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西津渡的作文100字
,查閱了相關資料得知,西津渡位於鎮江城西,是依附於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跡。它依山臨江,風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張祜、王安石等都曾在此候船,並留下了許多為後人傳誦的詩篇。《泊船瓜洲》就是著名的一篇。西津渡古街也是鎮江文物古跡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真想領略下西津渡的風采。
下車映入眼簾的木樁和玻璃圍城的碼頭遺址。跟隨著導游我們漫步在老街上,青石板路面上那深深的車轍足以證明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當年的繁華。沿著老街第一個的就是「一眼看千年」,即從唐代到清代的道路變化。它見證了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歷史進程。
救生會的成立,始於南宋的官辦,由鎮江郡首蔡洸開辦,到清朝的民辦這么多年不知挽回多少人的生命。觀音洞參觀後,我們去品嘗了鎮江有名的「鍋蓋面」,原來這美味可口的面條,由來於一個傳說,[size=font-size: 14pt,14pt]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沿在西津渡登岸,來到張嫂的麵店要吃面。忙亂中的張嫂,錯把湯罐的小蓋子撂進面鍋,煮出的面乾隆贊不絕口,才發現鍋蓋放在面鍋里煮起來,由此鎮江的鍋蓋面名聲大振,大街小巷都有大大小小的鍋蓋麵店。
我喜愛這里的人文景色,難怪媽媽說要漫步在這條被車輪磨礪出深深印轍的青石板路上,慢慢感受千年的歷史。
⑵ 鎮江西津古渡的文章
下面有鎮江最大的娛樂門戶網站《鎮江吃玩網》告訴您:關於西津古渡資料,今年下半年在市政府的努力下,整體環境得到了全面的改造,因此由原來的免費參觀,現在本地人收費10元,其他20元。新增「小碼頭」遺址。歡迎您登陸《鎮江吃玩網》查詢更多景點信息。
西津古渡街座落在鎮江市西邊的雲台山麓,是一條有著千年歷史,令人稱奇叫絕的古街,全長雖僅五百公尺,但有自唐宋以來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時期的樓閣,都是別具風情的建築,沿坡而建的幾道石門古色古香,門楣上歷代名人的題字清晰可見,西邊的小碼頭街仍保持著唐宋風韻,漫步在這條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歷史博物館內散步,可以領略當年古城地處要塞,商旅繁榮的風貌。
「西津古渡」原為古渡口,後因江面南漲北坍,原本是江水的位置,逐漸形成道路,古老的渡口邊就再也看不到長江水,唐代鎮江名金陵,故稱為金陵渡,當時許多大詩人如李白、孟浩然等都曾在此候船待渡,宋熙寧元年春,王安石應召赴京,從西津渡揚舟北去,船到瓜洲時,見景抒情,寫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詩:「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些歷史的印記,無不向我們娓娓訴說著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滄桑,走在這條被車輪磨出深深印轍的青石板路上,使我們感受到無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但這卻是再也不會重演的歷史景像,「西津古渡」已在歷史的洪流及動盪中走向衰落,千年古渡,已荒廢殘缺.........
