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面認識,正確對待 每一種事物作文素材
清晨去冬泳,無風,水涼,入水後不久就手指先麻,在10米多長的泳道里,推冰破內浪遊了兩個容來回就發覺兩臂發麻,上岸時渾身通紅,淋浴後,穿好衣服感覺身體發熱。冬泳就是這樣經過寒冷到溫暖,整個過程都是很舒服的。
要全面認識事物,對冬泳的認識更應當全面,不能只看到正常人不該在低溫水中游泳,而應當認識到冬泳對促進身體健康的收益是**運動都無法比擬的。當然冬泳也有利弊,因為冬泳的時間太長回造成凍傷而損害身體,所以要適量運動,科學冬泳,這樣才可以達到收獲健康和快樂的目的。
要全面認識事物,對和自己有關的人應有全面的了解,不僅要看到他的現在,還要知道他的過去;不僅要了解本人,還要清楚他的親友;不僅要知道他的工作情況,更要清楚他的人品和素質等;不僅要了解他的身體健康情況,還要清楚他的各種愛好和興趣等,總之認識一個人更需要全面徹底,這樣才能夠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使心情更快樂,生活更幸福。
要全面認識事物,自己要有聰明的頭腦和敏銳的眼光,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一方面要通過認真學習,充實知識,另一方面要經過生活實踐,增長閱歷,這樣才能更准確更全面的認識事物。
⑵ 跪求作文素材:"學會全面看問題,既要看到長處也要看到短處"
1.馬克思主義辯證觀作為總的觀點進行闡述
2.各種歷史事件,比如秦王的功與過、拿破崙的功與過之類的
3.舉身邊的例子,比如中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利與弊之類的
⑶ 透過現象看本質 作文素材
首先寫開頭:用排比句
中心論點:透過現象看本質
分論點:1.小草表面上是專那麼的瘦弱不堪,其實他的骨屬子里是那麼的頑強與執著
2.凡事都是要經歷過暴風雨之後,才會看見彩虹的
3.看待事物不要片面的眼光去看待它,應該全面的看待它,透過你所看到的表象去看待它的本質。
結尾:首尾呼應。
⑷ 換個角度看問題作文素材
人生路上難免有許多的不盡人意,但我們不要死鑽牛角尖。換個角度看問題,有時會使沮喪,絕望的人看到希望,如同俗語所說「樹挪死,人挪活」「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等。下面那這一則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
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在路上看見一塊廢銅,父親問兒子這塊廢銅值多少錢,兒子說值3.5美分。父親說不對,值3.5美元,你可以把它加工成一塊銅的門把手後賣出去。他還說,別人認為1+1=2,但很多情況下1+1大於2。後來,兒子憑著這種1+1大於2的思維方式,辦起了銅加工業。有一次,自由女神像重新整修後,遺留下許多垃圾。市政府懸賞幾萬美元,僱人打掃都沒人願意,而這個從事銅加工業的兒子,自願免費組織清理現場。他把包括銅粉在內的各種金屬分類,製成諸如自由女神之類小旅遊紀念品出售,甚至連塵土都賣給了花店,結果,他賺了幾百萬元。
用1+1=2的常規思維看廢品,廢品還是廢品。從不同的角度,運用1+1大於2的思維看廢品。廢品可以變成財富。
如果當時是你,你又會怎樣做呢?
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就看你怎麼去對待他。學會換個角度看問,常能海闊天空。
篇二:換個角度看問題
換個角度看問題——我有人生。
常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容貌不是國色天香,抱怨今天天氣糟糕透了,抱怨自己總不能事事順心……剛一聽,還真認為上天對他太不公了,但仔細一想,你為什麼不換個角度看問題呢?容貌天生你不能改變,但你為什麼不想一想展現笑容,說不定會美麗一點;天氣不能改變,但你能改變心情;你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心,你這樣一想是不是心情好很多?
