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季羨林作文素材

季羨林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0-12-11 16:29:18

Ⅰ 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3

[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3]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32010-04-05 19:51季羨林先生的品格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3。他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書,不僅是老先生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季羨林先生備受關注的《病榻雜記》近日公開發行。在書中,季羨林先生用通達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頭上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這三項桂冠的,他表示:"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一辭"國學大師""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占\'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現在在某些比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頭頂上也出現"國學大師"這一燦爛輝煌的光環。這並非無中生有,其中有一段歷史淵源。約摸十幾二十年前,中國的改革開放大見成效,經濟飛速發展。文化建設方面也相應地活躍起來。有一次在還沒有改建的北京大學大講堂里開了一個什麼會,專門向同學們談國學。當時主席台上共坐著五位教授,每個人都講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說了些什麼話,現在已忘得乾乾凈凈。一位資深記者是北大校友,在報上寫了一篇長文《國學熱悄悄在燕園興起》。從此以後,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內,就被稱為"國學大師"。他們三位的國學基礎都比我強得多。他們對這一頂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這一頂桂冠,卻是渾身起雞皮疙瘩。說到國學基礎,我從小學起就讀經書、古文、詩詞。對一些重要的經典著作有所涉獵。但是我對哪一部古典,哪一個作家都沒有下過死功夫,因為我從來沒想成為一個國學家。後來專治其他的學術,浸淫其中,樂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誦幾百首詩詞和幾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觀上談一些與國學有關的自謂是大而有當的問題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國學知識並沒有增加。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占"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劇女角詞!我連"國學小師"都不夠,遑論"大師"!為此,我在這里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國學大師"的桂冠摘下來。■二辭"學界泰斗""這樣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這個泰斗又從哪裡講起呢?"這要分兩層來講:一個是教育界,一個是人文社會科學界。先要弄清楚什麼叫"泰斗"。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兩者都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東西。光談教育界。我一生做教書匠,爬格子。在國外教書10年,在國內57年。人們常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特別是在過去幾十年中,天天運動,花樣翻新,總的目的就是讓你不得安閑,神經時時刻刻都處在萬分緊張的情況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一直擔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麼成績,豈不戛戛乎難矣哉!我這個"泰斗"從哪裡講起呢?在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中,說我做出了極大的成績,那不是事實。說我一點成績都沒有,那也不符合實際情況。這樣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這個泰斗又從哪裡講起呢?為此,我在這里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學界術泰斗"的桂冠摘下來。■三辭"國寶""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在中國,一提到"國寶",人們一定會立刻想到人見人愛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這種動物數量極少,而且只有中國有,稱之為"國寶",它是當之無愧的。可是,大約在八九十來年前,在一次會議上,北京市的一位領導突然稱我為"國寶",我極為驚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處,"國寶"之聲洋洋乎盈耳矣。我實在是大惑不解。當然,"國寶"這一頂桂冠並沒有為我一人所壟斷。其他幾位書畫名家也有此稱號。我浮想聯翩,想探尋一下起名的來源。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這種事情,痴想無益,也完全沒有必要。我來一個急剎車。為此,我在這里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國寶"的桂冠摘下來。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2006年感動中國頒獎辭(季羨林)【頒獎辭】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作文素材《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3》。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學問鑄成大地的風景,他把心匯入傳統,把心留在東方。季羨林:最難時也不丟掉良知96歲的季羨林先生長年任教北京大學,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的多部經典名著,其著作已匯編成24卷的《季羨林文集》,現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還堅持讀書寫作。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他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間偷偷地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雜憶》一書,凝結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書,不僅是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經典語錄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到瞭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我快一百歲了,活這么久值得。因為盡管國家有這樣那樣不可避免的問題,但現在總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我的家鄉在山東。泰山的精神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最後兩句話是--\'國之魂魄,民之肝膽,屹立東方,億萬斯年\'。人民的靈魂,百姓的脊樑,中華民族大有前途。"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西方採取的是強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東方則主張採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於自然做朋友,然後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學家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你們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運融合在一起才有價值,離開民族大業的個人追求,總是渺小的。做人要老實,學外語也要老實。學外語沒有什麼萬能的竅門。俗語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就是竅門。由季羨林"三辭"想到的5月14日,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季羨林執教60周年暨95華誕慶祝大會在北大舉行。考慮到季老年事已高,醫生不允許他來參加大會。人們通過一段錄像又聽到了季老那熟悉的聲音。"大師"、"泰斗"、"國寶",這是三頂多麼光榮的桂冠,多少人求之不得。而季羨林先生對這些大大小小的桂冠的感覺,卻是"渾身起雞皮疙瘩"。他的辭謝,不是虛偽的作秀,而是求實作風的表現。他說:"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對於學者、文人或藝術家來說,這"自由自在身"的確非常重要。但是一個人要長遠地保持"自由自在身",卻也並不容易。不但權力、金錢能腐蝕人,而且名譽、地位也能使人異化,一旦被腐蝕和異化,就不復自由自在,也就失卻了創造力。所以有些人名氣漸大,地位日隆,而創造力遞衰,作品每況愈下,原因就在於此。而季羨林先生在70歲以後還能進行學術沖刺,寫出了高質量的學術著作《糖史》,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並譯出了吐火羅文作品《彌勒會見記》,這種老而不衰的創造力,就在於他沒有被那幾頂桂冠罩住,保持了一個"自由自在身"。96歲高齡的季羨林先生提出"三辭",不僅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而且對當前的浮誇學風,也下了一帖清涼劑。目前許多高等學校和學術機構三天兩頭提出要"培養"出多少"大師"的指標,要把多少學科提升到國際領先的地位,孰不知"大師"不是"培養"出來的,用行政手段封贈的"大師"也未必是真"大師",而一個學科的發展則需要遵循自身的學術規律。與其整日呼喚"大師"的橫空出世,不如先打破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形成學術民主、自由創造的空氣。〔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3〕【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Ⅱ 季羨林老先生給我的啟示作文素材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專趙氏,農民。叔季嗣誠。幼時隨馬屬景恭識字。6歲,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入私塾讀書。 7歲後,在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附設新育小學讀書。10歲,開始學英文。12 歲,考入正誼中學,半年後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在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發生興趣。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國文老師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譯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Ⅲ 關於季羨林的作文素材,適用於高考作文的