由於地處山麓,經濟開發價值不如那些一馬平川的開闊之地,於是幸運地躲過了近年來老城改造和旅遊開發的破環……
與鎮江博物館比鄰而居,一座矮牆相隔,由數十級石階沿坡而上,一道雕花磚砌的券門立於坡頂,上書「西津渡街」字樣,穿過這道券門,展現眼前的便是經歷了千年歷史的「西津古道」。一道券門之隔,門里門外的建築卻恍若隔世,門外是大道通衢,兩旁是高大、宏偉、瑰麗,或中或西或中西混體的建築,門內卻轉瞬間化作小巧古樸的中式閣樓、亭台、塔廟,中間夾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彎曲小道。
整個西津渡街全長約1000米,從刻有「西津渡街」的頭道券門至待渡亭大約500米,從待渡亭到長江邊500米,而其中濃縮的歷史遺存最多、建築藝術最精的則是從頭道券門至待渡亭的500米。如果從雲台山腳下的蒜山石崖仰望的話,西津古街實際上是一條依附於雲台山麓的棧道,雕檐翹角的亭台樓閣彷彿是以一顆顆古樸典雅的傳統建築為「珍珠」鑲嵌在雲台山麓上的精美「項鏈」。
古街上的建築多為明清時期的遺跡。靠近頭道券門的木結構店鋪已經適應了現代商業氛圍,成為了當地古玩字畫的交易場所,熱鬧的休息日,店鋪連同券門外的階梯都成了市場,平常日子裡則人跡寥寥,惟有店鋪門口的竹椅、木凳和時不時竄出的京吧狗透露出寧靜中的生機。
走過兩座香煙繚繞的亭狀香爐,過第二道券門,雖建築風格未變,體量卻明顯大了一號,磚木結構,雕花飛檐的窗欄和立柱一律被漆作朱紅色,與二道券門上「飛閣流丹」一詞呼應得恰到好處。然而更為引人注目的則是立於古街之上的一座過街石塔,白色的喇嘛塔矗立於通道的上方,讓人頓生敬畏之感,塔基之下有修葺紀念碑,上書「西津渡過街塔又稱昭關石塔、觀音洞喇嘛塔、瓶塔,系元武宗海山皇帝命畫塑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劉高仿京剎梵相而作的金山般若禪院的一部分。竣工於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或稍前」。由此可見這一建於元代的過街塔至今已經歷過600多年的風雨滄桑,且與北京老城中的白塔寺還有著嫡親淵源。
穿過昭關石塔,是一座黑色鐵質香爐,香爐正對的門洞上書有「觀音洞」三字,觀音洞臨街而建,高大古樸,雖然風雨斑駁了立面,卻依舊顯示出宗教的肅穆庄嚴。在數百近千年的時間跨度中,當西津渡已經成為橫渡長江的重要港口時,長江天塹之於當時的交通工具仍然意味著巨大的風險,面對難以卜測的風浪,人們只有祈求於宗教的護佑。
走出觀音寺前的「共渡慈航」券門,西津古道開始沿階而下,直至待渡亭,坡道上的青石板中間有一坡面,坡面當中留有深深的車轍,坡面一來作雨天快速排水之用,二來用於在西津渡上岸或離港的大宗貨物運輸之用,那些車轍痕跡則來自當年運貨所用之獨輪車,這些歷史的印跡,令人遙想當年西津渡人來貨往的繁盛景象。
沿觀音洞一路下行,踏在青石板路上,一直到現在的長江路,當年的老街店面,諸如「吉瑞里西街·1914」、「民國元年春長安里」、「德安里」等匾額至今猶在。據當地老人家說,在這短短幾百米長的街道上當年有各式店鋪150多家,從行業種類上看,有飲食方面的,有生活和文化方面的,當然,還有許是專門為船家服務的店鋪,諸如木匠店、纜繩店等。解放前這里還專門設有一個警察分局,一條街儼然就是一個五臟俱全的小社會。
到了建於清朝的待渡亭,就走完了西津渡街現存最完美的部分。「待渡亭」顧名思義就相當於現在的港口碼頭的候客處,當年的商旅們想來曾在此俯視滾滾長江,懷著各式心情等待著一次難以預測的遠行。
從待渡亭繼續下行,穿過一片老式民居,約摸500米距離處有一塊高聳壁立的石崖,這就是蒜山石崖。當年石崖之下即為滾滾長江,石崖也成了扼守江岸的屏障。然而隨著歲月流轉,原先緊臨長江的西津渡口,自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泥沙淤積,導致江岸北移,當年拱衛西津渡口的蒜山石崖如今距離長江江岸已有300多米的距離,一條新建的長江路橫亘在當年的西津渡與滾滾長江之間。
