簡便、有效的寫作訓練方法。它能促使學生隨時隨地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習慣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事物,並能做到專心致志,開動腦筋,選擇有意義的,感受深刻的記下來。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寫作素材也就豐富了,寫作技巧也就會逐漸提高起來,把作文寫得有血有肉,生動具體。我們還鼓勵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一方面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一方面可以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另外,開設讓學生發表文章的園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勤寫多練,在練中用好素材,同時也會促進學生不斷積累素材。
總之,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有一顆敏感細膩的心,用自己的眼睛真實地記錄下生活中發生在身邊的每一件事情,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在現實學習生活中獲取寫作的靈感,才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㈧ 怎麼積累作文素材
增加閱讀,針對一些名言、短句可以進行背誦
針對歷年的滿分作文,可以進行分解,掌握寫作手法
㈨ 怎樣積累作文素材
你好,積累作文素材是高中生面對高考作文的一個重要對策。你的文章有了充實的素材自然就能夠言之有據、飽滿充實了。那麼究竟怎麼樣積累素材呢?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給你提點建議:
1、平時有良好的閱讀的習慣。不論你是閱讀試卷上的閱讀理解還是報紙、雜志或者其他一些課外書籍,遇到了一些較好的素材不妨做個有心人,可以自行摘錄上面的事例,專門准備一個作文素材本,這樣自己沒事時可以翻看。
2、專門的作文素材書。這個其實不難買到。在書店裡,高考方面的書籍里,語文那塊一定有這種書籍的,通常是小本的,價格還算可以,急的話不如跑一趟書店。
3、一些經典的課外書籍,比如《心靈雞湯》、《智慧背囊》、《劍橋家訓》、《讀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等書籍,這些上面每篇都講的是事例,而且很多文章都是美文。
4、名人名言、名言警句這些可以充當你的作文的調味料,有時候,我們的作文並不需要或者沒有空間去添加一個具體的事例,那不妨把名人們曾經說過或篤信的話語或信條加進去就會使文章言之有物了,而且短小簡練,直達文意。
5、其實,報紙、新聞節目也是我們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而且這些材料更具有時代性、新鮮感、不會總是陳詞濫調似地重復地讓屈原從江里跳上來再跳下去,講愛國的時候開口就是抗日英雄誰誰誰。從新聞節目或報紙入手可以讓我們掌握當前最新鮮的素材,而且也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與別人聊天談話時又可以及時引用暢談闊論、新鮮生動,何樂而不為呢?關鍵是,有時高考會考一些比較時興的話題,那麼報紙上的相關評論或文章無疑是最好的參考,對你的高考作文很有幫助啊,而且增強了文章的議論性與現實價值。
㈩ 作文素材如何積累
如何積累寫作素材
首先,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在課內書本上還是在課外閱讀中,我們都會遇到很多的名人名句,優美語句等等,此時你就要把它們抄寫下來,抄寫到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上,有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寫上你的感悟感想等等。這樣不僅積累了一些寫作中可以引用的素材,而且還鍛煉了你的寫做水平,可謂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2
其次,有靈感時就要及時寫下來:中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比較少,但是這並不表明他們對生活毫無感覺,有時侯或許一次考試失敗的經歷都可以成為他們作文寫作時的素材。因此,這就要求初中生在學習生活中哪怕有一點點的感想,感悟都要及時寫下來,抓住寫作的靈感。宋代的歐陽修就曾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而宋代的另一位著名詩人梅堯臣也隨身帶著口袋想到好的詩句時就隨時記下來。
3
再次,要多讀多背:有專家指出在准備中考作文時頭腦中至少要裝50 篇範文,其實我認為要把背誦範文或名家名作的過程貫穿到整個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而不僅僅是在初三準備中考的時刻。語文的學習同英語的學習一樣,也有語感問題。「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多讀多背,而不能成為「啞巴語文」的學習者。當有了我們平時語文學習中所背誦下來的文章積淀時,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會游刃有餘,左右逢源了。
4
最後,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任何事情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才會表達的更加的真切感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中學生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有一顆敏感細膩的心,要用自己的眼睛真實地記錄下生活中發生在身邊的每一件事情,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在現實學習生活中獲取寫作的靈感,積累寫作的素材。
每當布置作文,學生冥思苦想,我啟發列舉老半天,學生還總要發難:老師我寫什麼呀?學生不是暗暗叫苦,就是疲於應付,要不克隆一篇,草草了事。
我覺得,確實有困難。讓六年級的學生寫出深刻大義的文章是不現實的,還應從生活小處著手,必須學會「找米下鍋」,積累一些寫作的素材。但是小孩子未必是個有心人,要讓孩子去積累生活,還是要有些方法。
一,利用現在學生寫隨筆的有效方法,做個有心人,隨時將觀察到的人和事記錄下來。不是每個學生都有寫日記的好習慣,所以可以藉助隨筆記錄生活。在隨筆中反映出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想和所感,從而使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來。這樣積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試中碰到某一類主題的文章就可以從自己的素材庫中,提取認為最新鮮、最能表達該主題的材料來,加以構思寫成文章,這樣在考試中不會出現面對作文題目覺得惘然,陷入無從下筆的窘境。
二,教會學生做生活的思考者和評論者。我自己是個班主任又是語文老師,在學校生活中和學生接觸很頻繁,學生學校生活幾乎盡收眼底。我甚至在處理學生矛盾問題的時候,要求學生詳細真實的記錄事件原委,不少於500字,細扣事件的細節,並利用班會午休發動全體討論發表見解。
例如張子婷在心理課上竊讀,書本被心理老師沒收。接連發生一系列的反應,我始料未及。我藉此發動同學大討論,並且要求每個同學從自己的視角記敘事件,然後從自己的角度評價張子婷、張敬宇、班長、好朋友的言行,評判對錯。我給全班命題《黃老師發怒了》,因為,那次我真的生氣了,而且是開學的第一次!交上來的文章,讓我欣喜,我在班中朗讀了最內向的一組同學的文章:耿麗娜、譚志海、陳思佳、張睿,那麼栩栩如生!
例如馬燕偷偷吃糖,被同學發現了。按照要求,馬燕真實敘述了事件,並作了保證檢討。但是檢討書不是我的目的,我們一起交流,讓馬燕思考:吃糖事件之後對馬燕有何裨益呢?是否明白一些道理呢?把這份心得寫入文章,文章立刻有了立意。
再如焦棟打架。焦棟題為《冤枉啊!》。我就在課堂上集體修改,學生趣味盎然,幾次修改後,文章生動有生活。
讓同學明白寫作就是寫生活,寫身邊發生的事,讓你悟出一份理。這樣一來處理問題需要,二來讓學生學會敘述,三來讓學生明白成長做人的道理——達到教育目的,更重要的事,學生覺得作文時有話可說,而且中心明白無誤。
幫助學生做一個有心人,在平時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注意觀察和思考,對這些事和人作出自我的判斷和評價。真正到寫作時就可以信手拈來,游刃有餘,不會為沒有寫作的素材所困,文素材的積累可以做到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