季羨林妙語錄
標簽:季羨林 人生 箴言錄 雜談

晚年的季羨林老人,身體力行講真話,時有驚人之論。以下妙語摘自《講真話——季羨林人生箴言錄》(安徽教育出版社即將出版)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

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你苦苦追求。那種追求是「可憐無補費工夫」。在億萬年地球存在的期間,一個人只能有一次生命。這一次生命是萬分難得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切不可掉以輕心。盡管人的壽夭不同,這是人們自己無能為力的。不管壽長壽短,都要盡力實現這僅有的一次生命的價值。多體會「民胞物與」的意義,使人類和動植物都能在僅有的一生中過得愉快,過得幸福,過得美滿,過得祥和。

古人不是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嗎?但是,到了今天,時移世轉,應該改一個提法:「人生九十今不稀。」這樣才符合實際情況。我們現在祝人高壽,常說:「長命百歲!」我想,這個說法不恰當。從前說「長命百歲」,是表示期望。今天再說,就成了限制。人們為什麼不能活過百歲呢?

我首創了三「不」主義——不鍛煉、不挑食、不嘀咕,名聞全國。我這個三「不」主義,容易招誤會,我現在利用這個機會解釋一下。我並不絕對反對適當的體育鍛煉,但不要過頭。一個如果天天望長壽如大旱之望雲霓,而又絕對相信體育鍛煉,則此人心態恐怕有點失常,反不如順其自然為佳。至於不挑食,其心態與上面相似。我個人認為,第三點最為重要,對什麼事情都不嘀嘀咕咕,心胸開朗,樂觀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著,有問題則設法解決之,有困難則努力克服之,決不視芝麻綠豆大的窘境如蘇迷廬山般大,也決不毫無原則隨遇而安,決不玩世不恭。「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有這樣的心境,焉能不健康長壽?

我決不反對一個人對自己本能的愛。應該把這種愛引向正確的方向。如果它引向自命不凡,引向自命「天才」,引向傲慢,則會損己而不利人。我害怕的就是這樣的「天才」。

一部中國古代政治史,至少其中一部分就是最高統治者皇帝和大小知識分子互相利用又互相鬥爭。互相對付和應付,又有大棒,又有胡蘿卜,間或甚至有剝皮凌遲的歷史。

歌頌我們的國家是愛國,對我們國家的不滿也是愛國,這是我的看法。

現在,在大學中,一登「學途」,則有「不到教授非好漢」之慨,於是一馬當先,所向無前,目標就是教授。但是,從表面上看上去,達到目標就要過五關,其困難難於上青天。可是事實上卻正相反,一轉瞬間,教授可坐一禮堂矣,其中奧妙,我至今未能參悟。然而,跟著來的當然是教授貶值。這是事物的規律,是無法抗禦的。於是為了提高積極性,有關方面又提出了博士生導師(簡稱博導)的辦法。無奈轉瞬之間,博導又盈室盈堂,走上了貶值的道路。

在當今中國的學壇上,自視甚高者,所在皆是,而真正虛懷若谷者,則絕無僅有。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有不少年輕的學者,寫過幾篇論文,出過幾冊專著,就傲氣凌人。

什麼是「國學」呢?簡單地說,「國」就是中國,「國學」就是中國的學問,傳統文化就是國學。現在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歧義很大。按我的觀點,國學應該是「大國學」的范圍,不是狹義的國學。既然這樣,那麼國內各地域文化和五十六個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國學」的范圍之內。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又共同構成中國文化這一文化共同體。