古代鎮江,一直就是溝通大江南北的要沖。無論春秋時代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國的京口,金陵渡都是當時的軍事重地和交通要津。隋唐以後,朝廷打壓六朝古都的南京,貶為縣級,鎮江卻升為潤州,再由於南北大運河的修通,鎮江地位日顯重要。在那漫長的歲月里,它是我國東南地區漕糧、絲綢等物質北運京師的重要港口。
西津渡街的繁盛正得益於這一地理優勢,其創建始於六朝,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近兩千年的積淀,才有了如今的規模。沿街而行,行人能感知到近千年的歷史,更能觸摸到鎮江老城的「文脈」和「底蘊」。
近千年的歷史文化的積淀,讓西津渡周邊不大的區域成為了研究那段歷史的活化石。一路走來所見到的元代石塔、臨街的明清建築及民居不過是最表層的遺留罷了。據近年考古人員對西津渡地區沿街一線的考察發現,整個街道下面疊壓著3-5米厚的文化堆積層,包括從清代到唐代的歷代路土遺跡。在唐代路基的塊石下面,即是鵝卵石、流砂地層。文化堆積中出土遺物豐富,早期見有六朝磚瓦及先秦時期夾砂陶鼎足等,唐代遺物有蓮花紋方磚、瓦當、璧足形碗、唐三彩器,宋代遺物則有陶瓷器及琉璃筒瓦、鐵刀、撐船竹篙的鐵腳等。這反映出,古街的修築、使用從未中斷,千年古渡的街道走向是穩定如一的。
值得玩味的是,雖然西津渡地處於鎮江人口稠密的老城區,但因其地處雲台山麓,又有象山遮擋,經濟開發價值顯然不如那些一馬平川的開闊之地,於是,幸運地躲過了近年來老城改造和建設之風的破環。而作為如此具備文化與觀賞價值的去處,也並未因近年來的旅遊熱而受到過度開發,甚至連門票都沒有,管理者也少見,完全的原生狀態。筆者去時,正值今年春節期間,但整個區域內遊客並不多,進入西津渡頭道券門後更是人跡寥寥,而且其他路人基本都是過路的本地人,無嘈雜遊人之亂耳,當地住戶的生活也與古樸的建築渾然天成。
如此景象,令人感慨。同是著名的歷史遺跡和風景名勝地,那些收取高昂門票的景區反而未必能得到有效的保護,不少景區甚至以提高門票的方法來限制客流,保護景點與文物,但效果還是難以彰顯。事實上,不走為了旅遊而開發之路,讓文物古跡保留其原生態的生命感,恰恰是「保護」的精髓所在,這或許正是古樸的西津古渡對於「無為而治」這一古語的詮釋吧。
⑶ 關於西津渡的作文750字
早班車趕到鎮江,當我走出車站,走在不算寬大的馬路上,感受到的是小城街道不相矛盾的寧靜和擁擠。由於僅一天的時間有些緊張,選擇性的去了金山寺、西津渡古街,也是因為這兩個地方相距不遠。上午去了金山寺。中午時分一路默念著鎮江三大怪的諺語:「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條鍋里煮鍋蓋」,找到鎮江最具盛名的飯店,位於人民路的「老宴春」,品嘗飽餐了鎮江的佳餚:「餚肉」「鎮江獅子頭」「蟹黃湯包」「鍋蓋面」——品嘗的感受這里就省略不談了,總之不像人們傳說的和我想像的那麼好,也可能是不對我的口味吧。
午後,當我走近古街的街口時,看到這新修建的拱形街門,從門洞向街里望去時,一看就是近年新鋪的灰磚漫地的路面,心裡暗自有些失望,這古街恐怕是舊址上的「新街」了。
先等等,我們進入古街之前還是先了解一下它的文化和歷史吧:
西津渡古街全長約 1000 米,始創於六朝時期,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留下了如今的規模,因此,整條街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