由此我想到了很多……
人生路上難免有許多的不盡如人意,但我們不要死鑽牛角尖,換個角度看問題,說不定我們會有意料不到的收獲。
聞名滬上的勞動模範徐虎,只是一名普通的水電工,換了別人在他這個崗位上,他或許會想:我再怎麼說總有些才幹,卻叫我給別人修水管、修馬桶,簡直是埋沒人才。為此而整天大呼沒遇伯樂。而徐虎卻從小事上做起——「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徐虎從這個角度上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所以他安心於做一名普通的水電工。這是他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收獲。
或許你會說徐虎太安於平凡,現在的社會要的是高學歷人才,人要向高處爬,但也請你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每個人都向上爬,那麼這些老百姓「柴、米、油、鹽」,社會小事誰去做呢?所以說你也別老給自己訂什麼高額標准,要求自己沖刺到第幾,你只要想自己盡力也就行了;你呢也別總是想著去當高幹、總裁、元帥……這些人固然是人類精英,拿破崙也曾說過「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元帥的。錢鍾書先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固然可惜,但你想錢老至少揚名中外學術界,這一點也可喜可賀。楊絳先生在《隱身衣》一文中說道:「假若是個蘿卜,就要力求做一個水多肉脆的好蘿卜,假如是白菜,就要做一棵瓷瓷實實的包心好白菜。」有很多人固然生活在平凡中,但在平凡中可以創造一個不平凡的自我,而不是暗自地埋怨。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生活就變得更加美麗。
篇三:換個角度看問題
常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容貌不是國色天香,抱怨今天天氣糟糕透了,抱怨自己總不能事事順心……剛一聽,還真認為上天對他太不公了,但仔細一想,你為什麼不換個方位看問題呢?容貌天生你不能改變,但你為什麼不想一想展現笑容,說不定會美麗一點;天氣不能改變,但你能改變心情;你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心,你這樣一想是不是心情好很多?
篇四:換個角度看問題
在這個復雜大千世界裡生存,生活無時無刻不在給我們製造難題,我們要學會怎樣正確看待,怎樣勇敢面對,才能更好地生存,我一直認為輕而易舉得到的並不值得珍惜,只有用艱辛換來的才是最好的,夢想絕對是生命的最高巔峰,但那是永遠都不可能達到的的,理想才是指引道路的方向,最大的意義在於是否會一直堅持信念,會一直走下去。
在別人眼裡我一直是個堅強的男孩,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挫敗,我都會一笑而過,好像我是個天生的樂天派,我的生活充滿陽光,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只是我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而已,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在不經意間就會受各種各樣的傷,我被傷到後,通常會寫文章,用文字來發泄情緒,當然我也會象所有男孩一樣,用哭泣來發泄不滿,在寂靜的深夜,暗自流淚或嚎啕大哭也是常有的事情。
可是哭過以後,我就會想,一覺醒來,又是陽光明媚的清晨,生活還是要繼續,該做的還是要認真做好,得與失只是一念間的事情,得到未必好,失去也未嘗是一件壞事,也許失去又是另一個得到的開始。換個角度想,經歷挫折固然不能說是好事,但是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只有經歷一些挫敗,才能使我更加堅強,才能讓我更加茁壯地成長,才能更好的超越和突破自己,才能使我以後的路走得更穩。這樣一想,心境自然就平和了,我又會打起精神,迎接新的挑戰。
在平時學習中,和同學們有意見分歧,是經常性的,有時爭論激烈了,也會起摩擦,在這種僵持不下時候,我通常會檢討自己,也許是我的想法太極端了,別人的建議也不見得都是錯,再想想平時大家對我的關心,我就會先給他們一個微笑,於是,氣氛緩和了,意見綜合了,學習也學好了,同學之間的不快也隨之消除了。
