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要顧全大局的高中作文!
不會放棄,有可能是在漫漫消耗自己的生命。
在一個青黃不接的初夏,一隻覓食的老鼠意外地掉進了一個盛有半缸的米缸里,這飛來的口福使得老鼠大喜過望,它警惕地環顧了一下四周,確定沒有什麼危險之後,便是一通瘋吞猛咽,吃完後倒頭便睡。
老鼠在米缸里吃了睡,睡醒了再吃。日子不知不覺地在豐衣足食的悠閑中過去了。有時老鼠也曾為「是否要跳出缸去」進行過心理斗爭和痛苦的抉擇,但它最終捨不得放棄眼前白花花的大米。直到有一天米缸見了底,它才發現目前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沒有這個能力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捨不得放棄,只好用生命作代價的寓言。我們一定會嘲笑老鼠的愚蠢,早點跳出去不就溜之大吉了嗎?但想想自己,看看身邊的一些人,我們不難發現:其實,人也會犯老鼠的錯誤:因為放不下到手的名利、職務、待遇,有的人整天東奔西跑;因為放不下誘人的錢財,有的人機關算盡,利用各種機會想撈一把,結果卻作繭自縛;因為放不下對權利的佔有欲,有的人熱衷於溜須拍馬、行賄受賄,不惜丟掉人格的尊嚴……
人生的哲理就像老鼠貪吃一樣簡單。捨不得丟掉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懂得放棄,最後失去的反而更多,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我們脆弱的生命背不了太多的行囊,在人生的道路上,註定要放棄很多東西。只有放棄,才能在誘惑面前作出明智的選擇,讓自己活出輕松,活出質量。
茫茫人海,滾滾紅塵,我們走過了童年的純真,少年的快樂,青年的執著,中年的煩惱,學會了競爭,學會了佔有,學會了生存,但很少學會放棄點什麼。為什麼不少人已豐衣足食、小康有餘,卻仍舊不擇手段、投機鑽營,去追逐更多的財富?為什麼那麼多名師、名家固守著早已過時的陳年老法自以為是,不知不覺中被時代冷落、淘汰?為什麼那麼多的股民、彩民、賭徒常常食不果腹、負債累累,卻仍沉迷於其中不能自拔?為什麼有些高官已名聲顯赫、家財萬貫,卻仍在費盡心思地往上爬,不斷地行賄、索賄,以至於最終引起官怒民憤?……因為這些人不知道放手,不願放棄名利,甚至自己給自己增添額外的負擔。
不會放棄的人,總以為華衣美食、高官厚祿、帥哥美女全都能變成自己的,不懂得去珍惜、品味、享受已擁有的一切,整天為那些不現實的目標,鑽進自我設計的圈套里傷心勞神。
懂得放棄的人,對任何人和事不會太過苛求,竭力用溫情、柔雅、大度營造一種溫馨,在盪漾著充滿愛意的生命中,心態平和,順其自然,快樂相隨。
放棄是一種藝術,這種藝術的奧妙在於度的把握,有些東西需要放棄,而有些東西絕不能放棄。在短暫的人生中,我們不能放棄學習,不能放棄奮斗,不能放棄生存。但對於影響和阻礙我們享受人生,追求幸福的一些多餘的負重則應該理智的放棄。
我們都有過許多夢想,但不是每個夢想都可以實現的,當滿懷的希望落空時,生活也似乎變得陰暗了。過份的執著於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對於人生是一個太沉重的負擔,甚至是一種傷害。於是要懂得放棄,正如盛開的花朵為了結出果實,就一定要放棄美麗的容顏;要想擁有星河燦爛的夜空,就必須放棄白晝;要想擁有浪漫的雨中漫步,就一定要放棄自己喜愛的陽光。只有放棄了過高的奢望,放棄了不可實現的夢想,人,才能活得真實從容。
苦苦貪戀一個不適合自己的職位,不但會身心疲憊,而且會讓自己心力交瘁,因為自己不合適,所以你要努力扭轉自己,適應你的工作,努力去做自己難以承擔工作需要的事情。苦苦追求一份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不但迷失了自己,也徒然地浪費了青春和精力,做出不必要的犧牲。放棄一份感情,有時的確比開始一段感情要難。因為會有日久情深的戀戀不舍,但是明明知道自己錯了,為什麼不及時放棄?不是你的,就不要硬去爭取,明明不存在或不可能的事就要斷然放棄。很多事情的結局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做再多的努力也不過是徒費心機。即然這樣,我們何不放棄呢?放棄,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放棄了一個人的愛,但同時也獲得了重新去愛別人和被別人愛的權利,得何以喜,失又何以悲?要知道:一個浪花消逝時,必將激起另一個更加美麗的浪花,得與失原本就是交替輪回的。