西津渡,三國時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後才稱為「西津渡」。這里原先緊臨長江,滾滾江水就從腳下流過。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淤漲,江岸逐漸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腳下的超岸寺旁。當年的西津古渡現在離長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離。
三國時期,這里曾駐有孫權的東吳水師,唐代以後這里更是專門派有兵丁守衛巡邏。宋熙寧元年 (1608) 春,王安石應召赴京,從西津渡揚舟北去,舟次瓜洲時,即景抒情,寫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六朝時期,這里的渡江航線就已固定。規模空前的「永嘉南渡」時期,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從這里登岸的。東晉隆安五年 (401) ,農民起義軍領袖孫恩率領「戰士十萬,樓船千艘」,由海入江,直抵鎮江,戰略目標就是「鼓噪登蒜山」,控制西津渡口,切斷南北聯系,以圍攻晉都建業(今南京),後被劉裕率領的北府兵打敗。公元 684 年,唐高宗李治駕崩以後,皇後武則天臨朝稱帝,徐敬業、駱賓王等在揚州發動武裝暴動,駱賓王寫下了傳誦千古的著名檄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一時天下震動。兵敗後,徐敬業、駱賓王等渡江「奔潤州,潛蒜山下」。宋代,這里是抗金前線,韓世忠曾駐兵蒜山抗禦金兵
⑷ 西津渡燈會作文怎麼寫
「二月二燈會」是西津渡獨有的民間傳統節日,相傳在南宋時就已開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寧溪的定在二月日,據說因為正月十五元宵節,到處都在舉辦燈會活動,所以寧溪特意將燈會推遲到二月初二「春龍節」,這樣既可以先學習別處的經驗,取長補短,又能夠讓別人也有機會到寧溪來看燈,於是就有了「中華元宵皆三五,寧溪燈會獨二二」的獨特習俗。編輯本段「六街花燈光鋪地,八宅鼓樂音蓋天」,這是描寫傳統寧溪燈會盛況的一副對聯。古寧溪街共分為八宅,每年辦燈會由八宅輪流主持。一般都在二月初二日上燈,初八日落燈,到了上燈日,各宅都要高高地豎起一根燈柱,在「T」形的燈架上煞為壯觀地掛上九盞大紅燈籠,這就是「九連燈」。另外,每宅還在街口搭建一座「虛空亭」,安放本宅的「保界爺」或「財神爺」。又在旁邊築一間鼓手亭,一群吹鼓手在亭子里從早上一直吹奏到晚上。燈會期間,家家戶戶門口都要貼春聯,掛彩燈。傳統的彩燈式樣也是名目繁多,有紗燈、提燈、玻璃宮燈、荷花燈、稻矮燈、走馬燈和各式各樣的動物燈等等。燈會的第一夜叫鬧街,八宅各自組織鑼鼓隊進行沿街演奏,或在自己宅的「虛空亭」內敲鑼打鼓,宣告今年「二月二燈會」活動開場,接下來的各夜都要「迎老爺(神像)」。通常在初四夜進行大迎,掀起燈會活動的高潮,因為初四是寧溪集市,永(嘉)、樂(清)、仙(居)、臨(海)、黃(岩)邊境趁到寧溪趕集之便前來觀燈,或走親訪友的外來群眾特別多。這一夜每宅都要組織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參加迎燈,每支隊伍由兩面敲十三響大鑼。
⑸ 作文游西津渡該咋寫
好消息!好消息!西津渡開街了!我一從報紙上看到這則消息,馬上就撒嬌著要媽媽帶我去西津渡街玩。
由於我去過西津渡街,所以我對西津渡街還是有所了解的。它是我們鎮江的一條歷史文化古街,它傳承了鎮江悠久的歷史,近年來獲得了亞太地區文化遺產優秀保護獎、江蘇省人居環境獎等榮譽稱號。
一到西津渡街,我發現和以前不一樣了。古老的房子修繕成了嶄新的房子,枯老的大樹變得非常茂盛。我興奮極了!拉著媽媽就往前跑。
咦,那邊這么熱鬧在干什麼啊?我跑過去想看個究竟,原來有幾個叔叔、阿姨正在表演節目呢!他們有的在跳藏族舞,有的在唱歌,好玩極了!
