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節約為話題的作文 800字 最好是議論文
節儉
節儉是一種社會責任,是一種個人涵養,是一種文明的傳承、美德的延續,是亘古不變的永恆時尚。因為富足,我們有權享受生活,但我們無權廢棄和浪費有價值的物質、資源,「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否則,是一種罪過。能變廢為寶、節支創收、挖潛資源是智者所為;鋪張浪費、揮金如土、今朝有酒今朝醉乃愚人之舉。
節儉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是一種可觀而必要的儲蓄。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在我們國家,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分錢,全國13億人就能節約1300萬,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每人每天節省一粒米,全國一天大約能節省32。5噸糧食,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這些節省的大米可供一個人吃81250天,可吃222年;如果每人節約一度電,就可以節約5億多元人民幣;每人節約一滴水,13億人就可節約126噸。我們不僅是一個大國,有這樣一組數據足以表明我們還是一個窮國:我們有著3000多萬失學兒童,2600多萬絕對貧困人口,1100多萬低保對象和上億流動民工,盡管我國大部分人算得上豐衣足食,但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去浪費點點滴滴,因為還有很多人需要救助。
其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節約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水,對我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我們何不讓此舉成為一種習慣利己利人呢!事情看起來雖小,卻體現著一份摯誠的責任心和令人尊崇的內在品格。我國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每件事都浪費一點兒,長期如此,後果是不堪設想的。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因此我們辦一切事情都必須節儉當頭。
「國以儉得之,以奢失之」,節儉對於國家大有利弊,與個人得失也休戚相關。「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以立身」;諸葛孔明「以儉養德」傳為佳話;清代徐榮說:「街頭廟腳襤褸身,半是當年奢靡人。」節儉使人安樂幸福,奢侈使人沒有退路。貧窮需要節儉,富裕不忘節儉,「當用則萬金不惜,不當用則一文不費。」才是適宜消費之道。節儉是興家立業之本,不僅有其經濟意義,更有其道德意義。
㈡ 求一以《勤儉節約》為題的話題作文!
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常說:「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但,我們真的做到了嗎?古人雲:「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意思也就是:節儉,是有德之人同有的品質;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但在生活中,有幾個人會把節儉這兩個字牢記在心中呢?
在生活中,就有很多浪費奢侈的例子:同學們在打水的時候,總能見到有些同學打完水就走,總能見到那些沒有擰緊的水龍頭在不停地嘩嘩流水;在家吃飯的時候,總能見到一些吃飯挑挑剔剔的同學剩下飯菜,總能見到碗里剩下很多的飯;在某些公共場所里,總能見到有人用完燈就離開,總能見到一些沒有被隨手關掉的燈。可能有些同學會說:「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這么好,浪費一點又有什麼關系呢?」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這樣做,那地球上的資源夠我們用上幾天呢?
記得有一次,我的表弟拿著一個新的雙層鉛筆盒來到我家,見到我後,就興奮地對我說:「姐姐,你看!我買了一個新鉛筆盒!」一邊說著,一邊向我展示他的鉛筆盒「看!這是一輛小汽車,還能跑,還是雙層的呢!我可是花了五元錢才買到的!我今天下午上學去就換上它!以後,我要用它上層裝鉛筆,下層裝橡皮,怎麼樣?」看著這個嶄新的綠色鉛筆盒,我就想起了他前不久剛買的一個鉛筆盒,便問:「你不是剛買了一個嗎?怎麼又換新的了?」他不好意思的答道:「哎呀,那個鉛筆盒早就舊了,爛得不成樣子了,再換個新的不行嗎?」我又問:「這半個學期,你換了多少個鉛筆盒?」「嗯——五個?不不,十個……」「難道你就不會節約點嗎?如果你半個學期就換上十個鉛筆盒,那小學六年過後,你得換上多少個鉛筆盒啊!」「哼,總之換個什麼鉛筆盒有沒什麼大不了的,久了就換唄。」「那如果按你這么說,那個舊了換那個,一年下來就該換那麼多個,豈不是既不省錢又不節約資源!難道你就沒有勤儉節約的意識嗎?」弟弟撅著嘴,低著頭不說話了。按著低頭不語的弟弟,我心想:養成一個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是多麼的重要啊!
是啊,如果人人都沒有勤儉節約的意識,那地球該不會被我們糟蹋哦成什麼樣子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節儉: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糧食,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我們身邊的每一事每一物!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從我們身上繼續傳承發揚下去吧!