媽媽也經常教導我,善待別人就是在善待自己,能給予別人快樂的人,才是真正快樂的人。生活就是人和人之間的接觸,所以經常產生些矛盾和不快也是很正常的,受一些委屈是常有的事,可是正因為這樣,才能使我變得更寬容,心胸更寬廣,更好地磨練我的意志,領悟人生的真諦,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我會用包容的心去對待一切,讓自己做一個快樂的男孩。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方面,所有的事情,都沒有一把統一的標尺來衡量它的是與否,一件事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會有不同的感受,只要我們做事情的時候,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多一些寬容,多做一些換位思考,就算再無法逾越的鴻溝,也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再棘手的難題,只要換個角度去看待,也許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就會看到烏雲背後的藍天
⑸ 不同角度看問題議論文的反面素材(越多越好)
不同角度看問題(作文素材)
你或許知道這道題有多種解法,但你知不知道一個問題會有多種答案。何以得到這多種答案?那就是——多種角度看問題。
現在的e-mail得到了人們的普遍好評——方便、快捷、安全、省錢……遠方的朋友也建議與我用e-mail聯系,而我一再拒絕,仍保持著那最普通的方式:寫信。原因很簡單:信可以給我一種是實實在在的感覺,朋友似乎就在我身邊,而e-mail不能;信可以讓我看到朋友的字跡,就像看到了他,而e-mail不能。 或許你會說用QQ、MSN、電話更好!可是,一樣的,它們無法保存,而信可以做到。信可以用手將它收起,把它拿出,隨時的讀。現代的通信手段可以做到嗎?當然,現代手段有它的優點,否則怎能普遍?我也不是不接受。這便是就通信手段來看,看到了它的利與弊,也就不至於讓我們盲從於現代潮流,同時也不落後於它,更為客觀的對待它。
記得那次的電話,小學好友告訴我,五年級畢業那年之所以會受到冷遇、另視,是因為一個女生的挑撥。當時聽到這些,嘴上雖說什麼一切過去,我不想再提,什麼沒關系,似乎心平氣和,可是心裡的憤怒卻如海嘯般湧起。但當我放下電話時,憤怒也隨之放下了。仔細一想:或許這位「好友」也是聽說的,或就是她乾的,再或是因為其他的什麼原因,畢竟我沒有親耳聽到。各種可能都是有的。這種多方面考慮問題的方式,讓我不再有怨氣,讓我真正的心平氣和。也讓我在那以後學會考慮事情要全面。讓我一下子學會了思考。
一日在外上英語課,老師出了一道造句題,我運用了與答案不同的結構,當然我所用的也符合題意、語法。可老師應說我不應該用與答案不同的結構,說什麼出題者考的就是這種句式。可是我是不服氣!現在有很多題都是「答案不唯一」。再說,我為何一定要和出題者心思一致?我又怎能知道出題者心思?我用的那裡錯了?都一樣了,難道不乏味嗎?我只是出於不同的思想的出不同的答案而已!試問:如果發現者、發明者都墨守成規,那麼社會怎麼可能會進步?我不想想像也不敢想像,一個人人思想角度相同的社會,將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用不同角度看問題,這在我們學生中也很重要。你和朋友吵了架,站在你的角度你會認為朋友錯了,站在朋友角度看過嗎?你是不是也有錯?再者你是否站在旁人的角度看待此事?你們之間有沒有什麼誤會?這種方法,會幫助你化解你和朋友之間的隔閡。
客觀的、公正的、多視角的去看待問題,多想想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果是否有多種原因、變化、結局。都全面地考慮到了嗎?如果考慮到了,那你再不會隨波逐流,不會沖動的做一些不理智的舉動,不會隔絕另一種想法,會更好的解決問題。
去吧!用你細密的心去發現那多種的答案!那不再極端、片面的答案!
林兄弟收集了很多民間傳說,以為能找到它與人文歷史的關系,可是事與願違。由於沒能找到確實的證據,他們只得作罷,把它閑置起來。誰能想到,他們的一個朋友卻從這些傳說中看到了文學價值,把它出版發行,定名為《格林童話》。真是揮手說「變」,就把它變成全世界最優秀的童話故事而流傳至今。
⑹ 作文素材,不同角度看問題
《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魯迅
轎夫的快樂
(不要用自己的角度衡量他人)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國思想家羅素,在1924年來到中國的四川。那個時候的中國,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當時正值夏天,天氣非常悶熱。羅素和陪同他的幾個人坐著那種兩人抬的竹轎子上峨眉山。山路陡峭險峻,幾位轎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羅素沒有了心情觀景,而是思考起幾位轎夫的心情來。
他想,轎夫們一定痛恨他們幾位坐轎的人,這么熱的天,還要他們抬著上山。甚至他們或許正在思考,為什麼自己是抬轎的人而不是坐轎的人?