我邊走邊看,不一會兒便走完了西津渡街。我還沉浸在這古老的文化氣氛之中,久久捨不得離開。
⑹ 鎮江 西津渡游的感想
古樸,體現了鎮江歷史文化名城了悠久文化。
⑺ 西津渡游記初中作文600字
早班車趕到鎮江,當我走出車站,走在不算寬大的馬路上,感受到的是小城街道不相矛盾的寧靜和擁擠。由於僅一天的時間有些緊張,選擇性的去了金山寺、西津渡古街,也是因為這兩個地方相距不遠。上午去了金山寺。中午時分一路默念著鎮江三大怪的諺語:「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條鍋里煮鍋蓋」,找到鎮江最具盛名的飯店,位於人民路的「老宴春」,品嘗飽餐了鎮江的佳餚:「餚肉」「鎮江獅子頭」「蟹黃湯包」「鍋蓋面」——品嘗的感受這里就省略不談了,總之不像人們傳說的和我想像的那麼好,也可能是不對我的口味吧。
午後,當我走近古街的街口時,看到這新修建的拱形街門,從門洞向街里望去時,一看就是近年新鋪的灰磚漫地的路面,心裡暗自有些失望,這古街恐怕是舊址上的「新街」了。
先等等,我們進入古街之前還是先了解一下它的文化和歷史吧:
西津渡古街全長約 1000 米,始創於六朝時期,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留下了如今的規模,因此,整條街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
西津渡,三國時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後才稱為「西津渡」。這里原先緊臨長江,滾滾江水就從腳下流過。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淤漲,江岸逐漸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腳下的超岸寺旁。當年的西津古渡現在離長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離。
三國時期,這里曾駐有孫權的東吳水師,唐代以後這里更是專門派有兵丁守衛巡邏。宋熙寧元年 (1608) 春,王安石應召赴京,從西津渡揚舟北去,舟次瓜洲時,即景抒情,寫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六朝時期,這里的渡江航線就已固定。規模空前的「永嘉南渡」時期,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從這里登岸的。東晉隆安五年 (401) ,農民起義軍領袖孫恩率領「戰士十萬,樓船千艘」,由海入江,直抵鎮江,戰略目標就是「鼓噪登蒜山」,控制西津渡口,切斷南北聯系,以圍攻晉都建業(今南京),後被劉裕率領的北府兵打敗。公元 684 年,唐高宗李治駕崩以後,皇後武則天臨朝稱帝,徐敬業、駱賓王等在揚州發動武裝暴動,駱賓王寫下了傳誦千古的著名檄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一時天下震動。兵敗後,徐敬業、駱賓王等渡江「奔潤州,潛蒜山下」。宋代,這里是抗金前線,韓世忠曾駐兵蒜山抗禦金兵南侵。千百年來,發生在這里的重要戰事有數百次之多。西津古渡依山臨江,風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張祜、王安石、蘇軾、米芾、陸游、馬可 · 波羅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並留下了許多為後人傳誦的詩篇。
元朝時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 · 波羅從揚州到鎮江來,也是在西津渡登岸。由此可見,至少從三國時期開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長江渡口。鎮江自唐代以來便是漕運重鎮,交通咽喉。西津渡則是當時鎮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自三國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陸游途徑西津渡時,曾對渡口每日運送上千的兵源感嘆不已。清代詩人於樹滋所寫的詩更道出了西津渡口人來舟往的繁忙景觀:
糧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濱。
穩渡中流入瓜口,飛章馳驛奏楓宸。