㈢ 以節儉為話題的作文
節儉
在水箱中放磚頭,按中國人的說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氣"。然而,日本豐田公司正是靠這"小家子氣"發"家"致富,走向成功的。這種巨富不忘節儉的精神,是多麼難能可貴!
時下,改革開放的富民政策如春風化雨,使一部分企業和個人走上了富裕大道。但富裕之後,人們是否都像豐田公司那樣"富了不忘節儉"呢?筆者曾多次路見躺在路上的一分硬幣,但熙來攘往的行人連眨一下眼睛都不願意,任憑腳踏車碾。"撿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的童謠已成絕唱。這里有個真實的例子。某地有一造紙廠,原是個較為景氣的小廠。但自從來了個頗具"開拓"精神的廠長之後,該廠很快破了產。原因正是鋪張奢侈。三天一小宴,七天一大宴,廠長出差一趟深圳,回來報銷萬元。"回扣"落進私人腰包,肥了個人,損了眾人。長此以往,這樣的企業怎不敗落?最終,工人只能拿基本工資的30%,回家待業。時下操辦紅白喜事的規模,愈演愈烈,不請上幾十桌,不花上幾千幾萬的,絕不會收兵。
實事求是的說,我們並不富裕,不少地區仍籠罩著貧困的陰影,可是,有些地方,越是貧困越奢侈鋪張。據《文摘周刊》載:A縣是貧困縣之一,國家每年撥給2000萬元的扶貧款,中國人民銀行還提供好幾百萬元的優惠貸款。在這個人口不到27萬的山區縣,僅扶貧款就年人均75元以上。可就是這個縣,它去年的財政支出比人口50萬的鄰縣還多200萬元。人們在該縣政府會議室里看到的情景也令人吃驚:地面鋪著猩紅色豪華地毯,茶幾上擺著全套高檔玻璃鋼茶具,緊靠高級貼牆紙排著一溜高級沙發,還擺有塑料花。這里根本找不出一點貧困的影子,倒反讓豐田公司自慚形穢。貧困,仍念念追求奢侈,這是一種悲哀。想想豐田精神,看看今日自己,不知有何感想?
儉朴,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800年前,司馬光以親切的筆調寫下了《訓儉示康》,告誡其子司馬康要"以儉素為美",不要"以奢靡為榮"。方誌敏身為將軍,經手的款項以百萬計,但他的財產卻是幾件破汗衫和破襪子。敬愛的周總理規定自己的主食要吃三分之一的粗食,一雙布鞋底磨穿了三次,還要縫起再穿,牙刷只剩下一半毛,還繼續使用,連用的毛巾也補上補釘。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許多。正是這無數事實,證明了"儉朴"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美德;正是無數人的經歷,賦予了它豐富而深刻的意義。一個人,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如果想有所為,就絕不能竭盡心力去裝點自己的生活,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的目的,而必須以勤儉樸素作為自己道德的准則,並且身體力行。而奢侈往往是一條繩索,只要被它束縛,就很難再邁步向前。當然,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在發生著變革,消費觀念也相應發生了較大變化,我們不能否認這種現象,但我們也絕不能拋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儉。我們說節儉,並不是在當今仍推崇"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做法,而是要從前輩的優良傳統中吸取艱苦奮斗的精神,從而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浪費猶如河決口,節約好比燕銜泥。"只有時時不忘"節儉",社會主義這個"家"才能日益興旺發達。當然,今天和發達國家比較起來,我們還沒有富,要講節儉。倘有一天,我們富了,也更應該多節儉,這就是日本豐田公司的"小家子氣"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㈣ 以「勤儉節約」為話題寫一篇作文,不少於600字。
對於富人來說,勤儉節約是難得的美德;對於窮人來說,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責任。 左丘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一個明智和懂得勤儉節約的人,會為未來打算,他在自己處於好運氣的時候,就會為將來可能降臨到自己的家庭和自己身上的不幸遭遇做些提前准備;一個沒有頭腦的人,根本不會為將來著想,不會考慮到明日艱難的需要,他會瘋狂地把全部收入都花光,揮金如土。。 勤儉節約行為不僅給人們帶來富裕安寧的生活,還給人們帶來許多益處:它培養人們自我剋制的習慣;它使精明謹慎成為人的習慣於性格;它控制自我放縱;它使人擁有安逸閑適的平和心態。你也可以投稿
勤儉節約絕不是與貪婪、吝嗇和自私同流合污的行為。實際上,它恰恰是這些性情的對立面。勤儉節約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人格的獨立。勤儉節約要求金錢被妙用而不是被濫用———它必須通過正當手段獲取並精打細算地花費它。
勤儉節約不僅適用於金錢問題,而且也適用於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從明智地使用一個人的時間、精力,到養成小心翼翼的生活習慣。勤儉節約意味著科學地管理自己和自己的時間與金錢,意味著最明智地利用我們一生所擁有的資源。