Ⅳ 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6

[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6]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62010-04-05 19:55告別一位老知識分子遠去的背影在繁榮和發達的年代,當我們面對著經濟利益、學術不端、甚至是學術交易的誘惑之時,對大師的追憶、懷念和學習能否在每個知識分子的內心產生某種共鳴?7月11日,98歲高齡的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辭世了,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6。國有一老,如有一寶。季羨林先生因為他的國學學養和真誠人格,在學術界受到廣泛的尊重,如今他駕鶴西去,是中國學術界的一大損失。我們曾經有許多次機會向季老表達我們的敬意,我們也確實在許多場合向這位大師表達過敬意。但是當季羨林先生真的告別我們的時候,這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我們甚至會懷疑我們曾經表達敬意的真誠,以及老人接受敬意時的心情;我們也會忐忑地想起老人面對晚輩做的錯事和傻事,滿臉寬容背後的無奈。此刻,我們所有能做的事情,就是追憶、懷念和學習。我們追憶季羨林先生,實際上是在追憶一個大師輩起的年代。人們往往用自身的勤勉來作為成長的理由;但是有的時候,環境能夠決定給予人們更多成為大師的機會。這種環境並不能簡單的用貧窮或者富裕來概括。大師輩起的年代,是一個充滿問題的年代,也是一個尊重知識、寬容"異端"、追求平等的年代。自20世紀初開始,中國知識界在不斷與歷史爭奪這種機遇。而令我們景仰的學術大師們,恰恰就產生於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中。我們懷念季羨林先生,實際上是懷念一個"以學術為業"的群體。無論陳寅恪、傅斯年,還是錢鍾書、季羨林,這個群體中每一個人都是以一種偶然出現,而走向一種必然。馬克斯·韋伯說,在失去了神聖性和價值統一性的世界上,以學術為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夠獨立的思考。當然,所有的獨立思考都需要巨大的勇氣和冷靜的觀察。今天的多元化社會,鑄造著多元化的個人,終生以學術為業,並且能從其中找到樂趣和力量的人恐怕已經不多了。我們學習季羨林先生,實際上是學習一種獨立、自尊、誠實和執著的品行。無論在"文革"年代、在改革開放中、還是功成名就的晚年,季羨林都在不斷向自己提出問題,進行反思;無論在佛學、梵文還是宗教的學術領域,季羨林都在將一個問題執著地研究到底。這是知識分子難能可貴的一種品行,也是一種有現實意義的品行。尤其在當代中國,象牙塔中也不平靜。商業主義和權力文化空前做大、浮躁悸動的情緒蔓延,季羨林先生用他自己的言行給我們提出了汗顏的問題。追憶是為了記錄,懷念是為了尋找,學習是為了再造。中國的知識分子其實很簡單,他們已經放棄了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歷史自覺,僅僅在一個相對封閉的象牙塔中傳道授業。但是知識分子又很重要,因為他們是創造文化、重建價值的一個群體,也能夠引導人們的認知和行為,制定對話和交流的規則。在繁榮和發達的年代,當我們面對著經濟利益、學術不端、甚至是學術交易的誘惑之時,對大師的追憶、懷念和學習能否在每個知識分子的內心產生某種共鳴?而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是否能夠永遠成為這個社會的最高行為規范?季羨林先生走了。大師難再,修齊治平恐成絕響;後生可畏,慎篤勤溫似已惘然。季老遠去,我們還有大師嗎?