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發展,環境的改變使西津渡逐漸淡化和削弱了作為渡口的功能,但是它活化石般的風貌卻得以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來。西津渡古街的文化內涵在於它的津渡文化、宗教文化和民居文化。
進入古街不遠處就看到了「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高高的石階上鐵柵欄門緊鎖,人去樓空,三層小樓的建築風格與古街建築有著明顯的不同,不知道樓內又是怎樣的一番天地?真希望能走進去看看。沿著古街小路前行,也許是午後,街道很安靜,幾乎看不到遊人的影子,行人也很少,窄窄的小路兩邊是一人多高的灰牆,走到第一道彎曲轉角處我幾乎想停頓下來,過於寧靜以至於我有點不敢前行了。
我還是鼓足勇氣繼續前行了,轉過兩道彎路後,展現在我眼前的是全國唯一的一座保存完好、時代最久的過街石塔。在狹窄的小街上,來往行人每從塔下經過,便經歷一次頂禮朝拜。石塔左側門洞是觀音洞,右側是救生會。
走過觀音洞,一路石階而下。走在石階上,我注意到腳下有一條條中間帶著凹槽的青石板順著石階方向蜿蜒而去。遊人議論猜測是水槽,但我不這樣認為,因為它在路的中央,而且中間凹陷的地方並不深,也就是走水不可能。因為這里是個古老而著名的碼頭,應該是與運送貨物的交通工具相關,所以我判斷是獨輪車的車轍印跡。經當地一位老人確認,我的判斷准確無誤,並且他還告訴我,以前鎮江及周圍地區的吃用等外來物品都是通過西津渡碼頭和這條小路由獨輪車運送出去的。一邊聽著,我漫步走在這條帶有深深印轍的青石板路上,耳邊似乎傳來千年的喧嘩之聲,使我情不自禁地激發出無限的遐想和思古之情,感受著千百年前這里的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人來車往,推著獨輪車的運工,汗流浹背吃力地在這條石板路上行進……
看著青石板路面上這深深的車轍印跡,感慨頗多,要有多少車來車往從這里壓過,才能使這堅硬的青石板留下如此的印跡呀!這也足以證明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當年的繁華。
⑻ 鎮江西津渡解說詞,把具體景點說清楚,字數在兩百以內
「西津古渡街」坐落在鎮江市西邊的雲台山麓,是一條有著千年歷史,令人稱奇叫絕的古街,全長雖僅五百公尺,但有自唐宋以來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時期的樓閣,都是別具風情的建築,沿坡而建的幾道石門古色古香,門楣上歷代名人的題字清晰可見,西邊的小碼頭街仍保持著唐宋風韻,漫步在這條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歷史博物館內散步,可以領略當年古城地處要塞,商旅繁榮的風貌。
「西津古渡」原為古渡口,後因江面南漲北坍,原本是江水的位置,逐漸形成道路,古老的渡口邊就再也看不到長江水,唐代鎮江名金陵,故稱為金陵渡,當時許多大詩人如李白、孟浩然等都曾在此候船待渡,宋熙寧元年春,王安石應召赴京,從西津渡揚舟北去,船到瓜洲時,見景抒情,寫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詩:「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些歷史的印記,無不向我們娓娓訴說著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滄桑,走在這條被車輪磨出深深印轍的青石板路上,使我們感受到無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但這卻是再也不會重演的歷史景像,「西津古渡」已在歷史的洪流及動盪中走向衰落,千年古渡,已荒廢殘缺.........
由於地處山麓,經濟開發價值不如那些一馬平川的開闊之地,於是幸運地躲過了近年來老城改造和旅遊開發的破環……
整個西津渡街全長約1000米,從刻有「西津渡街」的頭道券門至待渡亭大約500米,從待渡亭到長江邊500米,而其中濃縮的歷史遺存最多、建築藝術最精的則是從頭道券門至待渡亭的500米。如果從雲台山腳下的蒜山石崖仰望的話,西津古街實際上是一條依附於雲台山麓的棧道,雕檐翹角的亭台樓閣彷彿是以一顆顆古樸典雅的傳統建築為「珍珠」鑲嵌在雲台山麓上的精美「項鏈」。