勤儉節約是人生的導師。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勤於思考,也善於制定計劃。他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也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
如果你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美德,那麼就意味著你證明了自己具有控制自己慾望的能力,意味著你已開始主宰你自己,意味著你正在培養一些最重要的個人品質,即自力更生、獨立自主、謹慎小心、深謀遠慮,以及聰明機智和獨創能力。換言之,就表明了你有生活的目標,你是一個非同一般的人。
其實,勤儉節約並不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做到,也不需要很高的智力或任何超人類的德行才能做到。它只需要某些常識和抵制自私享樂的力量就行了。勤儉節約只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意識而已。它不需要強烈的決心,它只需要有一點點自我剋制。減少任何一次感官享樂和快樂逍遙,如少吃一根棒冰或少買一點零食以及鞋子、衣服,就能使一個人在歲月的長河中為其他人節省下來一些東西,而不是浪費在自己身上。
我們每個人,可以從日常的生活小事做起,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這將是自己終生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
㈤ 以「節約」為話題的作文
1、天天過節
有朋友寫了一副對聯。上聯:節糧節錢;下聯:節水節電;橫批:天天過「節」。由此想到時下有句流行語也叫「天天過節」,指的是現在生活好了,天天「魚肉」,出門「時裝」,吃穿不愁。
的確,比起改革開放前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我們現在真稱得上是「天天過節」了。但我們在「天天過節」時,不應忘了上述對聯橫批所提的「天天過『節』」:不忘節約過每一天,不忘天天講節約,堅持做到「節」身自好。
談到節約,自然就要想到貧窮與富有的問題。其實,節約是一種美德,窮人、富人都不可「缺德」。而且,現實中越是富有越是踐行節約者不乏其人。據介紹,福建連江金源集團董事長黃如論,兩度成為大陸「首慈」,由「地產大王」一躍成為「慈善王」,2003年捐款2.1億元人民幣,2004年捐款2.86億元,今年頭4個月已有近億元捐助。如此富有的人物,個人生活中卻跟奢侈無緣。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被稱為「世界最樂於慈善事業的人」,這兩年捐助慈善機構的總額已達256億美元,可他生活上卻相當節儉,穿普通的T恤衫,吃平常的漢堡包,沒有隨從。最近,他向外界公布遺囑,宣布把不到財產的2%留給自己的3個子女,而把財產的98%留給自己創辦的基金會,把這筆錢用於研究防治艾滋病和瘧疾的疫苗,並為貧窮國家抵禦這兩種疾病提供援助。節約的背後是樂善好施的美德。
節約是美德,需要人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身體力行,持之以恆。如此「天天過『節』」,我們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天天過節」。末了,筆者也做一副對聯,算是對文前那副對聯的補充。上聯:美在節糧節錢節省財源中;下聯:德在節水節電節約能源里;橫批:節約是美德。
㈥ 以 節儉 為話題作文 600字左右
節儉
一年級 | 600字 | 敘事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有些人認為:以現在的條件,不必再講勤儉節約,其實,他們錯了!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我們都要學會節儉。
在街上,我們時不時的會看到一些和我們同齡的青少年,他們的穿著打扮都非常的華麗時尚,看起來很像有錢人。他們穿成這樣,以為會讓人覺得他們很有錢,把羨慕的眼光投向他們。可是,他們錯了,他們的行為無疑就是浪費和追求奢華,曾國藩曾說過:反對一切奢華!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的我們,應該學會節儉,不可輕易浪費,我們的衣著應該朴實無華,而不是華麗麗的那種。我們要把吃剩的食物放到冰箱中,下次再拿出來吃,不要扔掉。用完的紙把它送去回收中心,可以造出新的紙來。我們要節儉身邊的一紙一縷,竹頭木屑,還有媽媽洗完菜用的水都不能浪費,可以用它來澆花、洗手或是洗別的東西。總之,要時刻節儉。
有人說:只有節儉,幸福之花才能永放光芒。是的,節儉是快樂的,更是高尚的。節儉是一種美德,沒有時空的界限,沒有尊卑的區別,是人人都應具備的,而不是「貧窮」的代名詞。在這個相對富有的時代,在相對富有的人群中更需要節儉。節儉的快樂來自哪裡?在一定意義上,節儉是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品質素養和美德。把節儉看作創造價值,塑造自我的機會,肯定自我。節儉如井,深挖下去,不但是洞開聚集財富的源泉,而且是涌流愉的心田,何樂而不為?節儉是一種美德,節儉是一種品質,節儉也是一種氣質,節儉更是一種態度。所以,我們要時刻懂得節儉,還有學會節儉,其實,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看似平淡,但節儉就藏在這些小事中,因為,節儉在身邊。