季老走了,人們懷念,回憶,追思;大師生平,歷歷在目,大師學問,深不可測,大師品格,高山仰止。雖然季羨林不承認自己是大師,但我們還是稱他大師,一是顯得我們重視文化,重視文化人;二是讓外人知道:你看,我們還是有大師的。大師走一個,少一個,大師有減無增,這叫人著急的。這和泱泱大國的氣派不符,跟GDP世界前三的盛世氣象不符。雖然,我們可以欽定大師,"大師工作室"的牌子一掛,"大師"往牌子前面一站,讓照相機、攝像機一陣猛拍,大師就誕生了。渴望大師,可以理解,但如此猴急地製造大師,是對大師的輕慢,甚至是侮辱。這種時候,真正有大師氣度、大師品格的人,恐怕就要害怕自己跟"大師"有瓜葛了,要設法與"大師"劃清界限了。"大師"日見眾多之時,季老曾鄭重聲明,不接受人家給他戴上的"大師"帽子。季老的走,至少讓人明白一個道理:越想當大師,越是以大師自居,人家越不承認他是大師;越是不想當大師,公眾越是認你為大師。季老遠去。我們從大師的背影收回目光,我們惘然:哪裡還有大師?我們還有大師嗎?也許,首先要回答的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大師?是裝點盛世?是顯示政績?是用大師的精神滋養我們的心靈,還是借大師的名聲光耀自己的門楣?如果我們真的需要大師,那就從無聲的土壤開始。每一棵參天大樹,都是從泥土裡生長出來的。如果我們真的愛大師,就從愛泥土開始吧,就從清理土壤,為土壤增加養分開始吧。如果我們真的愛大師,我們自己願意做泥土嗎?沒有名聲,沒有報答,沒有所謂"成功"的光環,只有默默付出--我們有這個耐心嗎?我們甘於寂寞嗎?如果沒有,那就不要奢談愛大師,作文素材《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6》。喧囂只能製造小丑,而不是大師。季先生走後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季先生走了,但他不僅給我們留下了有形的著作,更給我們留下了無形的精神。季羨林先生曾撰文,表達了他希望大家摘掉他頭上的"國學大師"、"泰斗"、"國寶"這三頂"桂冠"的願望,以便還他"一個自由自在身",這使我浮想聯翩。(一)在浮躁盛行、爭名奪利的今天,季先生這一願望的意義,不在於他或別人誰有佩戴這三項"桂冠"的資格和三項"桂冠"的標准,而是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一個淡薄名利的榜樣、一個謙虛的榜樣、一個冷靜的榜樣。也是他面對現實的一種無奈的奉勸。(二)"國學大師"、"泰斗"、"國寶"的"桂冠"本是善良的人們對季先生的尊重和愛戴,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上台講演或表演的經驗,當幾十個燈泡照在台上,幾個聚光燈同時打向你的時候,不論多冷的天,都會使你頓時感到熱血沸騰,稍後就會頭腦發熱、頭暈目眩,有一種過去人們常說的"架在火爐上"被烤的感覺。所以說,頭上過多的光環對正常人來講,並非么好事,會使人頭腦發熱、頭暈目眩、胡說八道。(三)我們常講,社會就是一個人生的大舞台,這是很貼切的比喻。但很多人不論多熱的天,都希望多戴上幾項"桂冠"。有時在接過某些人的名片時,你看不清他的單位和聯系方式,橫在你眼前就是那不下十幾個大小虛實的各項"桂冠",這個會的理事、那個家的會員,要麼就是名譽主席、顧問等不一而足。剛拍幾部電視短片,就敢印上"著名影視編導"、明明是一個科長,還要加上一個括弧,副處級…我每每在看到這樣的名片時,並無半點肅然起敬的感覺,而是鄙視和蔑視。其實一個人的地位不是靠這些稱呼來確定的,一個人越需要化妝,說明她越丑;一個人冬季穿得越多,說明他身體越差;一個人越沒文化,越需要假文憑來招搖撞騙;一個越沒有錢的人,才越怕別人說他沒有錢而冒充大款…(四)中國人喜歡給別人戴帽子,也希望別人給自己戴帽子。有時給別人戴帽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為了等別人也給他戴上一頂或幾頂"桂冠"。