放棄並不意味著失敗,該執著時執著,該放棄時放棄,是一種自我超越的人生智慧。放棄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會珍惜身邊的美好;放棄一些追求不到的身外之物,就會得到輕松悠閑的寧靜;放棄一些不必要的忙忙碌碌,就會得到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感覺到心思太復雜,負荷太沉重,煩惱太無緒的時候,放棄一些必須放棄的東西,自然會得到更多的所需要的東西。
Ⅱ 古今中外名人顧全大局的例子
《廉頗列傳》里的負荊請罪
Ⅲ 名人故事—顧全大局
下面是關於周恩來與程硯秋的一段小故事
關於程硯秋先生,周恩來早有耳聞,在延安期間談論到京劇藝術,周恩來是喜歡程派的。抗戰期間,梅蘭芳先生困居上海,蓄須明志,不為敵偽登台演出,表現了民族氣節;在北平,程硯秋唱起了《亡蜀鑒》,一抒憂憤,戲中一句「願國人齊努力,共保神州」,深深打動了觀眾的心。從此漢奸來找麻煩,程先生只好到京郊荷鋤務農,歸隱田間。程先生用勞動換來了豐收,漢奸亦不罷休,找到程先生居處鬧事,並說程硯秋用打下的糧食供給山裡的共產黨,程先生氣不過,遂不與宵小理論。程先生平靜下來後想,日寇漢奸欺負百姓,好人惹不起,可是他們也有怕的,他們怕共產黨,那共產黨可不得了。1948年底程先生外出回家,家人小心地遞來一張紙條,並說有一位共產黨大幹部來拜訪。將信將疑的程硯秋接過紙條相信了事實。紙條上落著二行娟秀的字跡:硯秋先生,特來拜訪,值公出。不得留候駕歸為歉。 周恩來
程硯秋小心地把紙條收好(此條現珍藏在國家級博物館)。程先生伴著這張紙條迎來了解放,迎來了他藝術的新生。他和眾多藝術家與周恩來相識了,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文代會和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他們走西北、下東南、去朝鮮戰場,把藝術獻給人民。
1956年,程硯秋訪蘇回國,恰好與周恩來同乘一列火車,談話中總理問起程硯秋是否想過加入共產黨的問題,只此一問程硯秋進入了思索。隆隆飛馳的列車沒有快過程硯秋的思緒。舊社會戲行被稱「不義行」,藝人都靠自我奮斗,成功不易,程先生就被某軍閥欺辱過。今天藝人成了國家的主人,而且能與人民總理促膝長談。程先生向總理交心了:「我有獨善其身的思想,一向孤僻……」總理打斷程先生話茬,歷數了程先生解放後的進步和表現,肯定了程先生的成績。其實程先生早就發現總理在理解、關心自己,他向總理說出了埋藏心中已久的話:「周總理,我早就想加入中國共產黨,我也朝著黨員的標准要求自己,只是我還沒有為自己找到入黨介紹人。」
「我願意做你的介紹人。」總理回答。只一句話就表現了黨對藝術家政治上的關懷和期望。
第二年程先生被戲曲學院黨支部討論通過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之後,程先生收到了周恩來總理的一封信———
硯秋同志:
我在你的入黨志願書上,寫下了這樣一段意見:
程硯秋同志在舊社會經過個人的奮斗,在藝術上獲得相當的成就,在政治上堅持民族氣節,這都是難能可貴的。解放後,他接受黨的領導,努力為人民服務,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這就具備了入黨的基本條件。他的入黨申請,如得到黨組織批准,今後對他為預備黨員期間,他應該努力學習,積極參加集體生活,力圖與勞動群眾相結合,繼續克服個人主義思想作風,並且熱心傳授和推廣自己的藝術的成就,以便提高自己的階級覺悟,發揚為勞動人民服務的精神。
現在把它抄送你,作為我這個入黨介紹人對你的認識和希望的表示。
周恩來
1957年11月13日
因入黨須二人介紹,程先生入黨的第二位介紹人是賀龍元帥。賀龍元帥當時也為程先生寫去一信。
程硯秋先生入黨真是一段佳話。自1927年周恩來介紹賀龍入黨30年來一直沒有再介紹其他人入黨。當時,恰巧又是總理和賀龍同志一起介紹程硯秋入黨。我們這位藝術大師是有福的。
Ⅳ 以顧全大局的重要性為題,作文800字
合作的重要性
「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的意思大家肯定都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合作才能有更大的力量,才能順利輕松的到達成功的彼岸。
「牆倒眾人推」就是在告訴我們人多力量大,在學習中,我們肯定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和挫折,當我們做題時,費盡了腦汁也無法找到做題的思路,這時候,如果自己仍然獨自琢磨是很難做出的,我們就只好請教別人,也許通過他的耐心講解加上你的認真分析會很快的找出思路,順利的做出這道難題,雖然這件事在我們的學習中隨處可見,見得多了也就不會在意,但是這個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合作,因為如果單靠一方的努力是不行的,只有講者和聽者合作了,才能產生效果,所以,在這小小的事情當中合作也起著重要作用。