㈦ 以「節儉」為話題寫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節儉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有些人認為:以現在的條件,不必再講勤儉節約,其實,他們錯了!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我們都要學會節儉。
在街上,我們時不時的會看到一些和我們同齡的青少年,他們的穿著打扮都非常的華麗時尚,看起來很像有錢人。他們穿成這樣,以為會讓人覺得他們很有錢,把羨慕的眼光投向他們。可是,他們錯了,他們的行為無疑就是浪費和追求奢華,曾國藩曾說過:反對一切奢華!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的我們,應該學會節儉,不可輕易浪費,我們的衣著應該朴實無華,而不是華麗麗的那種。我們要把吃剩的食物放到冰箱中,下次再拿出來吃,不要扔掉。用完的紙把它送去回收中心,可以造出新的紙來。我們要節儉身邊的一紙一縷,竹頭木屑,還有媽媽洗完菜用的水都不能浪費,可以用它來澆花、洗手或是洗別的東西。總之,要時刻節儉。
有人說:只有節儉,幸福之花才能永放光芒。是的,節儉是快樂的,更是高尚的。節儉是一種美德,沒有時空的界限,沒有尊卑的區別,是人人都應具備的,而不是「貧窮」的代名詞。在這個相對富有的時代,在相對富有的人群中更需要節儉。節儉的快樂來自哪裡?在一定意義上,節儉是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品質素養和美德。把節儉看作創造價值,塑造自我的機會,肯定自我。節儉如井,深挖下去,不但是洞開聚集財富的源泉,而且是涌流愉的心田,何樂而不為?節儉是一種美德,節儉是一種品質,節儉也是一種氣質,節儉更是一種態度。所以,我們要時刻懂得節儉,還有學會節儉,其實,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看似平淡,但節儉就藏在這些小事中,因為,節儉在身邊。
㈧ 以「勤儉節約」為話題,議論文題,自擬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裡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有一件事我記憶猶心。
那是去年春節期間的一天,爸爸要在家裡請客人,中午的時候,家裡來了許多客人,這下該我們忙活的時候到了。我為客人洗水果,爸爸就忙著現擺起他的茶藝來了。最忙活的就是媽媽了,不長時間,媽媽就為客人准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他們都吃的津津有味,贊不絕口的誇媽媽手藝好,下午客人走了,我幫媽媽收拾吃剩的飯菜。我把飯菜倒進了垃圾箱,媽媽看見了嚴肅地對我說:「幹嘛到掉了,物價這么貴,不要浪費糧食,況且我們吃的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植的,因該珍惜勞動成果,正所謂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那以後,我懂得了節約飯菜。通過這件事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有一次,奶奶洗完衣服忘了關水籠頭,我連忙過去關水龍頭,並對奶奶說:「以後要節約用水。」還有一次,爸爸在沙發上看電視睡著了,可是電視機還開著,我就悄悄地關掉電視機。後來爸爸知道了這件事,誇我是個懂事的孩子。
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要多體諒父母的難處,多替家人著想,學會合理消費,雖然自己不當家,但也應該知道柴米油鹽貴,這也正是我們因該必須做的。
㈨ 以節儉從我做起為題目,寫一篇作文,600字左右。
勤儉節約一詞,家喻戶曉。可雖然人人都知道,但不是容易做不到的。
勤儉節約常常會被人所忽略——特別是我們這些在糖水裡泡大的人。我們往往認為這是一件小事,別人不去做我也不去做。其實是錯的。我們是這個地球大家庭的成員,我們就該保護我們的家。
你知道嗎?現在的地球地下淡水資源並不豐富,很多地區和國家水資源緊缺,今年,我國的雲南又一次乾旱,土地乾裂,人們沒有水喝,沒有水用,可傷心啦!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景,是不是該節約用水呀?公共廁所里經常看到有人洗完手以後不關自來水龍頭,也沒有人去管,導致水一直淌,一直淌。我們不能這樣做,不管在哪裡,只要看到水龍頭在滴水,我們就應該把它關緊。在家裡呢,我們可以把洗完臉的水用桶接住沖馬桶。我們還可以用淘米水洗碗,不僅節約水,又可以去除碗上的油漬,這樣就可以少用洗滌劑,既節約也很環保。
節約是無限制的,不僅僅是節約用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節約,如節約用電,無需開燈就不開,開了燈要隨手關。我們還要少買玩具,少吃零食,少買新衣服,省下每一分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
古人雲:「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節約是美德。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請讓我們用勤儉節約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物質生活不富裕的過去,需要勤儉節約;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也不能丟掉勤儉節約的品質。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