(五)上帝為何只給我們一個太陽?兩個太陽同時出現會太熱,兩個太陽輪番上陣我們則不得休息。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人和事就好了,不必為自己多戴幾項"桂冠",更不必嫌一個太陽少而給自己再加幾個太陽。不論是兩個太陽同時出現,還是兩個太陽輪番上陣,這都是自尋煩惱。上帝既然給了我們一個太陽,那就享受好這個太陽,這個太陽就是我們自己。(六)季先生希望大家摘掉他頭上的三頂"桂冠",也是深知一個人頭上的太陽不能過多,每一項"桂冠"都像是緊箍咒,使人沒有"一個自由自在身"。這是一種境界,需要自信和實力。當你不需要"太陽",躲在小屋內做好自己的人和事的時候,太陽就會主動地破牆而入,照到你的頭上。(七)季先生的"桂冠"沒有誰發過文,所以他的"請辭"也不必誰來批准,對一些人是有所啟示和領悟,還是看到了新機會?這三頂"桂冠"不需要想"學雷鋒"的人來拾遺補缺,而是寧缺勿濫。季先生走了,他的"自辭三項桂冠",就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大師後繼乏人憂思錢鍾書、費孝通、巴金…,近些年來,每逝去一位民國時期即已名滿天下的學人,人們都會在無限緬懷中感嘆大師的凋零和後繼乏人。季羨林先生的故去,則再一次讓這個話題延續。季老是全社會公認的大師。媒體評價說,季老辭得去國學大師的名號,卻辭不去人們對他的尊敬。這不像時下某些人,雖被冠以大師的名號,卻倍受質疑和批評。在季老過世後,有網站登出"季羨林先生逝世之後,你覺得中國還有國學大師么"的問題,有近四成的人認為"季老逝世,中國再無國學大師"。可見大師之難得,非尋常人,實在難以承載這名號。從每一位大師的成長歷程看,也可謂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諸因素,歷經傳奇而成大師。像季羨林,他出身寒門,後求學清華,有幸受到陳寅恪等人教誨。1935年留學德國後,恰遇二戰,只好留德苦學,但這十年,他得以親炙世界級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的權威,他回國已成學術權威,被陳寅恪引入北大。但真正讓他成為大師的,卻是他歸國後的經歷:先被關進牛棚批鬥,後又被分配去看守門房,收發信件和報紙,然而,這段時間他卻翻譯了印度古代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並做出了許多研究成果。坎坷的經歷中,季老為人為學都有足以傳世之處。他的安貧樂道、貧賤不移、寵辱不驚讓人稱道。"未名四老"之一的張中行生前就曾在《負暄三話》中評價道:"季先生以一身而有三種難能:一是學問精深,二是為人樸厚,三是有深情。"而他後來以副校長的身份卻被新生及其家長當成"老工友"而為他們守行李的故事,更為"永遠的大師"平添了一段傳奇。張中行評價季老的三個"難能",每一個在現時代都是稀缺之物。季老學問精神,源於"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為學信條,但在今天,這樣的信條卻早已被各種粗製濫造和學術抄襲、剽竊所淹沒。而且,近來人們發現這些學術不端行為中,還頻頻閃現出校長、院長和著名教授的身影。而為人樸厚和有深情的為人之道,在當下,卻滑向了一個可怕的方向。近日陳丹青在一個名為"中國夢"的論壇上有精妙的點評,那就是滑向了怎樣做官。可以想見,在這樣的一種充滿"官污染"的學術生態下,想要看到燦若繁星般的大師,幾乎沒有可能。一個真正的學人,只有避開浮躁和流俗,秉承前代大師的精氣神,在坎坷中前行,在磨礪中堅持,在學問精深的同時堅守為人之道,也許慢慢的,他就成了大師。〔2010高考作文素材--季羨林6〕【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Ⅳ 我是初中生,買意林雜志好還是買意林雜志作文素材好為什麼有什麼區別