在生活當中,合作更是到處都是,因為只有合作才能進步,只有合作,才能發展。我們知道,一隻螞蟻的力量是很小的,它只能搬動一些小的可以吃的東西,但如果碰到了稍大的東西,憑借它的自身條件搬走它是極不可能的,這時候,螞蟻是不會放棄的,它會把這個東西放在那裡,然後去尋找自己的同伴來幫忙,一個螞蟻的力量是小的,兩個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三個四個......多了就能顯出力量之大,它們會一起努力,直至把食物搬到洞口,這時,螞蟻會面臨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么大的東西怎麼才能讓它進入這么狹小的洞口裡呢?它們就會把這個東西一「人」一「口」的咬掉,然後一點點的送進去,看著來來回回在洞口忙碌穿梭的螞蟻,在看看那食物由大變小,由小變大時,此刻,我們能想到的就是『團結就是力量』,食物之所以能被它們運進洞里,是因為它們合作了,經過它們的合作才有了成功。合作對我們太重要了,我們一定不能小看它,合作,會給我們帶來成功,帶來進步,帶來發展......
合作,一種極為普通的行為,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應該記住這句話:只有合作,才能進步;只有合作,才能發展。
Ⅳ 顧全大局的事例
1、宰相肚裡能撐船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
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2、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
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3、仁義胡同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
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
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
4、三顧茅廬
三國時,諸葛亮初出茅廬,劉備稱之為「如魚得水」,而關、張兄弟卻未然。在曹兵突然來犯時,兄弟倆便「魚」呀「水」呀地對諸葛亮冷嘲熱諷,諸葛亮胸懷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們。結果新野一戰大獲全勝,使關、張兄弟佩服得五體投地。
5、邱少雲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在一次執行潛伏任務時,不幸被敵人燃燒彈擊中,全身被火焰燃燒,但邱少雲為了不暴露目標,影響整體戰斗部署,始終趴在火中,紋絲不動,直至光榮犧牲,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整場戰斗的勝利,年僅26歲。
Ⅵ 關於配合,顧全大局的作文
顧全大局
一群小朋友在常用鐵軌上,而另一邊的備用軼軌上只有一個小朋友,而剎車已經來不及了,為了乘客與多數小朋友的安全,司機應該如何抉擇呢?這不也正象我們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嗎?在關鍵時刻,你將如何選擇,是只著眼局部,還是顧全大局。
個人生活,事業的幸福與成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國家興旺與強盛是需要我們在面臨問題時,作出選擇的,而對我們個人來說在面臨生活,仕途,人生中的荊棘、高山、荒漠、激流時,你的選擇更是決定了你的生存與發展,從古到今,無數仁人智士在面對選擇時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為大多數的群體的利益而舍棄小我的利益,中國古代的大禹,有傳頌至今的「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佳話,近代有董存瑞、黃繼光等先輩,現代有李素麗、徐虎等先進青年,這不正是體現了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嗎?現代化的建設大潮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不正是需要這些顧全大局的時代青年的關鍵時刻嗎?