在我的家庭里,有勤儉節約的人。我的外公眼睛受過傷,怕見亮光,要經常戴墨鏡。墨鏡的鏡片壞了,他用透明膠布粘上又繼續用。我們勸他買新的,他說:「能用就行,買新的幹嘛?」瞧,他多節約呀!
在名人、偉人中,也有很多勤儉節約的人。雷鋒,別人喝飲料,他喝白開水;他的襪子補了又補,穿了又穿;他把自己微薄的津貼積攢起來,捐給災區人民。一代偉人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飯,生活極為簡朴:一雙布鞋補了22次,一套軍裝有76個補丁,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
正是這些前輩的勤儉節約,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有不少鋪張浪費的現象。
就拿去年春節來說吧,有的酒店推出了團年宴。名字很好聽,如「招財進寶」,「歲歲平安」等,但價格卻特別昂貴。一桌要一千八百八十八元,更貴的要三千元甚至三千元以上。可就是有一些虛榮心強的人,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很富有,就大擺宴席。這樣一來,自己的錢花出去了,但客人沒吃多少菜,多數都被浪費掉了。
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小的事,卻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許多浪費:有的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被扔進了垃圾桶;廁所、水槽的水龍頭「嘩嘩嘩」地流著水;有的教室里白天還大放光芒;飯桌上、地上,到處都有灑落的飯菜……其實,只要我們稍加註意,就可以節約很多財富。
所以,今天我要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讓勤儉節約成為習慣,讓勤儉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我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讓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㈩ 以節儉為話題的作文 急急急
「儉以養德」是諸葛亮的一句名言。勤儉節約不僅能積累財富,還能培養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奮發向上的品質。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崛起和國家的昌盛,無不經過長期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艱苦奮斗這一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傳家寶」,今天,我們提倡理性的適度消費和低碳的生活習慣,「傳家寶」更不能丟。
2008年6月1日,一碗飯,一碗湯,這就是胡錦濤總書記在甘肅地震災區時的午餐。總書記用餐的帳篷,是戰士們的食堂,搭建在甘肅地震災區一個偏僻的高海拔的小山村裡。戰士們的午餐,還是相對豐盛的,但是,胡錦濤總書記只吃了一碗米飯,盛了一碗菜湯。看到這個電視畫面,許多人的眼眶濕潤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毛澤東主席曾經深刻地指出:「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總設計師告誡全黨:「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後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於克服腐敗現象。」胡錦濤總書記在西柏坡學習考察時,曾經引用明朝薛瑄的話告誡大家:「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再看看我們如今,走進學校飯堂,食物是相當豐盛的,有雞腿,豬排,大排。和胡錦濤總書記吃的比起來,我們都比他吃的好,但我們有些人吃了一口就倒掉了,多浪費呀!難道他們不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
現在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爸爸媽媽燒的菜有些人都不吃,只能倒掉,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勤儉節約,不要浪費糧食,浪費最可恥的。同學們,我們要向胡錦濤總書記學習,不要浪費糧食。
司馬光曾經說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是古人給我們敲響的警鍾,所以我們要勤儉節約,那些農民在烈日炎炎的陽光下幹活,多麼辛苦啊!他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可換來的卻是我們的浪費,全體人民應該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作風。
o(∩_∩)o 希望能幫助到你
o(∩_∩)o ★★★★★請及時給予好評或採納,萬分感謝!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