意林作文素材是針對於初高中生積累素材的作文利器,非常值得,還有好多真對於高中作文的書。

季羨林大師在他的自傳里說到:「我就非常討厭看《紅樓夢》」。你可以看各種類型不同的書,例如金庸的武俠小說,龍應台的《百年思索》。同時,現在信息時代,互聯網這么發達,不說看實體書才叫閱讀。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多閱讀。做好文摘堅持寫日記PS:閱讀不一定要看名著。沒有與書相應的人生閱歷,有些名著對你來說就是「滿紙荒唐言」,或許有些名著一輩子也不會看得懂。


(5)季羨林作文素材擴展閱讀

意林雜志經典精華

把人生當做餅干罐就可以了。餅干[1]罐不是裝了各種各樣的餅干,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都在裡面嗎?如果先一個勁兒的挑你喜歡吃的,那麼剩下的就全是不大喜歡的。每次遇到麻煩我就這樣想,先把這個應付過去,往下就好辦了。人生就是餅干罐。—— 村上春樹《挪威森林》

八味心境如濃茶一杯:第一味愛心:凡事包容,諸事忍讓;第二味虛心:謙虛為人,低調做事;第三味清心:尋找心靈的平靜;第四味誠心:將心比心,廣結善緣;第五味信心:積極心態的力量;第六味專心:使人生更有效率;第七味耐心:機會總在等待中出現;第八味寬心:學會選擇懂得放棄。——林語堂 早安!

原來歲月並不是真的逝去,它只是從我們的眼前消失,卻轉過來躲在我們的心裡,然後再慢慢地來改變我們的容貌。所以,年輕的你,無論將來會碰到什麼挫折,請務必要保持一顆寬諒喜悅的心,這樣,當十幾年以後,我們再相遇,我才能很容易地從人群中把你辨認出來。

閱讀全文

與季羨林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