我們現代人可以都聽說過傷寒、白喉、狂犬病、鼠疫等傳染疾病吧?但你知道人類是怎樣研製出制服這些疾病的疫苗是如何創制出來的嗎?那必須提到一位醫學家——巴斯德。巴斯德是法國人,在19世紀中期的時候,上述傳染疾病對歐州,乃至全世界來說都是致命的,而巴斯德不怕生死,深入現場,在沒人自願作試驗時自己主動在自己身上試驗疫苗,在無數次失敗中,最終成功驗制出上述疫苗,當人們對他說:「當世為您所救的人無以計數,後世受您思惠的更是無窮無盡的」。他卻說:「只要我所作的為社會帶來一份幸福,我就滿足了」。
難道不是嗎?自身與整個人類相比是眇小的,人身的價值實現,不正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幸福,杜甫曾作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不也正是這種精神嗎?
Ⅶ 有關於目光短淺,顧全大局的作文材料,給我推薦一些。
可以這樣想:孔子考綠長遠,有遠見卓識。他的一些想法在現代社會也有意義,一定別忘回歸材料就得了
給材料作文,可聯系話題:顧全大局,一個行為
Ⅷ 組織上要顧全大局的作文實例
一群小朋友在常用鐵軌上,而另一邊的備用軼軌上只有一個小朋友,而剎車已經來不及了,為了乘客與多數小朋友的安全,司機應該如何抉擇呢?這不也正象我們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嗎?在關鍵時刻,你將如何選擇,是只著眼局部,還是顧全大局。
個人生活,事業的幸福與成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國家興旺與強盛是需要我們在面臨問題時,作出選擇的,而對我們個人來說在面臨生活,仕途,人生中的荊棘、高山、荒漠、激流時,你的選擇更是決定了你的生存與發展,從古到今,無數仁人智士在面對選擇時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為大多數的群體的利益而舍棄小我的利益,中國古代的大禹,有傳頌至今的「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佳話,近代有董存瑞、黃繼光等先輩,現代有李素麗、徐虎等先進青年,這不正是體現了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嗎?現代化的建設大潮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不正是需要這些顧全大局的時代青年的關鍵時刻嗎?
我們現代人可以都聽說過傷寒、白喉、狂犬病、鼠疫等傳染疾病吧?但你知道人類是怎樣研製出制服這些疾病的疫苗是如何創制出來的嗎?那必須提到一位醫學家——巴斯德。巴斯德是法國人,在19世紀中期的時候,上述傳染疾病對歐州,乃至全世界來說都是致命的,而巴斯德不怕生死,深入現場,在沒人自願作試驗時自己主動在自己身上試驗疫苗,在無數次失敗中,最終成功驗制出上述疫苗,當人們對他說:「當世為您所救的人無以計數,後世受您思惠的更是無窮無盡的」。他卻說:「只要我所作的為社會帶來一份幸福,我就滿足了」。
難道不是嗎?自身與整個人類相比是眇小的,人身的價值實現,不正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幸福,杜甫曾作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不也正是這種精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