到了山腰的一個小平台,羅素下了竹轎,認真地觀察轎夫的表情。他看到轎夫們坐成一行,拿出煙斗,又說又笑,絲毫沒有怪怨天氣和坐轎人的意思。他們還饒有興趣地給羅素講自己家鄉的笑話,很好奇地問羅素一些外國的事情,在交談中不時發出高興的笑聲。
羅素在他的《中國人的性格》一文中講到這個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結論: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
霍金的命運
(樂觀的角度)
想起霍金,眼前就浮現出這位傑出科學大師那永遠深邃的目光和寧靜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不僅僅因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為他還是一位人生的鬥士。
有一次,在學術報告結束之際,一位年輕的女記者捷足躍上講壇,面對這位已在輪椅里生活了三十餘年的科學巨匠,深深景仰之餘,又不無悲憫地問:「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將你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
這個問題顯然有些突兀和尖銳,報告廳內頓時鴉雀無聲,一片肅謐。
霍金的臉龐卻依然充滿恬靜的微笑,他用還能活動的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於是,隨著合成器發出的標准倫敦音,寬大的投影屏上緩慢然而醒目地顯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心靈的震顫之後,掌聲雷動。人們紛紛湧向台前,簇擁著這位非凡的科學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⑺ 有關「一分為二看問題」的作文素材,誰知道
一分為二看問題
正例:
塞翁走失一匹好馬,鄰居們來安慰他。塞翁說這難道不是禍嗎幾個月後,這匹馬竟從胡人居住的地方帶回一群好馬。鄰居們又來祝賀他,塞翁說這難道不是禍嗎果真,他兒子學騎馬,不慎摔折了腿。鄰居們趕快勸塞翁,塞翁
說這能說不是好事嗎不久戰爭爆發,國君徵兵。塞翁的鄰居中青壯年都當兵去了,唯塞翁的兒子因腿折而留在家裡。
----------------------------------
戰國時,秦國面對聯合起來的六國,勵精圖治,起用商鞍變法,時時警惕,不敢有絲毫鬆懈情緒,最後把六國逐一消滅。所以說,敵對力量存
在對自己有威脅,但也對自己有激勵作用。一旦沒有了對抗力量,秦國自以為高枕無憂了,卻被陳勝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了。
----------------------------------
春秋時,吳王夫差替父報仇,一舉把越國打敗,吳王夫差洋洋自得,放虎歸山,留下越王勾踐,讓他成為吳王的人質,沒想到越王勾踐嘗膽
卧薪,刻苦自勵以圖復國,二十年後,越國又擊敗吳國,夫差請求勾踐仁義待他,勾踐卻不予理睬,把夫差殺了。
----------------------------------
韓愈在《原道》中說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這就是說坐井觀天,若說天的一部分有井口大是對的;若說天只有井口大就錯了
----------------------------------
管寧割席的故事傳頌至今,人們一直把管寧作為不慕榮華,不貪金錢的典型加以宣傳。但管寧不能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採取絕交的態度,也實在過於片面了。
----------------------------------
《走下神壇的毛澤東》的作者的可貴之處是一分為二的看待領袖人物,領袖也是普通的人,有人的喜怒哀樂,有人的七情六慾;有長處,也有短處。正確看待領袖才是對領袖人物最大的崇敬。
----------------------------------
牽牛花是纏繞莖草本花,靠攀附在籬笆支架上成長。有人貶斥它的軟骨頭,沒有人格,靠依附,可悲。有人贊美它,能利用他物發展自己,開花結果,成就一番事業,可喜。
----------------------------------
小草與莊稼爭肥料,爭地盤,影響莊稼生長,農民把它斬草除根。但它生命力極強,高山、石隙、窪地,都苗壯成長。人們常用疾風知勁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來贊頌它。
----------------------------------
幼苗的成長,少不了時雨的灌溉,少不了除草滅蟲。王陽明說時雨春風,沾被卉水,莫不萌發越發,自然日長月化。」「時雨乃及時雨。若久旱不雨,則苗必枯萎,然而如果是狂風暴雨,禾苗也必然被淹。
----------------------------------
一架由東京直飛倫敦的波音747廣體噴氣客機,有353個座位,機組20人,飛行一趟需成本1000萬美元。一次因故障延長20小時起飛,其他旅客都退了票,只有一個叫山本莉子的普通女客一直等待。這架飛機就載著這一個旅客直飛倫敦。
----------------------------------
⑻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作文素材
[1]
要做到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或災難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它需要睿智與勇氣。在大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67歲時,他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損失超過200萬美金。大火最凶的時候,愛迪生的兒子在大火中找到了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平靜地看著火勢,白發在寒風中飄動著……一天早上,愛迪生看著一片廢墟說道:「災難自有它的價值。我們以前所有的謬誤、過失都被燒了個干凈,我們又可以重頭再來了。」67歲,眼看著自己幾乎是耗費一生的心血付諸東流,面對這要的災難,換了其他人都會感到命運的無情甚至絕望,而愛迪生有那種勇氣,可以昂然面對災難,他更有那種睿智,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待,他從災難中看到了其存在的價值,看到了「從頭再來」,看到了新的希望。