走過兩座香煙繚繞的亭狀香爐,過第二道券門,雖建築風格未變,體量卻明顯大了一號,磚木結構,雕花飛檐的窗欄和立柱一律被漆作朱紅色,與二道券門上「飛閣流丹」一詞呼應得恰到好處。然而更為引人注目的則是立於古街之上的一座過街石塔,白色的喇嘛塔矗立於通道的上方,讓人頓生敬畏之感,塔基之下有修葺紀念碑,上書「西津渡過街塔又稱昭關石塔、觀音洞喇嘛塔、瓶塔,系元武宗海山皇帝命畫塑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劉高仿京剎梵相而作的金山般若禪院的一部分。竣工於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或稍前」。由此可見這一建於元代的過街塔至今已經歷過600多年的風雨滄桑,且與北京老城中的白塔寺還有著嫡親淵源。此塔為江南獨一無二,全國亦不多見。
穿過昭關石塔,是一座黑色鐵質香爐,香爐正對的門洞上書有「觀音洞」三字,觀音洞臨街而建,高大古樸,雖然風雨斑駁了立面,卻依舊顯示出宗教的肅穆庄嚴。在數百近千年的時間跨度中,當西津渡已經成為橫渡長江的重要港口時,長江天塹之於當時的交通工具仍然意味著巨大的風險,面對難以卜測的風浪,人們只有祈求於宗教的護佑。
走出觀音寺前的「共渡慈航」券門,西津古道開始沿階而下,直至待渡亭,坡道上的青石板中間有一坡面,坡面當中留有深深的車轍,坡面一來作雨天快速排水之用,二來用於在西津渡上岸或離港的大宗貨物運輸之用,那些車轍痕跡則來自當年運貨所用之獨輪車,這些歷史的印跡,令人遙想當年西津渡人來貨往的繁盛景象。
沿觀音洞一路下行,踏在青石板路上,一直到現在的長江路,當年的老街店面,諸如「吉瑞里西街•1914」、「民國元年春長安里」、「德安里」等匾額至今猶在。據當地老人家說,在這短短幾百米長的街道上當年有各式店鋪150多家,從行業種類上看,有飲食方面的,有生活和文化方面的,當然,還有許是專門為船家服務的店鋪,諸如木匠店、纜繩店等。解放前這里還專門設有一個警察分局,一條街儼然就是一個五臟俱全的小社會。
到了建於清朝的待渡亭,就走完了西津渡街現存最完美的部分。「待渡亭」顧名思義就相當於現在的港口碼頭的候客處,當年的商旅們想來曾在此俯視滾滾長江,懷著各式心情等待著一次難以預測的遠行。
從待渡亭繼續下行,穿過一片老式民居,約摸500米距離處有一塊高聳壁立的石崖,這就是蒜山石崖。當年石崖之下即為滾滾長江,石崖也成了扼守江岸的屏障。然而隨著歲月流轉,原先緊臨長江的西津渡口,自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泥沙淤積,導致江岸北移,當年拱衛西津渡口的蒜山石崖如今距離長江江岸已有300多米的距離,一條新建的長江路橫亘在當年的西津渡與滾滾長江之間。
古代鎮江,一直就是溝通大江南北的要沖。無論春秋時代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國的京口,金陵渡都是當時的軍事重地和交通要津。隋唐以後,朝廷打壓六朝古都的南京,貶為縣級,鎮江卻升為潤州,再由於南北大運河的修通,鎮江地位日顯重要。在那漫長的歲月里,它是我國東南地區漕糧、絲綢等物質北運京師的重要港口。
西津渡街的繁盛正得益於這一地理優勢,其創建始於六朝,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近兩千年的積淀,才有了如今的規模。沿街而行,行人能感知到近千年的歷史,更能觸摸到鎮江老城的「文脈」和「底蘊」。
近千年的歷史文化的積淀,讓西津渡周邊不大的區域成為了研究那段歷史的活化石。一路走來所見到的元代石塔、臨街的明清建築及民居不過是最表層的遺留罷了。據近年考古人員對西津渡地區沿街一線的考察發現,整個街道下面疊壓著3-5米厚的文化堆積層,包括從清代到唐代的歷代路土遺跡。在唐代路基的塊石下面,即是鵝卵石、流砂地層。文化堆積中出土遺物豐富,早期見有六朝磚瓦及先秦時期夾砂陶鼎足等,唐代遺物有蓮花紋方磚、瓦當、璧足形碗、唐三彩器,宋代遺物則有陶瓷器及琉璃筒瓦、鐵刀、撐船竹篙的鐵腳等。這反映出,古街的修築、使用從未中斷,千年古渡的街道走向是穩定如一的。
值得玩味的是,雖然西津渡地處於鎮江人口稠密的老城區,但因其地處雲台山麓,又有象山遮擋,經濟開發價值顯然不如那些一馬平川的開闊之地,於是,幸運地躲過了近年來老城改造和建設之風的破環。而作為如此具備文化與觀賞價值的去處,也並未因近年來的旅遊熱而受到過度開發,甚至連門票都沒有,管理者也少見,完全的原生狀態。筆者去時,正值今年春節期間,但整個區域內遊客並不多,進入西津渡頭道券門後更是人跡寥寥,而且其它路人基本都是過路的本地人,無嘈雜遊人之亂耳,當地住戶的生活也與古樸的建築渾然天成
如此景象,令人感慨。同是著名的歷史遺跡和風景名勝地,那些收取高昂門票的景區反而未必能得到有效的保護,不少景區甚至以提高門票的方法來限制客流,保護景點與文物,但效果還是難以彰顯。事實上,不走為了旅遊而開發之路,讓文物古跡保留其原生態的生命感,恰恰是「保護」的精髓所在,這或許正是古樸的西津古渡對於「無為而治」這一古語的詮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