[2]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群蜜蜂放進一個敞開口的瓶子里,並將瓶底對准陽光。遺憾的是,這些蜜蜂竟沒有一個能夠飛出來。因為它們不懂得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只想飛向有陽光的地方,以為那樣就能出來,卻對稍稍黯淡的敞開的瓶口不理不睬,最終全部撞死在了瓶底。
[3]
台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說: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種是大而酸的,另一種就是小而甜的。一些人拿到大的會抱怨酸,拿到甜的會抱怨小;而有些人拿到小的就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就會感謝它是大的。
[4]
一個不規則的多面體,從每一個面看,都有不同的形態。同樣,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哲學上講的看事物要一分為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有時你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便下了總結論,這往往會一錯再錯。因此,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你會有別樣收獲。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蘊含著深刻哲理的古代故事。那個老者並非有什麼特別的能力,只是正確的分析事物的現象和發展過程,既看到了失馬這個壞的一面,又看到了得馬這好的一面,最終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如果他與周圍人一樣,只從失馬這個角度一味的悲傷懊悔,只會平添痛苦;得馬後又一味的歡喜,就更顯得愚昧了。
一般事物有多個角度,對於一個復雜的人更需多角度考慮。從歷史角度講,評價一個人物需要多方面綜合他的特點,正如一代偉人毛澤東也曾在文化大革命中犯過嚴重錯誤,大逆不道的蔣介石在軍事上卻是個難得的人才。換個角度評價這個人,你會從中挖掘出他的內心深處更本質的東西,幫助你更全面的認識這個人。
換個角度看問題,讓你看清了事物的本質,讓你全面的認識了事物,使你在角度變換中不斷收獲,不斷進步。
⑼ 有關看問題要有辯證精神的作文素材
當今時代,各種各樣的啟示類文章多得令人目不暇接,許多方面都有讓人信服之處。它總結的話往往也是人們付諸行動的一個依憑。可我總覺得,很多這方面的故事,都是片面的。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孩子的媽媽反對在家裡養寵物,可孩子卻很喜歡養動物,特別是小鳥。有一天,他看見一隻翅膀受傷的麻雀,便小心翼翼地把它捧著回家。到了家門口,怕媽媽責備他,就把小鳥先放在門口,心想等媽媽同意我養鳥後再拿進來也不遲。他進門後懇求了好久,媽媽終於答應了。可當他欣喜若狂地沖出家門想要把小鳥拿回來時卻驚訝地發現,小鳥不見了,只有一隻貓正以猶未盡地添著嘴巴。孩子傷心極了。
故事的結局告訴我們:想要做什麼事,就一定要下手快,不然機會總是一閃即逝的。
剛看完這篇文章時,我被它的情節所感染,覺得它說得很對,面對生活,很多時候機會都是一去不復返的,任不得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在空愁將來可能發生的一切不順利的事情。就像炒股一樣,看準了就要快准狠式地下手,因為很多好時機都在你一點一點「思考」中悄然離你而去。
可當我關上書以後,又忽然覺得什麼不對勁:
子曰;三思而後行。這就說明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不是我們一想到就要馬上去做的。在這個社會上,情緒化往往也是一個人致命的弱點。舉個很偏激的例子,如自殺者,他最初想到自殺,只是因為他不可抑制的痛苦激動。如果他想想自殺的目的,以及他最終得到的下場和家裡失去他的悲涼,他也許會用自己的理智懸崖勒馬把自己收回,重新開始生活;但是假若他一想到自殺就毫不遲疑地行動——沒錯,他是真正地達到了「想到什麼事,下手就要快」的境界,可他的下場也是不用解釋的。而盲目地吵架之不可收拾直至兩人分道揚鑣等,不也正是因為不加控制的情緒所造成的悲慘下場嗎?
因此我們又可以得出:想要做什麼事,就一定要考慮清楚後再下手,不然很容易造成自己一生的遺憾。
回顧一下,這不是與前面的結果截然相反么?
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情,如教授教給學生關於貓頭鷹的知識再考試卻給全班零分,說是他們不會自己在生活中實踐學習發現真理;不過面對那麼多知識,我們一定要重走前人路再度去發現什麼「地心引力」嗎?說實話,前人的總結太多了,如果人人都去重復前面的研究,會有多少人的一生耽誤在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幸運地發現前人的錯誤?
……
因此從那以後,我一直懷抱著一種懷疑的眼光去看待啟示類故事。因為我覺得,每一個人經過的故事都是與眾不同的,所以他能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是獨一無二的。命運的面目無法看清,不加思考地搬用前人的經驗無疑是給自己造成一種障礙。阻礙了自己思維的放射,也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自己的命運。
不過我也不是就此否認這類文章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只是說,我們看這類文章時,應該本著一種學習的精神,而不是一種借鑒的想法,吸收了他們面對事情處理事情的本質想法後,才能應對千變萬化的事情。
所以,請懷著一種辯證的眼光看待啟示類文章。